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写作的难题,它们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和解决困惑的思路和篇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范文范本,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启示。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一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南岳旅游面临着水土资源紧缺、旅游环境破坏严重、旅游设施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与邻近的开云合作,采取“南岳旅游,开云服务”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提升南岳旅游竞争力的必然战略选择。本文结合南岳景区的实际情况,从旅游一体化的角度,提出了南岳开云旅游一体化的设想,为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南岳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观光的模式单一,消费模式单一。南岳旅游发展的主导权一定意义上把握在海内外的旅行商手里。旅行商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将南岳消费陷入了短、平、快的模式,停留的时间短,平面的感受,快餐式的消费,导致南岳旅游旺丁不旺财。可见,要发展南岳旅游就必须进行根本性的调整,积极发展复合型的旅游产品。所谓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就是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等各种旅游方式共存。因此,必须深层次挖掘和整合南岳旅游资源,把握武广铁路建设契机,加强对外经济和旅游交通建设,以衡山为核心,做大做强南岳大旅游圈,将南岳区和衡山县的重要旅游资源有机整合,整体提升南岳旅游经济。
一、衡山南岳两县区旅游一体化必要性。
湖南省衡山县、南岳区两个地方历史上都属老衡山县。1984年一些人为的原因,老衡山县一分为二,划出南岳镇及周围几十个村,成立南岳区,直辖于衡阳市政府。现衡山县城到南岳区仅12公里,由107国道连接。
衡山县辖仅960平方公里,南岳区仅200平方公里,两县区加起来也就1200来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一个较小的县的面积。
分治后的衡山、南岳旅游发展基础令人堪忧。上世纪八十年代衡山县经济走在全省前列,现在县城陈旧,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南岳区近几年由于旅游业的发展,经济发展较快,城镇建设也不错,但由于地域狭小,被衡山县包围,没有独立交通出口,很多地方要受到行政区域分割制约,发展空间和辐射面有限,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壮大。
南岳镇规模偏小,县域面积也不大,人口也不多,与衡山县城虽有107国道相连接,但由于体制原因,两个地方没有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协调发展,使南岳镇这几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严重影响了国家5a级南岳旅游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南岳门户形象。衡山县城的发展也因行政区域分割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两地急需一个有力的中心城市来带动县域经济及周边的全盘发展,如果两地合一,打破行政区划分割,让南岳镇合并到开云镇,整合优势旅游资源,成立南岳开云旅游经济合作区,不但城市规划更加合理,两地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整合后南岳可以充分利用合并带来的地域和交通便利,更好地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扩大经济的辐射面,衡山县也因此才能成长为辐射面广、旅游发达的现代化的区域性新型旅游中心城市。目前,国家在两地的投资额比较大,在建的重点工程就有武广高速铁路、潭衡西线高速公路。武广高速铁路在衡山境内有38公里之长,在南岳区内也有10余公里长,两地时空距离大大缩小,再加上原有的便捷的交通,实现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硬件载体已经具备。
南岳开云旅游一体化的实施,将整合衡阳各地区旅游资源,共同规划旅游产品,构建便于旅游的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共同的旅游目的地,提高总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将有利于增强旅游宣传促销的力度;将使区域内互为市场、互为目的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地域优势越来越突出,区域内的旅游活动会变得更加便捷。
二、衡山南岳两县区旅游一体化可行性。
(一)衡山县旅游资源丰富,完全可以深度开发度假旅游和休闲旅游。
传统旅游资源就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而现在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已经越来越广阔,出现了社会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的培育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要胜过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实际上,在社会旅游资源中除了观光旅游资源之外,还同时有度假旅游资源和特种旅游资源。衡山县的观光旅游资源虽然与大南岳相比较是不足的,但是度假旅游资源和特种旅游资源优势是非常突出的。衡山县旅游资源是十分丰富,生态环境特别舒适。全县的林木覆盖率达到83.7%,这在全国都少见。在未来的之内衡阳市农村人口至少有200万要转移到城市,的确是史无前例的,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衡阳的城市化水平将越来越高。但是越来越猛的城市化浪潮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使环境变得越来越差。这也就意味着哪个地方的生态好、环境好,哪个地方就会升值。经济学的自然规律是只要短缺就升值,现在最短缺是土地、各类资源、环境。好的环境应该说是下一步最短缺的资源,也就是最宝贵的资源。这就意味着衡山县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源会不断地升值,这是最大的优势。
(二)南岳区与衡山县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关联性程度极高的新型产业,旅游资源存在明显的组合效应。在一个广大区域内,各具特色的不同地区,对旅游者来说并不是排他性的选择,而更主要的是组合选择。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进行区域协作和联合。南岳、开云县区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品位高,推进旅游一体化具有坚实的基础。
南岳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宗教文化发达、佛道共存、古刹如林,且为天台宗和禅宗南岳、青原两系发源地,其信徒远及日本与东南亚。规模宏大的南岳大庙古建筑群坐落在山脚古镇,形同北京故宫,史载在隋末唐初时就已存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艺术结晶。大庙为九进四重院落,正殿外侧还有众多寺观。其间飞檐斗拱、雕栏画栋、金碧辉煌、布局严谨,为地方神与佛道神祗所共居。香火鼎盛,朝拜者络绎不绝。南岳衡山是中华五岳名山之一,其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祝圣寺、福严寺、南台寺、上封寺均被国务院公布为汉传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文化内涵深厚,是著名的人文景观。
财政收入,就要发展旅游。并且开云应该是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所以说生态是开云最大的优势。
由此可见,两地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互补性很强,如果能够实现优化组合,形成一体开发的局面,必然形成一个强势旅游品牌,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三)交通等硬件条件的完善。
如今,武广高速铁路已经在离衡山县城仅5公里、离南岳城区不到4公里的衡山县开云镇新坪村紧靠107国道旁边建立新衡山火车站,目前已经征地1000多亩建设车站小区和商贸、生活区。不久的将来,一座占地约5-10平方公里的城镇将矗立在衡山县城和南岳城区之间,那时南岳区、衡山县实际上将合二为一。同时,在衡山县、南岳区的后山片新开工建设的潭衡西线高速公路也已经开工建设,潭衡西线高速公路在衡山县境内也达到近30公里。届时,衡山、南岳的交通将融为一体。
旅游资源的互补和硬件条件的完善,却没有带来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其原因就是两地尚未认识到旅游一体化开发的巨大潜力和价值,没有因势利导地开展旅游一体化开发的合作。因此,南岳、开云应当迅速行动起来,从囿于行政管治范围的小圈子里跳出来,树立南岳开云旅游一体化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缘和资源互补的现实优势,强强联手,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三、南岳开云的旅游开发一体化的对策。
衡山旅游发展拥有一定的优势,但弱势也同样存在。开云公路不足,路面质量差,山区弯路多;服务设施不足;无品牌;人才不足。因此,针对这些弱势,根据旅游资源潜力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将南岳、开云建成著名的大旅游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转换发展模式。
衡山是湖南林业大县、产茶大县,林、茶、果是传统的经济之路,这就客观上意味着衡山的林业地区要从砍伐经济转向观赏经济,从采摘经济转向体验经济。这是一个总体的发展模式的转换,是把整个生态资源看做一个综合性的资源,研究如何全面利用。对于开云来说,现在这个问题很突出。因为砍树是一次性效益,见效快;看树是长远效益,但是见效慢,这几个转换过程需要下大力气,它不光是资金投入量问题,还包括文化投入量问题。
(二)转换发展目标。
对于南岳发展目标,一是深度开发生态旅游,二是做大休闲市场。
目前南岳的生态旅游只是自然旅游,即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深层含义就是人和生态环境要亲密无间,在旅游过程中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通过旅游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深生态旅游的基础是旅客和自然万物完全平等,游客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自然界的主人。深生态旅游在国内刚刚开始,南岳如果抓住时机,而且形成一个深生态旅游的比较完整的产品,大南岳的品牌就树立起来了。
做大休闲市场。这是对应“珠三角”、江西市场,特别是“9+2”大旅游圈应该确定的目标,同时也是南岳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如果深生态旅游做到位,“9+2”这个庞大的市场就可以抓住。这个大市场对于南岳来说,抓的不是观光市场,而是休闲市场。这个大休闲市场进一步的发展就不仅是使客人来,还要形成一些更长远的目标和一些更具体的措施。
(三)优化消费结构。
南岳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了衡阳旅游的“龙头”,但是南岳旅游的发展只是完成了“量”的扩张,还需要“质”的飞跃,还存在旅游产品不新、市场发育不全、旅游消费不旺等诸多问题,因此要优化消费结构。吸引客人长住,要充分利用好生态环境优势拓展商务市场、康体市场。吸引客人长留,如果客人长留,从平面消费转向立体消费,消费额就会增加。所以要努力争取使人长留。只有游客长住、长留,才能优化消费结构,真正建立大休闲市场。
(四)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
南岳的交通弱势就非常突出,亟待改善。道路建设必须符合生态旅游的标准,首先这是一条景观路,建议在修路时考虑到景观点。比如,这个地方看岣嵝峰,看到的山形效果最好,便在此开辟一个小型停车场。游客下车看山、拍照,可以有效地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景区经营一定要将游客的每一分钟都计算清楚。这就是景观路的概念。其次这是一条文化路,文化路就需要在修路过程中适当添加一点建筑小品,增加一些文化概念,形成一条文化路。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进入了开云县城,就是进入了大景区,这样能使客人渐入佳境。
(五)区域旅游规划一体化。
南岳、开云政府应共同编制跨县区界的旅游规划,加强南岳开云的旅游合作,对旅游资源的布局与开发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设计,实现最佳的旅游资源配置,这样做也有利于发挥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建设各自的特色旅游产品。
(六)区域旅游要素配置一体化。
要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加快推动区域内旅游要素的优化整合,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包括统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精品线路组合。应统一进行现县区的旅游网络建设,把南岳开云的旅游产品联结成统一的旅游产品网络。同时,南岳、开云也要建立和完善旅游产品的促销手段,推出内容新颖、丰富的旅游产品,增加旅游吸引力。
(七)区域旅游市场机制一体化。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此建立安全、文明、诚信的市场运行机制,共同营造健康的旅游一体化运行环境。南岳、开云应把合作的愿望变成现实,建立合适的机制,本着实事求是、平等互利的原则,制订合作的框架,从实际出发,从最能够实施的做法入手,把区域旅游合作提到议事日程,创造同一个旅游目的地形象,互相推介两地的旅游景区和形象,整合营销,从而形成同一个旅游目的地、同一个旅游产品体系、同一个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同一个服务水准、同一个旅游环境水平。
参考文献:。
2、陈国生.论南岳-开云-新塘旅游经济的一体化对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二
现在许多学校提出了“定单式培养”模式,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育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企业不同职位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定向培养,为各类企业输送更多合格的旅游管理人员。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要以动态的眼光来处理。第一,深入市场进行调研,根据市场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第二,对历年的旅游管理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收集相关的反馈信息。只有通过调研和反馈,才能真正将教学与市场结合起来,不是以所谓的教学质量来作为衡量标准,而是真正以市场需求、以企业用人标准来衡量,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二、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而目前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弊端,突出表现在过于强调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教材上的理论相对滞后。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操作性,只是片面地从理论层次来强调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具体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所有学校的旅游专业都有一套教材,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要注重本地区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校本课程资源的研发,这样才能办出特色,办出个性,才能打造特色专业、特色学校,才能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我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教学理论,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引进来。学校可以吸收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与一线的旅游管理人员来研发教学课程。他们长期工作于旅游管理第一线,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对本专业的市场需求与就业方向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我们要注重吸取他们的建议,让他们一起参与制定课程体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我们除了要用好教材,还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尤其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挖掘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吸取其他院校、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更好地“为我所用”。
2.走出去。我们要勇于走出校园,走出地区,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向外界展现本校本专业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与专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让广大教师与管理人员真正走出固有思维的限制,走向更为宽广的学习的平台与交流平台,接触到更多与旅游管理相关的信息与内容,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学资源更为丰富,课程体系更为合理。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执行者与实施者,教师的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搞活旅游管理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1.聘请专业人员开办专题讲座。聘请资深教授、知名旅游企业家等来我校开办相关讲座,让广大教师拥有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学习外界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模式。
