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心得体会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还可以帮助他人从中受益。在学校参与运动会的过程中,我收获了不仅仅是奖牌,更多的是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好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习惯的养成不仅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习惯对我们的重要性,并努力培养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不少心得体会。下面我将从自律、坚持、计划、反思和榜样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
首先,自律是培养习惯的基石。只有有了自律,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去行动。自律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学生一直处于自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很容易放任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我自己就常常被手机和电视游戏所诱惑,常常忍不住玩个通宵,第二天就困的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我意识到,如果不自律,我就不能真正培养好习惯。自律不仅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还要建立一套行动准则,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其次,坚持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培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做。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和积累,才能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比如说,我曾经没有坚持每天写日记,常常是半途而废。但是后来我发现,只有坚持下来,才能真正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坚持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诱惑,但只有坚持下来,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价值。
其次,计划是培养好习惯的必备工具。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条不紊。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我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规定好起床时间、每天的学习任务、休息和娱乐时间等。这样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不至于迷失方向。在制定计划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并且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需求。
再次,反思是培养好习惯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总结和分析自己的行为和收获,找出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习惯质量。反思可以是每天的小结,也可以是每周或每月的总结。通过反思,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地方,也可以找到改进的方向。我发现,多花一些时间反思自己的习惯和行为,可以有效地提醒自己,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最后,榜样对培养好习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榜样是我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他们的行为和习惯会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榜样可以是家长、老师、同学或其他社会上的优秀人士。我自己在追随自己认可的榜样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努力和坚持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动力,让我觉得坚持和学习习惯是非常值得的。通过看到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好习惯的重要性。
总之,在学生时期,培养好习惯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自律、坚持、计划、反思和学习榜样,我深刻体会到了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努力去做,每个学生都能培养好习惯,让它成为自己一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二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可是我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主动大胆质疑的学生并不多,难道是同学们在学习中没有疑问吗?显然不是,主要是因为很多同学没有养成质疑的习惯,也不会质疑。学贵有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学生一般都迷信书本,迷信老师,认为书上讲的、老师教的不会有错,长期以来,形成了对书本和老师的依赖思想,只习惯于去思考和解决教材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而缺乏自己主动质疑的胆量和意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要破除学生对书本和老师的迷信,让他们丢掉面子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大胆质疑,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懂得向其他小组求助。
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不动摇,多从学生角度去思考,要动脑筋创设质疑情境,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中产生问题,从而提出并解决问题。老师可以用“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这样来启发学生提问,当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可以用“你的.问题提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之类的语言来激励评价学生,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指导学生质疑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比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自然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导他们主动的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究,把提问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互问互答,互相评价,教师再加以点拨。课堂上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把问题说不明白,是因为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差,影响了思维的表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细心的教给学生直问、反问、追问这些质疑的具体方法,经过长期训练,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很重要,有利于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向更深入、更实效。当然,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并非易事,需要我们长期探索,坚持不懈的努力!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三
