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的撰写需要反复修改和提炼,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一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现在“舌尖上的浪费”仍时有发生。最近,部分“网红大胃王”吃播浪费的现象,在社会引起了强烈舆论风暴。“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部分“网红大胃王”吃播浪费现象,做出了不好示范,受到批评理所应当,在批评浪费行为的同时,我们也应深刻反省自己。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吃”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由,但“多”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肆意浪费。厉行节约,不仅是个人私德,更是社会公德。自古以来,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如今非常时期,关键时刻,更要注意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当今世界,粮食问题依然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巨大因素,许多国家、许多人,依然饱受饥饿的摧残,也许你不知道,当你大快朵颐、风卷残云时,有些人正饥肠辘辘,为了一日三餐发愁;也许你不知道,当你铺张浪费、奢侈成性时,有些人正摇摇欲坠、瘦骨嶙峋……粮食危机,从来没有消失;饥饿的魔爪,从来不曾收手。我们是人口大国,如果人人躬行节俭,不弃微末、日积月累,也会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节省下许多的食物,节省下许多的资源。因此,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事在全民、人人有责”的意识,把“光盘行动”贯彻。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形势依然紧迫,需要你我参与,形成“节约可贵,浪费可耻”的氛围。我会以身作则,在行动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过“紧”日子,为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添砖加瓦。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二
中国是一个粮食大国。但是,浪费也是名列前茅的。
根据乡下人的行动都是这样的,家里面有谁生孩子或结婚会请客吃饭,邀请亲人来吃。比如,我姐姐出嫁了,会邀请有关系的人来吃饭菜,包上一个饭店,可是每当吃晚饭时,会有人用袋子把自己喜欢吃的菜带走,不喜欢的就放在那里,虽然这种行为也算是一种节约,可是这种节约不是完全的节约,因为也有一些食物被浪费了,有的被带走了,可是有的却被当垃圾扔了,而那些没被倒掉的,被人带走吃了,倒掉的呢,可以重新喂些小鸡,而不是不好吃的就全部倒在垃圾桶里,等着发霉变臭,即使是一个要饭的傻子,都不会碰那些食物。
城市里的人为了要面子,则是把没有吃完的的直接扔到垃圾堆里,有的好吃的被人吃掉,哪一些关心自己孩子吃不饱的,就多点一些菜,而那一些菜中,有很多并不合胃口,而那些不合胃口的则被倒掉,换上孩子们喜欢吃的菜,在我小时候,我的姨姨和姨夫生了一个孩纸是,也会邀请我们去一个很大的餐厅去吃饭,农村的人去的话就会跟着城里的人学直接走,剩下的饭菜直接倒在垃圾桶里,通常农们吃饭时会打包,而农村与城里人吃饭,为了不丢,面子,他会跟着城里的人一样,不打包,让浪费的食物扔到垃圾桶里,我每次都想拿饮料回家,可是爸妈不让,我只好依顺了,这种浪费完全的浪费。
食物浪费现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广告上面有许多公益广告都是讲一些安全与浪费,从而让我们实行了一种行动:“吃光饭菜啊!”
