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能够明确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需求,促进双方的有效合作。这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有效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一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们对汉字认识有限,导致他们在学习一些歌词较长、段落较多的歌曲时,经常会出现记不住歌词、混淆段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内容等问题,从而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便试图寻找能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歌词的办法。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图画很敏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大体甚至准确地描述图画内容,我便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图画来记录歌词帮助孩子们理解记忆呢?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就设计了《小篱笆》这节音乐活动。
1.学会歌曲《小篱笆》第一段,帮助幼儿准确地记忆理解歌词内容。
2.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师领幼儿随音乐入场,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引出歌曲《小篱笆》。
一、请幼儿认真倾听歌曲,师用画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师唱第一遍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师唱第二遍,帮助幼儿逐句分析、理解歌词内容,并画出相对应的图画。
2、师幼一起看图,完整地说出歌词。
二、简单向幼儿介绍3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1、放音乐,师幼共同看图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引导幼儿了解3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3、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打着节奏,再欣赏一遍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师弹琴,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跟唱歌曲。
2、师弹琴,请幼儿完整地合唱歌曲。
3、放音乐,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活动结束,师领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这是一节音乐活动,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这算是一首难度较高的`曲目了,歌曲中的转音较多,幼儿在演唱时较难掌握,歌词的理解较易,因此,怎样让这首歌成为一首朗朗上口的曲子,是本次活动需要攻克的重点。在组织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引导幼儿观察了位于教室内装饰画上的“小篱笆”。让幼儿直观感知这一事物,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融入自己的情感。紧接着,在歌词教授的环节,我带领幼儿一句一句的朗读歌词,结合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一句句优美的歌词记熟在他们心间,在幼儿的跟读中,为幼儿添上生动的意境,因此,在接下来的旋律欣赏中,幼儿不由自主的唱了起来,让活动顺利完成。在这次活动中,我运用了情境导入法,直观法,讨论法和视听法,虽然本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但我认为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还可以更加充分,或者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及时延伸,整合入美术活动,请幼儿根据歌词绘画出围绕在自己家门口的小篱笆。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二
1、 通过图谱提示理解歌词内容,唱准“嘀嘀嘀嘀嘀嘀——答”乐句。
2、感受三拍子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1、课前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
2、《小篱笆》歌曲 磁带。
3、图谱。
1、游戏导入
师:“春天来了,开出你们的小汽车跟老师一起去郊游好吗”。(老师带领幼儿用《小篱笆》中的旋律唱“滴滴滴滴滴滴——答”模仿汽车开动的声音)
2、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歌曲
(1)、播放一遍歌曲录音
提问:“歌曲中提到了什么?”“唱出了春天的哪些变化?”
(2)、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
(3)、再次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
3、图谱学歌词
(1)、出示图谱
提问“谁能用好听的句子说出这幅画中有什么?”
(2)、老师边指图谱边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4、引导幼儿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1)、“这首歌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2)、老师弹奏乐曲,让幼儿随音乐做拍肩、拍腿等动作。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体验乐曲舒缓的感觉。
5、老师带领幼儿通过游戏学唱歌曲
(1)、老师带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圆圈,通过跳圆舞曲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启发幼儿想象;微风吹进小篱笆给人的感觉很连贯,很优美。幼儿自由创编三拍子的舞蹈动作,老师带幼儿把动作加到歌曲当中集体或分组演唱歌曲。
1、在看图谱环节没有让幼儿之间以不同的形式互动交流。
2、在幼儿基本会唱歌曲后,让幼儿表演了几个单一的动作后就集体展示了,个别小朋友的兴奋状态还未被完全激发,应该再给孩子更多的时间让孩子自由唱唱,表演表演。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三
1.理解歌词内容,唱准“嘀嘀嘀嘀嘀嘀——嗒”乐句。
2.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一)发声练声,调动幼儿情绪。
1.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发声练习,幼儿用唱歌的方法与老师进行互动,营造一种活泼、宽松的活动气氛,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热情。
2.练声曲《向风儿问好》。
“美丽的春天来了,风儿轻轻的吹着,小朋友,让我们来向风儿问个好吧!”
