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需要作者具备较强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这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佳句摘抄,让我们一起感受文字之美。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一
下雪了,这已经是春天的第二场雪。
硕大沉重的雪片在天空最遥远的深处聚集,满无边际地飘落下来,争先恐后地急于行使剥夺大地刚刚展露出零星绿色的使命。
天黑之后,大雪铺天盖地拥向大地,纷纷扬扬,挤挤挨挨,几乎顷刻之间就盖满了残雪尚未消融的大地。
雪越下越大,终于砌满了天空,没有留下一丝缝隙。
这是一片被称做世界第三级的广袤高原,位于冰雪覆盖的大地尽头,让人联想起宇宙洪荒的蒙昧之初,是远离文明的绝地荒野,青藏高原上最荒凉的藏北草原。
帐篷是暴虐风雪之中一座不沉的小小孤岛,在无垠的荒凉中像一朵即将熄灭的火苗般微不足道,似乎随时都会淹没在积雪大地的褶皱之间。但正像藏北草地上所有驮在牦牛背上漂泊不定的帐篷一样,牧人一旦将它筑立在荒原之上,它就成为漫天风雪中牧人们永不舍弃的温暖的家。
母獒围着帐篷俏无声息地转了一圈,隔着牦牛毛织成的帐篷布,听到里面传来婴孩细小的哭声和女主人轻声哼唱的歌谣。
帐篷里一切正常。它又走向帐篷后面的畜牧群,十几头牦牛被巨大的雪片覆盖着,像一座座白色的小丘静卧在雪地上,正将白天颇费力气找到的牧草从胃里吐出来重新咀嚼,反刍的细密声响仿佛微风吹过秋天丰茂的草地。永远战战兢兢的羊群则密密匝匝的挤成一团。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二
汽车穿过一段长长的隧道,行了大约半小时,我们来到大龙湫门口。伫立而望,这是一个四面山峰环绕的天然幽谷,因为进口一座灰檐古建,又仿佛我们来到的是一个古老的千年庭院。
谷中央,有一巨峰耸立,形如仰天的鳄鱼之口。导游说,这座山峰,是大龙湫移步换景的主角,随着游人环它而行,它将呈现给游人八种不同景象,不觉大是期待。
一入景区,一股诗意便扑面而来,青山、翠林、茶田、溪流、这不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吗!在浓荫下的石径上,缓缓而行,体验着山高林密的寂静悠然,也体验着千年幽谷的秀姿怡放。
来时便知,雁荡山看山不爬山,到此方深有所悟,游人尤如在庭院内散步,在树荫下纳凉,感觉不到丝毫的疲惫与艰难,山色风光,又那里有丝毫落下的呢!
那巨峰果然变动着它的形象,随着游客脚步变动,一会儿如冲天剪刀、一会儿似私语的情人、一会儿变成长嘴的啄木鸟、一会又如偷吃的笨熊、正看着是挚天柱杆、走几步便变成扬起的船帆。个个形象都神灵活现、生动若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幽谷不大,十数分钟,我们就走出了树林,眼前豁然开朗,现出一个磅礴状观的景象来。三面悬崖森森竖立,高耸入云,与天际联成一色。崖下足有千方的空旷之地,几无草迹,尽为大小乱石堆积,中有一潭浅水,水潭上方,山涯的顶端,隐隐有水流,流水将灰白的崖石,染成黛墨。这大约便是大龙湫的源头,只可惜天空不作美,长期艳阳无雨,天下第一瀑布的胜景,也只能靠着想象,胡乱的感受一下了。
山涯上有许多石刻,大约都是数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的对天下第一瀑的赞扬之词。本想走近细观,看这里面是否有什么故事,无奈同行者催回,只能作罢!
归途,于崖边廊亭稍息,感山风轻拂,闻草木清新,不觉睡意顿起,朦胧中臆想,银发苍苍之年,携数位好友,于炎炎夏季里,移居此幽谷之中,建陋房,每日室中玩牌取乐,林中畅议天下,恰逢雨天,还可体验一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实在快哉!
