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人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优秀的作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请大家关注下方的优秀作文范文,相信能够对大家写作的思路和表达方式有所启发。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一
一下车,走到敬老院里,我感到孤寡老人一双双眼睛都盯在了我们的身上,看得我好不自在。小狗汪汪直叫,是在欢迎我们吧!我往材料堆里一挤,哈!还真丰富,有肉、葡萄干、蚕豆等粽子馅料,最重要的是还有好多粽子叶和糯米。我们一个个“争叶夺米”,不在话下。可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包呀?一个个同学都拿着那一片片粽子叶发呆。
于是,几个老奶奶就来教我们:先把粽子叶一卷。做成一个小碗,然后把馅料填在小碗里,填满之后把小碗捏成三角形,把上面剩余的部分盖下来,用绳子扎紧,ok,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于是同学们都照着这个样子去做,但还有些人不懂。此时,我看见有的同学去孝敬老奶奶了,一位同学在老奶奶身后轻轻地敲着背,老奶奶高兴地笑了。
过了一会,同学们都多多少少做了粽子。我仍然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到后来才在奶奶的帮助下做了两个“微型粽子”,看着这两个小小的粽子,我无奈地笑了笑。
到了该走的时候了,我们都恋恋不舍的把粽子送给老奶奶,然后,一步一步地离开。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二
今天,我到小姨家做客。弟弟不在家,真扫兴,又得当没有“士兵”的“将军”了。但我往桌子上一看,是粽叶呀!
我高兴极了,便缠着小姨教我包粽子,小姨无奈,只好答应教我包粽子。
终于开始包粽子了,小姨先教我把粽叶卷成圆圆的漏斗状,显得十分轻松,而我弄了半天也没弄好。只好向小姨请教,原来,是我太心急了一点,总是卷不成形。于是,我只好冷静下来,小心翼翼的卷了起来,哦!
终于完成了第一步。我继续包粽子,小姨用手把糯米一把一把地抓进了“漏斗”里,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把米抓进了“漏斗”里。终于到了最后一步——封顶了,只见小姨将剩余的叶子盖在露在外面的糯米上,就完成了我也这样完成了第一个粽子。
当小姨把粽子拿出来后,不禁笑了起来,我过去一看,原来我包的粽子所有的角都在漏米,哈!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三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妈妈告诉我,每年的这一天每家都要包粽子吃,是纪念诗人屈原的。
晚上吃过晚饭,妈妈说:“端午节快要到了,姥姥家今天晚上要包粽子,咱们去帮忙吧。”我一听要包粽子高兴地跳了起来。
到了姥姥家,一开门我就闻到了粽叶的清香,我急忙跑进客厅一看,姥姥和刘奶奶已经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刘奶奶拿起两片泡好的粽叶叠在一起,用剪刀剪去叶子的根部,然后把整理好的叶子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抓起一把雪白的糯米塞进漏斗里,再放上红枣、花生和豆子,再放上一层糯米盖上、压实,然后把上面的粽叶折过来,把糯米紧紧地包住,接着用线吧粽子缠起来、拉紧,打上一个结,一个三角形的粽子转眼间就包好了。
我看着刘奶奶包了两个粽子以后,心里想:“很简单嘛,我也来试试吧!”我学着刘奶奶的样子一步一步地包了起来,首先我拿起一片粽子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用手捏好,这时刘奶奶说:“你得把手往上捏一点,你越往下按,粽子包出来以后就越扁,你往上捏包出来的粽子就是一个饱满的粽子了。”我听了,重新找好位置,抓起一把糯米塞进“漏斗”里,压实,用线绑了一圈,这是我才发现我包的粽子上破了一个大洞,我只好返工,我很小心地拿起一片粽叶包了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
我把包好的粽子和刘奶奶包的粽子放在了一起,刘奶奶包的粽子像鼓起气来的大肚子将军,可我包的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我害羞地笑了。
“包粽子”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坐起来可真难啊!
