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是幼儿园小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一
1、幼儿能够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跟着歌曲节奏来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1、歌曲录音。
2、歌曲的相关图片。钢琴。
一、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通过谈话“衣服脏了,怎么办呢?”(洗一洗),
2、“用什么洗呢?”(水来洗)。
3、“除了用水来洗,还需要其他东西吗?”(肥皂、洗衣粉)。
二、借助图片,理解歌词,学习歌曲《大公鸡》。
1、教师出示公鸡图片,“你在哪里见过大公鸡?(菜场)”“谁会学大公鸡叫?”(喔喔喔)。
2、“看,大公鸡的衣服漂亮吗?”“对呀,大公鸡,穿花衣。”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
3、出示图片“衣服脏了,大公鸡会怎么办呢?”(它会洗个澡),“是啊,它会自己洗。”“但是不用肥皂也不用水,猜猜看,它会用什么来洗呢?”(沙子),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教师:“大公鸡是怎么用沙子来洗澡的'?”“扑棱扑棱用翅膀来洗澡的。”
5、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大公鸡》”,听两遍。第二遍的时候引导幼儿一起唱一唱。
6、教师弹钢琴,幼儿学唱歌曲。1~2遍。
三、总结,结束活动。
1、教师:“除了大公鸡用沙子来洗澡,还有很多小动物也是用沙子来洗澡的,我们过后可以用其他小动物来代替,放在歌曲里。
2、结束活动。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二
1.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1.歌曲录音。
2.钢琴。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二.学习歌曲《大公鸡》。
1.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三
1.开端学惯用唱与默唱瓜代的要领演唱歌曲。
2.引发幼儿敬服、喜好至公鸡的`情绪。
1.歌曲灌音。
2.钢琴。
一.温习部门。
1.温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引导幼儿唱出欢迎客人和做客痛快地心境。
3.举行简朴地歌演出,重点提示幼儿左手行动。
幼儿手工制作二.进修歌曲《至公鸡》。
1.观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奈何?
2.进修按歌曲的节拍用左手打拍子。
3.学唱歌曲《至公鸡》,边唱边鼓掌。
4.分小组继承进修对唱歌曲,如一组唱“至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幼儿园教育随笔开导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末了一个字处置惩罚为默唱,并用鼓掌表示。
6.开导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门或后半部门处置惩罚为默唱。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四
1、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1、歌曲录音。
2、钢琴。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1、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五
1.愿意自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乐意向同伴学习新编的动作。
1.幼儿已学会了歌曲《大公鸡》。
2.大公鸡头饰若干。
一.复习部分。
2.要求把默唱部分唱清楚、唱准。
二.进行韵律活动《大公鸡》。
1.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自己创编歌词。
2.教师出示公鸡头饰,问:大公鸡是什么样?它们在干什么?请你用动作做出来?
1)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可指导幼儿用左手和右手结合做大公鸡的'动作。
2)教师找出表演有特色的幼儿,为他带上大公鸡的头饰,并带领大家一起做。
3)引导幼儿在“扑棱”“扑棱”出摆动四次手避(公鸡扇动翅膀),动作要合上音乐节奏。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六
1.学习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基本知识,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
2.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快感。
学习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谜语:头上顶着大红冠,身穿五彩花花衣,每天早上要歌唱,人们听了忙穿衣。
谜底是什么?
2、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大公鸡。
大公鸡漂亮吗?你喜欢大公鸡吗?你为什么喜欢大公鸡?
生:
1、颜色看着漂亮,供人观赏。
2、早上叫人起床。
3、能斗。
鸡给人乐趣等。
同学们真棒!说出了大公鸡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今天就来走进大公鸡,了解大公鸡。
(二).自主探究。
1、刚才我们看了生活中的.公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画家作品中的大公鸡。
看看这幅农民画家画的大公鸡的身上的有哪些颜色?
生:蓝色、红色、黄色、紫色、黑色、白色??
2.在这些颜色中,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你知道吗?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1)、出示冷色和暖色系列图片。
(冰川、海洋、火、风叶)。
(2)、说说这些图片都以哪些颜色为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蓝、绿、淡紫——寒冷、凉爽等)。
我们把这些能让人感觉寒冷、凉爽的颜色称为冷色。
(橙色、红色、黄色——温暖、激动等)。
我们把这些能带给人温暖,能使人感觉兴奋、激动的这些颜色称为暖色。
把这些冷色和暖色恰当的搭配在一起,画面效果会更好。不信,你来看看。
3、对比真实的大公鸡和画出来的大公鸡在色彩方面有什么差别。鼓励学生作画时大胆用色。
4.要想画好大公鸡除了漂亮的颜色还要抓住大公鸡的形体特征。大公鸡有哪些特征?
