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演讲稿可以借鉴优秀的演讲范文,学习别人的优点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多样性和独创性。演讲稿的成功与否与范文的参考相关,在以下的演讲稿范文中,你将会找到一些对自己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一
我们纪念长征,就要学习长征那种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品格,尤其在新时代,这更是学业成功事业胜利的重要保障,试想一个连一点苦累都受不了的人,如何能担当祖国建设之大任哪,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下面是tui555小编整理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欢迎参考!
回顾过去,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它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块伟大的基石。
有道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取得了这样伟大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千千万万长征英雄们的血泪与汗水的付出,长征开始时,我军有部队十几万人,而长征结束时,就锐减到了3万,到今天止,还活着的老前辈们已不到600人了。想想,多沉重的代价啊!正是这么多人为革命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今天一点一滴的幸福生活。
如果真的不知道,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红军来到了四川西部的大雪山。大雪山终年积雪,高耸入云,山顶空气稀薄,使人喘不过气来。但是英勇的红军踏着没膝深的积雪,迎着狂风,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雪山。”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一位红军首长十分疲惫地行走在路上,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地朝前走着,他们掉队了。忽然他看见了前面的一个小红军,不过十一二岁,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首长把身上仅有的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吧’,小红军一拉干粮袋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你还是先走吧’。首长被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向前走去……可不多会儿,首长又回来了,他不放心小鬼,可见到的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首长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准备把他驼出草地,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是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首长明白了为什么小红军要让自己先走了,他不想连累自己啊,可这时小红军已经停止了呼吸。”
“过了大雪山又是一望无际的草地。大草地荒无人烟,到处都有泥潭,稍一不慎,踏进去,就会被吞没掉生命。红军没有吓倒,他们继续前进。粮食吃完了就吃野菜,甚至把皮带切成一块块煮了吃。他们你扶我,我扶你,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信念,终于走出了草地”。
听了上边的几段长征缩写,我们已经对长征精神有所觉悟了吧。正是革命前辈们那种为国为民,不怕困难,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崇高品质使他们在历经千难万险后终于取得了胜利,而后又正是这种精神基石使他们奋起拼搏,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我们数亿中国人能够站起来做人!为的是让后代中华儿女有一个安定的家,过上幸福的生活!为的是让我们的祖国不受列强的侵辱,能够自豪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现在的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人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或许那样艰苦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然而有的人正是没有想到这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一些人好吃懒做,不思进取,肆意浪费;一些人见到困难就低头,胸无大志,精神恍惚;一些人学习不刻苦,工作不努力,没有奉献精神;一些人自高自大,自命不凡,没有民族气节……这些人早已忘记了革命先烈们的遗愿,早已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同学们,没有信念的队伍是一支不堪一击的队伍,没有民族精神的国家必将是一个懦弱的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气和传统不能丢啊!那是我们继续生存的基石。
我们纪念长征,就要学习长征那种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品格,尤其在新时代,这更是学业成功事业胜利的重要保障,试想一个连一点苦累都受不了的人,如何能担当祖国建设之大任哪,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我们缅怀长征,就要学习革命先辈那种面对困难不低头、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好品质。想想在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下抢渡金沙江、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爬雪山、过草地……哪一样没有生命危险,而英勇的红军战士何曾惧怕过,何曾想过向困难和敌人低头!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最后的胜利,他们是最伟大而不朽的。
我们学习长征,就要发扬革命前辈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人说,时代变了,就不需要艰苦奋斗了,这是错误的。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百折不挠的品质,是难以实现最终目标的。何况目前的中国,还有大部分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不算富裕,还要靠艰苦奋斗才能过上好的日子。
我们弘扬长征,就要在珍惜现在、积极努力、创造未来。我们是新时代的主人,我们也在一步一步走着长征路,自然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我们弘扬长征,还要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积极奉献。如果人人都以助人为乐,以奉献为荣,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我们教师弘扬长征就要为人师表,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效命于民;我们的同学弘扬长征就要热爱祖国,立志好好,以革命前辈为榜样,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做一个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
长征精神是我们的基石,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座右铭,让我们时刻牢记于心,用长征精神不断鞭策自己,效验自己吧。而我们也是基石,是祖国建设的一块块基石,是中华巨龙腾飞的基石。基石应该是结实的,牢固的。让长征精神一代传一代,基石垒起伟大祖国更辉煌的将来。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八万红军被迫离开中央根据地,从南中国的崇山峻岭中开始了漫漫长征。长征路上,面对着自然界种种艰难困苦,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他们都毅然挺过去了。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踏过去了。在整个长征的368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一共爬过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30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这一切,让今天的人们,长久地发出神奇的感慨。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写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正是这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长的道路。是他们,吓得敌人闻风丧胆,狼狈而逃;是他们,突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国旗抹成了红彤彤的颜色;是他们,凭着一股执着的精神,创造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奇迹,走向抗日的最前线,提起了祖国生死存亡的重担!
怪不得毛主席会这样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像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2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没错,这正是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引以为骄傲的。我们不会忘记这一辉煌的斗争业绩。今天,我们要从红军长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气、力量和智慧,继承先烈们的遗志;把我们祖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让我们的人民自由幸福!
我们年轻一代,正走在先烈们为我们开辟的社会主义大道上,走向现代化灿烂的未来。
回顾过去,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它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块伟大的基石。
有道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取得了这样伟大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千千万万长征英雄们的血泪与汗水的付出,长征开始时,我军有部队十几万人,而长征结束时,就锐减到了3万,到今天止,还活着的老前辈们已不到600人了。想想,多沉重的代价啊!正是这么多人为革命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今天一点一滴的幸福生活。
如果真的不知道,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红军来到了四川西部的大雪山。大雪山终年积雪,高耸入云,山顶空气稀薄,使人喘不过气来。但是英勇的红军踏着没膝深的积雪,迎着狂风,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雪山。”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一位红军首长十分疲惫地行走在路上,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地朝前走着,他们掉队了。忽然他看见了前面的一个小红军,不过十一二岁,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首长把身上仅有的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吧’,小红军一拉干粮袋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你还是先走吧’。首长被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向前走去……可不多会儿,首长又回来了,他不放心小鬼,可见到的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首长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准备把他驼出草地,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是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首长明白了为什么小红军要让自己先走了,他不想连累自己啊,可这时小红军已经停止了呼吸。”
“过了大雪山又是一望无际的草地。大草地荒无人烟,到处都有泥潭,稍一不慎,踏进去,就会被吞没掉生命。红军没有吓倒,他们继续前进。粮食吃完了就吃野菜,甚至把皮带切成一块块煮了吃。他们你扶我,我扶你,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信念,终于走出了草地”。
听了上边的几段长征缩写,我们已经对长征精神有所觉悟了吧。正是革命前辈们那种为国为民,不怕困难,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崇高品质使他们在历经千难万险后终于取得了胜利,而后又正是这种精神基石使他们奋起拼搏,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我们数亿中国人能够站起来做人!为的是让后代中华儿女有一个安定的家,过上幸福的生活!为的是让我们的祖国不受列强的侵辱,能够自豪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现在的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人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或许那样艰苦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然而有的人正是没有想到这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一些人好吃懒做,不思进取,肆意浪费;一些人见到困难就低头,胸无大志,精神恍惚;一些人学习不刻苦,工作不努力,没有奉献精神;一些人自高自大,自命不凡,没有民族气节……这些人早已忘记了革命先烈们的遗愿,早已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同学们,没有信念的队伍是一支不堪一击的队伍,没有民族精神的国家必将是一个懦弱的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气和传统不能丢啊!那是我们继续生存的基石。
我们纪念长征,就要学习长征那种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品格,尤其在新时代,这更是学业成功事业胜利的重要保障,试想一个连一点苦累都受不了的人,如何能担当祖国建设之大任哪,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我们缅怀长征,就要学习革命先辈那种面对困难不低头、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好品质。想想在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下抢渡金沙江、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爬雪山、过草地……哪一样没有生命危险,而英勇的红军战士何曾惧怕过,何曾想过向困难和敌人低头!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最后的胜利,他们是最伟大而不朽的。
我们学习长征,就要发扬革命前辈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人说,时代变了,就不需要艰苦奋斗了,这是错误的。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百折不挠的品质,是难以实现最终目标的。何况目前的中国,还有大部分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不算富裕,还要靠艰苦奋斗才能过上好的日子。
我们弘扬长征,就要在珍惜现在、积极努力、创造未来。我们是新时代的主人,我们也在一步一步走着长征路,自然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我们弘扬长征,还要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积极奉献。如果人人都以助人为乐,以奉献为荣,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我们教师弘扬长征就要为人师表,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效命于民;我们的同学弘扬长征就要热爱祖国,立志好好,以革命前辈为榜样,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做一个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
长征精神是我们的基石,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座右铭,让我们时刻牢记于心,用长征精神不断鞭策自己,效验自己吧。而我们也是基石,是祖国建设的一块块基石,是中华巨龙腾飞的基石。基石应该是结实的,牢固的。让长征精神一代传一代,基石垒起伟大祖国更辉煌的将来。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八万红军被迫离开中央根据地,从南中国的崇山峻岭中开始了漫漫长征。长征路上,面对着自然界种种艰难困苦,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他们都毅然挺过去了。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踏过去了。在整个长征的368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一共爬过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30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这一切,让今天的人们,长久地发出神奇的感慨。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写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正是这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长的道路。是他们,吓得敌人闻风丧胆,狼狈而逃;是他们,突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国旗抹成了红彤彤的颜色;是他们,凭着一股执着的精神,创造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奇迹,走向抗日的最前线,提起了祖国生死存亡的重担!