习惯是一个人行为的重要标志,好习惯是我们成功的基础。作为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将分享我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其他学生。
首先,养成良好的早睡早起的习惯。作为学生,我们需要保持精力充沛来应对学习和各种活动。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必不可少的。我自己就遵循着“晚上十点之前睡觉,早上六点起床”的原则。通过坚持这个习惯,我发现我有更多的精力和专注力来面对学习。而且,早起的时间还可以让我有时间做一些额外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和阅读。这些额外的活动不仅促进了我的身体健康,还丰富了我的学习和生活。
其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学生生活的重中之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关键。首先,我认为建立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非常重要。每天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明确要学习的科目和目标,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培养专注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被各种诱惑分散注意力,如手机、电视等。所以,集中注意力是必备的。一个好的办法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学习,远离所有的干扰物。最后,反复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关键。温故知新,反复复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此外,我们还要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学生时代,我们需要和同学、老师以及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首先,我们应该诚实守信。不撒谎、不作弊,诚实的人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其次,学会倾听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不仅要学会主动倾听,还要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与人为善是很重要的。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帮助他人克服困难,不仅会给他人带来快乐,也会为自己赢得好的口碑。
最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必要的。一个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生活习惯有关。首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身体清洁,避免传染疾病,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其次,有规律地运动是很重要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自己每天坚持晨跑,不仅感觉精神焕发,也让我更好地面对一天的学习和工作。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保持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多吃水果和蔬菜,合理搭配饮食,远离垃圾食品,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
总之,培养好习惯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坚持,付诸行动。良好的习惯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因此,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习惯和生活习惯,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四
教育,育人最重要。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意思是说一个很小的孩子,说话、做事、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惯,就可以看出这孩子长大后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老师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导师,一种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两年多的工作,我有一个深深的体会,孩子大了,要和他们交朋友,多与他们交心、交流、沟通、多了解他们,做他们的朋友,他们也就会很自然的接受你、佩服你、爱听你说话、爱和你一起做事,再用你的行动去影响他们、感化他们,他们自然就会把坏习惯改掉,做一个你喜爱的、好习惯的孩子!让心与学生同行,和学生一起学会学习,一起学会做人,都是一个个有意义的故事。
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丰富内心世界的朋友来看待,我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贯彻民主思想。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小孩,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做家长,让学生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一,管好学生,先要管好学生的学习。
作为学生,第一位的任务永远是学习,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的管理应该常抓不懈。学生学习的管理不仅仅是考多少多少分,而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撮而就的,它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培养和积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这方面需要老师、学生、家长多方面的努力。
管好早读。
管好课间活动。要求上课铃响后,不准在教室外逗留并准备好上课的学习用品,由同桌检查或老师监督。
管好上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不做小动作,不讨论课外内容,由老师监督,同学评比。
管好作业。课堂作业:要求作业应独立完成,不抄袭别人的作业,应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上交给小组长,由小组长交给科代表,由科代表交到老师办公室。回家作业:要求字迹端正,认真完成。每天早上交给小组长检查,由小组长记录在一本专门的本子上,由老师再检查。
