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的中间部分,可以适当展开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丰富作文的内容和论述。这里有一些优秀作文的摘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新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一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姻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斜人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荥迥,借问一枝如玉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儿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花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茑晴空。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三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四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
你是不是一直这样,安静地,凝望那些日沉日落,无家可归的忧伤。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五
1.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不随大流,有创新)。
2.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自然、真情。翻译;天上奏出的箫声由自己演奏出来,这种乐趣真是太让人愉快了。一首好的诗要贴近人物,写出真情实感)。
3.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本真。此为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诗作,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
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本真、天然)。
5.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古今皆学。不论今人、古人,清词、丽句,有长处就要学习借鉴。杜甫的文学主张是,不能一味推崇古人,一概否定今人。对今人不应妄加菲薄,对古人也要有所继承)。
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推敲,严谨)。
7.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推敲,勤奋)。
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分享,研讨。翻译:共同欣赏奇文,一起剖析疑难文义的理趣)。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六
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0、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11、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12、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1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14、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15、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16、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17、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18、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19、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20、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2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22、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23、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24、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25、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26、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27、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28、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29、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30、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31、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3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33、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34、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35、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36、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37、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38、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3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40、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4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42、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4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44、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45、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
4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47、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48、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七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八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小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唐·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有的词作,带上童真、映着美景,就让人心柔得滴出水来。
荷花开了,香飘十里池塘,小女孩因为贪玩,采了莲子迟迟还没回来。天晚了,弄水时将船头打湿了,她还脱下红裙把小鸭子裹了起来。
这一幕小女孩子采莲的场景,激起人心中对童年的回忆,对那可爱、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的欢喜。
唐五代·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仁儿在心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望着新月,想着你我。片片思绪,充满柔情。
新月弯弯如眉毛,没有圆的意思。不忍心看红豆,满眼都是相思泪。整天劈核桃,那人像桃仁嵌在核壳中一样嵌在我心中。两朵隔墙相望的花,早晚会结成连理枝。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有的时候,内心的百般柔情,无人所知,只能在心里细细体味。
恨意千万如丝如缕,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花儿零落中,明月不知不觉地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这句诗初读平淡,仔细玩味却觉得妙手天成。
南唐·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我的思念犹如那秋天的枫叶,赤诚如丹。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这首词用笔空灵,语言单纯明净,细细读来,耐人寻味。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有的时候,少女的娇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李清照正荡着秋千,纤手细嫩。一旁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身上香汗渗透了薄衫。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来不及穿鞋就跑走了。含羞跑开后,倚靠着门回首看,低头闻了闻青梅的味道。
李清照以极其精湛的笔法描写了女子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心理,那低嗅青梅的女子,是那么可爱。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思妇的美丽与哀愁,让这个春天,变得更加温柔。
这个春日的早晨,女主人公登上楼来,阴云惨淡像荒凉的晚秋,彩色的屏风上画着淡烟流水,幽深迷远。
柳絮飞舞如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犹如我的忧愁,万般无奈下,女主人把帘幕挂起来了。
清丽淡雅的语言,令人咀嚼无穷,回味无穷。
南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少女的细腻心思,在冯延巳笔下,是那么细致温柔。
心上人迟迟不来,女子闲看风起,将那春日池水吹皱了。无聊之际,只能在花间引逗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轻轻揉碎。
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正在愁闷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唐·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这首词是怀人之作,离别之情,在韦庄笔下清秀绝伦,令人动容。
记得那年离别的夜晚,香灯映着半卷流苏帐,那么惆怅。天刚破晓,我就要出门,美人含泪为我送行,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回家,你心爱的人在家里等你呢!