一惊而醒,悻悻而归。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三
虽说夏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热,但夏的傍晚仿佛一幅冷色调的名画,别有一番风味。
晚饭过后,窗外的大树沙沙作响,想必是有风了,便决定去新改造的老街逛上一圈。
我穿过一条幽深的弄堂,伴着鸟鸣来到老街。大概是大家怕热,居然平素热闹的街,今天人很少呀!其实有风的傍晚是很舒服的,受尽暴晒的沿河的一排树终于能歇上一会儿了,她们舒展开被晒得卷曲的叶子,沐浴着清风。
火热的太阳变得不再那么刺眼,反而散发着温和的光芒,渲染着周边的云彩,也许这就是夏季特有的火烧云吧!最大一片是红色的,红色有深有浅:朱红、绯红、火红、淡红。周围的云彩则是橙色或黄色的,天空对色彩的把握真是恰到好处:再深一点,就不会那么迷人;再浅一点,就不会那么亮丽。
跟我一样悠闲的,恐怕就是老街上的街坊邻居们了。有的头发花白,有的拄着拐杖,他们都是多年的朋友。他们临河而坐,手摇着蒲扇,在我看来他们已忘记了热,我想他们已脱离喧嚣,我在一个傍晚从老街找到了返璞归真的宁静。
不光人们很悠闲,就连水底的鱼儿们也是。她们也许想乘一乘傍晚的风凉吧!于是我敲开老街上太公家的门,借来网与桶,准备大显身手!这些鱼甚是慵懒,在水中缓缓地摆动身子,就像真的怕热。我便猫着腰,低着头,悄悄靠近她们。在靠得足够近的时候,我拿起网,伸入水下,一瞬间,我像“猴子捞月”般一绰,一群鱼儿就被我网住了。我把她们放到水桶里,她们抖动鱼鳍,欢快地游着。我拿了一根水草伸到水面上,一抖一抖的,鱼儿们也许以为这是一条小虫,便都围了过来。我拿草一伸又一缩,鱼儿们望着“美食”却吃不到的样子把我逗得哈哈大笑。忽然,一条鱼儿从桶里跳了出来,它跳到地上,浑身沾满了泥沙,它还在跳!一会儿,随着一声清脆的落水声,那条勇敢的鱼获得了自由。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之后我便把空桶与网还给了太公。
火烧云渐渐淡去,灰黑色的夜幕降临了。老街上的装饰灯也亮了,夏季的老街夜晚也美丽迷人。我伴着袅袅月光结束了短暂而欢乐的老街之行。
伴着清脆的蝉鸣,我沿着弄堂回了家,我带回家的便是心中的老街。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四
一年四季都有风,风也有颜色。
春天来了,春风暖暖的,柔柔的,吹绿了柳树,吹绿了大地。你看,那不起眼的小草也发出了嫩芽;湖边的柳树也飘起了嫩绿的长发,轻轻地从人们肩上吹拂过。
枝条上,无数的小嫩芽也探出了小脑袋,好像在打听着什么春天的信息。啊,是春风把大地吹绿了,春风是是绿色的。
当你正被这美丽的春色所陶醉时,夏天已经披着粉红色的面纱来了。你瞧:池塘里的荷花开了,它们脸上擦满了粉红色的胭脂,宛如一个个美丽的少女。
荷花姑娘似乎还有点害羞呢,急忙拉过荷叶哥哥的绿衣裙遮住自己的美貌。一阵微风吹过,荷花在池子里翩翩起舞,显得更加迷人了。
啊,是夏风把荷花吹红了,夏天的风是粉红色的。秋天是丰收的好季节。
你瞧,黄澄澄的稻子好像铺了一地的金子。树叶也变黄了,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在空中打着旋儿,犹如一只只黄蝴蝶翩翩起舞。
果园里,各种好吃的水果也结满了树梢。大地也变黄了,秋天整个世界是金色的。
啊,是秋风吹绿了大地,秋风是金色的。冬天下起了雪。
你瞧,花园树木的枝。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五
一片落叶轻轻地飘落,秋风吹过脸庞,带走夏日暑气,她静静地推开秋大门,她来如此轻柔,落叶飞舞,才知她已降临在我身边,带来了一个带来了一个美好,全新世界。
清新空气弥漫着菊花儿清香,不浓,却醉人心脾。
太阳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与起来,夕阳余晖染红了那片枫叶林,风一吹,那曾在枝头唱歌枫叶儿,如今却似火红蝴蝶那样,在空中轻歌曼舞。用手轻轻捡起一片枫叶夹在书中,每当翻开书扉页,就闻到了秋天那般清香。秋高气爽,蓝蓝天似擦拭得一尘不染玻璃,绵绵云朵雪白雪白,如奶汁一般。
