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

时间:2025-01-22 作者:曼珠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下面这些范文包含了课前导入、知识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是一篇完整的六年级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一

本单元先教学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同一个数。再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显然积的变化规律研究范围比较窄(只研究因数乘几的情况,不研究因数除以几的情况),商不变的规律研究范围比较宽(既研究被除数和除数乘同一个数,也研究除以同一个数)。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在积的变化规律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理解规律的内容,还要学习探索规律的方法,并运用这些学习活动经验继续研究商不变的规律。把积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范围缩小一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二是应用这两条规律学习小数和分数知识,积的变化规律一般只需要因数乘几这种情况,商不变的规律则需要被除数、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数两种情况。

这些变化规律在前面的教学里有过渗透,现在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应用于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研究的是关于运算的规律,势必涉及较大数的计算,为了不把大量教学资源消耗在计算上,所以用计算器作为工具。

1提供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通过计算在若干个实例中归纳运算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商不变的规律又指什么?都要学生经过探索自己得出。教材编写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思想: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极目标”。

(1)第83页例题只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的变化情况。研究活动先在教材提供的36×30=1080这个实例上进行,并把因数和积的变化记录在表格里。然后由学生自己找一些例子,进行类似的实验。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想想做做”让学生继续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并初步应用。第1题有两条解题思路:一条是先算出变化了的那个因数是多少,再求积;另一条是根据一个因数乘了几,把原来的积20也乘几。两种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能再次体会积的变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第3题让学生在购买计算器的实际问题中,联系生活经验和数量关系,通过变化购买的数量,计算相应的总价,感受积的变化规律的合理性。

(2)第84页例题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数与同时除以一个数放在一道例题里教学,这是考虑到学生有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经验,继续探索商不变的规律时可以增加问题的容量,提高学习的效率。例题选择8400÷40=210这个算式为研究载体,是因为它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同时除以几可选的数比较多,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对商不变的体验。

例题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的那一个数,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可以交流和呈现商不变的多种实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的那个数不能是0,这是因为除数不能是0。在8400÷40这个除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0,显然是不可以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乘0,除数就变成为0,也是不可以的。所以,例题及其结论中都指出“0除外”。教学时要让学生注意到这一点。但不要花费过多时间,更不要用这方面的试题去考学生。

(3)商不变的规律可以应用于除法计算。有些除法有余数,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虽然商不变,但余数变了。第85页例题就教学这些内容。

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且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让学生看着竖式,联系商不变的规律思考“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一个0”。理解这个问题要分三步:先是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划去0,然后是为什么被除数末尾只划去一个0,最后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从而掌握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竖式计算简便的方法要领。

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重点在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10,商虽然不变,但余数变了。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把这个数学知识置于900元钱买单价40元的篮球的实际问题里教学,有利于化解难点。通过还剩20元这个现实答案,理解余数是20而不是2。另外,不应用商不变规律直接计算得到的余数是20;商22乘除数4,只有加20才能得到900等都能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2通过练习发展知识。

练习七第1、4题分别应用积的变化规律或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计算,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教学的基础知识。其他的题,在知识内容或知识应用上都有扩展。

第5题里的除法,过去只能依*笔算,现在可以应用商不变的规律把这些题转化成比较容易的除法题,通过口算得到结果。而且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的那一个数不是习惯的10、100,要根据题中数的特点灵活选择。如210÷35可以转化成420÷70(被除数和除数都乘2),也可以转化成30÷5(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7),还可以转化成42÷7(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5)。

第2题继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从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发展到两个因数各乘一个数,如80×4→(80×10)×(4×10)、80×4→(80×20)×(4×10)。这样的扩展利于学生以后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两个因数各乘10,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0(10×10=100)。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积是怎样变化的。

第3题探索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积是否发生变化。第6题的数量关系里含有被除数乘几,除数不变,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乘几的变化规律。安排这两题并不是教学更多的有关积、商的变化规律的基础知识,而是增加学生探索规律的题材,激发研究规律的兴趣,培养数学活动的能力。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重过程,不要突出结论。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是教材的意图。发现的规律不要强化、不求记忆、不必应用,不能作为基本教学要求考查。二是不必在积、商的变化规律方面继续扩展,不要增加新的探索题材,不能削弱了本单元着重教学的两条规律。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二

运用比解决问题。(教材第54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发展分析、概括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比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比是什么。

2、一盒糖果有50颗,平均分给甲、乙两人,甲、乙两人各得多少颗糖果?他们所得糖果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

点名学生回答,回顾平均分的特点。

3、引出新课。

师:这是一道平均分的问题,生活中,很多问题运用到了平均分,但有时为了分配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分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应用。(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54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三

找规律的教学要让学生体会规律本身的内容,并能初步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更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运用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对规律的体验,提高发现和概括数学规律的能力。

王老师在《找规律》一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认知特点,有简单到复杂有层次的进行教学。注重探索规律的过程。出示了例题之后,放手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逐一汇报,课堂上得到了“列举”、“计算”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老师先让学生用有序列举方法找到答案,再引导学生研究了框2个数,接着马上研究如果框3个数结果又会怎样?在这两次操作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对于这类问题的规律已经有所感悟了,于是,在第三个问题“如果每次框4个数时,不少学生根据规律已经能直接想到答案了。之后,老师把活动中“每次框几个数”“平移的次数”“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作为表格栏目,引导学生结合每一次操作的过程和得到的具体数据进行填表和思考。用表格的方式呈现数据,便于简明地反映“每次框几个数”、“平移次数”和“得到几个不同的和”这几组数据的关系。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将各次活动得到的感性认识加以适当提升。提出“平移的次数和每次框出几个数有什么关系?”以及“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启发学生作进一步思考和交流。并通过老师启发性的提问,帮学生理清了思路,这样便能引导学生顺利发现并概括相应的规律。本节课学生是自主探究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切实掌握图形覆盖问题的规律。