(二)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歌曲。
1.教师播放音乐一遍。
“这首歌曲好听吗?”
“猜一猜,风儿在唱些什么?”
“它唱出了春天的哪些变化?”
2.幼儿回答自己的想法。
3.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让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
(三)看图谱学说歌词。
1.请幼儿看图谱学说歌词。
2.老师有节奏的带领幼儿学说歌词。
(四)学习歌曲。
1.教师跟随音乐,唱歌曲一遍。
提问:“你觉得歌曲中哪一句歌词最有意思?”
2.教师用摘句的方法,将幼儿最感兴趣的一句歌词摘出来,和幼儿一起学唱。
3.教师弹奏,幼儿跟老师完整学唱歌曲第一段。
4.重点学唱“嘀嘀嘀嘀嘀嘀——嗒”乐句。
5.幼儿再次完整地听歌曲一遍,学唱歌曲第二段。
6.在幼儿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让幼儿分组自由地编动作,并进行小组交流。
7.分组进行表演唱。
(五)活动延伸。
春天除了给小篱笆的周围带来了许多的变化,还会给我们的周围带来什么变化?请小朋友把这些变化创编到歌曲里,下节课时来一起演唱!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四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童话,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情绪转变的原因。学习词语:“孤零零、”“寂寞”。
2.通过看图和讨论,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3.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竹篱笆吗?幼儿讨论。
2.教师手拿牵牛花的图片提问引出活动。
教师:这是什么?它今天有些不高兴,怎么办呢?
2.幼儿合理猜想,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1.教师边放课件边讲述一遍故事。
三、利用课件再次欣赏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利用课件再次欣赏故事。
2.教师:竹篱笆一开始高兴吗?为什么?为什么是孤零零,什么是“寂寞”?
3.教师:后来竹篱笆为什么会高兴起来?
四、组织幼儿在已有的基础上讨论,感受故事中表达的情感。
1.教师:为什么竹篱笆后来感到幸福及了?它是怎么说的?
3.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引导幼儿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五、活动延伸:
情景表演《竹篱笆和牵牛花》。分别请幼儿扮演竹篱笆、牵牛花、蝴蝶、蜜蜂、小朋友。帮助幼儿用故事里的词语表演。巩固对故事的理解,从而体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本次活动以谈话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识来导入的,幼儿比较感兴趣,他们能大胆说出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识。用自己的大胆想象猜测牵牛花之所以伤心的原因,然后通过完整欣赏故事,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对故事的理解,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情绪转变的原因。让幼儿观察牵牛花的表情,让幼儿大胆猜测牵牛花之所以伤心的原因。接着出示难过的竹篱笆小图片,让幼儿猜测他们之间出现了什么事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开展讨论,帮助幼儿提升:帮助自己就是帮助别人,分角色表演。这样层层递进,充分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特别是在表演的环节,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状态,参与性极强。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幼儿回答问题时,有的很积极,有的不但不发言,还不会倾听。还有少数的人不在随着老师一起讲。对于活动中的“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是本活动中的难点。虽然能讲出“孤零零、寂寞”等词,但故事中语句没有说出,感觉有点难度就放弃了。今后在表演区域中有待巩固。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五
1、借助手指游戏与身体韵律,初步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2、感受音乐的趣味性,在游戏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享受角色游戏带来的乐趣,并能从中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一、律动进场师:孩子们,见到你们真高兴!让我们随着一段有趣的音乐跳起来吧!(放完整音乐)。
三、借助手指游戏与身体韵律,幼儿初步感受乐曲旋律(部分旋律)。
1、操作教具,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1)师:竹篱笆说‘别难过,别难过,让我你’!牵牛花听了高兴地跑过去了!“竹篱笆会想到什么办法他呢?“(教师操作教具)。
(2)根据教具操作,幼儿自由述说“办法”
师:原来竹篱笆是让牵牛花从他的'身上绕着爬上去的。
(3)牵牛花是怎么绕的?根据音乐感受重音。
(4)讲解规则:重音时,停!