2.利用网络优势组织教师研修。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与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可以依托互联网强大的资源与互动优势来进行交流与研修,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增长见识,让教师在更为宽广的平台上来提高自身修养。
3.教师进行分期分批专业培训。学校要鼓励与加大教师继续进修力度,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让教师进入其他知名院校的旅游管理学院进行专业培训,必要时可以组织教师到世界各国名校进修。
四、加强案例互动教学。
枯燥单调的理论学习无法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欲望,只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而使教学陷入机械灌输的误区,这样更加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智力的开发,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与能力的提高。采用案例互动教学,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真实生动的例子中,这样既可以化解理论教学的枯燥性,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自觉地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更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案例的收集,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构建教学实践平台。
高校所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对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实现学用结合,让学生拥有更多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将课堂所学与实践行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提高认知,提升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与各地企业加强联系,与旅游院校、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构建旅游教育的合作平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在实践中锻炼,在实习安排、人才培养供需平衡调整、师资培养、教育质量反馈评估、毕业生就业、校企合作等多方面真正发挥作用,这样更能促进旅游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与素养的提高。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三
“互联网+”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互联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从户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重视客户体验,挖掘自身特色,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打造“互联式”产业发展新平台,这些都离不开管理与营销变革。
一、“互联网+”背景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变革。
(一)管理变革。管理变革是营销变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据笔者调查分析,认为“互联网+”背景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管理变革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第一,管理制度变革;第二,管理规范变革;第三,安全管理措施变革;第四,人性化管理理念变革。
(二)营销变革。营销变革是管理变革后的必然结果,也时促进整个产业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效益的主要手段。据笔者调查分析,认为“互联网+”背景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营销变革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第一,营销方向变革;第二,营销内容变革;第三,营销过程变革;第四,营销渠道变革。
二、“互联网+”背景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
(一)“互联网+”背景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问题分析。
1、制度化管理尚不完善。目前,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制度呈现“分散式”管理特点,即多种旅游项目中均可加入户外体育旅游产业元素,虽然这样可以提升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适应性,但是制度化管理方式改革却面临不小的阻碍。
2、规范化管理尚不统一。鉴于户外体育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兴分支,目前我国对于其监控和管理仍存在大片空白,许多细节处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各企业均打法律“擦边球”以规避短期的人员、资金、管理不足所带来的风险。
3、安全化管理尚不细致。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基础内容是“体育+旅游”,由于是户外项目,所以难免会存在诸多旅游运动风险。目前,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安全化管理措施仍需进一步改善,尤其对于传统的蹦极、攀岩等极限运动项目,安全管理措施更要细致入微,保证绝对安全。
4、人性化管理理念尚未成型。要真正的融入“互联网+”发展大背景,该产业管理理念就必须在“互联、多元”的`基础上坚持“人本管理”思想,然而,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管理理念距离真正的人本管理思想尚有很大差距。
(二)“互联网+”背景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措施分析。
1、继续完善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制度。完备的管理制度是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管理变革的基础、前提和核心,针对目前产业管理制度的欠缺,各企业要不断强化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特色,树立起不同于其他旅游项目的新型旅游产业品牌,为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2、逐渐统一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规范。缺乏管理规范必然导致各户外体育旅游企业的发展思路、方向、模式存在差异,鉴于这种差异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机协调,所以在建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的统一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规范,最好的方法是树立产业标杆。
3、亟待提升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安全管理。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安全问题是事关客户生命安全的大问题,所以各户外体育旅游企业要将改善安全管理措施作为提升自身品牌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抓紧时间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更应从细节处着手保障客户的生命安全。4、提升户外体育旅游产业服务质量,向人性化管理转型。人性化管理是将户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规律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规律相结合而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管理理念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服务管理”为具体手段,这就要求各户外体育旅游企业要继续提升产业服务质量,从而实现向人性化管理转型。
三、“互联网+”背景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营销。
(一)“互联网+”背景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营销问题分析。
1、营销方向存在偏差甚至走极端。目前,许多户外体育旅游企业多存在营销方向上的错误,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营销方向存在偏差,即重视“旅游”宣传而不重视“体育”宣传;第二,营销方向走向极端,即将“旅游”和“体育”两者完全割离。
2、营销内容千篇一律难有创新。首先,营销广告内容换汤不换药,重在风景描述,并打“感情牌”,但是忽略了“体育”带给客户的身心愉悦;其次,户外体育旅游项目本身的内容由于安全措施不能百分百保障客户运动安全,因此也难有创新。
3、营销过程存在猫腻,部分客户有被“忽悠”的感觉。“线上服务、线下体验”是“互联网+”时代最普遍的营销方式,但是许多户外体育旅游企业为招揽客户,往往是重“线上”而轻“线下”,即能把客户吸引来为重要目的,而能否把客户留出就全靠业务员自身能力,等到真正体验的时候,部分客户就会感觉与业务员介绍相去甚远,有种被“忽悠”的感觉。
4、营销渠道多样化,但是缺乏“互联”思想。多样化的营销渠道都是以吸引顾客为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业务员不注重了解客户需求,与客户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这就与“互联网+”思想背道而驰,营销渠道越多,品牌形象反而越难以树立。
(二)“互联网+”背景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营销措施分析。
1、营销方向坚持“两条腿走路”,兼顾体育+旅游。首先,要在广告创意上突出“体育”和“旅游”两个元素,不能再只是纯粹的好山好水好风光等老套的旅游广告词;其次,要在品牌宣传上贴上“体育旅游”的标签,而且要重点体现“体育”和“旅游”两者之间的关系。
2、营销内容坚持不断创新,玩出新奇。首先,广告宣传内容要力求真实性和生活性,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内容创新,可以以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传统民族风情为切入点,吸引客户眼球;其次,户外体育旅游项目本身更要不断创新,最好是在保证项目本质的基础上玩出新奇。
3、营销过程坚持诚信为本,实事求是以获得客户信赖。“互联网+”模式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营销过程以“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为主。因此各户外体育旅游企业要始终坚持“线上服务不说大话、空话”“线下体验不做形式主义、理想主义”的做法,始终坚持诚信为本,实事求是以获得客户信赖。
4、坚持多渠道营销,但是要培养业务员的“互联思维”。“互联网+”时代下坚持多渠道发展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但是要让业务员具备高度的“互联思维”,才能打通各渠道之间的壁垒,真正构建多层次、多元化营销渠道网,因此,各户外体育旅游企业要强化业务员营销理念培训,培养其“互联思维”以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四、“互联网+”背景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
(一)管理方向。针对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管理问题与措施,笔者认为产业管理的发展规划应如下:首先,应在管理制度上朝着“更完善、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不断变革;其次,应在管理规范上朝着“标准化、统一化、系统化”的方向不断变革;然后,应在安全管理措施上朝着“更安全、更细致”的方向不断变革;最后,应在人性化管理理念上朝着“人本思想”的方向不断变革。
(二)营销方向。针对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管理问题与措施,笔者认为产业管理的发展规划应如下:首先,应在营销方向上坚持“协同发展、协调互进”的发展策略;其次,应在营销内容上坚持“新奇、有趣、丰富”的创新思路,吸引客户眼球;然后,应在营销过程中坚持“诚信为本、质量为先、客户至上”的营销理念;最后,应在营销渠道上坚持“智能互联、多维互联”的客户挖掘与服务方式。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迎来黄金时代,同时也迎来“质变”的重要关口,如何进行产业管理与营销变革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如何规避互联网技术给产业带来的不利因素以实现产业发展的大爆发,种种问题都需要从管理与营销变革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
参考文献:
[1]王立云.“互联网+”背景下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与营销[j].文体用品与科技,,10(10).
[2]王祺.董捷.曲连珠.“互联网+”模式下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与营销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1).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四
环境生态性设计主要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在实现人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同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做好生态规划,能够保证在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维持环境空间生态的良性循环。
3.1生态环境设计的主旨思想的分析。
3.1.1生态第一的主旨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很强的保护意识,因此对于环境的破坏力度比较大。目前来讲生态环境十分的脆弱,很难修复到原来的模样,因而也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在生态的建设当中,我们要从一开始的决策规划到设计等等阶段,都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全面的控制,才能慢慢修复生态环境。
3.1.2生态环境设计的积极性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我们需要克服一切困难,打消那些消极因素,将设计难点变成亮点,坚定信念,勇于去迎接挑战,从而激发设计的积极性和发挥创新的精神。
3.1.3生态环境设计具有的可操控性生态规划说的是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对实施进控制和指导,使其成果无论是从图形还是数字上都做到一目了然,方便对其的管理。
3.2对生态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
3.2.1健康舒适的设计原则在生态环境设计时,我们主要依据健康、舒适的原则。要采用完全无污染、无伤害的建筑材料,以求保护环境的同时发挥其效益。
3.2.2遵循自然的设计原则过去,人们总想着如何征服自然,所做的一切的活动都在破坏着自然。现在,了解了自然关系与人的微妙的关系,就要正确对待这层关系,适应和顺从它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满足人们的所有要求。
3.2.3保留乡土性的设计原则在生态化设计中,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有效的利用当地资源给我们的条件,加上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充分的保护当地资源的开发。做到基本还原。
3.3生态环境设计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3.3.1引进生态技术及后期维护问题生态技术要求环境美观,生态建筑更需要先进的设备技术,这就导致了需要高昂的费用。还有有些材料要想看到刚开始施工时的效果也是需要长期的维护的,这也是需要高昂的费用的。
3.3.2选择生态材料的问题环境建设时注重的不只是材料的美观程度,在环境破坏的程度上、所选材料的性价比上,优先选用生态材料。
4对环境设计中生态设计的方法。
4.1地域性设计的方法。
要想充分体现生态设计,还要针对环境本身所带来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特色,发挥出应有的生态空间设计。不管是从材料、植物还是文化,都给人们带来一场环境与人类的艺术设计盛宴。
4.2资源利用的方法。
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可以利用的资源,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我们将资源合理有效的运用到设计当中,使其发挥出更好的效益。
4.3能源开发的方法。
现如今的生态环境设计,除了资源和材料的利用上,还要将平衡能量深化到生态设计中。
5结束语。
本篇文章中,作者对生态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我们不能破坏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要将资源更好的进行保护、合理设计和开发利用,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设计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中之,著.生活环境[m].中国林业出版社,:99~100.
