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优秀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一些学生们共同创作的作文,他们的独特思想和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一
第一,可以责备,不要怒骂;可以训导,不要体罚。
父母责骂小孩只能有一个目的,让他知道错在哪里,再引导他把不好的习惯改掉,这才是正常的。而且一定要慎重自己的.言语,不可以生气了就口不择言,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情都做不好,真是没出息”之类的话,甚至有些父母一旦听说孩子做错了事情,动辄乱加打骂,这都是非常糟糕的行为,还会养成孩子自卑、胆小怕事的不良心理。
作为父母,难道你就没有责任吗?你应该帮他改正,让他知道错在哪里,下次不再做错就好了。所以,父母要客观冷静,很明确地把事情搞清楚之后,再做处理,这样才不会伤害亲子感情,才能帮助子女不断进步。
第二,在培养孩子习惯的时候,不需要跟他讲理由。
比如叫孩子吃青菜,你有什么理由可讲呢?你又懂得多少呢?很多妈妈道听途说,跟孩子说什么吃青菜可以补充维他命e。老实讲我们现在吃维他命都是很危险的。因为每一个人需要的维生素的比例都是不一样的,你现在给他吃这么一大堆维他命,不一定好。尤其是综合维他命更糟糕,就相当于把小孩当机器猛灌。
所以很多事情,既然你搞不清楚,就不要长篇大论跟你的小孩讲道理,否则就是自欺欺人。习惯就是习惯,有什么道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坐要坐好,我不知道。我祖父就是坐得好好的,我爸爸也坐得好好的,我也坐得好好的,你也给我坐得好好的,就没事了嘛。
老实讲,习惯能一代一代传下去,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最好不要乱加否定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习惯,否则搞得乱七八糟,只能自食其果。其实,将来小孩长大后,他自然会知道的。我不相信父母自己能把道理说清楚,而且我也不相信你告诉小孩道理,他能听明白。道理就是这样而已。
第三,男孩女孩一样好,但需要不同的教养。
我是很反对男女同校的。大家若是真正用心去分析,就会发现男女同校利少弊多。当然我们现在没有办法,既然你的孩子是男女同校,那么家庭教育就要做适当的调整。
女孩子要教她矜持、会害羞,不能在大街上跟男孩子勾肩搭背、拉拉扯扯;人家请你吃饭,也不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女孩一定要有内在美,将来才能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男孩子就要意志坚强,不能哭就是不能哭。男人有泪往肚子里面流,男人会哭不是因为伤心,也不是怕困难,而是在很感动的时候自然热泪盈眶,这是一种责任感的表现。当你克服一切困难,把事情完成了,哭是可以的。如果遇到困难就哭,什么事情办不成就哭,那以后怎么做事情呢?要知道,人生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记住,男女各自发挥所长,互相补足,这才是家庭。要把儿子培养成有男子气概,把女儿培养成很有气质,这才叫家庭教育。
其实,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当中,自己也在成长,而且得到的比子女还多。你的孩子越顽皮,你得到的越多。如果朝这方面想,你就应该感谢他了。
其实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没有生小孩以前,我们自己根本就跟孩子一样,可是生了小孩以后,自然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会想到,做人家妈妈要像个妈妈的样子,做人家爸爸就要像个爸爸的样子,于是就开始学习做妈妈、做爸爸。而做了人家的父母,才知道父母很辛苦,才会更加去孝顺父母,更加爱惜自己。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二
在孩子的教育上,每个做家长的都有自己的一套管教方法,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聪明、健康的人,长大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才。然而,有些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读书成绩不好或某种过错,当着亲朋好友或其他同学的面数落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竹或讥讽、斥责孩子,以为这样也是在教育孩子。其实,这种教育方法是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反而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难以抹去的痕迹,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发生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当然也不例外,也有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是向上的内在动力。孩子的自尊心是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有了自尊心,就会充满信心、积极向卜;相反,丧失了自尊心,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就已开始有了强调自己尊严的愿望,爱要面子,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重。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在外人面前批评或讽刺孩子,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和偏执心理。孩子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缺乏良好的心理感受和积极进取的态度。有的孩子则表现为固执己见,总觉得别人是故意挑自己的刺,用消极或敌对的眼光看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安全感。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因自尊心受损而变得内向寡言,行为孤僻,害怕遭到别人拒绝而不愿意主动接触同伴,对父母、对他人不信任,严重的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将自己对父母做法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以求得自己的心理平衡。