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个人理解和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写作上的帮助。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一
廷·巴特尔,男,蒙古族,1955年6月出生,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原党支部书记,历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从“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他扎根牧区40载,是带领牧民脱贫致富的“最美奋斗者”
廷·巴特尔同志是开国少将廷懋之子。1974年,年仅19岁的廷·巴特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机会,来到偏远闭塞、生活艰苦的萨如拉图雅嘎查下乡插队,一干就是47年。他靠着不服输、不认输的韧劲和扎根草原、建设边疆的志向,凭着“心里装着百姓,让牧民过上好日子”信念,扎根牧区,艰苦奋斗,谱写了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壮美诗篇。
廷·巴特尔刚插队到嘎查时,嘎查牧民生活困难,牧民人均收入不足40元,当时牧民没有砖瓦房,土房也很少见,牧民住在蒙古包里,睡觉就盖一件皮袄,看到这些,廷·巴特尔心里不是滋味。1993年廷·巴特尔担任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后,心里就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改变这个状况。他挨家挨户募捐基础母羊,筹集数百只母畜建起集体“流动扶贫羊群”,每100只羊为一个“流动扶贫羊群”,承包给贫困户饲养,每年羊毛收入和80%的成活羊羔归贫困户所有,20%的成活羊羔归嘎查集体,这项措施产生了明显的扶贫成效,获得了锡林郭勒盟“科技发明奖”。为了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廷·巴特尔让牧民给贫困户打分,对好吃懒做、劳动表现不好、家庭不和睦、不爱护草场、不参加义务劳动的扣分,对积极主动、吃苦耐劳的加分,按得分高低排序决定先帮扶谁后帮扶谁,通过奖勤罚懒的办法,先后有24户贫困户实现由输血式脱贫转变为造血式脱贫。
1997年,草场承包到户,作为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把最好的草场留给了牧民,把全嘎查退化最严重的、谁也不想要的草场留给了自己,总计5926亩的草场大部分被白沙地覆盖,牧草稀疏,大风一起,白沙泛滥。为了提高牲畜生产效益,同时防止自家草场进一步恶化,他率先在自家牧场推行“围栏轮牧”,在当年生态最差的草场上养出了最肥壮的牲畜,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明显改善了草原生态。在他的引导下,围栏轮牧、科学放牧、持续发展成为嘎查牧民的共识,得到普遍推广。
为了实现稳定脱贫,他积极开拓集约化产业发展路径,组织嘎查“两委”、牧民成立嘎查股份制公司,发展奶制品、风干肉加工、生态鱼塘等特色产业和“牧民之家”旅游产业,嘎查牧民人均收入由当初的40元达到20__年的1.88万元,翻了几百倍,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二
罗阳教授是香港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所倡导的罗阳精神影响了许多人。学习罗阳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努力进取和奉献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第一段:努力进取的意义。
罗阳教授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取得了许多荣誉和成就。他常常强调的是努力进取的意义。在学习罗阳精神之前,我也明白自己拥有不懈追求卓越的精神,但只有通过学习罗阳精神,我才完全认识到了这一点。罗阳精神告诉我,只有不断努力追求最好的自己,才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第二段: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
罗阳教授强调的另一个值得借鉴的方面是独立思考。他认为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社会中,没有一个人可以独自做好一切,需要更多人的思考和交流。同时,恰恰是因为个人的独特思考和判断力,才能够推进事业的发展。我在学习中也开始试图独立思考,并愈发发现这样的思考方式会带来更多的收获。
第三段: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学习罗阳精神的过程中,我还意识到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重要性。群众利益至上,以他人为中心,是罗阳精神的核心。罗阳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早年也经历过困境和挫折,但他仍然坚信,正是这个信念让自己能够不断地坚持,最后取得成功。这样的品质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第四段: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前行。
在学习罗阳精神的过程中,我还更加感受到,一个人的进步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行。我们不能贪图安逸,也不能过于急躁。在社会中,有太多成功的案例去证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努力地升级自己的别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快地融入社会,拥有更高的发展潜力。
第五段:学术道路上的追求与梦想。
罗阳教授是在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一位学者,他拥有自己的学术道路和目标。学习罗阳精神,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追求和梦想。我相信,一个人的生活是需要有一个目标和方向的。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不断接触与挑战,方能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结论:
罗阳精神的学习,不仅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要不懈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教育了我如何与他人协作,在追寻自己利益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人的利益。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努力、脚踏实地,也需要不断学习、独立思考。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涯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发展自己,让自己在不断追求的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三
朱丽华生于1957年10月,1994年10月入党,现任浙江省盲协副主席、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市盲协主席,嘉兴丽华推拿诊所所长。四十多年前,两次意外事故让她的双眼彻底失明,但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推出了璀璨人生。
她刻苦钻研中医推拿技术,成为嘉兴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并带动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她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累计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金额高达333万元。近年来,朱丽华同志荣获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道德模范”等诸多殊荣。
9月22日,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对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朱丽华的事迹十分感人。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心有大爱、乐于奉献,自己失去了光明,却给许多人带去了光明,她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嘉兴人文精神,值得全市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认真学习。”
10月10日,中共嘉兴市委印发《中共嘉兴市委关于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嘉兴市广泛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活动。《决定》指出,朱丽华是嘉兴市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代表,值得嘉兴市党员和有关干部认真学习:学习朱丽华同志坚守初心,一心向党的政治品格;学习朱丽华同志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顽强品质;学习朱丽华同志心有大爱,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朱丽华同志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崇高追求。