明天是端午节,我们肯定是要吃粽子的。我和我妈妈就在今天一起包了粽子。
我这也是第二次包粽子了。就在前几天我们班就举行了“棕香飘飘,庆端午”的活动。
有了上次包粽子的经验,自此包粽子因该难不倒我了吧!。我心里这么想着。可是实际上和我的幻想却有着180度的差距。
我按照上次包粽子的样子包着粽子,可是我不管怎么规规矩矩的包粽子,粽子还是像顽皮的小孩子一样不按照我的思路去做。无奈之下,我只好去求助我的妈妈。妈妈先是给我示范了一遍,我看完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接着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粽子来了。
我先把芦叶做成斗形,这是妈妈大叫一声:“你做错了。”我吓了一大跳。她说:“你应该这样子摆放芦叶。”这是,她一把拿过我手中的芦叶。把芦也的哦排放顺序换了一换说:“应该这样子放才对。”我接过她的芦叶把它做成了斗形。
接下来我做粽子还比较顺利,可是到了封口的时候,我又被难倒了。我封上去的时候,里面的米“哗”的一下子全部都掉了出来。我赶紧把它拆开重新做粽子。我照着原来的样子又做起了粽子。这回,我可比前一次小心得多了。我每一步都回想着妈妈做粽子的样子。到了封口的时候,我看了看妈妈。“哦”我便做起了我自己的粽子。先是向左边封,在绕的右边,在绕一圈。好了到收口的时候了。我把针往粽子里一扎。再把针从里面抽了出去。最后,我在使劲一来,芦叶也顺着针穿过了粽子。
就这样,我的粽子终于做完了。我准备在那几片芦叶做粽子。可是我傻眼了。居然没叶子了。我在做一个粽子的时候妈妈居然做好了一盆的粽子。
我这次虽然只做了一个粽子,但我相信,我明年能做两个!
第一次包粽子,就像背着千斤重的货物在茫茫原野上行走一样,我觉得好艰难。
今年的端午节那天,我本来不想去外婆家包粽子的,因为我当时还根本不会包粽子,于是就跑到舅舅家上网去了,我始终认为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最迷人。大概一个多小时吧,突然就听到妈妈的喊声:“芪芪,别上网了!你赶快下楼来帮我们包粽子吧!”我嘟囔着回答:“不想。”妈妈仍然问:“为什么不想下来包粽子?等我们弄熟了你就不要吃吗?”由于过分迷恋于网络,我对妈妈的责问生气极了:“我不会包,也不想学……”
过了几分钟,舅舅用威严的语气把我叫下楼去包粽子,我才恋恋不舍地把电脑关机了。
在学包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一边包一边被妈妈轻声指责:“包就包好一点,别这样心不在焉的。多看看,多问问,多学学,将来呀,外婆、我和你舅妈都老得做不动了,每年的端午节还不都是要你亲手包粽子吗?”好可怕的声音啊!我不得不默默点头起来。
粽子都包完了,她们包得既快又好,都是整整齐齐的。而我包的粽子却是七歪八倒的,真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呀!后来,素来做事严谨的妈妈又把我包的粽子逐一拆开来,接着她更耐心地教我重包一遍,直到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得方方正正为止。
经过这次考验,我想:今后我会把粽子包好的,不论在哪个方面,我一定要想方设法超过别人,努力成为一个任何时候都是自食其力的人。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四
又是一年端午到,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包粽子的身影,我心里痒痒的,也想去试一试。跑进dao厨房,眼前一亮,哇!包粽子的材料可真丰富,有五花肉、糯米、红豆、花生、蜜枣……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搬来凳子,在妈妈身边坐下,默记着包粽子的步骤:先把三到四片粽叶卷成一个喇叭形,放入少许糯米和红豆,然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蜜枣或猪肉,最后用早已撕好的棕叶条把粽子较大的一头捆扎好。
我一边默念方法,一边学着包起粽子来。前面的程序倒不是很难,最后一步可成了拦路虎。我左手握着粽子的半成品,右手拿着棕叶条,刚想做一个缠绕的.动作,没想到左手一下就松了,糯米和馅儿撒了一地。妈妈赶紧安慰我:“万事开头难,慢慢学就会了。”接着,她特意放慢了捆扎的动作,一边缠绕一边交代要领:“把粽子攥紧点,捆绑时得用点劲。这样才不会撒,煮的时候也不会散开。”在妈妈的指点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个粽子。转眼看看妈妈,居然已经包了一盘。我不着急,慢慢学,一会儿,基本能赶上妈妈的节奏了。真可谓“熟能生巧”!