怪不得毛主席会这样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像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2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没错,这正是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引以为骄傲的。我们不会忘记这一辉煌的斗争业绩。今天,我们要从红军长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气、力量和智慧,继承先烈们的遗志;把我们祖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让我们的人民自由幸福!
我们年轻一代,正走在先烈们为我们开辟的社会主义大道上,走向现代化灿烂的未来。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大半个世纪。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大半个世纪。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二
同学们: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历时两年整,行程两万五千里,途经十四个省,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当她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
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
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
”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
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
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
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
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美味,喝着鲜奶,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8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
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
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大家好:
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
1934年10月中旬,他们怀着崇高的理想,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怀着必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踏上了征途,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
曾几何时,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里记下了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国的摇篮!
在毛主席的诗词里,有这样几句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是红军在过草地,爬雪山时,不因自然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
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不顾艰难困苦,抢渡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最终他们胜利了。
这是他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这,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十四五岁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因饥饿而晕过去了。
这时,又来了一位老红军,看见孩子的样子,先给孩子灌了点水,等醒了之后,把自己仅剩的一点干粮分一半给孩子吃了,但看孩子还是没饱,犹豫了一会儿,又把最后一点干粮给孩子吃了。
要上路了,他让孩子先走,说自己歇会儿,其实他是不行了,没有了干粮,没有了水,死亡就要降临在他的身上。
一不小心,他掉进了泥潭,在挣扎之中,却愈陷愈深,但他还是不断的鼓励自己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人来救他的。
可当人们来时,他却已经只剩脑袋在外面了。
人们呼唤着他,可他已经……
这是一个多么寒心的故事啊。
在长征的过程中,饥饿、寒冷、沼泽、疾病……威胁着每个红军指战员的生命。
没有吃的,把骡马杀掉;骡马没有了,挖野菜,吃树皮草根;野菜吃光了,就煮皮带吃。
设想,假如我们这代人要是生长在那个时代,该会失去多少人命?
回首向来风雨路,万里长征任疾驱。
行进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红色长征,正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舞过那个年代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舞过多风多雨的20世纪,飘逸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铁流泻处,哪里没有一曲动人的壮歌?
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渗透着红军战士的热血?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一种全人类永恒追求的精神,将伴随中华儿女不断缔造辉煌。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通过回顾中国工农红军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缅怀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光辉业绩,激励全市人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实现“奋力赶超、重振雄风”,全面建设小康大同、和谐大同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大同军分区,向全市老红军、老战士、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80年前,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于1936年10月22日胜利会师,宣告肩负民族希望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长征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壮举,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谱写的一部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长征是播种机,它撒下了革命的火种,保存和锻炼了革命力量,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长征的胜利,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长征的胜利,宣告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深深植根于中国各族人民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长征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及其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我们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永远铭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全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英勇奋斗的历史,努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力量源泉。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需要我们十分珍惜和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使全市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永远牢记这段辉煌灿烂的历史,深入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从而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的人民军队,把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转化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奋力赶超、重振雄风,全面建设小康大同、和谐大同的实际行动。
我们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努力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要把弘扬长征精神与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奋力赶超、重振雄风”,全面建设小康大同的伟大实践之中。
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构建和谐大同。
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要实现“奋力赶超、重振雄风”,全面建设小康大同、和谐大同的战略目标,同样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齐心协力、团结奋斗。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自觉地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用我们的真情赢得群众,用我们的工作感召群众,用我们的行动带领群众,全面推进我市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进一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我们要做好大同的事情,必须立足大同的实际,指导大同的发展和建设。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我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尤其是在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努力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上取得新成效,不断为大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建设小康大同、构建和谐大同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做顾全大局的模范,严守纪律的模范,团结同志的模范,以自身的表率行动带动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推进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营造一心一意搞建设、齐心协力促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倍加珍惜我市繁荣发展、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共同维护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满怀信心投身于“奋力赶超、重振雄风”的实践中,为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三
说起长征,人们自然会想起关系党和红军命运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新的篇章。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不是偶然发生和孤立存在的。同样,毛泽东也不是一下就能在遵义会议上被确立军事领导人地位的。之前,毛泽东只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并在1932年10月受“左倾”影响撤销了红一军总政治委员职务,被剥夺了军事领导权。真正的转机是从距遵义东约500多公里的通道侗族自治县开始的。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现今湖南省怀化市最南端,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区)交界处,是通往中国大西南的要道。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向南岭山脉过渡地带,雪峰山西南余脉延伸境内,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可谓山高、崖徙、水险。东邻湖南省绥宁县、北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毗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县,西连贵州省黎平县。历史上,通道县为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全境东西宽58公里,南北长68公里,总面积为2239平方公里,主要有侗、汉、苗、瑶为主的14个兄弟民族,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78.3%。
长征时,中央红军正是在这个地方,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况紧急,此次会议的召开又是在行军路上进行,人称“飞行会议”,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是鲜为人知的一次重要会议。其意义不逊于遵义会议,也可称“小遵义会议”。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的既定战略方针是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贺龙所部会合,以期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中旬,突围的中央红军跨越敌军的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的嘉禾、临武一线。11月26日至29日,红军花了整整4天时间才走到湘江岸边。11月29日,湘军和桂军蜂拥而来,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两岸红军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12月1日,战斗达到白热化程度,敌人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红军将士用鲜血死守渡口,至当日17时,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央红军和军委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待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之后,蒋介石加紧了兵力部署,一方面调集五六倍于中央红军的兵力,在通道以北一带部署了一道严密的袋形防线,一方面电令湘、桂、黔地方军阀分兵堵截合围,企图全歼中央红军。1934年12月10日,中央红军开始进入通道境内。此刻,“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者李德、博古等人,不顾红军湘江战役后兵力折损过半的实际情况和敌人张网以待的险恶局势,仍然坚持从通道北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既定方针,3万多人的中央红军面临一场生死决战,随时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在这危急关头,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于12月12日在通道城外一家农民的厢房内,非常仓促地召开了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以及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以及当时的党政主要领导,并请来了被军委撤职的毛泽东同志。会上,毛泽东建议红军放弃与贺龙会师的打算,改变路线,不向湘西北挺进,而挥师向西,而后向北进入贵州。他认为到贵州情况要好得多,因为黔军力量较弱,类似在广西走廊遭受两面夹击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在贵州有可能获得喘息的时间,以便整顿被打散的部队,研究今后的行动计划。而如果继续按原定路线前进,就会遇上蒋介石部署来截击的强大部队。这是毛泽东自1932年以来第一次在军事委员会上发言。毛泽东说:“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甩掉眼前的强敌,到贵州去,为什么一定要去钻口袋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会上几乎没有什么争论。朱德和其他军事指挥官立即接受了毛的建议,周恩来、王稼祥、李德也同意了。在李德表明同意之后,博古也表示赞成。长期以来红军领导人在一个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这还是第一次,更不用说是对毛泽东的建议了。不过,毛泽东向他们指出,采取别的办法几乎肯定会导致全军覆灭。当日会后19时半,以军委的名义向各军团、纵队首长发出了西入贵州“万万火急”的进军电报。12月13日,中央红军从通道分两路转兵西进。一路由当时通道县城的县溪进入靖州县的新厂、平茶,然后由新厂、平茶分两路进入贵州;一路由通道的播阳进入贵州的洪州向黎平进军。是日,军委又向各军团、纵队发出“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会,以便转入黔北”的电令。14日,中央纵队进入黔境后,军委又命令活动在湘西的红二、六军团,要配合行动,调动或牵制黔阳、芷江、洪江的敌人,以便策应中央红军向黔北进军。18日,中共中央在一进入贵州的黎平县又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讨论了战略方针问题,肯定了毛泽东在通道会议上提出的转兵贵州的正确主张。
