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不仅仅是一份计划,更是教师思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过程,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希望能够给大家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粉刷匠》的内容。
2、能力目标:在共唱共演中交流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能够按照图形谱,准确地朗读歌词,能够听音模唱旋律,并了解其组成音,并能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粉刷匠》,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粉刷匠》,并参与表演。
2、教学难点:感受劳动的愉快,发挥想象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三分钟)。
讲故事(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粉刷匠的故事:(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片)有一个粉刷匠,他的粉刷本领很强,一天,他来到一间小房子,看到这房子还没有装修,就说:“我要把这新房子刷一下,让它变的更漂亮。于是他开始动手刷了,他先刷了房顶,再刷了墙壁,刷好了,新房子真的变样了变的更漂亮了。可是啊,他一照镜子,发现小鼻子变样了,哈哈。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啊?(学生回答略),你们平时有没有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过活呢?学生回答略),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做过哪些劳动的小能手呢?(学生自由回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劳动者们在劳动时的场景,)劳动虽然辛苦,但是我们会在劳动中体会到劳动成果的快乐,要想做一个勤劳的人,就必须爱劳动!(这美好的一切都是人们用双手通过劳动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能去破坏)。
三、聆听歌曲(八分钟)。
现在,老师要给你们听一首劳动歌曲《粉刷匠》,小朋友们一定要竖起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哦,因为在听完了之后,老师要提几个问题,看哪位小朋友最棒能回答出来。
(一)提问填词。
1、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怎么样。
2、我要做一件什么事。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更漂亮。
3、我先刷了哪里再刷了哪里。刷了房顶又刷墙。
4、结果,我的小鼻子怎么啦。变啊变了样。
老师要再问小朋友们一个问题,我们平时在劳动的时候会发出哪些声音呢?(学生回答)好的,那我们今天就把这些声音带到我们这首歌的节奏中来吧!
(二)展示节奏。
1.请各别学生将自己如何刷房子的动作配以一种形象的声音模仿出。
来。老师出示节奏卡,请同学从中选出相应的节奏。
(板示):刷、擦、砰、咚。
请全体同学模仿演示同学的声音,按相应的节奏读一读。
2、从新组合,引出歌曲节奏。(处理难点)。
让学生将各节奏卡上的节奏分别用象声词读出,从而熟悉歌曲节奏。
3、将以上读出的两条节奏,请学生从挂谱上找出来,并按其节奏读出歌词。(用不同的图形代表不同的节奏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训练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歌曲节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二
活动目标:1、在说色过程中,学习用刷子来回涂画的本领;2、享受共同游戏,共同作画的乐趣;3、在活动中分辨红、黄、蓝三种颜料,鼓励幼儿大胆用解角。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把刷子和一只小塑料桶;红、黄、蓝颜料三瓶;三只小兔的家;音乐,抹布若干。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播放音乐《粉刷匠》,幼儿手拿水桶和刷子,一边音乐,一边做律进入活动室。二、说刷子1、教师和幼儿席地而坐,幼儿围坐成半圆,把水桶放在自己面前,刷子放入水桶。2、教师手大刷子,提问:这是什么呀?今天我们和刷子一起来说说游戏吧!(老师请幼儿拿刷子)。3、教师模仿刷房子,边念儿歌:搅一搅、靠一靠、刷一刷。上下刷,来回刷。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模仿动作4、“刷刷刷,刷出什么颜色来了?”教师模仿出来红色卡片。5、刷子还可以刷出什么颜色呢?(用同样的方法刷出黄色)三、小兔的家1、有三只小免打电话给金老师,说他们要搬新家了。找一找这三只小兔的家在哪呢?2、我们来看看,这三间房子里都分别住着什么兔?(打开窗户看看三幢房子里小兔的颜色)引导幼儿跟三只小兔打招呼。3、猜猜看,小红兔会喜欢什么颜色?小黄兔和小蓝兔呢?4、老师将这三种颜色的油漆买来了,请小朋友将小兔喜欢的颜色送到它家门口。5、送油漆,请一名幼儿将油漆送到每只小兔的家门口中,假如有送错的,请幼儿纠正。四、刷色活动1、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当粉刷工人,帮小兔刷新房子,你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小兔,到它家门口领取油漆,然后再刷新房子。2、教师示范,“老师喜欢小红兔,我就先到小红兔的家里去领取红色的油漆。现在的油漆可贵了,不能浪费,要倒的不多不少。”倒的时候,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先让刷子在水桶沿上靠一下,不要甩刷子,要上下刷,来回刷。边念儿歌边刷。3、幼儿刷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涂刷,体验劳动的快乐。五、结束部分1、“小兔的房子打扮得真漂亮。三只小兔想邀请你们到它们家里做客呢。请你们将刷子放入水桶,我们一起去小兔家做客吧!”2、小红兔想跟你们说:谢谢你们把我的房子打扮得这么漂亮!引导幼儿说“不用谢”3、参观完小兔的家,我们也要回家了,和小兔们再见吧!听音乐出活动室。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三
谐;、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为幼儿提供一个表现的舞台,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促进健全人格形成。
1.欣赏歌曲《粉刷匠》,能合拍地做粉刷动作。
2.能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相应的动作。
3.在学唱、做动作的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刷子、报纸做的帽子、油漆桶(每人一份),音乐。
师:哇,今天的天气真好啊!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秘朋友家去,你们准备好了吗?