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在批评孩子时要给孩子留面子,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尽量避免采用挖苦、命令、责骂等损害孩子自尊心的教育方式,而要以关怀、说服、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平时生括中,父母要和孩子做象征“平等”的活动,让孩子心中感受到,在大人心目中完全有他的位置,深感家长爱他,又尊重他,信任他。让孩子沐浴在尊、信、爱的环境中,消除自卑,确立自信、自尊,享受幸福的童年,开创辉煌的前程。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三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理。下面我们来分享下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方法一、教育子女“学会做人”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为家长不能重智育轻德育。因为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其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方法二、教育子女“学会求知”学会求知的'方法途径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强迫子女“死记硬背”知识,而是重在理解,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方法三、教育子女“学会劳动”应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子女从小学会劳动,将终生受益。勤劳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础,懒惰是万恶之源。因此,安排子女从小参加劳动,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四、教育子女“学会自立”。
方法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坎坷会很多,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会磨练自己的翅膀,展翅飞翔五、教育子女“全面发展”。
方法五、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处在这个激烈竞争时代的人,若没有知识和专门的技能及各种能力,就必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家长应教育子女不仅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还应积极参加其它各项活动,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应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我们家长一定会努力配合学校的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四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五
韩国流行“自然育儿法”
韩国父母开始重视自然育儿法,这种育儿法的重点在于将孩子的生活、教育、游戏等都回归于大自然,最大限度的让孩子们在自然的状态下成长。
(1)从小让孩子单独睡觉。
不管孩子多大,韩国习惯让孩子单独睡。这样不但可以增强父母和孩子间的亲近感,还利于健康,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性。
(2)不于约束孩子玩泥巴沙子。
不管孩子玩泥土、沙子或玩水,只要他们玩得愉快,就算弄脏了衣服也没关系。医生们也建议,适当的让孩子脏一点,不但对他们情绪有好处,而且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抵抗力。有利于他们与细菌、病毒作斗争,预防各种疾病。
(3)母乳喂养,并用布当尿布。
喂母乳在韩国是很自然光荣的事。
用布制作尿布的父母慢慢增多。虽然用布制作尿布与喂母乳会有些麻烦,但是,这样对孩子很有好处。
(4)不随便让孩子吃药。
孩子90%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就算不吃药,过段时间也会自然康复。这样还可以防止药物引起的其它不良反应。
有的父母因为孩子吃的少而烦恼,其实孩子需要的量是一定的,大家不能只追求量,而需要多关心质。就算吃得少,只要身体的各种营养价值都有就可以了。
(5)让孩子缓慢成长。
家长们需要要等到孩子想学的时候才让他们开始学习,如果发现孩子对一些事很好奇的时候,可以鼓励他去做,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快的成长。
(6)鼓励孩子参加冒险活动。
鼓励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冒险活动,可以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与勇敢精神。
(7)在大自然里陶冶情操。
只有大自然才是教育孩子最丰富、全面的教科书。大自然可以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让孩子们慢慢学会了分析、比较各种事物,找出不同事物间的关系,从而启蒙他们的智慧。
英国把餐桌当成课堂。
孩子在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就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吃东西了。英国父母则认为,这是一种“人格独立”的标志,这个时候应该要鼓励。孩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大多数是幼儿父母迁形成的,餐桌上对孩子迁就,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量,还会让孩子养成任性的性格。
法国没有经常抱宝宝的习惯,在婴儿几个月大时,就会被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婴儿区,让他们自主的在里面滚、爬、玩耍,当婴儿大一点就可以让他们在地毯上来回爬。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肌肉,还能培养独立的性格。