最后,老师在本节课中让学生直接用找到的规律计算进行解答;我想是不是还可以介绍直接框出最后一组数,直接得到答案。对于这两种方法,让学习自主感悟到这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所在,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够有选择的使用最为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和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2、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培养同学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你们知道家里的电视是什么品牌吗?

今天我们就去彩电市场看看各种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吧!(出示教科书第68页例1的扇形统计图)。

二、探究交流,总结规律。

1、小组研讨、交流。

根据这幅统计图,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呢?a牌彩电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彩电吗?

根据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可能会发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一局部会认为a品牌最畅销,而另一局部则认为a品牌不是最畅销的,从而引起认知抵触。

2、引导释疑。

可让同学分别说说“其他”的具体含义,从而明确“其他”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品牌。

3、小结。

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比较模糊,不够完整,我们无法得到有关彩电市场占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从本统计图中不能得出a牌彩电最畅销这样的结论。

引导同学认识到:在利用统计图作判断和决策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从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信息动身,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轻易下结论。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五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与发现算式背后的规律。教材例题3,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面三题,然后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思考,找出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填出后面四道算式的得数。本节课的重点是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得数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比较算式的特点,从而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苏教版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2页例3和“练一练”,完成第43页练习七第5-8题。(第四单元第2课时)。

1.使学生探索一些特殊算式计算的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出同类算式或同类算式的得数,能用计算器验证一些算式计算得数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用计算器计算、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计算规律的活动,体会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升归纳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一些特算式计算规律的观察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出示题目: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为课堂中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作准备。

2.游戏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用计算器玩“猜数字”游戏。

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不能说出。接着,在你的计算器上连续输入9次,然后用它除以“12345679”,把得数告诉老师,老师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同学们,相信吗?请你试一试。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也为新知设疑,为本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来寻找算式中的蕴含的规律,探索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教学例3。

出示第42页例3。

26640÷111=。

26640÷222=。

26640÷333=。

学生读题,并要求用计算器独立计算。

交流汇报得数,教师板书。

26640÷111=(240)。

26640÷222=(120)。

26640÷333=(80)。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师:观察这三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请将下面两题和第一题比较,看被除数、除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你有什么发现?完成表格。小组讨论,交流发现。

交流:你发现什么规律吗?

学生1:第二道题和第一道题相比,被除数不变,除数乘2,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2。

学生2:第三道题和第一道题相比,被除数不变,除数乘3,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3。

学生得出: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得到的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板书)。

3.运用规律并验证。

引导:如果除数继续变化,商会怎样呢?这个规律适用于其他算式吗?(出示后四道题)。

26640÷444=26640÷555=。

26640÷666=26640÷888=。

根据发现的规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

学生直接填写得数。

提问:填写这几道算式的得数时,你是怎么想的?

填写的得数对不对呢?请你用计算器验算,看做对了没有。

4.归纳小结。

通过计算器计算,我们发现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反过来,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几,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乘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计算器计算—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计算器检验”的探索过程,初步体验除法算式中商的变化规律,体会计算器强大的计算功能,积累一些探索和发现简单规律的经验,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结构美,激发用计算器计算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除法运算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积累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1.完成“练一练”

出示第42页“练一练”。

111111÷37037=。

222222÷37037=。

333333÷37037=。

444444÷37037=。

666666÷37037=。

999999÷37037=。

(1)先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数,交流并呈现得数。

教师板书:111111÷37037=(3)。

222222÷37037=(6)。

333333÷37037=(9)。

(2)观察、比较算式中各数的变化。

(3)提问:比较这几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得到的商就等于原来的商乘几。(板书)。

(4)应用规律完成后三题,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完成后,再用计算器验证。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由此及彼的认识过程,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感受计算器的学习与应用价值,增强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2.完成“练习七”第5题。

出示第5题。

34×357-9018÷48。

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输入过程中,输入要准确。

“开火车”的形式,指名学生回答。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好。

【设计意图】本题呈现的是一组由四则运算构成的计算流程图,学生按要求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用计算器计算的步骤,形成必要的操作技能。

3.完成“练习七”第6题。

(1)出示题目。

要求学生结合方格中的数,观察每组算式的特点。

交流:你发现每组算式的特点了吗?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一说。

引导说出:这里的每道算式里的数都是按表里各数排列位置的相应顺序列出的。每组里两道算式的数字和符号顺序正好相反,把其中一道算式的数字和符号的顺序倒过来,就是另一道算式。

(2)计算比较,发现规律。

让学生计算每道算式的得数并填写。

提问:比较各道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引导:你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自己再列出一组两道连加算式,算出得数,或者一组三位数连加的算式计算。

交流:你列的什么算式,得数是多少?

提问:这里的算式和得数符合你发现的规律吗?你对上面这些算式和计算有什么感受?