天空蒙起了一层薄薄轻纱,飘起了蒙蒙细雨,伸出手,顷刻间一股凉意在手上跳动。凝视着这雨,这雨似烟,似雾,伫立在亭阁中不禁让人联想到“多少楼台烟雨中”这种身临其境之感。雨淅淅沥沥飘着,伴着风儿飘进了我内心,顿时,心中泛起了一种久违感觉,雨过天晴,雨后天空是那样幽兰,空气是那样清新。
夜幕悄悄降临,月光也渐渐亮了,月光从云后探出头来,用温柔目光·俯视着大地。花儿也已困倦,收拢了花苞。只有桂花,还在静静散花她醉人清香。
太阳升起,旭日照耀着大地,大雁排着队往南飞。葡萄,石榴,柿子一个个挂在枝头似娃娃笑脸,果农们向果园里走去,脸上满是丰硕喜悦。人生如秋。历经春耕耘,夏生长,已积淀了几许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有几何?青春岁月已随流水逐日逝去,但未来路依然漫长。错过了就不应再失去,重要是把握机遇蓄势而待。前面路走得不错,后面,自信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你又何必悲观失望呢?秋日多情,将五彩一路赠与;秋风多意,将飒爽一路馈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诗句与秋风相伴,与落叶共舞,一起风景成生命箴言。
我陶醉于秋,我倾心于秋,因为我懂秋。我恋秋,我醉秋,因为我喜欢秋喜悦。
努力拼搏,就会收获心灵秋天。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六
济南有七十二名泉,有“泉城”的美称。为什么单单是济南为泉城呢?我想,是济南的泉有泉韵吧。我常常自豪地说:“济南泉水有泉韵。”
“韵”在字典中有“情趣、雅致”的意思。那么,“泉韵”就是泉水中的情趣与雅致。泉水有很多,世界上也不单单只有济南有泉,但我敢说,世界上的所有泉水都是地下水向往喷涌,可没有几座城市的泉水会涌得那么有意境、有雅致。济南的泉有时十分豪放,有时又十分文雅。它豪放在波涛汹涌,它文雅在碧波荡漾。它豪放在龙腾虎跃,它文雅在宁静淡泊。难怪老舍会写济南的《趵突泉》。因为老舍也感受到了泉水的泉韵,泉韵中的文化。
泉韵也是神秘的。你是否曾记得月光照耀下的泉水,在茫茫的夜色中,听到了“咕嘟咕嘟”的泉水声。此时,泉水是神秘的,泉韵也似乎成为了富有神秘感的黑色调。让所有人在这寂静的泉水旁也感觉到了寂寞中的一丝激动。
我为济南的泉韵而自豪。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七
无论是叶的挣脱,还是树的不挽留,秋叶总会一片片飘落。当秋叶飘飘,我总有一种无名的感动,我总想用笔痕刻下一片片秋叶的颤动。当我紧握笔尖,不知为什么,我的脑海又会一片空白。这或许就是宿命,尽管我一直都未相信宿命,未来也不会相信。
我爱秋叶,没有理由,只是一种莫名的感动,但我始终相信,秋叶总有一个完美的理由让我喜欢,只是年幼的我未曾领悟。于是,在每一个秋后,我都会望着如洗的碧空苦苦寻求这个完美的理由。岁月伴着秋叶落地的轻微撞击消逝在那美丽的秋天,而我却一无所获。然后,我的心情就会如这深秋凉凉的。每逢此刻,我总会很感动。这就是秋叶在我内心的结晶,莹润透明,但永远无法言状。
时间的流里,小舟轻泛,我却迷失了方向。我越来越感到一种空虚,一种无助,越来越爱秋叶。当秋叶飘零,我那种莫名的感动也越来越强烈。于是我在月夜梦见自己变成了一片秋叶,被树抛弃。梦醒时分,眼角未干的泪痕告诉了我一切现实中,我就是一片秋叶,飘零在空中,随风而舞,看似一种浪漫,一种自由,其实是一种空虚,一种无法言状的巨痛。
于是,我将站在我的船头,轻拨时间的流波,驶入我的那片无风港湾。虽然我不敢确信我去的方向就能到达我梦想的港湾,但我相信,只要我永远站在我的船头,我总能把我的梦之洋环游。当秋叶飘落,我还有那份空虚的美。但我始终相信,下一个秋天,当最后一片秋叶挣脱了树枝,将会有一种特别的美丽在深秋的那轮艳阳下回荡!
