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人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优秀的作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一
剥开粽子,就好像剥开了历史、剥开了屈原的故事,剥开了屈原《离骚》中的味道。
――引子。
因粽叶的香气、粽子的拥抱,加上雄黄酒的诱惑力,再加绿豆糕的香飘飘,招回来了亲情的眷念和拥抱,借此,端午把祝福、喜悦浓缩到了团圆里,形成粽子那质有的味道――端午节。
翻开历史的写照,屈原的《离骚》曾经激励了多少豪气冲天的斗士,陶醉了我们几千年的传承和祈祷,五月初五的汨罗江,屈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千古悲歌,为后人留下了不屈不饶的先驱精神,这份精神,像财富一样,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渗入到了国人的血脉中,生生不息。
我赞叹屈原的爱国精神,更赞叹《离骚》中的英雄气概,如屈原的诗:【“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译)心灵受屈精神压抑啊,强忍指责把侮辱承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译)我宁愿暴死而尸漂江河,也绝不和他们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屈原用性命捍卫尊严,不肯在浊世中苟活,故而“蝉蜕于污秽”,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这份英雄气概,曾经激励了历朝历代,多少能人壮士,这份崇高精神,曾经勉励过多少爱国将领,为国捐躯,这就是屈原精神的功劳!
屈原没有吃过粽子,也没能享用过粽子的味道,人民把裹好的粽子投入到河中,是想用粽叶的艾香,糯米的粘稠,去寄托人们的哀思,人们用这种方式,纪念这样一位爱国之士,无疑不是在告诫后人,鞭策后人,激励后人,让子子孙孙牢记屈原,谨记《离骚》。
……。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放鞭炮,从原来单一的纪念屈原活动,发展至今,已演变为集纪念、团圆、热闹为一体的民俗节日,这个节日不但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成了亲情、友情、爱情的渴望日,人们利用这个喜庆的日子,即烘托出民族的喜悦精神,也借此表达了人们在情感上的交流与厚望,这本是体现端午节的历史发展,在继承中不断地发扬和光大,当然,无论什么样的气氛演变,都脱系不了屈原与《离骚》的味道,这是永恒的实质,因为屈原的故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
粽叶、菖蒲草(艾草),糯米、红枣、绿豆糕,是端午节的象征,而雄黄酒则是端午节,赛龙舟勇士们借以豪威的壮士酒。
在赛龙舟的故乡,勇士们凭借雄黄酒,壮意气、斗奋发、斗精神,不论在秦淮河上,还是在大运河旁,或是在美丽的江南水乡,每逢端午,总有龙舟赛事,花哨的船,花俏的人,华丽的景,把个端午节折腾的沸沸扬扬,那份欢悦,那份喜庆,那份场景,不言而喻,即在诠释着浓浓的民俗风味。
锣鼓喧天,鸣炮齐响,你看,水域里,龙腾虎跃,岸边上,如歌如潮,龙舟,一艘比一艘靓丽,斗士,一人比一人勇往,竞技,一轮比一轮威武,景致,一个比一个娇娆,再看那闲散的玩童,浸泡在池中,如鲤鱼戏水,也狂凑热闹。
粽子的味道,伴着《离骚》的味道,一并带入到了端午节的氛围中,成了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思念成分,你倾情,她心印,我情操。
我借端午也寄一份深情:
思念的欲望更加浓烈,
我把思念拌入到糯米里,
裹成精致的粽子,
里面还掺了些爱的乳汁。
寄给我思念的远方,
当你剥开粽子,
闻到粽叶清香的那一刻,
你可嗅到了思念的味道?
和我的味道?
希望这枚香气的粽子,
能撩起昔日你我的暖意,
让爱的味道,把你重重熏倒,
好让我乘机把你拥入怀抱,
……。
希望,再现,
昔日那纷纷扰扰的情锁,
将你我缠绕成一个纠缠不清,
像粽叶与糯米一样的粽子,
紧紧的裹在一起,
拥抱爱情,可好?
