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全家团聚的重要时刻,人们返乡与亲友共度这个特殊的节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一
家家户户开始大量置办年货,大人们还要买过冬的衣服呢。还要在过年的那天之前进行大扫除。到了真正过年的那天,大家都开始挂灯笼、贴春联,春联是为我们迎接新的一年,而灯笼是让我们这年过得红红火火。不仅如此,还要在窗户上贴福,而且要倒着贴,意味着福倒了,福到了。春节吃饭前要先放鞭炮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吃饭时,小孩的嘴可甜了,他们走过去跟爸爸妈妈说新年快乐,就能得到红包。吃完饭后,外面开始热闹起来,一条条长龙接二连三地从巷子里跑出来,彩色的龙头欢劲地扭着,在大马路上显得格外引人入胜,路旁的烟花给舞龙的人们打气,他们舞的更欢了。
每当到了除夕夜晚的十二点真是极为热闹,一大筒烟花排山倒海得飞起向天空在天空中炸成了一朵花,一大群烟花飞快地冲向天空,炸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鲜花,七彩的烟花炫染了整片天空,显得格外美丽,一条长长的鞭炮在地上“啪啪啪”地响着,在过年时放鞭炮是为了赶走一只叫“年”的怪兽,喜欢在过年时去村里偷吃,但它怕鞭炮,所以家家在过年时放鞭炮。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一个不一样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二
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下面是四年级春节。
作文。
:春节的习俗,请各位同学好好阅读。
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
春联。
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三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我的家乡。
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吃特别美味,特别有嚼头。吃完饭后,我们就要进行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四
春节是我们国家传统的年俗。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挂红灯笼,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
每年春节可真热闹呀!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每家都灯火通明,鞭炮声彻夜不绝。我们全家回到奶奶家,奶奶高兴地眉开眼笑,爷爷拿出好多好吃的忙个不停。妈妈、爸爸在厨房炒菜,做饭忙得热火朝天。不过春节里令我最高心的事,那就是放鞭炮了。
晚上,爸爸说:“儿子,大家一起去放鞭炮!”放鞭炮!我一听见放鞭炮!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赶快梳理好自己。对爸爸说:“我们走。”我们拿出在市场上买了许多的炮,有三角雷、雷王、礼花炮、鞭炮、刺花、黑鞭炮、谢天元……等等。
我们买了很多炮。我的弟弟一看见摔炮,就高兴地不得了。还摔了一个狗啃泥呢。我拿出了几盒。便开始玩,弟弟也在玩。我们放了许多的小花炮,有的像花,有的像小树,还有的在空中爆炸了还散开了!突然“轰”的一声,天都震了一下。原来是爸爸放了一个震天雷,声音可真大呀,吓死我了。啊!在春节中可真快乐呀!
更多热门。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五
过年的时候,总有一些习俗,比如吃年夜饭,放烟火,包饺子,甚至有些地方还会包粽子吃呢!我奶奶家过年的习俗有点特别。
每年的年廿八,奶奶都特别忙。她早上7点起床,起身去离家3里远的菜市场买鸡、买猪肉,回来之后就开始打扫家里的卫生。下午开始杀鸡煮菜,有时候会叫上我帮忙,移桌子,摆酒菜,点蜡烛。
4根红蜡烛,2根厨房,2根餐厅。厨房的菜肴一般只有2盆,是比较素的,像青菜。而餐厅则大荤大肉,还配上水果黄酒和茶叶。奶奶会在餐桌长边摆上十来个碗,2个碗放上茶叶,剩下的碗倒入黄酒。这些茶、酒的量不用太多,没过碗底就可以了。顺着长边下来,对立的两边摆上金桔、桂圆、豆腐干,算是一些小菜吧。主菜便是鸡肉和猪肉,这是要摆在整张餐桌的最中间的。整体看下来,这是非常盛大的晚宴了。每种菜肴中都要加上一小片特殊的红纸,而猪肉上还插上2根筷子。我曾问奶奶为什么要放红纸片,她就笑盈盈地跟我说:“因为这是菩萨要享受的菜肴,得做些记号让菩萨知道呀!”于是长得大了点,我也总帮着奶奶剪这些红纸片了,新年的快乐也增加了。