我们应节约粮食,不要浪费食物,从而让贫穷的人吃上粮食!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三
贾戈中学利用寒假假期组织初二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查活动,体会调查过程中的魁岸了和收获的喜悦,形成健康、文明、环保的春节饮食消费方式。
观察、记录和调查春节期间自身、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等“”现象。
活动时间:20xx年春节前后。
活动地点:自身家庭、所住区域街坊四邻、亲朋好友、餐饮店、礼品店等。
(二)调查内容及重点:新春佳节,是个消费高峰期。在消费高峰期中为过节购衣物、办年货、亲友相聚吃点喝点原本无可厚非。但值得一提的是,节日消费莫忘节约,要杜绝铺张浪费现象。
(三)确定调查研究的方法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上网查询法、实地观察法。在学校内或附近,有小组成员向学生发放问卷,认真填写后有小组成员回收。
(四)小组成员分工负责调查研究工作。
(五)对调查记录进行信息整理及数据分析。
(六)整理完善自己的调查提纲,完成调查报告和结论等。
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我国也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量极少。学校食堂是我们的食物来源,我们从那里买来食物,如何解决这是我们的权力,但是你要想一想,许多人正在上温饱线上挣扎,你的浪费完全等于把他们推向死亡的边缘。
我们研究小组发现许多学生吃饭时总会浪费,垃圾桶总会满是没吃完的饭菜,浪费现象极为严重。虽然标语随处可见:粒粒皆辛苦,请珍惜粮食等。但浪费现象总是丝毫未减。。
1、虽然,有许多客观因数,如:食堂的饭菜久不变一次,吃都吃腻了!好像很有理由,但是,同学们要找找自己的原因: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就不能打少一点,够吃就行了,由此看来同学们对浪费饭菜的问题不太重视,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这需要提高同学们的素质。要知道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大家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却日益淡化。高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
2、虽然我校食堂有节约粮食的标语,但是饭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大堆大堆的剩菜仍随处可见。学生挑剩下的尽是肉片,甚至整块红烧肉只咬了一小口就被扔了,鱼也只吃了半条就被“无情抛弃”。
3、让学校食堂尽量把饭菜搞好吃一点,经我们调查,侨中饭菜不知多久了孩没变,我们都可以背出来了,所以希望换一换花样,让同学吃好点,避免浪费。
虽然同学们的浪费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请同学们想想我们这些理由是我们浪费的借口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开展节约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我们还可以去体验一下边远山区的生活,这样的方式比口苦婆心的教育方式好得多得多。
(只要有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内容、方法、要求、分析、结论等,可操作性强)。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四
我曾经在一个公益广告上看到过一个警示信息:全国人民浪费的粮食,全世界2亿人可以吃一年!我深感震惊!中国地大物博。耕地面积不到世界总耕地的10%,人口13亿。不知道偏远地区有多少饥民。日常生活中最浪费的吃法就是吃自助餐!为了拿回钱,不管个人饮食,大部分人吃饭的时候都会吃很多:有的人肚子胀得像个球,但还是往嘴里塞食物,有的人看到吃不到好吃的就继续端上桌,一副不吃回来绝不罢休的架势,有的人真的吃不下,留下一堆食物。其实这些不良饮食习惯都是间接的浪费。有一次,我和妈妈请一位阿姨出去吃饭,妈妈点了很多菜,以示对阿姨的欢迎。吃完饭,我向妈妈示意:“妈妈,我们把剩下的菜打包带走吧!”节俭的母亲看着姑姑说:“我们不点这个菜了!”桌上的各种剩菜,深深刺痛了我的眼睛!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五
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xx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更有官场的。人们去餐馆吃饭,点完的'饭菜吃不完就直接废弃在饭店;同时,公款吃喝之风盛行,大行其道。
节庆时节,聚会增多,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
多数人认为,在餐厅就餐把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回家,是一种当下所提倡的节约行为,他们表示会把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回家。而部分人则认为,打包剩菜得视情况而定,都是亲朋好友餐后打包大家习以为常,但生冷菜品是否会变质,与不熟的人共同用餐,对他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熟悉,又没有使用公筷,这样的情况不会选择打包。部分市民会因“菜没剩多少”、“嫌麻烦”、“碍于面子”,很少把剩饭菜打包带走。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们的共同愿景。“永续发展”不仅来源于生产创造这一“开源”之方,也来自于全民勤俭节约的“节流”之法。作为新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我们应养成节约习惯,勤俭立身,倡导风尚。
“一饭一粥,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一样食物的背后都蕴藏艰辛劳作,也伴随着资源消耗。我们的先辈把勤俭节约视作弥足珍贵的传统,我们同样任何时候不可丢弃。
勤俭节约对我们并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体现于我们的三餐日用。据报道,我国高校食堂每年的食物浪费量惊人,3000万大学生一年浪费的粮食相当于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希望我们能常怀珍惜之念,随量点餐取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热爱科学,明辨是非,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不信谣传谣;带动身边的人和我们一起珍惜食物,保护来之不易的可用资源。
我国以世界7-8%的耕地,养活占世界1/5的人口。为了生产更多粮食,我们用去超过全国60%的水,全世界1/3的肥料和1/4的农药。尽管如此,每年仍有10%的粮食缺口。