[2]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c].为中国而设计———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
[3]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周曦,李湛东.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5]黎德化.生态设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6]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五
摘要:在煤炭企业基于内部市场化的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了酸刺沟煤矿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以全面预算为统领,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以区队为核算单元,以二级预算、三级核算为主线,以计划、定额、价格管理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精细化生产经营管理系统。通过对煤矿实施精细化管理系统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最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酸刺沟煤矿,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系统。
1概述。
内蒙古酸刺沟煤矿是由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粤电能源有限公司三方分别按照52%、24%、24%的股权比例出资组建,注册资本金10.8亿元人民币。酸刺沟煤矿井田面积49.8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4.14亿吨,可采储量8.22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200万吨/年,服务年限52年。煤矿于2005年6月开始建设,2007年8月7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2008年8月8日试生产,2010年4月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综合竣工验收正式投产。酸刺沟煤矿自建成投产开始,就不断探索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014年以来,更加重视利用基于内部市场化的成本精细化管理对煤矿成本节约的控制作用,向内部经营要效益,将赢得成本和管理优势作为企业竞争的重大核心战略。在此基础上,酸刺沟煤矿逐步构建了自己的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并在实施过程中优化、创新,以提升煤矿的核心竞争力。
2酸刺沟煤矿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
在实施内部市场化的成本精细化管理基础上,酸刺沟煤矿逐步实现了以全面预算为统领,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以区队为核算单元,以二级预算、三级核算为主线,以计划、定额、价格管理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精细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由保障体系、运行体系和评价体系三大体系构成。保障体系主要是建立市场化组织机构,配备专属工作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制定管理制度、办法和标准,使每一个动作都有章可依,有规可循等;运行体系主要是在实施运行过程中要构建强有力的内部要素市场、基于科学定额基础上的多层次价格体系、内部市场结算体系等;评价体系是指实施内部市场化前后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所达到的效果评价,准确地把握企业整体真实状况。图1酸刺沟煤矿内部市场结算流程图煤矿将内部市场划分为“矿―区队―班组―岗位”的四级核算体系。对于业绩考核,每一级的核算单位,都是统一的内部价格核算标准,其主要方法是利用增加值原理来核算绩效。通过队煤矿生产组织形式的了解,成本管控体系分为四级市场核算主体,一级为矿,对上接受集团考核,对下与各科室进行考核;二级为矿属科室、区队,三为班组,四为岗位或员工个人。各主体在岗位上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并且制定严格的标准,互相监督遵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六
(一)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与生态区管理现状的矛盾性。
作为一个产品和服务都具有特殊性质的经济产业,旅游产业也不例外,其与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密切的关联,能够拉动包含通讯、建筑、金融、商贸、信息、住宿等20多个产业经济的增长。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旅游产业每提供一个工作岗位,就有可能间接的带动相关产业7个岗位的增加,旅游行业每损失1元的消费,就会间接造成社会财富7元的损失。从我国当前旅游发展模式来看,经过连续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对于各个产业之间的整合性、互动性、协同性功能的发挥和管理,却缺乏宏观框架和整体实践的思路,从而导致旅游行业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旅游市场的不断波动变化,这就包含近些年来以生态区旅游作为发展嘛头的旅游景区,均无法科学合理的保障自身运作,诸如团队建设、中介服务、统筹协调、市场预测等。在缺乏旅游产业链和配套功能整体性运作的局势下,生态旅游区的旅游管理同样无法完成自我宣传、销售、特色旅游精品项目的塑造、生态旅游区产业化经营服务的供应等需要。随着生态区旅游宣传推广的不断加大,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黑店、黑车、黑导、黑社也将日渐增多,旅游精品的缩水和旅游产品及服务与宣传的不符等.均会造成生态区旅游管控能力的下降。由于旅游是一个产业关联性极强的服务性经济产业,旅游产业系统发展中所存在各类问题的日益凸显.同样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健康运作。长此以往,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
(二)传统大众型旅游管理模式与生态区系统管理要求的矛盾性。
随着09“中国生态旅游年”的提出,生态旅游热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注人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也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产业对生态旅游的资源开发和管理关注。就我国生态旅游现状而言,立足当地实际景区所提出的生态旅游,与仅以生态旅游为嘛头的非生态旅游区旅游一起,构成了当前我国生态旅游的规模化发展模式。就我国生态旅游区现有的旅游资源而言,还存在着典型脆弱型生态旅游区需要针对性管理的问题。纵观我国当前生态旅游管理整体模式,以传统管理方式为主调的管理运行机制、策略、模式,依然包含典型脆弱生态旅游区在日常实践中进行运用。比如:香格里拉的虎跳峡生态景区被开发出以后,碧塔海和虎跳峡门票收人分配、双线进人所存在的矛盾等。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模式的运行下.包含环保、开发、生态旅游区组织体系等在日常管理中所出现的矛盾,却无法被一一解决。由此可见.传统大众型旅游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生态区旅游管理的日常需要。鉴于生态区旅游环境和资源管理的特殊性,有必要针对生态旅游区当前的管理失误表现、资源环境的脆弱性和不可修复性等来重新构建具有时效性的、符合生态区旅游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
(三)生态区旅游管理经验缺失与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性。
对生态旅游产业进行管理必然以生态区旅游管理为基础,作为一彳、有生命运动规律的系统.其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必须密切重视生态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竭泽而渔。生态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尽管要以利润最大化为先导,但这并非是一次性产品生产和推销,需要保障生态区域旅游资源与游客、日常运作中的相关利益对象相互之间的共生共进。在进行旅游生态区管理系统的构建中,不仅需要尊重自然界演化的运动规律,还需要反应社会人文需求在生态区旅游发展中的各类变化。因此必然要包括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两个概念。然而就我国生态区旅游现有管理体系而言,管理制度的缺乏、对信用和旅游者满意度认知的缺乏、对生态旅游概念理解的偏颇化、对生态区域自身的彳、性化发展要求理解的不当等,在缺乏专业型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和专业管理人员团队现状面前,必然无法完成利润和价值在生态区旅游产业链的特殊构建和管理需求。此外在我国生态区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行业领导榜样性经典案例的缺失,也会导致各彳、生态景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本身并不属于行业管理,也不是离散性的单元式管理。在整体性、系统性的管理要求下,各组成部分和环节的独立性管理,与各部分之间有机相结合,均需要被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香格里拉碧塔海景区的日常管理为例,管理者仅将生态区作为一彳、产品生产资源的供应处,在组织管理模式上,所使用的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模式,显然会给生态景区的旅游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构建旅游管理系统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生态区工程建设规划体系。
生态区旅游管理必须将生态区的开发和规划从源头融人到管理体系中。首先,就生态区工程项目经营权的公开拍卖而言,需要在尊重我国旅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开发所需的开发权,要就生态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竞标和公开发包。在此之前必须对生态区生态工程项目,就是否可以进行经营权和开发前的公开拍卖展开详细调研和论i正,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忽视此环节中的管理需要。在进行生态区工程启动前,必须要进行市场定位、市场配套体系设计、市场预测等的规划.从发端阶段.将生态区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与生态区自然景观的现状、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协调统一有效连接起来,将生态区工程建筑的建设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基础和保障来进行规划。生态区的旅游优势在于,旅游资源较为原始,如具有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人文景观,或者拥有较为独特的宗教文化习俗、民族风情区域。因此,生态区工程建设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健全,必须建立在生态区整体景区现状的基础上,对于一些风浊严重的峁顶、山头,可考虑使用抗寒、抗旱、抗风的生态型林灌草,科学计算生态区现有的生态群落对各类灾害的抵御能力.尤其是关注生态区五到十年内的变化趋势,从水文资料、气候资料、周边居民等方面进行资料考tie,以保障生态区工程项目的科学规划以及日常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逐步完善生态区由内而外的日常管理和管控。
从日常运作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区旅游管理的实际覆盖范围,进行由内而外,由上到下的整体性调整。其中包含对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专业人员团队、品牌形象、游客、政府支持程度、市场、竞争对手等多方面的现状调研和分析。只有通过对自身现有竞争能力和生态区可持续性发展潜力的明确对比,才能明晰的找出目前管理模式、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而从促进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应对性措施。比如深人产品开发、服务供应、生产销售、宣传等各领域,从整个旅游产业链发展需要的角度,分析生态区现有旅游管理模式和系统中,各环节合作和协同的能力。这同样也是完善生态景区日常旅游管理工作的有效办法。此外,还需要从深化生态景区内外部系统的协调和协同效率方面人手,在考虑使用低成本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来迅速满足游客个性化需要的同时,还需要从旅游市场的整体动态人手,进一步提升滋生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并谋求较高的经济利润值。在生态区的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对象和因素相互之间关系较为复杂,生态区旅游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旅游管理必须以资源保护、游客维护、创新发展为中心,这就意味着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必须从此三彳、方向人手.并合理地调整三、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完成由内而外的管理和管控需要。
(三)强化管理型生态区旅游产业价值链功能。
生态区旅游管理体系的调整离不开旅游行业整体价值系统的变化。因此在进行管理体系改革的同时,注重深化管理体制、体系与旅游产业链、产业集群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积极主动的促进和改善生态区旅游自身价值效率,以及上下游合作企业的运作效率.从整彳、生态区旅游产业系统运作效能的角度,促进其他产业链条优势的发挥。具体可以从构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角度人手,也可以从生态区旅游产业链的主导环节的主导企业,对整彳、生态区旅游的改革需要角度进行资源、管理手段的系统整合。生态区旅游产业链利润的最大化获取,必须要加强产业链中不同环节企业相互之间的认同和信任。从此点出发进行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就不能单纯的立足在生态区本身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链条中,而是需要延伸到以生态区为核心的整彳、产业价值链的统一性管理中。把握产业链条的核心价值环节,将生态区资源集中在此环节中,以巩固产业链条的核心竞争优势,且以此核心价值环节的现有竞争优势作为辐射点,不断激发其他环节的主动性协调意识。这就意味着生态区旅游产业链必须有一彳、权力相对集中的管控组织,不但需要密切关注不同环节对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构建的需要和相关信肩的及时反馈.还需要关注现有管理模式、架构对产业链发展和演进的影响及作用。此外,就宏观层面的管理需要来看,生态区旅游产业链主导环节的主导企业,还务必肩负起对整彳、产业链的引导职责,其他企业则必须履行积极配合的职责。
(一)模拟使用生态信用管理系统,尝试推行个性化管理模式。
信用管理系统是银行为保障业务的顺利展开,以客户在银行的业务记录情况为依据,而筹划起来的客户信誉管理方案。通过对客户信誉值的了解和对比,尽可能减少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隐患,这种管理方式在银行的日常运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由于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本身,需要覆盖到生态区的建筑、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生态区资源的日常维护和重点保护,以及在生态区产业链模式下的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管理,因此在具体规划和落实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适当引人生态信用管理系统。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建立,必须由国家旅游管理部来牵头并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需要将各彳、生态区工程承揽者、建筑者、游客、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以其所在区域的生态旅游区为核心,所出现的行为表现要详尽录人生态旅游信用管理中来,所有的生态景区均可以借助互联网登录到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对所需信息进行查找。在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中审核信息,都是可以共享和积累的,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务必及时跟进、修改、更新相关信息以保证使用的时效性。
性化管理模式尝试开展主要以生态旅游环境和资源的不同特征为运作基础。比如典型脆弱型生态景区碧塔海可选择管理委员会模式。此类景区主要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或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主体,生态化环境比较脆弱,一旦因为日常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害无法恢复。在生态区的产权关系上,此类生态区主要归国家所有,但是具体管理则由政府职能部门,如旅游部门、社区行政机构、环保部门、林业部门、消防部门来落实。受到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以部门经济利益为主导观念的限制,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存在大多形同虚设。自然景区以现有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产品和服务开发主体里,生态环境承受力较强,可开发性较为良好的生态自然景区如虎跳峡,就可考虑使用公司制管理模式。
(二)不断完善现有旅游管理系统,综合治理,齐抓共管从生态景区日常管控需要角度.对现有旅游管理系统的功能的不断完善.可以在对系统上现有构架和功能结构分析的前提下.从生态资源环境管理、生态景区运营管理、辅助管理和主体管理三方面.来设计出延展性信息管理子系统.比如资源分析和评价系统、景区车辆监控和调度系统、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游客救援系统、设施管理和维护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网络营销系统、电子解说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门禁票务系统、主体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景区电子商务系统等。从功能设计、存在的目的角度配设相应的操作说明、管理制度等。现有旅游管理系统功能的完善.需要遵守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规律.按照由低到高的开发原则.从软硬件基础层向专题应用层逐步拓展.就其功能架构方面的改良.则需要从信息应用的角度.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功能模块.以辅助生态景区的日常旅游管理工作。目前生态景区存在大量的如价格恶意竞争、购物诈骗、黑店、黑社、黑导、黑车等违法、违规现象.为保障广大旅游者的合法权益.需要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联合生态景区进行共同治理。在对生态景区市场整顿和治理的过程中.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必须引人进来.在生态景区主体管理者的配合下.逐步完善生态景区旅游价格的管理.促进生态景区区域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健康化、有序化发展。对“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管理方法的完善.不但可以提升生态区旅游品牌形象.对旅游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升.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中农村生态安全对自身的影响.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社会保作用。