随音乐按节奏拍手进入创设好的粉刷匠家。
师:小朋友们我们到了,看看我们来到谁家了?
幼:粉刷匠的家中。
师:对,来到了粉刷匠先生家,看看粉刷匠家有什么工具?
幼:有油漆桶、刷子、帽子、长的滚刷。
幼:有2段,有4个乐句。刷门,刷墙。
师:小朋友听得非常仔细。一共有2段,每段有4个乐句。我们要帮粉刷匠先生刷门和墙。
师:粉刷前我们要准备什么?(拿油漆桶,刷子,戴帽子)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我们需要提起油漆桶,拿着刷子,带上帽子,一起踏步走。
听第一、二乐句,教师和幼儿一起来随音乐来做一做。
师:请小朋友们想想怎样来刷门和墙,需要什么工具来刷?来示范一下。鼓励幼儿自由讨论交流,尝试创作不同的动作。
幼1:刷门可以用刷子来刷。墙太高了,要用长的滚刷子来刷。
幼2:可以这样上下刷,也可以横着来回刷。
师:小朋友示范的非常棒。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发挥自己想象力来刷一刷。
师:我们忙得不亦乐乎,小鼻子都变样了。
1.教师提示和幼儿一起跟随音乐表现。必要时教师适当的进行指导。
2.请幼儿分组随音乐再次表现歌曲。
小朋友们干的非常棒,粉刷匠先生非常满意。小朋友们在劳动中有什么感受?劳动是最光荣的,我们完成了任务,现在随音乐我们回家谢谢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四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粉刷匠劳动的快乐。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5、感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1、重点:让幼儿充分的'感受音乐的美,引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使幼儿逐步积累起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经验。
2、难点:认识语词节奏。演唱时吐字清晰。
2、节奏普。
3、旧报纸坐的帽子、丝巾、
导入:发声练习(让幼儿注意呼吸、坐姿、发声方面)吐字正确清晰。
准备:小律动《小猫咪》。
1、猜谜语: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2、师:小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坐一坐,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小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一样。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4、认识语词节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五
1、学唱歌曲《粉刷匠》,能表现歌曲轻松、幽默的情绪。
2、学习根据歌词内容自由编动作。
1、学唱歌曲,并能进行表演。
2、能自己编动作表现歌曲。
1、《小朋友的书勤劳的人们》;磁带及录音机。
2、彩色小贴纸若干;幼儿自制纸帽子;小水桶若干。
二、欣赏歌曲老师带来了一首《粉刷匠》的歌曲,请你们一起来听听。
提问:歌曲里讲的是谁的。故事?
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觉轻松、幽默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一)理解歌词。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你觉得哪一句最好听?
(二)学唱歌曲。
教师结合伴奏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提问:他的小鼻子变成什么样了?(感受歌曲的幽默,并尝试用动作来表示)幼儿跟音乐伴奏演唱若干遍。
(三)游戏"粉刷匠"。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做墙,一人做粉刷匠,表演歌曲一遍;表演第二遍时互换角色。
四、自由表演歌曲。
教师请幼儿戴上纸帽子,拿起纸刷子,提起小水桶,教师两手各拉两个幼儿成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幼儿表演一遍后,教师拉着另外四位幼儿换一地方成另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六
考虑到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强调幼儿参与,重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在《粉刷匠》音乐声中,让幼儿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其充分表现自我。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粉刷匠劳动的快乐。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5、感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1、重点:让幼儿充分的感受音乐的美,引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使幼儿逐步积累起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经验。
2、难点:认识语词节奏。演唱时吐字清晰。
1、音乐:《小猫咪》《粉刷匠》、《再见歌》。
2、节奏普。
3、旧报纸坐的帽子、丝巾、
导入:发声练习(让幼儿注意呼吸、坐姿、发声方面)吐字正确清晰。
准备:小律动《小猫咪》。
1、猜谜语: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2、师:小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坐一坐,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小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一样。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4、认识语词节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七
1、熟识歌曲旋律,驾驭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能依据歌旋律进行简洁的动作表演。
3、喜爱唱歌,感受歌曲幽默的情趣。
1、配套音乐。
2、图谱。
3、图片:粉刷匠、漂亮的新居子。
1、出示图片《漂亮的新居子》。
师:看!这座房子美丽吗?是谁让它变得这样美丽的?
