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以观察为篇一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小绿芽真的长高一些了,而且也比较健壮了,我高兴极了,连忙再加一粒复合肥去,生怕水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的生长。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最高的有2.5厘米,长得有点矮的有2厘米长。蒜根也成了盘旋状。
x月9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了3毫米,最高的有2.9厘米,中间的有2.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长。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的,我估计有6毫米长。
x月10日
今天,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的小绿芽,我又加进去一粒复合肥。我拿尺一量,最长的已有3厘米长,可还是太软弱了,可能是营养不良和阳光不足的原因罢于是我把它栽在花盆里,放在阳台上能晒太阳的地方,让它能有足够的养分和阳光.有了坭土和足够的阳光,它一定会长得更快更好!
以观察为篇二
我把大蒜泡在了水里,静静地等待着。大约等了一个小时,大蒜像一个在睡觉的小娃娃,安静的正在游泳。后来,我拿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盒子,松了松里面的土,打了六个小洞,将尖尖大蒜头向上,将圆圆向往下,再在上面散点土,浇一点水就好了。
10日2日星期五睛
早上我去看大蒜,阳光照着,泥土变得暖暖的。大蒜却像安静的小姑娘,不想被阳光照到,迟迟不背出来。我这才想起水沒有给它浇呢,拿来了水,可它还是一动不动的,让我失望了。
10月3日星期六晴
今天早上大蒜呀,我去阳台上看了一下,虽然还是和昨天一样,一动不动的"睡"在松松软软的泥土里呢。我心想,早知道当时就不种大蒜了,种绿豆好了,可是都开始种了,就种好为止吧。
打开土,你会发现大蒜旁边的红色深了一些,如果不细心看,是看不到的。
10月4日星期日晴
我今天不知发了什么病,冲到阳台上去看前几天都没有长出来的大蒜哩!啊?大蒜怎么是一个"睡美人"?天天都不醒?是要一个"王子"叫醒?这时,我这个"王子"费劲地打开了床,只见里面的"睡美人"头上的"头发"长高了一寸。哎,真是功夫不复有心人阿!
10月5日星期一阴天
我又去看了看大蒜,土上有层层"油",打开里面便是那一个"小姑娘了,头发比昨天长得长了哩!
10月6日星期二晴
今天的我,发了一个病,不想去看大蒜了。可是,作业只有一个--—日记。我昨天把苗往上,已经可以看到了。后来我的"病"消失无影了,去了阳台,看了大蒜,浇了水就走了。
10月7日星期三睛
以观察为篇三
这天我从家里拿了一个大蒜和个透明的塑料盒子,把大蒜按规律摆放好,倒入水淹没大蒜的一半,等过几天看一看大蒜会长成什么样子,我心可真期待啊!
10月1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一大早我就起床去阳台看我种的大蒜,我却惊奇地发现大蒜居然胖了许多,大蒜外面的衣服有的被胀的裂开了一个小口子,还有的肚皮都被胀得弄破了一个大口子,我又轻轻地拿起其中的一个大蒜看了看下面居然长了和白发老人胡子一模—样的白色根,真可爱呀!过几天它又会长成什么样子呢。
10月25日 星期一 晴
几日不见大蒜有高有矮,努力生长的有十几厘米高,懒惰不动的只有两厘米高,都是一起泡在水里,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我还从大蒜的苗上掐了一点尝了尝,水培大蒜的苗吃起来有种辣辣的感觉,还是挺好吃的!
10月27日 星期三 晴
老师说大蒜苗剪短还能再长,我今天回家就拿起剪刀剪短了大蒜的苗,希望它们能再长高吧!
水培大蒜真有趣啊!
以观察为篇四
小试牛刀。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份“种植物,写观察日记”实践作业。
我不敢怠慢。晚饭过后,在老妈的亲自指挥下,我先把爸爸废弃茶具洗干净,把蒜头拨成一个个,放了进去。我问妈妈:“要加多少水?”“没过蒜头的底部就可以了。”我在妈妈无比自信的引导下,完美地完成了种蒜头的基础工作!
大家就等着吃我种的大蒜吧!