亲爱的同学,我们不应忘记,我们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数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还有为数众多家庭困难的父老乡亲;我们不应忘记,资源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从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出发前行,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容忍奢侈和浪费。我们要树立勤俭节约之念,了解国情现状,学习科学饮食知识,将“科学饮食,告别浪费”的观念渗融入自己一言一行,并把“为什么要节约粮食、怎样节约粮食”的理念宣讲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作为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成长,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高校学生,我们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你我的努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主动践行勤俭节约,利用所学知识,传播科学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目前的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奢侈浪费造成的后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明确志向,由小见大,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社会财富,又能厉行节俭杜绝铺张浪费,做到开源节流,知行合一,引领新的社会风尚。用我们这一代人的方式,为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和真正的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亲爱的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我们不能忘记中华文明传承至今“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老训诫,从爱惜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开始做起,躬行点滴,同心协力,积少成多,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引领者,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为校园、为社会、为国家尽一份力量。
让我们共同携手,传递科学理念,践行勤俭节约,不负历史期待,用我们的青春和智慧共同创造美丽祖国的未来!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六
在当代,有一些人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可以浪费。在一些节日和亲人生日时往往会多点些菜,点少了,会有人笑话,怕丢面子。但是往往在有面子的时候往往就是浪费的时候。吃饱了,吃不完的包括没吃的一律倒掉。
我厌恶这种浪费行为,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年年倒掉的食物,是两亿多人一你年的口粮。在过年时,我和父母回老家,老家到处都是节约的现象。可是一到城市里看到的都是浪费行为,去餐馆吃饭时看到的就只有浪费。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在网上俗称“光盘”在城市“光盘行动”难如登天。如果没面了,你可以对别人说:“现在吃完了再叫,这样即有面子又不容易浪费。”“光盘”其实很简单,难的是让所有人节约食物不浪费。
如果如此浪费食物的人想想再七八十年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他们一定会有所觉悟,浪费可耻,不能够浪费粮食,虽然现在没有饥荒但随着时间地球上的土地早晚会没有养份,没有养分长不出食物到那时候会后悔为时以晚,不如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一点一滴,时间久了这一点点的到了几年后节约下来的恐怕是让你为之惊叹的。
舌尖上的浪费是可以减少的。不是不可免的,节约食物人人有责,为了祖国我们的家园我们是可以贡献出这么一份小小的力量,往后的每一天做到不浪费粮食,还可以提醒身边的人浪费可耻,节约光荣,也帮我提醒别人,这种小事我还是可以办到的。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七
我的名字叫东丈,我是一名小学生。今天来说说《拒绝浪费,节约资源》。
听到这个话题你有很多话要说。
那是因为我们身边浪费的东西太多了。前几天,我发现教室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例子:
1、我的同学扔掉了父母准备的早餐。
2、扔掉学校食堂不能吃的水果。
3、在水管上打开就关不上了。
我在学校发现了这三种情况。不要小看这三种情况。它们能带来难以想象的结果。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八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何谓“光盘”?“光盘”就是吃光你的盘子。
据新华网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也就是800万吨蛋白质和300万吨脂肪。
看看这些数据,是不是令你大吃一惊。想不到平时浪费一点点粮食,积累下来,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吧。
其实浪费现象最严重的不是我们平时的吃喝,而是公款请客。我妈曾经在酒店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员,放假的时候,我喜欢去那里玩并等她下班一起回家,偶尔也客串一下小服务员。在那里我经常看到,很多酒桌上,人民只顾着拼酒,很少动筷子吃菜,所以大多数时候桌上的食物只吃了一点点,到最后却不打包带走,只留下一桌子动了几口的丰盛佳肴,服务员也只好将它们拿去倒了。看到这些,我看真心疼。
我国人民现在仅仅跨过小康线,仍有一部分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但是总有那么些人一请客,不管人有多少,菜一点就是一大桌子,不吃完也不打包。这无疑是一种很严重的浪费。
很多人认为,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如果桌子上都是吃的很干净的盘子,就会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很没面子,或不够诚意。
讲排场,出手阔气,就是大方,反之,就是小气。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是非常错误的,却不知,爱惜粮食是文明,拒绝浪费是文明。
在那些人们大方的同时,殊不知,有多少贫困的儿童吃不饱穿不暖;秋天农民伯伯们是如何“背灼炎天光,足蒸暑土气”,辛勤劳作的。是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么让我们一起,开展“光盘行动”吧!
