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个人观点的表达,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提炼和吸收书中的精华。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灵感。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一
当我拿到《模拟外交官》这本书时,立刻被它吸引住了。这本书小巧精致,浅绿色的封面上有着三个可爱的卡通小朋友。
翻开书,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的眼前。书中写了20位美德少年真实的故事,他们的事迹让我感慨万千,他们的执着让我敬佩。
“拾荒佬”王思源的故事说的是:王思源同学有着与众不同的业余爱好——捡废瓶子,无论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甚至外出旅游,王思源都会把人们随手丢弃的瓶子捡起来,放进随身携带的塑料袋里带回家,多少年如一日,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王思源卖废瓶子的钱已积攒到近800元,这些钱都用来捐助希望小学,帮助学校里家庭贫困的同学。我不禁惊讶,这些我们平时都“敬而远之”的垃圾竟然能够创造出这么大的财富,而其中传递出来的爱心却又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村级国庆晚会”吴慧中的故事讲的是:吴慧中同学利用暑假的时间带领小队员们排练节目,在国庆节那天晚上为村里寂寞的空巢老人举办了一场联欢晚会,望着孩子般开心的老人们,吴慧中在今后的几年中,每逢重大节日,她都要带领小队员们给老人们举办一场联欢晚会。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老年人的寂寞,我们即使无法做到吴慧中同学这样,但我们至少应该做到在假期的时候经常去看望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并且尽量关爱我们身边的老人。还有“题王”周彦孜的故事,他是同学们心中的“数学小王子”,他特别喜欢挑战难题,而且喜欢寻求不同的解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题做活。每当遇到难题,周彦孜总是沉浸在数学题里,苦苦思索,直到有了答案。在学习中,周彦孜同学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呢?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轻易退缩,而是像周彦孜一样敢于挑战,我想,我们一定会有收获!
读完这这些故事,我感到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心里,温暖而惬意,我真想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去。在感动之余我想我们应该把这种美德传播下去,让美德随处可见,未来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二
这两天,我看到了一本书,叫《模拟外交官》。它是由多个有趣感人的小故事组成,其中《小确幸》这篇文章让我感触很多。
唐谢滢最近学到了一个新的词汇——“小确幸”,意思就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唐谢滢发现其实自己也给别人带来了很多“小确幸”。黄海伦大哥哥生了病,但是因家庭贫困,无法医治,唐谢滢就精心制作了一个粉红色的信封,装上了自己的六百元压岁钱,写上了“祝大哥哥早日康复”的字样,请妈妈帮忙送到了黄海伦大哥哥手中,为大哥哥带来了“小确幸”。登得措姐姐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雪灾,因经济问题,成绩优异的她只能退学。唐谢滢就和家人一起资助姐姐上学,后来又资助姐姐的妹妹上学,为姐姐和她的妹妹带来了幸福。儿童节时,唐谢滢送了贫困的小杭阿姨的女儿一对文具盒,为这两姐妹带来了温暖的“小确幸”······回忆完这些,汤谢滢也感受到了“小确幸”。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其实人人都可以为别人带来“小确幸”,也许这只是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声祝福,都可以为别人带来一瞬间温暖而充实的幸福。有一次,奶奶的背疼病又犯了,我就帮奶奶捶了捶背,当看到奶奶因为舒服而露出的微笑时,我也感到非常快乐,因为奶奶的幸福而幸福。同样是这样,在你帮助别人,给予给别人“小确幸”的同时,别人的幸福也会使你感到“小确幸”。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三
《模拟外交官》中的二十篇小故事,讲述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二十个美德少年都是我们身边的同龄人,每一件不起眼的事都深深的震撼着我们,告诉我们要助人为乐,要懂得感恩,要把爱心洒向需要的人。短短的文章,长长的感动,这就是我读完《模拟外交官》后的感触。