(3)分析表格,延伸思考。

大家感觉这里的计算非常有趣,

提问:你发现什么了吗?方格中横行、竖行和斜行的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三个数的和都是15,三个两位数的和是165,三个三位数的和是1665。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感兴趣的学生课后可以讨论。

【设计意图】本题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洛书”,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幻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本题重在发展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类比、归纳的能力,感受数学的神奇和美妙,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完成“练习七”第7题。

1×8+1=91234×8+4=。

12×8+2=9812345×8+5=。

123×8+3=987123456×8+6=。

先出示左边三题的算式,让学生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

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提醒:乘加算式要注意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器的作用,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6.完成“练习七”第8题。

出示第8题,

1×9+2=。

12×9+3=。

123×9+4=。

1234×9+5=。

×+=。

×+=。

让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写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总结出算式各部分的关系,进一步巩固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方法,积累一些类比与归纳推理的经验,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7.科学探索。

学生选择一个三位数进行计算,发现有没有什么奇妙的现象。如果还没有发现,再继续这样算。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奇妙的现象?

引导:任何不同的数都会这样吗?再任意找一个三位数这样试一试,看看结果这样。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意在巩固学习的新知和培养学生对知识拓展延伸的应用能力。学生任意写的数字可能计算两次或三次就可以找出规律,或者更多次才能找出规律。因此,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充分鼓励学生,树立能够解决问题的信心。

8.游戏揭秘。

师:同学们还记得老师在课的开始和大家做的“猜数字”游戏吗?

完成本题后,你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出示题目。111111111÷12345679=。

222222222÷12345679=。

333333333÷12345679=。

444444444÷12345679=。

555555555÷12345679=。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和同学说一说。

运用规律,你还能再说出一些算式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与本课的游戏激趣相呼应,揭秘题中的奥妙。联系算式之间的规律,学生豁然开朗。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算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同学们分享。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六

1、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能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税收问题。

2、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纳税观,懂得纳税的重要性.

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计算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同学们,你们打过出租车吗?付钱之后你或你的家人曾经主动向的士司机要发票了吗?

有人人打车要发票,有的人不要,谁能说说要发票有什么好处?

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纳税,你们想了解有关税收的知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2、各行各业都收,国家收的税都用到哪些地方了呢?

二、营业税的理解与应用。

1、现在老师就来和大家一起算一笔帐。

出示:“一辆出租车每天的营业额大约是600元,按国家规定要缴纳5%的营业税”。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5%是谁的5%?(板书营业额)国家按一定的百分率来收税,这个百分率称作税率。

题目要求每天要交多少的税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

600×5%=30(元)。

600,5%,30各表示什么?

出示教师调查的数据和推算的结果。(720万元)。

720÷20=36(所)。

看到这些数据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呀?

3、昨天王老师到麦当劳宁海路店进行了调查,请看屏幕。

“麦当劳宁海路店十一月份交5%的营业税9.2万元,该店十一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三、个人所得税的理解与应用。

刚才讲的都是营业税,其实税的种类是很多的。

“起征点1600元”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这1600元是?

王老师交完税以后实际只能拿到多少钱呢?

2、“王老师的先生月工资不到2100元,11月份他交了22.5元的个人所得税,他三月份实际拿了多少元的工资?”

四、巩固练习。

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没有问题的话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教师:依法纳税人人有责,依法纳税从我做起,

六、提高练习。

(较复杂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题略)。

七、课外延伸。

计算父母上个月的个人所得税。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七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98~99页例2及相关练习。

1.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培养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课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扇形统计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你对它了解了多少?

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我国居民平均月膳食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你还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点击出现相关内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发现,生活中有时用扇形统计图,有时用条形统计图,还有用到折线统计图的情况。那么人们在选择统计图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3.揭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类统计图特点的复习,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的回忆,为接下来统计图的选择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1)组数据。

课件出示。

(1)绿荫小学20xx-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学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竖轴表示什么?怎样确定竖轴上的数据每一格表示多少?(课件演示绘制过程)。

教师:还可以用其他统计图吗?

学生: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如果学生没有说到条形统计图,教师课件展示。)。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条形统计图能不能把统计表中的信息完整地表示出来呢?

学生:可以把每年的树木总量表示出来;还可以通过条形的起伏看出大致的变化趋势。

引导比较:这张统计表中的信息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你觉得用哪一种更合适,为什么?可以同桌讨论。

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对来说,这里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对第(1)组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如何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特点来制作统计图,不局限于选择某一种统计图,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最后通过观察比较,选择更为合适的统计图种类。

2.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2)(3)组数据。

我们还对绿荫小学的树木进行了其他方面的统计,请看下方表格(课件出示统计表)。

请仔细阅读统计表信息,它们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一画。

比一比:你认为哪种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达统计表中的信息?

交流反馈。

第(2)张表格: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课件演示)。

比较:都能表示出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但扇形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各种树木的数量和树木总量之间的关系。是的,当需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第(3)张表格: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只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为什么不用其他的统计图?

各种树种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是不合适的。

因为缺乏相应的百分比数据,所以也无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3.课堂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例题反映了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图。第(2)张表格可以用不同的统计图,第(3)表格只能用一种统计图,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能更适当、清晰反映数据,通过让学生在自主分析数据以及制作、选择、比较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9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乔木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描述?哪种更直观?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统计图(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完成,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完成)。

引导比较:用扇形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考考你: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

3.教材第103页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利用练习让学生在选择统计图的多样化选取和优化选择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对三种统计图产生整体的认识。

四、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现在你知道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图了吗?