……。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二
传统的端午佳节临近了,我家又张罗着包粽子了,虽然超市买得到各种风味的粽子,但我觉得自已亲自包粽子才有过节的味儿。
周五傍晚写完家庭会议后,我去“金华联购物广场”买了四斤后腿肉。晚上老妈开始拌馅,将整块肉切成小肉块,每个肉块要肥瘦搭配好,再拌上酱油、盐、料酒、鸡精,料酒越多肉越香,将这样的卤肉放入冰箱明天待用。周六爸妈都上班去了,我清晨我去菜市场买来十斤糯米和三斤新鲜粽叶,回家后就忙碌开了。先洗净糯米,动作要快不要让糯米浸水时间太久,将洗净的糯米倒入箩中沥干水分,撒进适量的酱油、盐,双手搅拌均匀,直到白色糯米都变成酱色为止。将碧绿的新鲜粽叶放进水池中漂洗,用冷水浸上几个小时,捞起来放入大铁锅中小火煮几分钟,煮过的粽叶松软、有韧性,煮好后我将粽叶的根部两头尖尖的蒂头剪去,至此嘉兴肉粽的制作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就等着包粽子了。下午我请来奶奶帮着包粽子,她说我买的粽叶太窄,须三片粽叶方可包完一个粽子,她动作很是娴熟,先把粽子一端围成一个圆锥体呈碗状,再盛上糯米和肉块,再把粽叶缠绕起来决不能让米露出去,最后用棉线裹住粽子包扎起来就成了。妈妈包粽子不是沿用嘉兴人惯用的.偌大一个枕头棕,而是小巧玲珑的三角锥状粽子,一直到晚饭后也才包完一半,明天在家继续包粽子。为图省事老爸又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于是我们只好用高压锅煮粽子,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慢煲,过了约一个小时粽子就熟了。解开线绳,小心翼翼地剥去清香且油光可鉴的粽叶,酱黄色、晶莹剔透的粽子就一骨碌滑入碗中,咬上一小口,黏黏爽滑的糯米夹杂着卤肉的香味扑鼻而来,吃上几口保准让你唇齿留香.边吃粽子边品尝着新茶,那绝对是一种享受。
去年端午节前夕我将这种自家的特产作为礼品馈赠给了一些亲朋好友,他们反馈说味道很好,不到嘉兴就可以吃到正宗的嘉兴肉粽。今年我打算再赠一些给亲朋好友,以粽会友,不亦乐乎!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三
滚滚汨罗东流水,江涛荡尽屈平。得宠失意转头空,青山依旧在,万载存英名。
激情人生跑道上,笑对和平人生。端午佳节来记诵,大夫多少事,长刻心头中。
——《临江仙》。
镇上的小桥在流水声中醒来,就拥有乡村才能凸现的画面。桥面上,栀子花伴着轻风欢快地吐放着清香,洁白而淡雅。香脆可口的五月桃,带着露水一框一框摆放着,季节渐渐与成熟靠近。一年无二季,卖桃的农妇站在桥头告诉我,端阳桃好吃呢。一捆一捆新鲜的艾蒿、菖蒲也被镇上的人们分解着抱回家悬挂在门前驱邪防病。那一张张嫩绿的粽叶,漫不经心地舒展出粽子飘香的日子,用它包出来的粽子棱角分明,饱满地充溢着一种怀旧的情绪。
小镇弥漫在粽子和艾蒿的香味中,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说到就到。从今年开始国家为传统节日规定了休假,我们和家团聚,吃上香甜的棕子。我清晨即起,口袋里插了根艾蒿,跨过小桥,山野踏青,河边散步,用清澈的河水洗着脸儿,思绪无端。
一
又是一度端午时,记忆深处的不仅仅是粽子、咸蛋、挂在门上的菖蒲,还有那白娘子喝雄黄酒、尊敬的屈原投江的故事。望着天上还没隐去的一弘弯月,我想,月儿年复一年守望着汩罗江,屈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英魂在滚滚激流的汩罗江里能得到安息吗?可以想像,痛心疾首、忧郁难抑的爱国诗人,昂首抱着石头纵身一跳的悲壮。世人怀离骚、惜屈原,2千余年了,汩罗江流淌而去的只是时光,而覆灭不掉人们的记忆。
开合的史书里,还有盖世英雄伍子胥,据说端午与他也有关连。他面临国破家亡,愤而身死,姑苏城上空飘荡着他的声声叹息!夫差为何不听忠告反信谗言,陷害铁骨铮铮的治国军人伍子胥呢?残害则罢,夫差为何还要将其抛尸江中,难道他真的惧怕子胥那双明亮的眼睛能穿透未来看清史实?伍子胥眼看夫差必败,却死守其主,乃忠烈之士。遥想绵绵,江水不断。如此治国良相、两朝元勋,时思春秋霸业,岂奈辅佐非人,招致死无埋地、志无长抒。
