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复学第一课观后感篇一
看完《成长的力量——复学第一课》,里面大人物所散发出的责任感,让我不禁对“责任”两字又有了新的认知。
视频中的林佳群医生,将穿防护服的百般不适,化为一句轻飘飘的“没体验过不知道”。穿防护服时间久了,口罩的带子会刀割似的勒疼耳朵。可他们就是穿着令他们百般不适的防护服,曾为一个濒临死亡的患者做心肺复苏。就算知道救回的可能性很小,也要“不撞南墙不回头”地去尝试,只不过是想让患者活下来,想让患者醒来,继续欣赏这大千世界。可“南墙”还是没撞破,是林医生通知的.家属。“挂掉电话后我也哭了。”林医生明明是面色平静地阐述却透露出一股自责。这份浓浓的自责,让我的心忍不住酸酸的。救人时都那么镇定的她,就因为患者家属的一句“谢谢你们”,因为自己没救回一个病人只能看着患者逝去,就崩溃地哭了。怪不得她说“失去一个病人生命的难过,是救回多少个病人生命的喜悦也无法抵消的。”这是她对自己失职的感慨,也是对自己的警醒。这倒是让我记起儿时的一件事:小时候的一只兔子,被石头砸中了鼻子。当时它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地上洒满了鲜红的血迹,鼻子轻轻地翕动着,时不时冒出一两个血泡,破开,血水又随之洒开。一旁的我边号啕大哭地叫它,一边顺它的毛。我可是它的主人啊,却什么也干不了。大人不在家,附近没宠物医院,就只能看着它慢慢睡着,再也不能醒来。那是我第一次模模糊糊地知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于心不安,什么是自责。
我继续回看视频:还有一位抛下妻女,独自前往宜昌的医生——梁继新。他独自在宜昌奋战六十多天,终于与家人团聚了。当他面对镜头的采访,回想起与医护人员一起奋斗、宜昌人们举横幅感谢他们这些点点滴滴时,甚至哽咽得快说不下去了。他抛家弃亲,只是为了履行自己身上那份属于医生的职责。现在疫情稳定、“神兽”归校,无不在说他的尽职,他们的尽职。
那位有“国之重臣”之名的钟爷爷,也在视频里为开学的学子们送来祝福。十七年前的非典,他奋斗在一线;十七年后的新冠,他仍旧冲锋在一线。84岁的高龄,本是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却精神抖擞地冲锋在前线,与医护人员一起和死神比赛抢夺生命。钟南山爷爷无愧于“国之重臣”和医生的身份。
责任,轻飘飘的两字,沉甸甸的份量。尽心尽力,自是于心无愧;可稍有差错,便会于心难安。那么多大人物的拼命,只是为了扛起肩膀上的“责任”。
复学第一课观后感篇二
防范疫情从我做起,我们要勤洗手多通风,减少外出,出门必带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努力自律,为社会做点贡献。
我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努力团结一致从我做起,不久我们就能重返我们温馨的校园。
复学第一课观后感篇三
学校成立了交通安全活动领导小组,由孙校长任组长,汪__、徐__副校长任副组长以及各处室负责人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少先队大队部具体负责活动的安排。同时完善了安全工作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活动都做到了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有计划、有安排、有记录、有总结,促进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我校通过在校门口、校园内悬挂安全警示横幅,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宣传、广播、黑板报、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了宣传教育,在学生之间开展以“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的深入学习活动。校园内处处洋溢安全教育的浓郁氛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了安全自警主题班会,教师学生积极参与,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安全教育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
三、科学组织,活动丰富多彩
在校园举行《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图片展,各年级、各班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受教育。具体安排是办好一期交通安全手抄报,发一封《告家长书》,检查学生文明坐车,观看交通安全录像,开展一次“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班队会。
安全工作只有更好没有,安全教育、安全防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交通安全日”教育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深刻认识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严格遵守交通秩序,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确保学校平安,建设平安校园。
