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自己的进步提供参考和指导。手里有一份珍贵的心得体会范文,那么,你就拥有了无穷的学习和思考资源。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同时提出要求,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对财务人员必须有更高的要求:精通财务知识的同时,还要精通业务,具备战略性思维。必须从整个学校的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的财务管理,包括财务预算,财务分析和业绩评价。通过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努力提高财务分析能力。11月份,财务处通过外出学习、市财政局统一的学习、部门内部学习,向全体财务人员普及了内部控制的学习,建立成本控制和管理体系,以降低经营成本,确保成本效益优化的原则,合理的分配、管理资源,做好今年的预算工作。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二
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等“四种意识”,其中,看齐意识是其他三个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所有党员的基本遵循。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xx年关于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强化四种意识的。
心得体会。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7月6日下午,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部署要求和“。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安排,国家物资储备局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孙霖同志为国家物资储备局全体党员干部和系统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讲党课。
孙霖同志指出,“七一”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既要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又要深刻理解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方面要求。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用重要讲话精神指导物资储备事业改革发展实践。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孙霖同志强调,增强“四个意识”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根本要求,政治意识是管总的,是前提和基础,大局意识是关键,核心意识是根本,看齐意识是标尺。“四个意识”既有各自的规定性和明确要求,又彼此联系、互为支撑,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加强党的领导上;二是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三是体现在严守纪律和规矩上;四是体现在强化责任担当上。对进一步抓好全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孙霖同志提出四点要求,坚持真学实学,坚持问题导向,用先进典型促学带学,加强督导检查。
孙霖同志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把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到推动物资储备改革发展全过程,真正把增强“四个意识”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委党组部署要求结合起来,与全力以赴抓好巡视问题整改结合起来,与抓好当前物资储备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巡视整改各项任务;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以业务工作成果检验“两学一做”成效,推动物资储备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国家物资储备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在京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各储备物资管理局、办事处机关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基层单位及出资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党中央就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湖南省委高度重视、提早谋划、全面部署,把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实,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凝聚强大力量。
推进“两学一做”,“学”是基础,要把学习党章和学习系列讲话统一起来,在学系列重要讲话中加深对党章党规的理解,在学党章党规中深刻领悟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和实践要求,尤其是认真贯彻落实对湖南的重要讲话精神。“做”是关键,要坚持以学促做、知行合一,推动党员干部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在实施“一带一部”战略、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中建功立业。提高“两学一做”实效性,其关键在于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增强“四个意识”,最根本的是要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经常主动全面地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决策部署看齐。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神,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道路、重要保障、物质基础、发展环境、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创造,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要全面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内涵,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梦、经济发展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新理念、“五位一体”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交国防、宣传思想工作和精准脱贫等方面的重点内容,深刻理解讲话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准确把握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精髓,从信仰追求、历史担当、务实作风、为民情怀、科学方法和敬业精神等方面向看齐。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抓住“关键少数”影响“绝大多数”,在全面准确、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推动系列讲话学习走向深入,向中央交出优秀答卷。
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等“四种意识”,其中,看齐意识是其他三个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所有党员的基本遵循。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它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为我们所有党员提供一次“充电和补钙”的大好机会。只有通过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才能促进我们海事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四种意识”的全面强化。我们作为普通党员,一是必须要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四种意识”要求,时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从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和规矩、政治定力等方面增强政治意识;从明晰大局的基本特征、局部服从全局等方面增强大局意识;从保持思想一致、方位一致、步调一致等方面增强核心意识;从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注重典型示范等方面增强看齐意识;二是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之本,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正己之魂;三是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把党章党规学习作为终身的“必修课”,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克己奉公;四是带头增强核心意识,积极带头贯彻落实局党委的决策部署,真正发挥处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不断推进处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
同时,在日常海事安全监管工作中,要突出看齐意识,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要始终以局党委为标杆,层层看齐、层层表率,形成同舟共济建设淮阴海事的强大动力,并力求做在先、干在前,以做“合格党员”为基本要求,示范履职,全面促进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7月20日,无锡市锡山区总工会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全体在职党员和退休党员围绕“学习系列讲话,增强四个意识”开展大讨论,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方宏伟主持会议。
“强化‘四种意识’,要做到把政治意识放在首要,从大局看问题,坚决拥护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主动向党中央看齐。”“要增强‘四种意识’,必须要用学习武装头脑,强化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的主动性、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作为区总工会普通一兵,我觉得我们每个党员同志都要有大局意识,说的话、做的事、谋划的方案都要从有利于团结广大职工、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党和人民的角度出发”,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各自的体会和感想,作了重点交流发言,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讨论。
区总工会副主席沈威威在发言中指出,“四个意识”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要求,是检验党员素养的试金石。要切实理解和领会好“四个意识”的深刻内涵和相互联系,切实强化增强“四个意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做新形势下的合格党员。
专题大讨论结束后,区总全体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了《用典》微视频,认真领会学习古典名句蕴含的深邃寓意和用典的现实意义。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三
区档案局党支部召开了以“增强看齐意识,用系列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为主题的研讨会。会议指出,提出的看齐意识,实质上就是指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做到把党章意识、党员意识放在第一位,这既是一种政治责任和政治要求,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思想修养。
研讨会上大家围绕向谁看齐、怎么看齐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作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要做到“三个必须”,解决好“向谁看齐”的问题。必须经常、主动、坚决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必须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必须向省委、市委和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安排看齐。增强“看齐意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地坚持以党中央为最高标杆,以中央要求为行动指南,落到实处、走在前列、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层层立标杆、级级作示范,真正做到政治上站得稳立场,思想上辨得清方向,行动上步调一致、令行禁止。
大家认为,增强“看齐意识”,必须要结合自身业务实际,向先进典型、模范标杆看齐,学习借鉴成熟经验推动自身工作发展。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四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在北京顺利闭幕。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第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11月15日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的见面会上,总书记说,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沉沉的担子。
当代中国正在朝着民主法治的大路迈进,人民当家做主已经成了时代的潮流,群众的呼声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起,就始终与广大劳动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党一直铭记:脱离人民群众的政党是不能长久存在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无法真正干成一番大事业的。基于此,党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提炼出了诸多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断被继承,被创新,指引着中国向着更加开阔的康庄大道走去,带领着各族人民勤劳致富,奔向小康。
习书记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是对党的责任,是对人民的责任。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我们受到过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西方列强的侵害。中国共产党在危难之际,唤醒了人们的意识,带领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78年,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认清国际局势,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思想,使得中国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发展变革。几十年来,党始终在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奋斗。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模范带头作用,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直以来,党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党深深了解:只有把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下更大力气,更有效地解决其他更加复杂的问题。人民群众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党离不开人民群众,就像鱼离不开谁一样。党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人民,关注民生,切实保障人民利益。
习书记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习书记的话语体现了“团结人民”“为人民服务”等先进党员思想。我们相信,在当代中国,有千千万万优秀的共产党员奋斗在祖国建设事业的第一线;他们的工作不分贵贱,职位不分高低,他们有的都是一颗像习书记那样热忱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一个党员优秀的品格,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规范着自己的言行。我们相信,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这样的优秀党员会越来越多,中国的建设发展事业会越做越好。中国共产党定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中考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月考试题满分为100分,共两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识图、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从题量上,覆盖的知识面本册所有知识,侧重于前四单元,基本上测出学生对本册知识所要求的掌握情况。从难度上,试题比较简单。没有怪题、偏题,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共25个选择题,分值为50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基本在34分左右,错误的主要是9、12、19、20小题,原因如下,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在那个地区没平时也是讲课比较容易忽视的地方。第12题是个组合式选择,新中国在巩固政权方有注意到,面取得的成就的时间把握不准,审题的盲目造成了学生的失分现象。第二大题为判断解析题,学生审题能力不强,没有读懂题。由于平时没有做过类似的题型,所以出现了9分多数得了6分、第三道题错的比较多,读题的侧重点不对。
第三大题材料解析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打败“美帝野心狼”标志答成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过程。第四小题小题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只能答对两点。第四大题出错的主要在第2小题,学生对“土地所有制的转化认识不清”答题不看图想当然。对农村科技创新提合理化建议提不出来正确的建议。实际是他的意义的变形。从卷面来看试卷出现的缺点是书写不工整,不规范,说明了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的程度不够。
三、教学建议。
1、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
《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
2、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
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3、加强训练,注重巩固。
教师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落实每一堂课后的作业练习,落实好练习册的习题,反复落实基本知识点,注重巩固。
4、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5、要重视读图、识图、填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课本图;以图读史,以图讲史,建立紧密的图文联系,进而挖掘课本图的隐性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图片,一定要让学生识记、理解、掌握。加强对材料题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五
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突出强调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政治内涵,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充分认识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政治斗争。
——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就是要从确保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上看,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腐败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搞腐败说到底就是政治上变质,是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彻底背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从“两个务必”到全面从严治党,一代代共产党人为跳出历史周期率不懈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不懈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政治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开展政治巡视,查办案件首先从政治问题查起,坚决消除党内存在的政治隐患,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我们党在解决党内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净化纯洁。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开展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要求“政治问题要从政治上来解决”。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必须深刻认识各类腐败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提高政治判断力;深刻领会体悟党中央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的决心意志,提高政治领悟力;按照党中央指明的方向、路线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高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就是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重大政治判断。