妈妈看到我包的粽子,笑着说:“你包的怎么像个三角形?不过还是蛮漂亮的,有创意!”我一看,还真是,妈妈包的是一个个圆锥形的粽子,有模有样的。
该煮粽子了,妈妈往锅里放了一些水,然后放入一个金属架子,把粽子一层一层垒上去。一个小时后,粽子出锅了,一股浓郁的粽叶香扑鼻而来,闻着就想吃。我抢先尝了一个,哇!好烫!我只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这样反而更能品味到粽子的清香了。
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闻着浓浓的粽香,真是妙不可言!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五
端午节快到了!今天老师很开心,教了我们包粽子,材料有:芦苇叶、糯米、线。另外我喜欢吃甜的,所以我包的馅儿是白糖。
首先把芦苇叶和糯米洗干净,拿起芦苇叶放到切菜板上铺平,将它折起卷成一个圆锥形,之后舀起糯米倒进刚才卷好的芦苇叶里,再将多余出来的芦苇叶从左边按到右边,从右边压到左边,最后再从前边盖到后边,然后用线绕三圈裹起来系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可是现在的粽子还不能吃,那怎么办呢?答案是将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关上盖子,点火煮!但是煮粽子要20分钟,那么就让我们等待吧!“呼”,漫长的20分钟终于过去了,现在我们揭开锅盖熄火,戴上手套伸进锅里拿起一个粽子放到盘子里,端起盘子摆在桌子上,拿起剪刀剪开线,拉掉线丢进垃圾桶,剖开芦苇叶用筷子夹住粽子,就可以吃了,小心烫哦!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好了,我要拿去给爸爸妈妈分享了。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六
端午节,我梦寐以求的日子,因为奶奶答应了我要教我包粽子,所以,这天对我的意义自然与众不同。
早上起来,梳洗完毕后,饿得饥肠辘辘的我跑到餐厅,只见餐桌上摆着的并不是丰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长长的叶子,一些五颜六色的肉、菜混搅得馅。我立刻气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厨房气势汹汹地问奶奶:“奶奶,今天谁来家里做客呀?还是什么特别的日子?怎么不做饭,难道就吃这些叶子”“傻丫头,今天是端午节。”“呀!我怎么忘了?”“走吧!傻丫头,全家总动员!”“干什么去?”“包粽子呗!”我欢呼起来,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也不懂该怎么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马难追,外加9个香炉——一言九鼎,只好硬着头皮去蛮干。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来,我虽然也装的有模有样,可还是逃不过奶奶的火眼金睛,“傻丫头,不懂了吧?我来教你,先把叶子重叠,分开一点,再把糯米拿来放在手心,然后……”虽然听得迷迷糊糊的,但还是听懂了,便有模有样地做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横七竖八的小粽子就诞生了,虽然模样看起来很不乐观,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还是内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几个,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大。“再见了,我的粽子。”还没说完,它们就被奶奶送入了蒸笼里。
“哇!好香啊!”吃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呀!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七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但不过今年的端午节我过得很特别。
我和奶奶等天黑了再去包粽子。夜幕降临了,弯弯的月儿,像是金色的小船在蔚蓝的大海上航行;银亮的繁星,像是睁开了明净的笑眼,在高高的天幕上眨动。家家户户都在院里忙着——包粽子。我依偎在奶奶身旁,学着包粽子。
奶奶真会包粽子。她用汤匙在盆子里挖了些糯米,用手把粽叶卷好,将糯米倒进去,然后用五彩线系好,把包好的粽子连成一串。奶奶包的粽子真好看,像羊角形的叫“三角粽”。各式各样,有趣极了。
我包着粽子,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就问:“奶奶,为什么要在农历五月初四的晚上包粽子呢?”奶奶笑着回答说:“包粽子还有一段故事呢!”“奶奶,那您给我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我恳求地说。“好吧!”奶奶摘下老花眼镜,摸着我的头说。我双手托着下巴,睁大眼睛听奶奶讲这个动人的故事。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诗屈原,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对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楚怀王听信谗言,反而疏远了她。公园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国攻破,屈原悲愤交加,于这一年五月初恨投江,以身殉职。消息传出后,汩罗江岸边的人们争先恐后驾着渔船打捞他的尸体。有的人鱼儿、虾儿伤害了屈原,纷纷从家里带来了米饭,“莫伤忠良,莫咬屈原”。后来每逢五月初五,人们便采了粽野,包着肉、饭、枣等,做成粽子,投入江中祭奠屈原。”