2、出示粉刷匠的图片。
师:他是谁?(驾驭称呼“粉刷匠”)。
1、老师清唱歌曲,请幼儿细致听歌词。
师:粉刷匠刷了房子的哪里?粉刷的时候刷子像什么?最终粉刷匠的.鼻子怎样了?
2、老师依据幼儿的回答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
出示最终一张粉刷匠弄脏脸的图片。老师再次示范演唱歌曲,要求幼儿细致听。
3、跟随伴奏,老师大声唱,幼儿轻声唱。(反复练习两到三次)分男女孩子、前后排跟老师进行完整地学唱。
师:你知道粉刷匠是怎么样粉刷房子的吗?(指名幼儿学习仿照粉刷匠的动作)老师带领幼儿集体仿照粉刷匠的动作。
师:现在我要来粉刷墙壁,看看我是怎么做的?(随伴奏边演唱边做动作)集体随音乐做刷房子的动作。
歌曲前8小节两拍一下地刷,后8小节一拍一下地刷。
师:请小挚友们用好听的声音,一边看图片,一边轻轻地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唱。加上刷房子的动作,边打节拍边进行演唱。
师:小粉刷匠们,我们一起去外面粉刷墙壁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八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活泼快乐及诙谐情趣。
2、能大胆地根据歌词内容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协调一致的和谐感。
3、知道要从小就做个勤劳的孩子。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一、欣赏图片:粉刷匠。
1、教师:看!这个新朋友是谁呀?他在干什么?
2、小结:粉刷匠在把新房子刷得很漂亮。
二、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1、教师:粉刷匠一边刷一边还唱着好听的歌曲呢。
2、教师范唱歌曲。(配上相应的动作和夸张的表情)。
3、教师:粉刷匠刷了房子的哪里?粉刷的时候刷子像什么?最后粉刷匠的鼻子怎样了?
4、教师可以用歌词来对幼儿的回答做个总结。
5、重点引领孩子做一做“哎呦!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这一句的幽默与开心、可爱。
6、教师:现在老师做粉刷匠,你们做新房子,我们开始刷房子喽。(幼儿一人做房子造型,教师表演唱)。
7、幼儿两两做房子,教师表演唱,提醒幼儿注意倾听。
8、邀请部分幼儿做粉刷匠,和教师一起表演。
9、分角色表演唱。(一半幼儿做房子,一半幼儿做粉刷匠,第二次交换角色。)。
三、完整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可爱。
1、教师:今天我们玩了小小粉刷匠的游戏,粉刷匠的歌曲你们会唱了吗?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吧。
2、幼儿跟随琴声演唱歌曲。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九
综述孩子们对于粉刷匠可能不是了解,而通过歌曲能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粉刷匠,并知道他是怎么工作的。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粉刷匠》,能表现歌曲轻松、幽默的情绪。
2、学习根据歌词内容自由编动作。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并能进行表演。
能自己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1、《小朋友的书,勤劳的人们》;磁带及录音机。
2、彩色小贴纸若干;幼儿自制纸帽子;小水桶若干。
活动流程:
二、欣赏歌曲老师带来了一首《粉刷匠》的歌曲,请你们一起来听听。
提问:歌曲里讲的是谁的故事?
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觉轻松、幽默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一)理解歌词。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你觉得哪一句最好听?