(三)强化区域旅游合作.培养绿色旅游经营环境任何生态区旅游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作.均离不开其所在的区域环境和产业价值链的变化.由于我国长期处在旅游市场的初期发展阶段.强化生态景区的区域旅游合作.大力推进跨区域产品和旅游组合.可以打破现有孤军作战的僵局.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的同时.可以有效完成市场共享、设施共享、品牌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信息共享.以联合推进的模式.从宏观角度同一对生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规划管理和运作执行。这就需要立足生态景区的实际资源情况.对照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分别其自身的优劣势.从区域旅游一体化管理模式筹建角度人手.统一包装生态区域所覆盖的产业链中各企业的形象.统一整合资源和产品.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应对方案.以便确保对生态区域旅游从区域角度进行整体性管理。培养绿色旅游经营环境.主要因为“绿色旅游”已经成为当前生态旅游开发的共识.“绿色旅游”所带来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精神.同样应该纳人到生态区旅游经营环境管理中。比如加强景点景区的绿化、净化、美化.加强生态区周边包含旅馆、出租车、饭店等窗口企业员工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从区域经营的范畴构建"绿色旅游”服务和经营管理环境。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七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实践品格决定了它是不断发展的、革命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性。我们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这一基本特性的鼓励下从事当代生态审美观的研究。我们为什么提出生态审美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适应现实的需要,具体地说又有如下四个方面的适应。
首先,是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前后,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1972年联合国发布《人类环境宣言》,将环境问题作为全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共同课题。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方针。年4月30日,我国学者更加明确提出“人类文明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对于我国来说,环境与资源问题显得更加紧迫,我国是以世界9%的土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淡水为世界人均的1/4。而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也是空前的,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立即改变发展模式和文化态度,走环境友好型之路。
其次,是为了适应20世纪以来哲学领域从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转型的需要。19世纪中期,黑格尔逝世之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西方古典哲学走向终结,开始了西方现代哲学探索之路,发生了由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的转型,这必将引起美学的转型。
再次,是为了适应美学与文学自身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步发生的由无视生态维度到十分重视生态维度的转型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生态诗学与环境美学逐步在国际学术界成为显学。
最后,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振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古代生态智慧是极为宝贵的思想财富。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到老子的“道法自然”观念,儒家的“民胞物与”思想,佛家的“善待众生”思想等等各有其一定的价值,为国际学术界所看重,成为开展国际学术对话的极好领域。
二
生态审美观是一种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达到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的理解指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生态审美观。
生态审美观在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上有新的发展,其发展主要表现于如下四点。其一,从美学学科的哲学基础来看,标志着我国美学学科的哲学基础将由认识论过渡到当代存在论,并从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生态整体。传统认识论是“主体与客体二分对立”的在世结构,而当代存在论则是“此在与世界”的在世结构,人与包括自然在内的世界的关系是人的当下的生存状态,人与自然的统一成为必有之义,从而得以建构当代的生态人文主义。其二,从美学理论本身来看,标志着我国美学理论将由无视生态维度、过分强调“人化的自然”过渡到重视并包含生态维度。其三,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看,将从自然的完全“祛魅”过渡到自然的部分“复魅”。其四,从审美研究的思维方式来看,将从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过渡到消解主客的生态现象学方法。这是一种对过度膨胀的工具理性与极端私欲的“悬搁”,达到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三生态审美观的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生态审美观的文化立场。美国批评家施瓦布说,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化批评,有关哲学与文化的范畴成为生态美学观的最重要范畴,主要有:
(1)“生态存在论”。由美国大的卫·雷·格里芬首先提出,针对传统认识论与人类中心主义。
(2)“有机世界观”。美国环境哲学家j·b·科利考特提出,包含有机整体的内涵,与笛卡尔的机械论世界观相对立。
(3)“共生”理论。由挪威的阿伦·奈斯提出,包含人类与自然的相对平等共生共荣,与人类战胜自然的传统观念相对立。
(4)“生态环链理论”。由英国的汤因比与美国的莱切尔·卡逊等提出,包含人类是生态环链之一环以及享有生态环链之相对平等,也是与传统的人与自然对立理论相对立。
(5)“该亚定则”。由英国科学家拉伍洛克提出,将地球比喻为古代神话中的地母“该亚”,包含着敬畏自然与自然是有生命的理念,与传统的掠夺自然理论对立。
(6)“复魅”。由大卫·雷·格里芬提出,包含对于自然部分神秘性的恢复与对自然的适度敬畏,与工业革命的完全“祛魅”相对立。
其次,西方生态美学范畴主要由海德格尔等提出,其主要内容为:
(1)“诗意地栖居”。海氏提出,包含人的`审美的生存之意,与工业社会完全凭借技术的栖居相对立。
(2)“家园意识”。海氏提出,包含人要回归最本真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与生话家园之意,与当代工业社会人失去家园的茫然之感相对。
(3)“四方游戏”。海氏提出,包含“天地神人四方自由平等相处之意”,与人类中心相对立。
(4)“场所意识”。美国生态批评家格罗特费尔蒂提出,包含人赖以生存的地方以及对其记忆,针对工业化与城市化对于人的原生态的栖居地的破坏。
(5)“参与美学”。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在《环境美学》一书中提出,这是一种环境现象学美学,指出人在自然环境审美中人与自然的机缘性关系与意识的构成作用,与以康德为代表的静观的美学相对立,这种静观美学导致人与自然的二律背反。
其三,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有待我们发掘,现举几例列出:
(1)“天人合一”观念。《周易》中提出并阐发,包含天与人、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古代生态观念。
(2)“风体诗”。《诗经》之主要文体,《说文》指出,所谓“风,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因此,“风体诗”即为反映人之生命律动以及与自然关系的“原生态”之艺术。
(3)“比兴法”。《诗经》主要艺术创作手法,《说文》指出,所谓“比,密也”,“从两大也,两大者,二人也”,而所谓“兴”,“兴者,举也,谓两人共举一物”。由此可见,所谓“比兴”均指人与自然亲密、合作之意,是一种东方式的与自然平等的特有艺术表现手法,后来发展到“比德”、“意境”等艺术表现手法。
(4)“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后汉何休所言“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说明中国古代来自民间的艺术特别是民歌主要反映人的生命生存状况,其诗意集中于古代的生态存在论美学方面,如“怨怼诗”、“桑间濮上诗”、“思夫诗”、“怀归诗”、“乐诗”等等。
其四,当代美学以席勒为开端,对资本主义开展了审美的批判,这正是美学的重要功能之所在,生态审美观在对现实的审美批判中增加了生态的维度,意义重大。
《寂静的春天》对人类使用农药破坏土地与自然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徐刚《伐木者!醒来》是对滥伐森林的批判;加拿大阿特伍德《羚羊和秧鸡》则以反乌托邦的形式对人类滥用科技进行批判,等等。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八
众所周知,资源、人口、环境、发展的难题既是自然科学的,也是社会科学的,还是人文科学的,协调四者的关系,维系它们的平衡令我们绞尽脑汁而焦头烂额。因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人口是可控的,人类居住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必然而应该有序的。那么,在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很好地控制人口,改善居住的环境,实现最大的发展的问题上,其实质是一个人类文化走向的问题,即人类未来的发展要朝着一个正能量和进化论的方向前进的,那就是越来越美好。因此,一定意义上,这个问题也是一个美学的问题,即追求人的生命美化的美学,如何为人类未来的前景描绘一幅鸟语花香、莺歌燕舞和鸢飞鱼跃的美景。那么,这个生态学的问题又回归为一个美学问题[3]。如果建立如此的理论体系,站在了这样的理论高度,我们就会发现,不论是文化还是产业,也还是文化产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都不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话题。从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管理的角度来看,很多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那么,如何在生态学的视域下,建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呢?一是只有做好资源的合理开发才能做到环境的保护利用。文化建设尽管不像经济建设那样必须依赖自然资源,甚至要靠损耗、耗费,乃至耗尽资源来发展———当然,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乃至恶果就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被破坏。然而,近年来,在打着文化建设、旅游开发和城市规划的旗号下,一些地方随意立项、恶性竞争,破坏性的保护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大量浪费文化资源,像采矿一样滥采或者盲目开发、过度开采,竭泽而渔,不计后果。我们知道,对于文化资源就像对矿产资源一样要利用,要开发,如果不利用就不能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和经济效益,但滥采是野蛮行为,只能破坏资源的整体价值。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都是独一无二的稀缺资源,容不得半点大意,更不能胡乱开采。它们所处的地方也往往是自然风景区或人文环境处,一般而言是无法再生的,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眼前的一丁点利益而断送了子孙后代的发展前途。二是只有调整目前的局部利益才能收到长远的全局效益。由于我们国家文化资源的管理权限,分布在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如旅游资源属于旅游局管理,体育资源属于体育局管理,传媒资源在广电局,艺术资源在文化局等,造成政出多门,各个部门都看到的是目前的局部利益。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快捷化的时代,所有的文化资源其实都是一个整体。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打架,常常有一些单位或部门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而相互扯皮、相互拆台、相互争夺各种文化资源,要不就以自我为中心实行地域保护;有些文化开发单位满足于小打小闹,不思进取,浪费文化资源,既缺乏公平竞争意识,又没有相互合作精神,为了蝇头小利可牺牲全局大利。三是只有强化产品的质量意识才能扩大产品的营销数量。质和量的关系在这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定的量变产生质变,对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而是恰恰相反,只有树立了质量意识,具有了竞争优势,形成了品牌效应,才能逐渐扩大规模,举一反三,连锁加盟,实现整体效益的提高[5]。但事实是有些文化企业只片面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把庸俗当好玩,把低级当个性,把搞笑当幽默。如在娱乐节目中,有的主持人扭捏作态,随意调侃,自作多情,缺乏一定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文化产业首先重在产业的文化内涵,必须走以提高质量来换取数量的路子,否则,损害的不仅是眼前的文化产业,而是长远的文化事业。
二、循环式的效能观。
“任弱水三千,我一瓢饮之”是传统哲学的辩证法表述,“一滴水反射太阳的光芒”是现代科学的形象性说法。这就是“以少总多”观念,它们共同说明的既是一个艺术创作的典型理论,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理想状况。即是说,一次性投入的资源不会随着使用的完毕而成为废物,而是将剩余的物质,或者投入本身产生的成果,再一次作为新的资源继续发挥作用,如此不断地使用,在循环生产的概念中没有传统意义的废物,而是变废为宝。由此形成了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指我们在生产系统过程中,用最新的循环模式来替代传统的线形模式。这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循环模式转变,并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相互和谐。文化产业由于几乎不耗费自然资源,不但可以重复生产,如现代出版印刷、风情歌舞表演、影视艺术播放等,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或行业的发展,如广播电视、网络通讯和旅游观光等,因此,它比工业生产更具有循环式的效能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应该从传统的一次性的单一资源的开发,如历史文物和遗址、自然风光和景色、民间习俗和工艺等,转向多次向和多元化的复合利用,由一种资源衍生出相关的资源,由一种产品演化为更多的产品,形成所谓的有机产业链。在目前的现代服务业中,文化产业是其中的核心产业,起着引领市场的带动作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文化产业服务领域,如数字媒体、手机视频等,加上三网融合,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目前,在国内著名旅游景区兴起的大型实景歌舞表演,就较好地做到了资源———开发———效益———新的资源的循环式效能。如由杨丽萍任总编导、阿宝任艺术总监的《云南映象》,给我们呈现了生动而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风情。我们知道,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这些民族能歌善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情,将原生态的民族风情搬上舞台,给我们以艺术享受,不仅带来了审美体验,更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其效果是非常好的:一是实现了杨丽萍个人艺术生命的循环延续———完成了由舞蹈到编导的转变,从而使她的艺术生命得以青春永驻;二是实现了民族风情向艺术表演的循环延续。随着云南旅游的日益火爆,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改变,而这台常年演出的节目,促使这些年轻的民族后生更好地延续自己的传统。这方面,张艺谋策划导演的《印象刘三姐》,还带来了当地农民产业的转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狭义的文化产业而扩大至广义的文化经济。
三、和谐性的价值观。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其乐融融的图景,名之曰“天人合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是一幅人与社会其乐融融的图景,名之曰“四海之内皆兄弟”;身泰心宁,顺其自然,这是一幅人与自我其乐融融的图景,名之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就是和谐———人与自然及其环境的和谐,人与社会及其他人的和谐,人与自我及其内心的和谐。赫拉克利特说:“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和谐中的对立不是势不两立的冲突,而是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相同相成。和谐性是在和谐基础上升华而成的辩证性、转化性和恒久性。可以说,和谐与和谐性都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概念。生态学视域下文化产业和谐性发展的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化”:一是资源的优化利用。从和谐经济学的角度看,资源情况、生产要素、资金流动和生产主体产品的完成,再进入流通的环节,最后被消费,其间从决策者的顶层设计到管理者的实施运作,都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生产的需要,进行恰到好处的资源调配,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和谐性的文化产业经济学在财富增长的基础上把蛋糕做大,必然是和谐经济、双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型经济。企业内外荣辱与共,人与自然互相依赖,人与人互相信任,从而实现各方利益的共生共荣,和谐统一。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之争”,就充分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资源的高度重视和片面理解。很多地方在争夺名人故里,就是经济利益在作怪。其实,名人的出生地只能有一个,而这样无休止地争吵的结果,已失去了对名人的应有尊重,纯粹沦为提高地方知名度的一种炒作。二是市场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其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着独到的魔力。但在一些领域和方面,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有调节的盲点,如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看不见的手”是一根失灵的杠杆,需要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因此,市场不是万能的,这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中观调整和微观调配。我们要吸取过去发挥的行政干预文化市场的优势长处,又要避免纯粹的市场经济对文化资源和产品的自然配置,研究与探索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相结合的政府主导型文化市场体制,做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比翼齐飞。还是以“名人故里之争”为例来说明市场的优化配置。关于“夜郎古国”究竟在哪里,先后有湖南、贵州、云南在争夺。其实,古夜郎的核心虽在今贵州黔西南一带,但它东至湖广,西及黔滇,北抵川鄂,南达东南亚各国,地广数千里。与其争夺这么一个子虚乌有的地方,不如好好开发本地更好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系统性强、特色鲜明的地方旅游文化市场。三是效益的优化实现。文化经济学的资源优化利用,不仅要看到交易,更要看到效益,不能“只赚吆喝不卖钱”,这个效益不仅是经济的,也是社会的,更是所有参与文化产业活动的人的归属感、成就感、荣耀感。生态学视域下的文化产业经济要着眼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文化企业,不能只看见眼前利益,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建设的今天。因此,文化企业和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应该具有全局观念,不能为了部门利益牺牲整体利益;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既不能竭泽而渔,更不能拔苗助长,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可行规划,合理开发,精心布局,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总之,在全国上下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不仅有利于重现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建设我们美丽家园,更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牢固的重文明、重生态建设的伦理道德观。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九
