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需要设计一份有趣的教案。以下是一些备受好评的三年级教案范本,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一
1.通过动手做练习,进一步熟练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
2.边练习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基本练习课,巩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1.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有的同学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2.估一估,算一算课本第27页的第6题。
出示2()×4=104,你能在()里填正确的数吗?
请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
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
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二
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再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并能规范书写、正确笔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三
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再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并能规范书写、正确笔算。
一、情景引入。
1、(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让学生说说,说明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
2、(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兔能采几个蘑菇?地上有几个蘑菇?
3、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样算?
0÷4=0那0÷7等于几呢?0÷9、0÷13……呢?
(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归纳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强调除数不为0))。
二、教学笔算。
3、结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吗?让学生独立计算。
4、交流算法,让学生起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进行板书记载并做总结评价,对于好方法给予表扬。
5、用竖式计算根据前面我们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这道题目是这样笔算的,
6、教学一般写法我们看到最后把0移下来后,商0,再乘与除数又等于0,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写:板书一般写法。
说明:商的末尾如果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来。
练习:360÷9421÷7。
7、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估计商是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你能把这两题笔算出结果吗?让学生独立进行笔算。
8、组织交流让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教师进行适当的板演讲解、评价。
(1)306除以3,当用0去除3时,商几?写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样算?(强调被除数中间商0一定要写,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数)把6移下来继续除。
9、总结笔算方法和注意点。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想想做做4。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四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2400÷6250÷5420÷6。
2700÷9140÷7120÷6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口答:
(1)450除以9得多少?
(2)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引导观察。
上节课我们根据这幅图提供的信息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进行了解答。数学小精灵看大家学得很起劲,他也想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
2.出示例2的问题。
大家看,小精灵提的是什么问题?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引导分析问题。
(1)请大家单独读题。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124÷3。
(2)这个问题和我们以前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有没有这个词在计算的要求上有什么区别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课题:除法的估算。
2.引导学生探讨估算的方法。
(1)根据以前学习过的有关估算的知识,你会估算124÷3吗?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
(2)生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估算的过程。
(3)谁来总结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对除法进行估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取被除数的近似数;除以除数;算出结果。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教材“做一做”。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求什么?怎样理解“大约”两个字?
(3)列式。
(4)思考:怎样求出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5)集体交流。
2.教材“做一做”。
(1)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
3.教材练习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估算过程。
4.教材练习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结果。
五、小结:
你对除法的估算有什么想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五
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分组练习,并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评讲。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估算,并要求说出估算的依据。
再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小结。
问:能不能通过题中条件一眼看出谁跳得比较多?
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比较快一些呢?
先估计,再要求计算。
分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完成后观察每组中两题之间的联系。
集体讨论,领会其中的联系和区别。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出示图,理解图意和题意。
同桌互相说说解题策略。
2、油厂把610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准备120个油壶够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六
一、教学任务分析:
这课在教材编排上分三个层次:第一,以生活情境(运输蔬菜图)提供条件,从而引出口算除法的算式。第二,根据除法算式,学生根据不同的算法说出不同的算理。第三,做一做(1、2两题)。在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时,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与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性,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1、由于主题图与学生的生活相差较远,所以采用学校最近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作为信息让学生解决问题。
2、此课之前,学生已有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的算理,并运用算理进行快速的口算。
二、设计理念:
如何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使学生由间接接受转化为直接参与,从而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得到发展呢?我设计此课时,将重点放在引题、算理的推导与练习的设计上。引用学校开展的活动与学生进行聊天,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导课,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算理,最后设计了几道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口算除法的含义,理解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算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正确口算。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昌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算理。
教学难点:商末尾比被除数末尾少一个0的除法口算。
四、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想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会新知识,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学会计算,而更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注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
(1)注重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从而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得出60÷3的不同口算方法,重点理解6÷3这种口算方法的算理。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再让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说算理,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拓宽思路,彼此受益。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部分学生的领悟能力较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明算理时,教师借用直观的小棒图来帮助有些学生的`理解,化抽象为直观,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谐过渡。
商末尾比被除数末尾少一个0的除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很多学生往往利用前面学习的经验,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这里,我不仅让学生说清算理,还安排了判断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4)注重练习多样化。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述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因而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如果学生对口算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会自觉积极地参与。于是,我在教学中注意练习的多样化,既有学生平时最熟悉的口算比赛,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安排了聪明题,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富有趣味性,做到寓学于乐。
反思。
今天的课,还存在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不够,对学生的评价贫乏等,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七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三、引导学生学习。
1、出示主题图:根据你的观察,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3、自学提示(一):
(1)平均每人分多少张?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
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2)60÷3=?想()。
(3)把6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4、自学提示。
(1)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2)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5、引导学生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四、学习检测:。
630÷9=2100÷7=3000÷6=7200÷9=。
2400÷6=63÷3=280÷7=400÷8=。
五、课堂练习.