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朱淑真是不逊于李清照的宋代女词人,词风率性凄清,清空柔媚,感情真挚,情韵俱胜。
春日暖暖的阳光,像在抚弄着杨柳轻柔的枝条,在花园的小径上,涌动着浓浓的香气。可过了清明节天却阴了起来,云雾笼罩着红楼,好似是把它锁住,那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清·纳兰性德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纳兰容若是多情的,他总是习惯在月下愁苦,在灯光下,午夜梦回,细腻单纯的情感,丝丝体现在词作中,干净得几乎透明。
多情的明月应嘲笑我的无情,嘲笑我辜负了她对我的柔情。如今她已离我远去,我只能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前行,独自一人悲伤地吟唱。
近来不敢提起当初的事情,那时我还和她情投意合、相亲相爱。如今在惨淡的月光下。在暗淡的灯影里,远去的情人就像梦里悠悠飘去的一朵白云,无处追寻。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九
a.不会吧?你居然不认识她?她可是响誉国际顶顶大名的小提琴家耶!b.一篇题为《题纲挈领有效复习》的文章这样说道:记忆的内容要注意“抓大放小”,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在最后这段时间里,不要纠缠于细微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大的方面。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a.等量齐观。
万家灯火。
马首是瞻。
跋山涉水。
b.义无反顾。
半途而废。
毕恭毕敬。
辰钟暮鼓。
c.一应具全。
峰回路转。
横征暴敛。
见异思迁。
d.图鼠忌器。
雷厉风行。
临渊羡鱼。
少不更事。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告罄股份制劳燕分飞骨鲠在喉。
b.编纂笔杆子小荷尖角竭泽而鱼。
c.狂躁露马脚前倨后躬唉声叹气。
d.赝品摄相机要言不烦磕磕绊绊。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掉书袋。
好高鹜远。
文过饰非。
有志者事竟成b.寒暄。
俯卧撑。
既往不咎。
厉行节约。
事实胜于雄辨c.厮杀。
故纸堆。
炙手可热。
稗官野史。
英雄所见略同d.安详。
连锁店。
循私舞弊。
轻歌曼舞。
万变不离其宗。
文过饰非。
山青水秀b.缘分喝采不经之谈老羞成怒c.坐落。
差池。
各行其是。
再接再厉d.凭吊踌躇。
精美绝仑。
声名鹊起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应运而生。
文意枯索。
心惊胆战。
去粗取经。
b.婉然可见。
无垠空间。
卖弄技巧。
虚实相生c.空中楼阁。
轻鸢剪掠。
吞言咽理。
凌风出尘d.婀娜娇羞。
洞悉一切。
不勘重负。
咀嚼再三8.下列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烟霭。
a.戏谑。
a.福祉。
a.涕泗。
9.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糟蹋。
副食店。
流连忘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b.装祯。
暴发户。
稍安勿躁。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c.萎靡。
工夫茶。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斡旋。
勘误表。
指手划脚。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10.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由于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大大超过降雪的速度,人们担心如果南极西部冰盖开始崩蹋,海平面将上升1-1.5米。
c.目不遐接c.裨官野史c.辘辘饥肠c.斩钉截铁。
1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宋祖英在钢琴演奏声中缓缓地从舞台下方升起,与8名小演员深情演唱《爱我中华》。
b.“莲花河畔”一楼盘倒覆事故发生后,上海将对全市基建工程进行“地毯式”检查。
c.郴州火车事故的“制动失效”说,引起不少公众质疑,铁道部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d.检出病因对症下药,比稀里糊涂乱吃药合算,而且可以避免误诊和漏诊,眈误病情。
1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力能扛鼎。
毁家纾难。
病入膏肓。
功亏一匮。
b哀声叹气。
犯而不较。
一筹莫展。
要言不烦c如雷贯耳。
融会贯通。
额手称庆。
高屋建瓴d.饮鸠止渴。
前倨后恭。
宵衣旰食。
曲突徙薪。
13、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句是()。