屈原也好,子胥也罢,一年年轮回里,善良的人们怀念和崇尚的是胸中壮怀激烈、忠正无二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这种信念和精神支撑着这个特殊的日子——农历五月初五——走向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停止忙碌,怀想一段时光的悲壮与闪亮。
二
端午节里药香飘飞,人们在平和的时光里,遵从了二千多年的旧习俗。端午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祈求平安。
是的,平安就好。太平世界里不要再出现屈原和伍子胥的悲剧。屈原就慢慢写他的长诗《离骚》,伍子胥继续著他的兵书《伍子胥》吧。
如今,这各具千秋的风俗习惯,也让商家有了大可开发的市场。今日大街小巷的商场店铺里到处是粽子、菜角、艾叶等各式各样的身影。然而,每一个民族节日的背后,或者是隐藏着一份美好的情结,或者是一种支撑民族的精神,被一代代人溶进历史文化的脉搏中。
如果我们把端午节仅仅简单定义为包粽子、挂艾叶、喝雄黄,而忘却了端阳风雨夜里“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的悲愤,忘却了“竞渡深悲千载冤”的沉重,忘却了“忠魂一去讵能还”的这段历史;那么,无论端午节如何欢庆,都是对端午节的一种亵渎。失去了历史内涵的传统节日,充其量只不过是商场模特身上的流行衣裳,看起来美观,却没有了内在生机,更不能成为经典。
在浓郁却阴沉的端午之晨,在穿越千年瓷都的昌江河畔,我思绪无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信手写下上面的文字,并以这样的诗句结束全文:
粽香年年飘,今又逢端阳。
我虔诚地用心熨平每一片粽叶。
包裹起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意念。
用彩色的丝线扎妥。
盖上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邮戳。
寄往汨罗江……。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四
又是一年初夏到,又是粽子飘香时。
五月五日,就是我们过的端午节之际,也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共享吃粽子之时而不忘老祖宗赋予给炎黄子孙的传统习俗,不管在何时都不能背离和忘记生养过我们的父母之心,培育过我们成长的乡土之情;几十年后,不管你发展有多大变化,始终保持已往的情调和本色,始终不忘故乡人。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才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基础。
路过菜市时,我耳边传来清脆地叫卖声:“新鲜粽子,新鲜粽子,2.30元一个!”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在卖粽子。清纯特有的粽子香味扑鼻而来,我豪不犹豫一下子买了十个的同时,我们单位随后也刚刚分了两袋新疆本地的粽子。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粽子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我爱吃粽子,因为那醇厚的粽香和浓浓的母爱掺合的味道已积淀在记忆深处,散发出清纯的芬芳,勾起我无限美好的回忆。
如今在超市里或是小摊铺上都可以买到粽子,而且包装精致美观。可是,我感到好象总缺少一些什么的,远远没有儿时母亲包得那么好看,味道也没有那么爽口。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村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那天早上各家各户都会到各自的亲戚家或本村邻居家的小竹林里采回大竹叶,回家后将它用热水浸泡三至四小时。等备好所有的原料后,大娘、姨姨、大妈们便三五成群聚在屋里一边逗乐一边比赛包粽子的表演:她们一边包粽子,一边在聊天,哪家的儿女很有出息,哪家的庄稼又特好之类的话题。在她们的笑声中,竹叶和原料在她们手中飞舞,一个个棱角分明、小巧玲珑的粽子在她们灵活的手中成形。我们这些小孩子则在一旁争论不休,“这个是我的,那个是你的!”那种急迫的神态,似乎马上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一样。年纪比我们大的哥哥姐姐们就显得可爱多了,他(她)们也在学着老人包粽子,在笨手笨脚的依样画葫芦后,一个个被五花大绑的粽子也纷纷成形,但大小不一,有些还没绑好,米粒从便从缝隙里漏出,惹得我们在一旁哈哈大笑。