9月7日起,“南湖初心讲堂——红船旁的空中党校”百堂融媒体党课震撼展播,每天播出一期。百堂融媒体党课将在“红船领航”微信公众号、浙江新闻客户端、“禾点点”新闻客户端、“读嘉”新闻客户端以及红船网、嘉兴在线新闻网站、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等我市主要融媒体平台进行展播,并向省级和中央级融媒体平台推荐播出。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四
罗阳精神,是大名鼎鼎的中华企业家罗阳先生不懈追求和实践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它包含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品质、卓越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近年来,不少学习罗阳精神的活动在大中小学及企事业单位中频频开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今天,我想就学习罗阳精神这一话题,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坚定的信念。
罗阳先生一生坚持的信念是“为人民服务”,这一信念不仅来自于他的家庭教育,更源于他对自己的崇高追求。而如今,我们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中也普遍强调“全人教育”、“为人民服务”,然而,真正有多少人能够贯彻落实呢?学习罗阳精神,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认真思考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态度,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第三段:高尚的品质。
罗阳先生生前最受人敬仰的品质之一,便是他的诚信。他在企业经营中始终坚持诚信立业、诚信经营,从不玩弄权谋、不追求短期利益。除了诚信,罗阳先生还注重细节,勤勉努力,从不丢弃任何一点机会追求进步。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在什么领域,若想要突出自己,就需要具备高尚的品质,以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第四段:卓越的态度。
罗阳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仍然保持着一种卓越的态度,兢兢业业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工作,从未放弃过自己心中的梦想。他说:“我相信自己不吝微笑的面容和绝处逢生的胆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人。”面对挫折与困难,我们需要学习他的卓越态度,坚持自己的方向,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恶鸟,终究能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第五段:积极的行动。
学习罗阳精神,不单单是要学习理念和态度,更重要的还是要付诸行动。罗阳先生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充满活力的人,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态度,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追求卓越。我们年轻人应该积极地将理想转化为现实,利用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影响和带动他人,让自己的力量延续下去。
结语。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精神力量,这不仅是学习罗阳精神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认知、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将努力践行罗阳精神,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五
7月28日上午,铁买克乡组织委员白金辉同志组织本乡全体大学生村官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大学生村官报纸,一起学习先进大学生村官事迹。
当我拿到大学生村官报纸那一刹那,我的眼球第一时间被《永不熄灭的酥油灯》一题吸引住。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把青春奉献在基层一线的四川阿坝县茸安乡格尔登玛村大学生村官干部罗州仁青。1987年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藏族家庭。为减轻家庭负担,完成学业后,怀揣着梦想,定向考到了阿坝县茸安乡,并选择了条件最艰苦、交通最偏远的格尔登玛村。参加工作以来,他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从没离开过基层第一线,把牧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牧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帮助牧民,服务牧民。这位年轻人在连续强降雨造成重大灾情中,6月30日下午,罗州仁青在组织村组干部、受灾群众开展完自救安置后,到180余里外的乡政府汇报灾情途中,突遇山洪暴发,不幸卷走失联。
他的勇敢,他的事迹令我深受感动,我不由得满泪盈眶。他做到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虽然他还没有入党,但他是心中有党,心中牢记党的宗旨,一个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他身上展现。当连续强降雨造成重大灾情时,他没有退缩,没有顾忌个人安危,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大学生村干部他坚持心中有民,灾情发生,他不等不靠,始终把村民的安危放心中,全力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迅速组织展开自救。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一直认为自己已经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当村官的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为农民,为村委会,为基层一线奉献青春,流汗水。现在与他相比,深深感悟到了我做的,我付出的一切还是远远不够。他才是我不断学习的好榜样。
虽然与他素不相识,作为同行,他离开了我们,心中十分遗憾。一个青年就这样结束了短暂的生命,也许他活着还能为人民群众谋福增利,但他是伟大的,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罗州仁青的死就比泰山还重,“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地进取和努力。把党和国家的,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做好为人民,为祖国牺牲一切的思想准备,在重要关头发挥好作为大学生村官的职责和使命,继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和材质,为基层一线奉献我的汗水和鲜血,为基层一线奉献我的青春。
文档为doc格式。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六
有人说,人的一生一定要经历一番风雨,可风雨总是无情,风雨中带走了组工干部杨汉军,他的这一生,活得敞亮,活得令人敬佩。身虽已逝去,名却流传青史,回顾杨汉军的一生,“脚踏实地、执着奉公、眼光独特”是他的标签,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最宝贵的财富。
学做杨汉军一样脚踏实地的实干型共产党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群众的事都是大事,群众的利益要坚决维护,绝不会谋一己之私、贪一时之利。与其费尽心机的讨巧,不如脚踏实地的做一名实干型人才,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疾苦,竭尽所能为百姓谋福利。这是时代使命,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当前,武汉市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期,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要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干部真抓实干,脚踏实地,杨汉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武汉市委组织部的精准扶贫所帮扶的村是毛冲村,杨汉军包扶的是一位年近半百的老人郭桂荣,在一次走访告辞时他对郭桂荣说,“就把我当成您的儿子”。他实实在在走入到贫困户的家里,去实地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对程居岗湾门口的水塘亦是如此,他实地观察,记下群众的每一个意见,然后着力去改变。这是一位为人民真服务的干部,在“服务人民”这条路上,他走得又稳又实。