2、借助手指游戏与身体律动玩游戏。
(2)幼儿个别、集体角色游戏。
四、幼儿完整感受乐曲,初步会玩游戏。
1、完整听音乐,找出藏有牵牛花绕着向上爬的音乐。
2、根据音乐,集体站在同心圆玩游戏五、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并能从中得到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教育。
(1)讲述故事后半段。
师:帮助别人,原来就是帮助自己呀!
(2)那别人要是遇到难过的事情,你都有什么开心法宝让他快乐起来呢?
师:你们想的方法真多,可以帮助好多的人,因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都要做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六
本次活动我以牵牛花导入活动,先让幼儿说说你了解的牵牛花,以此来吸引幼儿的兴趣,再让幼儿观察牵牛花的表情,让幼儿大胆猜测牵牛花之所以伤心的原因。接着出示难过的竹篱笆小图片,让幼儿猜测他们之间出现了什么事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然后通过完整欣赏故事,集体阅读。再开展讨论,帮助幼儿提升:帮助自己就是帮助别人。这样层层递进,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幼儿回答问题时,有的很积极,有的不但不发言,还不会倾听。在集体阅读时也不够积极,还有少数的人不在随着老师一起讲。对于活动中的“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在本活动中没有开展,感觉有点难度就放弃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在以后的早期阅读活动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教师应明确讲述和倾听的要求,以便促进幼儿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3、活动中教师应让幼儿有自由交流的时间,并提醒幼儿有秩序发言,在别人发言时注意保持安静倾听。
4、集体阅读到某一页时,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说清该页的内容,教师应鼓励幼儿质疑,用“是这样吗?还有别的意见吗?”等来激励幼儿相互解答,解决相应的难点。
5、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关活动中的难点,我应该多利用教具、多媒体及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我可以边利用图片教具边朗读故事有关伤心、高兴等词的一段,这样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教,幼儿主动的学。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七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竹篱笆和牵牛花各自从难过到高兴的原因。
2、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一、出示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出故事。
1、这是谁?你见过它吗?
2、陈老师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看见一个伤心的竹篱笆,它为什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察图片,在猜测中理解故事内容。
1、猜想故事第一段。
你看到竹篱笆是怎样的表情?你猜猜它为什么很伤心、难过?
2、猜想故事第二段。
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提问:(1)竹篱笆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看到牵牛花在哭,竹篱笆会问它什么?牵牛花又会怎样回答?(请幼儿自由表述,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及看法。)。
3、猜想故事第三段。
提问:竹篱笆会帮助牵牛花吗?是怎样帮助它的?是谁帮助了它?
4、猜想故事第四段。
提问:看到了什么?他们开心吗?竹篱笆帮助了别人,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帮助别人很快乐。)。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边看图片边听录音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竹篱笆与牵牛花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和你猜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吧。
2、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并表演故事情节。
3、教师小结:哦,原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真快乐。
四、幼儿组织讨论,拓展经验。
你帮助过小伙伴吗?是怎样帮助他的?
帮助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八
1、初步欣赏童话,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情绪转变的原因。学习词语:“孤零零、”“寂寞”。
2、通过看图和讨论,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3、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一、谈话活动:
1、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竹篱笆吗?幼儿讨论。
2、教师手拿牵牛花的图片提问引出活动。
教师:这是什么?它今天有些不高兴,怎么办呢?
2、幼儿合理猜想,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1、教师边放课件边讲述一遍故事。
三、利用课件再次欣赏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利用课件再次欣赏故事。
2、教师:竹篱笆一开始高兴吗?为什么?为什么是孤零零,什么是“寂寞”?
3、教师:后来竹篱笆为什么会高兴起来?
四、组织幼儿在已有的基础上讨论,感受故事中表达的情感。
1、教师:为什么竹篱笆后来感到幸福及了?它是怎么说的?