通道会议是中央红军在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在此次会议上,毛泽东力挽狂澜,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通道转兵决策,从危机中挽救了3万多中央红军。正如刘伯承同志在《回顾长征》一书中指出的:“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还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从此可以看出,没有通道会议,就没有通道转兵,没有通道转兵,也就没有贵州的黎平会议以及后来的遵义会议。因此,通道会议不仅挽救了3万多中央红军,还为黎平会议和以后的遵义会议召开奠定了基础。
尽管关于通道会议连一片纸也没有留下(人们只是在最近几年才慢慢知道举行过这么一次会议),它作出的决定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红军在通道会议作出的改变行动路线的决定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决定。说明了中国人此时开始渐渐团结在毛泽东的周围,形成反对共产党国际派来的德国顾问的阵线。没有迹象表明李德意识到他指挥中国革命军队的日子从此开始宣告结束,除非他有了什么疾病,可以得到某种心灵上的暗示,他所担心的事情正在发生。毛泽东本人也未必意识到他当时已渐渐地赢得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而且后来便一直掌权,直至他生命最后时刻。肯定也没有别人想到这一点。事实上,除了少数几个共产党领导核心人员外,多年来无人知道曾经举行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迄今为止,也没有多少青年人知道这个曾经决定中国命运的地方——通道侗族自治县。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4月,我和妻子寻着红军的足迹自驾来到了湘、贵、黔交界处的红色明珠——通道侗族自治县。看着当年红军突围挥师西进的转兵道,耳边回响起红军艰难突围的激烈枪炮声,感慨万千。如果没有通道会议,没有毛泽东的建议,没有红军的通道转兵西进,也就没有后来的遵义会议,红军的命运将会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今天的历史也将彻底改变!四月的通道,春暖花开,满眼青色,当年的小镇80年后的今天已变成一座美丽的城市。通道县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县域旅游县、通道侗族村寨成功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当地的导游灰谐地告诉我,凡是来通道转兵道看的人将来都会时来运转。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让我们记住80年前长征路上这个给中国工农红军、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转机的红色明珠——通道侗族自治县吧。祝福这个美丽的侗族城市越来越好!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路上,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陕广大地区调动敌人,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察看中国精神的动人篇章不难发现,它们的源头,无不来自长征精神。在鲜血中凝就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力量;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方向。80年前,这精神让长征将士谱就了人类英雄主义的壮歌;80年后,这精神仍将闪耀在实现中国梦、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
以长征精神成就中国梦,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我党我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向着党指引的方向走,向着离日寇最近的地方走,这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红军战士的生命意志和生命能量空前迸发。据历料记载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长年被积雪覆盖,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行程约1900里,攻占县城92座;红四方面军行程一万里,三过水草地;红25军行程近一万里。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红军指战员日均行军74里。长征途中,领袖与士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指挥员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不仅使红军顺利通过古老的大凉山,而且点燃了民族解放的火把。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红军的模范行动,使亿万群众认识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从而坚定地选择了革命,选择了希望。
苦难凝就辉煌,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挑战磨砺出伟大的军队、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奇迹。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当年的战火已经散去,新的长征依然山高水长。面对严峻的困难、复杂的考验,我们特别需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激励和鞭策全党全国人民敢于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敢于压倒一切挑战而不被任何挑战所压倒。让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无畏地大步前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路上,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陕广大地区调动敌人,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察看中国精神的动人篇章不难发现,它们的源头,无不来自长征精神。在鲜血中凝就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力量;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方向。80年前,这精神让长征将士谱就了人类英雄主义的壮歌;80年后,这精神仍将闪耀在实现中国梦、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
以长征精神成就中国梦,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我党我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向着党指引的方向走,向着离日寇最近的地方走,这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红军战士的生命意志和生命能量空前迸发。据历料记载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长年被积雪覆盖,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行程约1900里,攻占县城92座;红四方面军行程一万里,三过水草地;红25军行程近一万里。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红军指战员日均行军74里。长征途中,领袖与士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指挥员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不仅使红军顺利通过古老的大凉山,而且点燃了民族解放的火把。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红军的模范行动,使亿万群众认识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从而坚定地选择了革命,选择了希望。
苦难凝就辉煌,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挑战磨砺出伟大的军队、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奇迹。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当年的战火已经散去,新的长征依然山高水长。面对严峻的困难、复杂的考验,我们特别需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激励和鞭策全党全国人民敢于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敢于压倒一切挑战而不被任何挑战所压倒。让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无畏地大步前进!
80载春秋如去弦吐箭,一个个伟大的奇迹在中华大地上发生。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了万里长征,演绎了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成就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绚丽的壮举。
长征是人类历史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历经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在给养严重不足的条件下,以无比强大的信念和理想,爬过雪山、走出草地、抢险飞渡,战胜了一切困难。每一个脚印,每一次前进,红军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和牺牲,但是红军战士展现出了豪迈的英雄气魄、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知难而进,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
后人不断思考,在80年前的那片大地上,这种气魄和精神来自何处?是什么支撑英雄先烈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国家积弱、人民困苦、危难当头,有识之士当振臂高呼。英雄的信念中,不仅仅是共赴国难,更是富民强国,公平正义。红军将士,共产主义理想是其精神支柱,中华兴盛人民安定是其信仰的根基。信仰指引他们改变历史,创造了英雄史诗。
在纪念胜利的节日里,人们缅怀英雄,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和感谢。长征精神,绵延80载,闪耀着永恒的价值。
什么是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坚定的信仰,是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渴望祖国强盛的理想。可以说,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信仰的力量支撑红军将士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壮举。
长征精神是爱国情怀。80年前,国难当头,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封建愚昧横行,民族积弱不堪。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共产党人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抗击外敌,为中华崛起而斗争。
长征精神是自强乐观,是严格自律。万里长征,可以说是我党最为艰苦的阶段。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我党战士都对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乐观态度,勇往直前。同时,人民军队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仍然能做到纪律严明、官兵平等、军民情深,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这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而这些自强、乐观、自律的作风,也是共产党人在数十年斗争和发展中不断胜利的保证。
长征精神是精诚团结。长征历程中,红军各方面一直保持着协同合作,互相配合,具有高度的团结精神和大局观,并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这种钢铁般的凝聚力成为了我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
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在中华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的,长征精神和崇高信仰又能发挥何种作用呢?一言以蔽之,长征精神,永不过时;信仰力量,用之不竭。
首先,长征精神是中国梦的精神向导,是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性思想。当前,不再是飞机大炮,不再是严寒饥饿,取而代之的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是物质激增带来的诱惑,是分化势力的暗中角力。在种种考验面前,共产党人需以长征精神为向导,时刻保持清醒,谨记对党对人民的忠诚誓言,以实现中国梦为远大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其次,长征精神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向心力,是中华民族巨大的人文遗产和精神宝库。长征和共产党的成长历史,形成了我党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沉淀,深植于每一名中国人心中。当我们谈论起长征,每一名中华儿女都肃然起敬,这是扎根于民族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最真切的共鸣。80年来,长征不仅仅在中国,也一直得到世界各地学者的研究和探寻,成为了伟大的人文遗产,鞭策有志之士奋斗向前。