学做杨汉军一样廉洁奉公的服务型基层工作者,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搞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杨汉军不怕艰苦,他怕的是群众过不上好日子。在入户的走访中,他从不嫌弃村民家的居住情况,凳子上有灰尘,他也是毫不在意的坐下去。他始终认为,要和人民一条心,就要去亲身体验人民的生活条件。用彼之辛苦,来感受我之存在。“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许是深谙此类道理,杨汉军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干事的廉洁干部。有时候他会想,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但投身在群众的事业中,他仿佛顿悟了,原来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做一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人民爱戴的好公仆。
学做杨汉军那样眼光独到的策略型组工干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他认为,改革攻坚、赶超发展,重点在于发展一批“狮子型”干部。所谓狮子型干部,就是敢闯敢练、忠诚不二、思路开阔,有很强的的责任心与服务心的人。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人,最缺的就是人才。如何成为一个国家需要的栋梁,杨汉军为广大群众做了表率。栋梁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在一步步的脚印中,凝结出无数的光华,闪闪耀人眼。他是有策略的,治国在于用人,用人在于选人。
杨汉军倒在了他工作的路上,他甚至没有好好和家人相聚道别。人的一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何才能把握住时间,活出生命的高度呢?杨汉军用他的一生作了解答。我们要脚踏实地,继而去仰望星空。祖国的建设到了关键时期,我们又怎么能够拖国家的后腿。既深深之慨叹兮,又应无所畏惧之前进兮,生生如此。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七
作为一名普通人,人生中的轨迹到底应该如何前行,或者说,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自己的使命,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去探索和思考的。而对于我而言,学习罗阳精神就是一次深入思考的机会,也是一次赋予了我身份和价值的重要体验。通过学习罗阳精神,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在生命中的定位,不仅懂得了自己应该努力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也明白了自己追求目标的实际意义以及责任所在。
第二段:罗阳精神启示我珍视人生中的每一寸光阴。
正如罗阳所说,我们应该把握每一寸光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展现自我的时刻。事实上,当我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时,不难发现,在某些时刻我常常是那样的轻浮和散漫,甚至会忽略某些令人感到温馨的时刻,这一点,对我的人生规划,以及未来的成长大有裨益。因此,我认为,“珍惜人生,做好每一点一滴”将会是一个贯穿我生命的信条。
在现代社会中,批判是一种常态,而这种批判往往伴随着智慧、知识和文化的提升。但是,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信仰、理想以及价值观是推动和引领我们前行的重要因素。而在学习了罗阳精神后,我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也认识到一个人的人生辉煌,不在于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在于他所坚信的、真诚追求的东西和坚守的底线。正如罗阳一样,信仰能够支撑我们的行动。
第四段:罗阳精神唤醒了我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罗阳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教育家,他深切地关注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倡导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而在学习了罗阳精神之后,我也加深了自己对社会和国家所承担责任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国家的繁荣和强大发挥自己的力量。这种责任意识,将会成为我今后成长的未来方向。
在学习了罗阳精神之后,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不仅如此,我也将会把这种精神理念落实到我自己的生活中,切实地付诸于实践。同时,我认为,不断地去创新也是推动罗阳精神发扬光大的重要一环。通过不断创新、创意和创造性的思考,我们可以让罗阳精神更加有生命力和显著性的发挥作用,也可以让它更加深入地影响到我们的下一代。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八
雪莲,是高山的精灵。凌寒独放,扎根雪线之上,傲立冰川之间;花色素洁,不慕蜂鸣蝶舞,更有药石之效。有人说,因公殉职的援疆干部王华,就像这样一朵纯洁的雪莲花,忍得住孤独,耐得住艰难,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扛得起责任。雪莲坚韧、圣洁,可谓“草木有本心”。而为人处世,更需要“抱定初心终不悔”,坚守自己的标准、锚定自己的目标。同事都说王华身体很好,却不知他办公室和宿舍里放着很多治疗慢性胃病的药;王华带领援疆干部资助了50名学生,却特意叮嘱学校保密;在王华的日记里,鲜有在外人看来值得“炫耀”的事情……那些奉献与牺牲,那些执着与坚持,那些朴实与简单,或许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壮举,但却如雪莲一样:唯其纯粹,所以美丽;唯其平凡,所以动人。
王华用行动与生命,回答了“援疆三问”——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当有人计较高寒干燥、水碱、紫外线等对身体的伤害时,王华在可克达拉市高中项目的工地上日夜奔波,在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综合楼项目申建殚精竭虑;当儿子因为爸爸不能陪伴左右而伤心落泪时,王华在帮高中生依力米努尔·马合木提跃过龙门……这样的故事并非惊天动地,也无关生死抉择,却让人感受到超越性的意义和价值。其中原因,正在于少了“私利”,多了“公义”;走出“小我”,成全“大我”。
活着是援疆的旗帜,倒下是援疆的基石。更多如王华一样的援疆干部,奉献在此、牵挂在此,有的眼睛几近失明仍坚守岗位,有的妻儿重病无法陪护,有的父母离世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教育援疆、医疗援疆、产业援疆、科技援疆、人才援疆……“五加二,白加黑”,“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是很多援疆干部的真实写照。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对于他们来说,苦不抱怨,因为这是使命的召唤;难不退缩,因为这是笃定的信仰;累却心安,因为这是光荣的职责。
“我们为王华的不幸而感到无比沉痛,并向他致以深切的悼念,向他的家人致以最真挚的慰问。”援疆干部、兵团文联副主席苗宏说,“虽然我与王华同志的交往并不多,但是阅读了王华的事迹后,我深受感动。王华同志把援受双方的深厚情谊留在了兵团,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王华的事迹将永远激励我们广大援疆干部,立足岗位,立足自身,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规划好援疆项目,多做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实事好事。”
“在阅读了王华同志的感人事迹后,我感触很深。王华用生命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援疆情怀,他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生命定格在了援疆工作岗位上。他坚定的理想信念、恪尽职守的优秀品格、真诚奉献援疆事业和认真履行神圣职责的精神是高尚的,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援疆干部、兵团工信委副主任姜玉波说,要从王华身上汲取力量,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把满腔热忱洒在心爱的援疆事业上,为兵团工业企业发展作出贡献,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建功立业。
“看了《兵团日报》关于王华的事迹报道后,深受感动和震撼。王华同志非常了不起,他对援疆工作的倾情投入、殚精竭虑的奉献情怀、专业敬业和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而这也正是我们教育系统援疆干部要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援疆干部、兵团教育局副局长明炬表示,要以王华同志为榜样,敢于面对,勇于担当,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工作。