5、教师示范大公鸡的画法,并注意强调构图饱满。
这些大公鸡这么漂亮,看看老师怎样画大公鸡的。
首先设计构思画一幅奔跑中的大公鸡,起稿画出大公鸡的基本形状,强调大公鸡的几个特点部位(头部大红的鸡冠,粗壮的爪子,翘起的尾巴)涂上艳丽的色彩。注意色彩的对比,过度,渐变。
(然后出示已画好的艳丽的大公鸡画面)。
6.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幅色彩艳丽的大公鸡的创作画。
(三)、评一评。
1、说说被选上的“大公鸡”你喜欢哪一只,为什么?
2、小组间再评一评谁画得有创意、有特色,并向他学学是怎么画的?
3、小结:注意观察生活中冷暖色的运用,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七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钢琴。
活动过程: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1.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4.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音乐创编:
母鸭带小鸭。
活动目的':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幼儿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八
教会幼儿用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并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拍手。
老师:“小朋友,你们的衣服脏了都是谁帮你们洗呀。”
小朋友齐声说:“是妈妈帮我洗。”
老师:“妈妈是怎么帮你们洗衣服的呢?”
幼儿:“妈妈用手帮我洗。”
幼儿:“妈妈用洗衣机洗。”
老师:“妈妈洗衣服除了用洗衣机还需要用些什么东西呢?”
幼儿:“还需要用洗衣粉。”
幼儿:“还要用肥皂。”
老师:“除了这些还需要用什么呢,小朋友动动脑筋仔细的想一想,还缺少最重要的一样东西,是什么呢?”
xx大声地说:“老师还要用水。”
老师:“小朋友真聪明,我们的衣服脏了妈妈要用水、洗衣粉或着是肥皂来帮我们洗干净,那小朋友你们知道大公鸡的衣服脏了,它会怎么办呢?”
xx:“它会洗个澡。”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歌,名字是《大公鸡》”。
xx:“老师我见过大公鸡,我爷爷家就有。”
xx又说:“我最喜欢吃大公鸡了。”
小朋友都跟着喊起来“我也喜欢吃。”
(评析:幼儿对这一事物很感兴趣,因此学习起来很方便。对他们知识经验的增长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你们在哪里见过大公鸡呢?”
xx:“我在奶奶家见过。”
xx:“我跟妈妈在菜场见过。”
xx:“老师我在麦当劳见过用鸡肉做的鸡腿和汉堡包。”
老师:“谁会学大公鸡叫。”
小朋友都踊跃的学起大公鸡叫“喔喔喔”
(评析:幼儿学的很多,但不一样,在学大公鸡叫时,他们知道叫的声音是重叠词,但是各自不同,对幼儿的口语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你们知道大公鸡是怎么洗澡的吗?”
小朋友一脸的茫然,我让全体幼儿一起来猜猜,进行讨论。
(评析:通过幼儿的对话,加深他们对鸡的认识,了解鸡的生活习性。在丰富他们的知识的同时,对他们的.语言进行一定的训练。)。
通过讨论,很多幼儿说了大公鸡是怎么洗澡的,说法不一样,我听了就笑了,很多幼儿也笑了。孩子们看见我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面面相觑。
老师:“大公鸡是怎么洗澡的呢,下面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歌里面会告诉小朋友请大家仔细听。”
请幼儿听歌曲。
xx:“大公鸡用沙子洗。”
(评析:这一环节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倾听能力。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老师:“大公鸡是怎么用沙子洗澡的。”
xx:“扑棱扑棱用沙子洗。”
xx:“它是用翅膀来帮忙的。”
老师:“下面请小朋友一起来唱《大公鸡》好吗?”。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九
1.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1.歌曲录音。
2.钢琴。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1.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4.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十
1、通过多种形式,欣赏感受《摇篮曲》轻柔、优美、舒缓的特点。
2、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欣赏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语言的表达。
课件、娃娃若干。
一、导入。
二、欣赏感受音乐。
1、月亮妈妈请来音乐姐姐帮忙。音乐姐姐带来一首神奇的摇篮曲,星星宝宝听着听着,很快睡着了。
2、星星睡着了,音乐姐姐问:小朋友们,你听了觉得怎么样?