《小小造梦师》中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汶川小朋友实现梦想的王子诚;《模拟外交官》中精神抖擞地走上“爱梦模拟联合国”会场的邵嶷;《在静寂中聆听世界》中好学上进,懂得感恩的施颖……他们无疑是一面面道德示范的旗帜,一个个大家学习的榜样,一名名当之无愧的美德少年。一个个怒放的生命,一抹抹鲜活的靓影,默默地抒写着自己的故事,用善良温暖着别人,浇灌出一朵朵美德之花。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应该以美德少年为榜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举手之劳的点滴做起,帮助他人,保护环境,奋发向上,懂得感恩,在五彩缤纷的美德大花园中开出一朵属于自己的美德之花。让美德伴我们成长,让社会处处都洋溢着美德的芬芳!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四
这本书里讲的都是美的少年的故事,他让我认识了去敬老院给老人表演街舞的徐亚菲、为了伙伴们在家中建立快乐小站的单叶、捡垃圾美化环境,得来的钱捐给贫困孩子的的王思源在小区开设国庆晚会的吴慧中……我觉得,我们身边的美的`少年并不多见,我们许多人,对于这些事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其实,做美德少年很简单,只要在看见垃圾时,弯腰捡起来;在看见长辈时,说一声问候;在路见不平时,能见义勇为……在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多面手》这个故事里的陈颖琪,她在敬老院给老人表演跳舞,在班级中化解同学之间的纠纷,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在父母出去时照料自己的妹妹。如果我能见到陈颖琪,我想问她“在敬老院跟老人聊天是不是很快乐呢?在班级中是怎样让同学平息”战争“的呢?在家中,妹妹又为什么那么崇拜她呢?怎么样才能在集体中发现同学的优点呢?”
也许,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德少年并不是太难吧,只要关注身边每一件细微的小事,并未身边的人无私的奉献一些时间、精力、关爱……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就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美的少年!!!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五
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一幕真诚善待的接触,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题记。
美德是一个美丽的人所拥有的,这个人不一定有沉鱼落雁般的容貌,但他有一颗圣洁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如果人人都拥有美德,那么世界就处处绽放光彩;如果人人都拥有美德,那么生活就天天幸福愉快;如果人人都拥有美德,那么心灵就充满阳光。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六
美德是中国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自古以来,中国最传统的就是博爱和美德。这几天我看了这本书,《模拟外交官》是27位著名儿童作家书写的100位美德少年的故事组成的,故事亲历动感生活,用身边的孩子书写真人真事。
美德是什么,是诚实;美德是什么,是文明;美德是什么,是宽容;美德是什么,是孝道;美德是什么,是谦让;美德是什么,是感恩。美德是一些毫不令人在意的,细小琐碎的小事,但是如果人人都做这些小事,那么生活到处不都充满着美德吗?就像一粒沙子也能组成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一滴水也能组成波浪滔天的海洋,一块石子也能组成大山。
让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诚实是一种美德,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要是没有了诚信就会没有了尊严。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那一次考试考砸了,我不敢和妈妈说,不过妈妈还没有回来,我在草稿本上学着妈妈的字体签名,但是想:要是被人识破了怎么办那该多没有面子啊,妈妈那么信任我,经过一番思考,我觉得宁愿挨一点骂,也不能丢掉尊严。妈妈回到了家,虽然教训了我一顿,但是至少我没有说谎。现在想来,算是当时比较明智的,要是说谎了,肯定要用更大的谎去圆那个谎。
文明和谦让是一种美德。有一天中午,太阳晒得让人昏昏欲睡,我坐上了去书店的公交车。到了车上好不容易坐上了一个座位,车上的好多人都在接连不断的打着哈欠,哈欠仿佛有传染性,传到我这儿我也打了一个大哈欠,眼看还有几站路,便想要睡会。就在这时,车上上来了一位阿姨,怀里抱着一个小妹妹,手里提着一个篓子,背上还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的大包裹,她吃力地哈着腰站到我前面的一个小朋友座位旁,扫视了一下全车,售票员大声地说:“谁给这位带着孩子的让个座?”我暗自思衬道:做人要尊老爱幼的。俗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时车上的大多数人都表现冷漠,我对阿姨说:“阿姨,您坐。”“谢谢你,小朋友。”“没关系。”车上的人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
虽然现在当代社会的人们为了金钱可以不顾道德,但是我相信美德更能感动人。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七