我国将在年全面建成“五位一体”的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提高生活品位的前提。在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由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建筑扬尘、热岛效应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消费者—人,作为城市的主体,深深地渴望生活在绿树、碧草环抱的环境之中,渴望生活的环境日臻改善。要想维持人与生产者—绿色植物之间的平衡,必须大力发展园林事业。
园林造园手法多种多样,植物种植模式丰富多彩,植物修剪造型千差万别,而讲究园林生态美,就是要提高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特有的生态功能,为广大市民遮荫纳凉、调节碳氧平衡、降低噪音和温室效应、调节小气候以及防风固沙等创造条件。因此,探讨园林生态美,可以为园林事业顺应时代发展指明方向,从而满足人们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宿求,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保障。
1生态美在不同园林中的地位。
一般来说,园林主要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二者在植物配植、造型修剪等诸多方面存有明显差异。西方园林属于规则式园林,各种建筑是园林的主体,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只是其中的点缀,充分体现了人的意志。植物常以松柏、绿篱为主,并以修剪整齐划一的绿廊、绿墙、绿门、绿塔,或者以各种动物形象形式出现,并配以几何图形的模纹花坛、花境,亦或是行列式、对称式种植。这种造园手法虽赋予了植物更多的形象,但因去枝删叶,极大地消弱了植物的绿量,减弱了其生态效能,不利于在有限的绿地上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这种造园手法在中国园林中不能大量使用,这是由我国人多、地少、森林缺乏的国情决定的。
中国园林多为自然式园林,最早的园林是在自然地形上围筑而成的,山、水、植物、地形共同构成园林的主体,到后来,苏州的私家园林,甚至北方的皇家园林都以这种手法造园,模拟再造自然山水景观,虽由人做,宛如天工,自觉不自觉地把植物运用于园林之中,成为主景或者构图的主要因子。在植物的运用上,中国的传统园林考虑最多的是植物的绿化和美化功能,重视的是景观美,而不是生态美,往往注重色彩、体量上的搭配,而忽略植物间的相生相克规律,没有更多地考虑适地适树问题,没有充分地论证某些病虫害的传播危害问题。
生态园林是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建设城镇生态文明的根本措施。这种造园形式,把植物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让植物成为园林景观的主体,不但追求绿地率,而且追求绿视率,更追求单位叶面积指数,从而在有限的绿地上创造出更大的生态效益,为人们创造更加洁净、舒适的生活、工作、游憩空间,增加人们的幸福指数。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
摘要: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重要的本土作家之一。受古老而神秘的印第安文化与传统智慧的影响,对族人命运的的书写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描绘一直是厄德里克作品的核心主题。本文以生态批评为理论基础,挖掘其中所反映的印第安传统自然观,进一步论证环境危机与小说人物命运的密切关联,从而揭示作者的生态整体观与生态使命感。最后,提出只有从思想文化根源上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偏见,借鉴印第安人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智慧,才能实现人类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
关键词:
路易丝·厄德里克是继美国印第安人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作家斯科特·莫曼迪之后,又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美国土著作家。人们普遍认为,厄德里克的四部“北达科他”小说是其扛鼎之作。其中,《痕迹》中的故事发生时间最早,在该系列小说中影响较大。本文深入探索厄德里克对龟山印第安居留区内的印第安人和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行描写,挖掘印第安人传统文化自然观,以及作者对印第安传统生态整体观与正义观的颂扬,感受作者在小说中体现的生态情怀。
生态批评是文学研究与生态哲学思想的有机结合,也可以看做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概括来讲,卢梭的生态思想激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达尔文的进化论高度重视所有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恩格斯提倡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控制和改造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海德格尔的生态整体观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天地人神共属一体,他的“诗意地栖居”思想提倡顺应自然,是与自然密切联系的存在观;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主张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它是生态哲学最核心的思想,是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立的价值观念。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多位生态学者和生态批评家致力于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模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转向传统的美国印第安传统智慧,其中最富盛名的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在其小说作品中所展示出的印第安智慧,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
厄德里克在其小说作品《痕迹》中,多次模糊对人与动物的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异化结构也因此被消解,人类与生态自然的关系也被拉近。例如,《痕迹》中,宝琳被纳纳普什描述为鸟,玛格丽特的形象与蛇紧密相关,弗勒·皮拉哲的形象也多次被动物化描写。同时,宝琳也将弗勒的外貌刻画的如同鱼一样。文中描写道,“爪印从那里冒出来,宽阔的脚掌压入土里。夜晚人们还听到了她在咳嗽,熊的咳嗽”[1]。不可否认,厄德里克对印第安人“动物化”的描写,一方面使小说人物更加活灵活现,也由此重现当地人与自然共生的古老生态信念。“在众多的北美印第安各大部族的部落传说和神话里,伟大的神灵和神力蕴涵于自然界的每个生灵中”。《痕迹》中“最重要和最普遍的神灵就是马其曼尼托湖的湖灵——迷斯舍皮舒”,它是一条可以变换形态的有角毛蛇。诺瓦尔·莫里索将迷斯舍皮舒描述为控制着水域和鱼类的鱼、水虎、水蛇和水狮子的混合体。《痕迹》中的女主人公弗勒一直与迷斯舍皮舒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具有神秘色彩。德里克的自然关怀源于对客观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这种敬畏和尊重主要来源于她对于印第安传统文化的感悟。
《痕迹》中的生态整体观和自然人文关怀,使路易斯·厄德里克跻身主流生态作家的行列。同20世纪中后期的许多美国本土作家一样,厄德里克认为,人类的文化身份“并非存在于自身,而是存在于我们与世界的对话中”。因此,只有“与世间万物可以和谐共生的人类,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从而达到个体和文化的幸存”。厄德里克的《痕迹》,也由此表现出印第安传统与白人文化对自然的不同解读。小说中多次描写到当地印第安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的兄弟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彼此影响的共同命运。由此可见,厄德里克在小说《痕迹》中,并非只强调复兴印第安传统自然观,也同样使处于社会边缘的自然万物和有色种族得到再现[2]。
生态思想家们将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视为一个整体,反对人类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和万物的统治者,批判二元论与唯发展主义,倡导生态和谐观与生态中心主义。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人类社会是当今生态危机的主要成因。作为一位生态整体意识和生态责任感极强的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在其小说《痕迹》中,继承和发扬印第安传统自然观,视世间万物与人类为血脉相连的整体,将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与印第安人的苦难生活进行平行叙述。她关怀地域和种族的平衡发展,主张人类与自然之间、不同种族之间、不同性别之间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erdrich,[m].newyork:harper&row,publishers.1988,12.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一
摘要:生态公民理论是20世纪末环境政治学、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话题。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斯廷博根和多布森的生态公民理论,继而从生态文明视野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公民的四个重要特征:生态公民是具有环境人权意识的公民;生态公民是具有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的公民;生态公民是具有世界主义意识的世界公民;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
关键词:公民身份;生态公民;生态文明;世界主义。
abstract:ecologicalcitizenshiptheoryhasbecomeabranchofthestudyofenvironmentalpolitics,environmentalphilosophyandenvironmentalethicssincetheendof1990s.thispaperfirstintroducestheecologicalヽitizenshiptheoriesarticulatedbybartvansteenbergenandandrewdobson,andthenexpounds,fromtheperspectiv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fourimportantfeaturesofit.theauthorarguesthatecologicalcitizenshipisthecitizenshipwithawarenessofenvironmentalhumanrights,virtueandresponsibility,cosmopolitism,andecology.
一、公民身份理论的兴起。
斯廷博根于1994年发表的“迈向全球生态公民身份”是较早探讨如何理解生态公民之意涵的重要文献之一。在该文中,斯廷博根分析了理解生态公民概念的三种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扩展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认为,公民身份不仅仅是一个权利和资格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于公民的美德、责任和义务的问题;公民的首要特征是对共同体的认同、忠诚、责任与义务。根据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生态公民身份意味着这种责任向自然世界的延伸。”[2]167共和主义的生态公民理论强调扩展责任范围的重要性;它要求人类把自身视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自然的进化。
英国学者多布森教授的《公民与环境》是迄今最为系统地探讨生态公民理论的学术专著。该书的“导论”说明了研究生态公民理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一章“走向后世界主义”,从全球化的非对称性影响出发,分析了“对话型世界主义”和“分配型世界主义”的局限,并指出了走向后世界主义的必要性。第二章“公民身份的三种类型”,分析和说明了自由主义、公民共和主义与后世界主义的公民理论的主要特征(表1)。第三章“生态公民”,详细阐述了多布森教授所理解的“后世界主义生态公民理论”的具体内容。第四章“自由社会的环境可持续性”,探讨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环境价值观与自由主义的中立性是否相容的问题。第五章“公民、教育与环境”,从自由主义角度为英国政府把“生态公民教育”纳入普通高中必修课程的政策进行了辩护和说明。
多布森所理解的生态公民是后世界主义公民的典范。生态公民理论拥有后世界主义公民理论的所有特征。首先,它强调责任而非权利,而且,这些责任不是互惠性的。因而生态公民理论所理解的责任与自由主义公民理论和公民共和主义公民理论所理解的责任迥然有别。后两者所理解的责任主要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互惠性的责任。其次,生态公民理论认为,不论是在公共生活领域还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人们都应遵循某些公共的道德规范,因为人们在私人领域的行为(如家庭的消费模式与个人的生活习惯)会对公共领域产生影响。自由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的公民理论则认为,公共的道德规范只适用于公共领域,不适用于私人领域。再次,生态公民理论认为,美德是公民身份的核心构成要素。自由主义的公民理论只要求公民遵守法律,认为美德对于自由社会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公民共和主义的公民理论虽然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但它所理解的美德主要是古希腊人所理解的美德,例如勇敢、正直、节制、对政治共同体的忠诚等。这些美德与军事活动有一定的联系,具有明显的阳刚特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美德主要是公共领域的美德。生态公民理论所理解的美德(如公正、关怀、同情等)既包括公共领域的美德也包括私人领域的美德;这些美德是阴柔性的,与军事活动无关。最后,自由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的公民理论所理解的公民主要是特定政治共同体的成员,生态公民理论所理解的公民则是超越了国家界限的所有人。由于其他的生态公民与我们自己并不一定生活在同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因而生态公民是由陌生人组成的公民。作为生态公民,“我们不仅对彼此是陌生的,而且对彼此的生活地点以及生活年代都是陌生的”[3]106。因此,生态公民是世界公民。
二、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公民。
生态文明是一种正在生成和发展的文明范式。它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级阶段。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的经济模式是生态经济,这种经济把人类的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强行把生态系统纳入人类的经济系统。生态文明的政治结构以普遍人权和全球正义为基础,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基本需要之满足的优先性,倡导全球治理和世界主义取向。在生态文明时代,科学技术不再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修复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助手。生态文明的有机自然世界观突显作为整体之自然的内在价值,强调自然是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的伦理体系突现关怀、责任与和谐的价值,倡导理性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
这种全新范式的文明不会自发地出现。它的出现离不开那些具有强烈责任感和生态文明意识的现代公民的自觉追求。具有生态文明意识且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之建设的现代公民就是生态公民。生态公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只有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在自己的公民意识中加入生态公民的新元素,并在器物(技艺)、制度和观念层面系统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最终才能由理想变成现实。
作为生态文明的主体,生态公民具有四个显著特征。
第一,生态公民是具有环境人权意识的公民。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和国家对于个人权利的保护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本质特征。拥有公民身份即意味着拥有了获得某些基本权利的资格。权利不仅为作为个体的公民提供了自主的空间,还为作为权利主体的个人提供了一道保护性的道德屏障,使得个人能够免于他人或国家的干涉或伤害。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职能及其合法性基础。由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是基本权利的合法拥有者,因而,公民的基本权利又被称为普遍人权。人权的范围是逐步扩展的。第一代人权以政治权利为主体,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安全权等;第二代权利以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为主体,包括福利权、工作权和教育权等;第三代权利以集体权利为主体,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和平权与环境权等。根据对人权扩展历程的这一理解,环境人权是第三代人权的重要内容。
环境人权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而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的一项新的权利。197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发表的《东京宣言》,首次建议把“人人享有不损害其健康和福利之环境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指出:“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有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次年,欧洲人权会议制定的《欧洲自然资源人权草案》也将环境权作为新的人权加以确立。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原则》再次确认:“全人类对能满足其健康和福利的环境拥有基本的权利。”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环境意识在全球范围的普遍觉醒,环境人权已经成为一项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的道德共识,并逐渐被落实到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法以及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
作为一项全新的权利,环境人权主要由实质性的环境人权与程序性的环境人权构成。实质性的环境人权主要包含两项合理诉求:一是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能够满足其基本需要的环境善物(如清洁的空气和饮用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居住环境等),二是每个人都有权利不遭受危害其生存和基本健康的环境恶物(环境污染、环境风险等)的伤害。程序性的环境人权主要由环境知情权(即知晓环境状况的权利)和环境参与权(即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两个部分组成。明确认可并积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这些环境人权,是生态公民的首要特征。
第二,生态公民是具有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的公民。生态公民不是只知向他人和国家要求权利的消极公民,也是主动承担并履行相关义务的积极公民。《人类环境宣言》在肯定人类对满足其基本需求的环境拥有权利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人类“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从形式上看,生态公民负有的特定义务有三类:一是遵守已经确立的环境法规,二是推动政府制定的相关环境法规,三是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中主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各项规范。从其性质上看,生态公民负有的义务具有非契约性(不基于公民之间的利益博弈)、非相互性(对后代的义务不以后代的`回报为前提)、差异性(那些对环境损害较大的人负有较多的义务)等特征。