(二)学唱歌曲。
教师结合伴奏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提问:他的小鼻子变成什么样了?(感受歌曲的幽默,并尝试用动作来表示)幼儿跟音乐伴奏演唱若干遍。
(三)游戏"粉刷匠"。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做墙,一人做粉刷匠,表演歌曲一遍;表演第二遍时互换角色。
四、自由表演歌曲教师请幼儿戴上纸帽子,拿起纸刷子,提起小水桶,教师两手各拉两个幼儿成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幼儿表演一遍后,教师拉着另外四位幼儿换一地方成另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引导幼儿把粉刷匠轻松、幽默的情绪表现出来)。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十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与教师同伴合唱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引导幼儿用自然、美好的声音唱歌,并用不同的合唱方式的表现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趣。
教案重点:
鼓励幼儿大胆的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教案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歌词,演唱时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清除、节奏要准确。
教案准备:
1、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充分感受到春天的变化。
2、与歌曲内容相应的“春天景象”的图片。
教案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放音乐《嘀哩哩》,引导幼儿边座优美的动。
作编进活动室。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那你们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阿?”“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们一边做出优美的动作,一边进活动室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好吗?”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寻找春天的足迹。
2、教师利用图片享有二展示有花、有绿草、小鸟的春景图。
3、在感受春天的基础上组织幼儿有节奏的朗诵诗歌《嘀哩嘀哩》,引导幼儿理解歌词的内容。
4、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表现春天的美好,演唱时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清楚,节奏要准确。
5、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演唱,并创编动作表演歌曲,抒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教师组织幼儿伴随着《嘀哩嘀里》的歌曲,边唱边扮演小蝴蝶或小蜜蜂走出教室。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十一
活动设计背景。
考虑到大班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强调幼儿参与,重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在《粉刷匠》音乐声中,让幼儿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其充分表现自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粉刷匠劳动的快乐。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5、感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充分的感受音乐的美,引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使幼儿逐步积累起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经验。
2、难点:认识语词节奏。演唱时吐字清晰。
活动准备。
2、节奏普。
3、旧报纸坐的帽子、丝巾、活动过程。
导入:发声练习(让幼儿注意呼吸、坐姿、发声方面)吐字正确清晰。
准备:小律动《小猫咪》。
1、猜谜语: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2、师:小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坐一坐,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小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一样。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4、认识语词节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粉刷匠》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粉刷匠》范文。
粉刷匠说课教案模板。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十二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在课件的提示下,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乐曲abc的结构特征。
多媒体动画课件、猫头饰若干。
一、通过动画演示,启发幼儿讨论并大胆表演不同的形象。
1、(画面一:小鱼们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师:小电脑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小鱼是怎么游的?
2、那我们就来学一学快乐的小鱼吧!师:小鱼们!幼:哎!
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快乐的小鱼形象。(提示、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3、小鱼们在一起真快乐呀!听!谁来了?
(放猫的音乐)它到小河边想干什么?瞧,小猫真的来了。
(画面二:小猫扛着鱼竿)小猫会怎么钓鱼呢?
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小猫甩鱼竿的动作。
二、听辨乐曲,了解乐曲的内容及结构。
2、老师:我们来听一听,小猫甩了几次鱼杆?(欣赏小猫的音乐,听辩乐句)
3、我们来学一学。4、尝试用两个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段不同的`音乐。(图谱是否先提示一下)
(启发幼儿从速度、力度来表现)
5、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音乐内容。
a:小鱼和小猫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接着看。
b:幼儿欣赏课件三。
c:提问:小猫怎么会掉到河里?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鱼,表演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河。(跟着节拍)
d:哦,这原来是一个小鱼钓猫的故事,我们完整地听一听,什么时候音乐里讲小鱼们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了河?(完整欣赏乐曲)
e: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和小猫,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次。 三、快乐表演。
1、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
a:请几个幼儿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小鱼。提问:猫在甩鱼竿时,小鱼们在干什么?(动脑筋,想办法)
b: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演想办法的动作。
c:幼儿分角色完整游戏。
2、再次游戏。
a:老师来扮演大猫,小鱼们该怎么办?(启发幼儿大胆尝试合作表演)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十三
3、培养学生的推理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小数乘法的教学。
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
投影仪、小卡片等。
(一)、复习引入。
1、按运算定律填空:
15×12=×。
(18×4)×25=18×(×)。
(36+64)×7=×+×。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478×465×201。
3、计算下面各题:
2.5×4.78×40.65×201。
4、引入。
这两道题用竖式计算要很多时间,谁能想个办法使这两道题计算比较快呢?