对学生学习的管理要有严明和健全的奖惩制度,使得学生的一切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够井然有序,按照一定的规范执行,这样学生就可以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个别管理,管好学生的学习。
一个班级之中总有一些学生要掉队,那么作为老师应该扶持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大家的帮助和集体的温暖,不至于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我在班级问题学生的管理上是这样做的:首先帮他们找出毛病、树立信心;其次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如在坐位安排上让他们在老师的特别关注之下;再次安排成绩优秀的班干部帮助作业辅导,另外还给这批学生课后开开小灶对其进行知识的辅导。后进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习惯都大有改观,更可喜的是,在班级狠抓学习习惯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大有好转,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老师的重点工作和首要任务。在规规矩矩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得注意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这两年多的工作使我体会到,班级德育工作要从建立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各种活动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五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要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4、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要做到“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六
习惯培养是小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发展。习惯是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所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自律、坚持的品质,而不良习惯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人际关系。在我多年的教育经验中,我发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激励、示范和引导。
首先,激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容易受到外部奖励的引导,通过设置小奖励,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我在课堂上设置了“表扬榜”,每周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几位同学,他们会得到一些小奖励,比如贴纸或者表扬信。孩子们为了得到这些奖励,会努力表现自己,潜移默化地养成好习惯。
其次,示范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之一。孩子们容易模仿他人的行为,所以我鼓励家长和老师成为他们的榜样。例如,我让孩子们观察我上课的方式,提醒他们准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等等。通过我的示范,他们可以学习到正确的做事方式,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此外,我还引入了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种互助和合作的氛围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再次,引导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孩子们在面临问题时常常会感到困惑和无助,我们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例如,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自学能力,教会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们慢慢养成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最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需要长期坚持和反复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耐心和坚持。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提醒和引导他们,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和认可。同时,我们还要及时给予他们批评和指导,让他们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后果。只有通过长期坚持和反复强化,孩子们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激励、示范和引导,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引导他们形成自律、坚持的品质,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成长为自律、自信、有责任感的人。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七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转折期,小学四年级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影响着孩子的个性成长,也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从四年级开始也就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比以往不同的要求。
礼貌看起来是一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四年级的学生的个性也逐渐凸显出来,遇见长辈、老师不想问好,遇见同学、朋友懒得问早。这时,我们要随时把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这些词语挂在嘴边,随时向同学说起,老师也应做到主动向同学问好,问早。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1、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前完成对一遍课文或习作的预习对他们来讲不是难题。通过对课文读、圈、划、抄,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提出质疑或查找资料的步骤提前学习课文,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自学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上课听讲的习惯。