2.课外作业:教材第104页第8题。

在这节课里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后,自己去解决问题,领悟知识的内涵,放飞自己的思想,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地位;而我只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倾听者,通过参与学生活动中以启发、调整、激励体现主导地位。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从课前准备、引例到生活拓展,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只是在语言逻辑叙述上个别同学较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有意识训练。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八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学习“观察与探究”(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课件出示)

让学生尝试用图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进一步认识反比例。

渗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师:明确了目标,请同学们借助自学指导来完成目标。

自学指导:自学课本27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先自学4分钟,然后小组交流1分钟。)

(一)学生自学:(先学)

师:好,开始。先自学2分钟,然后小组交流3分钟。

(二)汇报交流:(后教)

小组汇报,全班总结。

(一)学生自学:(先学)

(1)长方形面积一定,长与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2)这节课我们用图表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

用x、y表示面积为24cm2的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它们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1.观察表格,根据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这8个长方形。

2.把图中的点用平滑的曲线依次连起来。

3.长和宽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长扩大,宽缩小,相对应的长和宽的乘积是24。

(二)交流订正:(后教)

1.更正

师:学完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有错的在小组中说错的原因,不会的优生讲解。)

2.讨论

集体订正。(学困生先说,优生纠正,学困生再说)

师:同学们这节课已接近尾声,回顾本节课,你有什收获?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九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

本单元通过对圆的研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教材注重实践和探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圆的曲线特征,认识圆的基本特征及对称性,介绍圆周率的历史,应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圆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直观认识了圆,学习了直线图形及其面积的计算和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圆的认识(一)(2课时)。

画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圆的认识(二)(1课时)。

探究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体会圆的对称性。

欣赏与设计(1课时)。

欣赏由圆组成的美丽图案;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

圆周率的历史(1课时)。

阅读、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

圆的周长(2课时)。

圆的面积(一)(1课时)。

圆的面积的意义;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圆的面积(二)(1课时)。

体会圆的半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借助周围的圆形物体画圆和用圆规画圆。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3.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公式的应用。能正确地计算圆及圆形物体的周长与面积。

4.能利用圆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采用了“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2.经历用字母表示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思想方法,体现了符号化思想。

3.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采用割补、拼组等方法,体现了转化和极限思想。

4.经历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明确运用转化的方法可以将新知转化为以前学过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利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经历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体会圆周率的发展历史。

3.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

1.理解圆的特征及同圆或等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

1.理解圆的周长及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十

1.使同学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同学体验“猜测-验证”这一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从而发展同学思维,培养科学的探究素质。

3.使同学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胜利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一、导入因数

12

12

12

12

120

120

120

因数

2

4

20

400

2

40

200

指名口答,并说说怎么想的。

二、猜测

同学猜测。师引导说出需举例验证。

三、验证

1.师引导运用表格来举例验证。

因数

因数

积的变化

36

30

1080

指名举例,师板书,在此过程中指导填表:积怎样算,积的变化是什么,又怎么表示。

师:观察整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符合猜测吗?

小结:在36×30=1080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也会乘这个数。

2.在其他乘法算式中是否也存在这样一个结论呢?再次猜测、验证。

同学任意举例填表。

因数

因数

积的变化

展示作业纸,你发现了什么?符合猜测吗?

四、应用

1.用规律解释:

(1)口算:24×30=?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用刚才的规律解释吗?

(2)笔算:250×15=?(简便算法)

2.用规律计算:“想想做做”1、2。

3.数学日记。

4.自然界的计算专家。

五、总结

师:你能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或学习的感受,为这节课定个题目吗?

六、拓展(导入中的口算题)

因数

12

12

12

12

120

120

120

因数

2

4

20

400

2

40

200

24

48

240

4800

2400

4800

24000

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大家的表示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仅仅拥有知识的人从石头里只能看到石头,拥有智慧的人就能从石头里看到风景,从沙子里看到灵魂”。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教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哈尔滨零下6至3摄氏度,重庆6至8摄氏度……”

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

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记作6℃行吗?

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

(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第87页下图的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引导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引导学生交流: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呢?

最后教师将数字改动成:海拔+8844.43米或8844.43米;海拔-155米。

教师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低155米。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8页试一试。

3.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如有学生提出更好)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像+6、3、+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

通常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号可以省略不写吗?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看书勾划,并思考两个“……”还代表那些数?(让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

三、运用新知,课堂作业。

1.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先自己读读,并举例说说是什么意思?全班订正后,同桌间自选5个互相说说。

2.课堂活动第2题。同桌先讨论,然后反馈。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负数。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二第2、3题。

板书设计:

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数:20、22、14、+8844.4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2、-30、-10、-15、-15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

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

4/15+7/151/2-1/35/9×3/52÷1/21/4÷4。

18÷1/218×1/20÷2/51-3/41÷4/7。

21×3/710/7÷1521÷3/71/2×1/35/6×36。

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

(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毫升。

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图。

(4)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

(5)探讨方法。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方法二:根据男运动员占5/9可以知道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最后求女运动员人数。列式为:45×(1-5/9)。

追问: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

小结:刚才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都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第一种方法先求出男运动员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男运动员人数求出女运动员人数;而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女运动员的人数。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比以前复杂一些,所以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2.“练一练”。