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诗句,可现在,很多富裕起来的人们早已忘却了这首诗的思想精髓。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的不断富裕,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嚼了一半的面包,咬了一口的馒头,吃了一半的米饭,喝了一半的汤......这些在贫困地区吃不到的食物却被我们无情地扔进了垃圾桶。在生活中,许多铺张浪费的现象没能得到全面的控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在饭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xx亿元,被扔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粮食,舌尖上的浪费让我们觉得十分心痛。
“崇尚节俭,摒弃浪费”从我做起。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天中午,我把饭盛得满满的,可是因为没有我爱吃的菜,我就打算趁着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把饭倒掉,结果不巧被爸妈发现了。爸爸严厉地问我:“为什么要把饭倒掉?”我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没有我爱吃的菜。”妈妈说:“你不是学过《悯农》这首诗吗?背一遍。”我一愣,漫不经心地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妈妈说:“既然你会背这首诗,那怎么不在行动上爱惜粮食呢?你知道吗?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人人节约一粒米,拯救世间千万人。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听着脸红了,又重新回到餐桌上,大口大口地把米饭吃完了。从那以后,我心中就有一个概念:爱惜粮食,从我做起,杜绝浪费,现在做起!
后来,我从电视上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人们因为没有粮食吃而被活活地饿死,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吃的是粗糠和杂粮,各个都是面黄肌瘦的。每当我看见垃圾桶边上放着许多剩菜剩饭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贫困山区农民饥饿的情景,心里觉得很惭愧,这些米饭可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的劳动和勤劳的汗水换来的!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爱惜粮食,人人有责!”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不挑食、不浪费。注重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节俭朴素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在崇尚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中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
前一阵子有一部纪录片红遍了大江南北,它讲述了中国东西南北的美食以及风土人情。没错,它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可谁知道,“舌尖上的美味”滋养了“舌尖上的浪费”。
我外婆是开饭店的,虽说不是什么大饭店,但生意也还可以。记得生意好的时候,总是会有一桌一桌的客人进来。那些客人只有8——10个,点的菜都有十几个,吃完之后总会剩下很多菜。例如,有一批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吃饭。小朋友在七嘴八舌地点着菜,而大人们不停地允诺着。我在一旁听着舅妈报菜名,越来越不是滋味。心想:“点了土豆丝还点椒盐土豆;点了回锅肉又点水煮肉片,保证浪费很多”。,当他们吃好饭里我走上前去一看,果然不出我所料,满桌子的剩菜剩饭,有几个菜一筷子也没动过。舅妈大概忍不住了,问那些大人,他们说了一句让我十分不解的话:“小孩子嘛高兴就好,反正不这点钱差钱”。
为了地球,为了节约资源给我们的后人留生存空间,行动起来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一
我们有“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更有“舌尖上的浪费”。央视曾报道,中国餐饮业每年要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节庆时节,聚会增多,不少人认为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
