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研究范文,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写作表达技巧和思维方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一
开放性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发学生的智慧,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从而开发其创造潜能和实践能力。下面就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浅谈对开放性教学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思维的开放。
逻辑思维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则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挖掘教材并冲破教材的束缚,尽可能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引导学生思考,小至某个知识点,大至整个知识体系的教学,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逐渐养成运用不同形式思考问题的习惯。
如“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的教学,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是两个互逆的过程,每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都是整式乘法的逆变形,因此可以用整式乘法检验因式分解正确与否,这就是逆向思维。如检验x2-10x-24=(x-12)(x+2)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对(x-12)(x+2)运用整式乘法展开,看结果是否等于x2-10x-24。
在解题方法上还应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如计算:+20122-2。
法一:注意到2013可以写成2012+1的形式,再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消去20122,可使计算简便。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二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长期面临着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问题。如何在实际中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情境设计的应用既可以完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形成一种良性的教学方式。
教学情境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针对教学内容而设定的教学情境演绎,在演绎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爱好进行相关的学习,在情境扮演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要学习的实际内容,而且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经成为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后期的发展中还要进一步地发展与完善。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设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的主体性锻炼。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的采用情境设计的教学方式,这样帮助学生在直观的状态下认识到历史学习的内容,并且直接参与到学习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原有的教师单一教学的模式,这样在整个班级教学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形成一种更为全面有效的认知活动,单一的教学活动在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中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初中教学采用的是班级教学这种大范围的应对模式,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学习氛围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在主体性学习的指引下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情境设计,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二、学习质量的改进。
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定形式的教学活动,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在实际中可发现积极主动的学习效果要比在外界压力下带来的效果会更好,初中历史教学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爱好,这样能够形成一种主动性的学习环境从而营造一种更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际中产生的作用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一名教师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的情境,是诱发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也就意味着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方面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会主动地探索相关的历史知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具有积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投入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中。在情境学习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极大丰富的联想,并对结果进行多样化的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辩论,积极主动地感受历史知识学习带来的乐趣。
降低历史知识学习的困难性。
历史知识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所教授的内容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各种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强的背景性,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会给一些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学习质量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而情境教学设计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简单化,简单多样的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得到更好地发展。教师在情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设计方式,这样在实践应用中可以做到重点应用与普遍教学相互结合,多种方式的有效组合可以最大现代降低历史教学的困难性的同时,使得学生可以在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学要与其他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情境设计的应用,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点的一种有效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应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拓宽学生视野。
学生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的教育活动,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储备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会进一步的优化提升。课堂教学知识众多教学方式的一种,学生能力的提升需要多个方面的有效组合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情境设计的应用,在情境教学应用中,避免了原有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学习中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的感受到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且形成一种良好的感知应用。使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养成各种品质,形成道德规范,认识到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多种手段的结合可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历史教学的情境创设策略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创设学生参与事件的情境,并置身其中承担某种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了解课堂学习之外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才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情境能帮助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结构、认知结构,情境创设与知识提示要相结合,最大限度降低学生学习的困难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积极主动探索相关的知识视野。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情境设计的方式,主要目的是自然地引导学生亲历做的过程,在演绎的过程中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历史内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情境教学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动态,在具体的应用中要认识到教师只是一个指引者,学习动机的引发者,在必要的时候要适当引导一下学生的思维指向,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为了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打断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思维连贯,否则达不到学生在不设防的情感中去体验知识的效果,也会妨碍他们思维的延展性。情境创设中的情绪体验方向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情境教学中,要求师生的关系一定要融洽、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正常教学的关键。很一个严厉有余而和谐不足的老师能让学生在他面前全身心放松地去体验情境中的情绪,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2]周秀青.关于初中课堂教学情境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3]孙红艳.增强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三