(1)学生读题后可以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2)先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列各题。

1.某粮库原来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

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

(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

(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讲评时将这三小题进行比较,比较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

教材分析:

本课知识强调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沟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间的联系,使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关系,发展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在逐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理财方案和方法。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理财的重要性,培养科学、合理理财的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聪聪理财吧!让我们也学会理财,回家也能帮助爸爸妈妈。

出示课题:学会理财。

二、新授。

(一)存钱计划。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图和文字,了解有关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提出帮聪聪计算每月收入是多少元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计算的结果。

3.让学生读支出项目表,了解聪聪家每月支出的项目和大约钱数,提出帮聪聪家做存钱计划的要求,启发学生从实际出发,合理提出存钱建议,并算一算到期能回收多少钱。

4.交流学生做的计划,一方面要求学生说明怎样做计划的理由,另一方面,关注计算是否正确。

(二)存钱方案。

1.教师口述聪聪爸爸获得奖金并计划存钱的事情,提出小组合作做三个存钱方案的要求,鼓励学生小组内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交流各小组做的方案,重点说一说是怎样考虑的,这样存钱有什么好处等。

3.提出计算每种存钱方案获得的利息的要求,学生计算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三)议一议。

教师提出:哪种存钱方式好,为什么?

重点关注学生是如何阐述理由的。能否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说服力的说明。

三、总结。

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都具备了一定的理财能力,回家后把你做的理财计划给爸爸妈妈看,请他们做出评价。

教学内容:

学会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

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第12页的例5。

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想到了什么?

着重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3、分别计算出在a商场和b商场所花的实际费用,进行比较。

a商场:230×50%=115(元)。

4、从而得出在a商场购物更省钱,所以在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三、课堂练习。

第12页做一做。

四、作业。

第15页第13、14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十二

“圆环的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数学第11册《圆》这一章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平面几何图形的经验,知道运用转化的思想研究新的图形的面积,在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条件,比较灵活地计算圆的面积。

2、使学生能认识环形,掌握计算环形面积的方法。

3、能根据条件计算圆环的面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根据条件计算圆环的面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回顾:什么是圆的面积?如何计算圆的面积?

2、求圆的面积。

(1)r=5厘米(2)d=10厘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圆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出示例2(课件)。

(2)指名读题,获取信息。(教师解释圆环的概念)。

(3)你见过圆环吗?你能画一个(或剪一个)环形吗?学生动手操作。

(4)提出问题:环形面积怎样计算?

(5)独立或小组探究。

(6)全班交流。

环形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2、完成例2。

(1)指两名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交流解题思路。

3、思考:环形面积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学生讨论)。

三、巩固提高。

完成第69页做一做2。

1、自主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想到什么问题?(随着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忆,教师重点强化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计算圆的面积;二是如何计算环形的面积。)。

五、作业。

1、一个圆环,大圆的直径是6米,小圆的直径是4米,这个圆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教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哈尔滨零下6至3摄氏度,重庆6至8摄氏度……”

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

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记作6℃行吗?

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

(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第87页下图的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引导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引导学生交流: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呢?

最后教师将数字改动成:海拔+8844.43米或8844.43米;海拔-155米。

教师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低155米。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8页试一试。

3.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如有学生提出更好)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像+6、3、+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

通常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号可以省略不写吗?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看书勾划,并思考两个“……”还代表那些数?(让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

三、运用新知,课堂作业。

1.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先自己读读,并举例说说是什么意思?全班订正后,同桌间自选5个互相说说。

2.课堂活动第2题。同桌先讨论,然后反馈。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负数。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二第2、3题。

板书设计:

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数:20、22、14、+8844.4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2、-30、-10、-15、-155…。

教材分析:

本课知识强调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沟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间的联系,使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关系,发展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在逐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理财方案和方法。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理财的重要性,培养科学、合理理财的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聪聪理财吧!让我们也学会理财,回家也能帮助爸爸妈妈。

出示课题:学会理财。

二、新授。

(一)存钱计划。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图和文字,了解有关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提出帮聪聪计算每月收入是多少元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计算的结果。

3.让学生读支出项目表,了解聪聪家每月支出的项目和大约钱数,提出帮聪聪家做存钱计划的要求,启发学生从实际出发,合理提出存钱建议,并算一算到期能回收多少钱。

4.交流学生做的计划,一方面要求学生说明怎样做计划的理由,另一方面,关注计算是否正确。

(二)存钱方案。

1.教师口述聪聪爸爸获得奖金并计划存钱的事情,提出小组合作做三个存钱方案的要求,鼓励学生小组内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交流各小组做的方案,重点说一说是怎样考虑的,这样存钱有什么好处等。

3.提出计算每种存钱方案获得的利息的要求,学生计算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三)议一议。

教师提出:哪种存钱方式好,为什么?

重点关注学生是如何阐述理由的。能否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说服力的说明。

三、总结。

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都具备了一定的理财能力,回家后把你做的理财计划给爸爸妈妈看,请他们做出评价。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

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

4/15+7/151/2-1/35/9×3/52÷1/21/4÷4。

18÷1/218×1/20÷2/51-3/41÷4/7。

21×3/710/7÷1521÷3/71/2×1/35/6×36。

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

(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毫升。

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图。

(4)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

(5)探讨方法。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方法二:根据男运动员占5/9可以知道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最后求女运动员人数。列式为:45×(1-5/9)。

追问: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

小结:刚才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都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第一种方法先求出男运动员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男运动员人数求出女运动员人数;而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女运动员的人数。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比以前复杂一些,所以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2.“练一练”。

(1)学生读题后可以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2)先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列各题。

1.某粮库原来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

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

(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

(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讲评时将这三小题进行比较,比较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内容:

学会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

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第12页的例5。

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想到了什么?