听同学的发言的习惯,同学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也要注意听,要求边听边思考: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会更好。边听边思考时如果同意别人的观点,可以轻轻点头表示赞同,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的看法再举手,经允许大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3、课堂上说的习惯。
我们要求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这既可以培养孩子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同学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然后是表达流利,还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楚。这是我们的目标,得一步一步地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老师一定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给孩子表达的时间和平台,组织好学生静静地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认真地倾听。
4、听课“想”的习惯。
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不会应用课文中学到的道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想”的习惯。在教学中留意随时生发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结构,给予孩子合理、满意的解答。每节新授课结束前,都应该留下点时间请孩子们说一说本节课讲课的内容,学了课文之后的启发,或你还有什么疑问等。让孩子每天都有总结、思考、质疑的时间。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养成看板书总结本节课重难点的习惯。久而久之同学们也就学会了听课、养成了思考的好习惯习惯。
5、做作业的习惯。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有的已养成了自觉完成家庭教育的好习惯,但部分孩子仍然做得脏、乱、错,甚至不堪入目。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得从课堂作业抓起,简单地要求这部分同学在完成课堂作业时书写端正,不写错字,家庭作业中分层次布置。要求同学不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最后,要培养学生会自已检查,养成认真学习不粗心的好习惯。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要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利用工具书。遇到生字、生词和不懂的问题,多多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让学生把工具书当成良师益友,掌握查阅搜集资料的方法。
语文课中,阅读是关键,是重点,是不能弃之的,而且课外还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让孩子们去读。我们都知道,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学大纲》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规定“四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进一步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甚至布置一些读书任务。
但是,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社会、家庭也是同学们生存、学习、成长的环境。它们都对同学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范文写作两者之间如果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教育目的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也会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中我们一定要做到家校结合、社校相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学会为家人,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八
培养良好习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难以坚持好自己的习惯。那么,如何培养习惯呢?我的体会是:只要你有决心,有行动,就一定能够成功地培养好自己的习惯。
第二段:规划目标,明确意图。
想要成功地培养好自己的习惯,首先必须要规划好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的意图。我认为,要规划好自己的目标,必须是具体、实际,而且必须是自己可以实现的。比如,如果我想要培养个人的阅读习惯,我需要先计划每天要看多少页书,什么时间段看书时间最长等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根据这些目标去做出行动。
第三段:行动落实,持之以恒。
在规划好自己的目标后,必须要有坚定的行动力,在严格的计划下持之以恒地将这些计划执行下去。虽然这个过程不一定是那么的顺畅,但是只有坚定的信仰,绝不放弃才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像培养好阅读习惯,我需要规定好阅读计划,如每天晚上要阅读一小时,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行动力,细心地观察自己的阅读习惯有无改变,看看这份计划是否成功地落实。
第四段:坚持到底,树立信心。
在规划好自己的目标并且有坚定的行动力后,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好自己的计划,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每一个阶段中,可以发现自己是有进步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坚持好自己的目标,树立信心。当我成功地坚持满了自己阅读计划后,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高兴,坚信以后我能够更好地坚持好这份习惯。
第五段:总结。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个人独特的习惯,是否是良好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未形成的习惯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表现出来的。对于自己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有坚定的信仰,有可持续的计划和行动力,并且坚持到底,那么,我们一定能够成功地养成好的习惯,把自己变得更好!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九
孩子的成长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全面培养,其中习惯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一个良好的习惯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自律能力,增强责任感,降低犯错率等等。然而,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耐心的引导和磨练来逐渐形成。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在孩子习惯培养方面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培养自理能力习惯。