周末,我认真地阅读了学校发下来的一本书——《模拟外交官》,才读了几章,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使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100位美德少年的真实故事。有街舞少年徐亚菲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带来欢声笑语;单叶在家里开了一个快乐小站,让同学们丰富课外生活;王思源总是默默地低着头捡起地上的片片垃圾,为的只是环境整洁;勤奋爱思考的周彦孜?,及时外出旅游也不肯放过放弃学习的机会;热情的.吴慧中自主与同伴在村里举办小小的联欢会,其中总少不了她幼小的身影……在这些美德少年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施颖姐姐的故事。施颖姐姐是一名残疾人,她听不见任何声音,对任何声响都无动于衷。但一切困难也不能阻扰她渴望上学的心愿。在镇江残联的帮助下,施颖终于可以圆了自己的心愿。在特殊教育学校没,她狂热地学习手语,试图敲开世界大门。不久,她又学习了美甲这门技术,为以后在社会上立足而做准备。中途她遭到过别人的白眼与嘲讽,也遇上许多困难,但都被她的聪明才智一一克服了,并作为一名年龄最小的,学习美甲时间最短的的选手参加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荣获铜奖的好成绩,还获得六万元奖金,三分之二的钱她全部捐给学校。看了这个故事,我的心灵被震颤了,这是一个对世界充满温情善意的女孩,从不因自己是一名残疾人而自卑,而是怀着一颗乐观的心面对挫折,揣着一颗有爱的心看待世界。这不仅让我联想到一篇篇新闻:多名高中生在高考是落榜了,或是承担不了学习压力,选择跳楼这一条路,这简直让我哭笑不得,不是我没有同情心,他们只是遇到一个小小的失败就垂头丧气,结束自己花季般的生命,难道他们不傻吗?不天真吗?我们要学会战胜困难,不能总是在失败时垂头丧气,要做一个乐观的人,懂得回报的人。这些美德少年各有各与众不同的品质与精神,但出发点都是一个“爱”字,他们就像茉莉花一样,簇拥在一起,美丽芬芳。让我们也做一个美德少年吧!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八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数之不尽的,如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等,可这如果仅仅当做一种挂在嘴边的口号是远远不够的,要在现实生活中付诸行动,才能让这些美德熏陶着我们文明成长。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模拟外交官》,书中介绍了许多美德少年,他们胸怀天下,关心社会,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触。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扬并多行善事,批评并阻止恶行。因为美德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让我们携起手来,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美德之花处处盛开。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九
《模拟外交官》这本书中记录了20位江苏美德少年,每个故事都情真意切,真实感人,发生的故事都好像就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关于感动的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便是“拾荒佬”王思源了,他的课余活动都是捡拾废瓶子,上学或是放学路上,甚至外出旅游时,都随身带着一个塑料袋,把人们丢弃的饮料瓶,易拉罐,一个一个捡起来,装进塑料袋带回家去,开始老师和同学都不能理解他,原来,王思源把捡瓶子积攒的钱,捐助了希望小学,帮助学校里家庭贫困的同学了,小学六年时间他捡瓶子积攒了近八百元钱,当学校组织”爱心捐款”时他毫不犹豫拿出三十,五十帮助别人,汶川地震时拿出剩余的两百元钱汇给了中国红十字会,大家知道真相后,感动传递了,班上的同学都被他带动了,人人都争当“拾荒佬”,班上的同学纷纷参加了捡瓶子献爱心的活动。有的把自己平时喝过的空瓶子收集好,交给他;有的也把捡废品积攒的钱,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
他的所作所为很令我们感动和惭愧,想想我们学校的班里同学,乱花零用钱,比吃比穿,废旧瓶罐,废旧报纸杂志到处乱扔,如果我们能将它们收集起来,能少花些零用钱,不说寄给边远地区的孩子,哪怕给班级买些书那多好啊!……。
感动是什么?感动是因为无私奉献而不求回报,是因为给予他人而默默无闻,是平凡而普通的,是中华美德的传递,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心灵,它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它象征着大爱的力量,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懂得感恩、懂得用爱来回报他人的人。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十
合上这本似曾相识而又久违的书,依旧是心潮澎湃。它,就是《模拟外交官》。不得不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是我一生的财富:每个人都能手握美德,每个人都能抓牢美德,每个人都能实实在在地做出美德。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看完的,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在静寂中聆听世界》一文。