粽子包好后,得用小火慢慢的煮着,一煮就是一个晚上。端午节那天早上,天刚刚亮,我和弟弟起床后做第一件事就是往厨房里冲,此时厨房热气腾腾,弥漫着粽子淡淡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就顾不上洗脸漱口了,毫不犹豫的从那热气腾腾的锅里提出一两个小粽子。湿漉漉的粽子烫得我们不断的把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一下了没办法吃的,我们只得双手捧着粽子不断吹气。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的身后,看我们那副猴急的神态,便会给我们一人一个碗,口里说着“不急不急,慢慢吃!”我们能不急吗?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粽子稍冷后,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剥开粽叶,用一支筷子对着那雪白晶莹的粽肉扎入,把粽子放在盛有白糖或是蜜糖的碗里轻轻一滚,然后将其高举过头,昂首慢慢的咬,口舌生津,不腻不粘,香气泌入心间。那时,我们感到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幸福了。
第二天,母亲吩咐我把包好的粽子给门子的爷爷、婆婆、大娘家送,到了下午又嘱咐我再给舅舅家送,让外爷外婆和妗子们尝个鲜。不光是我们家,在当时的农村各家各户都有这个习惯,邻居的、亲戚的相互赠送,还有送香包的,色泽各异,藏戴在衣服里以视吉利,让上天保佑。
如今,我从部队到地方工作一转眼快四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加码,慢慢的养成了现代人的依赖与懒惰,习惯了用现金来购买食品的便捷,失去了传承民间传统手艺的热情。只有在节日里收到母亲托人送来飘香的粽子后,才感到汗颜,感到母亲给予自己的太多,而自己给予母亲的又太少了。现在,面对这十个和单位分的飘香的粽子,我已没有了少年时的那份激动,可这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的习俗却勾起儿时,我对粽子飘又香的美好回忆。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五
这世上太荒芜,只有你,你的温柔是我惟一的沉迷。我希望时光可以倒流,一切重新开始,我可以不认识你,不认识你就不会有那段让我心痛的时光。
烟花,很美!特别是春节的烟花,在深蓝的夜空下绽放出一张张笑脸。你像烟花,在别人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后,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我想把你好好地藏起来,永远地藏在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我不否认,我很自私。可你从来都不知道,我想告诉你我的心思,可每要说出口的话总会抑在喉咙,说不出。你喜欢她,我知道,也很清楚。那一次,你与她吵架了,你哭红了眼,你说:“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她要这样对我,我好痛啊…”
第二天,三天,四天…整整过了两个星期,你来找我,你笑着对我说:“魅,对不起了啦,我那天有点偏激了,你没事吧?会原谅我的吧?恩?”你看我没什么反应,一把拉着我,跑到山顶,你看着我,好听的声音流进我的心里,你说:“魅,我们永远都是好兄弟。你,不会不要我这个兄弟了吧?”我听着你的话,心真的好痛,那根刺就像一块冰,在心底融成水,汇成一片海洋,波涛汹涌地翻滚着,可流下来的,只有两颗泪珠,随风散去。我不由自主地摇头,又不忍心了呢!