3、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引导幼儿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五、活动延伸:
情景表演《竹篱笆和牵牛花》。分别请幼儿扮演竹篱笆、牵牛花、蝴蝶、蜜蜂、小朋友。帮助幼儿用故事里的词语表演。巩固对故事的理解,从而体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本次活动以谈话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识来导入的,幼儿比较感兴趣,他们能大胆说出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识。用自己的大胆想象猜测牵牛花之所以伤心的原因,然后通过完整欣赏故事,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对故事的理解,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情绪转变的`原因。让幼儿观察牵牛花的表情,让幼儿大胆猜测牵牛花之所以伤心的原因。接着出示难过的竹篱笆小图片,让幼儿猜测他们之间出现了什么事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开展讨论,帮助幼儿提升:帮助自己就是帮助别人,分角色表演。这样层层递进,充分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特别是在表演的环节,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状态,参与性极强。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幼儿回答问题时,有的很积极,有的不但不发言,还不会倾听。还有少数的人不在随着老师一起讲。对于活动中的“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是本活动中的难点。虽然能讲出“孤零零、寂寞”等词,但故事中语句没有说出,感觉有点难度就放弃了。今后在表演区域中有待巩固。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九
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竹篱笆和牵牛花各自从难过到高兴的原因。
2.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出故事。
1.这是谁?你见过它吗?
2.陈老师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看见一个伤心的竹篱笆,它为什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察图片,在猜测中理解故事内容。
1.猜想故事第一段。
你看到竹篱笆是怎样的表情?你猜猜它为什么很伤心、难过?
2.猜想故事第二段。
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提问:(1)竹篱笆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看到牵牛花在哭,竹篱笆会问它什么?牵牛花又会怎样回答?(请幼儿自由表述,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及看法。)。
3.猜想故事第三段。
提问:竹篱笆会帮助牵牛花吗?是怎样帮助它的?是谁帮助了它?
4.猜想故事第四段。
提问:看到了什么?他们开心吗?竹篱笆帮助了别人,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帮助别人很快乐。)。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边看图片边听录音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竹篱笆与牵牛花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和你猜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吧。
2.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并表演故事情节。
3.教师小结:哦,原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真快乐。
四、幼儿组织讨论,拓展经验。
你帮助过小伙伴吗?是怎样帮助他的?
帮助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十
1、初步欣赏童话,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情绪转变的原因,学习词语:“孤零零”“寂寞”。
2、通过看图和讨论,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3、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一、谈话活动:
1、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竹篱笆吗?幼儿讨论。
2、教师手拿牵牛花的图片提问引出活动。
师:这是什么?它今天有些不高兴,怎么办呢?
3、幼儿合理猜想,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1、教师边放课件边讲述一遍故事。
三、利用课件再次欣赏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利用课件再次欣赏故事。
2、师:竹篱笆一开始高兴吗?为什么?为什么是孤零零,什么是“寂寞”?
3、师:后来竹篱笆为什么会高兴起来?
四、组织幼儿在已有的基础上讨论,感受故事中表达的情感。
1、师:为什么竹篱笆后来感到幸福及了?它是怎么说的?