为了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最大作用,我们需要从小事做起,引导孩子养成一些小习惯,如自己梳理头发、穿上自己的袜子和鞋子、整理床铺、清洁自己的房间等。这些小习惯让孩子懂得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提高了自信和独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急于求成,需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逐步按照规律去培养并巩固这些自理习惯。
学习习惯对于一个孩子的学习效果来说,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因素。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教导他们养成遵守纪律、不拖延、认真完美的好习惯。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行事,促进孩子对于规律的认知和遵从能力。要求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不断总结和提取规律,并对不足和错误进行检修,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正向鼓励,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交往习惯不仅仅是指孩子与他人之间的交往行为,更关注的是孩子内心的品质和态度。良好的交往习惯包括了尊重他人、宽容和关爱他人、有礼貌、有责任感等等。我们需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在外就餐时的有礼貌用餐、与朋友的分享、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来引导和巩固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好习惯,使其更好地学会与人交往,并逐渐培育出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
第五段:结尾。
孩子的成长之路是漫长而且需要经过不断的修炼和磨砺,而习惯的培养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耐心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良好的自理、学习和交往习惯。我们相信,经过日复一日的不断努力,孩子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有责任和有人格魅力的优秀人才。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十
我们家庭的做法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孩子爱看书,家长必须爱看书,如果家长平时很少看书,要求孩子看书的话也是苍白无力的,家长爱读书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传给孩子,所以给孩子创造读书的氛围很重要。
与学校开展的“阅读存折”活动有效结合,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比如每天晚上八点到九点是家庭阅读时间段,这个时间不看电视、不打电话、不说话,只有阅读;给孩子读书,孩子从中获得的,常常并不只是学习技巧,还可以让孩子学会分享与参与,它使家庭充满亲情。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家长的关爱。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读书,会增加很多和孩子聊天的话题。在和孩子讨论书中的内容的同时,受益的不止是孩子,进步是共同的'。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会逐渐养成期待看书的好习惯。
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培养好了,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
去激励孩子。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每幅图要让孩子多看几遍,一个故事可以多讲几遍。要有意识地与孩子交流阅读心得。
在图书馆阅读,孩子可以感受和享用另一种读书环境,有助于培养他的读书兴趣和借阅到自己喜欢读的书。
通过参加活动增强孩子的读书动力,经过努力孩子取得了东营市“读一本好书”征文低年级组一等奖及学校评选的“书香小硕士”的成绩。
这是我们家培养孩子读书方面的一点点体会,相信有这个愿望,并用心了,孩子一定会爱上这项有益的活动的。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十一
没有兴趣,很难做好一件事情的,学习也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学会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愿意去好好学习。
养成对学习的兴趣,还要应培训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自信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连基本的自信都没有,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自信起来。
当学生认真学习的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学会赞美他们。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将是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要经常去赞美他们。
当学生遇到困难而无法解决时,容易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影响到学习成绩。此时应学会鼓励他们,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提示,帮助他们最终克服困难,体会到攻克难关的喜悦。
学生难免会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此时作为家长或老师,不要过分指责学生,更不要打骂学生,要学会宽容,你的宽容,将会让他们知耻而后勇。当学生犯错误时,家长和老师要学会宽容他们。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时刻安装目标和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只有有目标,才有了前进的方向,才更有针对性。
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培养和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掌握一个度。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十二
一、课前预习有利于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前预习,一般是在讲授新课的前一天进行,也就是说,学完了今天的新知识后就要预习明天所学内容。但是,有的孩子提前一单元进行了预习,甚至少数孩子已经把全册教材都阅读了,不少孩子对新知识的“探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二、课前预习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自学能力。
课前,在老师预习方法的指导下,让孩子先有目的地学习一下要学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恰当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新知识,并找出自己所认为的知识的衔接点、重点、难点、疑点,然后,让孩子通过查阅资料、自制教具、社会实践、互相研讨交流等手段解疑答问,从中来理解知识、弄清算理。仍有解决不了的,带到课堂上,老师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对孩子进行辅导,解疑答惑。这样,教师也不必面面俱到地传授内容,节省了“讲”的时间,增加了“练”的时间,取得精讲多练的效果;孩子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但能对所学知识当堂消化,而且能使学有余力的孩子个体得到发挥、发展。