第三,长征精神是对我们后辈的教育和激励。军休干部将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给了祖国建设与国防事业。我们经历了很多困难的岁月,对祖国的强大充满极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年轻一代的成长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培养他们对我党事业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复兴目标的使命感至关重要。长征精神对青年人的教育塑造、情感寄托和价值观取向有着积极作用。宣扬长征精神,不是让年轻人再经历那种艰苦岁月,而是让他们不断地去追求更好的未来。年轻一代肩负着中华复兴的历史重任,而长征精神可以激励他们不畏艰难、百折不饶、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成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回顾长征的历史,铭记英雄,牢记他们的信仰和精神,我们则拥有走向未来,迎接未来挑战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正在迈向复兴的道路上,正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复兴之路上,共产党人、中华民族披荆斩棘,靠的就是传承数十年的坚定信仰:中华民族之崛起,国家之繁荣强盛,人民之福祉。为了这个信仰,红军抛下了英雄热血,铸就了长征奇迹;我们这一代人,奉献了青春汗水,为改革开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以后的每一代中华儿女,也必将传承长征精神,不忘最初的信仰,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写下激情的篇章。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离开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深入学习了解我党我军最艰难曲折、苦难深重而又耀眼辉煌的这一段历史,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5月,我再次阅读了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感慨良多,受益匪浅。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炽热的感情,精辟的分析,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革命历经磨难,百折不挠,艰苦卓绝,愈挫愈勇,最后走向辉煌胜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金一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写《苦难辉煌》,写那个时代,最终的目的就是写那代人的真正信仰”。就象书中写的那样:“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队伍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那就是长征所展现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气概”。读完《苦难辉煌》,合上书卷,最打动、最震撼我心灵的是:长征中广大红军指战员在极端困难、恶劣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联系群众,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崇高思想。这也是我所理解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千百万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造的,是中华民族奋斗图存精神的升华,是人类历史上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精神的典范。“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生动概括。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它的影响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活动史上树立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
读完《苦难辉煌》,还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80年前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为挽救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民族和国家,必有一种精神和信仰。它就像看不见的火光,如地球深处涌动的岩浆,历经千万年而不泯,为天地人间提供不竭的热能。这就是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薪火不熄,代代相传。
历经80年沧海桑田,伟大的长征精神的光芒不仅丝毫未损,相反更凸现出它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价值。当前,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所面临的形势与《苦难辉煌》中那种空前复杂的历史变局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果说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民族崛起的起点,那么,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就是和平年代的新长征。这场新长征虽然没有雪山草地,没有战火硝烟,但却面临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考验以及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威胁,仍然需要长征精神,并从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军休干部,虽然退出了现役,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思想不能松,信仰不能丢。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传人,应当把弘扬长征精神当作自己的历史责任,让长征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自觉地和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一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创造新的辉煌。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四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
演讲稿。
欢迎大家阅读。
同学们: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历时两年整,行程两万五千里,途经十四个省,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美味,喝着鲜奶,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8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参赛朋友:
大家上午好!带着熊猫故里的深切情谊,带着阿夏父老乡亲的深情问候,我来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我叫孙蓓欣,来自阿夏乡人民政府,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红色经典在人们心中经久传扬,长征的号角声依然激荡苍穹。历史不会忘记!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出发,冲出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跨越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纵横十四省区,转战数万里……1935年、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相继经过迭部,迭部的高山密林、深峡险桥留下了红军坚实的脚印,红军顽强的斗志、英勇的神姿、秋毫无犯的纪律,永远留在迭部人民的心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与激情,至在还在腊子达拉梁上萦绕。达拉、尼傲、崔古仓等村的群众,支援粮食、修复栈道的事迹,也同“腊子口”、“俄界”一道载入史册,激励着迭山儿女弘扬长征精神,共创美好明天。
总有一种记忆叫永远难忘,总有一种感动叫心灵震撼,总有一种精神叫代代传承。
作为一个喝着酥油茶、吃着糌粑长大的汉族女孩,我热爱藏乡林海的风情,我热爱红色圣土的辉煌:爱唱长征歌曲,爱听《达拉高僧为周治肝病》《一件红毛衣》等的长征故事,。在长征最为艰难的这片红色土地,我多次重温经典、体验感动,总会被与“长征”相关联的字眼所吸引——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主席故居、重走长征路、绿色长征、腊子口红军小学、……“长征”与这里紧紧相连相依,无处不在!我深深的感受到,伟大的长征精神,正是迭部5.6万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的动力源泉!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让我们打开地图看一下---红军长征路线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地区,而这里正是苗、彝、藏、羌、回、蒙古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区。在漫漫的长征路上,广大红军指战员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交朋友,点燃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火种,广大少数民族在人力物力及道义上积极援助红军,并踊跃参军,掩护伤病员,尽力保证部队的供给。阿坝自治州区域内参加红军的少数民族在5000名以上;四川大凉山地区越西县两三小时内就有七八百人参军,还专门成立了“倮倮连”;红军经过迭部时,开明的杨土司密密让道、开仓献粮,尼傲头人杨告告带领青年修复栈道、救治伤员。攻打腊子口时,在正面进攻难以攻破、天亮之前必须拿下腊子口的危急时刻,毛主席的警卫员苗族战士甘人,又名“云贵川”,灵巧的攀上山崖用绑带、干粮带连成的绳子将红军一个个吊上山顶实现迂回战术,为腊子口战役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总而言之,没有沿途少数民族的积极援助,没有各族红军战士的英勇战斗,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就是各民族团结一心的胜利。
继承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强脊梁,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个青年干部塑造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人生坐标!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典型:。
我们难以忘记,1969年2月7日,迭部县邮电局旺藏邮电所邮递员韩元朝,为掩护一名藏族少年而坠江牺牲。1987年,迭部人民的骄傲---洛大村的包双全在老山前线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20xx年5.12地震后,驻迭武警官兵,主动请缨,几位年轻的战士在支援阿夏抗震救灾的归途中因车祸而不幸遇难......。西安财经大学的青年教授于立新、蔡宇夫妇,从1998年开始,救助尼傲乡单亲兄弟旦吉、斗尕交俩,十五年来,兄弟俩从尼傲小学到合作师专,爱心夫妇都按时寄来学费,而且逢年过节还寄点衣物书箱,这兄弟俩就是---“西安妈妈”的儿子。
七十八年弹指一挥,万里长征永垂史册。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用生命热血铸成的长征精神,也已经注入中华民族的现实与梦想。今年五四期间,习与各界青年座谈时说,“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梦、也是青年的梦”,“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牢记习的教导,不断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民族团结进步的营养,在倾听老阿妈的唠叨中了解民情,在与群众共喝酥油茶中学会感恩,在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中---让青春出彩!在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中----让梦想成真!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五
同学们: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历时两年整,行程两万五千里,途经十四个省,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美味,喝着鲜奶,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8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六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参赛朋友:
大家上午好!带着熊猫故里的深切情谊,带着阿夏父老乡亲的深情问候,我来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我叫孙蓓欣,来自阿夏乡人民政府,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红色经典在人们心中经久传扬,长征的号角声依然激荡苍穹。历史不会忘记!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出发,冲出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跨越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纵横十四省区,转战数万里……1935年、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相继经过迭部,迭部的高山密林、深峡险桥留下了红军坚实的脚印,红军顽强的斗志、英勇的神姿、秋毫无犯的纪律,永远留在迭部人民的心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与激情,至在还在腊子达拉梁上萦绕。达拉、尼傲、崔古仓等村的群众,支援粮食、修复栈道的事迹,也同“腊子口”、“俄界”一道载入史册,激励着迭山儿女弘扬长征精神,共创美好明天。
总有一种记忆叫永远难忘,总有一种感动叫心灵震撼,总有一种精神叫代代传承。
作为一个喝着酥油茶、吃着糌粑长大的汉族女孩,我热爱藏乡林海的风情,我热爱红色圣土的辉煌:爱唱长征歌曲,爱听《达拉高僧为周治肝病》《一件红毛衣》等的长征故事,。在长征最为艰难的这片红色土地,我多次重温经典、体验感动,总会被与“长征”相关联的字眼所吸引——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主席故居、重走长征路、绿色长征、腊子口红军小学、……“长征”与这里紧紧相连相依,无处不在!我深深的感受到,伟大的长征精神,正是迭部5.6万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的动力源泉!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让我们打开地图看一下---红军长征路线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地区,而这里正是苗、彝、藏、羌、回、蒙古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区。在漫漫的长征路上,广大红军指战员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交朋友,点燃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火种,广大少数民族在人力物力及道义上积极援助红军,并踊跃参军,掩护伤病员,尽力保证部队的供给。阿坝自治州区域内参加红军的少数民族在5000名以上;四川大凉山地区越西县两三小时内就有七八百人参军,还专门成立了“倮倮连”;红军经过迭部时,开明的杨土司密密让道、开仓献粮,尼傲头人杨告告带领青年修复栈道、救治伤员。攻打腊子口时,在正面进攻难以攻破、天亮之前必须拿下腊子口的危急时刻,毛主席的警卫员苗族战士甘人,又名“云贵川”,灵巧的攀上山崖用绑带、干粮带连成的绳子将红军一个个吊上山顶实现迂回战术,为腊子口战役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总而言之,没有沿途少数民族的积极援助,没有各族红军战士的英勇战斗,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就是各民族团结一心的胜利。
继承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强脊梁,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个青年干部塑造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人生坐标!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典型:。
我们难以忘记,1969年2月7日,迭部县邮电局旺藏邮电所邮递员韩元朝,为掩护一名藏族少年而坠江牺牲。1987年,迭部人民的骄傲---洛大村的包双全在老山前线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20xx年5.12地震后,驻迭武警官兵,主动请缨,几位年轻的战士在支援阿夏抗震救灾的归途中因车祸而不幸遇难......。西安财经大学的青年教授于立新、蔡宇夫妇,从1998年开始,救助尼傲乡单亲兄弟旦吉、斗尕交俩,十五年来,兄弟俩从尼傲小学到合作师专,爱心夫妇都按时寄来学费,而且逢年过节还寄点衣物书箱,这兄弟俩就是---“西安妈妈”的儿子。
七十八年弹指一挥,万里长征永垂史册。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用生命热血铸成的长征精神,也已经注入中华民族的现实与梦想。今年五四期间,习与各界青年座谈时说,“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梦、也是青年的梦”,“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牢记习的教导,不断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民族团结进步的营养,在倾听老阿妈的唠叨中了解民情,在与群众共喝酥油茶中学会感恩,在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中---让青春出彩!在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中----让梦想成真!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七
同学们:早上好!