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斗争。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四亿人民。必须清醒认识到,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威胁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贪腐行为更加隐蔽复杂。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四风”成为腐败滋长的温床。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一贯到底。
——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就是要牢牢树立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政治决心,清底存量、遏制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提出“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到要求“通过有效处置化解存量、强化监督遏制增量”,到强调“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党中央严厉惩治腐败、去存量遏增量的态度始终不变、决心始终不减、尺度始终不松。
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必须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深化金融、国企、政法等领域反腐败工作。历史经验表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常常腐败问题多发,资金资源密集领域往往腐败问题易发,必须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领域和环节,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国企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腐败问题,决不让腐败分子侵蚀国家和人民财富,决不允许再滋生一批“硕鼠”、“蛀虫”。要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持续惩治国有企业腐败问题,加大对政法系统腐败惩治力度,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保护伞”,决不让其再祸害百姓。
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腐败问题和“四风”互为表里。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已经八年多,仍然有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积习难改,仍然有人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时搞表面文章、形象工程。在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吃喝、餐饮浪费等歪风陋习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
——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就是要深刻认识惩治腐败是强化监督的前提,也是强化监督的结果。
没有有效惩治腐败,监督就会软弱乏力;强化监督发现了线索,就要坚决惩治。必须从政治上领会好领会透党中央精神,正确把握惩治腐败与强化监督的关系。一方面要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严惩这一手什么时候都不能松、不能软,有腐必反、有案必查,把惩治腐败作为强化监督的强大后盾,始终做到“后墙”不松,让党员、干部知畏知止,让违纪违法者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主动投案、回归正途。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做实做细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既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同时加强对问题线索的核实了解,以监督的全覆盖为审查调查提供高质量“案源”,使惩治腐败成为强化监督的结果。
——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就是要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过去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以及在陕西、山西、宁夏、安徽、湖南等地考察时,反复强调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要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既讲依规依纪依法,又讲思想政治工作,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在思想教育中释纪释法,在执纪执法中传道传情,纪法情理贯通融合,使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必须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将防腐措施与改革举措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推进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有针对性地补齐制度短板,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六
党的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治国理政总体方略更加完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复杂局面更加专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更加坚实,民生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大国地位和大国形象更加凸显,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更加提升,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极大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极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中央政治局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各条战线,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各个方面,都率先垂范,全方位、高标准发挥出了模范带头作用,为全党作出了表率。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深化的关键时期,中央政治局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为全党作出表率,树立标杆,形成示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在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巩固和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成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向高标准努力。要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体现到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体现到对分管工作的管理上,体现到严格要求自己上,按照中央的要求,把重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要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全市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学习中央精神更深入,贯彻中央要求更全面,执行中央决定更坚决,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中央要求的全力去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决不允许出现与中央要求不一致的言行,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树立正确大局观,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胸中始终有大局,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自觉在大局下行动,自觉为维护大局、服从服务大局作贡献,全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任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决不能打所谓的“擦边球”,自行其是。说话、做事要始终坚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切实增强看齐意识,坚决、自觉地,主动、经常地,全面、具体地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从市委会做起,层层立标杆、作示范,形成强大的引领力量,推动全市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形成自觉、形成常态、形成长效。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于律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做到清正廉洁、个人干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职位越高,越要慎独慎微,越要毫无私心,越要依法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把手中权力用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上。更加严格要求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教育他们力戒特权思想和享乐思想,时时处处遵纪守法。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真抓真管。
要联系反面典型,高度警醒,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认真学习,注重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切实做到“五个必须”,管好自己、做好工作。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要坚持真抓实干,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无论谋发展、抓改革,还是保稳定、惠民生,都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事,苦干加实干,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敢于担当、知难而进的勇气,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去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按照中央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七
经验是指经过阅读和实践后形成的一种接受性写作。语文阅读体验类似于数学阅读笔记;经验是指将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和记录反映出所学的内容,类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新论述。认真学习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第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这个脍炙人口的比喻,深刻揭示了理想信念之于共产党人的内在联系。我们解决已知世界的问题要靠知识,解决未知世界的问题靠信念,信念的最高层次是信仰,而把信仰目标化就是理想。信仰的核心,讲到底就是“为了谁、依靠谁”。回望近代百年风雨,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的国家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于一叶扁舟上的只有几十人的小党,成长为拥有8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带领中华民族完成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转变,靠的就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为的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理想。如果没有或者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苏联之所以会解体,苏共之所以垮台,重要原因就是理想信念动摇了。党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存,民无魂不聚。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第二,确立中国梦这一共同的理想信念。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中国梦凝聚共识、激励人心。中国梦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精神纽带,为每个国人注入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实现中国梦与每个中国人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人生价值、社会理想、责任所在。确立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我们把眼光放远,要学会从战略的高度、发展的视角、理性的态度客观看待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要看到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快的中国情况更为复杂;要看到我们用几十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发展的快速期也必定是矛盾的浓缩期;要看到当前我们正步入改革“深水区”和社会转型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更棘手。然而,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这条道路,更加自信当前是最接近也最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
第三,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志在顶峰者不会半坡退却,信念迷失者常有歧路彷徨。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指出: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理想信念缺失的问题。他还强调,“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这一条”。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杨善洲,党的许多优秀领导干部,都是理想高于天、责任重如山,全身心投入到实现崇高理想的奋斗中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三严三实”。理想信念只有经过实践的砥砺才能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经常扪心自问:面对形势任务,学习修养怎么样;面对岗位职责,敬业精神怎么样;面对进退去留,思想认识怎么样;面对利益反差,个人心态怎么样?所有这些问题,说到底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抓好思想理论教育这个根本,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抓好党性修养这个核心,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追求高尚的价值观,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只有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总书记的系列讲话通篇都贯穿了一条红线,这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贯穿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这也是系列讲话活的灵魂和精神实质。学习总书记讲话,最根本的就是学习其中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第一,牢牢站稳人民群众的立场。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境界就不同。站在个人立场,成就的是小我;站在国家民族、人民大众的立场,成就的则是大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原则的问题。《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人们常说,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历史一再启示我们,只有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第二,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原理。比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原理,关于阶级、政党、国家的原理,关于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原理等,都科学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正确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尽管时代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理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坚持,并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第三,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要善于运用辩证法正确地观察分析事物,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对立统一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更多的是复杂矛盾而非一般问题。解决问题靠力度,解决矛盾靠艺术。要切实掌握矛盾分析方法,运用“矛盾论”和“两点论”来观察和处理问题,不断增强工作和决策的科学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用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来看,还要放到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来看。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分析、思考问题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准,为我们观察世界、认识国情、把握大局提供了实践示范和重要启示。
第一,要用两个“200”的眼光看中国。首先,我们要用200年历史的眼光看中国道路。从1840年到2050年,中华民族在200年的历史中要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个100年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个100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完成了第一个百年梦想。从1949年开始到2050年,我们要完成第二个百年梦想,就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次,我们还要从世界200来个国家的发展中来认识中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的脚最知道”。从世界200来个国家走的道路的比较中,我们才能更加明确地认识什么是中国特色,什么是中国道路,什么是我们自己的传统与优势。通过用两个“200”的眼光观察思考中国与世界,我们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重大命题,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优越性,从而进一步凝心聚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第二,要从“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这一国际定位来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复杂环境。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大国,在国际上面对的严峻挑战是必然的。中国的发展崛起,在一些国家看来,是对其主导下的传统国际秩序及地缘政治格局的挑战;在一些周边国家看来,是对领土资源现状的可能改变及本国政治、经济利益的可能冲击。“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愈演愈烈,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干涉、军事包围、经济遏制和文化渗透的压力。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我们在亲身感受到国家日益强大的同时,应逐渐适应与接受机遇与危机并存的生存环境,培育沉着、从容的大国心态,冷静理性地看待来自国际社会的赞誉与诋毁,不为外界的种种鼓噪所动,聚精会神地干好自己的事情,并积极主动地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第三,要从“共产党领导市场经济”这一全新探索来认识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是多样化的,人类文明也是多样性的。30多年来,中国在发展方面正在实践和探索的世界性、历史性的重大课题,就是“共产党能否领导好市场经济”。共产党领导计划经济的模式,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曾取得辉煌成就,但由于模式的僵化最终走到了尽头;资产阶级政党领导市场经济已有数百年的时间,影响极为深远,但近一百多年来,世界经济呈现出“波浪式发展,周期性衰退”的规律,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也面对各种矛盾与问题;“共产党领导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当下正在探索的重大课题,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核心,以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为任务,既顺乎世界潮流,又特立独行,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规律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只要我们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一定会为世界探索出一条全新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道路。