“来兵团为什么,在兵团干什么,离开兵团留什么?作为一名援疆干部,王华牢记历史使命,用一片赤诚把江苏的深情厚谊带给兵团各族群众。作为一名援疆干部,我将以他为榜样,以实际行动践行援疆精神、兵团精神。”援疆干部、兵团团委副书记黄大伟说,“王华同志把他的生命奉献给了援疆工作、奉献给了兵团大地。作为援疆群体中的一员,我为有这样的援疆好干部而感到无比骄傲。我要以他为标杆,学习他身体力行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奉献新疆、建设兵团。”
近日,援疆干部王华同志先进事迹经《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媒体深入报道后,在兵团引起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第四师七十四团结合团场工作实际,于11月15日组织全团一百余名党员干部在机关四楼会议室召开学习贯彻《关于深入开展向王华同志学习的通知》的会议,号召全团党员干部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
11月16日开始,各基层单位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积极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学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在全团掀起了向王华同志学习的热潮。
来团工作的大学生纷纷表示要以王华的奉献精神和实干作风作为学习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干好工作。
该团一连党支部书记白建伟说:“通过电视和报纸认真学习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感触很深,虽然王华同志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和鞭策我们继续前进,作为兵团二代,今后我将继续发扬兵团精神,以王华同志为榜样,为团场发展做出贡献。”
11月17日上午,校党总支组织广大党员在校图书馆三楼会议室开展学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活动。
首先,党员们观看王华同志事迹专题片《三年新疆路,一世天山情》和《镇江市王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录像》。
紧接着,在党总支书记王泰山同志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集中学习了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向王华同志学习的决定》《镇江市委学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摘要》等资料。听完他的事迹,党员们纷纷为王华同志扼腕长叹,众多党员第一时间在微信上为他献上雪莲花。大家深深为他身上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所折服,为他敢于担当、敬业奉献的责任意识所钦佩。
最后,党员们围绕“学习‘王华精神’,我该怎么做”开展“对标先进典型,履行岗位承诺”,每名党员干部结合自身思想、学习、工作实际,以王华同志为榜样,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查找自身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对照标杆作出岗位承诺。党员们表示将按照“一项岗位承诺、一个完成期限”的原则,对作出的岗位承诺实行限时销号管理,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铭记党员身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016年8月18日,王华同志在赴奎屯参加会议的途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离世,将年仅41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地献给了援疆事业。
在援疆工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始终有一种力量在驱使着他,那就是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镇江争光,为四师添彩。
刚到四师不久,王华同志就提出了“一个目标(援疆工作在兵团、全省走在前列),两个重点(民生援建、产业助推),三个作用(理念的主导作用、项目的示范作用、人才的辐射作用)”的总体工作思路。大部分资金和精力以项目的形式,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相继投入3.93亿元用于团场保障性住房和城镇配套等民生设施建设,占全部援疆资金的80%,惠及全师18个团场13000多名职工;先后安排1.8亿元和1.5亿元用于可克达拉高级中学一期工程、四师医院综合大楼建设,极大改善了四师的教育医疗条件。在全省十四个工作组中,王华同志带领的镇江组占据了多项之“最”:资金盘子最大、建设项目最多、单体项目最大、援疆人数最多、工作战线最长、招商任务最重等等。三年来,我们共实施援疆项目55个,几乎覆盖了所有团场和民生领域。
“援疆要做主人,不做客人,更不做看客”,是王华同志的肺腑之言。
抓项目“实”。2013年12月初,刚到四师,王华同志就买了一张伊犁地图,赴团场、到连队、下基层,带领大家开展一系列调研。由于调研充分,项目安排得也非常实在有序,三年50多个项目已经全部完成。
解难题“实”。2014年春节,王华同志去医院调研察看,发现病房极为紧张,但新的医院已经规划在可克达拉市的建设中,医院改造并未立项。他4次撰写申请和报告,无数次跑省前指和相关部门,最终得到上级的认可并落实了2500万元的启动资金。如今,17层的四师医院综合大楼已经投入使用,成为民生援建的标志。
搞服务“实”。“新疆招商引资不容易,我们都要出点力,办实事。”王华同志经常这样念叨。他利用回镇的机会向企业家们宣传四师、宣传开发区。丹阳电缆厂就是由于王华的牵线而落地的。在他的带动下兵团分区的发展蒸蒸日上,目前已经落地36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65亿元,刘延东副总理在视察园区时也给予充分肯定。
他善于读书。来疆伊始,就制定了100本书的读书计划,到他离世前,已经读了90多本,记有12本读书和工作笔记。
他真诚待人。他常对我们说:“我把你们领到新疆来,一定要一个不少地完完整整地带回去”。得知昭苏老百姓的关节炎发病率高,他组织启动“阳光行动”,募集资金,为困难者免费治疗。
他严格自律。每年安排2亿多元的项目资金,王华同志从不接受受援单位的吃请和礼品。每次开会,他都说“廉政要求,大家一定要时刻记在心上,同时也请大家监督我”。
王华走了,但精神留下了,我们会一直想念他、纪念他、学习他!
镇江日报司马珂。
因为细节,王华感动了我,做记者近二十年,看过也参与过一些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看到此类报道,有时也会心存疑惑。报道内容是不是有所拔高?国庆过后,报社给我下了去新疆采访王华先进事迹的任务,应该说,我是带着问号,踏上了新疆采访之行的。
第一天,我们去了王华的办公室。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华留下的日记本。7本,堆起来有30多公分厚,一年365天,天天都有记录。
在日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精神世界。比如,入疆第二天,他除了定下了“夜间不随便外出,不去南疆、不自己开车出远门”的纪律,还用红笔给自己定了一条“多看多听,少谈少议论是非”的要求。能看得出他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后,有一种寻求突破、信心满怀的感觉。
采访过程中,我们知道和了解了许多援疆干部们的艰辛:孤寂、奔波、工作压力、对家人的亏欠……这其中就有许多关于王华的故事。
在定援疆思路时,他提出既要撒胡椒面,也要重点突出,这一思路,与一般援疆思路有点不同。援疆资金是有限的,但王华认为,花大把的钱,在离城市近一点的地方建几个大项目,政绩是很好看,但一个师有那么多团,绝大部分的团场离城市很远,甚至在边境上,对大多数兵团职工来说,这样的援疆并不能让他们感到多少温暖。所以,他提出援疆工作一定要普惠百姓。
因为是“撒胡椒面”,这三年,他跑遍了四师18个团场,到最远的团场单程距离有300多公里,他跑遍了超过半数以上的连队,最多的一天,行程800多公里。一周基本上有4天都要下团场。
他与四师的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程相申个人私交很好,两个人都爱看书,都爱写诗,经常在一起聊天。曾经有人找程相申牵线认识王华,程相申直接就回绝了,理由就是王华这个人从来不沾这些。而王华也在私人场合与程相申讲过,“自己家里条件虽然不好,但我爱人经济收入还不错,我不缺衣,也不缺吃,我就把自己的官做干净了就好。”
邻居反映,他是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王华每天会锻炼身体,原来,他是在家里练器械,器械有时会有声音,楼下的邻居看到他带说带笑地说“王市长,你昨晚在家做什么的?动静很大!”从此,他就把锻炼改成了每天晚上在小区散步。
我们常说新闻报道需要细节,因为细节更真实,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王华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
朴实无华,做事认真,这就是王华。