奶奶的故事讲完了,我想了很多很多。屈原忧国忧民,为国家着想。我们要像屈原学习他那种爱国主义精神。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八
星期四是端午节,我妈妈早早的起来了。她把红枣和大米泡在了水里,然后又拿来了竹叶。这时我醒了,我看见妈妈在包粽子,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和您一起包粽子吗?”妈妈说:“可以,不过你得把手洗干净。”听了妈妈的话,我就去洗手了。洗完手,我就开始学包粽子。我学着妈妈把竹叶卷成了一个圆锥形,先把一颗红枣放进去,然后再放点米,我让妈妈帮我包好,我再用五丝线把粽子捆好,这样连续做了很多,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箅子上蒸,过了一段时间,香喷喷、热腾腾的粽子熟了。
我们开始吃粽子了,咬一口,可好吃了!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家开始包粽子。首先,爸爸去菜场买了糯米、粽叶。爸爸一买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说:“快点开始,我等不及了!”我和爸爸负责包粽子,妈妈负责把包好的粽子用绳子绑起来。爸爸先准备好了一个盆,接着,就开始包了。爸爸非常熟练,包的粽子像模像样,我呢,有的像曲奇饼,还有的像只有一块橡皮那么大,那么扁,不是糯米太少,就是包的太小,妈妈就像传送带一样,接一个捆一个,渐渐的盆里的粽子越来越多,堆得就像座小山。但是我偶尔也会包一个好粽子。我又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又包了一个空粽子,还好妈妈没察觉到。终于,粽子包完了,该煮了,我时不时地向妈妈问:“好了没?好了吗?”好不容易粽子煮好了。妈妈拿起一个粽子笑着说:“好了,小馋猫,可以吃了”。我急切地拿一粽子撕开粽叶一看,是我包的颜色还有点发亮呢!我一尝大叫:“嗯,好吃!”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爸爸妈妈都笑了。啊,这个端午节过的真有意义啊!
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我早早就起床了,因为我今天有一个特别任务,那就是为明天端午节包粽子,妈妈昨天就把粽叶、花生、蜜枣、糯米,都准备好了。今天,妈妈早早地吃过早饭,就包起了粽子,经过我的了解,我得知妈妈包的是“五角粽”,因为上下左右有五个角,所以被人们称为“五角粽”。
开始学包粽子了,只见妈妈左手拿粽叶,右手拿勺子,她先把粽叶卷成漩涡状,又飞快地用勺子舀着各种馅料,有糯米,有蜜枣,有花生……看得我眼花缭乱。
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包起了粽子,先卷一个漩涡,然后放馅料……在我的精心努力下,一个“瘦子”闪亮登场!
和妈妈包的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接着,我和妈妈包的粽子出锅了,妈妈包的个个挺着“将军肚”,而我……哎!我就不说了。
虽然我包的粽子个个都“瘦小”,但是我尝起来格外香甜。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早上,我非缠着妈妈教我包粽子。妈妈无奈,只好叫我这个“冒失鬼。”
我先看着妈妈包,只见粽叶、粽米在妈妈娴熟的手法下完成了。妈妈又叫我自己包一变。
我照着妈妈的样子,先拿起粽叶,做成粽子的雏形,紧接着,我抓起一把糯米往粽叶里放,刚放进去,粽叶像一个顽皮的爆竹一下子爆开了,一颗颗糯米像雨点似的掉落在地上,发出动听的声音。
我不敢怠慢,赶忙把地上的粽叶捡起来,洗了一遍(因为我妈妈很节约粮食)。我有拿起粽叶包了起来,这次,粽叶在我手里乖乖的,一点也不像是刚才的那一片脾气暴躁的粽叶。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包好了一个粽子。
接着,我帮着妈妈不一会儿就把所有的粽叶和糯米全部包完了,妈妈高兴的自夸我好样的。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九
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传统节日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买糯米蜜枣和芦苇叶子,准备回家包粽子。传统节日端午节当天,妈妈一边给我听写生字一边包粽子,姐姐也参与了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造型非常好看,妈妈包的可就差远。
刚包了一回儿,我姐姐突发奇想,要往粽子里包火腿和海苔,然后姐姐专职包火腿馅粽子,妈妈包花生绿豆葡萄干馅的粽子。姐姐包了十多个,妈妈包了十多个,她俩互不相让。
