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时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准备足够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三年级教案范本,供大家研究和参考。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一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对位置。
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
正方体。
正方体,彩笔。
(1)引语: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好吗?
我用4个正方形木块摆一个图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摆的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师发指令,生活动。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1)我们在来做第二个游戏。
师:我摆了一个图形,请你们向我提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三)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搭一搭。
游戏一。
游戏二。
练习三。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二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春季是运动的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了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1.视频:壮观的赛特凯达斯瀑布。
奄奄一息的赛特凯达斯瀑布。
2.巴西总统菲格雷主持葬礼的图片。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视频:壮观的赛特凯达斯瀑布。
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太壮观了!太漂亮了!)。
视频:奄奄一息的赛特凯达斯瀑布。
看了短片你又有什么感想?
(这个瀑布没有刚才的瀑布雄伟壮观)。
师:“其实这两个短片播放的是同一条瀑布——赛特凯达斯瀑布”
出示:巴西总统菲格雷主持葬礼的图片。
你知道这些人在做什么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特殊的葬礼》这一课。
板书课题。
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谁的葬礼?为什么特殊?等等)。
二、激发兴趣,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拼拼音、查字典、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
(3)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读得不流利的语句反复练习。
三、自然感悟、交流。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悟。
(一)赛特凯达斯瀑布的今昔对比中感受大瀑布消亡的迅速、环境破坏的严重。
结合重点次与理解。
昔日: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板书:雄伟壮观)。
今日:逐渐枯竭、无奈的低下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板书:逐渐枯竭)。
(二)赛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原因。
人类毫无节制的用水。
乱砍滥伐。
四、扩展:
师:假如你是菲格雷总统,在这个葬礼上,将对着巴西人民演讲,你会怎么说?
五、自学生字。
调动学生动脑识字,逐步掌握识字方法。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四
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操作的实践活动,在观察中发现特点,使学生认识平移与旋转现象,借助形象直观的支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了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玩一玩中认识图形的平移及旋转现象,在学一学中感受其特征,再说一说中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在做一做中不断深化体验,同时,我给出有启发性的提问,如你发现了什么等,以便在操作中落实教学目标,避免低效的活动。
另外由于修订后的教材与实验教材相比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在教学时,我把握好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五
目标:
1.学习10个生字,会认识8个生字。
2.感受槐花给人民带来的美丽和快乐,体会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的含义。
教学准备:
槐花的图片。
生字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2.多么美丽的花朵啊,同学们能有自己的话来赞美它吗?
二过度:
1.在我国的乡村,一到五月槐花就争相开放,那时的乡村真成了——美丽的槐乡。(板书课题)。
2.请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五月的槐乡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
2.生自由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洋槐开花的时候,是一副这样的景象?请同学来读第一自然段。
2.生读第一段,并引用书上的话,回答该问题。
3.槐花盛开的时候给大家怎样的感觉?