我有幸两度与王华同志共事。2007年至2009年,在丹阳市埤城镇,王华是镇长,我是党委副书记;2010年至2012年,在丹阳市珥陵镇,王华是党委书记,我是党委副书记。与王华同志共事,我深感王华同志有以下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注重学习,自我要求高。除了在书本中汲取知识,王华更注重向基层学习。平时上班,除了会议,他很少坐办公室,一有空就下基层。他时常讲,我们是基层干部,要根植于基层,要熟悉乡情,要接地气,要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平易近人,群众基础好。随着职务的升迁,他平易近人的作风一直没有改变。平时在机关里遇到工作人员总是主动打招呼,笑脸相迎。机关干部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只要找到他,他都热情帮助解决。老百姓到镇政府反映情况,只要找到王华同志,他从不推诿,总是热情对待、和颜悦色。
善于做事,工作作风实。王华同志在埤城与珥陵工作期间,做了很多惠及民生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事。目前丹阳市民周末休闲锻炼的水晶山体育公园(原埤城境内)就是王华同志在埤城任镇长期间,由他提出设想并亲自主持的,从工程图纸设计把关到建设,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这一工程目前惠及了我们丹阳广大市民。王华同志2010年到珥陵镇工作后,当时珥陵工业园区一片空白,王华同志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两年不到的时间,引进了十几个项目,使工业园区红红火火,一片繁荣景象。镇江市重点开工项目2个,我记得这在珥陵历史上是从没有过的事。
句容市政府办丁卫民面对着繁重的工作,他却异常淡定。
2012年2月14日,王华担任句容市副市长。市政府办考虑到工作的连续性,便将我安排到了王华同志身边工作,协助他处理分管条线日常事务。也就是从“情人节”这一天开始,我与王华同志结下了今生的缘分。
到句容那年,王华同志年仅36岁,与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相比,他的年龄大不了几岁。年轻、高大、帅气,应该是认识他、与他有过接触所有人的“第一印象”。与他接触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内在的修养、务实的作风、敬业的品质,才是他的“强大之处”。
在句容工作期间,他分管、联系的部门有18个,在所有副市长中数量最多。考虑到他有公安经历,市政府常务会讨论分工时,除了安排他分管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外,又将公安、司法、信访等工作一并分给了王华同志。面对着繁重的工作,尤其是信访这一块压力,他却表现得异常淡定,回答的也十分干脆:“坚决服从,欣然接受。”
王华同志分管期间,正是句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工作任务最繁重的时期。正是在王华同志的牵头协调下,句容在镇江辖市区率先启动了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构建了“以新建代替加固为主”的校安工程建设模式,实施了新一轮城乡教育规划布局;正是在王华同志的全力推进下,句容在公立医院改革探索方面先行先试,为镇江医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全市114个村级卫生室全部完成升级改造,村民就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也正是在王华同志的亲力亲为下,句容市文化艺术中心这个重大民生工程得以快速推进、按期建成并向公众开放。如今的文化艺术中心已成为句容市民休闲娱乐、学习锻炼的集聚地,作为项目的主要推动者,他临走也没有在大剧院看过一场演出,在体育馆打过一场球,在图书馆看过一本书。
后白镇李家桥村、白兔镇太平村是王华同志在句容期间的两个联系点。这位为人随和、丝毫没有“官架子”的干部形象,至今让两个村的干部群众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在他的关心帮助下,李家桥村的卫生室实施了提档升级,并成为后白镇南部中心卫生室,覆盖了周边7000多名群众就医。白兔镇太平村陈巷和赵甲两个自然村的进村道路,往日的“泥泞不堪、尘土飞扬”的旧况已不复存在,代替它的是“整洁平坦、郁郁葱葱”的新气象。王华同志在联系点做过的事很多,比如帮助太平村改善办公环境、自掏腰包资助困难小学生、帮扶困难群众等等不管他遇到什么问题、发现什么问题,他都牢记心中,尽其所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还有100天,王市长就要回来了。”就在大家满怀期待的时候,8月18日噩耗传来。王华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在句容做出的业绩,句容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市金融办白金鑫。
“先进实绩”
我想,大家都和我一样,是饱含着深情、凝挂着眼泪看完《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报道的,思想得到洗礼、灵魂受到冲击、境界得到提升。
同为机关干部,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不仅可信、可亲、可敬,更是可观、可感、可学。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表现于共产党员的经纬,彰显于优秀党员的言行,渗透于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德行操守。要切实把王华同志精神之真谛、思想之真髓、坚守之真爱,内化于心、外用于形,融进血液和言行中去,努力把“先进事迹”变为“先进实绩”。
把“先进事迹”变为“先进实绩”,就要力戒浮躁、实干担当。一是处事要规范严谨;二是心态要阳光向上;三是工作要紧张快干。
把“先进事迹”变为“先进实绩”,就要拒绝平庸、创新争先。一是要有一流的意识和标杆。我们必须忧患与敬畏;二是要有过人的勤奋和努力;三是要有创新的思维和举措。
“王华同志是援疆干部人才的杰出代表,我们要学习他舍家为国、情系兵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山东省全体援疆干部人才要以王华同志为榜样,科学作为,务实援疆,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做到心上,把援疆扶到根上,为兵团和十二师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在谈到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时,山东省援疆指挥部副总指挥、十二师党委常委、副政委杨国强这样说道。
据了解,截至目前,十二师援疆干部人才已相继召开了4场学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掀起了向王华同志学习热潮。大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王华同志生前事迹,并召开座谈会谈心得、说体会,联系自身谋划援疆工作。中组部援疆干部、十二师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国勇表示:“一个人最大的奉献莫过于献出宝贵的生命,王华以实际行动为援疆干部树立了一座丰碑。我要以王华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更加尽心尽力尽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十二师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通过学习活动,大家一致认为,王华同志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先进典范,是“六个一”活动的优秀代表,是援疆干部的楷模和榜样,要学习他报效祖国、奉献边疆的理想信念;要学习他不忘初心、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要学习他立足本职、勇于担当的主人翁精神;要学习他勤于学习、肯于钻研的工作方法;要学习他崇德修身、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扎实开展好援疆工作,为十二师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0月28日,师农科所组织援疆干部王华同志先进事迹研讨会,该所全体党员参加了研讨。
“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非常感人,也让我们非常受鼓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会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为农业科研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学习研讨了王华同志先进事迹,十三师农科所第一党支部书记王建春有感而发。
徐宇强是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十三师农科所工作已经8年了,通过专题研讨,他也深受感动。
徐宇强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内地人,但现在也扎根兵团,兵团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会时刻以王华同志为榜样,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有需要的人,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我热爱的这片土地。”
通过研讨,该所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向王华同志学习的热潮。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学习了他践行宗旨、不忘初心、热爱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锐意进取的担当精神;学习崇德修身、严于自律、清廉如水的高尚情操。
