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中班教案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在编写中班教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特点,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一
1、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根据实物及图片口编加减应用题,学习7的加减。
2、学习用清楚的语言讲述算式所表达的意思。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背景图2幅,磁性教具兔子、小猫各7个,1―7的数字2组,算术符号“+”、“-”、“=”。
2、幼儿操作材料: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游戏:我的火车几点开。
规则:教师出示不同的算术题(如:3+2=?)问: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3+2=5,你的火车5点开。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2、出示数字7,复习7的组成。
请个别幼儿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出7的组成。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草地上有5只小兔在玩耍,这时教师又在图上贴上两只小兔,请幼儿根据图和老师刚才的操作,用三句话描述图意。
――请幼儿用加法算术来表示图意(5+2=7)。
――幼儿认读算式题,鼓励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游乐园里有7只小猫在游戏,这时老师从中拿走3只小猫,请幼儿看图并结合老师刚才的操作,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7―3=4)。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三、幼儿操作活动。
1、纸、笔人手一份,幼儿根据图意列出7的加减算式题。
2、检查幼儿作业,一起讲评。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习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文档为doc格式。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二
根据实物图讲述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并正确使用“一共”和“还剩”。
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不受他人影响。
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具4幅实物图,2幅有问号的相应图。
集体活动。
复习6的组成。
我们先来玩拍手对数的游戏,我拍的.数和你们拍的数合起来要是6。
小组活动。
第一组看图列算式。先用一句话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再猜猜问号是几?最后列出算式,读一读。
第二组将盘子里的雪花片分成两份,然后把它记录下来,想一想怎样分不会漏掉,最后读一读。
请幼儿看图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三
2、通常观看实物图的变化,进一步理解算式表达的含义,感知数量间的`可逆性。
3、积极地参与碰球游戏,愿意一个人和集体玩游戏。
1、教具三幅实物图。
2、学具若干。
集体活动。
复习6的组成。
我们来玩碰球游戏,你们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6。谁愿意一个人和大家玩这个游戏?
出示3幅实物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小河里有2条小船,又来了4条小船,现在一共有6条小船)学习6的第二组减法。
调整三幅图的顺序,变第三幅图为第一幅图,第一幅为最后一幅图。现在图上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用什么算式来表示?(河里有6条小船,开走了4条小船,现在还剩下2条小船。)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看图列算式。
第三、四组用小盘子的数字、符号来摆算式题,再读一读。
教后感:孩子们通过学习6的组成对加减法很容易掌握,这节课我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学习,效果较好!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四
2、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进一步体会理解加法的意义,正确计算6以内的.加法,复习加法交换律。
1、学具:数字卡片1——6、+、=,6元纸币。
2、教具:数字卡片若干、算式卡片若干、价格标签若干、音乐。
3、环境创设:超市一角:饮品专柜。
一、布置“超市饮品专柜”——创设游戏情境,导入活动:
1、出示各种饮品,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有什么;。
2、引导幼儿分类放置饮品,并请幼儿介绍分类的方法;。
1、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分析解决问题;。
(1)按颜色不同列算式。
a、发现营养快线的不同(颜色不同)。
b、点数记录橙色、蓝色的数量。
c、引导幼儿列加法算式,并说说列示的原因。
4+2=6。
2+4=6。
(2)按大小不同列加法算式。
1+5=6。
5+1=6。
(3)按名称不同列加法算式。
3+3=6。
(4)观察第一组、第二组算式,引导幼儿复习加法交换律。
a、发现两组算式的相同及不同之处;。
b、用手势表示。
三、看算式口述加法应用题——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引导结合生活经验,口述加法应用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四、购物游戏————学以致用,体会数学的乐趣。
1、出示物品价格,了解各种物品的价格;。
2、说一说6元钱可以买什么,发散幼儿思维:可以2种物品,可以3种,可以更多(突破2步加法的模式,熟练运用加法,举一反三)。
3、分配游戏角色,讲解游戏规则:
所购饮品价格总和必须为6元,多于或少于6元的必须及时调整货物,否则不予结账。(渗透排队交费的社会教育)。
4、师幼共同游戏,个别指导。
区域活动:小超市。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五
2、通常观看实物图的变化,进一步理解算式表达的含义,感知数量间的可逆性。
3、积极地参与碰球游戏,愿意一个人和集体玩游戏。
1、教具三幅实物图。
2、学具若干。
集体活动。
复习6的组成。
我们来玩碰球游戏,你们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6。谁愿意一个人和大家玩这个游戏?