3、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引导幼儿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五、活动延伸:
情景表演《竹篱笆和牵牛花》。分别请幼儿扮演竹篱笆、牵牛花、蝴蝶、蜜蜂、小朋友。帮助幼儿用故事里的词语表演。巩固对故事的理解,从而体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本次活动以谈话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识来导入的,幼儿比较感兴趣,他们能大胆说出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识。用自己的大胆想象猜测牵牛花之所以伤心的原因,然后通过完整欣赏故事,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对故事的理解,感受竹篱笆和牵牛花情绪转变的原因。让幼儿观察牵牛花的表情,让幼儿大胆猜测牵牛花之所以伤心的原因。接着出示难过的竹篱笆小图片,让幼儿猜测他们之间出现了什么事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开展讨论,帮助幼儿提升:帮助自己就是帮助别人,分角色表演。这样层层递进,充分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特别是在表演的环节,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状态,参与性极强。
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幼儿回答问题时,有的很积极,有的不但不发言,还不会倾听。还有少数的人不在随着老师一起讲。对于活动中的“找出故事中有关篱笆和牵牛花不高兴和高兴的词语。”是本活动中的难点。虽然能讲出“孤零零、寂寞”等词,但故事中语句没有说出,感觉有点难度就放弃了。今后在表演区域中有待巩固。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十一
1、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2、能用欢快、跳跃的声音唱准“滴滴滴滴滴滴————答”乐句,创造性地表演唱歌曲。
3、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萌发喜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1、活动前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
2、春天图片一幅,小图片若干,录音带,制作春天课件(根据歌词内容)。
1、设置情境,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1)出示图片,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用优美的词汇描述一下春天哪些景色最美,在全面观察画面的同时重点认识“篱笆”。
(2)互致问候,教师可将“滴滴滴滴滴滴————答”这一乐句的节奏,用“啦啦啦啦啦啦———啦”代替,并运用游戏化的口吻向风儿问好,利用“风儿吹向不同的方向”来引导幼儿进行多次练习。
2、倾听歌曲,感受、欣赏。
(1)听录音欣赏一遍歌曲。教师可提问幼儿: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是几拍子的?并请幼儿随音乐做拍肩、拍腿等动作,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体验乐曲舒缓的感觉。
(2)教师清唱一遍歌曲,引导幼儿说一说:风儿在唱些什么?它唱出了春天里的哪些变化?提示幼儿用歌词里的内容回答,教师把它唱出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3、演示课件,学唱歌曲。
(1)可先借助课件中的静止画面,引导幼儿逐段理解歌词。然后再借助课件动态播放,帮助幼儿学习完整演唱,重点掌握“滴滴滴滴滴滴————答”这一乐句的节奏。
(2)可启发幼儿想象:微风吹进小篱笆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当小篱笆上的积雪融化成小水滴往下滴时,应该怎样唱呢?引导幼儿讨论并得出结论:歌曲应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最后的“滴滴滴滴滴滴————答”应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幼儿练习演唱。
(3)幼儿分组、集体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结合肢体语言表现歌曲,注意提示歌曲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十二
1.练习画横线和竖线。
2.有正确的握笔姿势和良好的绘画习惯。
3.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1.动物头饰3个,一段音效,一幅范画。
2.人手一盒油画棒,动物图像作业纸。
一、谈话活动,引起幼儿的注意。
动物园是小朋友最喜欢去的地方,你有没有去过?你看到了那些动物?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二、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电话铃声响了)"喂,你好,哦,你是动物园的,什么?你们动物园有一些动物逃出来了?有老虎,狮子,还有大灰狼,真的?什么,马上要逃到小(3)班来了。……"(话还没讲完,3个大班小朋友戴着头饰冲了进来,装成老虎,狮子,大灰狼等动物朝着小朋友大声吼叫,夺门而去。)哎呀,小动物们都逃出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会吃人的。)那怎么办呢?动物园的叔叔阿姨急死了,你们快替他们想个好办法吧!(用枪把它们杀死,把它们打死……)这个办法好吗?把它们杀死了,小朋友就看不到它们了。我们应该保护动物,而不是把它们杀死。赶快想办法。(把它们关到笼子里去,像动物园里一样把它们隔离开……)这个办法真不错,我们可以用隔离网把它们隔开,这样它们既伤害不到我们,又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样多好啊!