据悉,连日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十三师农科所组织了王华同志先进事迹“四个一”学习系列活动,即开展一次党员自学;组织一次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开展一次专题研讨;上交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全体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营造了学典型、促典型、做典型的良好氛围。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九
11月25日,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逝世。这位工作踏实,不求功名的航天英雄在圆满完成辽宁舰海试成功后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还未来得及给他一个成功的拥抱,还未来得及为他举办庆功晚会,他就这样急切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怀念他、爱戴他的大集体。英雄虽逝,精神永存。罗阳同志先进事迹已传至大江南北,罗阳同志的奉献精神我们已铭记于心。
一是要学习他的甘于奉献,无怨无悔,乐在其中的精神。无论是作为航空研发人员,还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亦或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他都做到了共产党员的奉献本色。共产党员是一面先进的旗帜,指引着人们不断前进,同时也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作为共产党,要甘于奉献,无怨无悔,不管身居何职何业,只要是共产党员,就要好好做到这点,要入脑入心。
二是要学习他的艰苦奋斗,不畏艰难,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航空科研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对于科研人员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艰巨困难。对此,他始终保持着永不言输、永不满足、永不放弃用不松懈的工作劲头。为了尽快研制成歼-15舰载机,他和他带领的团队日夜工作,为了保证歼-15舰载机在航母上成功起降,他带领研制团队多次长时间随舰海试,及时解决了飞行训练中遇到的大量技术难题,直到实现了歼-15舰载机在航母辽宁舰上起降的首次成功。罗阳同志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型号成功我成才”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代航空人向着“更高、更远、更快”的梦想飞翔。十八大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务必要学习他身上那种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与时俱进,跟上祖国发展的步伐。
三是要学习他的平易近人,低调做人,认真做事的风格。虽然身为公司的董事长,但在罗阳的身上一点都没有显现官腔和官架子,总像老师般谦逊亲近。对待工作认真严谨,以身作则,同时也不允许他的员工出现任何疏忽和纰漏。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
他是平凡的,因为他是千千万万社会主义事业创造者中的普通一员。然而,他又是不平凡的,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自己对事业、对祖国的承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罗阳同志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必将留下来。他留下来的不仅仅是祖国航空事业的理论实践与发展,他留下来的还是一代精神,一代鼓舞新时代青年人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精神,留下来的是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留下来的是,永不放弃,勇往直前的动力。
据报纸媒体记载,罗阳同志参加工作30年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忠诚党的事业,热爱祖国的航空事业;始终淡泊名利、克己奉公。从研究所设计员到飞机制造厂总经理,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全身心投入飞机研制。
罗阳同志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一生。他为企业发展和航空武器装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我们广大党员同志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创新进取、追求卓越、鞠躬尽瘁的精神,学习他勇攀高峰、报效祖国的精神。
罗阳精神,代表的不仅仅是罗阳一个人的名字而已,他代表了广大为了祖国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而艰苦奋斗的广大群体。在十八大胜利闭幕全国上下共同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罗阳的精神,将会激励着广大华夏儿女努力奋斗,艰苦拼搏,不放弃追求梦想和真理的步伐。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一
那些天,他太累了!
25日上午,完成舰载机起降试验的辽宁舰返航,在大连港靠岸,人们欢呼着,挥手迎接英雄们凯旋归来。舰上人员依次走下舰艇,在沈飞公司职工热切的企盼中,总经理罗阳才拖着缓慢的步伐出现在队伍的最末尾。罗阳走下扶梯,脸上的疲倦显而易见,没有热烈拥抱,没有高声欢呼,他微笑着与每个员工握手,随后转身坐上汽车。几个小时之后,庆功宴就要开场,然而罗阳留给很多人的记忆却停留在了这一刻。
沈飞党委书记谢根华回忆,歼15着舰起降成功后,中航工业集团准备25日下午举行庆功会,罗阳理应出席。但是回宾馆的路上,罗阳因为身体难受,请谢根华代替。一回到房间,罗阳便手按胸口横躺在床上,谢根华赶紧让人联系,将罗阳送往仅几公里外的大连市友谊医院。在距离医院大门还有100米左右,罗阳就喘不过气来,医护人员当即在医院门口大厅就做起了急救,但最终还是没有救回来。
“罗阳是累倒的!”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军说,只有亲身经历,你才能体验在航母上实验舰载机的巨大压力。作为歼15的生产者,在一旁观看、记录着舰可以说是提心吊胆;而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罗阳坚持记录了每批架次起降,也没有放过任何一批次飞机的触舰、复飞等动作,而他观看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20米。
而在上舰之前的不到20天内,罗阳连续完成两个重点项目,紧接着参加珠海航展,17日飞回沈阳后,连家都没回就连夜从机场前往基地。算上在舰时间,他已连续在外出差17天。面对罗阳遗体,妻子王希利悲痛地呼喊“罗阳,我知道,这些天来你太累了!”的话语,让身边人不禁落泪。
铁肩担起报国志。
资料显示,罗阳从xx年起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职务,上任以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利润年均增长34%,带领公司迈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26日在沈飞宾馆,记者见到了罗阳的秘书任仲凯,他正在打电话安排亲友参加29日罗阳的追悼会。这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眼眶发红,嘴唇有些干裂、面色蜡黄,显然已相当疲劳。对罗阳的离世,他至今难以接受。
任仲凯说,罗阳生前既不喜欢喝酒也不抽烟,只是人到中年以后血压、血脂有些偏高。担任领导工作后,罗阳很少有时间陪家人,工作忙的时候,他早晨6点多钟就上班,常常到后半夜才回家,平日极少请假。女儿参加高考时,罗阳才罕见地请了半天假陪她。
沈飞总工程师袁立是罗阳的同事,两家住上下楼,一提到罗阳他眼中就泛起泪光,“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但压力是实实在在的。他多少年来一直性情温和,但这些日子肝火旺盛,有时候说一说话声音就高了。”因为罗阳是研制现场总指挥,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调度、决断。
在同事的眼中,罗阳性格稍显内向,平日温文尔雅、很少发脾气,但工作起来毫不含糊。罗阳原来的同事,我国首席歼击机设计专家孙聪说,罗阳决策很慎重,但只要一决策就坚持到底,绝不轻易放弃,“我最怕罗阳请我吃饭,他一说吃饭我就知道,这是要我的部门在科研上闯关了,但没有他的强力支持,沈飞的科技水平绝不会进步得这么快。”
沈飞14厂职工赵传印参加工作已近40年了,他说:“罗阳绝对是个好干部,是我们沈飞任务太重,让他受苦了。罗阳对基层干部要求特别严格,车间生产出现问题,他一个集团老总居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解决问题。沈飞在他的率领下,工人特别关心生产质量,团队意识也特别强。”
27日的沈阳寒风阵阵,街上少有行人。而设置在沈飞宾馆内的公祭堂,却源源不断涌来要悼念罗阳的人们,各行各业送来的花圈把偌大的公祭堂围了整整三层,“鞠躬尽瘁为中华复兴,殚精竭虑铸航空大业”两道黑底白字的挽联垂下。
沈飞退休职工,今年已经74岁的夔长青说:“我担心进不了悼念现场,就带齐整了退休证、进门证、以前的介绍信,不图别的,就想给英雄送一程、道个别!”