当秋叶飘落,会有另一种美,另一种无法预言的美!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八
秋雨,淅淅沥沥,一直从夜晚下到天明,阵阵凉意向我们袭来。
早晨,我们添上外套,乘车去田野边。路边的杨树换上了秋装,引人注目,有的淡黄,有的浅绿,不时有几片小黄叶飘落下来,像一只只湿漉漉的黄蝴蝶在空中飞舞。
田野里长着一簇簇金黄色的稻谷,弯的腰都直不起来。远远望去,一片片稻田像一张张金色的地毯。
火红火红的高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站在田野里,秋风吹来频频地点着头。
成排成排的玉米像把门的哨兵,挺拔地站在田野里放哨。
一串串花生、一堆堆红薯从地里刨出来,像一个个没洗脸的娃娃……。
秋天的田野,到处是等待人们收获的庄稼。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九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的一首小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二、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寒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四、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五、旅夜抒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的前四句写自己旅途所见,创造出一个雄浑壮郁的意境;后四句是面对这壮阔宏伟的月夜江流图和目前自身的处境抒发感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凝聚着、浓缩着诗人心中的多少悲苦和不平。诗的情景交融得妙合无痕,突出了一个忧叹身世而又未肯忘记壮志的孤苦伶仃的诗人形象.
六、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中间两联重在写景、叙事,首尾两联都间接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十
1、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王昌龄《送魏二》前两句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景,想象别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赏析时当然不能错过了。
3、从诗歌的结构特点角度赏析。
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好,结构严谨。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前面提到的王维的《田园乐》,依次写了红桃、绿柳、落花、啼莺,一句一景,并且“落花”照应“桃红”“莺啼”照应“柳绿”,使诗歌结构严谨,这一点同样可以成为这首诗写景的一大亮点,而不应只看到它色彩方面的特色。
4、从锤炼字词的角度赏析。
5、从修辞手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的欣赏。“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那么,一首诗就能读懂,读懂诗句不管从哪个角度发问,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
当然,欣赏诗歌写景的角度还有其它,无论从哪种角度入手,都要注意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一是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写景的,这些技巧的效果怎样;一是作者借这些景物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方面都必须具体阐述,才能恰到好处的回答提出的问题,才能多角度的赏析写景特色,才能写出全面准确的赏析文字。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十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寒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十二
未曾盛开,却已枯萎,残容留世香气永存。
那些花儿,盛艳之后,虽已凋落,朽叶枯枝去注定惊艳于世。
那些花儿,孤零零的盛开在满园的芬芳当中,周围的色彩斑斓,刺眼炫目掩盖住了它们的淡雅,同样呼吸着世俗之气的它们却制造着奇异的芳香,晶莹的露珠不会在荷叶上留下痕迹。那些花儿的脸颊上却挂着露珠抚摸过的泪滴。弱小的枝条撑起了绽放的希望,阳光在高大的花丛的遮挡下只洒下了碎金,微风送来的情意中夹杂着其它花儿的浊气,围绕着它们沁人心脾的香气被慢慢洗涤。那些花儿被世界遗忘在角落里,但那些花儿却有世界上最高中的灵魂,它们澄清这个世界。那些花儿,生在那里,为生而生,为了自然而生!就在那里,那些花儿永远在那里!