法国父母对待孩子很平等。就算是小宝宝在吵闹,父母也只是用平等的口气说,你要安静一点。法国父母经常会蹲下来,用平和的语气和孩子聊天,认真的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在从小就被尊重,这样会让他学会尊重别人。
如果不是很正式严肃的场合,法国父母都会带孩子一起参加。这样可以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人,认识不同的事物。
国外儿童教育的四个典范。
(1)从小培养责任感。
教育典范:在1920年,美国11岁的小男孩在踢足球的时候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里的玻璃,需要赔偿别人12.50美元。男孩子闯了大祸后就主动像家长认错后,但是家长却让小男孩子自己对这个过失负责。小男孩子很为难:“可是我没有钱赔可以人家。”家长说:“我可以先借给你这批钱,但是你需要通过一年时间还我。”所以,小男孩在以后每至周末或假日的时候,就出去辛勤的打工,终于经过了半年多的努力,挣够了12.50美元还给了家长。这个小男孩后来就努力成为美国总统里根。里根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宝宝没有责任感怎么办?怎样教孩子负责任)。
点评:父母需要教育孩子从小就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后果,否则会慢慢淡化孩子的责任感,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恰当应用期望效应。
教育典范:爱迪生在小时候曾经被班主任老师当成“笨”学生来看,但是爱迪生的.妈妈却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则恰恰说明了这个老师的无能。所以妈妈把爱迪生接回家,按照儿童心理特点来进行教育,并且用各种方法来鼓励爱迪生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爱迪生后来之所以变成了世界的大发明家,这与他妈妈的教育与恰当地应用期望效应是分不开的。
点评:父母的期望需要和子女实际情况相适应,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来教育。父母的期望在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素。
(3)捕捉成才的敏感区。
教育典范:19世纪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很小的时候,父亲让他对着插满秋菊的花瓶,画静物写生。在麦克斯韦的笔下,花瓶却变成了梯形,菊花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叶子却用一些奇怪的三角形来表示。这个时候,父亲细心的发现小麦克斯韦对数学会很敏感,所以始就开始教他一些几何学与代数,培养他在数学上的才能。
点评:如果发现孩子在五六岁时对某一方面表现出很敏感与好奇心。父母需要及时捕捉孩子的“敏感区”,再正确的进行引导,为孩子打开成才的通道。
(4)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育典范:在德国,6-10岁的孩子会主动帮助父母洗碗、扫地或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会参加修剪草坪之类的劳动。而在美国,1岁左右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吃饭,很少看到有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
点评: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对孩子过于保护。所以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看了那么多国外父母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之后,大家可以对照着进行分析,将好的继续保持,错误的尽快改正,用最好的方式教育孩子成长。家长们可以看看7个给孩子立规矩的建议让孩子终生受益的方法,另外也要关注宝宝个性与好习惯专题。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六
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后果: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当他口出污言秽语时,尽管讥笑他。
后果:他的词汇会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永远不对他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后果:将来的他绝对思维错乱,没有底线。
避免对孩子说他犯了错误,免得孩子有时候会感到内疚。
后果:他将来即使犯罪被捕,也会感到是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是受害者。
把他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
后果: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不论好坏书刊,任其自看,不闻不问,更不予干涉。
后果:家里倒是干干净净,就是不知孩子脑袋里装了多少垃圾。
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
后果:将来父母感情破裂离婚时,孩子一点都不意外。
孩子要多少零钱都照给不误,也不要自己干活挣钱,千万别节省,别像父母当年一样受苦受累。
后果:他习惯了不会挣钱,只会要钱时,千万别烦恼。
对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万一他生气了,着急了,那可不得了。
后果:他可离不开你了,千万别让他独立生活。
当他和邻居、老师或警察发生冲突时,家长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让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对你不公平的。
后果:他的一生永远都会生活在不公平之中,你信不信?
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慎重地声明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题大做了吧?”