这篇故事是一篇真人真事。一名叫施颖的.女孩从小因一次高烧,失去了听觉。但是,她从小就十分好学,看到别的小伙伴一个个蹦跳着进了校园,自己竟跑到学校里去,坐在秋千上,托着下巴,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为此,小学校长把她安排在班里,与正常孩子一样学习。但是,施颖很想学习一门技艺,于是,她去学习了美甲。接下来的事我以为顺理成章的是施颖学得怎样好,能够凭技艺养活自己了。可是,结局却让人深深回味。
施颖到南京参加了一个美甲比赛,在一个班的刘姐也去了。刘姐每天坐着轮椅去集训,可施颖实在不忍心刘姐大冷天的没人照顾,便每天为刘姐买饭买菜,打水洗碗,洗衣晾衣。但刘姐并不领情,只把施颖看成一个竞争对手,冷嘲热讽。施颖把委屈埋在心底,依然照顾着刘姐的生活起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刘姐终于被感动了,两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施颖虽然听不见,但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美德这种事,已经在她静寂而又光彩的世界中埋下了根,她俨然成为一名美德少年。
施颖的故事固然值得人回味:她听不见外界的任何声音,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然而在外界看来,她自己就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啊!可是,我们忽视了一点,施颖本来就是具有伟大崇高品格的吗?不是,他没有伟大的品格,有的只是对身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无微不至的帮助,这就是美德。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人,美德都得靠自己养成,把美德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施颖就是我们广大青少年的榜样,我们要像她一样,把美德握在手里,就算不能成为一名美德少年,也不至于让素来讲究美德的中国,丢掉自己“礼仪之邦”的名声。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十一
一口气读完《模拟外交官》这本书,深深地被“百名美德少年”的故事所吸引。书中每个少年成长的故事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施颖在一岁那年就因为高烧失聪了,但是她的世界没有因此而沉寂。她凭借永不放弃的信念,毫不气馁,坚持学习美甲,短短两年时间便技压群芳,成为了美甲组的领军人物。
一位双耳失聪的少年能够创造如此奇迹,取得这些成功,靠的是什么呢?面对困难、挫折以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打击,她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天尤人,她的成功靠的是坚定不移的信念,靠的是她不放弃的`精神。
在《我是林冲》这篇文章中,才满四岁的成彬经过初赛、复赛,一路淘汰了两千名选手,过五关斩六终于来到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京剧戏迷票友大决赛。可是,重感冒加上水土不服,使得他在表演最拿手的“野猪林”时失手,只得了铜奖。然而,他没有因此被这“无情棍”打到,一直坚持表演到最后,重新站了起来,在“京剧进社区”的公益活动中,把“野猪林”演得淋漓尽致。
成彬有冠军的实力,可是由于当时的身体状况,影响了他临场的发挥,虽然没有得到金牌,但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他赢得的是评委老师的认可,赢得了老师亲友的支持,他获得的是精神上的“金牌”。
可是,回头想想我自己,经常为了一点小事灰心丧气,甚至丧失信心。记得上次英语单元测试,本来很简单的题目竟然只考了个“及格”,拿到试卷几乎要崩溃了。回到家里,想的不是如何改正考试的错误,努力地复习弥补学习中的短板,而是倒在床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心想我已经努力了,平时也学习不错,看来我英语是学不好了,也许我就不是这块料。
对照书中的故事,我为自己这些想法感到惭愧,面对这么一点点的小挫折难道就要放弃?只要能够像施颖一样,像成彬一样,像其他那些优秀的少年一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崎岖和坎坷,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十二
屠格涅夫曾经说过:“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读了《模拟外交官》这本书以后,我才对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模拟外交官》这本书一共讲述了20位美德少年的故事,每一篇都感人至深。有为了给福利院孩子买礼物而去街头义卖的王洪禧,有为了班级卫生,放学后偷偷留下来打扫的储勖,有虽失去了听力却始终没有放弃梦想的晓颖······不过,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业余爱好》。
孙启涵为了不让垃圾污染环境,情愿去捡垃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奉献是需要付出的,自私自利的人永远不懂奉献。奉献不是为了之后更多的索取,而是一种自愿付出的行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财富、他获得了多少,而是他做了多少贡献。如果人人都付出一份爱,世界将成为美好的人间!