必做题:p16做一做。
选做题:。
1、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2、完成课本练习三第1、2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八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1)扬州市花园小学韩亚芹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六册6--8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并能规范书写、正确笔算。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再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养成认真、细心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教学准备:配套课件、练习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景引入师: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观察并回答: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0除以一个数)。
2、完成试一试。
4、完成试一试。5、小结笔算方法和注意点。平均每只兔能采几个蘑菇?怎样列式计算?平均每只猴能采几个桃?树上有几个桃子?一个桃子都没有,我们用哪个数表示?0。那每只猴子能采到几个桃?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样算?那0÷7等于几呢?0÷9、0÷13……呢?你知道了什么?(老师强调除数不为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几?你能再说几道这样的算式吗?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怎样列式?请学生列出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结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吗?交流算法,让学生起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根据前面我们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这道题目是这样笔算的,教师板书竖式306除以3,当用0去除3时,商几?写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样算?(强调被除数中间商0一定要写,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数)把6移下来继续除。出示题目,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你能把这两题笔算出结果吗?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评价。(1)480除以4,当用0去除4时,商几?写在商的哪一位上?我们看到最后把0移下来后,商0,再乘除数又等于0,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写:板书一般写法。说明:商的末尾如果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来。(2)350除以5,被除数百位不够除,与十位上的5合起来除,商7。末尾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来。学生回答。让学生归纳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学生试说。学生独立计算。学生回答。学生独立进行笔算。指名学生板演。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2: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过程。2、想想做做3:先找出错误,分析原因,再改正。3、想想做做5:让学生读题,思考用什么方法,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引导学生理解首先计算出从8时到12时经过4个小时。4、思考题:小马虎在计算时,把除数3看成了9,结果商是34余2,你知道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吗?学生独立完成。独立完成,计算出结果,并交流。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今天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的知识?1、“想想做做”第4题。2、《补充习题》第4页和《小学数学练习与测试》第4页学生总结。独立完成。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九
教学目标:
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重点难点:
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378÷5435÷7297÷4469÷8194÷6。
8÷280÷2800÷28000÷218÷3180÷31800÷390÷3。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估算?板书估算列式。
3、教师小结。
1、练习三第5题。
学生独立做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三第6题。
学生读题,然后在书上填写,全班评价交流。
3、练习三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再提问题。
4、完成练习三后的思考题。
1、说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2、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积累了那些经验?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十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重点难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48÷214÷724÷635÷772÷9。
2、口答。
(1)7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百?
(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
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教师: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
2、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二、观察:
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呢?结合学生汇报,
5、教师板书:这样算6÷3=2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80÷4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三、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600÷3=200。
3、试一试。
360÷6640÷8。
四、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24÷3=8240÷3=80。
五、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7页1.2。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十一
经历探索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试商方法。
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图片。
(一)基本练习。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540÷90370÷20750÷60600÷30。
(二)提高练习。
1.()里最大能填几?
20×()﹤91()×30﹤9498﹥30×()50×()﹤190()×60﹤482402﹥70×()。
练习时可以拿出其中的两道题,让学生进行比赛,交流自己的做法,学生有了一定的经验,再独立完成余下的题目。(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通过交流使学生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提高试商能力的`目的。)。
2.做儿童衣服每套用布,原来有布,用去了,剩下的布做40套儿童衣服够么?
3.种植的玉米,需要种子,大约有100粒。
(1)玉米种子大约有几百粒?
(2)种植的玉米,需要多少克玉米种子?