生态公民还是具有良好美德的公民。现代社会的环境危机与公民个人的行为密不可分。单个地看,公民的许多行为(如高消费)既不违法也不会对环境构成伤害。但是,这些看似无害的行为累积在一起,却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公民如何约束自己的这类行为,主要取决于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是,公民在私人领域的生活方式却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公民的消费方式对商家是否选择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有着重要导向作用。因此,对环境保护来说,公民的消费美德以及私人领域的其他美德(如节俭)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政府的环保措施是有限的,环保法规的制定也比较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公民需要采取主动行为,积极参与环保事业。这种参与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各种民间环保活动,二是推动政府加快环保立法。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离不开美德的支撑。
在创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现代公民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公民理论所倡导的守法、宽容、正直、相互尊重、独立、勇敢等“消极美德”,还需具备现代公民理论所倡导的正义感、关怀、同情、团结、忠诚、节俭、自省等“积极美德”。生态公民的这些美德是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得以创建的前提,也是这些制度体系得以良性运行的润滑剂。公民如果不能养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美德,生态文明即使能够建立起来也难以长久地保持下去。
第三,生态公民是具有世界主义意识的世界公民。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大都具有全球性质。环境问题的根源具有全球性。许多国家(特别是弱小的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引起的。发达国家的消费取向和外交政策往往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状况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没有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应对全球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挑战。没有其他国家的配合与协作,单个国家的环保努力不是劳而无功就是事倍功半。因此,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采取全球治理的形式。
全球治理的实现需要以全球意识的觉醒为前提。全球意识的核心是世界主义。世界主义是一种强调每一个人的平等价值、突现对每一个人的义务的价值观念。世界主义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强调人类之间的团结、平等和相互关心,突现对全人类的认同和世界公民身份的重要性。西方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观念,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都是世界主义理念的不同表现形态。(注:具体参见赵汀阳的《“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世界哲学》第5期)和赫尔德的《世界主义:观念、现实与不足》(赫尔得、麦克格鲁编的《治理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曹荣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人权运动的深入发展,强调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可替代的平等的道德价值,强调平等地关心和尊重每一个人,强调优先满足基本需要,逐渐成为全球政治和伦理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国家边界在法律和道德上的重要性开始受到全球公民身份的挑战。国家或民族的界限不再是权利和责任的边界。
在世界主义看来,不管我们生活在哪个国家,基于我们共同的人性,我们都属于同一个人类共同体。成为这个或那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这只是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所决定的偶然事实;作为人类的一员而存在,这才是一个更为基本和更为重要的事实。在确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时,国家界限并无决定性的道德意义。作为整体的人类才应当是我们认同的首要对象。[4]因此,世界主义强调个人之世界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强调人类成员之间的价值共享、相互尊重、普遍义务、彼此关心和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它要求我们把所有的人都当作自己负有义务的同胞来看待,并承担起作为世界公民所具有的促进人类整体福利的责任。
生态公民清醒地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维度。他们不再把国家或民族的边界视为权利和责任的边界,而是在世界主义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世界主义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强调人类之间的团结、平等和相互关心,突现对全人类的认同和世界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倡导全球民主与全球正义。具有世界主义理念的生态公民不仅关心本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而且积极地关心和维护其他国家之公民的环境人权,自觉地履行自己作为世界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积极推动本国政府参与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一方面直接参与各种全球环境ngo(非政府组织)的环保活动,致力于全球公民社会的建设。
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是全球公民社会建设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我们正在经历的全球化进程是一个不平衡、不对称的进程。政治的全球化往往落后于经济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给全球环境造成的破坏尚未得到全球政治的有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全球公民社会的建设将有效地弥补全球政治的不足,并对跨国公司不关心全球环境的行为构成有效的约束。全球消费者手中的货币是引导跨国公司最重要的“选票”。强大的全球环境ngo是推动和引导各国政府以及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博弈力量。因此,具有世界主义理念之生态公民在全球市场和全球政治博弈中的选择和承诺将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第四,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健全的生态意识是准确的生态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的统一。生态科学知识是生态意识的科学基础,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意识的灵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人们才会有足够的道德动力去采取行动,自觉地把生态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价值观是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重要发动机和牵引器。
整体思维和尊重自然是现代生态意识的两个重要特征。整体思维要求人们从整体主义世界观的角度来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不能依赖单纯的技术路径。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制度创新,更需要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相应变革。环境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环境破坏问题,它与贫困问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等密不可分。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构成了复杂的“问题群”。对于这些问题群,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环境保护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也涉及当代人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只有同时调整好这三种关系,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整体主义世界观还要求我们充分意识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复杂的有机联系。人类对生态系统之整体性、变化性与复杂性的认识和了解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在干预自然生态系统时,必须要遵循审慎和风险最小化的原则,要为后代人的选择留下足够的安全空间。
尊重自然是现代生态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理念。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基。脱离自然的文明是没有前途的文明。人类依赖自然提供的空气、水、土壤和各种动植物资源而生存。现代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直接依赖程度,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撑这一基本前提并没有改变。神奇而美丽的自然还能抚慰人类创伤的心灵,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对于这样一个养育了人类的自然,现代公民应怀有感激和赞美之情。
尊重自然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并维护自然的完整、稳定与美丽。尊重自然的前提是认可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既不对自然顶礼膜拜,也不把自然视为人类的臣民和征服对象,而是把自然当作人类的合作伙伴。尊重自然的理念与环境人权并不矛盾。人们对之享有权利的对象不是自然本身,而是自然的部分构成要素以及自然提供的部分“生态服务”。作为整体的自然不是任何人的财产,不属于任何人。因此,对环境人权的强调并不意味着人类是自然的所有者。相反,人类只有尊重自然,保护了自然的完整、稳定和美丽,环境人权才能最终得到实现。
总之,具有上述特征的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是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生态公民的培养当作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加以重视。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二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吸收了生物学、生态学后形成的一套分析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互动关系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理论。
该理论在质疑和抛弃了不良社会行为的“个人归因模式后,转而在更为系统、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寻找“病态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助人方式。
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查尔斯•扎斯特罗(w)与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作出了巨大贡献,二者都把人类行为的主体与包绕于其的社会环境划分为不同层次。
扎斯特罗按照个人—周围群体—社会设置顺序,把社会生态系统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
而布朗芬布伦纳则在此基础上,把宏观系统进一步分解为外部和宏观两个系统(这种说法是一种大约的区分)。
养留守儿童问题实际,为方便分析,文章把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生态系统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个人系统。
主要包括农村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系统及特点。
家庭系统。
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所处的“祖代—孙代家庭形式以及家庭关系模式。
实践操作系统。
指除家庭成员外,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日常在生活实践中能够直接产生互动的同龄群体、班级、老师等社会因素。
外部环境系统。
指包绕于隔代留守家庭的社区、学校、教育或其他公共机构等可以为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提供服务的社会设置。
文化系统。
指流行于我国农村的价值观、信仰以及其他社会认定的社会准则。
历史系统。
儿童价值的历史认识及变化,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生活经历,主要是父母离开的生活事件特征以及他们对事件的认知。
由内及外、由微观到宏观,是影响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心理因素的不同层次系统,当然每个层次都不会独立发生作用,总是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境中。
即微观系统中的个人行为涵聚着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因素,是这些因素的个体表现方式,系统之间存在着开放式的互动关系。
反而言之,对某一群体或个人的社会生态特征进行分析,也能够关照到这些特征最终会给群体或个人施加何种影响。
况的衡量标准,即符合社会期待的个人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的行为方式。
因此,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总是与正常的成长标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缺陷也会较多地导致群体或个人行为对社会期待的偏离。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厘清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社会生态系统特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预知他们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可鉴材料,也可以在预防、矫正他们偏离社会行为时做到有迹可循。
(二)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生态系统特征。
1.个人系统特征。
守儿童与一般留守儿童以及非留守儿童在生活认知、言语表达上并没有表现出较大差距。
与同年龄段儿童相比,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个人自主能力较强,自尊水平较高。
生活中的小事大多是自己做主,并且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应对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事件表现得更有信心。
生活能力上呈现性别差异与年龄上的两极分化,即女性生活能力相比男性稍弱,吃饭、洗衣等生活问题对祖父母依赖较大,初中儿童生活能力很强而小学儿童很弱。
从学习能力上看,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学习自主性稍有欠缺,但学业成绩与普通儿童差异不大。
2.家庭系统特征。
在家庭结构上,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空间直接与祖父母产生互动,而祖孙代际之间年龄差距过大,生活历程与信息接受程度大不相同,使得二者在互动中出现诸多困难。
在笔者所调查的隔代留守家庭中,祖父母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不足10%,绝大部分是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
在与祖父母的互动中,生活上高度依赖而情感互动又极不充分。
与父母亲生活距离的拉大,造成亲子之间的情感互动相对匮乏,情感互动的形式多为电话沟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多来自于“言传而非“身教,较多的互动产生于父母对子女较为宽松的经济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扩展性家庭成员,比如叔伯、姑姨等在家庭系统中的作用相比普通家庭更加明显,在生产帮助、节日团聚以及日常探望中与隔代留守家庭的互动更加频繁。
教育与情感功能,绝大部分都转嫁给了祖代,但除抚养功能尚可替代外,祖代对监管与教育功能的承担实属力所不逮,而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互动不是其他情感方式所能代替的。
3.实践操作系统。
实践操作系统是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社会互动发生强度与频率最高的生态系统。
同龄群体由于学习经历、心理发展水平相近,彼此间更加容易交流,因而具有其他人群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分析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与同龄群体的关系,主要考察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能否主动适应并融入同龄群体。
第二,同龄群体会不会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进行“标签化,对他们的接纳程度不够。
经过调查,发现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对同龄群体的融入与其他类型儿童没有区别,同龄群体也没有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标签化的倾向,接纳程度主要依赖于儿童的个性表现。
但是,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在同伴关系中具有“自我标签化倾向,即更容易接纳那些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尤其是小学阶段,这种特征更加明显。
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能不能具有在层级上端扮演角色的资格以及会不会受到这种层级结构的排斥,都对他们的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在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与老师的双向关系中,老师不会对他们在情感与心理上具有排斥感,相反,都对这些儿童进行了格外的关照。
学习的监督而祖父母自身知识水平较低,无法对儿童在学习上提供帮助。
“亲密型师生关系,而初中阶段,由于学业加重而儿童自主性增强,儿童对老师的情感互动明显减少。
4.外部环境系统。
外部系统是延伸于实践操作系统之外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它们一般不会直接影响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但它们却会对儿童的家庭系统以及实践操作系统施加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
在正式设置中,社区是距离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最近的社会设置,但遗憾的是,农村社区基本没有对这些儿童额外照顾。
上级政府既没有针对这种家庭的相关政策,也没有额外的财政投入。
套政策与措施从中央到地方还没有出台,政府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关爱大多是通过团委、妇联等组织进行。
比如山东中部某县,妇联对各级学校提出必须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站,工作站要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
但是,几乎没有学生主动到工作站寻求帮助,原因可能是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忽略和认识不足,有时感觉到心理上有问题也羞于表露。
很大程度上,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关注成了一种仪式性活动,即每到六一儿童节期间,妇联或团委都会为留守儿童提供篮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以及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具。