三、出示背景图,教师示范画。
刚才小朋友说了,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是住在笼子里的,那笼子是什么样子的呢?(一格一格的,用铁丝做的……)小朋友看的真仔细!铁丝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直直的.。)对了,是直直的,就好像由许多横线和竖线拼起来的。你们看,它是谁?(出示狮子背景图)这只狮子给刘老师打了麻醉针,所以动不了,要赶快画上隔离网才行。你们先看好老师是怎么画的。
1、示范画横线。从纸的最左边开始一直画到纸的最右边,画一条直直的线,像一根小棒一样。画一条,往下移一点,再画一条。画许多许多条横线。
2、示范画竖线。从纸的最上边开始一直画到纸的最下边,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好一条,往旁边移一点,再画一条,画许多许多条竖线。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出要求:
1、选一支深色的油画棒笔。
2、一只手按住纸,尽量把线画直一点,不要弯曲。空的距离不要太大,要不然,动物会逃出去的。
3、握笔不要太上,也不要太下,握在指定的地方。身体坐直,不要靠紧桌子,头不要低的太下,注意保持距离。
老师的要求听清楚了吗?请你选一张你喜欢的动物,开始画吧。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从纸的最边端开始画,不要画到桌上,注意画面整洁。
五、欣赏作品。
哇!小朋友画的真棒,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谁画的隔离网最牢固,小动物不会逃出去。动物园的叔叔阿姨一定很着急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去吧。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十三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们对汉字认识有限,导致他们在学习一些歌词较长、段落较多的歌曲时,经常会出现记不住歌词、混淆段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内容等问题,从而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便试图寻找能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歌词的办法。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图画很敏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大体甚至准确地描述图画内容,我便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图画来记录歌词帮助孩子们理解记忆呢?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就设计了《小篱笆》这节音乐活动。
1.学会歌曲《小篱笆》第一段,帮助幼儿准确地记忆理解歌词内容。
2.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3.简单了解3拍子的节奏。
《小篱笆》第一段音乐画图用的纸和笔(师用)琴
师领幼儿随音乐入场,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引出歌曲《小篱笆》。
一、请幼儿认真倾听歌曲,师用画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师唱第一遍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师唱第二遍,帮助幼儿逐句分析、理解歌词内容,并画出相对应的图画。
2、师幼一起看图,完整地说出歌词。
二、简单向幼儿介绍3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1、放音乐,师幼共同看图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引导幼儿了解3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3、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打着节奏,再欣赏一遍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师弹琴,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跟唱歌曲。
2、师弹琴,请幼儿完整地合唱歌曲。
3、放音乐,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活动结束,师领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十四
设计意图: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们对汉字认识有限,导致他们在学习一些歌词较长、段落较多的歌曲时,经常会出现记不住歌词、混淆段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内容等问题,从而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便试图寻找能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歌词的办法。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图画很敏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大体甚至准确地描述图画内容,我便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图画来记录歌词帮助孩子们理解记忆呢?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就设计了《小篱笆》这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会歌曲《小篱笆》第一段,帮助幼儿准确地记忆理解歌词内容。
2. 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3. 简单了解3拍子的节奏。
活动准备:
《小篱笆》第一段音乐 画图用的纸和笔(师用) 琴
活动过程:
师领幼儿随音乐入场,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引出歌曲《小篱笆》。
一、 请幼儿认真倾听歌曲,师用画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 师唱第一遍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师唱第二遍,帮助幼儿逐句分析、理解歌词内容,并画出相对应的图画。
2、师幼一起看图,完整地说出歌词。
二、简单向幼儿介绍3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1、放音乐,师幼共同看图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引导幼儿了解3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3、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打着节奏,再欣赏一遍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
1、 师弹琴,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跟唱歌曲。
2、 师弹琴,请幼儿完整地合唱歌曲。
3、 放音乐,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活动结束,师领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十五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提示理解歌词内容,唱准“嘀嘀嘀嘀嘀嘀——答”乐句。
2、感受三拍子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
3、图谱。
活动流程:
1、游戏导入。
师:“春天来了,开出你们的小汽车跟老师一起去郊游好吗”。(老师带领幼儿用《小篱笆》中的旋律唱“滴滴滴滴滴滴——答”模仿汽车开动的声音)。
2、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歌曲。
(1)、播放一遍歌曲录音。
提问:“歌曲中提到了什么?”“唱出了春天的哪些变化?”
(2)、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
(3)、再次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
3、图谱学歌词。
(1)、出示图谱。
提问“谁能用好听的句子说出这幅画中有什么?”