3、摇篮曲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请音乐姐姐也给我们听听,好吗?
三、动作表演。
1、(婴儿的哭声)哎呀,小宝宝哭了。这可怎么办呀?
3、请你们来当爸爸妈妈,看谁最先使你的宝宝睡着。(动作轻轻的)。
四、延伸。
2、伴着音乐,幼儿进行表达。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十一
在开展小班幼儿进餐常规培养时,为了让幼儿能养成自觉吃饭和良好的进餐习惯,下面是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公鸡与漏嘴巴,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详情资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倾听故事的乐趣。
2、愿意与教师交流,鼓励幼儿大胆回答问题。
3、理解词组:东瞧瞧西看看,学习复述简单句。
故事图片,故事视频等活动过程:
提问:地上怎么这么脏呀?这是哪来的饭粒呢?
引导语:"这么好吃的饭掉在地上真可惜!"请幼儿把饭粒捡起来扔到垃圾桶,然后回到座位上来。
教师:这个小弟弟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猜猜他在做什么呢?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小弟弟吃饭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大公鸡和漏嘴巴》。
(1)看背景图讲述,请幼儿回答。
教师:这是哪里呀?(院子)教师:院子里都有什么?(小房子、小篱笆、牵牛花、蝴蝶、大公鸡)(2)讲述故事一、二段后提问。
教师:大公鸡看见什么了这么高兴?你们猜猜大公鸡高兴的时候会说什么?
(3)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的简单句:好运气!好运气!今天碰到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
教师:大公鸡抬头一看,看见什么了?
(4)引导幼儿观察小弟弟的玩具,说出小弟弟的裤子上有饭粒,衣服上有饭粒,嘴巴上有饭粒。
教师:谁是漏嘴巴呀?
教师:小弟弟是怎么吃饭的`?谁能帮助小弟弟想出一个不掉饭粒的好办法?
教师:大公鸡找到饭粒了吗?为什么?
提问:小弟弟真的是漏嘴巴吗?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是个漏嘴巴?
请幼儿说说,平常在吃饭的时候怎样才能不做漏嘴巴。
在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十二
1、在日常生活上丰富一些上肢体和下肢体的动作(双脚平移重心、单腿跪、双腿跪、原地自转)。
2、能模仿大人的动作进行游戏。
音乐磁带。
孩子学者妈妈爸爸的样子哄布娃娃睡觉的情景。在日常生活动作的基础上丰富一些表情动作,除了上肢动作外还可以丰富一些下肢的动作(双脚平移中心、单腿跪、双腿跪、原地自转等)。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会唱歌曲。
2.尝试用动作表现公鸡的形象和洗澡方式。
重点难点:
反复感受、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会唱歌曲。
活动准备:
3.钢琴。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清唱歌曲两遍,请幼儿仔细倾听,并说一说歌曲的.主要内容。
歌曲里面唱了谁在洗澡?它是怎么洗澡的?