我还是与你决裂了,仍记得那一天,阳光明媚。我看到你喜欢的那一个女孩与别人在一起逛街,那人不是你,我不忍你伤心,便打电话对你说,叫你不要来,我有事!我走到那个女孩面前,她愣了一下,我与她去了咖啡店,与她聊了起来。
亲爱的,我是真的错了吗?如果还有如果,我们会不会永远?灰色云朵以凝固的姿态铺满了视野中的整片天,就像我一样,仍执迷于你的温柔。
——后记。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六
第一段:引入粽子文化与飘香粽子的介绍(200字)。
粽子,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美食,而飘香粽子则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享誉于世。飘香粽子由中国知名食品品牌飘香公司生产,采用精选材料和独特的配方,制作出一款美味可口的粽子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飘香粽子已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之一。本文将结合个人的粽子品尝心得,分享飘香粽子给我带来的美味与喜悦。
飘香粽子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而闻名,每一只粽子都经过精心制作。首先,在选材上,飘香公司严格选择新鲜优质的糯米和食材,确保粽子的口感和品质。其次,在制作工艺上,飘香粽子采用的是传统制作工艺,注重每一步的细节。无论是包粽子的手法还是使用的原料,飘香都做到了精益求精。这些严格的制作过程,使飘香粽子口感鲜美、细腻入味,给人一种独特的风味体验。
第三段:飘香粽子的口感与品质(300字)。
飘香粽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当我第一次品尝飘香粽子的时候,我被它的口感所折服。飘香粽子的糯米饭质地软糯,入口即化,搭配上香甜的馅料,每一口都充满了满满的味道。不仅如此,飘香粽子的品质也是无可挑剔的。由于粽子是以粽叶包裹的,因此粽叶的质量对于粽子的口感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飘香粽子所使用的粽叶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新鲜绿色粽叶,确保了粽子的整体品质和风味。
第四段:飘香粽子带来的美味与喜悦(300字)。
飘香粽子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满足和喜悦。每当我品尝到飘香粽子的时候,就仿佛回到了儿时过端午的时光,那种家的温暖和亲人的陪伴弥漫在空气中。飘香粽子的美味勾起了我对于家乡风味的怀念,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品尝飘香粽子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制作粽子的艰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种美味与喜悦会让人无法抗拒,从而让我一次又一次地选择飘香粽子。
第五段:结尾总结飘香粽子的独特魅力(200字)。
飘香粽子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一种美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让人难以忘怀。它不仅带给人们美味的享受,更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飘香粽子的成功离不开传承和创新,它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同时,也不断进行创新,使得粽子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作为一个粽子爱好者,我深深地被飘香粽子所吸引,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飘香粽子会继续带给人们更多的美味和喜悦。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七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蜜枣,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赛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蜜枣粽。在端午那天,我家总有从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每年的“赛龙舟”总是那么的精彩。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
嘴里吃着正宗的家乡味的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八
人间芳菲四月天,红肥绿瘦相争艳。偷得浮生半日闲,醉舞清风数流年。
题记。
四月,走在春末的季里。只需舒眉一瞻,便有柔柔的明媚妖娆了眼眸。绿柳吐烟,陌上花艳。微风过处,迷了眉梢,甜了心儿。