每当这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你是否能知道我们的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
是的,红色代表鲜血,是在告诉我们这些后人,我们的新中国是用无数先辈的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同学们,就在80多年前,我们的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因为第五次反围剿战役的失败而被迫走上长征路,8万红军将士带着家当和少量的干粮离开了井冈山,他们走在荒野丛林中,前面有的是高嵩的雪山,险恶的急流,还有国民党几十万的军队的围追堵截,长征出发才40天,红军就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但我们的党,我们的红军战士没有被暂时的失败所吓到,没有因为怕牺牲而投降,而是静下心来分析革命道路中存在的问题,改正错误总结经验,勇敢向前。这时的3万红军周围已有30多万的国民党军,形象一点讲就是10个人抓1个人,但我们的红军指战员淡定而从容,能仔细分析敌人的弱点,扬长避短,虽被敌人追着打,但能牵着敌人鼻子走,终于历经2万5千里的艰难险阻,到达在甘肃会宁结束长征,最终在陕北的延安扎下了根,从此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所以说红军长征是人类史上的奇迹,我们要纪念红军长征,更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什么?
一是不怕失败,不惧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就像毛主席在诗中写得那样,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那是何等的境界。
二是不怕牺牲,无坚不摧的英雄主义精神,看那飞夺泸定桥的气势,那是何等的无畏。
三是求真务实,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同学们,这个精神正是我们新时代需要的,我们要用它来破除社会中的流弊,改革中的暗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相信我们南中的学子不会,一定不会,我们要勇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考试中的失败,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学习中的问题,改正错误,总结方法,扬长避短,这样我们就能成为自己的英雄,所向无敌。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八
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而今年,正逢长征胜利86周年,下面本站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纪念长征胜利86周年的,供大家学习参考。
背景音乐:歌曲《我的祖国》演唱者:郭兰英,也叫《一条大河》我的祖国,
高山巍峨,
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
暮色苍茫,
任凭风云掠过。
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
我的祖国,
大河奔腾,
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
激流勇进,
洗刷百年污浊,
惊涛骇浪拍击峡谷涌起过多少命运的颠簸。
我的祖国,
地大物博,
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
大漠收残阳,
明月醉荷花,
广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
我的祖国,
人民勤劳,
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
红军“二万五”长征,
长征精神举世称。
乌江赤水强泅渡,
草地雪山艰步行。
前堵后追被粉粹,
风餐露宿显峥嵘。
撼地震天英雄汉,
唯独有我子弟兵!
千秋绝唱忆长征,
鬼泣神惊耀汗青。
星火燎原生死劫,
恒言醒世焰飙腾。
一线曙光划长夜,
为得明霞贯宏程。
八十年轮沧桑变,
迎来神州更妍明。
英雄红军不惧难,
战略转移万重山。
天兵神将破敌阵,
迂回伏击战凶顽。
人民拥戴共产党,
迎来全国得解放。
英雄史诗传千古,
丰碑永矗耀人间。
无法梳理。
千丝万缕的草鞋。
用最原始的温情。
编织出一个民族史无前例的悲壮。
无法丈量。
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长路。
书写的两万五千里史诗。
容纳着一个民族无与伦比的篇章。
三十万赤裸的双足。
贴近雪山和草地。
用最强的足音。
把民族复兴的大地踏响。
这是一部英雄的史诗。
刻印在灾难深重的国土上。
这是一场人类史上最悲壮的跋涉。
让全人类为之震撼的绝唱。
北上抗日。
奔涌的激情。
彰显出气势磅礴的理想。
这支衣衫褴褛的军魂。
握紧镰刀和铁锤。
把战略转移的凯歌奏响。
纵横十一个省份。
穿越“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不惧皑皑雪山高寒缺氧。
突破重重包围。
这些怀揣民族希望。
最普通的凡人。
竟谱写出世界战争史上。
最壮烈的英雄交响。
这是一本厚重的宣言书。
空腹赤脚的红军。
丈量出了人类史上的奇迹。
三万精英的呐喊。
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
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长征。
一条从史册蜿蜒出的英雄之路。
长征。
一段永不磨灭的永恒记忆。
星火燎原出民族复兴的希望。
长征。
凝练出最壮烈的国歌。
长征。
用鲜血染红共和国的旗帜。
长征。
浇筑成民族繁荣昌盛的丰碑。
荡气回肠。
南昌城头枪声响,
朱毛挥师上井岗;。
工农革命燎星火,
敌军灭焰逞疯狂。
“围追堵截”设战场,
妄图杀戮歼灭光;。
哪知红军英雄汉,
浴血战火锻成钢。
高山峡谷飞将在,
爬山涉水走泥丸;。
雪山草地返复过,
风餐雨露扎营盘。
“北上”长征两万五,
草根树皮充饥寒;。
一心跟党闹革命,
血火铸成英雄汉。
86周年丰碑立,
革命精神代代传;。
化着今世“中国梦”,
望见步步呈辉煌。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九
壮丽的史诗以理想信念谱写,巍峨的丰碑靠矢志奋斗筑就。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长征的伟大意义和历史启示,深入阐述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就如何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提出六方面要求,为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注入强大思想动力,提供了行动指南。
时间的沉淀让历史更加清晰呈现,岁月的磨砺让精神放射耀眼光芒。80年前,英雄的红军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党和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回首风雨如磐的长征路,“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正因此,红军将士才能无惧牺牲而勇往直前,才能克服生命禁区的极限挑战,完成“震惊世界的行军”,在历史深处镌刻下“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长征永远在路上。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只有不忘来路、不忘初心,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才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只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明确方向、奋勇前进。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来自追求真理、遵循规律、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真理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才能增强思想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增强定力,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提升能力,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长征翻越了千山万水,也翻越了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的错误思想障碍。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在新的长征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要沿着既定方向继续前进,牢牢把握我们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又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充满蓬勃生机活力。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让我们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高擎理想信念旗帜,继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
还记得80年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它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艰险历程,体现了中国的辉煌与僮景,矗立起长征者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的雕像。
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曾想到,这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着幸福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我们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我始终牢记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奋发向上。上课了,一双小手写个不停;双休日,在房里看课外书,有时,也画几幅图,写几篇趣文。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正因为这些的努力,我还获得了不少奖项,但这离我的理想还有一大段的距离。
长征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人,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畏艰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一定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具体到我们学生,就是要学习上高要求,生活上艰苦朴素。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要树立历史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让长征精神永远流传下去,让长征精神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古!