摘要:研究历史的发展过程会让自己的思想变得远大、深邃,个人的思维也会逐渐丰富并且发展,个人的素养和品味都能得到提升。初中历史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岳麓版初中历史课本与其他版本的教材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在相关教学的方法上应该也有其特殊性。文章通过研究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的特殊性,提出适合岳麓版历史课堂的教学新方法,以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和个人修养的提高。
历史是记录客观世界运动发展过程的学科,记载和解释着一系列人类进程的历史事件。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的学习从初中延续到大学,足见其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性。历史对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初中历史的教学。初中历史教材有很多版本,岳麓版教材是目前使用人数较多、反响较好的一套历史教材。岳麓版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与其他版本教材的教学方法有一定区别。
岳麓书社是湖南省古籍专业出版社,虽然创立仅仅三十多年,但是其在历史古籍方面的图书编写却在海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编写思想与其他版本教材有所不同,其编写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精神,主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知识的教育,进行情感方面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岳麓版教材主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国际意识的教育、人格教育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教育等三个方面实现历史课程思想素质教育的功能的。2.在教材编写中,实施删繁就简、减负的标准,以改变传统历史教材中多、繁、难、旧的面貌。岳麓版历史教材十分重视内容的精简,往往去掉无关紧要的内容,挑出重要的部分编入教材。在删繁就简的编写中,准确把握弹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实现了内容简洁明快、丰富完整的要求,达到了简明而不空缺的效果。3.通过新教材催生新的教学方法。教材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都需要依据教材来选择。岳麓版教材的编写,就很注重教材对教学方法的催生。比如教材的编写注重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师生的沟通互动,注重师生对话的情景,而且便教利学,可操作性强。这些教材编写注意的方面紧紧与我国现在初中历史教育的要求相结合。4.教本与学本的结合。历史本是一门非常有趣生动的学科,但是在传统教材编写中,内容呆板、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没有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岳麓版历史教材编写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岳麓版教材力求生动形象,将有血有肉、多姿多彩的历史事件充分显现出来。在内容中穿插了大量历史的生动情节,而且还写入了生动的史料,配上丰富的插图。这些都增加了课本的艺术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习过程也成为审美的过程。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并不受到相关教学单位和老师的重视,历史课堂如死水一潭,没有生机。老师主导课堂,主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学生缺乏兴趣,初中历史教学难以取得效果。岳麓版教材编写思想和内容的改变,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契机。1.培养历史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学习中,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内容新颖,各个历史事件形象生动,各个历史人物栩栩如生,以故事化的手法多姿多彩地进行内容的编写,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沉闷刻板的`叙述。史料的引用和故事插图的编排,增强了课本的艺术性,强烈吸引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按照教材的指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将课堂气氛带动起来,比如可以采用安排学生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话剧表演等形式,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兴趣地学习,并获得历史知识和个人能力的提升。2.教学贴近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活动。每门课程学到的知识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应用能力的提高,就应该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尽量贴近切生活,贴近实际。历史与现实本就是一体,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岳麓版教材在内容上就很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比如,讲到都江堰的建设,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索都江堰在现在生活中的作用;讲到屈原,就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端午节习俗的来历和文化;讲到四大发明,就引导学生考虑四大发明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等等。实践与学习不可分离,必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岳麓版教材中史料、插图的配置,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相关文献,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虽然复杂困难,但不容忽视。岳麓版历史教材的编写,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路径。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把握教材内容的精髓和编写的思想,以此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历史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眼光,得到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促进品德和修养的提升,实现初中历史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2]张海丽.探究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新理念.山西青年(下半月).期。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四
摘要: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各方面情况都存在差异性,比如,学生的智力水平、基础层次、学习主动性等方面,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无视这一客观存在,教学中采用“一锅煮”的方式,致使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分层合作教学是不错的选择,它可以使优生吃饱,学困生吃好。本文简述了分层合作教学的含义,分层合作教学的实施过程,以期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德国大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在我们每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性格、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传统的“一刀切、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特征,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使每位学生都受益,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中首先要了解学生,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分层合作教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挖掘潜能,使学生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分层合作教学就是将全班学生依据个性化特征、心理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这是教师既注重分层施教,又注重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合作教学有利于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扬长避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班级整体发展,这与当前各校大力推行的教改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解决了有效分层教学问题,必将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推动课改。
(一)隐性分层,异质建组。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态度、认知结构、平时成绩的差异,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学生比例约为1:2:1。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把学生分类编成八人一组便于教师管理,不利于学生交流合作,按前后两张桌子的四个人(一个a层学生、两个b层学生、一个c层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更便于组内交流、讨论,也便于组与组之间的竞赛。经过一段时间(每次考试)后,进步明显的学生可以升级,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二)研究学情,分层投标。
备课教师在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时,必须综合考虑和研究学情,在吃透教材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各类学生作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一般包括三层目标:
1.基本目标:全体学生都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部分,属于低层目标。
2.一般目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与理解的部分,属于中层目标,是a层和b层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