练习时,鼓励学生用口算和估算解决问题,第(1)问可以用估算解答;第(2)问可以用笔算,也可以借助口算解答。(第一问,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有几种方法?小组间交流自己的想法。第二问自己独立完成。第一问,可用估算解答,第二问,可用笔算,也可以借助口算解答。)。
三、(趣味练习)。
人体趣味数字:
儿童的头发平均每月(按30天)长。
儿童的指甲从出生到10岁大约可以长。
人1小时大约眨眼840次。
(1)儿童儿童的头发平均每天大约长多少毫米?
(2)儿童的指甲平均每年大约长多少毫米?
(3)人平均每分钟大约眨眼多少次?
以小组合作为主,看看哪个小组最先求得结果。
20×()﹤91()×30﹤94。
98﹥30×()50×()﹤190。
()×60﹤482402﹥70×()。
完成同步练习的相关习题。
课后。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十二
第三课时练习一(1)练习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页。教学目标: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口算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练习重点:1、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解法2、学会找到场景图中的隐含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难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解法笔算和验算教学内容一、基本题练习1、做p5(1)。口算题。直接写得数。(看那一小组做得最快)选择几题,说说是怎样算的。2、做p5(2)前两题。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叫一位学生说说验算的方法。3、做p5(3)先算一算,填一填,再比一比。提问:哪个组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多?从这张表中,你还能看出什么?先独立解决,再进行交流。4、做p5(4)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场景图,图中的隐含条件是每2个小朋友用一张课桌。先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说说解题思路。5、做p5(5)提问: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三辆车的座位?二、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三、课堂作业:p5(2)剩下两题。四、课后作业(黑板上)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84÷4=77÷7=93÷3=66÷3=2、48位学生去看电影,有4排座位,每排应该做多少人?五、教学后记: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十三
1、通过观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掌握商中间有0除法的计算方法。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出示)。
说一说。
1、02=05=40=。
2、判断下列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3、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二、引导学生学习列5(导)。
04=?(想;4乘几等于0?)。
1、08=07=02=。
板书:0除以任何都得0。
2、讨论:00=?
0除以任何。
不是0的数。
都得0。(指导生读)。
三、学生自主学习(学)。
1、自学例6,题目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小组合作探究。
如何列竖式计算?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习成果。
2082=。
(1)提问。
20xx的商是几位数?(三位数)。
(2)小组展示竖式。
提问:被除数十位的0除以2商几?为什么?
向学生介绍简便写法。
4、小组合作解决例6第(2)题。
小红买两套世界名著,每套花多少钱?
学生展示自学成果:2162=。
列出竖式。
提问: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怎么办?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师作小结。
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占位。
五、课堂检测(练)。
1、教材的第24页做一做。
2、练习五的第1、3题。
于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导入部分,导入部分的知识对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这节课不足的地方比较多,首先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练得比较少;其次是对0除以任何不是0得数都得0讲解时太啰嗦,以至于浪费掉一些练的时间;最后就是对学生书写竖式的顺序没注意到他们是否书写正确。我觉得我现在要立即改正的地方是要关注学生的学、练的过程,即使发现学生不足之处,纠正他们,当然在讲课方面,我会慢慢学习如何给学生讲明白、透彻,同时又不显得复杂。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十四
第七课时除法练习课教学目标: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题:1、做p10(3)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观察,并指出错在哪里。再在书上改正三道题,指名板演。2、做p8(6)出示题目后,先估计第一题的商是几十多。并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再在书上写出各题的商是几十多二、综合练习题:1、做p8(4)先看图,自己读题。说说你会解答吗?2、做p8(5)先独立思考,再指名提问题。其他学生口答算式。3、做p10(5)先看图,读题。解答第一问。说明解答格式。思考第二问:怎样安排?在黑板上列表帮助解答:4、做p10(6)先看图,读题。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提问: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顶?三、教学后记:第八课时练习二练习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页。练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的除法笔算;2、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和验算;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除法的计算和验算的算理;练习重点: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的除法练习难点: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确定练习过程:1、请学生板演反馈作业中的情况;2、根据学生作业情况确定指导的内容和重点。3、先估计得数可能是几十,再算一算:99÷3=83÷6=92÷4=85÷8=方法是:看被除数的十位数再背口诀4、独立完成练习二的第一题:连好后同座位的同学生互相验算。5、有84个本子,每人分2本,可以分给几个人?每人分3本、每人分4本、每人分6本呢?你会填写下面的表格中吗?每人分的本数2本3本4本6本,可以分给几人6、给学生解释单价:每件商品的价格。给学生懂练习二第3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这一题后,观察自己填写的表格,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肯定有价值的发现)7、以游戏的形式尝试完成思考题。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学后记: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十五
1.经历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个位是0的除法笔算的探索过程,掌握这种笔算方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生:62/3。
师:板书,62/3。
1.动手操作。
师: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我们先用羽毛球摆一摆,分一分。给每组发表示成筒的羽毛球,每筒10个,2个单张羽毛球。一齐动手,看每班能分几个,还剩几个。
生:动手摆分,交流结果。
师:先分成筒的,每班分到20个,再分单个的,分不够就剩下2个。
2.列竖式计算。
师:刚才我们通过操作得到了结果,那么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
生:试算。
生:一人板演。
生:交流。
师:商的个2上为什么要写0?