a.7月20日下午,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对备受公众关注的杭州“5.7”彪车肇事案进行一审判决,被告人胡斌一审被判有期徒刑3年。
1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16.下列各旬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60年来,长沙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从曾经的历尽苍桑到如今的繁华都市,长沙以前所未有的大气魄、大手笔书写着发展传奇。
c.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频繁断流的危机后,古老的黄河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再次呈现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景象。
【参考答案】。
1.c2.a(b.晨钟暮鼓;c.一应俱全;d.投鼠忌器。)3.d4.c(a项“好高鹜远”的“鹜”应改为“骛”;b项“事实胜于雄辨”的“辨”应改为“辩”;d项“循私舞弊”的“循”应改为“徇”。)。
5.d(a、鼎鼎大名;b、戮力同心;c、仗义执言。)。
6.c(a山青水秀—山清水秀;b喝采—喝彩;d精美绝仑—精美绝伦)7.c(a去粗取经—去粗取精;b婉然可见—宛然可见;d不勘重负—不堪重负)8.c(a.遐—暇;b.裨—稗常一长;d.艰—坚)9.a(b装帧,少安毋躁c“功夫茶”“长年累月”d“指手画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10.d(a组:蹋—塌b组:幅—辐c组:倍—辈)11.d(“眈”应为“耽”。眈,注视;耽,沉溺。)。
12.c(a功亏一篑b唉声叹气。
犯而不校d.饮鸩止渴)。
13.b(“彪”应为“飙”或“飚”;“置”应该为“质”;“民身”应为“民生”)15.c【解析】c。缘份一缘分14.d【解析】a项的“波滔”是“波涛”的误用,b项的“头酬”为“头筹”的误用,“凸显”“突显”只是词义有区别(前为“清楚地显露”,后为“突出地显露”),字形都是正确的。c项“不黯世事”应为“不谙世事”。
15.c(a项中“题”应为“提”;“智”应为“志”。b项中“泊”应为“舶”;d项中“题”应为“提”)16.c(a.苍桑一沧桑,b.急功进利一急功近利,d.针贬一针砭)。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十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此说也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十一
“背完的同学可以走了”,老师的话音未落,教室里已是一片欢腾,只有少数同学还在面对古诗卷眉头紧蹙,面色茫然。我麻利地收拾好书包,哼着无名的小调,连蹦带跳地向门口走去,想象着回家后迅速写完作业就可以好好欣赏那场球赛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两种人的表现,开篇不俗!)。
“你回来”,前脚虽已跨到门外,但师命难违,还是小心翼翼地回到老师跟前。(出人意料的小插曲,如电影快切镜头,如乐曲声调急剧而下!文如看山不喜平!)“他的古诗还没背过,明天就是古诗文背诵大赛了,你得帮帮他。”老师的话像晴天霹雳一样将我击中。(比喻——世事难料的无奈感受!)我用乞求的眼神望着老师,(刻画不情愿的样子)希望能放过我,但显然于事无补,我只好不情愿地扔下书包,向他走去。
教室里只剩下几个人,都结成了两人小组在一起背诵,显然还有几个跟我同病相连的人。想到这里,心中的不平衡少了几分。
我坐到他身边,一把抓过他的古诗卷子,大义凛然地说道:“来,咱们一起背。”“太感谢你了!”他的喜悦溢于言表,像是久困于沙漠的人,发现了希望的绿洲。(比喻——他的喜悦溢于言表!)。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闻说……”他紧锁着眉头,犹豫不决地背诵着,“闻说鸡鸣见日升。”我手中不断扇动着卷子,不耐烦的说道,“哦,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不畏……”他苦恼地抓了抓脑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背了这么久,怎么还没记下来啊?”我失去了耐心,一把把卷子拍到桌子上,高声对他喊道,他疑惑地望着我“呃……不应该是‘自缘身在’么?”他小声咕哝着。“嗯?”我连忙翻开卷子,‘自缘身在层’这几个字映入眼帘。(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极具画面感!)我惊诧的张大了嘴,翻来覆去的读了好几遍,猛地站起身,拿着卷子向老师走去。“没错,是‘自缘身在层’”得到老师的肯定后,我难以置信的睁大了眼睛,我背错了!(行文如峰回路转)。