2007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先后写了《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为民办实事重在办事》、《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等三篇文章,表达了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思想。任总书记后,习近平同志的历次讲话中,“人民”都是一个突出的关键词。他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鲜明宣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总书记用自己的务实行为、亲民作为,为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提出了要求。
第一,要心中装有人民。2005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郑九万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在河南兰考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念了自己1990年追思焦裕禄所填的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中指出了焦裕禄精神的实质本义,那就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为民情怀。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过去一年多来的工作轨迹,总结总书记的“时间都去哪了”的时候,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总书记总是与人民在一起。他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牢记在心,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服务之责,为民、爱民、亲民,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第二,要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说到底就是感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总书记从基层干起,最了解基层,对基层干部、基层工作也最有发言权。他还谈到:“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他强调,机关干部接地气很重要,多接地气才能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撼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的工作方法,以真情对待和爱护群众,始终牢记宗旨,竭尽全力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就能使群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也必然能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建立起像鱼水一样的党群、干群关系。
第三,要学会做群众工作。习近平同志在主政浙江期间,曾多次告诫党员干部:“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事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是否熟悉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能否练就解决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本领才干,不说外行话、不做外行事,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工作的效果与效率。我们要以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要契机,强化为民服务的工作实践,走基层、访民生、听民意,要真正挽起裤腿、撸起袖子、脚踩泥土、带着“泥土香”与群众深入交流,了解群众生活的真实面,感知他们的真需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006年2月5日,《浙江日报》刊登习近平同志署名文章《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提出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其著作《之江新语》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谈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倡实干之风,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党的十八大将“求真务实”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告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并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
第一,坚持求真务实就要讲实情。就是讲事物的本来面貌,讲真话、讲真理。讲真话,前提是要听真话。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2012年岁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往河北考察时提出了“得让我看到真正情况,不看那些不真实的”要求,传递出听真言、察实情的强烈信号。“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听真话是一种大智慧。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以善纳群言、闻过则喜的宽广胸怀,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实际行动,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以利于作出科学决策,把工作做到点子上。
第二,坚持求真务实就要办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调研时指出,要使那些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的干部,那些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战场上,花拳绣腿不能防身、制敌;工作中,虚招假式不能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任何决策和规划,如果脱离了客观实际都是伪命题,都属“纸上谈兵”。因此,推进改革发展,要把功夫下在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上,下在解决影响深远的突出问题上,下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实事上,以求实体现求真。任何一项工作部署,如果不体现在行动上,就是空头政治,再美好的蓝图、再动听的口号也不可能变为现实。办实事,既体现工作心态,更体现工作作风。
第三,坚持求真务实就要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当前,国情、党情、民情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凸显,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作为领导干部,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现场去,掌握真实材料,提供真实依据,着力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以敢于担当,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与勇气,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新局面。
国家制度建设是一个现代国家的“基础设施”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新一届中央强烈的制度意识,表明我们党对政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一,要充分认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制度好,坏人干不了坏事;制度不好,好人做不了好事,甚至走向反面。邓小平同志还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到了小平同志说的有30年时间的节点上,同时,也到了能够在制度建设上取得重大成果的时候。制度建设的成效,将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
第二,要与时俱进地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完善制度。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重要成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切合中国实际的制度设计,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同时,制度建设不能固守不变,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不断改革中形成的,也必须在不断改革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开放体系,需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的制度模式。要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新变化,着力解决那些躲不开、绕不过,严重制约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凸显。
第三,要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推进制度发展。支撑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制度是一种多层面多领域的制度体系,其中既有根本性制度和基本制度,又有分层次的具体制度;既有体现国家和社会性质的政治、经济制度,又有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社会、生态及其他各方面制度。而在制度体系中起主导性、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国家的治理体系及其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现阶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本内容是要遵循经济社会现代化需求,处理好政党和国家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需要突出完成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等三个方面的改革任务。总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加强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为形成科学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而努力奋斗。
5月23日、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在驻地举行4次分组会议,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审议民法典草案。24日傍晚,受四川代表团委托,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四川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刘作明介绍代表团有关情况及向大会提交全团建议情况。
刘作明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四川代表团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倍感温暖、备受振奋。代表们一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充分展现了党的领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党的根本宗旨的躬身践行、对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必将极大激发全党全国人民的向心力,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代表们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进一步增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自觉担当担责、积极主动作为,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落实到依法履职、服务群众、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中去。
刘作明介绍,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谈体会、提建议、献良策,踊跃发言。代表们一致表示,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成绩客观实在,部署工作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大家完全赞成,衷心拥护。代表们纷纷表示,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四川实际研究透、运用足、落实好,鼓足干劲,扎实工作,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组会议还讨论通过了以四川代表团名义提出的21件建议,并按要求报大会秘书处。
刘作明介绍,这21件建议分别是:关于健全国家战略储备体系增加战略储备的建议;关于将我国倡议建设的联合国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设在四川的建议;关于出台支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政策的建议;关于加大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支持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建议;关于在四川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创新发展动力的建议;关于加大西部地区交通发展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支持成都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的建议;关于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进一步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建议;关于适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加快川渝电力一体化发展完善送电方式的建议;关于将四川省作为氢能产业综合发展试点示范区的建议;关于支持西部教育发展的建议;关于支持绵阳科技城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大对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大力推进无非洲猪瘟疫病小区建设构建确保生物安全条件下的现代生猪产业体系的建议;关于在四川省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议;关于将广安机场纳入国家民航“十四五”建设规划的建议;关于将成遂广忠黔高铁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和国家铁路“十四五”建设规划的建议;关于支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黄金水道的建议;关于支持乐山核民用技术产业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规划的建议;关于加快撤县设区步伐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的建议;关于尽快启动成都至格尔木铁路建设形成西向战略双通道的建议。
甘肃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任振鹤昨天上午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研讨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和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程晓波、刘长根作交流发言,其他班子成员作书面发言。
任振鹤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贯通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入系统阐述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任振鹤强调,政府系统各级干部要深学细悟、反复研读、逐字消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常践常得,不断加深对国家发展历史方位、阶段特征、指导理论、战略任务的理解把握,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筑牢思想根基,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播者、忠诚实践者。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谋划工作、推动落实过程中始终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干在实处、走在前面,科学把握形势变化,准确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是非对错,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落实。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表对标自觉扛好工作责任,科学谋划、精准发力推动县域经济、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扎扎实实推进创新驱动、产业培育、基础建设、招商引资、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落实重大事项、重点工作联系挂钩制度,加强对分管领域工作的分析研判、统筹调度、推动落实,切实以“铁肩膀”担好硬任务、推动快发展。要进一步增强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的紧迫感,紧盯形势任务、主责主业和短板弱项,建立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自觉补课充电,加快知识更新,不断丰富“工具箱”、练好“组合拳”,努力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共同创造各项工作新的业绩。
近日,自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原文,以及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浅谈体会如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民守法的目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因此,推进全民守法,党员干部必须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学法、用法、尊法,才能带动整个社会形成遵法守法的浓厚氛围。
一是要做尊法敬法的模范。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法治并不体现于大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熟悉,而在于在日常行为中自觉的规范意识。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党员干部必须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尊崇宪法法律作为最基本的政治素质和法治素养,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做尊法敬法的引领者。要摒弃特权思想、人治思维、长官意识,对法治常怀尊崇、信仰之心,不谋求法外特权,不寻找法外之地。要始终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主动扣好法治的扣子,树立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把握住自己、守护好底线,做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的表率,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的鲜明导向。
二是要做学法守法的模范。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把学习和掌握法律作为修身、为人、从政、做事的必修课程、必备素养、必过门槛,带头学习宪法和法律,努力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努力做到先学一步、多学一些、学高一筹。只有精通法律知识,绷紧法律之“弦”,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把宏观抽象的依法治国转化为具体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做到行为上的自觉。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时时处处以宪法法律为准绳,坚守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三是要做依法用法的模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依法治国不仅是治理的革命,同时也是触及领导干部灵魂的革命。在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要正视手中掌握的每一丝权力,坚持原则,守住法与纪的防线,做到“言必合法、行必守法”,时刻提醒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切实将法与纪的标准变为自觉行动,做到时时、事事都用法律标尺来考量自我、校正行为。要坚决反对一切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彻底清理和铲除身边的“法外之地”“法外特权”,大力净化执政空间,改变执政理念,不断提升法律素养和法治涵养,有效发挥表率作用、放大示范效应,真正做到以法服众、以法育人。