出示3幅实物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小河里有2条小船,又来了4条小船,现在一共有6条小船)学习6的第二组减法。
调整三幅图的顺序,变第三幅图为第一幅图,第一幅为最后一幅图。现在图上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用什么算式来表示?(河里有6条小船,开走了4条小船,现在还剩下2条小船。)。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看图列算式。
第三、四组用小盘子的数字、符号来摆算式题,再读一读。
教后感:孩子们通过学习6的组成对加减法很容易掌握,这节课我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学习,效果较好!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六
1、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学习知识,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具:每人一套数字卡片。
一、导入。
1.出示礼物,引起兴趣。
2.教师:小朋友今天l李刘老师见到很真高兴,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这是专门用来奖励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的奖品。
只要你们大胆动脑筋思考问题,就一定能够拿到大奖,你们有信心吗?
二、展开。
老师朗诵儿歌:新年到,放鞭炮,你一炮,我一炮,快快乐乐放鞭炮。
哎!鞭炮在哪里呢?快找找呀?找到了打开看看,上面写的什么?
原来是加减算式,怎么方便炮呢?
如果小朋友能够洪亮完整的念出算式和得数,就会听到“嘭啪!响炮”的声音,
如果念错了,就会听到“嘶哑炮”。
谁第一个来?请幼儿拿着自己的算式到前面来读,读完后站在幼儿面前。
依次请其他幼儿前来参加游戏。
引导观察问:这些都是与几有关的算式?
2.引导幼儿观看课件二:探索发现组成式与加减算式的关系,明确加减算式中的交换率和逆运算。
教师:请看这里,91+8=98+1=9。
189-1=89-8=1。
这是小朋友学过的9的`一组组成式,我们一起来读一下:9能分成1和8,1和8和起来是9。
引导幼儿说出:1和8是部分数,9是总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
合起来就是“加”的意思,因为1和8合起来是9,
所以,我们得出了算式:1+8=9;。
那么,那么减法算式是怎么得来呢?
在组成式中,9是一个比较大总数,1和8是小的部分数,
总数去掉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去掉就是“减”的意思,
所以,我们得出减法算式9-1=8,这就是减法算式的由来。
在减法算式中有这样一个规律:等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算式仍然成立。
用数的组成式来学习加减算式,这就是老师今天要交给你们的巧方法。
提问:一个组成式能推出几个算式呢?几个加法?几个减法?
小结:一个组成式能推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你们明白了吗?现在我就来考考你们。
3、幼儿进行自我操作探索,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教师:你们看,9。
36引导观察组成式,使幼儿明确总数和部分数。
根据这个组成式,能推出几个加减算式呢?
请小朋友快快用你的笔写出来吧,比一比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
幼儿利用新的组成式推理算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注意个别辅导,照顾个体差异。
提醒速度快的幼儿可以互相交流,小声读出自己的所摆得算式。
4、集中幼儿,归纳总结。
提问:谁来念自己的算式?为什么3+6=9呢?
小结:因为3和6合起来是9,所以,3+6=9,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得出6+3=9。
9是总数,总数9去掉部分数3,就等于另一个部分数6,所以9-3=6,9-6=3。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4+5=9、5+4=9、9-4=5、9-5=4。
在归纳时,注意引导观察,“这次,你推出了几个算式?注意随时为幼儿的成功颁奖。
3+6=9、6+3=9、9-3=6、9-6=3、4+5=9、5+4=9、9-4=5、9-5=4,引导幼儿集体读出算式。
小结:今天小朋友表现的很棒,积极动脑,回答问题,寻找规律,书写算式。
6.游戏“小商店”复习加减。
三、结束。
教师小结,结束!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七
1、体验有序进行数的分合游戏的快乐。
2、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口编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3、学会按照物体的不同特征分类计数。
1、知识经验:幼儿已有数字8的分合经验。
2、物质材料:ppt课件,数卡,幼儿活动材料,8的加减运算题卡。
3、场地布置:幼儿分组围桌坐。
一、开始部分。
复习8的组成,教师出示数卡8和幼儿玩碰球游戏。要求教师出的球和幼儿出的球合起来是8幼儿以小组的形式重复玩该游戏。
二、基本部分。
1、看图列分合式和算式,学习总数为8的'加减法。
教师出示图片,启发幼儿根据画面内容,从不同角度口编加法或减法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提问:
图上男孩有几个?女孩有几个?一共几个?从不同角度请幼儿列出加法或减法算式。(性别、穿着、数量、游戏内容)。
小结:1+7=8,2+6=8,3+5=8,4+4=8……。
8—7=1,8—6=2,8—5=3,8—4=4……。
2、幼儿操作练习,验证操作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开火车。
玩法:每个小朋友手拿一道8的加减算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老师当火车头,边走边说:“哐啷啷、哐啷啷,和为8的请上车!”