生:因为个位2里面不够3除,所以要写0。
师:如果商的个位上不写0,会出现什么问题?
3.小结。
师:两位数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没有剩余,接着除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必须在商的'个位上写0。
生:做想想做做第1、2、3、题。
师: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讲评纠正错误。
师: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本领?是怎样学到的?
生:相互说。
师: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想想做做第4、5、6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十六
经历探索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试商方法。
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540÷90370÷20750÷60600÷30。
(二)提高练习。
1.里最大能填几?
20×()91()×30949830×()50×()190()×6048240270×()。
练习时可以拿出其中的两道题,让学生进行比赛,交流自己的做法,学生有了一定的经验,再独立完成余下的题目。(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通过交流使学生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提高试商能力的目的。)。
2.做儿童衣服每套用布,原来有布,用去了,剩下的布做40套儿童衣服够么?
3.种植的玉米,需要种子,大约有100粒。
(1)玉米种子大约有几百粒?
(2)种植的玉米,需要多少克玉米种子?
练习时,鼓励学生用口算和估算解决问题,第(1)问可以用估算解答;第(2)问可以用笔算,也可以借助口算解答。(第一问,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有几种方法?小组间交流自己的想法。第二问自己独立完成。第一问,可用估算解答,第二问,可用笔算,也可以借助口算解答。)。
三、(趣味练习)。
人体趣味数字:
儿童的头发平均每月(按30天)长。
儿童的指甲从出生到10岁大约可以长。
人1小时大约眨眼840次。
(1)儿童儿童的头发平均每天大约长多少毫米?
(2)儿童的指甲平均每年大约长多少毫米?
(3)人平均每分钟大约眨眼多少次?
以小组合作为主,看看哪个小组最先求得结果。
20×()91()×3094。
9830×()50×()190。
()×6048240270×()。
作业设计。
完成同步练习的相关习题。
课后。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十七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03―104页练习十七。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及验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笔算和验算。
三、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及验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及验算方法。
五、教学材料:
口算卡片,应用题的投影片。
六、教学途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计算。
训练。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练习。
28÷275÷3。
69÷376÷4。
84÷691÷7。
56÷495÷5。
2、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十七的第1题,小组比赛,看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演算。
84÷772÷4。
57÷396÷6。
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板书: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4、列递等式计算。
请同学们在课堂练习本上列递等式计算。
1、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回答。
2、小组比赛。
3、学生列竖式解答,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4、教师板书。
5、学生列递等式计算。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用。
训练。
课堂。
作业。
1、文字题。
(1)请同学们自己读题。
(2)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2、应用题。
(1)完成练习十七的第5、6题。学生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2)根据条件,列式计算。
请同学们分别根据下面的4个条件,列式解答。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解答的。
3、聪明题。
请4人小组讨论,如何求被除数?再在书上解答。
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学生列竖式解答,教师批改。
1、学生自己读题。
2、列式解答。
3、根据题意,解答。
4、同桌互说,解答方法。
5、4人小组讨论,在书上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
练习十七。
28÷2=1275÷3=25。
69÷3=2376÷4=19。
84÷6=1491÷7=13。
56÷4=1495÷5=19。
八、课后: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十八
进一步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通过具体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各种情况,克服相近内容的互相干扰,能正确估算并计算、验算。
一步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一、基本练习。
1、p13.3。
出示第一组题,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指名口答。
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口算时有什么区别?