多数人认为,在餐厅就餐把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回家,是一种当下所提倡的节约行为,他们表示会把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回家。而部分市民会因“菜没剩多少”、“嫌麻烦”、“碍于面子”,很少把剩饭剩菜打包带走。许多市民认为,绝大多数餐饮企业的点菜单都没有注明饭菜数量,顾客点菜时没有参照,加上餐饮企业为了更多赢利很少阻止,超量点菜在所难免。如果饭店有专门的点菜提醒服务,客人点菜就会理性得多。灵活经营也很重要,如果就餐人数少,商家应该允许适当调整菜的分量,或者半份出售。如果有剩饭剩菜,服务员应该提醒客人打包。
公款吃喝之风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款吃喝就具备某种正当性,恰恰相反,这种“明知不当而非为之不可”的风气,比公款吃喝本身对社会的危害更大。这正是一些干部走向腐败的渊薮。国家重点贫困县江西上饶县清水乡前汪村村部乔迁庆典当天,小车沿着路边停了200米长,73部小车中还有两部警车。村小操场上、教室里共摆了52桌酒席,赴宴者多是党政机关干部。觥筹交错、举箸买醉之间,大量公款被浪费了。酒桌上谈工作,吃喝中建立联系,都是试图“不走正道而走小路”的官场恶习,发展下去,损害的是公平,丧失的是原则。不要让“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既然是公共行为,就应时刻自警自醒,时刻检视自身,不能把公款吃喝当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当成“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这道出了粮食生产的极为不易。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意义重大,这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今人更不能浪费口粮,糟蹋社会资源。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将“餐桌浪费”上升到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高度进行立法限制,剩菜超出规定分量时,消费者会被罚款,对浪费行为不予提醒的餐馆也会受到处罚。《人民日报》曾报道芬兰一名正部级官员因在餐馆多点了一份20欧元的鹅肝,被批贪腐,最后竟引咎辞职。
令人欣喜的是,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据了解,商务部和国家旅游局正在制订《关于在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导意见》。我们相信,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古训,至今仍有积极意义,而且必须要有制度的保障。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二
生活中处处存在浪费的现象,其中最普遍的要数食物的浪费了。
餐饮业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每年,全球粮食总量的三分之一被浪费,年浪费量达13亿吨,相当于全球谷物产量的一半。
在山东一家高档餐馆内,一个包间客人刚走。餐桌上还剩下半数菜肴没吃,其中还有几道菜几乎没有动。服务员称订包间的基本都是商务宴请或者宴请单位领导,一顿饭下来饭菜很少有客人能吃得精光,有的只顾着喝酒、谈业务,一般都剩下一半或更多的菜,浪费很大。还有一家天津的自助餐厅也是浪费惊人,每天的浪费率高达40%。
造成浪费的原因有要面子,多点菜显得自己大方,最后吃不完也不打包,不然显得自己很小气;还有公款吃喝,许多人因为能公款报销所以放开胆子,点一桌子菜,剩下大量食物没吃完,这点原因也基于要面子。
据统计,中国人每次外出就餐平均浪费20%,价值高达上千亿,价值相当全国小学生一年的午餐费用。为了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许多餐馆想出很多“节俭节约新招”。例如,哈尔滨一家餐馆的服务员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提醒顾客打包。他们那边宴请有一个习俗:一天请多次,中午请完晚上还得接着请,而且在同一家餐馆。他们利用这个习俗想出一招,把中午没吃完的菜留起来晚上接着吃,这样也能节约食物。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系列报道将浪费食物现象推向风口浪尖,习近平主席也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多家餐馆已加入“光盘行动”,所谓“光盘行动”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所以,我们要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节约从我做起。
指导老师:刘世辉。
点评。
小作者根据具体事例告诉人们要厉行节约,呼吁人们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三