作为党的xx干部,我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提高民主决策的科学性、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为民服务的效能性,以学法、守法、用法的新形象为实现富民强市、赶超发展凝聚正能量;加大对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监督力度,持续开展净化舆论环境行动,筑牢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打造清朗健康的文化环境,努力为高起点深化平安xx建设作出新贡献。
10月23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刘奇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城市群发展趋势,抢抓区域经济发展新机遇,深入实施“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动力系统。要突出省会城市核心带动作用和赣江新区战略引擎功能,大力推进昌九、昌抚一体化,加快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全省区域发展格局,更好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推进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认真做好重大科技任务布局规划,不断激发发展新动能、构筑发展新优势。要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依托重大创新平台,加强重要领域科研攻关,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要坚持以产业布局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重点,加强相关学科和课程建设,努力培育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为推进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照“十三五”时期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进行总结评估,认真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要把握发展大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谋划推动“十四五”发展,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争取更大作为,为我省全面建设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和参观主题展览时的重要讲话,以及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的回信精神,铭记抗美援朝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砥砺民族风骨、汇聚民族力量、锻造民族血性、激发民族智慧,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要深刻认识赢得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强大政治优势,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江西篇章。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政治定力,咬定目标,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要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扶贫扶志感恩行动,凝聚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力量。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江西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崭新伟大思想理论体系中全面发展认识体系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揭示:作为抽象人民利益化身或者具体体现者的民生问题,乃是属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目的范畴,具有纲举目张、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要诀或规律就是必须始终关注和不断着力解决社会最弱最穷的那部分人群的问题,全社会的共享发展水平才能因“补短板”而得到整体提升。“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掉队”既是一种伟大的抱负,也是解决民生问题适用于各个国家和全世界的一个重要规律;只有一部分人享有富裕和美好生活的条件和权力,而另一部分人则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必须不断维护、保证和发展人类的“五大权力”。
这一创新理论,将大大提振世界各国政府、政党、政治家和世界人民对世界现实和未来的信心,减少和消灭世界上一切消极悲观情绪和忽视人民利益、践踏公平正义和人类权利的现象。人类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的到来,一定会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主张和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和成功。
(一)。
如果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崭新伟大思想理论体系中全面发展认识体系的“绿色发展”和绿色发展之路理论,是揭示人类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特征和规律的一大理论支柱的话。那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的理论,则是揭示人类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特征和规律的又一大理论支柱。两者同属于全面发展认识体系中的内容,共同代表对人类社会当前和未来历史发展客观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揭示:作为抽象人民利益化身或者具体体现者的民生问题,乃是属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目的范畴,具有纲举目张、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民生问题既是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标志性问题,又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动力性问题,还是世界上各种不公平现象以及分裂、动乱、暴力、恐怖现象之所以产生的根源性问题。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广大人民有获得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一切国家、阶级、政党、团体、执政者、政治家都必须高度重视和时刻不能忘记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揭示: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要诀或规律就是必须始终关注和不断着力解决社会最弱最穷的那部分人群的问题,也就是不断着力解决最需要帮助解决的人民群众的问题。“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掉队”既是一种伟大的抱负,也是解决民生问题适用于各个国家和全世界的一个重要规律。这是因为,只有解决最弱最穷的那部分人的问题,全社会的共享发展水平才能因“补短板”而得到整体提升。不断着力解决这部分人民群众的问题,并不影响和阻碍社会上最强最富人群和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群继续前进的步伐。实现民生问题全覆盖是人类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它超越了工业文明时代不可避免产生的贫富悬殊和不公平、不公正问题和现象突出的历史局限。只有一部分人享有富裕和美好生活的条件和权力,而另一部分则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越是关注最弱最穷的人群,越能体现一个社会或国家最先进的程度,最博大的历史胸怀。如果世界上那部分“受过寒冷的人最懂得阳光温暖”的人群,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那么无疑将大大有利于减少甚至消除世界上各种矛盾、对抗和暴力现象,从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揭示: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不断地、全面地满足人民群众拥有做事的权利、拥有财富的权利、拥有知识智慧和本领的权利、拥有社会保障和安全的权利、拥有身心健康和愉悦的权利这“五大权力”。这是全面共享的集中体现。
第一,包括创业就业和工作在内或者随着社会发展超出此范畴之外以新的形式出现的人民群众做事的权利,这是最基本的决定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权利,人民群众的其它权利无不受此决定、影响和制约。广大人民群众人人是否有事做,以及做事的性质、主动被动的程度、愿意不愿意的程度共同体现社会文明进步形态的高低。越是广大人民群众人人有事做并且做事的性质正确有益、做事的主动性意愿性越高的社会,就越先进、越文明。人类新的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这方面的特征将体现比较充分,而共产主义社会将完全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二,人民群众拥有包括收入带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财富的权利,是共享发展最直接、最直观、最要害因而也是最被看重的一种结果体现。这种权利本质上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却事实上又是不平等的,必须通过平等与不平等之间的否定之否定矛盾运动不断升级、提高,最终达到财富极大丰富基础上的人人平等。人类社会越是迈上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这种特征体现得越充分。
第三,人民群众拥有知识智慧和本领的权利,是加强社会建设、解决民生问题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这种权利通过教育、学习、培训、实践等方式获得和实现,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民群众做事的权利和拥有财富的权利能不能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和差别如何的重要根源。
第四,人民群众拥有社会保障和安全的权力,是保证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社会民生建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日益显得重要的基本要素。这种权利相对别的权力而言是最容易实现人人平等和无差别的一种权利,它的覆盖面广、影响大、受欢迎的程度高,是深得民心的重要着力点。
第五,人民群众拥有身心健康和愉悦的权利,则是上述四大权力的最终体现,是社会民生建设循环系统中的“消费”环节,它既决定上述四大权利,同时又受这四大权力的制约,人人身心健康和愉悦、富裕幸福美满这是一个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
紧紧抓住人民群众的这“五大权力”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们就可以摆脱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民生问题和现象面前不得要领的困境,摆脱繁琐哲学的干扰而抓住问题的实质,就会明白并懂得社会民生问题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其必然内在规律的。这“五大权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社会民生建设缺一不可的内在统一体。它们的满足和实现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建设包括制度、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能力和水平的综合体现,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不断地由贫穷转化为富裕、由不公平转化为公平、由对抗转化为和谐、由战争转化为和平、由野蛮转化为文明、由丑恶转化为美好、由痛苦转化为快乐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就是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历史过程。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一历史进程,人类完全有信心进入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直至最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二)。
自打人类有阶级社会以来,贫富问题和公平公正问题始终是一切时代阶级对立和社会对抗的主要根源。现在,人类社会发展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突出解决这两大问题毋庸置疑成为各个国家和全世界人民普遍的、共同的心声和强烈的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既是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提出的,又是顺应世界潮流、代表世界人民共同心愿提出的,属于世界性和世界级的理论。着力解决社会上最穷最弱的人群问题“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掉队”从而实现社会建设全覆盖,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样的理论和主张犹如滚滚春雷,必将响彻在世界历史的天空。全世界的广大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因为他们会因此得到帮助和获得较大实惠;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府和政治家也是欢迎的,因为受此启发、受此指点和指引,痛下决心去解决各自最需要帮助解决的那部分人民群众的问题,就会大大赢得人心,破解许多使人焦头烂额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不仅为解决各个国家内部贫富差距问题开出了新的一针见血药方,也为解决世界南北差距问题开出了新的一针见血药方,对不断建立和完善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做事的人类权利。世界将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几千年来忽视人的生存发展基本权利造成的恶果以及其中的经验教训,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真总结梳理,高度警觉、警醒,越来越多的国家程度不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为本国人民提供和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就业或者说做事的机会上。除了传统的工作就业方式之外,新产业、新生态、新的工作就业模式和方式在世界上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在单位是工作,在家也是工作,较多人集中在一起劳动是就业、个人单打独斗个性化的劳动也是就业,志愿服务、旅游休闲、健康的娱乐活动等等都包含有新的工作就业的成分。世界人民享有工作就业或做事的机会将会迅速地、大幅度地增加并超过了过去的一切时代。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财富的人类权利。人人拥有财富这一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多少人梦寐以求然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实现的权利,将在世界上更大范围甚至全覆盖地重新确立,成为世界人民理直气壮、激荡人心的不懈追求。虽然不可能完全一下子消除贫富差距,但各国都将不同程度地通过调整和规范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秩序、建立科学的个人所得税制、扶贫济困、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等措施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大胆富、率先富、共同富的状况和因素将在世界上同时并存,各自都将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并且共同富这方面的因素和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增长越来越快、越来越趋向世界的公平正义。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知识智慧和本领的人类权利。不敢说每个国家都能这么做并且这么做得很好,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时代背景下,每个国家的人民哪怕是最偏僻、最贫穷落后国家的人民,都无一例外不同程度地、自觉不自觉地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将把发展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便提高本国国民和劳动力的素质,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同时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健康的社会群体思维、健康的社会情绪。为了追求知识智慧而不断学习、终生学习和为了提高从事和平发展崇高事业的本领而迅速行动,不断实践,这将成为全世界的一种风气,一种时代潮流。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社会保障和安全的人类权利。公共服务、保险、医疗、养老等将是世界的共识,合乎民意,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代达到今天世界上的这个水平。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将在这些方面继续前进和提高、实现好上加好。与此同时,全球将不断采取更得力的措施遏制住安全形势下滑的趋势、解决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给世界人民安全感、安定感。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身心健康和愉悦的人类权利。“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行为将在全世界得到普遍推广和盛行,由此着眼于满足“人”的消费不仅会继续带来传统意义上的巨大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而且会创造出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型的巨大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全世界的文明成果将会大大超过过去的一切时代。
总之,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指引下,世界的面貌将为之一新,人类将进入有史以来一个新的最好的崭新时代。
(三)。
具体对中国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毫无疑问代表了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以及中国更长远的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和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人民需要创新理论,中国的实践需要创新理论,这是一个伟大民族、一种伟大事业之所以能够称为伟大的必备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揭示的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社会共享发展的内在规律,将率先在中国得到运用和印证。中国将在今后短短的五年内实现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总之,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将普遍提高。
中国的先行先试或者说某种意义上的“试点”,将为世界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从而彰显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更加重要和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受世界欢迎。另一方面,千万不能低估世界人民对理论的渴望程度,千万不能低估与此同时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如获至宝或不知不觉地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结合各个国家实际,解决本国民生和社会建设问题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巨大成就。这反过来是值得中国学习的。这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直接涉及世界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包括目前世界上存在的最突出、最尖锐的矛盾问题或者说“痛点”,并且提出了有效的现实和历史、当前和长远的解决办法。毫不夸张地说,这将大大提振世界各国政府、政党、政治家和世界人民对世界现实和未来的信心,减少和消灭世界上一切消极悲观情绪和忽视人民利益、践踏公平正义和人类权利的现象。
此前人类社会历史所有的经验教训,都已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是多么的正确和伟大,多么的难得和珍贵。即将到来的历史时期,或者说人类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的到来,一定会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主张、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和成功,获得更大的普及和推广。