着重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3、分别计算出在a商场和b商场所花的实际费用,进行比较。

a商场:230×50%=115(元)。

4、从而得出在a商场购物更省钱,所以在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三、课堂练习。

第12页做一做。

四、作业。

第15页第13、14题。

教学内容:

冀教版六年级72、7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收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3、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重点难点:

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对,这个餐厅知法、守法,开发票对谁有好处?

开发票减少了餐厅的利润,但却增加了国家的税收,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纳税意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板书:纳税。

二、了解纳税及其作用。

1.你知道哪些纳税的知识?

2.那今天这节课你还想学习哪些纳税方面的知识?

(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怎样纳税?……)。

3.要想更多更准确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或途径来学习呢?

(看书、查资料、上网、去税务局或向税务局的亲戚朋友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4、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纳税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纳税意识,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5、说得很好,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纳税,为什么纳税,可作为小学生,光了解这些还不够,还应争当小纳税人,学会怎样纳税!

教师介绍上网查询内容,纳税有哪几个步骤?()。

在这几个步骤中,哪个与数学密切相关?要运用到哪部分数学知识?

(百分数、百分数的计算)。

究竟怎样运用这部分知识呢?谁知道如何纳税?怎样计算税款?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板书公式: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简单的说就是指什么?(应交的税款)。

各种收入呢?是一定的吗?税率是一定的吗?你了解哪些税率(不同的税率)。

那我选这个3%的来还!为什么不行?(根据税种选择税率来还。)。

那你会哪种税种的计算方法?(消费税、营业税……)。

都会算了吗?看这道题会算吗?(例1)。

板书:230×5%=11.5(万元)。

230是什么?5%是什么?230×5%表示什么?

可能说,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

师:谁能帮助他?个人所得税怎样计算?

师:对,只要有工资收入的公民都有可能要交个人所得税!

(出示:个人所得税图表)。

能看懂吗?什么意思?

帮我算算好吗?(猜猜我的工资收入?)。

480×5%=24(元)。

谢谢大家,我一定会依法纳税的!

三、练一练。

练一练1—4题。

四、总结。

如果没有,那老师这有几个话题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

主题。

1.你能为自觉纳税设计一句广告语吗?

2.如果我是税务稽查员,如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

3.我们能为纳税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纳税。

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230×5%=11.5(万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十四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填空。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二)口答应用题。

1、学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师提问。

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讲授新课。

(一)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二)教师提问。

1、分谁?(100平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十五

1、在活动中将已学的“比的认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从而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化简比、求比值,并能合理地应用比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向学生渗透对各类知识点的整合、梳理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1、串联信息,整合单元复习内容。

2、沟通联系,自主搭建知识网络。

3、聚焦对比,分析说理易混知识。

4、数形结合,提炼方法优化思路。

厦门市群惠小学六(4)班学生善于思考,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更好地以学定教,我通过前测,对学生平时学习中的薄弱知识进行查缺:求比值和化简比混淆了;比的应用中,没有掌握解答的关键与诀窍。针对学生学情和复习目标,本课设计融入四元素:激趣+梳理+补缺+挑战,并利用电子白板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建构知识网络图;能够熟练比的化简以及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十六

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第3~7题)。

1、复习巩固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会灵活运用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师: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5、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师:按比分配问题有几种解题方法?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

引导学生回顾按比分配的两种解题方法。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图画,理解题意,了解信息。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也就是救生员和游客的人数比是1∶7。

(3)交流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十七

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第3~7题)。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会灵活运用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师: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5、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师:按比分配问题有几种解题方法?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

引导学生回顾按比分配的两种解题方法。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图画,理解题意,了解信息。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也就是救生员和游客的人数比是1∶7。

(3)交流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学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实用18篇)篇十八

统计表。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

【重点难点】。

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揭示课题。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整理归纳】。

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学生可能回答:

(1)身高、体重。

(2)姓名、性别。

(3)兴趣爱好。

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课件展示:

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填好统计表。

【课堂作业】。

教材第96页例3。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统计与概率(1)。

(1)统计表。

(2)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写心得体会不仅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或经历的理解和记忆。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我认真学习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
经历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当前形势严峻,一
规章制度的遵守对于维护组织的形象和信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员工发展的基础。最后,各种规章制度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合理配合。为保障公司正常经营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知识和经验的提炼和概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可以保证组织内部秩序的稳定和员工权益的保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规章制度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了解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各项卫生要求是餐饮人员
很高兴能够担任今天的主持人,向各位介绍这个重要的场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来自各领域的精彩总结案例。早上好!很荣幸能参加这次主持人的竞聘,首先自我介绍一下
一篇好的讲话稿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者的观点。阅读这些讲话稿范文可以拓宽视野,提升写作能力,让讲话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
卫生工作总结是对卫生工作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指导。借鉴以下卫生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和改进自身的卫生工作。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参加培训活动后的感想和收获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章,它可以帮助我们回顾经历、加深印象、形成思考和反思,我觉得写一篇培训心得体会对巩固所学知识和提
教学计划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教学计划的编写方法,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例供大家参考。1、认真参与集
优秀的作文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彩的表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范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我从小就喜欢狗,现
工作方案的制定需要不断的迭代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阅读工作方案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工作方案的逻辑和严谨性。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出现
演讲稿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的媒介,用于在特定场合下分享、交流和传递观点和信息。推荐大家阅读一些成功演讲者的演讲稿范文,可以提升写作和演讲能力。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藏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例句,将会为大家展示一个思维的世界。常言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
优秀作文是深入生活、观察细致的结果,其作者透过文字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才华和独到的思考能力。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参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下来,我们将向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从xx年xx月份开学拜师到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水,与我们的生
读后感是对书籍中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解读和评价。下面是一些读者给出的读后感总结,让我们一起欣赏和思考作者的思想和写作风格。《青少年心理学》这本书的作者劳伦斯
应急预案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和紧急情况。工业事故应急预案范文,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恢复工作。可能造成的后果:群死群伤、集团公司重要经营数据丢失、
优秀作文是通过选材、组织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和处理,能够充分展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能力的一种文体,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令人读后百感交集,引发共鸣。接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和感人的故事。这是一份关于优秀作文的精选合集,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写作思路和参考。还是这扇窗,却不是一
优秀作文是对人生、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晶,能够让人受益匪浅。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提起我的奶奶,我
优秀的作文应该具备独特性,能够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这些优秀作文从不同主题和角
优秀作文是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能够给读者带来思考和感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看看别人是如何写作的。20xx年,世界上且只有我这
优秀作文是作者对于某个主题深入思考后,独到见解的表达和阐释。小编为大家挑选了几篇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太阳花——是我最喜欢的花。
事迹材料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的真实面貌,从中发现社会价值和个人追求的平衡点。以下是一些真实的事迹材料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相信会给你带来启示和帮助。活动目标:1、能初步理
发言稿的准备不仅仅是为了在会议或活动上发表演讲,它也是对我们自己知识储备和思维逻辑的一次检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发言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参
优秀作文是我们对于写作意图和目标读者的考虑,以及语感和感染力的传达。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例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素材。我长大以后想当一名著名的
优秀作文要具备良好的逻辑结构,组织有序,每一段都能够衔接自然,使整篇文章有条不紊地展开。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读后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对书中情节进行叙述,更重要的是能够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反思和启发。在这里,我们分享一些读者朋友们写的优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优秀作文需要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丰富的语言表达和深入的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我看了《走进和谐的春天》这本书
优秀作文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值得细细品味。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
总而言之,通知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它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安排任务和提醒人们注意事项。阅读这些通知范文后,不妨试着撰写一份自己的通知,以巩固所学的写作技巧。
加油稿可以是简短而精准的,也可以是细腻而深远的,但无论如何,它都要给人以鼓励和动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加油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小班教案是教师为小班学生编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指导材料,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班教案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在安全工作总结中,我们还需要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以下是一些优秀安全工作总结范文的摘录,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为进一步做好本年安全
实习总结是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继续往下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习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在开学典礼上,学校通常会邀请重要嘉宾致辞,以激励学生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动力。接下来是一些开学典礼的实施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策划方案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各个环节,确保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些策划方案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设计意图: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
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写一篇出色的社会实践总结吗?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会有所启发。
小班教案的撰写应该注重语言的简明扼要,清晰明了地表达教学要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小班教案,希望可以给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灵感。1、通过故事让孩子感受大
写心得体会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样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有幸
合同协议的重要性在于确保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希望以下合同协议范文能对大家制定和完善自己的合同协议有所启发。经甲、乙双方协商,就乙方入股给甲
中学生演讲稿需要注意语言简练、逻辑清晰、思路连贯,使听众能够理解、接受并认同演讲者的观点。想要写一篇优秀的中学生演讲稿吗?不妨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希望能
写一篇优秀作文需要对文学知识和表达技巧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推荐给大家几篇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可以激发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要问我最可敬的人是谁,我会毫无疑问地
在这个重要的会议上,我将全力以赴,希望为大家呈现一场令人难忘的会议体验。作为主持人,我将充分准备,以最好的表现来主持这个活动,希望大家满意。一个完美的主持人需要
工作汇报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工作档案,记录个人或团队的工作历程,方便今后回顾和复盘。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工作汇报分享,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
合同样本的执行应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要认真履行合同义务,维护合同的合法性和效力。鉴于法律的变革和差异,合同样本的适用性可能会有所差异。(以下简称甲方)(
优秀作文是对作者的一种认可和肯定,更是对读者的一种指引和启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优秀作品,包括散文、议