教育行政机关也有专门的文件要求学校对留守儿童包括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提供力所可行的照顾。
前的关爱行动还不能为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且覆盖面较小。
学校层面基本是在教育行政机关或者妇联、团委等组织的政策框架内自主进行活动。
在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很多学校都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活动。
大部分学校都是针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祖代进行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安全防护等知识的培训。
一些非正式组织已经开始对留守儿童开展社会工作,但是专门针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开展不够。
相对来说,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从业人员匮乏。
据《京华时报》的报道,截至,我国拥有资质的儿童社会工作者仅486人,占社会工作者总数的0.3%。
而美国20服务儿童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就有27万人,占社会工作者总数的48.6%。
针对性的社会工作主要来源于高校的志愿行动,很多高校将“关爱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尤其是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
5.文化系统。
得到固定,即父母与孩子构成了稳定的家庭三角,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延绵符合“抚养—赡养的“反馈模式,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是婚姻与家庭的基本功能,这与西方单向的抚养模式大有区别。
孙到全面监管,无论是(外)祖父母还是孙子女,都难以接受这种角色的转变。
6.历史系统。
子女的价值认识在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前后截然不同。
在这一制度实行之前,“多子多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且也在实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的生育水平居高不下,致使在单个孩子身上,父母难以付出更多的精力与经济投资。
成了家庭不仅更加注重孩子的质量,也更注重孩子在成长中的安全,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隔代留守家庭中的祖代对孩子的心理、情感上的忽略。
对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自身来说,他们自己所经历的事件也是对他们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最重大的生活事件莫过于父母的离开。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三
摘要:品牌文化是企业逐步形成的文化积淀,也是设计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代表着用户的精神追求。在设计中重视品牌文化的实现,不仅能增强品牌力,更能继承传统文化以及企业发展所积累的精华。探讨设计中品牌文化的实现及传播形式,为品牌发展和延续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品牌文化;设计文化;传统文化;品牌力。
1品牌文化及其重要性。
品牌文化是设计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蕴涵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是品牌所凝练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情感诉求等精神象征。它代表着一种价值观、一种品位、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提供给用户某种效用,而且帮助用户去寻找心灵的归属。
(1)品牌文化加强了品牌力。
(2)品牌文化有助于设计定位的市场细分。
(3)品牌文化满足用户的精神追求。
(4)品牌文化的塑造能培养忠实的用户群。
品牌文化一旦形成,对于用户来说是根深蒂固的,同时也形成了忠实的用户群。苹果公司坚持走人性化与高技术的路线,凭借其优秀的工业设计,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粉丝群,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走向低谷时,仍有一群用户支持这个品牌,为它今天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品牌文化在设计中的实现。
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决定了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品牌文化的实现形式,才能有效的使用户获得认知和情感归属。下面以“谭木匠”为案例,分析品牌文化在设计中如何实现。
(1)结合传统文化,确立品牌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品牌文化中融入传统文化,更容易使用户产生共鸣,也为品牌创造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谭木匠的主要产品是梳子,它是人们生活中长期使用的物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爱情故事里,木梳是女性温柔的象征;在“剪不断,理还乱”等诗词中,它承载着人们对梳理愁绪的联想;在中国人古老的吉利意识里,它又寄托着又顺又发这一美好意愿。这一系列的文化内涵,充实了用户的情感诉求。
(2)产品战略的确定。
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研究,了解用户的各种需求,进行市场细分,才能完善品牌的产品系列。谭木匠除了梳子产品外,还有小镜子、发夹、烟斗、扇子、筷子等,并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婚庆、爱情、吉祥如意、节日等元素,形成了非常丰富的产品系列,给用户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3)产品形象的设计。
产品的形象是品牌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品牌都有其特有的形态风格特征,一方面满足了用户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形成明显的个性特征。谭木匠通过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的融合,将实用和艺术很好的结合起来,赋予其艺术美的品位。在设计创意上,以传统的中国元素为形式,如牡丹、翠竹、梅花、虫草以及龙凤纹饰等装饰,运用桃木、梨木、紫檀木等传统材料,以产品为载体,体现其与众不同的品牌文化。
(4)企业形象的规范化。
企业形象能够全面的诠释品牌文化的内涵,如品牌标志、平面包装设计及展示设计都是企业形象重要组成部分。
“谭木匠”的标志,配以木工作坊劳作图,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木匠作为中国传统木工手艺人称呼,是勤劳与智慧的象征。“谭”字,符合中国传统商号的取名习惯,给人一种沧桑厚实的历史感。在平面包装设计和展示设计上,也都以传统文化为元素,赋予其深刻的文化烙印,具有较好的'品牌联想,能够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
3品牌文化的传播方式。
品牌文化需要借助于媒介,实现其传播方式。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传播方式呈现多元化、灵活化等特点,为品牌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形式。
(1)视觉传达,包括平面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主要以图形和文字向用户传达品牌理念,具有直观性、全面性的特点。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被这些视觉信息所包围,创造良好的视觉感官刺激,能够给用户带来明确的认知,实现品牌文化的传播。
(2)产品形象的传达,是通过产品的外观及界面设计来表现品牌的风格、理念及品质,塑造风格统一系列化的产品形象,为品牌打造一张实物名片,不仅能赢得用户的信赖,也为品牌文化的积淀奠定了基础。
(3)媒体传播是充分利用媒体影响力来实现传播的方式,包括代言人、网站、电视电影广告植入等形式,是一种间接的阐述时尚、品位等情感诉求的方式。
4结语。
当前,中国品牌已逐渐的国际化,海尔、联想等品牌早已打入了国际市场,然而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形成较强的品牌力,不能被世界范围内用户认可。因此,注重品牌文化的建立和积淀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去,全面的实现品牌文化传播和继承,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完善自主品牌的设计,才能一改人们对中国品牌的认识,使“中国制造”真正的走向“中国设计”。
参考文献。
[1]邢雷.设计赢天下:全球著名品牌设计制胜之道[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
[2]原田进(日).设计品牌[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9).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四
摘要:高等学校作为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摇篮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加强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功能的体现,也是汇聚科研、教育、文化、生产不同的社会功能与资源优势在文化产业内的协同和集成。文章基于高等学校与文化企业之间产学研合作相融合的理念以及产学研合作功用的视角,指出了加强校企融合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制约文化产业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融合理念的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战略。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融合。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信息技术的覆盖与辐射,文化产业的发展越过单一的产业边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内在关系逐步深化,并相互融合渗透;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科技文化和人才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文化经济。高等学校与文化企业之间基于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相融合的理念,提升和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开放、共赢、互补、高效的新型合作模式,提高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从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功用的视角谈加强校企融合的必要性。
我国的文化产业,就其产品性质而言,可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它包括利用个人的创意、技术、才能等创造出知识产权并运用到商业,创造出经济附加值和就业机会的所有产业活动。从行业门类上,把娱乐业、广播电视、音像、网络及信息服务、新闻出版、旅游等看成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整个工业与建筑艺术、艺术博物馆、图书馆等看成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咨询业等看成文化产业的边疆。
纵观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许多新的文化产业模式建立,新的产业链、新的业态出现,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精、能策划、会经营管理、掌握高科技、有能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创新性文化产业人才。
2、高等学校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而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高等学校作为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摇篮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理论库、产品库”,拥有着其他社会单位所不具备的文化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智力优势,在引领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高等学校与文化企业之间具有互补性,文化企业利用高校的科研与人才优势,从高校的合作中得到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研究文化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向,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对于高等学校来说,产学研合作是高等教育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大学功能在现代社会日益拓展的必然结果。高等学校通过与文化企业合作,从中获悉社会经济技术发展信息,从而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同时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协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问题,促进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4、在应对金融危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中具有现实意义。
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对于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高校和文化产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实现由学生到职业者转变,以及为文化产业学生就业做好铺垫,有效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现实举措,也是文化产业应对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对策之一。
二、制约文化产业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主要因素。
1、产学研各方目标不一致,导致结合的动力不足。
高等学校注重的是人才培养质量;文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盈利,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于产学研合作给他们发展带来的切实利益。因此,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便成了校企合作的落脚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注重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往往忽视其经济效益,并且对文化产业这样的新业态缺乏市场基础,与文化产业相关研究滞后;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处于市场的前沿,没能借助与挖掘高等学校的资源优势、智力优势,在产业创新领域缺乏源动力。
2、缺乏政府对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的支撑。
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科技、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相互分割的体系,使有限的科技、文化、教育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与高文化、高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需要政府给予的产学研合作规划和措施的支撑,以促进企业创新及内涵提升。
3、产学研合作法律环境和机制不完善。
产学研合作涉及合作各方的利益,需要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协调,才能保证合作的成功。我国目前有关产学研各方利益处理和安排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太完善,以至于在实际运行中出现违规行为时,难以实施有效的约束和控制;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各方诚信合作机制等还不尽如人意。再加上由于合作各方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偏差等,导致一些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与文化企业的实际需要不相吻合,甚至产生歧异矛盾,带来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学研的进一步深入。
伴随着文化产业热潮的兴起,我国高等学校中新增文化产业类专业或方向,且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提高。然而高等学校中文化产业学科归属不明确,在学科建设上尚缺乏理性规划。
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型”,就要求该专业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如果仅仅在本专科阶段培养上述“复合型”人才,势必会造成学生学得太宽泛,而难以学得专、精、深,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也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1、发挥政府主导功能,营造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到:“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鼓励、推动大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由此可见,《规划纲要》对促进产学研结合在政策层面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整体竞争力主要包含文化影响力、科技创造力、产业生产力和资源禀赋转化力等,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教育的内在结构具有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特殊性,因此,政府通过相应政策的引导,发挥本区域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吸引文化企业及相关人才投身于这个区域,引领高等学校与文化产业紧紧抓住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经济优势,实现文化产业产学研结合,营造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强对文化创作、创意、文化经营、文化经纪人等高级人才的引进,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人才保障,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
2、建立高校的文化产业园,提供文化产业产学研互动平台。
政府支持并鼓励高等学校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或研究中心),作为文化产业产学研的最佳场所。文化产业园依托学校良好的人文、教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特色学科以及优秀的人才高地优势,吸引知名文化企业,将研究开发、创意、设计等机构投放在园区内。其功能是孵化文化创业企业,培育文化企业家,吸引和凝聚文化产业人才,建立高校相关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基地,提供文化产业产学研互动平台。并且把园区作为跟踪国际先进文化产业水平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与文化产业连接,共同形成系统的创新体系,培育文化产业创新人才。
3、发挥高校在江苏文化产业产学研结合中的源头作用。
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教育重在培养能够把文化、文艺转化为产品并推向市场,以经营能力为核心,以人文素质为根基的特殊人才。高等学校是文化产业产学研的源头,也是产学研的主体。高等学校建立跨学科和多学科整合的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群,开创文化产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格局,积极开展科研和创新活动。高等学校的文化产业相关学科,应聘请、吸纳文化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专家成为顾问或成立顾问委员会,听取并捕捉来自文化产业前沿的最新信息,使学科发展兼具前瞻性。