闲话就说到这里,下面我们开始吃粽子,妈妈还做了很多菜和鱼汤。我吃的第一个粽子是海苔馅的,这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过得非常愉快。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十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当妈妈读到这篇短文时,我便知道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了。
传统节日端午节那天,妈妈准备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应了。
我和妈妈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着地到菜场上买包粽子的原料,妈妈精心挑选了一些粽叶,买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说要吃肉粽,妈妈笑呵呵地说:“好好好!小馋猫,给你做肉粽!”转过身去买了二斤猪肉和一些红枣赤豆。
回到家,妈妈叫我把粽叶先洗干净,烧上水,然后把洗干净的粽叶轻轻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粽叶放到盛满冷水的盆里浸泡一会。妈妈解释:“这样叶子不会发黄,碧绿碧绿的叶子包起粽子来可漂亮了。”
粽叶准备好了,接下来该拌馅了。妈妈把肉切成小方块,倒上若干酱油、鸡精、盐拌匀,腌制半小时,让它入味。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买来的糯米、红枣、赤豆分别洗干净,最后按照比例把红枣、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红红的红枣和赤豆,好漂亮呀,象一锅闪闪发光的珍珠玛瑙。
开始包粽子。我搬来小板凳,坐在妈妈身边,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粽叶里抽出一张比较大的粽叶,打算包一个小粽子。我先把叶子裹成一个漏斗型,然后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轻轻用手压一下,三角粽的形状出现了。我手忙脚乱地把叶子沿着三角粽的轮廓绕呀绕,可是粽叶好象不听使唤,我用力过猛,叶子碎了,还好米没有漏出业。我胡乱地往粽子上绕线。这哪里是粽子呀!简直是个“伤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来。
在妈妈的精心指导下,我终于包成了一个看起来顺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学。最终,我和妈妈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杰作,我满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十一
今天中午我们的饭碗中多了一道特别的点心——粽子,这粽子是迎接端午,我们年级组织学包的`,我包的粽子在别的同学碗里。
其实包粽子是一门技术活。首先要准备芦苇叶、糯米、红枣和棉线。首先把芦苇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就不容易破裂。把叶子摆好三片,从中间折成螺状,用勺子盛一些米进去,再放一个大大的红枣,接着再次倒米盖住红枣。完成后把卷在后面的叶子往前一折,盖住螺形口,把长出来的叶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线扎紧。为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绕了几圈,线绳纵横交错地五花大绑在那个可怜的小粽子上。说得容易,做起来就不一样了,在包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叶子从中间卷成螺形,但是螺形不好看,于是又重卷了几次,终于好看了,可是刚要倒入米的时候,发现芦叶上破了一条缝,我换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叶子裂了一条缝,我无可奈何,等换了四片叶子后,才勉强卷成了一个螺形,灌入米,放入枣包好,线绳扎好。才扎好,发现叶子又裂开,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个开口粽子。我叹了口气,气愤地将米和枣从缝中挤出来,说:“这真是个粽子开口钱包”!
还有一次,包的时候还算顺利,可到了后面扎线的时候,这粽子原来应是锥形的粽子,变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压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们这次包的粽子还要送给周围帮助过我们的人,为了让每一位老师、护学的警察、孤独的老人……都能吃到,我包了十几个。其中有几个是我独创的袖珍型粽子:用一片叶子包成的,因为蜜枣太大了,只能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尝着同学们的粽子,觉得自己动手包的粽子比妈妈、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这是我永远忘不掉的美好的记忆。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十二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日记,我苦思冥想,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该写什么。妈妈见我愁眉苦脸的样子,便提议让我跟奶奶学包粽子,我开心地答应了。