沈飞的国际合作伙伴、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得知罗阳去世的消息后,也派出代表赶来祭奠。
庞巴迪公司工作人员罗斯告诉记者,他个人与罗阳并没有交情,但了解到罗阳对整个中国航空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罗阳去世无论是对沈飞还是中国都是巨大的损失。“我很敬重罗先生,他在中国航空业很有影响力,很难想象沈飞失去罗阳会有怎样的影响。
“今年8月辽宁号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1年半,没想到我们仅用2个多月,就成功实现了最为关键的起降试验!”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说,这一奇迹的背后,是像罗阳这样千千万万航空人的不懈努力。
“‘才见霓虹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航空人要化悲痛为力量,完成罗阳未竟事业,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伟大战略做出更大贡献。”林左鸣说。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二
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96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今天,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7月1日,还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是见证国家发展强盛、见证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日子。
回首我们党91年走过的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和贡献,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在迎接党的的日子里,我们自然而然地把回顾的目光投向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这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不懈奋斗的10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新的深刻历史性进步的10年。这10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攀升,特别是经受住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继续保持稳健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这10年,民主法治持续进步,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民主制度、民主形式、民主渠道不断健全、丰富和拓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自由和权利,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最富活力的时期。这10年,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富有成效,人民享有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这10年,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城镇人口超过50%,社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10年,我们成功举办大事、要事,从容应对急事、难事,经受住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这10年,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比较中显示出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我国作为新兴大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自身建设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扎实开展,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加强,党内民主不断扩大,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活跃,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特别是党在执政理念和实践上实现了重大深刻的升华和进步,全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证。
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三
了解李教授的事迹后我深受感动,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不平凡的一生。李教授,平凡而伟大。30年,可以让荒山变成良田;30年,可以让贫穷变得富裕;30年,可以让一个人变作一面旗帜。这是新闻媒体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同志最真实的评价。李保国,用他的30年,将这一一印证。成就了一段秃山披绿,荒岗生金的传奇。李保国同志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一、扎根基层、吃苦耐劳的务实作风。
李保国同志务实的作风和质朴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扎根基层不怕吃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以来,李保国教授到阜平指导核桃生产发展模式的奉献的创新改善和技术管理,7个乡镇的820多个自然村都留下他的脚印。李保国教授生前长年累月,风雨无阻,奔走于太行山区,播撒科学和知识的种子。
李保国教授的身影常出现在田间地头,但人们总是不能一眼把他认出来。因为李教授一身质朴的服装和一名农民并无两样。李教授说,和农民朋友打交道不能和教育研究生、博士生一样,我要穿的很体面如何让农民从一开始就接受我,从而接受我的科技方法,我又怎么和他们打成一片,带领他们走上科学致富的道路呢。李保国用最真挚的行动,最热烈的爱心感动着太行山区的人们。
二、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李保国同志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新的时代内涵。自1981年起搞起山区开发研究,34年间李老师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汽车成了他移动的家,稀疏了头发,黝黑了皮肤,双手长满茧子,长期奔波留下了严重糖尿病和心脏病,但这一切都没有使他改变最初的梦想。
李教授能取得如此不平凡的成绩,靠的是传承和钻研,凭的是专注和坚守,是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这也正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的体现。身为一名党办人,更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日常的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每一项任务。
三、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
李保国同志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不但不从企业、农户拿钱,不占一点股份,而且很多时候,下乡往返的路费、请专家前来培训的费用,他都是自掏腰包。
李保国教授这种无私奉献、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深深鼓舞着我。我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工作,奉献青春,发挥自己的小小光芒。
李保国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楷模,对党衷心,无私奉献,三十多年扎根基层,完成太行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面积达1826万亩,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谱写了一曲质朴无华又感人肺腑的壮丽诗歌,彰显了共产党人忠诚、担当、实干的政治品格。
李教授的身影虽已走远,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榜样的力量却异常强大,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四
罗阳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一生,他将自己一身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以敬业奉献、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成功组织实施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取得了杰出成果;他带领的团队,推动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为我国国防科工战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用全部心血托举中国的舰载机飞上蓝天,用生命诠释了一个航空人的忠诚。所以,我觉得,学习罗阳就是要永远保持爱国情怀。