在学校的食堂里,有的同学也还是不懂民以食为天的道理,自由自在地浪费,不是特别想吃的菜,随手就倒了,一点也不给粮食留下余地,有的同学边吃饭边嘻闹,端着饭到处串。造成米饭到处散,这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一粒粒收地里收成的。这样浪费实在是可惜啊!我们的餐馆。食堂。浪费掉的粮食足可以解决成千上万贫困山区的孩子的吃饭问题。可见这浪费是多么可怕,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了粮食,面对饥饿到那时候来后悔还来得及吗?所以我们提倡: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不要让食物哭泣,让粮食成为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成为节约粮食的小公民,让被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粮食避免被浪费的厄运。让父母不再为家人的生计而奔波,让浪费不再成为我们的“家常饭”
节约,是对祖国的最大的贡献,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就象小朋友们口的读的那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再是口号。不再仅仅是诗句。我们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大声呼吁: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四
贾戈中学利用寒假假期组织初二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舌尖上的浪费”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查活动,体会调查过程中的魁岸了和收获的喜悦,形成健康、文明、环保的春节饮食消费方式。
(一)活动主题。
观察、记录和调查春节期间自身、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等“舌尖上的浪费”现象。
活动时间:20**年春节前后。
活动地点:自身家庭、所住区域街坊四邻、亲朋好友、餐饮店、礼品店等。
(二)调查内容及重点:新春佳节,是个消费高峰期。在消费高峰期中为过节购衣物、办年货、亲友相聚吃点喝点原本无可厚非。但值得一提的是,节日消费莫忘节约,要杜绝铺张浪费现象。
(三)确定调查研究的方法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上网查询法、实地观察法。在学校内或附近,有小组成员向学生发放问卷,认真填写后有小组成员回收。
(四)小组成员分工负责调查研究工作。
(五)对调查记录进行信息整理及数据分析。
(六)整理完善自己的调查提纲,完成调查报告和结论等。
【调查结论】:
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我国也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量极少。学校食堂是我们的食物来源,我们从那里买来食物,如何解决这是我们的权力,但是你要想一想,许多人正在上温饱线上挣扎,你的浪费完全等于把他们推向死亡的边缘。
我们研究小组发现许多学生吃饭时总会浪费,垃圾桶总会满是没吃完的饭菜,浪费现象极为严重。虽然标语随处可见:粒粒皆辛苦,请珍惜粮食等。但浪费现象总是丝毫未减。。
建议】:
1、虽然,有许多客观因数,如:食堂的饭菜久不变一次,吃都吃腻了!好像很有理由,但是,同学们要找找自己的原因: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就不能打少一点,够吃就行了,由此看来同学们对浪费饭菜的问题不太重视,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这需要提高同学们的素质。要知道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大家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却日益淡化。高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
2、虽然我校食堂有节约粮食的标语,但是饭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大堆大堆的剩菜仍随处可见。学生挑剩下的尽是肉片,甚至整块红烧肉只咬了一小口就被扔了,鱼也只吃了半条就被“无情抛弃”。
3、让学校食堂尽量把饭菜搞好吃一点,经我们调查,侨中饭菜不知多久了孩没变,我们都可以背出来了,所以希望换一换花样,让同学吃好点,避免浪费。
虽然同学们的浪费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请同学们想想我们这些理由是我们浪费的借口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开展节约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我们还可以去体验一下边远山区的生活,这样的方式比口苦婆心的教育方式好得多得多。
(只要有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内容、方法、要求、分析、结论等,可操作性强)。
一、调查目的。
20**年岁末年初,名目繁多的宴请活动开始增多,由此造成的浪费也不可小觑。在蛇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大力倡导节约理念,狠刹浪费之风,势在必行。
二、调查方法。
1、个案访谈法:采访身边的人,问问他们去餐厅吃饭的时候有没有“光盘”,怎么做到“光盘”的。
2、文献查阅法:上网搜索有关舌尖上的'浪费的资料,了解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