4.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一读地一段吧。
5.生齐读第一段。
五练习背诵课文第一段:
1.小组练习。
2.大组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请生个别有感情地背诵第一段。
2.有感情地一齐背诵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
1.过度: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2.从哪里可以看出,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3.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边思考边做记号。
4.大组交流:
把你勾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5.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
1.槐乡的槐花给孩子们带来了这么多乐趣,大家喜爱它。
所以当它盛开的时候才会那么满意呀。
2.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四练习背诵。
五书写生字。
板书:
3.美丽的槐乡。
吃槐花。
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别槐花。
喜爱槐花。
装槐花。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六
2、凭借课文第2自然段,学习作者如何把看到的事物写具体;。
3、在美的熏陶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预设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为大家介绍你知道的,我国美丽的地方。
2、揭题《五彩池》。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疏通难点词语。
2、自由朗读课文。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下你对五彩池的印象)。
三、细读文本,感受美丽与神奇。
找出文章中具体描写五彩池的一个段落。
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喜欢的地方自己多读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生反馈:
(那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从中你读出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感知一亩和一丈,并体会触觉在写作中的作用。
(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水池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
对比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地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月牙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朗读指导,并体会五彩池的形状奇特,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3、总结在本段中作者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4、齐读第3自然段,划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可是把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什么颜色也没有了。)。
探讨朗读技巧,如何读出变化来。
5、研读第四自然段,探讨五彩池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
给出一定的词语,学生尝试概括大意。
四、总结。
1、将优美的词、句抄写在课文插图里。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七
《小小商店》(教材第14、1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各自的发现,为信科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
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
12+9=21(元)。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
2、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
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3、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在组织汇报。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4、师: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
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
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
·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
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
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并组织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
(三)总结提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
如何付钱?凑钱数。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八
今年是奥运年,据说北京人都在学英语,而我爸爸说他要先把中国话说说好。这不,快四十岁的爸爸开始学拼音了。
今天,我一回到家,爸爸就宣布:“我要学拼音,谁愿意当我的老师呢?”我一听就来精神了,我今年三年级了,拼音学得很好,做个教拼音的老师应该是绰绰有余。我拍着胸脯对爸爸说:“就让你儿子——我来做你的老师吧!”晚上,小老师就开始授课了,我教爸爸学了韵母,声母,基本发音还不错,我很得意地对妈妈说:“怎么样,我这个老师不是徒有虚名吧!”妈妈却笑着说:“别说过头话哦!”果然一到实际说话,爸爸就洋相百出,他的平翘舌根本分不清,前后鼻音更是一塌糊涂。我不停地帮他纠正,但是他的问题实在数不胜数,我终于忍不住了,大叫:“你怎么这么笨啊!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妈妈听见了,把我拉到一边:“你怎么可以这样对爸爸发脾气?”我一脸不屑:“都教好多遍了,我都累坏了,他还不会!”妈妈严肃地说:“爸爸是标准的南京人,南京的方言就是平翘音不分,他小时候又没学过拼音,当然不容易了。再说,这么大的人还能不断学习,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难道你学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的?”我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想起爸爸平时对我多好,我不会跳绳,他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我喜欢航模,爸爸跑好远的路给我买;我在外上兴趣课,都是爸爸风里来雨里去地接送……我真不该对爸爸发脾气,爸爸该有多伤心啊!我走到爸爸面前,轻声说:“爸爸,对不起。”爸爸却笑着地说:“老师批评的对,我一定努力改!”我和爸爸都笑了。