傍水梳妆的柳枝,丝那款步而行的仕女,时而丝语曼舞,时而端庄静好。就连那让春风吹皱的水儿也不甘寂寞的嬉笑着,呢喃着。这一刻,心头注定没有忧郁,只有那满满的芳菲与温柔。
漫步清风花径,听花香物语,俯身闻香,一瓣芬芳,嫣红了一地的清香。
此时,掬一泊微波,拢一席郁翠,倚一抹芬芳。把酒临风,临岸垂钓。恰好一幅水墨丹青。
倚阁望远,小桥流水,天如碧洗,微波浩瀚。时有鱼儿嬉跳,时有熙风拂面。看那桃花掩媚,欲语还羞。赏那天鹅嬉水,欲翔还恋。真是一步一诗情,一步一画意。妖娆了红尘。芳香了天空。
沐在熙熙暖风,捡一瓣芳香,捻一眸嫣红。顷刻间了我一瞬的愁结情丝。
芳菲四月,醉舞清风。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九
六月的第25片叶子落下来,端午悄然而至。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们到走到超市里,那里摆着各种各样的粽子。比如红枣粽,红豆粽,但买来一尝,味道着实不如自己家里包的好吃。
于是,我下定决心学包粽子。端午那天,一回到老家,我就让外婆教我包粽子。
外婆让我先拿出两片粽叶,卷成一个绿色的锥桶形状,再把一颗大红枣放在最底端,然后小小地抓起一小把糯米漏进去,喜欢吃红枣的再加一颗枣,就把粽叶一圈一圈裹起来,绑上细细的草绳,一个三角形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那样子,让我联想到电视里小脚姑娘的绣花鞋,只不过粽子的颜色是青翠欲滴的。
那天,我的技术很不稳定,一不留神米就漏了,一不留神三角形就变梯形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反复复练习,终于成功啦。倒是弟弟,一上来就包,包好了还大叫一声:“我包好了!”逗得我们只想笑。
包好的粽子被外婆拿走煮熟了,尝一口,果不其然,真是芬芳四溢,口舌舌尖口齿飘香。
包粽子,真是一个挂满期盼的民俗,端午,真是一个充满爱意的日子。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十
又是一年端午节,各家各户都包起了粽子,闻着淡淡的粽子香味,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我又想起了姥姥的粽子,想起我那心爱的姥姥。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姥姥会把买来的糯米加上水浸泡,第二天早早起床,第一件事是捏起几个米粒,用拇指食指中指一捻,米粒就会成面,姥姥会自言自语道:“好嘞!”说着踮着轻快地小碎步,将山上采来晾干的桲椤叶,桑树皮绳,集上买来的红枣,都放在温水里泡上。将冰糖用蒜臼子捣成碎末。
一切都准备就绪,姥姥就坐着矮凳包起粽子来。在桌子上有泡好的糯米、红枣,被碾成粉末的冰糖,还有煮好的桲椤叶。先用勺子舀半勺米,再加上红枣,冰糖,再加点米,将桲椤叶左右向中间一折,再将两头朝中间一包,一只手拿着,另一只手用桑树皮绳缠起来系好后,一个小枕头状的粽子就包好了。
姥姥用她粗糙的手,把一个个粽子包好,个个都十分精美。我也曾试过,老觉得叶子太小,包不过来,老是露出了米,弄得满手都是米,姥姥总是笑眯眯的帮我缠绳,看着姥姥那满是皱纹的脸,感觉慈祥可亲。
终于,一锅粽子煮好了,一掀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面而来。姥姥把它们放到水里泡着,不一会儿,姥姥捞出一个粽子,轻轻解开线,剥开桲椤叶,一颗颗米粒晶莹剔透,轻轻咬一口,里面含着枣香、米香还有淡淡的桲椤叶的香味,简直是人间美味。
我把粽子递到她面前,我舔着嘴边的米粒,“好吃,姥姥你尝尝。”姥姥说:“乖,你吃吧,姥姥待会儿再吃。”我硬把粽子放到姥姥面前,她撮着嘴咬一小口,脸上漾起了笑容。同时,我看到她眼睛里闪着泪花,“我的东东长大了,知道疼人了,不像小时候那么淘气了。”听完,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种种:有一次,因我淘气,使姥姥手臂骨折,直到今天,手臂还会疼。我一直觉得非常愧疚,我暗暗发誓,今后一定好好听话,不再让她受到伤害,永远做姥姥的乖外甥。
我爱姥姥包的充满爱意的粽子,更爱我的姥姥。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小时候。记忆朦胧。太外婆喜欢自己包粽子。说也奇怪,我就独爱太外婆包的粽子。每逢端午前两天,太外婆总会在灶台那边包粽子。那是我......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十一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粽子飘香的时节。
春天,一看到那大片的芦苇叶,肥嘟嘟,绿油油的,长满了河边,俨然是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我们小孩子就指望着它快快长大,好尝一尝那一年一遇的粽子了。
端午节这天,我们一大早就会跟着大人去割艾叶,收菖蒲,摘苇叶,回来后把它插在门的两边,听奶奶说,这些东西能辟邪驱鬼,保四季平安。而这一切做好后,就是包那让人垂涎欲滴的粽子了。
包粽子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先要选好上等的糯米,然后放到清水里泡上半天,等到米被泡得白白胖胖的,再用煮过的苇叶包成三角形或四方形的粽子。粽子的馅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也是各有不同,牛肉的、猪肉的、红枣的、莲子的、赤豆的……想吃什么就包什么。而每当此时,大人们总要给我们小孩子包一种特殊形状的猪蹄粽子,那形状与猪蹄绝无两样,看着满篮翠绿欲滴,形状万千的粽子,会禁不住咽几口口水。