那一桌子的菜,对我诱惑最大的是两大盘子的桂圆,总想拿来尝尝。可每当手就要碰到盘子时,耳朵旁就响起奶奶的叮嘱:“不可以偷吃食物哦!”对小孩子来说,要想对满桌的食物没有想法,那叫个不容易!我已经垂涎欲滴了!这嘱咐哪儿有什么用!于是我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拿了2颗桂圆。还没吃到嘴里去,奶奶就出来了,吓得我赶忙把桂圆藏在身后,装作不知然的样子,在餐桌旁走来走去。可奶奶似乎早已看破我的“行动”,一把抓住我背后的手,拿出那2颗桂圆。“不是说了,不能偷吃!”教训了我一番之后,把桂圆放回盘中。临了,实在对我不放心,就把我关在厨房里看她烧菜了。
傍晚,上班的爸爸妈妈回到家了,一家人在客厅中等待,等着奶奶“发号施令”。奶奶小心翼翼地把蜡烛点上,找来一块地垫,双手合十,笔直的腰弯下90度,来回重复着这动作,嘴里边振振有词:“感谢菩萨到我们家来吃年夜饭!新的一年里,希望家人们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学业事业进步!”接着便跪下来,对着蜡烛磕了3个头。奶奶起了个头之后,我们一家人也都开始了,虔诚地许下新年的愿望。就连我年幼的弟弟拜起菩萨来也有模有样的。那摇曳的烛光,多么像是菩萨在回应我们一家人:“你们虔诚的祈祷我已收到,祝来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一家人都拜完菩萨了。奶奶小心翼翼地将蜡烛熄灭,让爷爷去烧纸钱,爸爸去河边放鲤鱼。纸钱在火中化为灰烬,给神明用。鲤鱼从小小的水桶中跃入长河,回归河水的怀抱,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召唤。
长大了,我学了很多科学知识,知道拜菩萨是迷信,便问爸爸妈妈:“奶奶应该也知道是迷信呀,为什么还拜?”爸爸告诉我:“这和祈祷是一样的,表达人们的新年愿望,是老人家的信仰呀!”
奶奶过年的习俗,虔诚地信仰,增加了“过年”的仪式感。如果有神明,愿ta不只佑我一家,更要佑我中华。我在心中默念: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六
我的家鄉是貴州,現在我給大家說說我們家鄉的風俗習性,我們的新年很熱鬧,不亞於深圳這個大城市。
我們最重要的是過苗年,苗年是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各種地方的苗年很不一致,多數地方是“歲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歲首既是每年過去的開頭,也就是指過年,有的是在十月,有的是在冬天的臘月,近年以來,絕大多數的苗族過年以改在正月過年,但是過年習俗沒有改變,過年是最大的節日,要準備豐富的食物,我們要殺豬,熏臘肉,打糍粑,炒炒米,還要殺雞祭祖,“守歲”,開“財門”,敬“年神”,從冬天初一到十五,都要祭拜,在此期間,要舉行傳統的娛樂活動,漢譯為“踩花山”,“跳場”,“跳月”,“吃排家飯”,等,湘西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稱“趕年場”,主要內容有“打秋千,百獅會,玩龍燈,唱花燈”等。
過苗年最有趣的莫過於百獅會,周鄰四鄉的苗胞舞著百匹或數十匹獅子雲集與村寨或集鎮,敲鑼打鼓,放地統,打火槍,簡直要把天地翻過來,百獅會的名堂蠻多的,有迎獅,盤獅,考獅,搶獅和獅子登高等內容,土裏土氣,苗味十足,藏著厚實的文化底蘊。
還有一些活動很重要,還有接龍,苗家接龍可分為村寨接龍和家庭接龍,兩種活動僅是規模大小有別,其過程基本相同。“接龍”多在黎明時分進行,其過程基本相同,新居的堂屋燃滿燈燭,一鋪開大竹簟,擺好紅,黃,黑,白,青,五匹彩布,五色紙特別好看。
過苗年最有趣的是吃“排家飯”,苗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千百年來,苗族人民遵守這樣一條規矩:“即同一村寨裏,也不管客人的.數量的多少,全村各家各戶,有必須輪流請之,盡自家所有,熱情地招待來客,被請的客人,絕不能借故推遲,否則就會被人認為是瞧不起人。客人接受邀請,也不必帶什麼禮品,直到每家每戶都吃到了,方能告別回家。”
晋代大詩人陶淵明曾經作詩讚美苗家人是“欲遂當年漁人願,苗山就是桃花源”。
這就是我家鄉的部分活動,你的家鄉過年習俗是怎麼樣的呢?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七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中国农历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热闹的古老传统节日。中国民间过春节的习惯大概是从原始社会的时代‘腊祭’演变而来的。
春节的习俗有:每家每户门口都要贴红。
对联。
有的人家大门上有挂红灯笼放鞭炮拜年。有的家长拿压岁钱给我们。人们都穿新衣服舞龙登山玩乐。
