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听雨篇一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听雨篇二
雨声,在大自然悲伤的时候,你让人们聆听到了大自然倾诉的声音。我虽然没有录音机,把你的声音变作永恒。但是,我用一颗真挚的心,记录下你的声音。
雨声,是一首完美的交响乐,从微弱的音符开始,慢慢地,慢慢地,一直响到高潮,奏出了最雄壮的声音,折服了世界上一切的杂音,好像全世界只有雨的声音。忽然,戛然而止,像一根断了的弦,一切声音都在一刹那消失了。听雨,是一种享受。
“春雨贵如油”春雨的声音最动听,它是新生命的前奏,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人们突然感到——春天来了。一个万物复苏的世界到来了。是春雨的声音告诉了人们。
夏天的雨,声音最雄壮,在炎热的天气里,给了大自然新的甘泉,给大自然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一个百花竞相开放,鸟儿比翼双飞的世界。是夏雨最雄壮的声音给大自然谱出一曲激昂的交响乐。
秋雨,哗啦哗啦,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讯。耗尽最后一滴雨水,让庄稼结出最饱满的果实,让人们脸上带上最灿烂的笑容。秋雨的声音宣告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即将结束。
冬雨,以另一种身份出现——雪。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它不想打扰那些喜欢安静的人们,悄悄地落到树上,房屋上,马路上,人们的肩上,描绘出一幅“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丽画面。
是雨的声音,教会了我倾听。
听雨篇三
一个神奇而又神秘的字眼,一个无法用语言描绘的字眼,一个透满深情别意的字眼,它正如许它的名——雨。
许是初夏的来临,许是暮春的告别,许是世界的深意,在这四五月的交接中,频繁来临。不知为何,总有一种莫名的悸动。
伴着丝丝凉意,伴着满怀的喜悦,伴着清脆的歌声在这雨季,挥洒落日的辉煌。它总是出乎意料的来到你的身边,却又轻轻悄然离去。让你依依不舍的还是那激昂的情调。
夜已宁,唯有雨独声。
仿佛才片刻,漆黑的夜更显暗了,路灯绽放出的朵朵柔柔的光被黑暗无情包围,虫鸣无力而响亮,催眠曲一样乏人。但,这个时候是谁也都不愿去睡吧!此时的思绪正处在一种微妙的边缘,仿佛一切都膨胀开来,犹如一切都收缩到面前。有如仲夏夜之梦般绚烂多彩,有如初夏之梦般羁绊张扬。
雨是世界上最轻柔的东西,敲不响那厚重的钢铁水泥房。雨越是急骤,声音就越慷慨激越,如百马齐鸣,如万马奔腾。雨越是减缓,只觉得轻柔的沁入你的心,听雨中漫不出的情谊。
黑夜有黑夜的美,雨有雨的魅。然而在黑夜中听雨,那自然是一记妙事。迷蒙之中,雨中透着一种莫名的情调,仿佛它拒我之千里之外,而我却能从意识的最深处感受到它的存在,是那么清晰,是那么了然。空中飘荡着历经迷蒙后的快感与失落。
听雨是对灵魂的对话,听真诚的奔泻,听往事的沧桑,听花季的绽放。还有那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惆怅。似乎只有在听雨的时候拘束的心灵才会得以喘息。
雨依旧飘飘洒洒地落下,千丝万缕的细线,似连非连,断断续续,击打着暮春的“残花”,视线沿着湿漉漉的水泥路,看着零星散落的花瓣和茎叶上不断滚落的水珠,倒是有点“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感觉了。
雨,在初夏中不断歌唱,唯有心人细细品味。
听雨篇四
倾听,是亲近的自然的方式,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因此,听雨,是一种享受,一种回归于大自然的享受。
倾听春雨的温柔,倾听夏雨的豪迈,倾听秋雨的委婉,倾听冬雨的深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甘甜的春雨,淅淅沥沥,像牛毛,像细丝,像银针,密密地斜织着。春雨润湿了我的发梢,睫毛,我伸出双手,尽情地感受着它的爱抚和诉说。
若说春雨是轻柔、妩媚的,那么夏雨则是洒脱、豪迈的。
伴着闷雷的轰鸣,夏雨倾盆而来,坑坑洼洼的路上,布满了一个个水塘。窗外一片白茫茫的水桩,雨点儿更加放肆,“扑落扑落,”湖面上泛起层层波澜,嫩嫩的菱叶、荷花随着一荡一荡地轻轻舞蹈。
秋雨,有种委婉的风韵和气质,但却透染了无穷的哀怨与孤寂。秋日黄昏时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引发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感叹。但秋雨又透染了丰收的喜悦。秋雨中,金黄色的果实,金黄色的稻田,金黄色的枫叶。农民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嘴角边荡漾着满足的笑容,那是秋雨带来的金黄色的企盼。
冬雨伴雪而来,随风而去。冬雨有梅花相伴,在漫漫雨夜中,还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精神。丝丝冬雨中,还孕育着希望的萌芽。
倾听雨,倾听大自然的呼吸;倾听大自然的脉膊,倾听大自然的心跳。倾听雨,是一种享受,是寻求一种惬意的心情和诗意,是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听雨篇五
你听过哪些美妙的声音?闹钟的铃声,睡觉的鼾声,还是下课孩子们的嬉闹声?我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是大自然中的雨声。
春姑娘来了,“淅淅沥沥”的春雨瓢飘洒洒,就像春姑娘用来织布的线。雨珠洒在草地上,草地喝得饱饱的,露出了绿色的笑脸;雨珠洒在牡丹花上,花儿的脸变得红扑扑的,好像突然害了羞;雨珠洒在小河里,轻柔的鼓点敲打着水面,鱼儿们听到了,欣喜地在水面上逛来逛去。
夏天悄然地来了,火辣辣的太阳照耀着大地,花儿、草儿和树木被晒得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它们多么盼望能有一场雨啊!“哗啦啦——”,“下雨了!”花儿草儿们惊叫着,迫不及待地吮吸着晶莹的雨珠,跳起欢乐的舞来。雨后,一群孩子来到广场上,兴奋地踩着水,和小坑里溅起的水玩着打仗的游戏。
秋雨悄然地洒着,轻轻地给大地盖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只要你闭上眼睛细细地聆听,就会听到细细的“沙沙”声,那是秋姑姑踩过树叶向我们走来发出的声音。露珠被日光照耀得晶莹剔透,像一颗颗夺目的珍珠,星星点点地点缀在树叶上,花瓣上,眼前的世界亮了起来。
冬伯伯从远方慢慢地走来了,瞧!雪花正为冬伯伯护航呢。咦,怎么像是少了谁呢?顽皮的冬雨去哪里了?冬伯伯刚走近,冬雨突然蹿了出来,和寒风玩作一团,就像下课后正在嬉戏的小孩子,花草都把身子缩成一团,生怕被它们打到,让自己受了伤。这时,善解人意的雪花纷纷扬扬洒落下来,护住了花儿草儿,它们静静地睡着了,等着春姑娘的召唤。
我喜欢的雨声,你们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