我先来到洗手间,把手洗干净。接着,我对奶奶撒娇说:“好奶奶,我想学包粽子。你就教教我吧。”刚开始奶奶有些犹豫,但经不住我的“甜言蜜语”,最终还是答应了。
于是我认真地向奶奶学起了包粽子。我们把粽叶卷成了一个“漏斗”,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糯米装进了“漏斗”。接着,利用多余的粽叶在“漏斗”上卷了一个桶状,继续装米,并用一根筷子把米压紧。最后,再用粽叶把上面的米盖了起来,用线一捆。最后大功告成,我的第一个粽子“横空出世”了。
虽然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感觉很累,但看到我的“作品”完成,我又是那么的开心。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更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十三
在家乡,端午节前必须去包粽子,对农村人来说,这可是大事。
一大早,忙着去摘粽叶。父亲说:“摘粽叶可讲究了,要选又宽又厚的,这样就不怕破了,要是你用大的,一煮就破。因为叶大的很薄,容易破。”大家摘的可利索,不一会就提来一大篮子粽叶。
别以为摘完了粽叶就没事,还有一件大事在等着你,那就是调糯米。首先把洗好的糯米加些碱,再和了,碱要合适,等糯米全变黄了再加馅。父亲放了些切好了的瘦肉加进去弄均匀,这就调好了糯米。也可以拿红豆当馅。
一切准备停当,现在得包粽子了,父亲拿起了三片粽叶,一大二小,还有一片尖朝上,一片尖朝下。摆放好粽叶后,卷成尖筒,手握牢,勺了几勺糯米,用筷子把糯米压紧,又勺了一勺糯米,留了2厘米深。父亲把它包好,用绳子扎紧,这便做好了一个小巧的粽子。父亲告诉我:有功夫的人还能把粽子包成“尖牛角”“圆皮球”等等。父亲叫我把粽子的叶尖剪掉怕煮的时候尖头把其它粽子扎破。
端午节来临了,大家伙忙着煮粽子,大街小巷上处处飘着粽子的香味。
香喷喷的粽子端上桌来了,我们几个小孩争先恐后,生怕被别人抢去,拿了粽子就开吃。“哎呦,哎呦,真烫!”我把粽子放到了桌上,看到别人吃得津津有味,也就吃起来,觉得特别的香。
吃到的一个粽子包含着多少智慧和汗水啊!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十四
今天一早,正在睡懒觉的我被妈妈揪了起来,揪就揪吧,还在我耳边大吼“起床啦!太阳晒屁股啦!”我发誓,当时我的耳膜真的快被震穿了。在老妈的威逼利诱下,我十分,非常,特别不情愿的坐了起来,穿衣服。
刷牙时妈妈还在唠叨“我说你这熊孩子,速度还能再慢点么,早饭要冷了。”吃过早饭,我又被拖着去了菜市场,买了一大把粽叶,又买了些其他东西,而我,很荣幸地做起了搬运工。回到家,妈妈立刻拿来一个大桶,在里面倒入清水,将粽叶泡在里面。随和又拿了些小米和蜜枣放在篮子里。接着便开始包了。
我还是个新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妈妈包,边看边学。只见妈妈拿起两三片粽叶,重叠在一起,左手那么一扭,就形成了一个筒状。然后用勺子舀了一些米,又拿了一个蜜枣放在筒里,用余下的粽叶一层层包裹起来,最后用草绳紧紧扎起来,免得煮的时候松开,一个粽叶就保好了。
看着妈妈包,我也忍不住了,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粽叶,开始包了……一开始包的不怎么样,不是没扎紧就是米放多了或放少了。不过熟能生巧嘛!我一个接着一个包,越包越好。
很快,粽叶都被我们用完了,粽子也下锅了。不一会儿,粽子就熟了,我轻轻拿起一个剥了皮,咬了一口,嗯,真好吃,甜而不腻,酥而不软,让人吃了想再吃一个。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十五
桂子开花,十里飘香,粽子成熟十里米香,亲手包粽子!
下午我从英语班回来,一进门,一阵阵米香从厨房向我扑来,我似乎飘起来了,我慢慢地走进厨房,一进厨房门,只听一声喊:“哲哲,回来了!”我抬头一看,顿时目瞪口呆,只见老妈手疾眼快,一分钟就包了两三个,我忽然想起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便大声说:“妈妈,让我也包几个粽子吧!”不行,起初妈妈坚决反对,但是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只好让我试包几个。
起初,我精神抖擞,拿着粽子叶开始包,可才包了两个,就已经无精打采了,当我再拿下一个粽子叶的时候,妈妈按住了我的手,用有点请求的口吻说:“你别包了,去玩吧!”我低头一看,顿时傻了眼,那两个粽子哪像完好的粽子,简直就像漏网之鱼!一个个都咧嘴笑着,露出白白的米粒!另外一个则更夸张,一个粽子叶那么大,可我只填了一丁点米,连蜜枣都没有塞进去!
开始下锅了,首先煮了十几分钟,又闷了半个小时,刚一开锅,我马上目瞪口呆,石化在一旁,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我包的粽子只剩下了个粽子叶,馅都流到锅里了!