10月23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刘奇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城市群发展趋势,抢抓区域经济发展新机遇,深入实施“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动力系统。要突出省会城市核心带动作用和赣江新区战略引擎功能,大力推进昌九、昌抚一体化,加快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全省区域发展格局,更好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推进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认真做好重大科技任务布局规划,不断激发发展新动能、构筑发展新优势。要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依托重大创新平台,加强重要领域科研攻关,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要坚持以产业布局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重点,加强相关学科和课程建设,努力培育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为推进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照“十三五”时期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进行总结评估,认真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要把握发展大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谋划推动“十四五”发展,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争取更大作为,为我省全面建设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和参观主题展览时的重要讲话,以及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的回信精神,铭记抗美援朝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砥砺民族风骨、汇聚民族力量、锻造民族血性、激发民族智慧,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要深刻认识赢得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强大政治优势,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江西篇章。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政治定力,咬定目标,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要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扶贫扶志感恩行动,凝聚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力量。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江西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主题鲜明,语言简洁,容易入心,文风清新。许多干部和大众普遍赞扬说得对,说得好。通过学习,我深刻感受到总书记每次讲话都有很强的现实目的、思想性和实践性,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学习近平同志的系列演讲,我越学越觉得内容非常丰富,越需要从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众多演讲中抓住主题,理解精髓,掌握真谛。就党的建设而言,对贯穿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深入学习、深入研究、深入理解、内化、外化。接下来,我将谈谈六点经验。
(一)我们必须坚定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努力实现两百年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国梦想。先进的政党越处于大变革的时代,越要站在时代进步趋势的前列,解决旗帜问题、道路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共同奋斗的旗帜,是决定党和国家未来命运的旗帜。党的十八大刚结束,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他明确表示: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定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都这样说。由此可见,要加强和改善党的各方面建设,把举着伟大旗帜作为工作的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把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加强政治定力,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摆在党建工作的极端重要位置。革命理想比天高。我们根据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回顾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现代的500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的90年,新中国从成立到现在的前后两个30年,从中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前进的规律认识,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任何其他主义都无法解决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问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了实现宏伟的目标,我们今后要走的路相当长,也不平坦,但现在接近共产党人崇高理想的目标,不远。我们要时刻警惕理想信念出现问题导致全身缺钙,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坚决全面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坚定不移,不动摇,不转向,不改变道路,在风浪和考验中锻炼金刚不坏的身体。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抓住这一条,可以发挥醒目、工作的一半作用。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其他的问题再多,再难,也很容易解决。
(3)党必须管理党,严格管理党才能管理党,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量管理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驱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驱队。只有保持先进性,党才能巩固执政地位,履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核心职能。我们在长期和平建设期间管理党治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每天都能遇到各种挑战和诱惑。党要保持先进性,必须严格控制党,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能力。管理党的主体是党委,党委的领导人都有责任,第一责任人是书记,党无论失职还是党无能为力。从严治党全面,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要严格,反对腐败更要严格。从严治党,从上到下各级组织和各党员、干部要严格,高级干部要严格。从严治党不是抓住一段时间,而是要与党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努力同步。治党严格要求高标准,该标准的总依据是党章,必须按照党章和党规党法要求党组织和党员,违者必须纠正,决不允许超过党章的特殊人物。这样严格治党,是为了保护党员、干部,建立团结强大的战斗部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伟大事业的工资传播,国家长治久安。这与历史上发生的左无情地打击残酷的斗争,无关。感到治党严格自己不舒服的同志们,正好在考虑为什么很多党员、干部称呼的时候,自己感到不舒服。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的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损害党和人民权益的现象,虽然相当严重,但也有人指出,但经常被禁止。这里有客观环境和党员、干部自身的原因,也有管理党的力量、管理党的不严格的原因。党内存在这样的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危险视而不见,听而不见,更危险的是保护。习近平同志多次警告我们,世界上一些政党败亡,与自己存在的问题无法直接解决有关,必须记住物先腐烂,然后虫生的规则。目前,党要管理党,从严治党得到更多同志的认识,转变为实践。我们要以势利为导向,发展形势,决不能放松。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八
党的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与时俱进地实现领导方式方法的转变,不仅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后,以同志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系列新形象、新作风、新行动,让人感觉“一股新风扑面而来”,凸显了我们党在执政使命、执政规律等问题上的新认识,在执政能力、执政方略等方面的新实践。以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有的放矢的表述,深刻阐发了党在治国理政理念上的一系列创新和发展,传递出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和坚定自信心。研读系列讲话内容,让人思索,给人期待,催人奋进。
一、奋力实现“中国梦”
——新的战略思想激励人心、鼓舞斗志。
11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更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思想。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中国梦”的提出,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基础上,推进实现“中国梦”的新的战略思想。
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用“中国梦”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特征,就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在13亿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在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作了全面概括和回答。“中国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开了新的视野,已经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过90多年艰辛探索、为30多年成功实践所证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一条给中国带来巨大发展成就的正确道路。因此,必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奋勇前行。同时,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中国梦”的提出,最根本的要求是,让我们把眼光放远,充满自信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有灿烂的明天。
二、“治大国若烹小鲜”
——强调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执政态度和治国理念。
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小鲜”,即“小鱼”。唐玄宗曾对这一名句作过诠释:“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伤人,挠则鱼烂矣。”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管理向来被视为一种智慧,它的最高目标是艺术化。“治大国如烹小鲜”,象征的就是一种高超的治国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治国理政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多年,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以及长期累积的困难不少。面对13亿多人口、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诸多矛盾共存的发展重要时期,坦言国家的真实情况,引用《道德经》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才能把事情办好,道出了人民内心的期待。
第一,就是要常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永不懈怠。“烹小鲜”要求小心专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情况复杂,矛盾交织,既有尚未化解的老问题,更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改革中较容易的领域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需要攻坚的任务,怎样平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从上到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调研谋划,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切实找准规律、把握好度,促成整个社会和谐共进。
第二,就是做工作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烹小鲜”需要对火候、味道精细掌控,张弛有度进行安排,这体现了一种“无为而为”的辩证思想,凸显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管理规律的深刻理解。
第三,就是不折腾,不劳民。“烹小鲜”不能多搅动翻腾。具体到治国理政,就是要防止“情况不明决心大,稀里糊涂办法多”,拍脑袋决策、凭感觉折腾,以致政令频出、朝令夕改,而要把主动权交给人民,多体察民心民意,既保证政策的合理性,又保持政策的坚韧性。
第四,就是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每件事,不马虎,敢担当。“烹小鲜”是小事也是难事。这也是提醒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尽量做到决策不失误。
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强调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实干是连接认识与实践的一座桥梁。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203月,同志在《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党的将“求真务实”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再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求全党同志在党的精神引领下,牢记“两个务必”,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历史从来不是空洞的言语。在民族复兴之路上,能留下怎样的印迹,关键取决于踏踏实实地干了些什么。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要求,我们必须做到:
首先,要坚定信念不动摇。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同利益互相缠绕、不同观念互相碰撞,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与问题在所难免。党的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目标十分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唯有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务实观。“务实”与“形式主义”格格不入,也绝不是强调主观的“实用主义”和“识时务”的庸俗观,其本质内涵在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有的地方工作看似落实了,实际并未落实。如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讲大局,只选有利于一时一地一己的工作落实;抓工作不是为了见成效,而是为了做给上级看,都不是抓工作应有的态度。每一个当下,都将成为历史。只有把心思放在干实事上,把作风转到干实事上,把能力用在干成事上,才能真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
第三,要用创新的精神推动务实。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是求真务实的内在要求。只有用开放的思维、宽广的视野和预见性的眼光,不断研究新情况、积累新经验,实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的与时俱进,科学施策干、尊重规律干,围绕大局干、依靠大家干,才能真正做到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发展有新境界。
四、“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强调要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夙夜在公,语出《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意思是夜以继日地勤于政事公务。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敬业乐群”、“恪尽职守”的传统美德。“业精于勤荒于嬉”。夙夜在公,宣扬的是一种恭敬严肃、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踏实奉献的态度,体现的是一种勤奋、刻苦和谨慎的作风,彰显的是一种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人生观念。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的同志发表讲话时说:“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同志两次履新都用“夙夜在公”回应人民的期待和信任,表达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了我们党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就是要求我们:
一要增强发展的危机感。党的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继续阔步前进,但仍面临着突破改革的难关险隘、民生的重点难点、经受执政党建设中的危险考验等硬任务。加上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居安思危,始终保持不骄不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神聚力,团结一心,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二要增强时间的紧迫感。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我们比以往“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决于现实的作为。这就要求我们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干工作、抓落实,多深入实际、深入改革发展一线,多做一些实事,多出一些成果,真正把发展推向前进。
三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权力就是责任,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这就要求对于干事创业要有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高度自觉,要有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担当。要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杨善洲等为榜样,爱岗敬业、勤勉工作,锐意进取、敢于拼搏,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五、“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强调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
同志经常强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党的群众路线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坚持。
当前,党面对的长期执政所面临的考验和危险,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都对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做到:
一要把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作为“第一能力”。善于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质,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要把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作为“第一责任”。“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为政,通下情为急”。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拿出更多时间精力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了解群众所思、所虑、所盼,掌握基层热点、难点和焦点,常思富民之策,常做利民之事,常兴为民之举。
三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清醒认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站稳群众立场,围绕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民心,以惠民安民富民的工作实绩接受历史的检验。
六、“底线思维”