后果:别羡慕,别人的孩子为什么都能过着平安幸福的生活,自己的却不行。记者李文耀。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七
教育幼儿的时候,难免会不小心犯错,使用不当的教导方式。因此,想要聪明的做好亲子教育,一定要遵循几个塬则,聆听宝宝说话,并且给予适当的空间,尊重孩子,这样至少可以让孩子愿意对敞开心胸。
1、和孩子一起玩。
和的孩子一起玩,并且建立一个强大的连结关s。和孩子玩耍不仅有益于身体的健康,可以提高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加强亲子关s。
2、给孩子们空间。
现代育儿技巧之一就是给予孩子他们需要的自由和空间。不要强迫他们成为想要的那种人。引导他们,并教他们生命的价值。
教育孩子要给予适当的空间和尊重。
3、减少的建议。
更注意的孩子说什么。如果是那种很少注意孩子,并且经常给予很多建议的父母,请注意,的孩子是不会听说什么的。
4、提问以及解答。
另一个重要的育儿建议就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向孩子提问的习惯,同时也必须要回答孩子所有愚蠢的问题。
5、和睦亲密相处。
和睦的家庭可以给孩子安全和爱的感觉。必须定期有一个整天和孩子腻在一起的安排。分享感觉和想法可以给予孩子强大和正面的影响。
6、尽量少说多做。
孩子都会试着模仿父母。因此,尽量直接用行动来教育孩子,而不是用言语教导。这是现在父母应该要遵循的育儿方式之一。
7、不要互相比较。
没有人喜欢被拿来和别人做比较。所以为什么要拿孩子和邻居小孩,或是朋友的小孩做比较?比较会影响孩子的信心。
8、给予孩子尊重。
不需要要求的孩子尊重。只需要尊重的孩子的独特性,并且获得他们的尊重。随着他们成长,他们会觉得是榜样。
9、一个朋友关s。
应该要遵循的,最重要的育儿技巧,就是和的孩子有一个友好的关s,像一个朋友而不是父母。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放下心防。
10、合适纪律规则。
纪律不代表要统治的孩子,而是有耐心,并且依照孩子的个性去设计纪律规则,然后施行这些纪律规则。
二、常见的育儿方式有哪些。
1、权威式的教育。
这是很多父母经常会施行的教育方式。但是权威式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反弹,或是造成孩子过度自卑,没有想像力。
2、放任教育方式。
有些爸妈可能因为工作忙碌没有多余时间陪伴孩子,因此经常会放纵孩子,任由他做他想做的事情。这种方式有时候会变成过度溺爱。
3、自由民主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通常会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并且愿意让孩子自由的尝试新事物。但又不是放纵,而是遵循一个合理的纪律规则。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八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2.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
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
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
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链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
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
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5.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
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
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
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
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
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7.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
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法。
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8.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
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
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9.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
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
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
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0.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
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
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1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
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
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1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