从此,我每天帮爸爸纠正十个读错的字,他要学唱的奥运歌曲,我还帮爸爸把易读错的字注上拼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家都夸爸爸进步大,偶尔给大家朗读报纸,还有点专业的水准了。这不,爸爸单位的接待工作还指名他去呢!我知道了,心里真是比吃了蜜还甜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九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例2及做一做。
1、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在加法的教学中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例2,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能进行三位数的加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本节内容涉及到两次进位及三位数之间的加法,这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口算、估算等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教学。
2、本班学困生多,在学习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和学习计算方法;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
3、通过对加法计算的教学,使学生养成谨慎仔细的办事态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1、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再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400)。
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00)。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2、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2、做一做: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十
我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株花,它的名字叫做吊兰。
吊兰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又长又细。单独看时叶子就像一把剑,边缘有两条金色的边就像宝剑的剑刃。当我整盘看时,吊兰它又像小姑娘那散落的秀发随风摆动。
春天到了,吊兰开花了。花瓣有六片,他们围成一个圆圈像是在说悄悄话呢。中间的花蕾嫩黄嫩黄的十分好看,仔细闻了闻有一阵淡淡的清香让人陶醉。
吊兰不仅长得美丽,它那一片片细长的叶子,不仅可以吸附灰尘还可以吸收空中的二氧化碳和甲醛,净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吊兰它还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有一次我一个星期都忘记给它浇水了,以为它肯定会枯黄。但是当我回家一看,它并没有什么缺水的表现,只是叶子低垂着像是在对我说:“主人快给我浇些水吧,我口渴了。”我急忙去浇水,等到第二天它又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样子。
这么美丽又顽强的生命,怎能不让人喜欢呢?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十一
春天来了,到处鸟语花香,天空碧蓝碧蓝的,还飘着几朵雪白的云朵,碧绿的草地上来了许多兴高采烈的人们。
这时,我只见有一个小女孩的.蝴蝶风筝飞了一会儿,就直接掉在了地上,小女孩的名字叫丽丽,就因为风筝飞不起来,急得想哭。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另一边,有一个男孩不小心把风筝线给弄断了,风筝飞走了,他哭了起来。后面来了一个小男孩,看见他哭起来,于是就问:“你为什么哭啊?”他一边哭一边回答:“我的风筝飞走了。”我叫小明,你叫什么?小明问哭泣的男孩。
“我叫小帆。”我们一起放风筝吧!正好我不会放风筝呢。“好”,小帆回答。
于是,小帆让小明拿着线轴跑起来,自己拿着风筝。
“三,二,一,起飞。”小帆说着就把风筝飘起来了。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他们欢呼雀跃。
放风筝真好玩!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十二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认读钟面上的整时或了解24时记时法,进行两种记时法的相互改写,计算经过时间。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学习了时、分、秒,本单元继续教学年、月、日。全单元教材共编排了两道例题、两次想想做做和一次实践活动。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指导学生看课外书籍、上网查找资料,搜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学内容大致分成三段:第一段教学年、月、日以及相关的大月、小月等内容,第二段教学平年、闰年、季度等知识,第三段是实践活动。
这一段内容涉及许多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里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积累了一些经验。教材尽量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习活动,激活已有经验,引导发现规律,适当解释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材让学生从年历卡上找自己的生日切入,既引起兴趣,又提供了学习用具。设计的学习活动有观察整理、填表分类、涂色记忆、计算交流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同时接受年、月、日的知识。
首先要求学生观察20xx年的年历从中获得信息。年历卡里的内容十分丰富,要结合观察与交流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学会看年历。如年历里的1、2、312表示一年里的1月、2月、3月12月;每月都有一张月历,其中的日、一、二、三、四、五、六都表示星期几,1、2、3、4表示每月的1日、2日、3日、4日在年历卡上能查到每月有多少天,各天分别是星期几。
接着要求学生把各个月的天数填入一张表格。填表活动能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一年有12个月,各个月的天数并不都相同。填表还能引发学生把12个月按天数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接受大月、小月的知识。