长征,是一部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战争史书!长征,更是一座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
1933年,红军在反击国民党第五“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这便是长征的开始。在经历了两年的艰苦路途后,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
单从时间表上看,长征不过如此,但只要细细的了解,便会发现,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一共转战十四个省,历经风吹雨打,全程两万五千里,那时环境相当艰苦,红军没有充足的军需供应,没有充饥的食物,陷入了枪林弹雨与人饥马困交织的境地,他们以草充饥,煮地而食,又要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经历了千百次的战斗,最终才获得了胜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巍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秋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向我们展示了一副激昂雄浑的画卷。在长征的途中,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突破了敌人一道道实枪重荷的关口,用行动不知写下多少可歌可泣事,用生命留下不知多少惊心动魄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拿飞夺泸定桥来说,22名红军突击战士,早将生命置之度外,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艰难地在只剩光溜溜的铁索的泸定桥上行进,最终消灭了对岸的守敌,夺取泸定桥。当时,他们命悬一线,桥下是奔腾呼啸的大渡河,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滔滔河流,但英勇的红军战士为了长征的胜利,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惧怕,勇往直前,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不愧为胜利之师。红军骁勇善战,但又不失人性关怀。在穿越一望无际的草地时,到处是可以吞噬生命的沼泽泥潭,危机四伏,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可贵的团结互助精神,他们相扶相携,共度难关。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金色的鱼钩》、《永远的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描写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课文,都记录了红军让出食粮,扶老弱的生动事例。《永远的丰碑》描写的是一位老军需处长将棉衣分发给每一个战士,自己却被冻死行军路上,与大山融成一座不朽的丰碑的感人故事。
从长征胜利到现在,已有80年历史,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仍印刻在后辈人的脑海中,我要缅怀革命先烈,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做贡献。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今天,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路上,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陕广大地区调动敌人,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使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发展顺利之时,还是身处逆境之时,始终秉持理想信念的力量,秉持崇高精神的力量,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梦强大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在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草根,咽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等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走上了抗日救国前线。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或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广大红军将士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证明:坚定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源泉。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同样需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及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信心。用长征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比较有效的一种途径。在新形势下弘扬长征精神,要不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经受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条件,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共同为梦想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要实现全国13亿人的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就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凝聚一切正能量。大局意识,就是要看的长远,不计眼前得失,从而得到最长远,最广最多的利益。长征中,尽管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整体。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纪律,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真正做到了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
三、弘扬长征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万里长征中,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千里沼泽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肖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
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关乎党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富裕,离不开昨天的艰苦奋斗,我们明天的更加富裕,需要今天的艰苦奋斗。因此,发扬红军长征胜利的法宝——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在大步走向富裕的时候,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不但不能丢,还应该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之成为自觉。党员干部有了艰苦奋斗这个“本”,有了这个基本政治素质,就会有进取之气,在思想上、感情上热爱人民,关心群众;在工作上努力拼搏,为民谋利;在作风上,虚心倾听百姓意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上,力戒奢惰,克服享乐主义和娇奢之气。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的党群关系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长征时期,党始终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长征途中,在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战略目标的转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忠实践行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长征之路,红军所经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红军纪律极为严明,不侵占民宅、不违犯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并且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赢得了劳苦大众的爱戴。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沿途各族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传递消息、掩护伤员,以各种方式支援红军作战,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
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创造了优秀的工作业绩,形成了基本和谐的党群关系。但是,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建党90周年之际,曾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流失状况进行了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密切联系群众”满意度最低,仅为35.6%,党群关系不容乐观。民心向背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党最终就会丧失执政的社会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克服官本位思想,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秉承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群众做到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作风上深入、生活上关心、工作上依靠,与群众同甘共苦,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团结群众,切实增强党在各族群众中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未来的征程中,只要13亿人团结一心,这种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强无畏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史诗。只有理解长征,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国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只有理解长征精神,才能理解我党由弱胜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回顾长征,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新的长征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十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锻造了革命力量,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长征胜利80年来,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长征题材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发掘红军长征题材的美学内涵,以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为世人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宏伟长卷,极大地弘扬了长征精神,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讲好中国故事。长征题材就是典型的中国故事,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的实践给了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几点启示。
其一,应充分挖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素材,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长征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是中国当代文艺对人类文化的一个独特贡献,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品以其独具的思想艺术魅力,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发挥着独特而积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今天的文艺作品要由“高原”走向“高峰”。长征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就是今天的文艺创作或者文艺作品由高原向高峰攀进的一个坚实的基石。要进一步深入挖掘这些题材的思想内涵,并用精湛的艺术手段将其变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精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其二,应科学分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有声有色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不仅要讲,而且要讲得引人入胜、打动人心。缺少思想的艺术是很难有震撼力的,缺少艺术的思想也是很难有感染力的。对于长征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更应当强调深刻思想与精湛艺术及精良制作的完美结合。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是创作者自说、自讲、自看,特别是当前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文艺产品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欣赏方式、接受方式和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文艺生态,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时,既要自觉地遵循唯物史观,正确地把握历史,又要敢于创新,突破固有的套路和模式,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善于运用现代科技的新手段、新方法,丰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实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资源和创作资源、生产资源的优化组合,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思维,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其三,努力探索文艺评论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推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助力讲好中国故事。文艺批评是改进文艺创作的重要手段。推动包括长征题材在内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尤其需要文艺评论界和批评界的积极参与。批评应关注、重视和研究包括长征题材在内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积极探索和掌握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评论的一些独特的规律。既要注重对艺术本体的衡量,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好处说好,不足处说不足,通过建设性的批评,推动作品的生产创作;又要把评价的目光超出艺术之外,在更广泛的社会历史视野中对作品进行考量,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在人人都可以成为网上“评论家”的状况下,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同志要特别注意适应这样一种新状况、新变化,努力使自己的行文方式、语言风格更加生动活泼,更加适合大众审美的变化和需求,真正使我们的文艺批评既推动创作,又能提高人民大众的审美,能够引领社会的风尚。
长,我们都会时刻紧记在心,将红军长征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铁道兵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传承长征精神,也是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我们要时刻铭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的支撑,地球之巅——青藏高原的铁路才能建成,青藏高原铁路才会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世界上穿越里程最长的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等一系列光荣称号。才能结束了世界屋脊没有火车站的历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青藏铁路的建设者正因为有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精神,在那么寒冷的情况下,他们摆动了冰冷的钢铁,他们开凿了深远的隧道,他们建成了史无前例青藏铁路。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就是铁道兵精神的集中体现。他们不畏艰苦,以听党指挥的大局观念,令行禁止的组织纪律,敢打必胜的顽强作风,以苦为荣的乐观态度,勇争一流的进取意识,从铁道兵时期到兵改工后现代主义建设时期再到现如今的高铁时代,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传承红色气质、长征精神,镌刻几代人奋进的足迹,将身影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在历史长卷中书写一部部英雄传奇,正是他们不管是铁道兵还是铁建人始终坚持传承长征精神,坚持艰苦奋斗,才有今天的辉煌成就。
传承长征精神,更要发扬万众一心,团结拼博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应当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紧密团结,依靠集体力量去拼搏去奋斗!正因为有长征精神,中国女排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她们能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她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生死相助,生死相依,直至得到赢的希望。最终汇集成为强大的力量,为祖国赢得荣誉。特别是今天,我们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争得一席之地,更应当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依靠集体力量去拼搏,去奋斗。
如今,虽然我们不必再去枪林弹雨中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但我们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要不屈不挠的求索,也要无所畏惧的前行,更要向着理想勇敢奋斗!在当今的词典中没有哪个能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人感动和崇高精神的象征意义。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壮举,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再创历史上的辉煌。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再次朗诵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的时候,两万五千里长征已经是八十年前的往事。
80年并不遥远,红军在长征中巨大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至今仍会让我们热血沸腾。长征路上的老红军见惯了沧海桑田的变换,饱尝了风霜雨雪的洗礼。留下了可敬可贵的长征精神时刻激励着后人。
毛主席说: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重新认识长征,解读长征,我觉得长征还应该是一部教科书。甚至,长征可以指导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两个字——精神。
那么,红军长征都遇到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呢?我们不妨翻开书册回顾历史。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
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
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
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
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
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我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坚持到底的精神,革命必胜的信念。
我们知道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开始的。但是长征却从开始的战略转移逐渐演变为红军摆脱和击退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的胜利行动。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去过了大半个世纪。照现代社会这种急速更新换代的观念,早已是好几个时代过去了。按我们熟悉的某种号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再说下去,就成了枭鸣似的烦扰,不免令人生厌。然而长征却不同。人们总在不断的言说、探究、拷问。我想或许是由于长征所代表的一种精神吧——一种全人类永恒追求的精神——坚持到底。
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这其中的艰险自是我们这些在平和年代出身的人所难以想见的。后有追兵,前途漫漫,环境险恶,粮食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而我们的前辈却穿着草鞋在雪化、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撒满了长征的每一个角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二十一世纪,我们深信,中国人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早日实现!