每年的春节都一样。过年这天我们穿好新衣服去跟长辈拜年,要说好话。
祝福语。
吃团圆饭,热热闹闹的小孩子都喜欢过春节。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八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高兴的时候。对我们孩子来说,就更是这样了。为什么呢?因为可以由着性子放花炮。
离过年还有好些日子,卖花炮的摊子刚一出来,我就拉着爸爸迫不及待地去买花炮。琳琅满目的花炮让我挑花了眼,我总要满载而归才能尽兴。好容易盼到晚上,我和院子里的小朋友一起,找个空旷安全的地方开始展示自己的花炮。你瞧,那个在地上滴溜溜转的是“小老鼠”炮,那个升上天空变成一把降落伞袅袅婷婷落下的是“降落伞”炮,而我最爱玩的是摔炮和刺花。每当我用摔炮故意袭击别人的时候,我总是笑得不亦乐乎。当然,我最爱看的还是大人们放的焰火,太漂亮了,太壮观了!五彩的焰火升腾在天空,变幻出各种形状和颜色,像一柄柄巨大的花伞,想一簇簇耀眼的灯盏,像一丛丛盛开的花朵,流光溢彩,把夜空装点得灿烂夺目,仿佛我们置身于童话世界里。
春节高兴的事很多,逛庙会,吃饺子,守岁,有压岁钱,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放花炮,因为它代表了我们每个中国人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九
在鞭炮声声,辞旧迎新的新春佳节,似乎人们的心中都会酝酿着浓浓的情感,这情感中包含了对家长的关心,对家乡的思念,对朋友的为问候。
在除夕之夜,孩子们是最快乐的,餐桌的美食应有尽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美味可口的鲤鱼,鸡肉、红烧茄子、超市的蛋饺…五个家庭组成的大家族齐聚一堂,看似是美好的景象,但你们未曾想过20双筷子,将菜放入嘴中,将湖水带出,一边吃着菜,一边又喝着的别人口水,岂不恶心。再则,敬酒时,孩子们不过只是恭维的说两句却没有诚意也得到长辈的祝福和红包,却又拿压岁钱出来攀比,大把大把挥霍。一顿看似普通的年夜饭却让人泪如雨下,大人们的白头发中又爬出了白发,一年之中辛辛苦苦打工,能待在家里的时间却不长,干脆没有春节,没有春节,没有亲人离别那一根根触动人们心弦的哭声,没有因为春节而加班至深夜的工人,没有在春节大吃大喝的腐败现象,没有大人们出去打牌给孩子手机让孩子成为了“屏奴”,春节不是我不爱你,等你改变了这些坏毛病,爱你也不迟。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那些工作在岗位上的人们还在努力工作,爆竹灯火通宵,清洁工的背在一年一年的炮竹中驼了,警察也在车水马龙的汽车中老了…春节,想爱你真的很难。独特的竹溪婚礼习俗作文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带点评)。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十
生活会在无意间散发出气味,就像过年时那令我难以忘怀的面粉的麦香,蒜泥的清爽,腊八蒜的甘甜……或许这就是“年味儿。”
当“三十儿”年夜的钟声敲响,就预示着新一年的到来。初一的传统习俗就是包饺子,一大早,全家上下为了包饺子忙得不可开交,我的任务是负责协助姥姥擀饺子皮。
将软糯的面团顺时针揉搓按压,奶白色的面团散发出了浓郁的酵母味,瞬间弥漫在我的周围,再用手慢慢将其搓成条状,分成3厘米大的小团,像一个个白色的小丸子,无比q弹。接下来,迎接它的将是面粉,面粉散发出来的淡淡麦香,使我仿佛置身于麦田之中,我大口的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纯粹而浓郁,经过擀面杖的“碾压”饺子皮便做好了。裹上肉馅,煮开之后,沾上腊八醋,满满的年味飘香四溢,过年的喜悦感油然而生,同时也预示着团圆和美满。
都说“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炸酱面同样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了它,年味变得更加丰富,无论是什么面,我们都会习惯的加入蒜泥,听着那木槌捣蒜触碰蒜碗时“哐啷哐啷”的声音,离近了闻一闻那大蒜的清香,将它倒出伴在面里,原本发咸的炸酱也变得清新脱俗,成就了另一种风味,刚入口时,过了水的面条加上黄瓜丝仿佛像那爽口的薄荷,细细品味又有些甘甜,我想应该是融合了些许炸酱的热情吧,伴着扑面而来的香气,加上一筷子放进嘴里细细咀嚼,一丝丝甘甜清辣回荡徘徊在口中,像是有些不舍,就如同吃完一碗后的满足和回味,身心都沐浴在那幸福满足的气味中。
这就是过年的风俗,以它独一无二的气味呈现给生活。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十一
今天是除夕,喝完酒,吃了团圆饭,我们就开始了一场包饺子比赛。我和妹妹负责擀面皮儿,奶奶和妈妈负责包,看看是擀得快还是包得快,看最后是谁赢。