这里手里算式和为8的小朋友起立拉在老师的后面,后面依次类推:“哐啷啷、哐啷啷,差为4的请上车……”直到所有小朋友都上车,游戏结束。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八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学习9的第三、四组加减》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学习知识,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2、培养幼儿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引导幼儿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
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写有8的第三、四组加减算式,小奖品若干。
学具:每人一套数字卡片
1.出示礼物,引起兴趣。
2.教师:小朋友今天l李刘老师见到很真高兴,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这是专门用来奖励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的奖品。
只要你们大胆动脑筋思考问题,就一定能够拿到大奖,你们有信心吗?
1.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复习9的第一、二组加减。
老师朗诵儿歌:新年到,放鞭炮,你一炮,我一炮,快快乐乐放鞭炮。
哎!鞭炮在哪里呢?快找找呀?找到了打开看看,上面写的什么?
原来是加减
算式,怎么方便炮呢?
如果小朋友能够洪亮完整的念出算式和得数,就会听到“嘭啪!响炮”的声音,
如果念错了,就会听到“嘶 哑炮”。
谁第一个来?请幼儿拿着自己的算式到前面来读,读完后站在幼儿面前。
依次请其他幼儿前来参加游戏。
引导观察问:这些都是与几有关的算式?
2.引导幼儿观看课件二:探索发现组成式与加减算式的关系,明确加减算式中的`交换率和逆运算。
教师: 请看这里,9
1+8=9 8+1=9
1 8 9-1=8 9-8=1
这是小朋友学过的9的一组组成式,我们一起来读一下:9能分成1和8,1和8和起来是9。
引导幼儿说出:1和8是部分数,9是总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
合起来就是“加”的意思,因为1和8合起来是9,
所以,我们得出了算式:1+8=9;
那么,那么减法算式是怎么得来呢?
在组成式中,9是一个比较大总数,1和8是小的部分数,
总数去掉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去掉就是“减”的意思,
所以,我们得出减法算式9-1=8,这就是减法算式的由来。
在减法算式中有这样一个规律:等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算式仍然成立。
用数的组成式来学习加减算式,这就是老师今天要交给你们的巧方法。
提问:一个组成式能推出几个算式呢?几个加法?几个减法?
小结:一个组成式能推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你们明白了吗?现在我就来考考你们。
3、幼儿进行自我操作探索,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教师:你们看,9
3 6 引导观察组成式,使幼儿明确总数和部分数。
根据这个组成式,能推出几个加减算式呢?
请小朋友快快用你的笔写出来吧,比一比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
幼儿利用新的组成式推理算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注意个别辅导,照顾个体差异。
提醒速度快的幼儿可以互相交流,小声读出自己的所摆得算式。
4、集中幼儿,归纳总结。
提问:谁来念自己的算式?为什么3+6=9呢?
小结:因为3和6合起来是9,所以,3+6=9,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得出6+3=9 。
9是总数,总数9去掉部分数3,就等于另一个部分数6,所以9-3=6,9-6=3。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4+5=9、5+4=9、9-4=5、9-5=4。
在归纳时,注意引导观察,“这次,你推出了几个算式?注意随时为幼儿的成功颁奖。
5.概括9的第三、四组加减算式:
3+6=9、6+3=9、9-3=6、9-6=3、4+5=9、5+4=9、9-4=5、9-5=4,引导幼儿集体读出算式。
小结:今天小朋友表现的很棒,积极动脑,回答问题,寻找规律,书写算式。
6.游戏“小商店”复习加减。
教师小结,结束!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九
1、在有趣的游戏中感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运用组成式来学习6的第三组加减,并理解分合式与算式的关系。
1、课件:数学卡2—76。
2、小粘贴若干,6的第一、二组加减算式。
一、导入。
出示口袋(内装6的第一、二组加减算式),引起兴趣,组织游戏,复习6的第一、二组加减。
就放响炮,当听到错误的算式和得数时,就放“哑炮”,并发出“嘶”的声音。
教师:刚才我们的鞭炮放得又响又脆。
请你们观看这几个算式中有哪几个数字呢?