那些花儿,它们不懂得绽放的滋味,却目睹着凋落的伤感,它们捕捉着空气中飘过的香气芬芳了自己,它们将稀少的雨水注入发胀的身躯。未见过繁华,未见过秀丽。铮铮铁骨屹立着,它们见过壮阔,见过粗犷,它们的骨子里有一种物质叫坚强,它们的血液中流淌着一种精神叫生的希望。那些花儿,一生陪伴着大漠孤烟,一生相守着长河落日,更用一生见证着世事变迁、沧海桑田。那些花儿,不晓得一日绽放的荣耀与辉煌,只晓得牵手的狂风和满地的沙土塑造了它们坚强的臂膀。那些花儿被惊艳抛弃在荒漠中,但那些花儿讲述着曾经最美的惊艳。那些花儿,生在那里,为生而生,为了自然而生!就在那里,那些花儿永远在那里!
那些花儿,在我们心里!
写景抒情游记(专业13篇)篇十三
前几天,小城迎来了另一场落雪。
清晨,站在小区的楼下等司机,不一会儿,雪便落得满肩、满发、满帽都是。车驶出城区时,雪愈来愈大了,鹅毛般的雪花在天空飞舞着,扑打在车窗上。雪花洒落之处,雪地静若处子。抬眼看去,路两旁,不知何时已是白茫茫一片。
漫步在雪地上,风很轻微,那飘满天空的雪花就象是雕出来的玉蝶,在寥廓的天地间飞舞,是那般透明和轻盈;风急一些的时候,它扑打着你的眼帘,瞬间便消失在视野里又瞬间出现,让人觉得这雪精灵的扑塑迷离,像是一个梦幻。呵,雪之梦幻!我的心不禁为之怦然而动。
整个清晨,雪一直在下着。站在办公室的窗边,看那远山,眼中映着一片茫茫的白色,耳边,流淌着那首舒缓的钢琴曲——《雪之梦》。那不紧不慢的旋律柔和而又刻骨的吹奏着,漫入内心,那些似已远去的美好又重回到脑海里来,仍旧清晰,却已成天地间这灰白的情绪。
偶尔,会有几片轻盈的雪花静静的飘落在窗台上,叩响心扉。仿佛一句轻柔的问候——安,好梦!
我细细聆听它的低语,任思绪飞出好远。此时,我真不知要以何种心境盛下这饱满而又空旷的心之歌,梦之语。
抬眼望去,清晨那些被行人踩踏的浅浅的脚印已被落雪覆盖,整个郊野宛若一张宣纸,那样寂静,没有一丝痕迹。所有的污浊、所有的喧嚣都被雪覆盖了。难怪有人说,世间之花,唯雪花最大气,它有一颗宽容博爱的心,对世间万物,都倾与温柔的抚慰。望着眼前这片洁白的世界,人的心灵又怎会不纯洁呢。是的,世间的花,有哪一种能有雪花那样大气而潇洒呢?“燕山雪花大如席,偏偏吹落轩辕台。”——这是雪的豪迈和壮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雪的灿烂;“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这是雪的仁爱;“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这是雪的绮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是雪的浪漫。
雪的千万种姿态和意境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样的温暖。两个好友,在暮霭四合、阴云低垂的茅舍里,围坐在红红的小火炉旁,那样关切的低声探问,溢满了温情。只是现今,酒虽然多,小火炉却很少,知己更是难求。想要享受这样的意境,怕是很难的了。
又有两片雪花飞落在窗台上,一会儿,室内空调的热气便将她们一起融化了。
据说,世间每一片飞舞的雪花,都在为寻找着另一片心意相通的雪花而来,如此说来,这两片雪花该是那心意相通的两片吧?像是一种召唤,相依相伴着又重回到那个来时的美好世界里去了,而《雪之梦》的曲子渐渐滑入一段轻盈的低音区,缠绵、忧伤,唯美,像是从那纤细感性的音符里流淌出一段凄美的绝唱......
记得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
你那里下雪了吗。
面对寒冷你怕不怕。
可有炉火温暖你的手。
可有微笑填满你的家。
你那里下雪了吗。
面对孤独你怕不怕。
想不想听我说句贴心话。
要不要我为你留下一片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