然后指导学生在填各个月天数的那张表格里涂颜色。涂色活动实际上是分类活动,通过再次分类记忆一年里的大月和小月。教材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记住一年里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鼓励他们自己设计记忆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利用拳头帮助记忆的办法。
最后突出2月的天数既不是31也不是30,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教材还让学生计算20xx年全年的天数,通过计算重温这一年各个月的天数,检查记忆效果,弥补记忆中的缺漏。学生计算全年天数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交流并比较各种算法,体会比较简便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建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想想做做在年历上圈出重大节日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进行思想、情感的教育。
平年和闰年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发现现象,初步知道平年和闰年。第19页例题让学生同时观察20xx年2月和20xx年2月的月历,比较这两个2月的天数是否相等。让学生发现不同年份的2月天数不同,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
第二步同时观察从1997~20xx连续十二年的2月月历,从中寻找天数的规律。教材特地把这些月历分成三行,每行是连续的四年,方便学生发现每一行的四张月历里只有一张是29天,另三张都是28天。从而明白通常每四年里有1个闰年、3个平年。教材里讲解了判断平年、闰年的一般方法,至于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安排在底注里讲解。
第三步在想想做做里巩固平年、闰年的知识。第1题通过把公历年份除以4进行判断,虽然教材只教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学生完全能够自己进行四位数除以4的计算。第2题计算平年的全年天数,合几个星期零几天,结合计算再次温习前面学习的年、月、日知识。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闰年全年有多少天以及怎样算的,再次清晰地认识平年与闰年。第4题回答并解释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日现象,巩固连续四年里一般有1个闰年的知识。
第四步是你知道吗,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为什么通常每四年有1个闰年的原因。
这次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生日为题材,活动形式新颖有趣,紧扣年、月、日的知识,运用了统计方法。活动分两段进行:第一段是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生日是哪天。教材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间接地讲述,让同伴猜一猜是几月几日。这里会涉及年、月、日的许多概念,学生一定很感兴趣。第二段是用统计的方法调查、整理并用图表呈现班级里学生的生日分布情况,是一次联系实际的活动。最后是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进行孝敬长辈的教育。这次活动要认真组织,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说话,然后请几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落实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十三
张梦。
邻居家有个女儿,名叫豆豆,今年三岁半。她皮肤白白的,有一张樱桃似的小嘴巴。最特别的是她那双水灵灵的眼睛,黑白分明,简直能说话。当她高兴时,眼神甜甜的,一眨一眨地看着你,好可爱噢!当她生气时,眼珠一瞪,一动不动,模样更可爱。
记得有一次,我们家正在吃西瓜,这时豆豆来敲门,我故意拿了片最好的西瓜去开门,假装自己要吃。她看见了,连忙奔过来,仰着头,伸出手,两颗晶莹、透亮的“黑宝石”一闪一闪地看着我。啊,真好看!我看呆了,她的眼神告诉我:“快,快点儿给我呀,看什么呀!”我读懂了她的目光,可我没有马上给她,继续和她开玩笑,我低下头去,假装要把手里的西瓜吃掉。霎时,她的眼窝湿了,涌出了水珠,慢慢地,慢慢地,水越来越多,终于泪水夺眶而出,流过她的面颊,就像露珠在荷花上滚动一样,好看极了。我连忙将西瓜送到她嘴里,她吮着、嚼着,两腮鼓得像两个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满了西瓜汁。
我们一家人都被眼前这个“小馋猫”逗得哈哈大笑。她泪水未干的大眼睛甜甜地瞧瞧这个,又望望那个,满足地笑了。
大家都爱这个邻家可爱的豆豆,她为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欢乐。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十四
我舅舅家有一个小男孩,他叫李光,今年4岁了,长得胖胖的,他的脸蛋红红的,像两个红彤彤的的大苹果,眉毛弯弯的,长长的.,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嘴巴经常撅着,能说会道,这就是我可爱的小表弟。
今年夏天,有一次我津津有味地正在吃冰糕,突然,小表弟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他嘴巴很甜,眼睛直盯着我的冰糕,说:“哥……哥……,你可……不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冰糕。”我一愣,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小表弟一口就咬了我的冰糕,用劲一拉,夺了我的冰糕,撒腿就跑,还回头冲我笑呢!这个狡猾的小表弟总是让我上当!
我跑到妈妈身边去告状,妈妈却说:“你大了,弟弟还小,你要让着弟弟呀!”唉!没办法,我今年都9岁了,算大孩子了,只能大人大量吧!
我每次去舅舅家,他总是缠着我,笑着喊着:“哥哥、哥哥,你带我一块玩吧!”我总是快乐的答应他。他很可爱,我喜欢他,我们经常一块玩捉迷藏和穿越火线的游戏。
和小表弟在一块玩,我们都很开心。我和小表弟简直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
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5篇)篇十五
昨天,爸爸带我去了临海的一颗夜明珠——东湖。
我蹦蹦跳跳地跑进了东湖,走在了小桥上。因为快要过年了,东湖公园里到处挂着灯笼,张灯结彩的。爸爸拿出了相机东拍拍,西拍拍,想要记录下这美丽的景色。
过了几分钟,我们到了有孔雀的地方。爸爸又迫不及待的拿出了照相机,拍下了两只恋爱的孔雀。雌孔雀在吃面包渣,雄孔雀站在树下乘凉,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雄孔雀有长长的尾巴,开屏的时候别提有多美丽了!
继续往前走,我看见了一种树,摸它的树干,它的树枝会抖动。它叫“痒痒树”又叫“紫薇树”。我开心的抱住它,爸爸赶紧给我和“痒痒树”来了一张合照。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小竹林,小竹林的竹子特别多,一棵棵竹子坚立在草坪上,像一个个小战士。
最后,我和爸爸带着许多优美的照片离开了东湖,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在晚上来欣赏东湖的美景,再来见识夜灵珠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