在毛泽东主席的诗里有这样的几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体现了我们的红军在过草地,爬雪山的过程中,不因自然的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
长征的开始,不是我们红军愿意走的,是被迫的。国民政府以各种各样的袭击,使我们的红军伤亡很惨重。红军在长征的征途中,一路上得防备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面对着前后的围攻,使我们的红军有了许多作战经验。
特别是在面对着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前面,使红军有了更好的战斗措施,那就是”避敌主力,诱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的反革命“围剿”。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
红军继续北上,他们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想想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危险,在飞夺泸定桥的时候,可是又惊又险,每一个人只有一块木版,然后把木板架在铁链上,就这样一步一步的爬过去,只要稍不小心,就会掉下汹涌的狂澜巨浪中可我们的红军战士们却克服了重重险阻。正因为有这样的惊人的毅力,夺下沪定桥长征所以能胜利。
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衙门在领导的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军事上的错误指挥,导致失败的局面,给中共中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遵义会议的召开,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问题,是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最后红军长征于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可是红军八万人只剩下了三万人。
转眼已过80年,但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告诉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红军长征是多么的艰难,但是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重险阻,我们要学习红军的勇敢精神,敢同敌人作斗争。红军的种种英雄事迹,将会在我们的历史上永放光芒。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十一
壮丽的史诗以理想信念谱写,巍峨的丰碑靠矢志奋斗筑就。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长征的伟大意义和历史启示,深入阐述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就如何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提出六方面要求,为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注入强大思想动力,提供了行动指南。
时间的沉淀让历史更加清晰呈现,岁月的磨砺让精神放射耀眼光芒。80年前,英雄的红军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党和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回首风雨如磐的长征路,“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正因此,红军将士才能无惧牺牲而勇往直前,才能克服生命禁区的极限挑战,完成“震惊世界的行军”,在历史深处镌刻下“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长征永远在路上。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只有不忘来路、不忘初心,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才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只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明确方向、奋勇前进。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来自追求真理、遵循规律、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真理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才能增强思想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增强定力,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提升能力,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长征翻越了千山万水,也翻越了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的错误思想障碍。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在新的长征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要沿着既定方向继续前进,牢牢把握我们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又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充满蓬勃生机活力。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让我们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高擎理想信念旗帜,继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十二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是:弘扬传承长征魂筑中国梦。
长征是历史上纪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精神指引我们向着光明跋涉,指引我们不畏艰险,勇敢与困难作斗争。
81年来,许许多多的人们都在歌颂长征精神,但是有人却说:"长征已经成为一个老外婆的故事"。但是现实却表明,随着岁月流逝,它以自己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年轻青年写出了这样的诗句"地址都成了遗址,笑容都成了遗容;长征是他们的苦难,苦难是他们的光荣。"。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永远离不开毛主席,永远离不开长征,永远离不开长征路上那千千万万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士。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里,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有一次过草地时,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87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他的年龄和我们相差并不远,可他那视死如归,热爱祖国,宁愿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与我们今天有些人是完全格格不入的。有些人不爱自己的祖国,发出"月亮都是外国的圆"的怪论;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宁愿对外国人卑躬屈膝,毫不在乎祖国和民族的尊严,他们真不配做中国人,不配做长征精神的传人!
长征中,这样奇特感人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这样的奇迹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有的神话。而远涉中国的西方斯诺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从孟子"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当同学们你们美好绚烂的向往化为乌有时,当你们因一点小小的困难而准备放弃学业时,当你们嫌弃食堂饭菜的无味而将其倒掉时,当你们厌恶衣服的档次低而羞于穿它时,当你们因零花钱少而感到抬不起时……想一想长征吧,我们的红军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他们的骨头无疑是最硬的;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们的性格无疑是最宝贵在奔向21世纪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铮铮铁骨的精神,同样需要这种用黄河、用泰山塑造起来的民族精魂!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发扬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走进21世纪的中国青年,请相信我,也请相信你们自己,你们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十三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光阴荏苒,一晃81年过去了。81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让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迎接新的长征。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十四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词句,描述了长征的艰难,抒发了决心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新胜利的豪情壮志。
80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它是红军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伟大史诗,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迹。长征是举世无双的,正如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言: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远征,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然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不管你对长征的描述是悲壮的还是伟大的、是艰险的还是苦难的,也不管你从理论上对长征理解得多么深刻、对长征路线有多么的熟悉,如果你没有实地走一走,亲身去感受、去体验,那你的理解总是不全面的,你的认识总是肤浅的,你永远感受不到红军长征的艰险与苦难。
每个难关,都是一座丰碑,铭刻着红军先辈们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光辉业绩。
在这些红色“丰碑”中,更有令我留连忘返的赤水河。四渡赤水,是毛泽东驾驭战争、指挥作战的神来之笔,他满腹韬略,沉着镇静,指挥红军时而北渡,时而南涉,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在国民党数十万大军重重包围之中,穿插迂回,犹入无人之境。令军事专家叹为观止的四渡赤水之战就神奇地发生在这里。当我来到元厚、土城、太平渡、二郎滩和茅台等渡口,站在岸边,仰望群山,我仿佛听见了马达声、马蹄声、脚步声、吼叫声和隆隆的炮声在山谷回荡;俯视河面,又仿佛看到了波涛汹涌的江水冲击着红军的竹筏、木船、浮桥,凛冽的寒风吹打着湿透衣衫的红军战士。我仿佛看见红军先烈殷切的目光,那目光里充满着期待和勉励,仿佛在告诉我们:打江山难,守江山难,建设江山更难。
战争年代的长征永远地完结了,但建设现代化军队和建设伟大祖国的新的长征已展现在我们面前。在高科技条件下,面对着“信息化”、“太空战”、“数字链”、“一体化”等深奥而又陌生的名词,我深深地感悟到: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要走好新长征之路,打赢未来战争,必须像先辈们一样付出更多的艰苦和努力。我们要很好地学习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在新长征路上记载下我们创业的足迹。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有坚定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相敬互爱的甜蜜,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啊。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7周年。想那80年前,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陆续抵达陕北,终于完成了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大会师,为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实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 现在,我们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激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十五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下面本站小编整理了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的。
演讲稿。
供你参考。
自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到今天止,已经整整80年了。
回顾过去,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它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块伟大的基石。
有道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取得了这样伟大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千千万万长征英雄们的血泪与汗水的付出,长征开始时,我军有部队十几万人,而长征结束时,就锐减到了3万,到今天止,还活着的老前辈们已不到600人了。想想,多沉重的代价啊!正是这么多人为革命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今天一点一滴的幸福生活。
如果真的不知道,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红军来到了四川西部的大雪山。大雪山终年积雪,高耸入云,山顶空气稀薄,使人喘不过气来。但是英勇的红军踏着没膝深的积雪,迎着狂风,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雪山。”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一位红军首长十分疲惫地行走在路上,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地朝前走着,他们掉队了。忽然他看见了前面的一个小红军,不过84岁,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首长把身上仅有的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吧’,小红军一拉干粮袋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你还是先走吧’。首长被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向前走去……可不多会儿,首长又回来了,他不放心小鬼,可见到的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首长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准备把他驼出草地,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是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首长明白了为什么小红军要让自己先走了,他不想连累自己啊,可这时小红军已经停止了呼吸。”
“过了大雪山又是一望无际的草地。大草地荒无人烟,到处都有泥潭,稍一不慎,踏进去,就会被吞没掉生命。红军没有吓倒,他们继续前进。粮食吃完了就吃野菜,甚至把皮带切成一块块煮了吃。他们你扶我,我扶你,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信念,终于走出了草地”。
听了上边的几段长征缩写,我们已经对长征精神有所觉悟了吧。正是革命前辈们那种为国为民,不怕困难,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崇高品质使他们在历经千难万险后终于取得了胜利,而后又正是这种精神基石使他们奋起拼搏,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我们数亿中国人能够站起来做人!为的是让后代中华儿女有一个安定的家,过上幸福的生活!为的是让我们的祖国不受列强的侵辱,能够自豪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现在的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人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或许那样艰苦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然而有的人正是没有想到这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一些人好吃懒做,不思进取,肆意浪费;一些人见到困难就低头,胸无大志,精神恍惚;一些人学习不刻苦,工作不努力,没有奉献精神;一些人自高自大,自命不凡,没有民族气节……这些人早已忘记了革命先烈们的遗愿,早已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同学们,没有信念的队伍是一支不堪一击的队伍,没有民族精神的国家必将是一个懦弱的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气和传统不能丢啊!那是我们继续生存的基石。