制定活动方案涉及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风险的评估,因此需要有较强的计划和组织能力。活动方案的选取要根据具体活动的性质和目的进行,相信以下范文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建设性的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和梳理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类似的情况。小编搜集了一些关于写作心得体会的经典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从而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职业规划是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关键,希望大家都能够制定并实施好自己的职业规
讲话稿是一种用于演讲或正式场合的文本稿件,它具有提纲式的结构和严谨的语言规范。这些讲话稿范文涵盖了学习、成长、梦想、团结等多个主题,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素
优秀作文是作者用文字展示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它能够传递出作者独特的见解和观点。翻开以下优秀作文的一页页,你将感受到作家的智慧和文字的美丽。老师,我们上课的
教学工作计划还能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希望通过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大班的孩子
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和总结过去的机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以下是一些在工作中总结的心得体会,其中包含了一些职场技巧和个人成长的经验分享。文明交通是一种
思想汇报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确理解并运用思想汇报的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思想汇报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能力。我想我们都应该写一篇心得体会来记录自己的成长和收获。下面是一
活动策划是根据特定目标和需求,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安排,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工作方式。下面是一些实用的活动策划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策划工作。
实习鉴定是对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估和鉴定的过程,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实习情况和提升自身能力。接下来是一些实习鉴定的范文参考,供大家了解实习鉴定
编写发言稿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让我们的演讲更加条理清晰。希望大家能通过研究这些发言稿范文,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演讲技巧。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大家好
主持词结束时要给听众一个深刻的印象,可以用简短的总结来准确概括整个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下面是来自知名企业的代表,他将为我们带来企业文化分享。尊敬的各位家人们:欢迎
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的指导性文件,它能够帮助教师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学计划范文的分享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进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活动方案主要包括活动的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具体安排等要素,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案例中的活动方案,或许能给我们一些
优秀作文是用简练明了的语言和精确的词汇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的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关写作的思路和启示。
中班教案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中班教案样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充分动手操
装修是对房屋进行改造和装饰的过程,它可以让我们的家更加温馨、美观。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些装修中常见的错误和如何避免它们。本协议当事人:甲方:甲方是指:1、开发建设
优秀作文不仅能够表达出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还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发和灵感。上饶市直属小学五(4)班吴
座右铭: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得明艳,然而当初,它得芽儿却浸透了奋斗得泪泉,洒满了牺牲得血雨――冰心。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
作者在优秀作文中常常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优秀作文是对学习过程的一次总结和反思,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的空间
幼儿园中班是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幼儿从刚入园到逐渐适应学校生活的过渡阶段。接下来是一些幼儿园中班的手工制作示范,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尝试吧。1、通过观察了
优秀作文的特点是文字准确、结构完整、观点独到、情感真实,能够为读者带来一种心灵的满足和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青春是拥有激情和朝气的时刻,我们应该充满活力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青春是一段美丽的旅程,让我们一起走过这段旅程,留下美好的回忆。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
优秀作文是经过反复推敲和精心打磨的文字艺术,它让读者在思想触动和文学享受中得到满足。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以丰富作文的内容。
孩子们在幼儿园小班阶段经历了许多珍贵的时刻,总结是为了让他们对这段美好时光有一个永久的记忆。以下是小班幼儿园家长会的纪要,供家长们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
在现代工业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以下是一些环保技术的应用案例,展示了科技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妈妈买完蔬菜之后,便回
范文范本常常是大师们在其领域中的杰作,具有很高的技巧和思想深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审计组:根据《z医学院党政主要领
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他们对主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在阅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时,可以思考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我的家乡在深圳,它分为罗湖区、南山区、福
实习鉴定是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鉴定可以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在实习鉴定范文中,可以看到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优点、不足和成长经历等方面的详细
在致辞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幽默感来增添趣味和吸引力。最重要的是,写致辞要真诚而又坚定,让自己的声音传递出对受众的关怀和祝福之情。尊敬的各位来宾:首先,
通过分析和学习优秀作文,可以提高自己写作的水平和能力。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打开记忆的闸门,一件件往事在我的脑海
在家长会上,家长还可以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习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家长会的范文和参考材料,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
优秀作文在表达人情世故和洞察社会现象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展示了不同作文类型和不同写作风格的特点,供大家参考。我同情你们,我怜悯你们
通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羽毛球运动项目是现在高校体育课程
优秀作文是通过深入思考和充分准备,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展现出思想和情感的高度融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创作启发。
开学典礼是学校向新生传达校园文化、学校规章制度、学术成果等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此特别感谢所有参与开学典礼筹备和组织工作的老师和同学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时光
优秀作文应该在表达个人观点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可以从阅读一些范文开始,以下是一些建议。上了初中了,代表着自己长大了代表着自
参加培训后,写一份培训心得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希望以下这些培训心得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促进大家在学习中的进步。我今年很幸运,,能够参加20x
在评价一篇作文是否优秀时,不仅要看文章的内容是否新颖、观点是否独到,还要关注作者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是否出色。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欣赏这些优秀作文,感受到文字的魅
经典作品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下,能够给人们不同的解读和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的价值。推荐一些经典的绘画作品,上百年来依然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1、暑假未到,就
人生总结是我们与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通过回顾经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和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人生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梳理自己的思路。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团课是指在学习中,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学习,
春节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接下来的几篇文章将介绍一些春节期间的独特风俗和传统,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节日。
参与比赛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人际交往圈。随后是一些成功参与比赛并取得好成绩的同学的经验分享。为了能让我们强健体魄,学校给我们举行了篮球比赛。今天,我
优秀的作文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产生阅读欲望和持续的关注。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大家可以参考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哇塞!炙热的太阳毫不
个人总结是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文献。接下来是一些个人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2、本项目合同工期
作文是展示个人才华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优秀的作文是通过充分思考、深入研究而写出的文学作品,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
合同协议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约束力的文书,具备法律效力。在起草合同协议时,可以参考一些成功案例,提升合同的质量和效果。订货单位(甲方):供货单位(乙方):为确保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