我混混沌沌地回到座位上,“看!是我对了吧。”点点头,看着他那憨厚的笑脸,刹那间,之前的不耐烦一扫而空。是他,让我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悬崖勒马,避免了在大赛中给班里扣分,如果真到那时,可就后悔莫及了。我拍了拍他的肩,“咱们赶快开始背吧!还有……”谢谢,心中默默的说道。(好一个心中默默的说道!)此刻的我,不再有抱怨,不再有烦躁,只是静下心来,一起背诵着唐诗宋词,一起品味着诗赋的韵律。(浮躁退去,助人之时,益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夕阳的余晖掠过我们认真的双眸,昏暗的夜幕笼罩我们窗边的美景,明亮的灯光照亮我们吟咏的篇章。空荡荡的教室里,仅剩我们两个,但那洪亮的背诵声却响彻云霄。我为找到自己的漏洞欣喜若狂,我为他背下一首诗而欢呼雀跃,时间,就这样,在我们的共同的欢乐下缓缓流过……(共同奋斗的欢乐时光!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不后悔错过了球赛,更不后悔帮助了他,是他,让我明白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会使你找到平时知识的漏洞,避免与成功失之交臂。其实,最终的受益人,还是自己啊!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结尾扣题,点名中心!)。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十二
中秋节之夜,圆月当空,独坐于西江堤围之上。携葡萄酒盈樽,长饮至罄。
其一。
一壶浊酒中秋意,
却忆星湖作伴时。
方见夕阳山后去,
梢头月上正相依。
其二。
天上月光湖上舟,
歌声唱罢月当头。
奈何力困任漂泊,
岸柳风来一阵秋。
其三。
半街灯火送归游,
独自流连话未休。
敢劝司阍平怨怼,
今宵月色似春柔。
其四。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十三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馀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眉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十四
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设问和比拟,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十五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上片即景怀古,借古人寄怀。千古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流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雨打风吹”、“斜阳草树”,沧桑感喟,吊古幽思,贯注行间。“想当年”三句,镜头由历史陈迹转向盖世英雄。健笔勾勒,生气虎虎,与南宋萎靡怯懦,反差极大。呼唤英才,正为济世而图功。
下片以古鉴今,折转到现实,表达自己献身恢复雄心。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中原,梦想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先引述刘宋北伐教训,提醒当局审慎筹划。次追忆当年抗金往事,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在目,以此激励人们挽时艰,再顾望淮北平静气象,而今侵略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噪,社鼓喧闹,暗示倡导恢复势在必行。
最后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抱负的感慨,当时作者已66岁高龄了,南归也已四十三年,可朝廷昏庸,王佐无人,不是和议投降,就是轻敌误国,国事糜烂,金瓯残缺,自己壮志难酬而老无为,怎不令人悲愤。词由怀古到议今,所有史事无不扣紧京口,关联现实,用事虽多,熔裁有方,浑然一体。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十六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红楼梦》中的李纨,人物描写得也有林和靖的高致,她出身金陵名宦,性格平和娴淑,嫁与贾珠,很早即守寡,她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处处陪伴小姑子等读而已。在大观园中她分住的是稻香村,书中描写是数楹茅屋,外面编就两溜青篱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俨然是一派竹篱茅舍的农家风光。这个住所非常符合主人清心寡欲、自甘寂寞的性情。在后来探春结社的时候,李纨就自定了个稻香老农的雅号。作者对李纨这个角色是用同情及赞美的笔触描写的,她的形象既是贤妻良母也是个典型的一个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牺牲品。
在宝玉生辰的那晚,李纨抽到的是枝梅花签,上书霜晓寒姿并附有王淇的诗竹篱茅舍自甘心。这些均表明作者乃是拿她作梅花喻。
古代诗词高考(优质17篇)篇十七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我始为奴朴,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一作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迳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