——强调要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结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就能做到认真评估决策处事的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从而处变不惊、守住最后防线。《礼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有备无患、遇事不慌。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底线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后顾性思维取向,是公共管理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底线思维注重的是对危机、风险、底线的重视和防范,管理目标上侧重于防范负面因素、堵塞管理漏洞、防止社会动荡。底线起着“最起码保证”的作用。同样道理,底线思维起着与“最理想境界”、“效益最大化”相对应的“最低防线”、“危机最小化”的作用。基于这种底线思维所进行的底线管理,是公共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底线思维实质上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上的辩证法。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快速期,也是矛盾的浓缩期。在一个矛盾多样、冲突多发、薄弱环节较多的阶段,底线思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领导干部树立底线思维,就要做到:
一是全面把握实情。对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把握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危机要有充分的准备,制定预案,防患于未然。
二是树立正确政绩观。摒弃为了出政绩、树形象而不顾一切后果,只有前瞻没有后顾的错误思维方式。从守住底线开始,量力而行,步步为营谋求发展。
三是树立风险意识。善于排查各种潜在风险,找出安全与风险、常态与危机的分水岭,守住各种风险的底线,如安全的底线,秩序的底线,绩效的底线,利益的底线等。
四是强化过程管理。关注矛盾转化的思维和决策过程,着眼于负面后果,建立防范体系。在防范的同时,更在于积极转化,着力做好矛盾的转化工作,力争把坏事变好事。
七、“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强调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永恒的主题。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作风建设“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伊始,就顺应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期待,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好作风只能在从严治党中形成,在党建实践中铸就。“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八个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向全党发出了扎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以良好作风正党风、纠政风、转民风的时代强音。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严肃认真、坚定自觉地抓好作风建设。
一是要有一股真抓真改的冲劲。只有着眼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紧紧扭住那些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落实上,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魄力,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才能确保作风建设要求逐项落地、取得实效。
二是要有一股敢于“碰硬”的狠劲。抓作风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过程。无论“踏石”还是“抓铁”,实质上都是“碰硬”。只有增强“敢抓”的意识,动真碰硬、严查严纠,对不良现象“亮剑”,敢于打破陈旧的经验、过时的套路、失效的做法,才能切实根除作风建设中的“顽症”。
三是要有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作风建设既是苦功夫也是长功夫,能否打消干部群众对改作风的疑虑,能否使各级干部的作风有一个深刻转变,关键就看能否持之以恒、持久发力。如果不能坚持下去,抓一抓、松一松,虎头蛇尾,最终就会失信于民。只有以坚定的决心与毅力真改实转,让人民来监督,让群众看到变化,让百姓得到实惠,才能使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使党执政的根基更加牢固。
八、“打铁还需自身硬”
——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最朴实的话语最有力量。“打铁还需自身硬”,是面对各国媒体反复提及的一句中国传统白话,无论是新一届政治局记者见面会,还是赴基层调研,都多次强调。治国在政,为政在人。“打铁还需自身硬”,最直接的含义是我们自身还不够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对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打铁还需自身硬”,形象地点出了当前党所面临的挑战,指明了8500多万共产党员努力的方向。
一是政治上要过硬。就是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坚决服从中央决策部署,做一个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始终做到大局为重、人民利益为重,勇挑重担、勇担责任,真心为民谋福祉,真情为民办实事,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
二是思想上要过硬。要求所有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得起各种考验,做到“政治清白、思想清明、工作扎实、做事干净”,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三是能力上要过硬。实现党的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对党员干部的本领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和能力,来自勤奋的学习、实践的磨砺。只有坚持不懈乐学、博学、善学,才能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国家法规政策和工作方法技能;只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才能真正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
九、“政贵有恒”
——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观、发展观、政绩观。
今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了一个意蕴深远的命题,即“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并且只有钉下一颗再钉一颗,不断钉下去,才能管住长远。干事业就好比钉钉子。有了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就需要沿着目标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尚书》有言:“政贵有恒。”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的历程也充分证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只要始终坚守崇高理想、保持坚定信念,一代接着一代、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发扬钉钉子精神”。正如指出,“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反映的是一种淡定从容的执政心态,本质上是科学的历史观、发展观和政绩观。力行“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要有:
接续发展的胸襟。“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我们的工作和政策,应当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有些工作本身就需要持续推进才能见成效。
功在千秋的远见。建设工程中有个“赶工期”的现象,结果往往造成“豆腐渣”工程。在一些领导干部当中,也存在着一种“赶任期”的现象,不少“政绩工程”的背后就是这种心态在作祟。“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体现着不同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追求。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而言,在任期内,要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既注重近期效益,更致力于长远发展,多做“铺路石”的工作,甘为发展铺路,不断促转型、增后劲;甘为改革铺路,坚持打基础、夯基层;甘为稳定铺路,切实惠民生、促和谐。
“工”在当代的担当。倡导“功成不必在我任期”,淡化的是一朝一夕的政绩得失,但绝不是降低工作标准和要求,成为不做工作、不抓落实的“挡箭牌”。今天的工作今天做,当前的任务当前来完成。尤其是进入改革深水区、矛盾凸显期,攻坚克难的任务更加繁重。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从具体细微的基础性工作入手,从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的事情入手,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入手,坚持在继承中创新,从源头、根本、长远上拿出治本之策,耐心踏实地啃好每一根“硬骨头”,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真正为人民群众带来长远的福祉。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九
党的以来,中共西安市委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向中央基准看齐的重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截至今年6月上旬,市委中心组共进行了27次集体学习,内容涵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作风建设、践行“三严三实”、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发展诸方面。
在学习中,市委中心组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坚持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下功夫,第一时间主动学,专题辅导系统学,研讨交流深入学,自觉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做到坚守政治纪律、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勇于责任担当,增强群众观点、持续改进作风,增强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全面深化改革,强化问题导向、坚决纠正“四风”和“不严不实”的问题、破解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以新作为推动新发展。
市委中心组坚持把理论学习与贯彻中省决策部署、推动西安改革发展的实际工作相结合,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把改革创新贯穿到西安发展的各个领域,持续推动渭北工业区建设、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八水润西安、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公路交通枢纽建设五项重点工作,着力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出现新气象,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市委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引领下,全市各级党委中心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学习制度,落实学习任务,改进学习方式,积极促进学习成果转化,为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促进西安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十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言出必行,向经济发展落后的非洲地区捐赠口罩、呼吸机等医疗物资。除此之外,还向疫情严重的西方国家捐赠物资物资,这其中也包括美国。中国之所以帮助其他国家,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卫生事件,中国和其他各国共渡难关,共同守护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
但并非所有国家都互相帮助,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公开指责中国,试图把疫情政治化,但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也是其中的受害者,因此,这种指责根本站不住脚。于是习总书记再次呼吁各国放下偏见,加强合作,共同抵抗疫情,共渡难关,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波及之广、危害之大、影响之深远,已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对疫情,各国人民共克时艰,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奋斗,有力扭转疫情局势,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大量支持和帮助,展现了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
在面对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正因如此,团结协作的中国主张才会在全球引发广泛共鸣。
中国担当,为世界应对疫情提供有力支撑,彰显的是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担当精神。秉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
2020年5月18日,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
致辞。
习主席在。
致辞。
中就疫情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举措,始终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职尽责。通过观看这次会议,我的心得体会有如下四点:一:疫情的防控需要全民参与。要发挥世卫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支持,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复学,尽力恢复世界经济,为实行更先进的疫情防控做好物质准备。三:加强全球公共卫生的治理。针对此次疫情完善相关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四:中国自觉承担大国责任。加强国际合作,对美国,非洲等地区施予援手,提供金钱,技术等的支持。最后,让我们一起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呼吁,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出席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习主席的一番话,让我感触到国家的日益强大,卫生健康方面的发展,基于强大的经济发展,国家有足够的能力构建基层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也让我感到,政府为人民服务,政党为一心民,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与重视。降低人民的医疗负担,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满足人民温饱到文化,再到健康的需要。
“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是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现在已波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夺走了30余万人的宝贵生命,我想,在这场灾难面前,所有人类都应该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这次的灾难侵害的全人类,各国之间需要团结。正如习主席所说:“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这是一次在全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所举行的世卫大会。习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六点建议,分别是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这六点建议,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本国人民,也对全球卫生事业负责,全力支援其他深陷疫情危害的国家和地区。而我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从身边做起,为抗疫献出自己的力量,携手共建幸福家园,共建人类命运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卫生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正确指出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同时经济发展滞后,全球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此做出了中国。
方案。
:一、全力搞好疫情防控;二、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三、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四、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五、恢复经济发展;六、加强国际合作。
由于疫情的不断扩大,很多国家都是减少对外贸易和进行关税保护以保护本国经济,这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很多国家对疫情防控不作为,不负责任,导致疫情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安全。希望各球通力合作,搞好疫情防控,恢复经济发展。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十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崭新伟大思想理论体系中全面发展认识体系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揭示:作为抽象人民利益化身或者具体体现者的民生问题,乃是属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目的范畴,具有纲举目张、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要诀或规律就是必须始终关注和不断着力解决社会最弱最穷的那部分人群的问题,全社会的共享发展水平才能因“补短板”而得到整体提升。“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掉队”既是一种伟大的抱负,也是解决民生问题适用于各个国家和全世界的一个重要规律;只有一部分人享有富裕和美好生活的条件和权力,而另一部分人则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必须不断维护、保证和发展人类的“五大权力”。
这一创新理论,将大大提振世界各国政府、政党、政治家和世界人民对世界现实和未来的信心,减少和消灭世界上一切消极悲观情绪和忽视人民利益、践踏公平正义和人类权利的现象。人类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的到来,一定会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主张和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和成功。
(一)。
如果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崭新伟大思想理论体系中全面发展认识体系的“绿色发展”和绿色发展之路理论,是揭示人类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特征和规律的一大理论支柱的话。那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的理论,则是揭示人类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特征和规律的又一大理论支柱。两者同属于全面发展认识体系中的内容,共同代表对人类社会当前和未来历史发展客观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揭示:作为抽象人民利益化身或者具体体现者的民生问题,乃是属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目的范畴,具有纲举目张、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民生问题既是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标志性问题,又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动力性问题,还是世界上各种不公平现象以及分裂、动乱、暴力、恐怖现象之所以产生的根源性问题。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广大人民有获得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一切国家、阶级、政党、团体、执政者、政治家都必须高度重视和时刻不能忘记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揭示: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要诀或规律就是必须始终关注和不断着力解决社会最弱最穷的那部分人群的问题,也就是不断着力解决最需要帮助解决的人民群众的问题。“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掉队”既是一种伟大的抱负,也是解决民生问题适用于各个国家和全世界的一个重要规律。这是因为,只有解决最弱最穷的那部分人的问题,全社会的共享发展水平才能因“补短板”而得到整体提升。不断着力解决这部分人民群众的问题,并不影响和阻碍社会上最强最富人群和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群继续前进的步伐。实现民生问题全覆盖是人类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它超越了工业文明时代不可避免产生的贫富悬殊和不公平、不公正问题和现象突出的历史局限。只有一部分人享有富裕和美好生活的条件和权力,而另一部分则没有,人类就不可能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越是关注最弱最穷的人群,越能体现一个社会或国家最先进的程度,最博大的历史胸怀。如果世界上那部分“受过寒冷的人最懂得阳光温暖”的人群,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那么无疑将大大有利于减少甚至消除世界上各种矛盾、对抗和暴力现象,从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揭示: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不断地、全面地满足人民群众拥有做事的权利、拥有财富的权利、拥有知识智慧和本领的权利、拥有社会保障和安全的权利、拥有身心健康和愉悦的权利这“五大权力”。这是全面共享的集中体现。