(二)、教学新课。
1、刚才几位同学说的对不对呢?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出示: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〇1.2×0.7。
(0.8×0.5)×0.4〇0.8×(0.5×0.4)。
(2.4+3.6)×0.5〇2.4×0.5+3.6×0.5。
学生口头回答后提问:“把上面几题与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的教学》。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比较简便。
(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完成练习三第4题。说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把左右两边结果相等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0.25×89×465+65×0.01。
1.25×68×0.84.5×10+4.5×0.1。
65×1.01100×4.5。
78×4.5+22×4.50.25×4×89。
4.5×9.912.5×0.8×68。
(四)小结:
学生相互之间讨论,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优秀14篇)篇十四
根据幼儿喜欢游戏和通过游戏学习的特点,本活动以“猜谜”和“找图”这两类小班幼儿熟悉和喜欢的游戏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趣味性。其中“找图”的范围不只局限于教具的大图,还包括幼儿的座椅、教师的衣服等,使幼儿感受到多种可能性。此活动环环相扣,游戏在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幼儿在一遍遍的游戏中不断地倾听歌曲,努力保持专注力,逐步形成稳定的听觉表象,进而顺畅地进行集体歌唱和创编。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结合“猜谜”和“找图”的游戏,尝试用“小兔”“小猴”“小蛇”替换“小象”。
3.体验集体歌唱和游戏的快乐。
黑板,森林的背景图片(如图),小象图片若干(分别藏于幼儿座椅背后、教师衣服后背、大图下等),小兔、小猴、小蛇图片各一张如下图(分别藏在大图中的树旁、树上、草丛中)。
一、猜谜语听歌曲
师: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啊?
师:对,是大象。
师:我这里有一首歌,我们来听一听它唱的是不是“大象呢?(教师范唱第一遍。)
二、学唱新歌
1.倾听范唱,感受歌词和旋律。
师:你们听到歌里唱的是不是“大象”呀?
师:不是大象,那是谁呢?
师:哦,是小象。那歌里都唱了些什么?是这样的吗?(教师范唱第二遍。)
师:歌里还唱了什么?(教师范唱第三遍。)
师:小象的鼻子怎么样啊?
师:妈妈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通过设置“找小象”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并为后续活动做铺垫,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师:仔细听听,我对小象唱了什么?(教师范唱第四遍。)
师:还有小象吗?请你们在椅子下面找一找!我来对小象唱歌。(教师范唱第五遍。)
师:我又要对小象唱歌了!如果你会唱,你可以轻轻地和我一起唱。对于不会唱的地方,请你仔细听听我到底唱了什么。
(教师加深幼儿对歌词内容和歌曲旋律的记忆,再次明确倾听的任务。)
2.学唱歌曲。
师:我们房子里还有小象吗?(教师转圈提醒幼儿)大家找一找,在哪里?
师:呀!在我身上啊!可是它有点害羞,不好意思出来。如果你们唱歌给它听,它就会出来!
(幼儿集体歌唱,进入歌唱学习的检验环节。)
师:小象出来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或提问:小象为什么不出来呀?)
(教师可根据幼儿歌唱的具体情况选择上述指导语,引导幼儿集体进入反思评价环节,时间控制在2分种内。)
师(出示背景图):森林里也有一只小象,它想请那些会轻轻地完整地唱歌的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三、创编歌词
1.将“小象”替换成“小兔”。
师:对了,是小兔。谁能在森林里找一找小兔?
师:你们会把“小象”换成“小兔”来唱歌吗?除了这个,还要把“鼻子”换成什么呢?(耳朵)我们来试一试。
2.将“小兔”替换成“小猴”。
师:刚刚是小兔的耳朵真呀真正长。那有着长长的尾巴、爱爬树的是谁呀?
师:好,我们来唱一唱“小猴”。请会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的小朋友来找一找小猴。
3.将“小猴”替换成“小蛇”。
师:森林里有长长身体、长长舌头的是谁呀?
师:它在哪里呢?谁来找一找?
师:我们来唱一唱“小蛇”。是唱舌头长还是唱身体长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分别演唱。)
四、扩展经验
师:我们周围还有什么动物或者物品有长长的东西呢?我们来说一说、唱一唱吧!
(若幼儿说出其他特征,教师不要给予否定,而是要进行归纳、整理。比如,当幼儿说河马很胖时,教师可以说:“这个小朋友说出了河马很胖,那河马有哪个地方是长的呢?”在幼儿讨论后,告诉幼儿:“河马的尾巴还挺长的,比兔子的长哦!”)
延伸活动:
1.在小班下学期可引导幼儿两两对唱。
2.进一步引导幼儿替换名词“小象”和形容词“长”,进行新的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