三、预习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质疑能力。
实践证明,带着问题来学习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一定集中,收获也比别人大,这就是成功学习的奥妙之一。
四、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通过预习,能使孩子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习题,对那些存在疑惑的新知识进行探究、思考。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十三
思考,一个会思考的人,总能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难题,这也是一个人个人能力区别的所在,结合老师的课程,我谈以下三点的心得,也并在平常家庭教育中要多去实施和实践。
孩子现在三年级,处在半陪伴和独立的中间过程。我发现每次做作业只要我坐在孩子的旁边,我就会变成孩子的万能字典,稍微一遇到难题他就转头问我,这样不利于他学习的专注性。后来,我和华哲说,妈妈在做事情的时候其实也很讨厌被打断的,你看你在做作业的时候,能不能尽量自己思考,脑子总是会越动越聪明的,实在做不出的题目,你先空过去,到最后再来解决,不要一碰到问题就来问妈妈。后来他做作业的时候我会在隔壁房间做自己的事情,事前和他约定好有问题最后一起解决。一般,我总是鼓励他自己再认真的读题,问他不理解在什么地方,数学题目我会提示他可以试试用图形来表示,在鼓励了几次以后,特别在数学方面,华哲会去认真的思考,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一读题不会,就放弃,求助于我。人总是会有惰性的,当一件事情有捷径可以走的时候,他总会产生依赖,所有我们要敢于放手,做慢点就做慢一点,就当是牵着蜗牛在散步,只要他在专注的思考。
男孩子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那么大自然无疑是满足他各自好奇心的理想去处。周末的事情,我们去爬了西湖边的宝石山。在山上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平常生活中没有接触的东西,野果子,蘑菇,小动物,小昆虫等等。当我们看到一只蝴蝶的时候,华哲大叫,妈妈,快看,枯叶蝶。我们在它停留的野花上细细的观察他,华哲给我解释它名字的由来,后来又和我感叹,要是我能看到中华虎凤蝶就好了,可惜全世界只有两只了。我就说,要是一只死了那它就不能繁殖了,就要灭绝了。华哲和我争辩说,那要是一只死的时候,另外一只肚子里面已经有小宝宝了,它就不会灭绝了。走着走着,我们遇到一个个小水池,我就问华哲,你觉得这些水池是做什么用的。华哲就走道旁边的小箱子边读着说明,并打开了箱子,哦,我明白了,这是森林防火用的,里面还有消防箱。一路我们碰到了,好几队蚂蚁,在整齐有序的搬运粮食,华哲趴在那里,看得入神,嘀咕着原来真是和法布尔昆虫记上说得那样,蚂蚁只会按照一条线路搬运粮食,不然它就完全迷路了。那天我们8点30出发,傍晚5点30才回到家,爬了整整7个小时的山路,虽然回到家已经累得不能动弹了,但是他还是很开心,并和我说妈妈我要用双脚去丈量西湖的群山。小孩子的思维总是天马行空的,有时候你给孩子一个点,他可以散发出很多的枝条,不要让大人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限制孩子思维的发展和思考的能力,少去否定孩子的答案。
家里有一本《全脑思维游戏》的书,里面有关于记忆的,逻辑推理的各类游戏,我们把它叫做游戏闯关,饭后的时候我会和他比赛着玩,给他几次成功的喜悦后,他很乐意和我一起游戏。有时候他也会自己在研究,然后给我出题。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家长要勤于思考,只有你思考了才能给孩子更多的方法去思考,去探索。家长不要永远当孩子的拐杖,该放手的时候需要果断的放手,理解能力和思维的能力总是在一步步中慢慢地进步的,不要以大人的理解能力去左右甚至指责孩子,让他大胆的说出来,无论对错,过多的否定也会让孩子缺少思考的动力,这里又回到以前的家庭教育课程,家长需要极大的耐心去等待,极大的耐心。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十四
每个人都有一些习惯,或好或坏。习惯让人摆脱不掉过去的一切。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坏习惯让人后悔莫及。我也不例外,习惯像我的影子每时每刻跟随在身后。
我的好习惯有两个:第一是爱读书;第二是爱整洁。读书的习惯是在二年级时养成的。我家里有很多书,爸爸妈妈爱看书,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从安徒生童话到一本本文学名着再到十万个为什么。从书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丰富了我的头脑,也使我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一切可都是书的功劳。我有“爱整洁”的好习惯,可归功于我妈妈。前一段时间,她在家里搞了个清洁“大行动”,三天两头对我的卧室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卧室里脏乱不堪,不仅要罚我整理好,还要我负责清洗一个星期的碗筷。这可难为我了,有时我忘了整理书桌,妈妈就让我洗一个星期的碗,我的手沾水的时间一长就会起一些小水泡,为了逃避洗碗的惩罚,我就养成了随时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只要看到哪里不整洁,就会主动打扫打扫,就连写字时也很注意尽量不写错,保持作业本干净整洁。
我的坏习惯是马虎、粗心,光这两条就给我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就拿考试来说,有许多题,我会计算失误、审题马虎而丢分,这使得考试第一名始终于我无缘,几乎每次考试都会留下一些这样的遗憾。难怪妈妈经常对我说:偶尔的失误也会使人终生遗憾,更何况经常犯同样的错呢!
好的习惯是由于家长老师的帮助慢慢培养起来的,坏的习惯却是因为个人的惰性慢慢滋生的。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我要让好习惯继续发扬,让坏习惯到此为止。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十五
在数学教学与学习中,教师的讲授、提问,学生在听课中对问题的回答与质疑,课外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问题探讨等等都是通过“说”进行交流的。众所周知,教学交流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谈论他们的想法,可以重现思维,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聆听他人的意见,这将有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10-15min自学时间,列出自学要求。例如,要求:阅读书xx页,自学xx定理后完成课后习题,用时15min,提出问题,用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学生参与到课堂,初步完成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学生在上述自我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比较尖刻、或显得过于浅显,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对于一个学生的问题,可个别给予回答;对于多数学生的问题,集中给学生讲解,或者教师提出共性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应把求知得到权利还给学生,不断给学生创造民主的氛围,不断激励学生多问,使课堂学习过程充满探索、解惑、求知的气氛。