第一,包括创业就业和工作在内或者随着社会发展超出此范畴之外以新的形式出现的人民群众做事的权利,这是最基本的决定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权利,人民群众的其它权利无不受此决定、影响和制约。广大人民群众人人是否有事做,以及做事的性质、主动被动的程度、愿意不愿意的程度共同体现社会文明进步形态的高低。越是广大人民群众人人有事做并且做事的性质正确有益、做事的主动性意愿性越高的社会,就越先进、越文明。人类新的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这方面的特征将体现比较充分,而共产主义社会将完全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二,人民群众拥有包括收入带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财富的权利,是共享发展最直接、最直观、最要害因而也是最被看重的一种结果体现。这种权利本质上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却事实上又是不平等的,必须通过平等与不平等之间的否定之否定矛盾运动不断升级、提高,最终达到财富极大丰富基础上的人人平等。人类社会越是迈上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这种特征体现得越充分。
第三,人民群众拥有知识智慧和本领的权利,是加强社会建设、解决民生问题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这种权利通过教育、学习、培训、实践等方式获得和实现,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民群众做事的权利和拥有财富的权利能不能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和差别如何的重要根源。
第四,人民群众拥有社会保障和安全的权力,是保证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社会民生建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日益显得重要的基本要素。这种权利相对别的权力而言是最容易实现人人平等和无差别的一种权利,它的覆盖面广、影响大、受欢迎的程度高,是深得民心的重要着力点。
第五,人民群众拥有身心健康和愉悦的权利,则是上述四大权力的最终体现,是社会民生建设循环系统中的“消费”环节,它既决定上述四大权利,同时又受这四大权力的制约,人人身心健康和愉悦、富裕幸福美满这是一个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
紧紧抓住人民群众的这“五大权力”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们就可以摆脱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民生问题和现象面前不得要领的困境,摆脱繁琐哲学的干扰而抓住问题的实质,就会明白并懂得社会民生问题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其必然内在规律的。这“五大权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社会民生建设缺一不可的内在统一体。它们的满足和实现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建设包括制度、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能力和水平的综合体现,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不断地由贫穷转化为富裕、由不公平转化为公平、由对抗转化为和谐、由战争转化为和平、由野蛮转化为文明、由丑恶转化为美好、由痛苦转化为快乐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就是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历史过程。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一历史进程,人类完全有信心进入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直至最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二)。
自打人类有阶级社会以来,贫富问题和公平公正问题始终是一切时代阶级对立和社会对抗的主要根源。现在,人类社会发展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突出解决这两大问题毋庸置疑成为各个国家和全世界人民普遍的、共同的心声和强烈的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既是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提出的,又是顺应世界潮流、代表世界人民共同心愿提出的,属于世界性和世界级的理论。着力解决社会上最穷最弱的人群问题“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掉队”从而实现社会建设全覆盖,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样的理论和主张犹如滚滚春雷,必将响彻在世界历史的天空。全世界的广大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因为他们会因此得到帮助和获得较大实惠;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府和政治家也是欢迎的,因为受此启发、受此指点和指引,痛下决心去解决各自最需要帮助解决的那部分人民群众的问题,就会大大赢得人心,破解许多使人焦头烂额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不仅为解决各个国家内部贫富差距问题开出了新的一针见血药方,也为解决世界南北差距问题开出了新的一针见血药方,对不断建立和完善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做事的人类权利。世界将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几千年来忽视人的生存发展基本权利造成的恶果以及其中的经验教训,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真总结梳理,高度警觉、警醒,越来越多的国家程度不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为本国人民提供和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就业或者说做事的机会上。除了传统的工作就业方式之外,新产业、新生态、新的工作就业模式和方式在世界上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在单位是工作,在家也是工作,较多人集中在一起劳动是就业、个人单打独斗个性化的劳动也是就业,志愿服务、旅游休闲、健康的娱乐活动等等都包含有新的工作就业的成分。世界人民享有工作就业或做事的机会将会迅速地、大幅度地增加并超过了过去的一切时代。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财富的人类权利。人人拥有财富这一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多少人梦寐以求然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实现的权利,将在世界上更大范围甚至全覆盖地重新确立,成为世界人民理直气壮、激荡人心的不懈追求。虽然不可能完全一下子消除贫富差距,但各国都将不同程度地通过调整和规范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秩序、建立科学的个人所得税制、扶贫济困、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等措施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大胆富、率先富、共同富的状况和因素将在世界上同时并存,各自都将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并且共同富这方面的因素和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增长越来越快、越来越趋向世界的公平正义。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知识智慧和本领的人类权利。不敢说每个国家都能这么做并且这么做得很好,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时代背景下,每个国家的人民哪怕是最偏僻、最贫穷落后国家的人民,都无一例外不同程度地、自觉不自觉地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将把发展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便提高本国国民和劳动力的素质,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同时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健康的社会群体思维、健康的社会情绪。为了追求知识智慧而不断学习、终生学习和为了提高从事和平发展崇高事业的本领而迅速行动,不断实践,这将成为全世界的一种风气,一种时代潮流。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社会保障和安全的人类权利。公共服务、保险、医疗、养老等将是世界的共识,合乎民意,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代达到今天世界上的这个水平。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将在这些方面继续前进和提高、实现好上加好。与此同时,全球将不断采取更得力的措施遏制住安全形势下滑的趋势、解决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给世界人民安全感、安定感。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世界将维护、保证和发展人人拥有身心健康和愉悦的人类权利。“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行为将在全世界得到普遍推广和盛行,由此着眼于满足“人”的消费不仅会继续带来传统意义上的巨大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而且会创造出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型的巨大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全世界的文明成果将会大大超过过去的一切时代。
总之,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指引下,世界的面貌将为之一新,人类将进入有史以来一个新的最好的崭新时代。
(三)。
具体对中国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和社会建设全覆盖理论,毫无疑问代表了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以及中国更长远的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和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人民需要创新理论,中国的实践需要创新理论,这是一个伟大民族、一种伟大事业之所以能够称为伟大的必备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揭示的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社会共享发展的内在规律,将率先在中国得到运用和印证。中国将在今后短短的五年内实现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总之,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将普遍提高。
中国的先行先试或者说某种意义上的“试点”,将为世界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从而彰显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更加重要和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受世界欢迎。另一方面,千万不能低估世界人民对理论的渴望程度,千万不能低估与此同时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如获至宝或不知不觉地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结合各个国家实际,解决本国民生和社会建设问题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巨大成就。这反过来是值得中国学习的。这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直接涉及世界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包括目前世界上存在的最突出、最尖锐的矛盾问题或者说“痛点”,并且提出了有效的现实和历史、当前和长远的解决办法。毫不夸张地说,这将大大提振世界各国政府、政党、政治家和世界人民对世界现实和未来的信心,减少和消灭世界上一切消极悲观情绪和忽视人民利益、践踏公平正义和人类权利的现象。
此前人类社会历史所有的经验教训,都已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是多么的正确和伟大,多么的难得和珍贵。即将到来的历史时期,或者说人类更高级的综合文明时代的到来,一定会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创新理论、主张、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和成功,获得更大的普及和推广。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十二
“系列精神”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巴菲特创造的,它强调的是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人)在价值观、文化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连贯性。在我看来,“系列精神”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概念,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些表现出色的公司和个人的成功之道。以下是我对“系列精神”的体会和思考。
第二段:连贯性的意义。
在我的理解中,“系列精神”所强调的连贯性,其实就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公司在长期的经营和发展中,始终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遵循一贯的道路,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的影响。这种持之以恒的追求,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人类作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许多成功的企业和个人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系列精神”。例如,苹果公司坚持不断的创新和设计,推出了一系列的颠覆性产品,让人们从此改变了对电子产品的认知。李嘉诚以及他所创办的和记黄埔集团则一直秉持着“务实、诚信、创新”的经营理念和“钦佩、感恩、奉献”的价值观,从事着众多行业的投资和经营,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些企业和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行业和时代的佼佼者,正是因为他们始终贯彻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尽可能地将其灌输于自己产品和服务中,取得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第四段:培养自己的系列精神。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培养自己的“系列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追求的方向,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经营理念。同时,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始终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动摇自己的信念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长期的时间里不断自我提升,驾驭自己的命运,实现更高的个人价值。
第五段:结论。
总之,“系列精神”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它代表着一种坚持不懈的追求和一种高度一致的价值判断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的文化支柱;对于个人而言,它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指路明灯。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自己的“系列精神”,不断地加强和优化其内容,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十三
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学习,通过学习,受益匪浅,收获不小,感触很深。一是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二是掌握了知识、提高了素质。作为一名企业部门领导,个人从宣传角度谈一点心得体会。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党的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主伟在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担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使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以此为指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基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度的统一性和特殊的差异性,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把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相联,坚持把宣传思想工作与党的各项事业相贯通,坚持把完成当前紧迫任务与推动宣传文化事业长远发展相结合,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贯彻落实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
一是坚持不懈强底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巩固共同思想基础。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使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信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理论宣讲、新闻宣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等方式,积极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全面提升职工道德素质。
二是理直气壮讲正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央、总场党委的重大工作部署,把党委和行政的工作思路清晰诠释、工作举措广泛宣传、工作成效生动展示;敢于直面社会问题,主动引导社会热点,向职工群众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更多地宣传群众中涌现的可信、可靠、可学的先进典型,让奋进向上的各类典型成为推动酒业公司发展的榜样。
三是深入群众接地气。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职工群众爱听、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用群众的语言说话,善于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坚持深入群众,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心声,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四是有守有为显志气。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是企业每个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这就要求我们“强身健体”,主动担当,勇于负责,敢抓敢管。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在大事大非面前敢于担当,面对急事难题时迎难而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发声;增强阵地意识,抓好酒业公司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设。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继续将把深刻领会、全面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光荣的学习任务,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以昂扬的斗志、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责任心,为酒业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十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xx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实际,顺应人民期待,内涵丰富宽广,思想深邃高远,文风清新朴实,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是做好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要指针。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我认真学习了xx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今后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把深入学习领会习xx总书记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xx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并把会议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