等到煮粽子的时候,我总会钻进灶膛,依靠在奶奶身边,帮助奶奶添几把柴火。这时候奶奶就会教我煮粽子的方法:开始要大火猛烧,等到锅里的水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热气从锅沿周围冒出来,就要改用小火烧。这时,那浓浓的苇叶香味就在小村的空气中蔓延开了。
“粽子熟了!”爷爷揭开锅一看,尽管苇叶的颜色没有刚包时的鲜亮翠绿,但感觉中透出一种别样的温和。吃粽子了,可不能太粗鲁,先要小心翼翼地解开捆粽子的绳子,然后轻轻地剥开苇叶。要小心地像欣赏一件精妙绝伦的工艺品一样,轻轻剥开一个,糯米的香味,苇叶的香味扑鼻而来。然后慢慢品尝,细细地咀嚼。那粽子的香味,我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去品尝,才能感受得到。爷爷是我们家吃粽子最诗意的,他总是把粽子放在白糖里面蘸一下,吃一口再喝一口小酒,还怡然自得地唱着:“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小酒一杯暖洋洋,神仙的日子我来享。”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粽子飘香。年年粽子飘香时,我的家乡总会在粽子的香气中陶醉,在端阳民谣中陶醉。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十二
“年年端午风兼雨,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
据说端午节和古代的一位爱国诗人有关。这位诗人叫屈原。他的国家灭亡了,他很伤心,就投江自尽了。老百姓听说了,都划着小船去打捞他。人们还将糯米用芦苇叶子包起来,煮熟投入江中喂鱼虾,不让鱼虾吃他的尸体。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粽子的形状很奇特,不是圆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三角形。你瞧,它穿着一身军绿色的外衣,还系着五彩的花绳。解开它的军衣,就能看到黏黏的米团,米团里还藏着肥嘟嘟的猪肉。你看,这些猪肉就像淘气的娃娃,正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
你们知道吗?粽子不仅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也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哦!所以,人们都啧啧称赞,夸它是“舌尖上的美食”!
端午节的粽子真是人间美味!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十三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当奶奶再唱起这首童谣时,我知道又要吃粽子啦!
正在包粽子的奶奶是个“魔术师”。只见她拿起两片粽叶叠放在一起,也不知玩了什么把戏粽叶就卷起成了圆锥状,有时卷成船型,放一颗枣,有时也放豆子,再填一把白莹莹的米,然后用线捆捆,就捆成了一个个好看的粽子。奶奶包的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鞋子,有的像菱角,有的像小船,还有的像枕头。看着奶奶这么容易就包了那么多好看的粽子,我也想试试,可每次都把米撒得到处都是。看来很多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奶奶包的粽子既好看又好吃,所以在等粽子煮熟的时候是我最难熬的时候。奶奶好像知道我的“难受”,这个时候她总会讲一些端午节的故事,我听着屈原的悲壮故事,想着划龙舟时的热闹场景,粽子也就熟了。
熟透的粽子又糯又甜,清香扑鼻,闻着香香的味道我的口水就要流下来,奶奶总是一边给我剥粽叶一边看着我叫我慢点吃,我叫奶奶也吃,她总说你先吃。我跟妈妈说:“奶奶不爱吃粽子。”妈妈告诉我:“奶奶很爱吃粽子,只是舍不得吃,留给我们吃。”
哦,原来粽子里裹满了奶奶对家人浓浓的爱,怪不得那么好吃!我爱端午节,爱好吃的粽子,更爱疼爱我的奶奶!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十四
一年里有好多个节日,我最喜欢的还是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我喜欢端午节时满街飘散的好闻的药香。用五色丝线缠绕的精致的香囊,一排排地挂在街边小摊贩的竹竿上,晃悠在许多年轻人和小孩子们的胸前或是腰带上,把一缕缕扑鼻的香味带到四面八方。
我最喜欢吃妈妈带着我一起包成的.粽子。这不,我们仔细地洗干净每片苇叶,然后把淘洗后的糯米放在苇叶上,再加入胖嘟嘟的大红枣,最后用细丝线把它扎起来。
粽子终于出锅了,那碧绿的苇叶,那雪白的糯米,那红亮的大枣,看着就诱人。轻轻咬一口,那真叫香甜啊!
爸爸从来是只吃饭却不做饭的。这不,他一边大口地吃着粽子,一边又开始教育我了:“记住没有?这粽子的起源是啥?”
“知道,起源于古代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屈原自投汨罗江了。”我自信地回答。
“路漫漫其修远兮——”爸爸接着考我,“下句还记得吗?”