奶奶把包饺子的材料准备好后,我和妹妹就像快要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样,飞快地擀着,两只小手恰好地搭配,左手旋转面皮儿,右手飞快地转着擀面杖,时不时地拿一些面撒在面皮儿上。为了提高速度,我和妹妹两个还变着花样擀,发明了一次擀两个面皮儿的擀法儿。
由于太着急,不一会儿我们就擀累了,一看奶奶那边还有一大些没包,不由得暗自高兴,想偷一下懒,休息一会儿。这时大娘见奶奶情况不妙,拔刀相助,帮助奶奶她们包。我和妹妹赶紧继续快擀。
哈哈!人家说“姜是老的辣”,而我们是“姜还是小的辣”,看着奶奶她们那一摞摞还没包的面皮儿,我和妹妹兴奋得大声喊到:“耶!我们胜利了!我们赢了!”奶奶赞许地说:“今晚上包饺子,多亏了这两个小家伙!”
过了一会儿,奶奶说还要包元宝,元宝里要放硬币。我说:“放十枚吧,划一人一个,多出来一个,看谁能吃到。”我先把硬币放在盐水里泡,然后又放在白酒里泡,洗净后拿给奶奶。奶奶就对我说:“谁吃到有钱的元宝,就证明谁能在新的一年里发大财。”我听完后笑着对爸爸说:“爸爸,你一定要多吃元宝哦!”心里也在祈盼:但愿明早上我也能吃到几个带硬币的元宝哦!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十二
春节到了,个个家里都喜气洋洋的,我们家也不例外,瞧!我的姑姑和姐姐从千里迢迢的澳大利亚飞往上海,争先恐后的和我们介绍在澳大利亚的生活。
从福建乘车回到上海的舅舅也烧了一盆盆热气腾腾的年夜饭端到桌上,给大家吃!吃大年夜饭的时间到了,一盆盆香气腾腾的菜从厨房里端出来。这时我听到北风呼啸,风刮在窗上呼啦啦的响虽然好像一阵阵冷风刮到我身上冷飕飕的,但是家里的气氛又覆盖到我身上,让我感到温暖无比。
吃饭时我们有说有笑,虽然鞭炮声一阵阵响起,但是我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响。最后,我们终于“胜”过鞭炮声!过了大年夜和大年初一,人们都各自出去散步,去外面散散心。
我们家也不例外。在大年初四下午,阳光明媚,正是散步的好时光。
我们去徐家汇公园散步,奶奶爷爷都坐在椅子上享受太阳给他们的温暖。我们年轻人就在桥头散步。
我们又把自己带来的羽毛球拍拿出来打起羽毛球来。
这个春节我感到了家里的温暖,感到了春节里许许多多的温暖。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十三
我们国家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少的习俗,而我觉得最热闹的是春节。
我最喜欢放烟花。烟火的种类繁多,有冲天炮,有拿在手上打的,有放在水里炸的……开始放烟火了,五光十色的烟火直冲云天,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它们把深邃的夜空装点得更加迷人。烟火的样子千姿百态,有的像怒放的牡丹;有的似盛开的桃花:有的如同一个个含苞待放的月季……他们一边看这漂亮的夜空,一边高兴地说:“瞧!这各式各样的烟火多美啊!”有的小朋友还欢呼道:“过年了!过年了!”有的人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
你知道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吗?传说“年”是一种怪兽,它每到除夕之夜都要伤害人们的性命,人们发现它有三怕,怕红色、光、声音。人们就用鞭炮的光、声音和颜色吓跑“年”。
我爱这热闹的春节,你呢?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十四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盐城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避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古时候,尝尝有一种凶猛的野兽,叫“年”,这种野兽经常扰乱人的生活,每逢春节就出来持居民的牲畜,害的居民没有安宁的日子。后来,人们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终于得知年兽害怕红色、害怕吵闹、害怕火。人们每逢春节就在门口挂红色的对联,生起火堆,放烟火。家家户户还不停地吹吹打打,热闹极了。人们称这为“过年”。从此,年兽就再也不敢来骚扰人民了,这个习俗也流传了下来。
春节不仅讲究玩,还讲究吃。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一个快乐的节日,让人喜欢的节日!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十五
春节是最喜庆最欢乐最热闹的,我满怀期待的心情终于等来了。迫不及待的换上新衣服,用最舒畅的心情迎接这一天,这真是一个美好又快乐的`一天呀!