二、展开。
1、引导幼儿进一步分析分合式与算式的关系。
(1)一个分合式能够变出几个加减算式?几个加法算式?几个减法算式?
(2)在加法算式中有一个什么规律?在减法算式中有一个什么规律?
小结:一个分合式能够变出4个加减算式,2个加法算式,2个减法算式,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两遍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在减法算式中,等号两别的数交换位置,算式依然正确。
2、引导幼儿正确认读6的第一、二组加减算式。
3、出示6的第三组分合式,引导幼儿分析分合式的构成。
教师:请小朋友根据这个分合式写出加减算式。
4、课件展示6的第三组加减算式,引导幼儿集体读出算式。
引发思考:为什么这个分合式只能变出两个算式呢?
小结:当分合式里的两个部分数相同时,只能变出一个加减算式,这是一种特殊情况。
谁从口袋中抽取一个算式,正确读出算式和得数,正确后全体幼儿放鞭炮。
三、结束。
小结: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很好,积极动脑,回答问题,寻找规律,学习算式,人人都是“智慧之星”,为自己鼓掌祝贺,自然结束!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十
1、让幼儿学会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口述并正确的列出算式。
2、掌握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掌握9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掌握根据组成和分解的方法计算。
2、根据图片内容正确列出算式。
图片两幅、磁性卡、小卡片每个幼儿一份、计算卡片。
1、幼儿听音乐表演,走进活动室。
2、教师与幼儿对数,说出9的分解和组成。
3、请幼儿计算8以内任意的加减法。
4、教师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并说题,冰山上面有3只企鹅,冰山下面有6只企鹅,问一共有几只企鹅?边说题边用卡片代替操作,然后请幼儿动手摆一摆,并像老师一样口述图片内容。
5、请幼儿列式计算6+3=9,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算。然后教师板书。
6、请幼儿看另一张图片,并说题,这9只企鹅准备回家了,现在只能看见3只了,问冰山后面有几只?边说题边用卡片代替操作。
7、幼儿动手操作,并列式计算9—3=6。
8、教师讲解9的加法其它算式,幼儿动手操作。
9、教师渗透加法的交换律。
10、教师讲解9的减法其它算式,幼儿动手操作。
11、教师利用磁性卡编题,请幼儿列式计算。
12、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手指游戏。
13、根据组成和分解方法反复说练9的加法和减法。
14、幼儿口算练习。
15、听音乐结束本课。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十一
1、学习4的加减法,继续三幅图之间的关系。
2、将三幅图连起来,表达其中的含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
3、敢于克服胆怯的心理,大胆回答问题。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1、教具:有关4的减法图三幅。
2、学具:幼儿用书,铅笔。
1、集体活动。
(1)游戏"看谁说得快"。
教师提出要与幼儿玩游戏,随后讲一讲游戏规则:教师说一个数字,请幼儿说出它后面的一个数字。教师,全体幼儿尝试回答,当全体幼儿玩的比较熟练后,可以与小组的幼儿玩。
教师说出游戏的另一个规则:教师说一个数字,幼儿说出它前面的一个数字。了解食品包装标志的简单常识,初步学会识别某些食品包装标志。教师,全体幼儿尝试回答。
(2)学习4的加减法。
教师依次出示三幅图,请幼儿说出其中的含义,注意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词(来了,一共;走了,还剩下)表达图的含义,可以多请几个幼儿说一说。接着,教师请幼儿为图列出算式,个别幼儿列,集体进行认读两遍。
2、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减算式。
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幼儿用"又来了"、"一共"、"走了"、"还剩下"等词汇,讲一讲三幅图的含义,再正确区分加法题和减法题,最后,为三幅图列出算式。
(2)看图形找特征。
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特征,分别在表格的相应上打。
3、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图片的内容,读一读算式,并带领全班幼儿一起读一遍算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用词是否正确。对用词准确、计算正确的幼儿给予全班表扬。
幼儿园数学活动-学习4的减法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知道算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并用语言进行讲述。
3、养成幼儿良好的作业习惯。
背景图,小鸟4只,小鸭4只,松鼠4只,粉笔,作业本,铅笔。
一、拍手游戏,复习4的组成及加法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来玩拍手游戏:嗨,嗨,小朋友,我问你1和3合起来是几?嗨,嗨曾老师,告诉你1和3合起来是4,嗨,嗨,小朋友1+3等于几?嗨,嗨,小朋友4可以分成1和几?嗨,嗨,曾老师,告诉你,4可以分成1和3。依次复习4的组成及加法。
二、学习4的减法。
2、请师幼一起用完整的话讲出这道减法算式的含义。
3、请个别幼儿读算式,再集体读一遍。
5、请师幼一起用完整的话讲出这道减法算式的含义。
6、请个别幼儿读算式,再集体读一遍。
8、请师幼一起用完整的话讲出这道减法算式的含义。
9、请个别幼儿读算式,再集体读一遍。
三、幼儿作业。
教师口报减法应用题,幼儿把算式写到本子里,要求幼儿认真倾听。
1、小明手里有4颗糖,分了一颗给妈妈,小明手里还有几颗糖?教师巡回指导。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请把算式写到本子上。
2、树上有4个桃子,小猴摘了2个,树上还有几个桃子?