作为党员,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更应向罗阳同志学习,要热爱自己的岗位,认真扎实地工作,切实为人民办好实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非凡的成绩。英雄虽逝,精神永存。罗阳同志先进事迹已传至大江南北,罗阳同志的奉献精神我们已铭记于心。学习好、贯彻好罗阳精神将是我们不断进步、努力奋斗的有力保障。
一、学习好、贯彻好罗阳精神将是我们不断进步、努力奋斗的有力保障。
作为中航工业沈飞发展的“掌舵人”,几年来,他夙兴夜寐,务实创新,大力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虽然任务极具挑战,虽然风险令人不禁,但是罗阳同志始终坚定地站在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不断创造航空制造的新奇迹。作为工作在基层的组工干部更要向罗阳同志那样,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尽好每一份责,真真切切的躬下身子去完成党赋予我们的使命。
二、学习罗阳精神,学习他创新科技、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
罗阳同志在工作期间始终把型号研制作为最大的政治使命,强化组织管理,实现了多个重点新研型号的成功首飞和设计定型,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型号研制任务,推动军机研制取得重大进展,为国家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组工干部在做好基层工作的同时,要向罗阳同志那样不断创新新思路,不断更新新方法,忠于职守、真抓实干、加强学习、不断探索,把工作做出新起色、新成果。
三、学习罗阳精神,学习他报效祖国、奉献人民的'责任意识,从事航空特别是和国家重任相关的舰载机项目,要承担的工作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罗阳同志在强大的工作压力面前始终坚信:我们这些航空人员多做出一点点的努力,我们的国家就有可能多一点点的进步,我们的国防就有可能多一点点的保障。我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是能为国家尽力,能为人民尽力,做什么样的牺牲我都不怕。正是罗阳同志的这份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真诚才让我们更为这位英雄感到骄傲。作为组工干部同样如此,只有我们把报效祖国、奉献人民铭记心间,去努力,去奋斗,我们的国家才会更繁荣,我们的人民才会更幸福。
而今,罗阳同志虽已渐行渐远,但是,罗阳同志用毕生的心血带领着中航工业沈飞冲上云端,用坚定的信念引领着“报效祖国”的精神却回荡在我们的身边。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五
前,湖北五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官章在退休第五天就回到了曾经工作的山乡,他放下一句话:“我以前解决了群众的粮袋子,我现在要回去解决群众的钱袋子”。如今,80岁的罗官章兑现了当年的承诺。
在罗官章的个人简历上,最后一行只有几个简单的字:12月至今,退休,务农。
罗官章曾经担任牛庄党委书记。尽管他和同事们一任接着一任干,海拔1700多米的牛庄乡仍然是全县最贫困的乡镇。大山深处生长着优质的野生天麻。罗官章退休后的创业梦想,就是想把天麻做成牛庄的产业。但天麻三年才结一次果,没有根,没有叶,不好找。
有一次,在锯菌材时,由于湿滑,罗官章的拇指和食指被瞬间锯掉,血流如注。十天以后,托着包扎着的左手,这个倔老头又走进了深山。
经历三年100多次失败,罗官章终于培育出了一颗天麻种子。第二年,40多平方米的实验田收获了第一批家养天麻,卖出了四万多块钱。罗官章毫无保留地把种植天麻的所有经验都传授了出去。
罗官章家里有8亩地的试验田,19年来,他在这片试验田里亲手种过天麻,种过烟叶,种过白玉春萝卜。每一次实验,他都是为了找出最优秀的高山品种。如今,全乡年产值超过五亿元。
41年间,罗官章一直在五峰县工作,每到一处,开山辟路,发展生产。
1964年,组织上提拔罗官章担任公社党委书记。
每次离开,老百姓都是不舍。
如今,这个“退休、务农”19年的老党员,又看准了发展乡村旅游,琢磨起养山鸡,养羊,种大蒜。我们问罗老,已经80岁了,还要务农到什么时候,他回答:到起不来的时候。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默默为牛庄乡奉献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在外界人眼里,罗官章这么做是不值得的,但他们并不知道罗书记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丰富与满足。我觉得罗官章的精神是伟大的,我要争取成为像罗官章这样的人,为群众服务,为人民着想。
学习罗阳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六
众所周知,任何参天大树,只有把根深深的扎入地下,吸收并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才能长得高大,叶子才能长得茂密。
当前,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学习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教授的先进事迹,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甚至习总书记都做了关于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重要批示。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又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品质?带着这两个问题,我认真学习了李保国教授的事迹、纪录片、新闻采访等资料,并深深的被这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所折服。
有人说李保国教授是新时代的“愚公”,说他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楷模,而我看来,李保国教授更像是一颗参天大树,成就了自己,也造福了百姓。
而李保国教授之所以能够成为“参天大树”,我觉得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深,业务深。作为一名农业技术专家,李教授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深入太行山区,三十年如一日的为山区林业发展、农民生产致富殚精竭虑。李教授曾指导平山县葫芦峪园区连篇高规格治理黄山,并探索出“大园区、小业主”的园区经营机制;独创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从套袋、去袋、转果,到摘叶、铺反光膜、施肥等方面一一指导农民,并研发出“富岗苹果”,成为全国驰名商标;为临城县的绿岭公司探索出了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绿岭核桃”一下子家喻户晓……30多年来,李保国示范推广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并且将这些技术“平民化”,使普通的老百姓也能看得懂,学得透,能指导实践。李教授直接帮扶三四十个村庄,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数百个。李教授向我们证实了“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脱贫的金钥匙。”
为什么李教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和他丰富的专业知识密不可分。当然除了“专业精通”,仍然成不了参天大树,还需要精神的肥料。
二是信仰深,信念深。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着李保国教授三十年如一日?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李教授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而且建党95周年来,从没有变过。李教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深深把这一宗旨牢记在心,并身体力行。李保国教授生前长年累月,风雨无阻,奔走于太行山区。他曾不顾个人安危,亲自承担山区爆破实验,聚土截流;曾在严冬里,喊着口号“跟着星星月亮走,锅灶支在托梦沟;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带领岗底村民重建家园;当然,李保国教授和普通村民一样,穿质朴的衣服和老百姓一起在田间地头抡锤、放炮、挖坑、搬石头;“自己是专家不算真专家”,他还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是他的学生……而做这一切的动力都来自于他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作为一名林业科学工作者,李保国用自身专业的知识,带领基层干部群众共同把荒山秃岭变成了青山绿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保国教授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党员身上肩负的责任,为太行山区的人们了奉献毕生心血和汗水。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有知识有文化,应该学习李保国教授用专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服务群众,带领基层群众脱贫致富;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学习李保国教授坚定理想信念,常补精神上的“钙”,把老百姓的需要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深扎根”,年轻的我们,也可以在基层的沃土上像李保国教授一样长成参天大树。
清河县大学生村官李t盼。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