从包粽子这件事中,让我懂得了天才是要付出1%的智慧与99%的汗水,功夫是一步一步练成的,就如妈妈包粽子手疾眼快的程度!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十六
今天,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了昨天在奶奶家打得粽叶,说要包粽子给我吃。我一听,高兴极了,连忙说:“妈妈,我也和你学包粽子吧。”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先把粽叶放到锅里煮上,就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大枣、还有花生米。妈妈把这些材料放到水里泡了起来。不一会儿,粽叶就煮好了,妈妈又用清水把粽叶洗了一遍,也放到清水里泡了起来,看着煮好的粽叶,我不禁好奇的问:“妈妈,粽叶为什么要煮一下呢?”妈妈说:“煮了粽叶会软一点,包起来不容易破,要好包一些。”原来是为了包粽子的时候好包,我还以为是要用熟的粽叶呢。我又帮妈妈拿来了绑粽叶的勒草,就开始包粽子了。
妈妈先把四、五片粽叶稍稍重叠平放在一起,接着再把它拿在手里,卷成圆锥状,再向里边放上准备好的糯米、大枣和花生米,再用余下的粽叶把口封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出来了。接着,还要用勒草把粽子紧紧地绑住,如果绑不紧,放在锅里煮的时候米就会溢出来的。
我看妈妈包得挺简单的,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动起手来。谁知,看和做不是一回事,不是粽叶没有叠好,就是装的米多了包不上口。这才知道,看花容易绣花难,我连忙虚心地向妈妈请教起来。经过了妈妈的悉心指导,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
看着我包的那几个奇形怪状的粽子,我和妈妈都大笑起来。但我的心里挺高兴的,因为这是我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它的味道一定是非常鲜美的。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十七
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有的事情使我悲伤,有的事情使我后悔……然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我学会包粽子那件事。
记得那是去年的端年节,按照习俗是都是吃粽子的。那天早晨,我对妈妈说:“妈妈,快去买粽子吃吧!”哪知道妈妈突然心血来潮,说:“我们今年不买粽子了,我们自己来做粽子了,我们自己来做粽子吃。”“为什么?”,我不解地问“买回来多方便呀,热一下就能吃,干嘛要自己做,自找麻烦。“可是我们家有材料啊,为什么不做,除非你不会做。”妈妈说。听她这一说我可火了,竟然说我不会包粽子。好!我今天就让你瞧瞧本姑娘的.厉害,便随口说了一句:“做粽子就做,谁怕谁呀。”
可刚说完我就后悔了,因为我却不会包粽子,不过我外婆很会包粽子,妈妈小时侯跟外婆学过,所以,我家的包粽子能手要数妈妈了。
五分钟后,妈妈把材料准备好了,大家都开始包粽子了。我不会包,既然有“高手”在场,不妨先“偷师”,然后再开始包。只见妈妈挑了两片又宽又长的叶子,熟练地卷成“喇叭”形,再用小勺舀几勺江米装进“喇叭”里,然后均匀地放上三个红枣,最后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线绳系紧,一个四角的大粽子就包好了。这一下,可把我这个在家什么事都不干的人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我真对妈妈佩服得五体投地!妈妈似乎发现我一直盯住她,就说:“玮玮,我教你练着包吧!”“这有什么?包就包吧!”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子叶卷成个大“喇叭”,用勺子舀了几勺江米,又放上红枣,然后包了起来。可粽子在我手里却不听使唤,一会儿,江米“拱”了出来,慌忙抓起一片叶子堵上。好不容易包好了,一看,可羞死人了!这是什么粽子呀?圆鼓鼓的,简直成了个大肚娃!还有江米露在外面,好像在咧嘴笑我呢!再看看桌子上,又是江米又是水……我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我正想放弃,可又想想,要是被同学知道我连粽子都不会包,那多没脸子呀。不行我一定要包好,我暗暗下了决心。我包一个又一个,当包完第五个的时候,“哈哈!”我高兴得笑出声来,我终于包出一个合格的粽子了。我真高兴啊!当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时,感到无比的自豪。这次包粽子的事情深深印在我心里。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十八