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着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
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
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九
对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对父母的依恋性很强,一般不会产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施暴,孩子渐渐就会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日后可发展为仇恨父母。
2、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强。
不难发现,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比较“犟”,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连挨打时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孩子太拧才挨打,其实,挨打时,别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会不服的,这种不服而产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达出来。
3、打骂孩子容易让孩子感到躯体不适。
有的孩子精神上受了刺激表现为躯体的不适。比如,孩子突然发热,患感冒(由于惊吓引起的更常见)。有的孩子会呕吐,诉说肚子疼,有的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4、打骂孩子容易让孩子自暴自弃。
别看是3岁前的孩子,经常被责骂或挨打,也会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他们本来可以将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干脆去搞破坏。
5、打骂孩子容易让孩子产生暴力性。
经常挨打的孩子,他会模仿家长打他那样去打别人,父母打他时表现得越粗暴,孩子对小朋友也就越粗暴。
6、打骂孩子容易让孩子产生说谎行为。
孩子被打后,可能暂时被镇住了,但由于怕挨打,他们会渐渐不敢对父母说实话,或者找理由来摆脱挨打,久之,便会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
7、打骂孩子容易让孩子产生仇恨心理。
对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对父母的依恋性很强,一般不会产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施暴,孩子渐渐就会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日后可发展为仇恨父母。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十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毁灭性感觉始终伴随一生。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著名教育专家蒙谨认为,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也可以剥夺这个特权。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对于那些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有的父母把奖励方法和画3个笑脸的方法结合起来了:他们先把一些奖励品放在盒子里,如果一天下来三个笑脸全都被画了叉,就拿走一个奖励品。目的是让孩子有一种渴望,期望自己一天的行为使所有奖励品都完整无缺。总而言之,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的年龄,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会有奖励的含义,那么他也就会懂得自己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通常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钱的奖惩方法了。著名教育专家蒙谨认为,孩子们非常渴望能够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所以这种方法也很有效果。
有的孩子会为了躲避他不喜欢的家务活,就选择服从于父母的规矩,表现得很合作。6岁的小青就属于这一类的孩子。每次他一有不好的行为,他的妈妈就会要求他:“过来,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或者让他负责拿簸箕,一起扫地。
当然,给孩子加的家务活要与他造成的后果相联系比较好,别让孩子认为家务本身是一种惩罚。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他以前没有做过的家务,当作对他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
有时候,父母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旦孩子犯错,有些父母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走一段时间过后,再告诉他:“我很爱你,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十一
这些教育都是使我们走向社会的钥匙。
有一天,我的父亲送我去学校,我买了一份早餐,边走边吃。当我把早餐中的面包从塑料袋取出时,父亲用提示的眼光扫视我的.手,眼神并最后落定在那张塑料袋上。我不明白意思,就继续完成我接下来的动作——随手扔掉塑料袋。父亲突然把脚步放慢,又用警告的神态提示我,我还不清楚。于是,父亲又用严厉的眼光,并把手指指向那张塑料袋,这时我才反应过来,自己乱扔垃圾了。
我父亲的教育方式,无声、沉默。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使我改正错误的机会增多。好的教育当然不错,不好的教育也不少,比如:溺爱。