三、播放教学电子资源中的歌曲,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公鸡的形象及洗澡方式。
1.请幼儿讨论用什么动作表现歌词内容。(如果有个别幼儿创编的动作很好,可以请个别幼儿示范;如果幼儿没有更好的想法,教师可以示范。)。
2.请幼儿尝试伴随歌曲做动作。(提醒幼儿关注歌曲的节奏,要随音乐一下一下地做动作。)。
四、教师钢琴伴奏,请幼儿学唱歌曲。
五、播放音乐,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
六、分组表演。
七、小结。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十四
(音乐:大钟小钟)。
1.谈话法:让生谈谈自己家里的成员,描绘一下爷爷奶奶的样子、在家怎样帮助他们等,引出歌词并展示出来。
2.师生一起有节奏的念歌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词,并用动作来体现其内容。
3.观看屏幕上的孩子是怎样做一个好娃娃的。(熟悉歌词并开始接触歌曲旋律)。
4.听唱法学习歌曲。(听歌2次,小声哼唱1次,为了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尊敬老人有礼貌呀”那一句或学生不会唱的其他地方,可以先叫同学自己说,然后请会唱的同学起来教唱。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5.有感情的唱歌。
1.引导生可以自由发挥,除了歌词中的人物爷爷奶奶以外,还可以是爸爸妈妈,除了送水,让座以外,还可以是扫地,切水果等,从而引导学生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进行歌词的创编,如:“爸爸工作忙呀,工呀工作忙,我帮爸爸切水果呀,切呀切水果”。。。。。。
2.生生互评,师总评。
3.学生自己找小伙伴分角色表演,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突出“家”的氛围。关键在于能随音乐完整的完成彝族表演活动,有角色,有内容,有道具等。
思考一:脉络清晰,谈话式导入建立了良好师生关系,本堂课脉络清晰。以亲切的谈话式开场,我认为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一下子把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学生带入了主题:在家要做好娃娃,怎样做好娃娃。同时,抓住了低年级孩子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说完就模仿屏幕上的孩子,在模仿时学生已经能随节奏念歌词了,这样即起到了引导作用,有为歌曲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思考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学习并拓展在表演的时候,引导学生除了歌词内容外,还加入了自己的内容,这样摆脱了让声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使之边为了自主式,探究式,创造式学习,这样,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大了。
当学生把歌词创编成:“爷爷年纪大呀,总是爱睡觉,我给爷爷被子盖呀,爷爷笑哈哈,姑姑爱跳舞呀,总是爱跳舞,我给姑姑端水喝呀,姑姑笑哈哈。。。。。。”我感受到了新教材以及新观念带来的快乐。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十五
1、用好奇、欢快的情绪唱歌。
2、想像并用各种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
音乐磁带及录音机、实物教具蛋壳及小鸡、挂图、大蛋壳教具、电子琴或钢琴
1、幼儿听《小小蛋儿把门开》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律动,走进活动室。
2、发声练习。用小猫叫“喵喵喵”、小狗叫“汪汪汪”引导幼儿练习发声。
1、 出示鸡蛋及小鸡实物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教师讲小故事,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小朋友知道谁在里面吗?(教师说,叽叽叽、叽叽叽)让我们仔细听一下,小鸡在说什么(做倾听状)‘咚咚咚、咚咚咚!’(边敲蛋壳)蛋壳,快开门,我要出去和小朋友唱歌、做游戏。蛋壳听了小鸡的话,把门打开了(边打开蛋壳)小结: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一只小鸡来。教师边操作教具边领小朋友念一遍。
教师:小鸡身上长满了毛,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呢?(让幼儿摸小鸡),引导出词语:毛绒绒;小鸡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黄色)。引导:小鸡长得黄绒绒的。身体长得什么样?(教师做动作引导出词语:胖乎乎)。小结:小鸡长得黄绒绒,胖乎乎。
教师:小鸡在蛋壳里呆着,太闷了(语调、表情变化),现在蛋壳打开了,小鸡可高兴了,就“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
1、教师完整的有表情的示范演唱歌曲。
2、结合挂图,编成儿歌,按歌曲的节奏朗诵儿歌。唱到“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时,教师做动作(食指并拢,转圈)
3、教师弹琴,与小朋友一起唱歌。
教师:小鸡从蛋壳里出来,非常高兴,小朋友用最好听的声音给鸡宝宝唱歌。
4、听歌曲录音。
教师:我们和录音机里的小朋友一起唱,比比谁唱得好!
1、教师启发引导幼儿为歌曲编动作。
教师:小朋友歌唱得很好,我们给歌编好看的动作吧!教师启发引导幼儿逐句创编动作,对创编出动作的幼儿,教师及时表扬,并让他到前面示范动作。
2、教师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
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演示游戏玩法。
最新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范文(16篇)篇十六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尝试创编简单的歌词并进行演唱,培养初步的创造性。
活动准备:小猫、小兔、小猴、小ji等木偶各一只。
活动过程:
1、幼儿律动入场。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走路呢?我们一起来学它们好吗?
3、出示木偶小猫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一只大猫出来了)它怎么了?(肚子饿得咕咕叫)你们猜它看见谁了,那么高兴?(看见了小老鼠)大猫将老鼠怎么了?(啊呜,啊呜吃完了)
8、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编。小朋友,你们想想,还可以创编哪些小动物饿了?怎么唱呢?
9、活动结束。
小朋友,我们现在一起来模仿这些小动物边唱边表演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