(2)、老师边指图谱边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4、引导幼儿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1)、“这首歌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2)、老师弹奏乐曲,让幼儿随音乐做拍肩、拍腿等动作。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体验乐曲舒缓的感觉。
5、老师带领幼儿通过游戏学唱歌曲。
(1)、老师带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圆圈,通过跳圆舞曲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启发幼儿想象;微风吹进小篱笆给人的感觉很连贯,很优美。幼儿自由创编三拍子的舞蹈动作,老师带幼儿把动作加到歌曲当中集体或分组演唱歌曲。
小结及反思。
1、在看图谱环节没有让幼儿之间以不同的形式互动交流。
2、在幼儿基本会唱歌曲后,让幼儿表演了几个单一的动作后就集体展示了,个别小朋友的兴奋状态还未被完全激发,应该再给孩子更多的时间让孩子自由唱唱,表演表演。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十六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围墙吗?你见到的围墙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大家见到的围墙好多都是高高的大墙,从里面看不到外面,今天我们来学习《花篱笆》欣赏一下这特别的围墙。(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感知阶段。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课文。(记住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认生字情况。
3.检查生字。(用摘苹果比赛的形式)。
精读感悟阶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同学们,今天学得真棒,现在读课文,你一定会读得很通顺!快来试一试吧。
2.师提出问题:你喜欢花篱笆吗?把你喜欢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并说一说为什么?
(1)讲第二段时,教师自绘两幅图,结合图指导朗读。
(2)讲第四段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理解画一画,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画上的内。
容,评一评是否画出。
花篱笆那种浓浓的乡情。
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可分行读,分男女读,指名读,以读代讲,使学生体会出花篱笆带给人的是浓浓的亲情与温馨。
3.美丽的花篱笆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它,让我们带一种喜欢的心情再美美地读一遍课文。
四、指导生字书写。
1.用生字卡片巩固学生认字。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怎样记住要求会写的这些字。(随机点拨)。
3.让学生练习组词。
4.练习书写。
课后向生活延伸:如果你是花篱笆,你想对我们说点啥?试着说说。写在小本本上吧。
读《童年书架》。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说出花篱笆是乡村独好的风景。
引导学生理解2、3、4自然段,学生说到哪段就讲哪段。
使学生体会出花篱笆带给我们的亲近感。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十七
篱笆那边。
教学目标。
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寓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层面上来阐述哲理的。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讨论: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或代表着种种清规戒律。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唯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7、诗人为什么说“上帝”如果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明确:孩子是纯真无邪的,孩子对美好的事物有本能的向往与追求。“上帝”如果抛开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开了一切清规戒律,恢复其纯真无邪的本性,他一定也会爬过去追求世间美好的事物。
8、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示。
三、小结: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这是哲理诗的显著特点。而哲理诗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训示式的说教,而在于悟性的启迪,学习时应由诗的表层意象入手,展开联想,逐层深入,最终触及主旨,才能理解诗歌中包容的深刻寓意。另外,哲理诗总会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留下某种不确定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拓展诗歌的艺术空间。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十八
千代尼(chiyo-ni,1703—1775),又称“千代女”,或“加贺千代女”,是最为世人所知的日本俳句女诗人。她小松尾芭蕉(1644—1694)五十九岁,是他的再传弟子,可说是女版的芭蕉、女中“俳圣”,在俳句几乎是男性作者天下的那个时代,为女性创作者占了一席之地。
她相貌绝美,能诗能画,诗风晶莹澄澈、感觉鲜明,不仅饱富芭蕉式知性与智力之美,而且充满女性特有的纤细感性,具备呈现阴柔美、官能美的能力,自在、自然地让内在与外在世界相振、相交、相容,让(女)诗人的心足以“略大(或略小)于整个宇宙”。她比小林一茶(1763—1827)大六十岁。
小她十三岁的与谢芜村(1716—1783)在他1771年一首俳句的前书中写说“加贺、越前一带,颇多知名的俳句女诗人,姿弱、情痴,为女性诗人之特色也,今戏仿其风格”——他戏谑的对象即是出身加贺的千代尼以及她出身越前的俳友歌川女(?—1776)——但芜村1774年编选、出版的女俳人俳句选《玉藻集》里却郑重地请千代尼写了序。