我的母亲也有稍微的溺爱,虽然并不是太“宠”,可还需要改改。在此,我想对母亲说:“妈妈,我希望您能锻炼锻炼我的自主能力。”每天,您下班后忙个不停,我觉得您比上班还忙。刚进门,你就连放包都没时间,马上穿上围裙,开始用您那劳累的双手做饭,饭后,我想帮您洗洗碗,您总说:“别在这碍手碍脚的,帮忙比不帮还累。”每次,我提重物的时候,您总阻止我,说:“哎呦,别动别动,好好玩你的去吧,别在这玩‘危险游戏’”。妈妈,谢谢您的爱护。我长大了,也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了。如果您让我做做家务,不仅能锻炼我,也能减轻您的负担呀。这点我希望您能改正。
我的父亲母亲,是伟大的,他们通情达理。他们为我的教育,更为伟大。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文档为doc格式。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十二
1、别害怕孩子爱玩电脑,这是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方式。
2、一开始别太在乎孩子成绩,要关心他是否喜欢学校。
3、除了赞美,要有惩罚,不过惩罚教育不等于简单的棍棒教育。
4、让他坚持一样体育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都好。
5、从小学开始,一定要分点家务给他做。
6、爱他,也要一样爱他的爸爸(妈妈),永远。他会记住的,学会爱他的爱人和孩子。
7、别上奥数,那里最擅长用培养天才的口号折腾普通人。
8、也许你有很多梦想没有机会实现,别让孩子代替你实现,那是你的梦想,不是孩子的梦想。
9、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10、为他培养一种终生受用的兴趣,不论是高雅还是通俗,不论是大众还是小众,音乐,美术,文学,写作,集邮,手工,这些都很好,但请不要仅仅为了考级或升学去学。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十三
1.引导兴趣方向,集聚心理“热能”
顽皮儿童身上破坏性与创造性同时兼备,他们一般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以及奇妙的幻想、活跃的灵感、出色的动手能力。
但在没有一个稳定的兴趣爱好之前,这些心理特征一般都指向于与成人期望相反的方向。如何将顽皮儿童天赋的能量集中引到健康、正规的渠道,是幼儿园、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
顽皮儿童的兴趣和普通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异。一般而言,儿童的兴趣和他们在幼儿园、学校或家庭里接触的事物有关,一旦产生了其他的兴趣,也往往“时过境迁”,非常容易转移。但一些顽皮儿童对功课之外的事情备感兴趣,常常发展到如痴如醉的地步,这完全可能是他们日后走向事业成功的起点。此外,顽皮儿童的兴趣也较一般儿童更为广泛,但这往往又限制了他们在某一领域纵深发掘的可能性。
家长应该用心观察顽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掌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并加以正确引导。有时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往往未必就是孩子的理想。很多家长认为发展兴趣爱好只包括一些正规的训练,如钢琴、书法、绘画、武术、围棋之类的学习,而把真正吸引孩子的游戏排除在外,甚至认为“玩”是不务正业,这是错误的认识。其实玩之于孩子,尤其是顽皮儿童,是一种必需的生活方式,也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方式。加德纳认为,儿童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每个人的智能结构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家长应该准确分析自己孩子智能的真正优势,从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需要引起家长注意的是,很多顽皮儿童测出的智力水平都是优秀或者极优秀的,但这往往也成为他们刻苦学习或理解高深知识的障碍。一方面,他们由于平时习惯了轻松地掌握知识,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一遇困难就容易厌烦,不肯下苦功夫。因此,顽皮儿童容易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另一方面,顽皮儿童多数精力太旺盛、注意力过于分散,虽然思维活跃、反应快,但同时思维的持续性也较短,这也对其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兴趣爱好,对顽皮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要的。
2.加强正规体能锻炼,集聚身体“热能”
顽皮儿童比一般儿童的平均睡眠时间要少,并且精力旺盛。加强正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预防、避免顽皮儿童多余精力的不正当发泄以及可能带来的危险行为,化解顽皮儿童与环境不必要的冲突。同时,发展一两项体育特长,也有利于儿童积极参与班级的集体活动,消除其与集体之间的“心理鸿沟”。此外,通过正规的体能锻炼如球类运动等,可以在游戏中让顽皮儿童习得一定的规则,在潜移默化中强化顽皮儿童对纪律和制度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顽皮儿童一方面更让家长劳心、劳神,另一方面本身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闯祸受罚、学习落后等。“这孩子太痞了”之类的话,是家长对顽皮儿童的最常见的评价,这样的话不仅让孩子失去自尊,而且使其自我概念里增添了阴暗色彩。与之相反的是,有的家长(特别是母亲),常常喜欢把自己淘气孩子的“趣闻轶事”向他人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有的家长甚至向孩子宣扬“淘气即聪明”,等等。