出示第二组题,同桌互相交流进行口算。
讨论: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
2、p13.1。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估算,说出商是几位数。
再要求计算。
集体反馈。
小结。
3、计算并验算。
536÷4321÷3872÷3。
学生分组完成,集体评讲。
讨论三题在计算时的不同。
小结。
4、p13.5。
引导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明确要求谁拍的最快,谁拍得最慢必须要知道每人每分钟拍球的个数。
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交流反馈。
二、课堂练习。
1、口答。
说出下面各题中商是两位数的,商是三位数的,商中间有0的,商末尾有0的。
563÷4303÷5426÷6912÷3。
259÷6856÷8700÷5214÷7。
2、拓展题。
3、填上合适的数。
5、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135,商是3,那么被除数=(),除数=()。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十九
你们是否觉得老师的反应特快?想知道它的奥妙吗?学了这节课的内容,你就知道秘诀了。
1、老师在黑板上摆一个正方形师: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生:4根小棒。
请三个学生到黑板摆,其余在座位上摆。
3、学生汇报摆的结果。
师:你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摆了几个正方形,出现了什么情况?
生1:一共有12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
生2:一共有14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2根。
生3:一共有13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
4、师:为什么有些同学没剩余的,有些同学有剩余的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把这剩余的数叫做“余数”。
生:13÷4=3……16、师:这道题我们学过用除法竖式计算,谁上来把这道算式列成除法竖式?指一名学生到黑板列竖式7、有余数的情况你也能列成除法算式呢?(看黑板的图形说;有几根小棒,每几根摆一个正方形,摆了几个?还剩几根?)怎样列式呢?学生说,老师板书。(余数和商之间为什么点6个点?你会读这条算式吗?(1)指名读算式,师范读,全班读。
8、看自己摆的图形,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对同桌说说你的'除法算式。指名说算式。(黑板)。
2、请同学们把13÷4=3……1列成除法竖式。(指名一个学生到黑板列,其余在练习本上做。
3、理解除法竖式中个部分的含义。师提问:为什么在13下面写12?生:3×4=12师:1是怎样算出来的?生:13-12=1师:为什么要用13减12?生:一共有13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
4、剩下的式子你也能用竖式表示吗?
学生列出14÷4=3……215÷4=3……3的竖式。
5、小结师:学到这,你知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内容吗?
(板书:有余数的除法)三、做书本51页的练习(你是怎样想的?3×4最接近什么?)。
生1:余数是3。
生2:余数是1。
生3:余数是2。
师:为什么不能是5或超过5呢?
4、出现喜洋洋把除数和余数都变成蓝色和红色。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谁来用一句话说说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几个学生说)生: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5、老师板书“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学生在书上填。
五、做练习。
1、做小老师判断。(书上做一做)2、53页练习第一第二题。
3、考考你。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回顾“猜手指”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奥妙呢?(5是除数,用报的数作被除数,关键看余数是几)老师报数,学生找手指。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二(实用20篇)篇二十
第二课时除法的验算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页。教学目标:1、学习一位数除整十数除法的两种验算方法;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重点: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难点:两种验算的算理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商品的画片,做游戏:这里有3元一块蛋糕,请同学们来想一想,做一做;1、买这样的一块蛋糕要多少钱?买两块呢?2、如果我有12元钱?能买多少块?27元钱能买多少块?你是怎么想的?3、36元可以买多少块?二、新课学习1、一起讨论:怎么样证明36÷3=12是正确的呢?12×3=362、试一试:这些除法算得对吗?9÷3=363÷3=2194÷2=473、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65÷3=21(块)……2(元)想一想:你能验算吗?21×3+2=65(元)你是怎么想的?三、巩固练习:1、与同座位同学合作,互相验算。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3、一边说一边做第一4、5两题。四、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