“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回答。
“好,再奖励一个粽子!这粽子可是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啊!”爸爸拿了个粽子奖励我,好像粽子是他做出来似的。我和妈妈看着爸爸都笑了。
粽子的清香萦绕在我们全家,我拿着爸爸奖励给我的粽子,心里又是喜欢又觉得很神圣。
我喜欢端午节,那粽子的清香里,可是有我们中华的大文化啊。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十五
今天是端午节,一个传统的节日。关于它,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战国时期,有一个忠臣名叫屈原,很受楚怀王的尊敬,但有许多小人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于是楚怀王就渐渐疏远了他。不久,秦国攻入了楚国,并叫楚怀王议和,屈原劝楚怀王不要上当,但楚怀王不听,还把屈原赶出都城。楚怀王上了当,几年后就死了,屈原悲痛万分,自己投了倪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五月初五定位端午节。
端午节这天,大家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吃五黄,我们家也不例外。妈妈买了很多粽子,当我每次看见时,都会馋得流口水。外婆又煮了一大锅的豌豆饭,有绿油油的豌豆、有奇形怪状的肉丁、有黑不溜秋的香菇丁、还有红红的香肠丁,看起来诱人极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两碗。
除此之外,我们家还要自己做香囊呢!妈妈买来一些绣着平安的小绸袋,共有4种颜色,又买来十味中药磨成粉。准备好材料后,妈妈和我就开工了。首先把绸袋上的拉绳一个个剪断,抽出,接着小心翼翼地把香粉用棉花包紧,装入小绸袋中。然后,用彩色的线缝死袋口。最后,再在口子上缝上拉环,再在香囊的下端穿上一颗珠子缝上一个流苏,一个香囊就完工啦!我和妈妈在床头、房门、柜子上都挂上了香囊,房间里充满了淡淡的中药的香味,有了它,既给房间添色不少,又可以防蚊虫叮咬,真是一举两得啊!
粽子飘香粽子飘香(热门16篇)篇十六
当满街飘着粽香的时候,人们纷纷上街买来粽子,快乐地品尝粽子的美味;一艘艘小龙舟,满载着人们的呐喊、激情,壮观的场面令人思绪万千。
随着飘香的粽子,我的思绪也回到了遥远的战国时期,一位满腔热血、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仿佛来到了我的眼前。他满怀报国之志,身系国家安危,鞠躬尽瘁,为楚国的繁荣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然而,正当屈原为国家挥洒自己的热血之时,一些权贵相互勾结,进谗言,害忠良,屈原被迫流放。可是屈原没有放弃,做不了官来报效祖国,于是他拿起手中的笔——那曾经批改过许多文书的毛笔,一字一顿的写出了《楚辞》《离骚》等不朽佳作,字里行间,洋溢着满满的爱国之情。读着他的作品,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公元前223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满怀悲伤地听到这个消息,心力交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万念俱灰的屈原不堪国家的灭亡,怀着无限悲愤的情感,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汨罗江自杀了。
听到噩耗的楚国百姓们,争先恐后去打捞屈原的遗体,可是没有打捞上来,于是,他们把米饭裹成菱角状投入江中,又扮成龙舟去吓唬鱼儿,不让鱼儿去吃屈原的遗体。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自发地纷纷去悼念屈原,于是,两千多年过去了,这古老的习俗也传了下来。现在我们吃的粽子不单单只有白糯米了,另外还有里面夹杂有红枣的、肉桂圆的越来越多的五花八门的吃法,但最古朴的吃法还是将白糯米粽子撕去表面的箬叶再裹上一点糖。当新鲜的粽子出锅时,翠绿的箬叶鲜艳、青翠欲滴,用筷子撕开皮,哇!里面的百米颗颗饱满,泛着晶莹的光泽,馨香扑面而来,裹一点糖,咬下去,哇!真甜,嚼了一会儿,又涌上来一种苦涩的味道,吃着粽子,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这也许就是老百姓失去屈原而产生的悲痛吧!端午节时,最壮观的要数划龙舟了。龙舟装饰一新,舟上坐满划舟的队友,龙舟一一摆开,一人站在龙头,比赛开始,随着鼓点、锣鼓,桨声、呐喊声、吆喝声,响彻云霄,惊心动魄的场面,仿佛在诉说着屈原心中愤懑之情。
小小的端午节,老百姓对屈原的尊敬、思念寄寓在小小的粽子中;浓浓的端午情,不仅凝聚了屈原的爱国之情,更凝聚着老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让我们记住了屈原,记住了这悲壮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