3、操场上有4个小朋友在跳绳,有3个小朋友去钓鱼了,操场上还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
四、结束活动。
请幼儿收拾学具盒,小组长把本子收起来。
教师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在本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把数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十二
1、 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 学习看图列式,口头编应用题,促进分析能力的提高。
1、 一个宝藏箱。
2、 每人一套 1~5 的数字卡片及―、 = 符号,铅笔,橡皮,作业本。
3、 图片: 1 个农民伯伯,柿子 2 个,梨 3 个,苹果 4 个,桃子 5 个和画一幅作业本里的题目和图片。
4、 画幼儿用书第 28 页中的四幅图(猫,猴,熊,兔)。
5、 课前练习开火车(咔嚓、咔嚓、咔嚓,呜 ,咔嚓咔嚓,嘘)。
一、 以游戏引题
1 、教师:小朋友,欢迎来到数字列车总动员,我是列车长――小不点。我的口号是:只要你努力,关关都能过!今天,我们要乘着这列火车去寻找宝藏(出示宝藏箱),不过呢,在找到宝藏之前,我们要先闯过三个有困难的关卡站,小朋友们过了关才能找到宝藏,才能知道这个宝藏到底是什么?你们有没有信心?(有)那我们一起开火车进入第一站(做动作)水果园。
二、数字列车到达第一站 :水果园(逐一出示教具,讲解口头应用题,幼儿用数字卡片摆出算式)。
请听题一:
2 、师:下面我要请小朋友们自己来摆一摆,说一说。咦!看看你们的桌子上是不是也有数字宝宝,农民伯伯要出题了,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找到数字宝宝,然后摆出算式。
3、 请小朋友们快快整理好数字宝宝,我们要来过第三个难题了!
请听题三:果园里有 3 个梨, 2 个梨坏了,问还剩下几个梨?(引导幼儿说出算式)
4、 还有最后一道题,过了这道,才能进入第二关。
请听题四:果园里有 4 个苹果,分给小胖 3 个,果园里还剩下几个苹果?(讲解同上)
三、 数字列车到达第二关:动物园 (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口头编应用题,列式)。
1 、看看动物园里有哪些小动物们来考我们,咦,喵喵、、、是谁呀?
出示图片小猫:小猫说想要找到宝藏,也必须得过我这关!
问:小猫我原来有几条鱼?吃掉了几条?还剩几条?(算式怎么列,有谁知道?)
小结:小猫我原来有 3 条鱼,吃掉了 2 条,还剩 1 条。 3 ― 2=1
2 、看看第二位出场的是谁?
出示图片小猴,请幼儿自己来口头编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小结:小猴原来有 4 个橘子,吃掉了 2 个,还剩下几个? 4 ― 2=2
3 、看看还有谁?