复学第一课观后感篇四
相信这次加长版的寒假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很多人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同学们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你们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这些逆行的背影,他们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他们扶危渡厄,是守土尽责。20__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后、90后。17年过去了,换成80后、9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替更多人负重前行。
我希望同学们牢记,时代的重任终有一天将要交由你们肩负。数年以后,当你们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我和所有老师期待能看到你的良知和专业。当你们有一天近距离接触到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伤口时,希望你有治愈它的决心和力量。而在历史的挑战移交到你们肩上之前,埋首蓄力,练就过硬本领就是同学们现阶段最好的担当方式。学校会竭尽所能让同学们在南外高中的三年里,储蓄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复学第一课观后感篇五
我叫孙开宸,出生于20__年8月30日。是留坝县城关小学一年级二班的一名小学生。
虽然我现在还不到7岁,可我的读书时间已经有七年多了!因为我读书是从妈妈怀我的时候就开始了。上班时间我隔着妈妈的肚皮沉浸在城关小学这个书香校园里,下班回家又是音乐、儿歌、故事伴着我入眠。
出生2个月,妈妈就开始订阅《婴儿画报》,每天空闲时间都要给我读书。每当这时我都会表现的特别安静。每次爸爸妈妈出差也都会给我带几本适合我看的书。1岁时,我的阅读量已经有50本左右了。
从小我就对读书有无限的渴望,每次妈妈下班一回家,我就拉着妈妈给我读书。童话、儿歌、古诗、绘本、国学……一本接一本,有时候对感兴趣的书能连读10遍、20遍,直到妈妈读的舌头僵直,读不出来为止。为了弥补妈妈上班期间没法给我读书的缺失,妈妈就给我买了一台“小布叮”故事机。里面好习惯、好性格、好品质故事,名人传记、国学、世界名著等丰富的内容陪我走过了婴儿期。3岁时,我的阅读量达到了200册左右。
上了幼儿园,在老师的夸奖和鼓励下,我更喜欢读书了。除了上学,其余时间都与书为伴。要么听故事音频,要么看书。“开心熊宝”软件里的分龄、分类故事是我最喜欢的。我成了班里的“故事大王”、“巧嘴巴”。经常参加学校的演讲、讲故事活动。5岁的时候,通过读自己的书、听音频、借书读、书店读书,阅读量大概有500册书左右。
我喜欢读各种书,天文、地理、生物、科学、历史、小说等,其中最喜欢的是《淘气包马小跳》、《坡普先生的企鹅》、《舒克贝塔历险记》、《沈石溪动物小说》、《恐龙大百科》、《窗边的小豆豆》、《蓝精灵》、《十万个为什么》、《幼儿画报》……。“满腹诗书气自华。”上小学之后,读书多的优势日趋明显。学习轻松,习惯、品德各方面都优于别的同学。成绩一直稳居全班第一,一年之内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仁孝好少儿”,在全校举行的“践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中荣获“一等奖”。
一缕书香伴我成长。读书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书籍的滋养,我一天天进步,一天天长大。我爱书,我更爱读书!
复学第一课观后感篇六
对于那些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来说,这场病痛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场苦难,在苦难面前,有人自怨自艾、有人轻易放弃,有人却不气馁,活出了勇气和信心。
一张方舱医院病床上小哥哥读书的照片,不知道有没有感动到你?这位戴着口罩的年轻人,半躺在病床上,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读,正如一位网友说:在方舱这样的环境,我们看照片都会感到喘不过气,何况身在其中的人。
小哥哥这张照片让人想起一句话“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
这位小哥哥在病床上读书的样子,就是我们面对苦难应该有的“姿势”,从容不迫,让人们看到生命的力量。
一位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小姐姐上了热搜,得到千万网友的关注,她患病“自愈”的经历给了无数人信心和希望。
“打赢这场战役,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对于我们,就是不传谣不信谣,保护好自己。”她在微博中写到。不是因为有希望所以坚持下去,而是因为坚持下去看见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