街上的堵得水泄不通,每个人脸上都很着急,争先恐后的想先回家,但这样很容易导致的发生。街上摆满了摊,不是卖年货就是卖烟花爆竹。人们大包小包的提着东西走在街上,喝声,砍价声充满了整条街,这样的热闹仿佛一首歇斯底里的高音歌,这是春节的开场曲。
傍晚,夜幕降临,星星闪烁稀疏,街上冷冷清清,大家都在家里吃美味佳肴的年夜饭呢。我也不例外,小小的屋里,却充满了温馨,火锅热气腾腾,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一家人有说有笑,真是其乐融融。年夜饭像一首缓慢抒情的歌,唱出了家的味道,幸福是歌的旋律,这是春节的进行曲。
在我满怀憧憬的等待下,十二点终于来了,当秒针定在十二时,世界忽然像爆发了一样,烟花爆竹震耳欲聋的响起,天空散满了璀璨的烟花,持续不断。五颜六色的,像宝石一样的,闪闪烁烁的,点缀着黑夜的星空。整个世界像滚热的开水沸沸腾腾,无处不在的爆声,喜气洋洋的欢乐,人们都仰着头看烟花,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一会儿,一眼望去,全是红红的一片,大地换上了一声大红的衣裳,家家户户门口都贴着福字,而且是倒着的,意思是‘福来到’,这是我们当地的习俗。这样的热腾喜悦像一首激情澎湃的摇滚乐,这是春节的进行曲二。
这就是春节,它象征着一个美丽的开始、一切烦恼的结束,抛开了20xx的不愉快和烦恼,让我们以全新的姿态和心情迎接20xx美好的起点吧!把春节汇成一首交响曲,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旋律每一个伴奏都唱着每一个人的心声。最后,让我们在20xx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用微笑欢迎20xx的到来。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十六
春节来了,为了更多的了解春节的习俗以及年的味道,我跟爸爸妈妈坐在一起聊起来他们小时候的`春节,并将其和现在的春节进行了对比,总结如下:
(1)腊八开始有了年的味道,腊八是腊月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各个寺院都有给广大群众施粥的习惯代表在我们和平年代人人都有饭吃。
(2)祭灶,在那一天(腊月二十三)要吃灶面,还要在晚上放冲天炮,送灶神上天,灶神会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一年收成以及日常都干了什么,都有什么样的收获等等。
(3)扫尘,全家动手大扫除,扫除一年中的秽气和不好的东西,因为只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家才能过一个好年。
(4)贴对联、年画,代表吉祥,保佑一年平安,辟邪去灾,过一个吉祥年。
(5)年夜饭,妈妈小时候的年夜饭是吃饺子的,大人会在几个饺子里放一个硬币,让孩子们来吃,看那个孩子吃到了硬币,就认为这个孩子来年会发大财。
(6)压岁钱,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孩子们去给长辈拜年,长辈都会给拜年的小朋友发压岁钱。一般家长都会事先去换连号的钱来发压岁钱,预示着“连连高升”,它代表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
(1)贴对联。
在腊月二十八的中午,我和妈妈一人手拿着双面胶;一人拿着一副对联。我们先剪下两组长短不一的条条儿,分别贴在横批的四条边上,之后就按这种方法一次贴上双面胶。
但问题就这样开始了,我认为第一张应该贴在左边,第二张应该贴在右边,妈妈却和我恰恰相反。
(2)年夜饭和春晚。
在大年三十(腊月三十)那一天晚上,我们全家吃了年夜饭。年夜饭十分丰富,有青椒炒红肠、鸡、土豆炖牛肉、豆豆煮白菜……我们一边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一边等待着春晚的到来。
春节晚会开始了,里面的节目可精彩了!小品一个接着一个,歌曲一首接着一首,相声也十分精彩。
我最喜欢的节目看得节目是相声《新虎口遐想》,里面姜昆叔叔好倒霉啊,30年前他“掉进”过动物园,今年他又“掉”进来了,他的表现挺幽默的,他经历了老虎回巢时害怕的心理,听说老虎不会吃人时又转为的幸灾乐祸,还让老虎跟他出去走走。姜昆叔叔的表现太逗了。