这些行为带来的副作用也是明显的——孩子们会认为大人对他们的调皮捣蛋是全盘肯定乃至大加赞赏的,由此对自己更加放任。顽皮是人类天性的一种,只是在顽皮儿童的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家长对此应该持平静、平和、平常的心态。只有在被宽容、被接纳的基础上,顽皮儿童才能宽容地对待他人、悦纳自我。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成人”,然后才是“成才”。家长过高的期望与过低的评价,都有可能对儿童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看来教育调皮孩子也是要讲技巧的,通过对孩子的引导帮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真正变调皮为聪明。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十四
从朦朦胧胧记忆到如今长大成人做了母亲,一切都来得是那么的悄无声息。有时总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在无助的时候我会哭泣,我会拿起电话给我的妈妈和我的哥哥哭诉,说我的委屈,我的无奈。不管每次问他是否解决,但我总能找到一丝安慰。如今我做了妈妈却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好我的孩子,我怎么样教育他是对的。
昨天我象往常一样下班,当我推开家门的时候,孩子从房间欢快的跑出来迎接我。我们照旧吃好饭做游戏,做作业。一切都结束后孩子还记得我们前天晚上给他的承诺,今天晚上要给他吃西瓜。老公把洗好的西瓜一分为二,给孩子准备好了勺子,孩子就在那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一会儿,儿子对老公说:“爸爸,你把另一半西瓜放到冰箱里吧,我明天晚上吃。”
老公说:“那一半是妈妈的,我们明天吃绿豆汤。”
儿子迟疑了半天,“爸爸,我要吃中间的肉,”
“你那一半够你吃了。”老公说。
“哦。”儿子回答道。
我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无形中让儿子变成这种性格,是现在的一家一个孩子还是我们给孩子的爱太多了,多得让孩子感觉我们对他的一切爱和关怀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造成孩子今天这样并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当父母的没有引导好。没有交给他去关心别人,对别人的爱和帮助要学会回报。
教育孩子的任务真是任重而道远。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十五
高考结束,看着女儿一身轻松的模样,感到欣慰的同时,心里面也是难受的。高中三年,看着女儿给自己定下目标,为了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每天都拼命的学习。现在再去回想女儿三年的高中生活,心中无限感慨。
女儿上高一,就跟我说不要住宿,我原本不想答应,毕竟家离学校近,完全没必要住校,但是碍于女儿那时强烈要求,也听到她说在学校住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学习,我就只能答应,但是心中还是会对此无奈。高一住校到高二,高三时,看着她逐渐瘦下来的身体,我越发的难受,为了不辜负我们对她的期盼,也为了不让父母辛苦的工作,她选择了一直向前,作为父母的我们,其实心里也难受,但是又不能叫她停下来休息,因为现在她的辛苦未来会为她换上幸福的生活,我不得不咬牙逼她前进。但终究看到她日渐瘦弱的身体,我做了陪读的选择,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让她搬出来跟我住,照顾她的饮食和生活起居,也是为给她省下更多的时间。
在高三一年的陪读,我更加能够体会到她的努力和毅力,看着她熬夜学习,为了解决一道难题,费尽所有的心力,有时候不放心她,起床一看,都已经累得趴桌子上睡着了,可是手中的笔却是拿的很紧,我心中更心疼。有时候等她去上课,总是忍不住想要落泪,却又不得不逼着自己坚强,原本高三的她压力就极大,我去照顾她,她也跟着心疼,却不知我的心中比她更难受。以前希望她可以有更好的成绩,但是从来没有想过看着她这么累,如今一看到自己娇娇的女儿为了高考这么累,总感觉到没有做好父母的责任。
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天,我的心也跟着落下来,看着她扬着笑容出来,我感觉天都变得更加广阔了。如今女儿躺在家中享受高考后的惬意,我想我可以放心让她去走自己的路了。这一次陪她经历这样的生活,我感觉到她的成长,也更加喜欢她的爱娇。度过的艰难的三年,终于能够迎接新生活,作为父母的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女儿的未来能够更好。
女儿高中生活从高考结束那一天起,就真正的结束了,也迎向她美好的大学生活,现在只希望她能够在大学里依旧展现自己的风采,走向更成功的人生。
父母教育的方法(专业16篇)篇十六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由于教师的具体工作的情况,而无法组织教师的大规模统一教育,而远程教育则为老师们解决了这一难题。而在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我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其实每次提起继续教育,我的头总是很疼,不为别的,真的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而且在沉闷的课堂上,我也不觉得三五天的学习真的可以学到些什么。实际上,这次的继续教育,我的心态也不是很好。但是,我在学期初接到通知知道是远程教育,心理多少有些感觉有些新奇,随之进入到继续教育网页中,进入到自己的课程中,才发现继续教育的过程也不再是原来老师把整本资料搬到电脑中,学员只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粗略的浏览。在这里让我觉得最为新奇的就是讨论了,尤其是在老师您的讨论上,每一个问题,都是有的放矢,针对着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或教师的工作心态,很多学员提出了自己的各式各样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实例。除了在老师提供的各项资料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外,我还总是“偷偷”从自己的同学中学习他们管理班级的技巧来解决问题。这次我是真的从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学到了本领而我也真心的感谢老师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使我们学员可以各取所需,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