实际上,千代尼生前即出版有两本自己的俳句集——同乡后辈俳人既白所编的《千代尼句集》(1764,收五百四十六首俳句)以及《俳谐松之声》(1771,收三百二十七首俳句),且在世时诗作被选入逾百种各家选集,可说是当世备受瞩目、肯定的诗人,芜村请她写序,实相互辉映、互添荣耀也。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十九
1.体会文章赞美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理解吸收文章代美的词语。
3.理解文章高屋建领的结构。
4.理解篇末一段的深层含义。
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吸收文章代美的词语。
(2)理解文章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
(1)理解文章高屋建领的结构。
(2)理解篇末一段的深层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绚丽(xuan4)浓郁(yu4)额首(han4)矜持(jin1)屈尊纡贵(yu1)绿草如茵(yin1)。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1)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2)绚丽:灿烂美丽。
(3)浓郁:(花草的香气)浓重。
(4)娇艳:娇嫩艳丽。
(5)额首:点头。
(6)措词: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
(7)矜持:拘谨,拘束。
(8)劳碌:忙碌,事情多而辛苦。
(9)眼花缘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10)屈尊纤贵:指旧时代地位高贵的人自己降低身分偏就。
(11)绿草如茵:绿草像铺着一层褥子一样茂密。
3.朗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入。
这也是一篇童话,作者让不是同时开的花儿聚在一起,比美论贵,而默默无闻的二月兰却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什么道理呢?请看课文。
三、正课。
1.提问:榆叶梅说的话表现它什么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榆叶梅过分抬高自己,把别人都算成了背景,表现它骄傲狂妄的性格。
2.提问:玫瑰花的语言、动作,表现它什么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玫瑰花认为自己出身名门,品种珍贵,异常娇艳,表现它骄傲自大的性格。
讨论并归纳:“要说出身名门,当然要数我了。我自古有花相之名,其高贵自不必说。”
4.提问:芍药的语言、神态,表现它的什么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芍药端庄地颔首微笑,话虽没说出口,但仍可看出它以高贵自矜的性格。
5.提问:桃花、杏花的话表现它们的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它们争着认为自己开花最早,是带头的,埋怨人们没有赞美它,表现它们自夸的性格。
6.提问:迎春花的言行表现它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迎春花认为自己能做药材,治病养人,很有用,还得意地摆动枝条并微笑,表现她自夸的性格。
7提问:白丁香和玉兰的话表现它们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它们互相吹捧,阿谀奉承也正希望别人说自己的好话。表现它们阿谀奉承,爱表现自己的性格。
8.提问:小男孩为什么喜欢二月兰?他预备把二月兰送给老师有什么深意?
讨论并归纳:小男孩喜欢二月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而又谦虚谨慎的精神,他觉得敬爱的、终日辛勤劳碌的老师也具有二月兰一样的精神。所以他预备把二月兰送给老师。
9.提问:最后一段写花儿们沉默着,都有点不好意思。它们为什么不好意思?
讨论并归纳:它们为刚才自己骄傲自大,狂妄自夸的言行感到羞惭。
四、小结。
本文用大量的篇幅写榆叶梅等花儿的对话,表现它们骄傲自大,狂妄自夸的性格,如水蓄于库中,一开匣便可一泄千里,这是蓄势。篇末谈谈一笔写小男孩不屑于这些高贲娇艳的名花,而只钟情于矮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而又谦虚谨慎的二月兰,虽未浓墨重彩描写,然作者的用意已显笔端,其情浓郁,甚于各种花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范文(20篇)篇二十
本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以下这几个方面的思想:
一是合理运用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我们知道,语文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教学《花钟》时,学生除了从教材上获取信息之外,我有意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有关花钟和有关各种花的信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体验、感悟教学内容,尤其是课前,我要学生去查找有关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在课中交流,使课内外相结合,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从最有趣的段落学起,打破了顺序式的教学模式,并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取舍,突出了重点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二是突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因此,我在进行《花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更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方法,让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解、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教师只是在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自我建构,学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