我不禁赞叹到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春晚可真棒呀。
(1)烟花爆竹燃放变少了。
当初一的早上我出去散步时,看见地到处倒都是燃放烟花和爆竹的痕迹。
今年过年和往年大不相同,因为我住的小区几乎听不到几声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晚上睡觉也没听到几声了。
到了初一的早上,我又出去散步了,发现只有一片空地上有着零零星星几片燃放过烟花爆竹的痕迹。
(2)手机“红包”变多了。
在过年期间爸爸妈妈的手机红包变多了,每天都会响很多遍“红包来啦”爸爸妈妈都会连续抢很久的红包,因为现在支付宝、qq、微信都能抢红包。
有一天妈妈在吃饭的时候都在抢红包,爸爸都叫了好几遍“吃饭了!”妈妈却像着了迷似的在抢红包,过了许久妈妈才清醒过来。
我认为现代手机红包带来的不仅有好处还有坏处,好处是发红包方便了,坏处是容易着迷,沉迷于手机。
爸妈们小时候过年的习俗和现在我们现在过年的习俗大不相同,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长辈们过年的种种欢乐。大家把父母过年的习俗也给体验一下说不定也能体会到那种快乐呢。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十七
端午节,湘湖下孙宗祠举行了一场包粽子比赛,我和妈妈也是其中一组参赛人员!
“时间到,停!”评委阿姨开始评分,主持人叔叔最后说:“这一轮的第一名是2号。”我和妈妈击掌欢呼起来:“耶!”原来我们是这一组包的最多的,而且样子又漂亮。
这次包粽子活动,我和妈妈都很开心。粽子里不仅仅有糯米和笋叶的清香,还包着无穷的快乐和无尽的亲情!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十八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家家都在准备着年货,打扫着卫生,迎接着这个节日的到来。
走在街上,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手里提着大包小包,不用说肯定就是新年的衣服。商场里,这也是人满为患:有小朋友牵着父母的手一起买衣服的,有夫妻俩甜甜蜜蜜买衣服的,还有儿女牵着长辈有说有笑买衣服的,总之大家全都是喜气洋洋的。
来到农村,杀猪宰羊……以各自的风俗庆春节,在有的地方还开始了集市,他喊一声买饮料,他喊一声买衣服,这边喊减价了,那边喊买二送一了,各个东西应有尽有,真的是琳琅满目,热闹极啦。
到了春节的大年三十晚上,春节晚会就开始了,演小品、说相声、唱歌什么节目都有,一个节目演完台下掌声一片,直到三更半夜人们都困了,节目才完。节目完了,可人们还兴致勃勃,因为还没发压岁钱、放烟花呢!等干完这一切,差不多十二点了,小孩子们都拿着压岁钱去睡觉了大人要闲聊一阵才去睡。
第二天,人们又得起个大早,带着买好的礼物去走亲戚,亲戚多的要走好几天呢,少的也至少要走一天多。
春节真好,可以让人们忙碌的生活得到放松,也可以为大家枯燥的事情添上一些乐趣。
我爱春节!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十九
一年之中,有太多好玩的节日,比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等,但是我最喜欢过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计算时间,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正好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
去年新年,我和爸爸妈妈先去买对联,我看这这一幅幅红纸上写着金色的字,很漂亮,不知道买那副,最后,卖家拿出一副“福带平安到家门,财来春风进宅院”于是我们就买了这一副。期间我最感兴趣的是爸爸带我买了许多鞭炮和礼花,这是我最喜爱的。
回到家,我就说:“我要贴对联”爸爸点点头说好,我连忙拿起对联就贴到门上,我把“福带平安到家门,财来春风进宅院”铁成了“财来春风进宅院,福带平安家到家门。”妈妈看见了说,对联是从右到左读的,就像古书的读法。我知道后一起和爸爸重新换好了位置,我爸爸帮我在对联前照了相。走进家门和爸爸妈妈、婆、哥哥、姐姐一起吃了团圆饭,团圆饭是非常丰盛的,然后我和哥哥姐姐去放炮,我拿出了“开心果”用打火机点着,丢到姐姐后面,我和哥哥哈哈大笑,姐姐还在莫名其妙地问我什么事,这时“啪”的一声巨响,把姐姐吓得哇哇大叫,我和哥哥笑的前俯后仰。