奉献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它不用轰轰烈烈,也许是默默无闻;它不一定让人铭记,也许是被人渐渐淡忘的。它可以使人快乐。它,同样也是伟大的!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十三
小时候,我听过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孔融让梨。讲的是七岁的孔融在与哥哥弟弟拿梨吃的时候,拿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其原因,孔融说:“我是弟弟,比哥哥小,应当拿小的;我又比弟弟大,应该把大梨让给弟弟。”“让梨”虽只有两个字,但包含了多么美好高尚的道德啊!
孟德斯鸠说过:“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文明美德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依然不能忘记王洪禧在路灯下顶着寒冷义卖的身影,得到的几百块钱全部捐给了福利院。这几百块钱,包含着多少日日夜夜,包含着多少疲惫和酷寒,又包含着多少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福利院儿童的爱啊!当然记得陈思韵的故事,在烈日酷晒下捡起污染环境的饮料瓶子,把卖得的钱给孤儿院的小朋友送去了水果,这怎能不是良好的美德呢?美德,是为社会的贡献。
生活中也有美德。活泼热心的陈颖琪,用善良给老人们带来了温暖,把爱心传递给每一个同学,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的“多面手”;樊采薇的各种小发明给社会增添了光彩,无意间的发现给节约用水贡献了力量,“向晴天要水”多么奇妙!热心与善良的付出,成就了“美德”二字。
合上《模拟外交官》这本书,我不由想起了我以前做的一件好事: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一个黑皮夹子,里边露出来的大红票子格外显眼。我捡了起来,跑了一千米送到了保安亭。那次以后,我常常沾沾自喜,到处吹嘘自己做了一件好事。现在,我恍然大悟:我做的与书中的小主人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做好事只有半个小时,他们做好事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只做了一件好事,他们成就了无数善举;我到现在都自大、自傲,他们呢?自始至终都怀着一颗开朗、热情的心去帮助更多人······在他们面前,我是多么渺小!我不仅被他们美好的品德所折服了,更为我的心胸狭窄和孤陋寡闻而感到羞愧!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大家都不陌生吧?这朵“花”传遍了世界,传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美德不也像歌中的那朵茉莉花吗?纯洁、美好、高尚、芳香······这是我们江苏省的民歌,而我们要把美德的暖流传递到全国、亚洲、世界······只有用心开出来的美德花,才是一辈子都香的啊!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让我们乐于奉献、传播文明,毫不懈怠地追求这两个字!
美德是人性最闪耀的光辉。
持之以恒的好习惯,便是美德。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优质14篇)篇十四
幸福是什么?是给予,是关爱,是奉献……读了《模拟外交官》中的一个小故事——“小确幸”,它让我感受到,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幸福。
翻开这本书,目录上的三个小字吸引住了我:“小确幸”,大家知道“小确幸”是什么意思吗?呵呵,不卖关子了,读完了这个小故事,我才知道:原来“小确幸”的意思就是“微小而又确实的幸福”。这个小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唐谢滢,她在学校里学到了一个新词:“小确幸”,于是放学后,她和妈妈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曾用压岁钱帮助一个突患脑癌的小哥哥脱离生命危险;资助草原三姐妹,让她们重圆读书梦;在儿童节那天,把自己心爱的铅笔盒送给钟点工的两个女儿……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都充满着“小确幸”呀!
就像巴金爷爷曾在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写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还有高尔基先生在给儿子的信中说:“……‘给’永远比‘拿’愉快……”是呀,这些大作家通过字里行间向我们表达出一种真理:奉献了他人,你会变得非常幸福。
虽然双手刨出了献血,但从地震废墟中抢救出来的那个生命一定能让战士无比幸福;虽然疲惫了双眼,但一张学生的进步试卷一定能让老师无比幸福;路口一个轻轻的搀扶,车上一次普通的让座,都会让你感到付出后的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像一束晨曦中的花朵,盛开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