俗话说得好:“吃了端午棕,才把棉衣送。”眼下,正是荷花盛开之际,又到了中国的传统日子:端午节。然而,在今年的端午节,我却得到了不一样的收获。记得这天下午,我刚睡午觉起来,只见妈妈一边端着一盆糯米,一边对我说:“女儿,你要不要过来跟妈妈包粽子?”睡意朦胧的我立刻清醒过来,迫不及待地催妈妈,说:“妈妈,妈妈,快点,快点!”她不紧不慢地说:“急什么,坐好,要开始包了!”我们坐在板凳上。妈妈拿起一片粽叶,将它平放在手心,然后又拿起一片叶子,反复重叠,再抓一把糯米放在叶子上,将叶子的两边叠起来,又将两头折起来,“拿着。”我毫无头绪地接过妈妈给我的“半成品”,又说:“妈,这是干什么?”“傻孩子,当然是包粽子。”“粽子是这样包的?”“啊,不然还怎样?”经过妈妈的'“良苦用心”指导下,我终于明白粽子的包法。
“叮铃铃,叮铃铃……”妈妈的手机铃声响了,她转过身去接电话。突然,我坏笑了一声,准备要自己动手包粽子。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将一片片粽叶放在手心,然后抓一把米,呀!我的手上怎么全是小小的糯米,没办法,我只好将粽子里的米都洒出来,然后把我手上的米抖擞在粽叶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只见我刚才辛辛苦苦弄好的“粽子”竟然破了个洞!这下好了,把我气坏了!我一撒手,全部的粽子都散了。“孩子,你又在弄什么?”妈妈打完电话后赶过来,“啊!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妈妈看看地下的糯米,又看了看我,说:“女儿,你想包粽子可以跟妈妈说,实在没必要自己干!”听到妈妈这话后,我心里的小人发誓,以后永远也不自己包粽子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带着“异域风情”的粽子。煮熟后,我们全家都笑了……快乐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端午节马上就要过去。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乐观的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记住:“包粽子”历险记的浓浓端午情。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十九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
由于端午节和儿童节挨得非常近,因此美术老师教我们包“粽子”,一方面是让我们学会怎么包“粽子”,另一方面嘛,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做准备。
刚开始包时,我们都以为非常简单,就没听老师的“教程”,自顾自的包起来,没想到第三部时就弄不起来,但是就住在这个时候,陈洋包起来了,我们有的就去请教陈洋,有的让陈洋帮他包。陈洋忙的不可开交,我在旁边一边看陈洋包,以便自己摸索着,结果还是失败了,我还是没有放弃,把纸拆开来以次一次的重新折,一次一次的重新包,接着我总结了经验(其实是失败的经验):每次做第四步的时候,老是折不立体。我只好让陈洋帮我折了一个。
后来我仔细观察了陈洋帮我着的那一个“粽子”,原来是要把那个上去,我若有所思。后来,我又折了几次,但是还想刚开始时,边对不齐,气得我火冒三丈。
回到了家,想到还要做一串粽子和一串千纸鹤,就晕菜了,看来我还得慢慢的摸索,或者去请教大人。
包粽子迎端午六年级(优秀20篇)篇二十
星期天就是端午节了,所以星期五我们举行了一场包粽子比赛。我们准备第一节课包粽子,第二节课写粽子,第三节课尝粽子。
开始包粽子了。大家都熟练地拿起一张粽子叶,我也不例外。我先把粽叶卷成一个筒(筒底下要是尖的,不能漏),然后开始填米。开始还一切顺利,可到了盖粽叶这一步我就怎么也包不好了,不是一个扁扁的三角形;就是盖上后漏米。同学们都说我们这一组是“一点就通”,可没人“点”,可我觉得我是“百点不通”啊!奶奶在家教了我好多次了,可我还是一点不会。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包出了第一个粽子,这个粽子该尖的地方不尖,该圆的地方不圆,真不成样子,不过我还是很重视它,把它放进了我的小盆里。
开始写粽子了。所谓写粽子,就是包粽子的过程结合自己的感想写一篇作文。我虽然包得不好,可写起来是“下笔如有神”。我写了一行又一行,很快交了上去。老师问:“怎么这么快?肯定没好好写。”我打趣地说:“我这是速成作文,保证质量!”
终于开始我们最喜欢环节:尝粽子了!老师把煮好的粽子发给我们,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虽然这些粽子不如家里包的好吃,不过在我们心中,各种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它—一个自己包的粽子,因为那是我们全心全意包出来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理解更深了,我还明白了:任何事都不能一味地去做。就像包粽子,这样包不行,再换一种方法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