出师未捷先内斗。
过了两天,一早醒来,我发现蒜头竟然都死了,我大吃一惊,迫不及待地把这件事情告诉老妈。老妈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她问了“度娘”,据说种蒜头要掰开蒜衣才好。老妈以为死了的蒜头掰开后还能种,结果掰开一看,乖乖,里面都发霉了。
晚上,妈妈又买了一个蒜头回来,爷爷看见了,说妈妈种的方法不对,要把蒜头种在泥土里,泡在水里是不行的,更不能把蒜衣掰下来。爷爷和妈妈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起来,我在旁边发愣,不知谁说的对。最后我决定,两种方法都实践一下,看谁说的对。
小蒜终露尖尖角。
离种下小蒜已经十天了。今早,我正在忙着写我的作文的时候,突然听到妈妈一声尖叫,把我刚刚冒出来的一点点想法吓得一干二净,我顿时火冒三丈,不耐烦地问:怎么了?妈妈说:“蒜头长了很长的白须,蒜头顶部还裂开了一条缝”。我一看,那些白须就像老人的白胡子。我奇怪的问,“蒜头才几天就老了,不会吧?”“它不是老了,这是蒜头的根”,妈妈回答道。我连忙追问:“那为什么蒜头顶上有一条裂缝,它受伤了吗?”“因为蒜头准备发芽了。”妈妈肯定地回答。
终于向成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这,我开心了一天。
实践是减少分歧的最好办法。
土养的蒜头(没掰皮):长了20厘米左右;
土养的蒜头(已掰皮):长了30厘米多;
全埋进土里(没掰皮):长了1厘米多:
水培的蒜头(已掰皮):长了15厘米左右。
由此可见,如果要早点吃上蒜头,掰了皮土养的办法最佳;至于哪种办法种的蒜头好吃,各位,那就要等下回分解了。
以观察为篇五
今天,我和妈妈拿出五颗大蒜,种在湿润的泥土里,其中有两颗还发了芽。妈妈先前用水泡过,我开开心心地看着它们被种进了泥土。
10月12日
大蒜宝宝的芽又长高了一点点,但有两三颗却迟迟不肯吐芽,我有点着急,唉,别磨蹭了。
10月13日
有个大蒜宝宝的泥土掉了,我刚要填土,却看见了几个白白的,长长的东东。我很想拔起来瞧瞧,但是我不敢,我感觉这应该是她的根,不敢伤了它。
10月15日
10月16日
今天,我给大蒜宝宝浇了点水,找来尺子给它量了量身高。哇!有6厘米多了呢!“太棒了”我欣喜若狂,大声喝彩,以至于妈妈从沙发滑到地上。等我办完事回来后,惊奇地发现,它们又长高了1毫米!太好啦!只是,另外三个大蒜宝宝像在仔细打扮一样,不肯亮出芽儿,我只好“守株待兔”了。
10月17日
我还以为,所有蒜都发芽了呢。一瞧,又是那三个懒兄弟!我简直气得浑身发抖,可又能做什么呢?再看看那两颗大蒜,真为我争气!我看见芽儿在摆动,似蝴蝶飞舞,又似蜜蜂追逐;像鱼儿游动,又像鸟儿飞翔……这绿,绿得真妙!它浅,却又带墨绿;它深,却又带浅绿。我摸了摸芽儿。把它往下按,一松手,“嘣”地一声,又弹了回来!真结实!
10月18日
今天,我再去查看大蒜宝宝,令我大为惊喜的是,还有一个大蒜宝宝也发芽啦!这个大蒜宝宝和它的哥哥姐姐的芽不同,那两个的芽长而细,而它的是短而粗。哈哈,才过一天,叶子就长这么长了!我赶紧浇了点水,看书上说的,植物都在晚上生长。我不禁舔了舔嘴唇,下次拔一点儿叶子下来,吃着自己种的蒜叶,一定很香吧!
以观察为篇六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观察豆子的作业。
我回到家,马上向妈妈要了几颗红豆,把它们放到塑料盒里,再放入少量水。睡觉前观察了豆子,豆子没什么变化。
第二天放学回家,我迅速跑到塑料盒前,发现豆子发涨了,颜色变浅了,有些豆子张开了嘴。
第五天,小豆子的芽长长了,弯弯的,像钓鱼的钓钩。
第六天,豆子的皮脱掉了,豆子的芽更长了。于是,我把豆子种在花盆里,让它长出更多的豆子,到时就可以有一种劳动最光荣的感觉。
以观察为篇七
星期一:我和爸爸把蒜瓣插入土中。爸爸一边插蒜瓣,一边提醒我:“蒜蒂一定要朝下,这里是长根须的。”最后,我给大蒜浇了水,就期盼着它快点长大。
星期四:早上起床后,我迫不及待地去看大蒜,结果还是鼓鼓的苞。我有点耐不住性子了,爸爸鼓励我说:“植物是有生长周期的一定要坚持。”我只好期盼着明天大蒜会长芽。
星期五:我今天可高兴了,蒜顶上冒出了淡黄色的嫩芽,一毫米多,好像在东张西望地看这个陌生的世界呢!
两星期以后,蒜芽长到七、八厘米高了。它蓬勃向上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了解了不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