2、提出合理、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并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方式。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设计问题应着眼以下两点:
(1)问题情境的设计应能吸引学生;
(2)所提问题要形成层次,能引导学生向交流的纵深发展,促进学生思考,与他人讨论交流。
在师生讨论问题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有时欠妥、有时不正确,作为老师要包容,要有耐心,要用鼓励、信任的目光关注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相互促进,师生心灵默契和情感的和谐共鸣在课堂上能形成较强的情感效应,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感效应。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一份爱心,赋予学生一种真实的情感,擅于理解学生。情感在交流中能起到润滑的作用,能弥合师生间的分歧与隔阂。教师不但要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爱。
其次,教师要赏识、认同每个学生。渴望认同、渴望赏识是每个人深层的精神需要,特别是对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爱,了解学习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尽可能的发现他们的优点,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肯定他们,是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们。例如,当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请教问题时,教师要耐心详细讲解,不要有厌烦情绪;如果学生问的问题过于复杂,教师就要根据习题特点层层引导,多让学生动脑。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问题答案;如果是简单的问题,教师就要先抛开此题讲一些有关的基础知识,再解决问题。此时,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肯定学生的智慧,同时,指出今后只要多下些功夫,成绩就会上去。
最后,教师本身要有智慧,一个品质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学生才能信服他、亲近他,并愿意和他交往,产生情感的交融与共鸣。
例如,在上习题课时,对于简单习题或一题多解的题目,充分让学生讨论并讲解,或到黑板进行板演。当遇到难题时,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针对不同解题方法的对错、优劣进行讨论。这种平等研讨的课堂气氛,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除常规作业外,教师可布置一些开放性、研究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合作探讨。当他们和教师探讨或请教于教师时,要鼓励他们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思路,而不是仅仅给出方法或答案。促使学生乐于与教师进行讨论。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十六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下面谈几点自己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体会。
1、时间上越早越好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从分班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着重观察学生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让学生们认识到,老师从一开始就在关注他们的言行。“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从一开始趁坏习惯还立足未稳,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
2、注意顺序上的递进。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要有耐心,有条理,有思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定不能囫囵吞枣,半途而废。
1、行为习惯。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做好行为规范之前,我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要适宜。对于长辈和老师,要报以尊敬和善的态度;对于同辈,要友善亲切,团结互助。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集会时保持安静等。“细节决定成败,”我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攀比。自己的学习用品也要摆得整整齐齐。另外,生活在集体中,除了保持好个人卫生,还要爱护班级的卫生。做到积极做值日,不乱扔杂物。
(1)制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定期树立目标,确立自己的赶超对象,给自己的前方竖一面红旗。这样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就不会再感到无所事事,没有压迫感,而成绩也在追赶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了。
(2)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40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成绩优异的必备条件。为了让整个班级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良好氛围,积极做好班级干部和头20名同学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起好带头作用。
(3)积极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对新知识巩固复习的一个过程,是检查自己一天的知识是否掌握了的过程,也是一个预习第二天功课的过程。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十七
曾听过这样一句教育名言:好习惯是学生的第一成绩。的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身。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尤为重要,如何培养这一习惯呢?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同时做到“眼明耳聪脑灵”——眼睛要盯着老师或黑板,看老师的表情或板书内容,耳朵听老师讲课,头脑思考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的同步。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明确要求,才能提醒孩子自己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避免孩子边听边玩。
如:开火车游戏,竞赛活动,使学生投入到喜欢的游戏中,从而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尤其是开火车游戏,如果孩子不专心听,就无法快速和准确的回答,这样就使得不专心的学生强迫自己集中精神,认真倾听。