4、强化文化企业的主体意识,注重人才培养与储备。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人力资本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本,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所在。文化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主体,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可获得高校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可以优先获得所需人才,降低人力资源选择和培养成本;另一方面可在校企合作中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积累人脉和培育潜在市场。同时,文化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特别是紧缺型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就地转化升级;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优秀人才实行“智力资源资本化”,鼓励专利、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分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级营销、管理人才,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
5、江苏文化产业产学研的机制创新。
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机制,以及创立高校与科研文化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发挥政府职能,在文化产业产学研结合中给予组织、协调、引导和政策支持,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的磨合机制;以科技、教育、文化为支撑,为文化产业产学研结合提供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竞争机制;培育多元化、市场化的生产和消费空间,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经营机制;建立监督协调机制;建立涉及知识产权的归属和技术价值确定问题的法律保障和约束机制。
6、构建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模式。
鉴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发展态势,以及各校办学历史、培养目标的区别,文化产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也不尽相同。有些是体现在培养方案中的合作教育,也有些是在培养方案中潜在的合作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分别由政府、文化企业、高等学校、社会中介机构以及文化市场带动建立等。从实践的角度,亦可以借鉴科技领域内国内外成功的合作模式。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五
打造湘西瑶族生态体育旅游圈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政府缺乏开发意识,当地政府在开展民族体育旅游等方面意识不强,只知道进行本职工作,没有想到借现代生态体育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是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指导,尽管当地五宝田村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地政府也开始有了进行旅游开发的构想,但是缺乏相关专业人员的策划,没有引进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进行评估,考察,开发。没有进行专业的规划和指导。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效应欠佳,现代体育旅游,最重要的就是营销,营销有没有到位,直接关系到该景点经济收入,比如,在奥运会期间,经体育旅游新闻的报道与渲染,全国各地近50万游客汇聚帆船比赛地青岛,感受帆船与大海带来的魅力。因此,[1]应该在体育旅游相关新闻媒体和报纸进行大量报道,在一些高速公路上竖立广告牌等。第四,就是创意开发,创新力度不够,就以五宝田村为例,虽然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进行规划,也已有4年多,但是缺乏创意,只是将五宝田村明清古村落的作为重点保护单位确立下来,游客来此就只能观看其古村落,其形式单一,枯燥,无趣。
二、湘西瑶族第一生态体育旅游圈开发的路径。
(一)政府转变观念,大力发展体育文化旅游。
湘西瑶族体育文化旅游项目是否得以开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政府要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应当积极引进体育旅游开发商,进行考察,给予最优惠的价格先让体育旅游公司进入,大力整合当地资源,给开发商提够尽可能的帮助。政府要积极引导当地瑶族人们对开发旅游的看法,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给他们将发展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助于他们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同时,当地政府也应该明确,发展当地体育文化旅游不能只求经济增速,而忽略对当地瑶族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要做到以人为本,以瑶族族群为本,发展绿色的、可持续的、可循环的生态体育文化旅游。
(二)创意式的规划设计,以点、带、圈为基本发展模式。
体育产业的文件的颁发促进了体育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湘西瑶族第一生态体育旅游圈也是借此契机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创意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湘西瑶族生态体育旅游的知名度。对湘西瑶族体育文化创意开发,笔者将从以下几大板块进行规划构想:第一,以黄溪口镇为五瑶乡核心区,建立瑶族龙舟赛事基地,将每年瑶族盛大节日赛龙舟为重大突破口,联系县、市、省以及国家相关媒体进行报道,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第二,以上蒲溪五宝田村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为品牌,大力打造五宝田自然生态观光和民俗、民族、民间体育观光旅游;第三,以瑶族罗子山山脉为核心,在罗子山山顶开展瑶族民族节日“盘王节系列”的现代演艺活动,将“茶山号子”“舞虫灯”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演艺节目当中;第四,以后塘瑶族乡和苏木溪瑶族乡、仙人湾瑶族乡开展现代农村休闲田园式“购物”,开展瑶乡农产品和体育纪念品销售、在仙人湾沅江带还可以开设激情漂流项目,体验沅江亲密接触;第五,将五瑶乡连接起来,开展户外山地拓展活动,以黄溪口镇为起点--徒步进入上蒲溪--罗子山--苏木溪--后塘--仙人湾--龙头庵(终点)。从中看出,前三点是以点为基础,第四点是以带为发展模式,第五点是以圈为发展模式。
(三)加大体育宣传力度,积极与影视演艺公司合作。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媒体的'社会,是一个注重新闻媒体的社会,宣传营销是提高湘西瑶族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当地政府可以借瑶族一年一度的“盘王节”和五月五端午节“赛龙舟”两大赛事为突破点,积极与文化部门、新闻媒体进行合作,宣传瑶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助力打造瑶乡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同时,应该积极与演艺公司进行合作,把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一些民族传统舞蹈等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经过演艺公司的融合、创新,打造为具有代表本民族的特色品牌活动,进行展演,带给游客最精彩的表演。当地文化站等政府职能机构可以通过县、市电视台进行定期播报湘西五瑶乡生态体育文化旅游圈旅游栏目,并联系当地旅行社或全国旅行社进行一日游、七日游等团体活动,也可以积极吸引电视剧、影视公司进行拍摄。提高当地的知名度。由此带动全国游客进行全面观光、旅游。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六
正如罗吉尔·培根所说:“德行能使人心灵明晰”,对一个教师而言,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个人品德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前提,对一个团队而言,高素质的个体是促成和谐团队形成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德治园”的方略,树立“教人先教己”的教育理念。
1.1提高教师个人修养。
1.2制定人性化的民主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建设和谐人文幼儿园的基础,是确保幼儿园每位教职工生活、学习与工作井然有序开展需要遵循的共同行为准则。为确保幼儿园健康和谐地发展,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制定上要充分参照幼儿园实际,并深入教师基层倾听、吸纳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并汇编成册,向员工发放。整过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决策参与者”角色,从而不断增强教师自主管理意识,并促使教师乐于贯行其共同探讨出的行为准则,进而保障幼儿园工作高效开展。
2.以情感管理,创建和谐人际关系。
西欧思想家boethius曾说:“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神圣的契约。”在幼儿园管理中,要坚持以情感管理为主,做到以情育情,最大限度地拉近教师与管理者的距离。
2.1倾听教师的心声。
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不能一意孤行,要深入一线,真诚的了解教师们一日活动所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同时针对教师本人应观察其行为,了解其困惑,倾听其心声,挖掘出他们的闪光点,进行多引导、多鼓励、多服务,真诚了解她们的欢乐疾苦。
2.2营造幼儿园良好人际氛围。
良好的人际氛围是应该坚持“有事当面提,有问题共同解决”的工作方式,这样有利于幼儿园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形成。同时,通过每周园会、教职工会议等,为职工提供一个便于沟通的工作环境,让其共同探讨、总结。特别是在幼儿园一些中心活动中,应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从环境布置到班级管理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让全园教职工上下一致、不分你我、齐心协力,达到各项工作合作融洽、协调统一的良好局面。
3.以人为本,满足教职工自主发展。
在幼儿园管理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积极为教职工搭建成长的平台,满足教职工自主发展的需要,日常工作中应积极鼓励教师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阶段成长计划,帮助她们构勒美好的发展愿景,鼓励她们收集喜欢的师德箴言,作为自己奋斗目标,从而使她们发展方向明确,自主发展积极性高涨。
3.1注重差异化发展,有效张扬个性。
教师群体和幼儿群体一样,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工作年代长一些,有的工作年代短一些;有的经验丰富些,有的欠缺些;有的理解、领悟能力快一些,有的反应能力缓慢一些,象这样不同年龄、有同资历、不同能力的老师她们的需要也不一样。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幼儿园实际,采取岗位、意愿、择优上岗的办法,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来进行岗位聘任,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分层下达,责任到人,使权责之间构成规范体系。同时,根据对教师的全面了解,进行动态量化管理,并根据考核评价对教师岗位进行调整,做到“人尽其才”,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自身优势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工作。
3.2善于捕捉成功点,激发工作热情。
幼儿园的每一点成功与发展,都是每一位教师共同努力而来。因此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来挖掘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让每一位教师有成功感、成就感。如,对新来的教师提出“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基本过关、五年确保才”的阶段性目标,激发他们快成长、早成长。对有一定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的.教师,则要压担子,提出高层次要求,让每个教师都有适宜展示自己的舞台,有积极工作的热情。
4.管理者的自身修养。
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它既有法又无定法,它是管理者在实践中,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达到管理目的,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管理者的品行、作风、气质、威信、风范和人格魅力及自身素质对被管理者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应率先学习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自我加压、负重奋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魄力,把心用在“人本”上,努力创造“尊重、合作、创新、发展”的工作环境;提供“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发展平台;创设“团结、和谐、愉快、求新”的学习氛围。综上所述,幼儿园管理应始终围绕“以工作为核心,以提高效率为重点,为优化人力资源为关键,以目标的达成为根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幼儿园管理的质量,使幼儿园各项工作沿着健康快速的轨道发展。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七
(一)教育管理上对于学生的创造性存在抑制的状况。
中国很早就已经兴文重教,从东周时代开始就已经有诸子百家进行传习讲学,一直到现在,中国仍然十分重视文教的重要性,并且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但是正因为中国从封建时代以来长久的教师权威性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都是强调服从,并且教师也是服从小学的科目教研组的教研成果,无论从教学的方式或者是教学的内容上都应该服从教研的成果,不然则可能受到诘难和责备。而负责具体教学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被动接受,但是一旦学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或者表达自己的个性等,却不容易受到教师的接受。所以,教育管理上对于小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尊重,很多学生在日常的过程当中也都放弃了自身的创新尝试,这一点对于很多小学的'教育管理者而言,也同样无法进行创新性的引导和管理。
(二)教育管理过程中不容易发挥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
当前对于小学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质量的教师资源的缺乏,以及教学上存在的资源紧缺的状况也逐渐突出,影响了很多教师在教学优化以及深入研究探讨的过程。小学普遍出现的负责一线教学的教师资源紧缺,以及资金上、时间上普遍不足,这样很多小学教学过程中就采取大班教育,班级的学生人数太多,教学的质量也不好,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没太大的本质差别。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当中,就无法真正对于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性进行关注,教学没有个体的微调,容易造成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一刀切,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探索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下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
(一)采用民主的人本主义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强调全员参与。
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的根本目标。小学的教育管理者和小学一线教学的教师,在贯彻执行相关的小学规章制度、教学制度上也需要彻底、自觉以及主动。但是学校在形成小学的日常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上,不能够完全忽视对于负责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的经验的主观感受。由于很多负责一线教学的小学教师,对于小学教育实施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更加清晰,所以可以更加不留死角地掌握当前小学教育管理所缺乏的一些层面。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都应该被小学的教育管理者所吸纳和整合的。小学的教育管理者要强调策略研讨上的全员参与性,教育管理的策略要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聚集一线教师的智慧,形成更好的教育模式。而这种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也会对于一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起到更为积极的影响。
(二)要注意人性管理和制度管理之间更好的结合。
小学要进行人本主义的管理,还要注意制度管理和人性管理互相之间的结合。过去的教学管理比较注意服从,这样在教育管理之下,会让一线教师容易产生消极应对心态,从而无法获得尊重和满足,在工作过程当中就不容易进行配合以及服从。而人性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让被管理的一线教师能够获得精神上的尊重,和一线教师平等地进行交流,进一步地取长补短,在情感上进行互动,最终可以促进教学管理制度令行禁止,一线教师更加配合以及服从。小学的教育管理者要更注意发挥一线教师的工作自主倾向性,并且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后促进这些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因此,管理者要更多地对教师理解以及尊重,最终以人性管理配合制度化的管理,促进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
(三)构造更为浓厚的人文教育文化的氛围。
小学的教育管理者要注意以人文本的观念,不仅仅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需要具备这样的管理价值观,更是一个文化养成的过程,从而用人本主义的机制以及方法对学校进行管理。小学的管理者要更加注意放手让负责一线教学的教师去探究一些新的小学教学方式,以及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一旦教学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学教师在一些教学的方式、教学的内容上存在分歧的时候,不要采用传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要注意采用一些平等的交流和互相沟通的方式,让一线教师能够想说、能说、有机会去说,不要轻易怀疑教师的一些创新观念和做法,也不要形成一些思维定势,不愿意和教师继续交流,最终造成了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之间的嫌隙。这就是平等、互相尊重的人本主义教育文化氛围的培养和形成。这些宝贵的人本主义教育文化,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在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和一线教师之间的良性交流,并且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创新,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为培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新小学生而付出努力。让小学教师愉快地参加工作,在教书育人的过程当中实现人生价值,也是小学教育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