出示图片小熊、小兔:同上请幼儿自己来口头编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小结:小熊原来有 5 瓶汽水,喝掉了 2 瓶,还剩下几瓶? 5 ― 2=3
小兔原来有 5 只香蕉,吃掉了 3 只,还剩下几只? 5 ― 3=2
四、 欢迎来到第三站:作业园。( 教师讲解示范第一题,幼儿根据题意,独立完成以下各题,教师和幼儿一起点评分析。)
1、 看看作业园里又会有什么呢?(出示事先画好的作业本中的题目,请幼儿说说图上有哪些东西?――小树、蜡烛,书本,老鼠、箭头等等。教师讲解虚线的圆圈,蜡烛灭了,叉等都表示去掉或者减掉的意思,为下面做题作铺垫。)
2 、请小朋友们翻开作业本第 37 页,看看你书上的是不是和老师黑板上的一样。现在请你们快快把其他题目给完成,我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动作最快。
3 、教师和幼儿一起验证到底做的对不对,请个别幼儿来讲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五、以找到宝藏结束活动,并且起到点题的作用。
小朋友们真厉害,三关都被你们闯过了,火车达到了目的地,现在呀,宝藏马上要被找到了,你们高不高兴?再来猜猜这个箱子里到底是什么呢?揭晓答案:教师拿出箱子里的笑脸娃娃帖。
师: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在遇到困难时都能像笑脸娃娃一样笑着去勇敢面对困难,相信一定能成功!!现在,我把笑脸娃娃奖给每个小朋友。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十三
1、能手口一致较熟练地点数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能按实物范例,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3、在教师引导下,幼儿愿意讲述操作过程。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幼儿用右手食指从左到右1个1个地点数物体,即点1个数1个,知道最后点数的数就是这组物体的总数,并要求说出总数。
1、准备毛绒玩具和皮球、汽车、积木等玩具,每种玩具数量分别为1、2、3、4;1~4数字卡片一套;4以内的实物卡片若干以及圆点卡片。
2、重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难点是知道最后一个数是总数。
3、组织形式。
(1)可在复习点数3以内的基础上,学习4的点数。教师分别出示4以内的实物卡片,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并知道最后一个数是总数。
(2)玩“送小动物玩具”游戏,培养幼儿按实物范例取出相应物体数量的能力,如出示2只小熊玩具,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取出与小熊数量一样多的玩具送给小熊,并说:“我送给2只小熊2个汽车玩具。”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看图点数。让幼儿取出1~4的圆点卡片,引导幼儿目测圆点个数并手口一致地点数圆点的数量。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的第三组加减(优秀14篇)篇十四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互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四座城堡图,四幅画、数字1-7、符号+、-、=,信封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玩"碰球游戏"师:我的1球碰几球?
幼:你的1球碰6球。
……2.情境感知---看图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法.
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城堡王国,一共有四座城堡,有绿颜色、红颜色、黄颜色、蓝颜色四座城堡,这么漂亮的城堡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电话响)是城堡国的国王打来的,说这四个城堡里分别有三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城堡。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愿意),那好,就请我们小朋友开始去说一说吧。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1)问: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了什么颜色的城堡?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树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了6只鸟,树上一共有7只鸟)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颜色城堡的小朋友来讲述(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个城堡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国王还夸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小客人呢。赶快表扬表扬自己。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电话再次响起),又是城堡国的国王打电话来了,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四个城堡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1)交代幼儿操作要求2)集中提问: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6+1=7、7-1=6、7-6=1。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1+6=7、6+1=7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7-1=6,马上就想到7-6=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
2)练习互换,老师拿出题卡,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朋友题是谁?1+6=7(6+1=7)、7-1=6(7-6=1)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游戏规则:
(1)每个信封里面也藏着一个算式题,答对的得一朵小红花。
(2)每次请每队选一个小朋友参加进行比赛,看看到最后那队得到的小红花最多,那么就能得到金牌。
四:幼儿练习主题数学操作题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懒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7的加法,并发现使用交换规律。
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把活动分成四大块进行组织。“碰球”游戏导入——情境中感知学习7的加法——交流验证——分组操作,内化迁移。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了,幼儿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义、学会看图列算式,并理解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列式,并通过动手操作、表格记录等形式让他们获得更直接的知识积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既培养了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他们对 “加法”含义的理解。再接着引导幼儿与同伴、听课老师表达交流自己从三组算式中发现的交换规律,并以获得肯定作为进入狼堡大门的密码游戏验证操作结果。最后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所有幼儿都能正确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这次活动后我发现了:
优点:
1、创设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常规有了明显的进步。
2、活动中各环节层次清楚,能层层递进。
3、在让幼儿动手操作前能及时的讲清楚要求,使幼儿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动幼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动中因过于急于让幼儿表述并运用交换规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的问题提得不够多,在幼儿还没来得及表达出来教师就小结了。
2、在第三个交流验证环节,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清晰,结合挂图和手势。
3、课件中有些页面,画面有些复杂,如花、树不够突显。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习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