一是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深刻阐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和基本要求等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我认为总书记的这些讲话,开辟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境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通过系统学xx的讲话精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高扬的旗帜。
正像xx讲到的那样,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中国梦,我的梦。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只有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强筋健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站稳脚跟,才能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凝聚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新的建树、新的作为。
二是进一步深化了对做好群众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xx总书记就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对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提出一系列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内涵,明确了新形势下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努力方向。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应深入基层和群众找问题、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落实xx指示要求,必须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绷紧密切联系群众这根弦,做到在感情上时刻念着群众,在行动上永远为了群众,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抓好作风建设的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顺应民意,大得人心。
习xx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改进工作作风的问题,对加强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将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为官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问题”,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总要求。
这一系列部署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治积弊、铲除沉疴的坚定决心和高度自觉。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虽然暂时不处于领导、管理岗位,但“八项规定”的作风建设对我们日常工作的开展仍有巨大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根治积弊,全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来,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
我也深刻认识到,要转变工作作风须建立健全弘扬良好作风的机制,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做到政绩考核要有作风标准,干部选拔要有作风导向,真正把作风过硬的干部选拔上来。
对违反规定的人和事,要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决不能虎头蛇尾、一阵风。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对照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以习xx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的重要讲话中,使我对xx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中国梦”、关于推动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讲话精神有了更深的进一步的认识,xx的讲话令人振奋,我备受鼓舞。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xx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但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xx在讲话中说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对生活有所向往,有所诉求,党自然就应该聆听群众的心声,关心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一直以来,党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党深深了解:只有把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下更大力气,更有效地解决其他更加复杂的问题。
人民群众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党离不开人民群众,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
党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人民,关注民生,切实保障人民利益。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
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习xx总书记的讲话》当代中国正在朝着民主法治的大路迈进,人民当家做主已经成了时代的潮流,群众的呼声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起,就始终与广大劳动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党一直铭记:脱离人民群众的政党是不能长久存在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无法真正干成一番大事业的。
基于此,党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提炼出了诸多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思想。
这些思想不断被继承,被创新,指引着中国向着更加开阔的康庄大道走去,带领着各族人民勤劳致富,奔向小康。
在中国未来走向问题上,xx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强调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同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相通,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实现中国梦任重道远,必须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用《习xx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服务基层,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赣南苏区振兴而努力奋斗。
提高认识 坚定信念 服务基层
学习xx的`两篇重要讲话,接受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思想洗礼,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xx的两个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语重心长,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
我深深体会到,学习xx讲话关键要深入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入学习,切实做到学以明理、学以养德、学以修行,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作为党员干部要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
1、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政治信仰,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就是要全面加强自我理想信念教育,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演进认识,理解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
要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严治党要求等的理解和把握,努力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做到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政治敏锐、头脑清醒。
要加强政治修养,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必须树立党章意识,严明党的纪律,做党章的忠实执行者和自觉维护者。
2、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要求自己,做反腐倡廉的坚决操作者和永葆本色的严格自律者。
要以更加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支持反腐倡廉。
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始终保持廉洁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坚决守住做事、做人的底线,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坚决落实“八项规定”。
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树立党员干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亲民为民、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3、必须切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党的优良作风的主动落实者和积极倡导者。
要把密切联系群众摆在突出位置,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结合全国总工会“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切实做到为基层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
要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做锐意创新的大胆探索者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落实者。
要按照上班级工会的工作要求,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布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按照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遂川,全面建成小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为推进各项工作而努力。
要深入基层单位,深入调查研究。
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为基层、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让基层单位满意,让职工群众满意。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十五
“系列精神”这个词组,往往被用来描述一种在同类事物中持续不断的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特质。这种精神在许多领域,如商业、科技、艺术等,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本文将探讨系列精神的含义,以及这种精神对个人和组织的影响。
系列精神是一种对自我要求极高的追求卓越的心态。它与创新、耐心、毅力等品质的紧密结合是不可分割的。从商业角度看,系列精神可以被解释为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工程师和营销人员等人员将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逐步完善和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同时,需要不断进行市场调查和竞争分析,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对于个人来说,系列精神是一种追求目标的心态,可以驱使我们达到更高的标准和更优秀的表现。就像一位运动员在为一项比赛准备时,不仅要练习技术和身体素质,还要磨练意志力和耐力,以达到更高的水平。在职业领域中,一个注重系列精神的人会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他们一直在努力,不懈地寻求和创新,逐渐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在工作中取得了更好的表现。
对于组织来说,系列精神是一种不断追求创新、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它使企业更有可能在市场上立足,减少失败的风险。一个有系列精神的企业会有一系列紧密关联的产品或服务,让客户感受到企业的实力与品质。通过一系列的市场营销宣传,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加强客户忠诚度。
第五段:总结。
总之,系列精神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在个人和组织方面产生许多优秀的影响。如果想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你需要保持这种精神,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追求卓越。如果你是企业主,需要创造一个鼓励团队精神和系列精神的环境,让团队成员积极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十六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着学习的状态与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中的挑战与困惑。而高校系列讲话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与指引,让我们了解到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学术前沿与人生价值等方面的知识,在感受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变化中收获人生体悟与感悟。本文从五个方面谈自己感悟到的高校系列讲话体会。
一、人生价值观的塑造。
人生是一种过程,而我们所追寻的不单是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更是如何在人生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欢喜与自由,发现人物的价值与意义。在一位管理学教授的演讲中我了解到了“从零开始”的人生态度,一个21岁就茁壮起步的人,他的追梦之路从基础职业的练习开始,让我明白了一个真理:人生的终点不是成功,而是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因此,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和失败,尝试将绳子拉长,去探索自己的潜能,让人生充满着无尽的可能性。
二、专业素养的培养。
高校的教育一直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而我们在实践中要注重专业素养的培养。一个成功的人不排斥专业知识,而是将其融入到日常中,通过一定的方法不断地进行知识积累和努力实践,使自己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人物。讲话中厦门大学人顶人讲座的授课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挑战自己的极限,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个人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战略性的工作计划,从而使自己的职业道路更加明晰。
三、社会角色的转换。
毕业之际,我们将面临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作为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老题无疑是必须面对的。然而人生不可能规划得太满,我们需要灵活地去处理我们的重重道路。尽管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我们需要想方设法寻找不同的经验和机会,以便面对未来所否的挑战和机会。在讲话中的徐汇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告诉我们:社会角色的转换需要我们具备前瞻性思考和行动力,同时需要我们在不断摸索中不断地调整心态,以适应新角色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四、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时代所面临的场景与职场中所面对的景象十分不同,而创新思维恰恰是我们在不同品质和效率下针对不同场景做出用心思考的核心所在。在讲话中,北京理工大学Quantumcourage在线课堂的授课老师告诉我们,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是发掘新优游和多样性,同时需要不间断地实践和反思,深度剖析每一次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动。因此,创新思维在社会角色转换中便成为了放手处理职业工作中的根本所在。
五、家庭与健康的重要性。
做一位优秀的人往往更需要家庭和健康的垫支撑。面对这样的语境,重要的是我们要时刻保持健康的心态,去想办法排解问题、化繁为简。同时还需注重家庭关系的修建,让亲情相互不辜负、相互支撑、相互崇敬。在讲座中听到南京大学沈万军教授的授课,他深情地谈到了体面且良好的家庭生态和健康都可以带给人们安宁幸福感,让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寻找家庭和健康的平衡和出路,培养出一种坚毅、能力鲜明且内敛的人格魅力,也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去面对未来。
总的来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道路,高校系列的讲话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同时也让我们逐渐领悟到人生中的价值与意义。我们需要坚定自己的人生观,注重专业素养、培养创新思维,顺利过渡社会角色,同时规划好家庭及健康的发展,实现自己的未来价值。
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7篇)篇十七
“系列精神”这个词汇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体现了新时代人们的一种强烈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也是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近年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系列精神”的重要性。在下文中,我将谈谈我对“系列精神”的体会和思考。
第二段:什么是“系列精神”
“系列精神”是一种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是长期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奉献。它源自于一种对于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是为生命ethos的追寻。在这种追寻中,人们坚守初心,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穿越潜流,不惜付出代价,通过千锤百炼,创造出一系列重大的成果和贡献。
在我的工作中,我也深切体验到了“系列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位销售人员,我深知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战绩。在我所属的公司,推动创新和进步是我们的重要使命,这也要求我们每位员工都必须保持“系列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然,这个过程充满了困难和复杂性,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在始终努力中,我们一定会取得成功。
“系列精神”不仅是我们个人的追求,也是我们团队、组织和整个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寻求进步的一个原动力。在我的工作中,我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总是能够有效提高我的团队的工作效率。在我们的组织中,不断将“系列精神”注入到所有员工的意识中,也让我们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销售团队。当然,正如同任何一个品质一样,真正的重要性在我们实践中的体现,只有我们将“系列精神”付诸于行动,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强大力量。
第五段:结论。
总而言之,“系列精神”是一种愿意长期坚持不懈追求和奉献的精神品质。只有我们始终坚持这种品质,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才能够始终乘风破浪,让自己获得成功,让公司变得更加优秀。所以,无论我们处于哪个角色,我们都应该将“系列精神”视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将它融入到我们的行动、思想和言语中,让自己走得更远,让这个社会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