我们纪念长征,就要学习长征那种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品格,尤其在新时代,这更是学业成功事业胜利的重要保障,试想一个连一点苦累都受不了的人,如何能担当祖国建设之大任哪,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我们缅怀长征,就要学习革命先辈那种面对困难不低头、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好品质。想想在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下抢渡金沙江、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爬雪山、过草地……哪一样没有生命危险,而英勇的红军战士何曾惧怕过,何曾想过向困难和敌人低头!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最后的胜利,他们是最伟大而不朽的。
我们学习长征,就要发扬革命前辈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人说,时代变了,就不需要艰苦奋斗了,这是错误的。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百折不挠的品质,是难以实现最终目标的。何况目前的中国,还有大部分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不算富裕,还要靠艰苦奋斗才能过上好的日子。
我们弘扬长征,就要在珍惜现在、积极努力、创造未来。我们是新时代的主人,我们也在一步一步走着长征路,自然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我们弘扬长征,还要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积极奉献。如果人人都以助人为乐,以奉献为荣,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我们教师弘扬长征就要为人师表,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效命于民;我们的同学弘扬长征就要热爱祖国,立志好好,以革命前辈为榜样,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做一个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
长征精神是我们的基石,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
座右铭。
让我们时刻牢记于心用长征精神不断鞭策自己效验自己吧。而我们也是基石是祖国建设的一块块基石是中华巨龙腾飞的基石。基石应该是结实的牢固的。让长征精神一代传一代基石垒起伟大祖国更辉煌的将来。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大半个世纪。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4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
还记得80年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它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艰险历程,体现了中国的辉煌与僮景,矗立起长征者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的雕像。
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曾想到,这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着幸福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我们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我始终牢记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奋发向上。上课了,一双小手写个不停;双休日,在房里看课外书,有时,也画几幅图,写几篇趣文。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正因为这些的努力,我还获得了不少奖项,但这离我的理想还有一大段的距离。
长征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人,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畏艰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一定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具体到我们学生,就是要学习上高要求,生活上艰苦朴素。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要树立历史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让长征精神永远流传下去,让长征精神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古!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十六
同志们: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大半个世纪。
爱思范文23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
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
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
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
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
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
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
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
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
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
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
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大半个世纪。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
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
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
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
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
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
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
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
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
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
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
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
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
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
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
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
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
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
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
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
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让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迎接新的长征。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范文(17篇)篇十七
说起长征,人们自然会想起关系党和红军命运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新的篇章。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不是偶然发生和孤立存在的。同样,毛泽东也不是一下就能在遵义会议上被确立军事领导人地位的。之前,毛泽东只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并在1932年10月受“左倾”影响撤销了红一军总政治委员职务,被剥夺了军事领导权。真正的转机是从距遵义东约500多公里的通道侗族自治县开始的。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现今湖南省怀化市最南端,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区)交界处,是通往中国大西南的要道。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向南岭山脉过渡地带,雪峰山西南余脉延伸境内,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可谓山高、崖徙、水险。东邻湖南省绥宁县、北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毗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县,西连贵州省黎平县。历史上,通道县为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全境东西宽58公里,南北长68公里,总面积为2239平方公里,主要有侗、汉、苗、瑶为主的14个兄弟民族,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78.3%。
长征时,中央红军正是在这个地方,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况紧急,此次会议的召开又是在行军路上进行,人称“飞行会议”,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是鲜为人知的一次重要会议。其意义不逊于遵义会议,也可称“小遵义会议”。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的既定战略方针是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贺龙所部会合,以期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中旬,突围的中央红军跨越敌军的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的嘉禾、临武一线。11月26日至29日,红军花了整整4天时间才走到湘江岸边。11月29日,湘军和桂军蜂拥而来,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两岸红军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12月1日,战斗达到白热化程度,敌人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红军将士用鲜血死守渡口,至当日17时,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央红军和军委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待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之后,蒋介石加紧了兵力部署,一方面调集五六倍于中央红军的兵力,在通道以北一带部署了一道严密的袋形防线,一方面电令湘、桂、黔地方军阀分兵堵截合围,企图全歼中央红军。1934年12月10日,中央红军开始进入通道境内。此刻,“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者李德、博古等人,不顾红军湘江战役后兵力折损过半的实际情况和敌人张网以待的险恶局势,仍然坚持从通道北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既定方针,3万多人的中央红军面临一场生死决战,随时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在这危急关头,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于12月12日在通道城外一家农民的厢房内,非常仓促地召开了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以及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以及当时的党政主要领导,并请来了被军委撤职的毛泽东同志。会上,毛泽东建议红军放弃与贺龙会师的打算,改变路线,不向湘西北挺进,而挥师向西,而后向北进入贵州。他认为到贵州情况要好得多,因为黔军力量较弱,类似在广西走廊遭受两面夹击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在贵州有可能获得喘息的时间,以便整顿被打散的部队,研究今后的行动计划。而如果继续按原定路线前进,就会遇上蒋介石部署来截击的强大部队。这是毛泽东自1932年以来第一次在军事委员会上发言。毛泽东说:“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甩掉眼前的强敌,到贵州去,为什么一定要去钻口袋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会上几乎没有什么争论。朱德和其他军事指挥官立即接受了毛的建议,周恩来、王稼祥、李德也同意了。在李德表明同意之后,博古也表示赞成。长期以来红军领导人在一个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这还是第一次,更不用说是对毛泽东的建议了。不过,毛泽东向他们指出,采取别的办法几乎肯定会导致全军覆灭。当日会后19时半,以军委的名义向各军团、纵队首长发出了西入贵州“万万火急”的进军电报。12月13日,中央红军从通道分两路转兵西进。一路由当时通道县城的县溪进入靖州县的新厂、平茶,然后由新厂、平茶分两路进入贵州;一路由通道的播阳进入贵州的洪州向黎平进军。是日,军委又向各军团、纵队发出“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会,以便转入黔北”的电令。14日,中央纵队进入黔境后,军委又命令活动在湘西的红二、六军团,要配合行动,调动或牵制黔阳、芷江、洪江的敌人,以便策应中央红军向黔北进军。18日,中共中央在一进入贵州的黎平县又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讨论了战略方针问题,肯定了毛泽东在通道会议上提出的转兵贵州的正确主张。
通道会议是中央红军在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在此次会议上,毛泽东力挽狂澜,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通道转兵决策,从危机中挽救了3万多中央红军。正如刘伯承同志在《回顾长征》一书中指出的:“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还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从此可以看出,没有通道会议,就没有通道转兵,没有通道转兵,也就没有贵州的黎平会议以及后来的遵义会议。因此,通道会议不仅挽救了3万多中央红军,还为黎平会议和以后的遵义会议召开奠定了基础。
尽管关于通道会议连一片纸也没有留下(人们只是在最近几年才慢慢知道举行过这么一次会议),它作出的决定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红军在通道会议作出的改变行动路线的决定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决定。说明了中国人此时开始渐渐团结在毛泽东的周围,形成反对共产党国际派来的德国顾问的阵线。没有迹象表明李德意识到他指挥中国革命军队的日子从此开始宣告结束,除非他有了什么疾病,可以得到某种心灵上的暗示,他所担心的事情正在发生。毛泽东本人也未必意识到他当时已渐渐地赢得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而且后来便一直掌权,直至他生命最后时刻。肯定也没有别人想到这一点。事实上,除了少数几个共产党领导核心人员外,多年来无人知道曾经举行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迄今为止,也没有多少青年人知道这个曾经决定中国命运的地方——通道侗族自治县。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4月,我和妻子寻着红军的足迹自驾来到了湘、贵、黔交界处的红色明珠——通道侗族自治县。看着当年红军突围挥师西进的转兵道,耳边回响起红军艰难突围的激烈枪炮声,感慨万千。如果没有通道会议,没有毛泽东的建议,没有红军的通道转兵西进,也就没有后来的遵义会议,红军的命运将会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今天的历史也将彻底改变!四月的通道,春暖花开,满眼青色,当年的小镇80年后的今天已变成一座美丽的城市。通道县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县域旅游县、通道侗族村寨成功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当地的导游灰谐地告诉我,凡是来通道转兵道看的人将来都会时来运转。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让我们记住80年前长征路上这个给中国工农红军、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转机的红色明珠——通道侗族自治县吧。祝福这个美丽的侗族城市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