3、在繁华的市区和偏僻的村庄分别作调查问卷。
三、调查时间。
2月20日----2月25日。
四、调查过程。
2月20,21日:到滨州最大的美食街进行调查。
1、进入每个店里进行调查,了解了一下顾客点菜情况。
2、对顾客剩饭剩菜情况进行了了解。
2月22日:今天为户内活动。
1、总结21日的心得。
3、制作100张调查问卷。
2月23日:
1、将100张问卷分为两份,每份50张,分别在繁华的市里和偏僻的村庄随便找人进行填写(抽样调查)。
2、整理调查问卷,统计。
2月24日:
1、根据23日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做出一个总结。
2、再根据网上投票情况进行汇总。
2月25日:
五、调查问卷分析。
1请问您的身份是?学生99.32%已参加工作0.68%。
3请问您就餐时是否会有剩余?经常23.13%偶尔68.03%从不8.84%。
7请问您怎样看待打包?节约粮食的表现,值得提倡40%很丢人又麻烦60%。
六、调查总结。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每个人都当从自身做起。摒弃餐桌奢侈浪费的陋习,爱惜自己的劳动付出,量力点餐,避免浪费。如果由于“心里没底”而超量点餐,可以考虑打包。
令人欣喜的是,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我们相信,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五
在中国,一些穷苦地区的`人们在饥饿的折磨中苦苦挣扎,每天都会逝去无数鲜活生命,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一日三餐能吃饱,在那里,人们不懂得什么是浪费,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东西去浪费,去奢侈。而在中国的另一边,铺张浪费早已耳熟能详,司空见惯。如今社会上浪费粮食的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在逢年过节的餐厅中,人们谈笑间离去的身后,是大堆大堆被丢弃,被浪费的食物。据统计,光是人们一年浪费的食物,就相当于两亿人的口粮,每年因饥饿死去的人高达一千多万人。
面对着惊人的数字,难道还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么?难道我们就决定坐以待毙么?
回过头看看平时的自己,你是否也经常把还没吃完的饭菜倒?也许你只是单纯的认为,自己这一点浪费无可厚非,但你听说过积少成多么?每天的“一点点”直到最后覆水难收。当你看到那垃圾桶倒满饭菜的时候,难道你真的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吗?那被你浪费的一颗米,一顿饭的背后是多少人的艰辛,多少人的救命稻草啊!
同学们,浪费粮食就是在践踏他人的生命,我们没有权力,更没有义务要这么做。我们有的,应该是一颗节俭朴实的心;我们有的,应该是从自身,从小事做起的,向舌尖上的浪费说拒绝;我们有的,应该是倡导家人,朋友,加入光盘行动!
让我们一起争做节俭达人,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2023年舌尖上的浪费演讲稿(实用16篇)篇十六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也就是800万吨蛋白质和300万吨脂肪。
看看这些数据,是不是令你大吃一惊。想不到平时浪费一点点粮食,积累下来,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吧。
其实浪费现象最严重的`不是我们平时的吃喝,而是公款请客。我妈曾经在酒店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员,放假的`时候,我喜欢去那里玩并等她下班一起回家,偶尔也客串一下小服务员。在那里我经常看到,很多酒桌上,人民只顾着拼酒,很少动筷子吃菜,所以大多数时候桌上的食物只吃了一点点,到最后却不打包带走,只留下一桌子动了几口的丰盛佳肴,服务员也只好将它们拿去倒了。看到这些,我看真心疼。
我国人民现在仅仅跨过小康线,仍有一部分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但是总有那么些人一请客,不管人有多少,菜一点就是一大桌子,不吃完也不打包。这无疑是一种很严重的浪费。
很多人认为,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如果桌子上都是吃的很干净的盘子,就会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很没面子,或不够诚意。
讲排场,出手阔气,就是大方,反之,就是小气。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是非常错误的,却不知,爱惜粮食是文明,拒绝浪费是文明。
在那些人们大方的同时,殊不知,有多少贫困的儿童吃不饱穿不暖;秋天农民伯伯们是如何“背灼炎天光,足蒸暑土气”,辛勤劳作的。是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么让我们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开展“光盘行动”吧!
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