这个春天,我在对联前照了相,和哥哥姐姐一起吃了团圆饭,放了很多鞭炮和礼花,非常好玩,我喜欢这个春节。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二十
春节,象征着新的一年,它照亮了为了家庭的幸福艰辛劳动而不懈努力之人的回家梦。它高贵,如同那美丽但又在寒风中欣然“战斗”的红梅;它明亮,如同那皎洁但又拥有谦虚性格的明月;它温暖,如同那舒服但又满怀思念的家人的拥抱。
春节,你的习俗多而又多,比如:除夕的团圆饭,春节前夕要挂又大又红的灯笼、贴寓意美好的春联;又比如:小辈要给长辈拜年,说声“新年好”,并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
对我而言,春节是一个机会。让我可以把精心写出的对联赠予亲朋好友,而他们也早早的为我的对联留出宝贵的“席位”。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好多年。那一副副对联包含着我的认真,更蕴含着我对长辈的一份敬爱。
说起那些对联,它们身后隐藏的心血还真不少。离不开我平时认真的练习,老师的精心指导,尤其是写对联那几天,我认真、投入地练习着一个又一个字,逐一将它的一笔一划细心完成。那些日子,我每天都练,从无间断。一开始,我只是为了让阿太以及各个亲友们高兴罢了,但在整个过程中,我开始意识到,书法并不是因目的而生的,它是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写好它,是所有中国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写书法的过程,并不是做一个简单的工匠,做文字的搬运工,而是要做文化的传承者,带着思想去写。
我的春节是为长辈们献上亲手写的对联,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对联藏着全是努力的汗水,唯有这些汗水才能让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与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有义务也有信心继续加油,为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春节的习俗四年级大全(21篇)篇二十一
家庭就像一棵大树,老人是根,也是最需要营养的地方,爸爸妈妈是树干,而我们小孩则是枝叶。树要经常浇,但要浇根,树才能越长越茂盛,而不能浇叶子,因为这样的`话,只会让树慢慢地腐烂。孝敬老人就如同浇树根,只有这样,家族才会兴旺,做小辈的也会越来越幸福!
这个寒假,我们本来想一家三口出去旅游,但转念一想,我们已好久没有回去看望爷爷奶奶了,即便是回去了也呆不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为爷爷奶奶做点实事,于是,我们便决定回家看望爷爷奶奶,也就是“浇树根”。
20xx年春节前一天下午,我们就来到了奶奶家,这一次我没有像以前那样一直干坐着看电视,而是主动地帮妈妈和奶奶一起擦抹打扫,收拾屋子。
我的第一个任务是擦门框,因为我够不着,所以便拿了个椅子踩在上面擦。这个活虽然比较繁琐、无聊,但却非常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程度,每一个边边角角都要擦到,要保证每一个地方都很干净。
下一个任务是擦阳台的门,上面很多老脏,需要擦很多遍才能擦干净,难度等级为三颗星(满级为五颗星),不过,一想起奶奶每年都要一个人在这里擦,比我辛苦得多,我便坚持了下来。
之后,我们陪爷爷奶奶聊天,我给他们讲学校发生的事情和考试成绩,他们听后非常开心!因为妈妈是医生,所以她每次回去都要给爷爷奶奶量血压、号脉,然后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出去给爷爷奶奶买药。晚上,我们还给爷爷奶奶洗脚、剪指甲。一家人温馨和睦,其乐融融。
等我长大以后,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还会接父母一起住,这样我就能天天孝顺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