例如:在教学中突然问:“刚才我提出了什么问题?”“他刚才是怎么说的?”“你当当小老师评价一下他说得对吗?”或者教师故意读错课文,写错生字,让学生主动发现错误,并帮老师改错。长时间这样训练,在学生不得不听、不知不觉中逐渐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他们专注的时间很短,因此教师要设计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另外还要将注意力强的孩子作为学生的榜样,有了榜样,孩子就有学习的目标,会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
总要认识一些新知识、了解一些新方法、掌握一些新技巧,教师要告诉孩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堂快结束时教师及时检查听课效果,并对上课专心的孩子及时奖励,让个别带动全班,逐渐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我发现孩子写作业粗心的毛病也非常普遍,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原因的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手、眼不协调,所以小学生经常出现看错题目,漏题,写错等等粗心现象。
面对这种现象家长和老师不要强化“粗心”,轻易给孩子贴上“粗心”的标签,而是:
有的同学平时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以为它们是“小儿科”,没多大意思,因而掌握得不透彻不扎实不熟练不灵活,甚至似是而非,一旦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理解就模糊起来,不知道怎样综合运用,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同学往往稍加指点,就恍然大悟,懊悔不迭,怨自己太粗心。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加强双基训练。要知道最容易的往往是最难的,也最容易出错的。只有基础牢固,才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不让“粗心”乘虚而入。
尽量自己养成检查的习惯,让孩子保留每次的试卷,将错题打上醒目的标记,注明错误原因,也可以建一本错题集,引导孩子建立一个错题记录,反思错误原因。
。例如上学之前检查一下上课要用的书本有没有带齐,有条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整理自己的物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磨练磨练性格,同时还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出现效果,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无效果可言了。
总之粗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孩子可能不同,而纠正孩子的粗心,是一件细致的、艰难的、经常反复的工作,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更不可以责骂,不要期望一蹴而就。要教给孩子方法,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克服缺点。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十八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
为人父母是我们一生的职业,但我们做父母的都未经培训上岗,孩子成了我们教育的试验品。因此,关于家庭教育还需要我们去摸索和学习。但对于我本人来讲,小学低年级阶段好习惯的养成可能比考100分更重要。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今天主要是讲一下培养孩子习惯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天天刚上一年级时,7点钟起床,但磨磨蹭蹭,虽没有迟到过,但家中总充斥着催促声及不耐烦的回应。一个著名的儿科医生曾经这样说过:“一句话重复三遍就是对别人的折磨。”我自己就烦了,天天也厌了。怎么办呢?就是让她迟到一次。否则,很难改变她的这种行为。
早上起床后,我先告诉她,今天我不再说一句催你上学的话,如果迟到自己负责。待天天终于收拾完书包,一看表8:20(学校要求8:10到校),她的脸色变成紧张状态,但也没哭,慌慌张张到学校时,差不多是8:30了。
晚上放学回来,天天主动要求我做一个作息时间表(曾对她说过,但没实施),且把家里的钟表拨快了5分钟。这样我们和天天共同制定了作息时间表。
7:00起床,7:05洗脸刷牙,7:15早餐,包括放学回来后做作业和看电视的时间都明确规定;晚上20:55自己收拾书包;21:00冲凉;21:30上床睡觉。睡前将第二天上学穿的衣服放在床头边。在制定这个表的时候,每一个时间段的安排,都经过了她的同意。既然同意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严格执行。
一路坚持下来,这3年来,真的还是没有迟到过。除了周末,基本上每天晚上9:30都准时上床休息。这一点还是令人感到满意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其中有一条就是要事第一的原则。培养她的这个意识,就是从放学回家后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看电视入手。
作为一个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回到家,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她开始”聪明“地选择先看电视,后做作业(因为等我们下班回来,她已看完电视,给我们营造一个正在写作业的场景)。有一次,差不多到了晚上九点钟作业还没做完。针对此情况我给她讲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她先处理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
培养学生习惯的心得范文(19篇)篇十九
构思是作者从事思考的过程,它包括确定作文目标、产生作文内容和组织作文内容等因素,而在我们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干预和指导贯穿学生写作的全过程,作文命题者是教师,作文指导后是教师,作文的批改者也是教师,作文讲评者还是教师。如果说学生必须按照相教师的命题写作文,还体现了作文教学的计划性的话,学生在构思之前必须先接受老师的指导则违反了创造的规律。作文是一项他造性活动,创造想象在作文中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想象是一种独创的过程,首创性,新颖性和独立性是它的本质特征,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不同,积累和知识经验及其记忆表象的不同,因此想象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性,一个人的个性倾向对想象有关明显的制约作用,可见学生自由的独立构思在作文训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倾向不同,教师在作文前的指导中变相地要求学生按同一模式写作文,是十分错误的,更糟的是,不等学生构思,教师就对文体要求、语言运用、构思立意等进行多方启发、指导。
指导学生本来可能产生的想象都可能消失,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在谈到作文指导时说:“如果把指导变成喋喋不休的帮助,就可能掠走新颖的形象,吓退学生智慧中所产生的那种独创的有趣想法,心理学研究成果和前苏联教育家的观点提示我们对作文前指导作更深入的思考,甚至有必要重新认识它的意义,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在作文指导时以教材中(或其它资料)的名家名篇为蓝本,对学生提出过高的写作要求和过多的写作规范(包括立意、选材、语言运用、写作技巧等)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单飞,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独立地完成构思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