3.发展目标: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掌握的复杂分析和综合运用,具有创造性的部分,属于高层目标,是a层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教师应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达到本层次的学习目标后,学习并达到更高一层次的目标,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分层合作教学的开展离不开课堂。根据初中的政治课的教学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开展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1.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导学案”进行中,教师要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导学案”进行预习,在学生对所学内容预习后把“导学案”上交给教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做到“我要学”,并深入钻研教材使之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前准备还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时,既要制定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难易也该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把课前准备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我的疑问三部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所有学生可以对“导学案”中基础部分的题目进行学习,学习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做拓展题,对有问题或者自己无法理解和解决的问题要记录下来,在第二天与同学共同交流、讨论,或者是向教师请教。
2.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合作学习是“学案导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在课堂上,针对导学案中学生预习时遗留的问题,教师应让小组分层讨论,充分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学习过程的组织。疑难问题向上层请教,确实还有疑难提交全班或教师。同学展示点评,教师掌握情况。
3.分层实教,区别补偿。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分层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把握不同层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为了缩小不同层次学生的差距,讲课时进行分层补偿。补偿时主要以课内为主,并把重点放在c层学生身上,在补偿内容和要求,c层学生以补知识为主,达到准确地掌握知识,补上授新课所需要的知识;b层学生在补知识的同时,重点指导学习方法和技能性训练;a学生则主要是帮助他们揭示课程的内部规律,开拓思维,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和独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4.分层检测,反馈小结。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测验。由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分层设计作业,这样既能兼顾学生的共性需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政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又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内进行互批,查找问题,及时纠错、小结。
(四)注重激励分层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自己的进步,引导学生的发展。要达到评价的目的,应进行分层次评价。一方面,评价的标准应该具有多维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是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形象概括。遵循这一理论,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要对每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尤其是c层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评价观。另一方面,评价的方式应该多样化,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如行为观察、学习日记、成长纪录等,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觉得骄傲的一方面,使学生充满信心地去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祥.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35).
[2]陈少娟,吴慧珠.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5).
[3]李宁.实践“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初探[j].才智,(17).
[4]王跃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关于“因材施教”的评说[j].教育理论与实践,(23).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五
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进行反思和评价,最后撰写行动研究报告。定向型研究报告是发现一个新观点或新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并实施,实施中根据观察和反馈调整方案,分阶段有计划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进行反思和评价,撰写研究报告。
作为农村的一线英语教师,我每天都面临着很多教学中的问题。如:学生对单词、语法等知识点不会灵活的使用;记不住单词;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讲了多次后,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语法课上,大量的讲解、练习几乎占据了整堂课,使学生失去兴趣;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教师不知如何将课改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我需要认真思考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自己所处的教学情境和所教的不同学生出发,调查和分析问题的原因和本质,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教学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和其他教师讨论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开展行动研究,在合作中构建自主发展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学会观察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能够针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学会设计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及学生、对教育的认识,通过不断反思与实践,获得自身发展,推动教育理论的创新。
在课改中,教师应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重构自己的教育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教育的价值,使开展教学研究成为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一种职业精神。通过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形成改革意识,发展教育创新能力,让教育改革获得动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六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必然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社会生活必将对包括职校在内的职校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就是以此为发展依托,从语文在职业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入手,阐述在职业学校开设语文课程的必要性,并从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新形势下职教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战略的实施,职业学校发展迅速,面貌日新月异,其发展速度之快、发展势头之猛令世人瞩目。然而,有许多职业院校为了适应职业教育进一步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的需求,存在着重专业技术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在职业教育中开设文化课已经没有人多的必要,而加大力度发展各专业课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也不过如此。语文教学似乎已经跟不上时代需要了,真的就要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尴尬局面。
1语文在职业院校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说明简洁明了:“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确实,在文明高度发展了的时代,我们看到“语”和“文”是难以分开的,但从它们各自产生的条件来看,“语”和“文”却是出现于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文”比较“语”而言,产生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语文”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门学科,建国前,小学阶段叫“国语”,中学阶段叫“国文”,大致体现了“语”和“文”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这一阶段性特点。
对于职教语文而言,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突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尤其听说读写能力为重点的职教特色。将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力求突现专业特色,打造具有职校特色的语文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缩短教学双方的角色距离,最终形成乐学语文,学以致用,用中促学的喜人氛围。
2在职业院校开设语文课程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来,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统考成绩的情况来看,已呈现出“滑坡”的趋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逐年下降,学习语义的兴趣也不够高,更谈不浓厚,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申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等等,总之问题出现也说明了职教语文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大困难,但是对于语文自身而言,其最直接的意义就是让语文成为人们能够进行正确思考和表达的工具,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职教语文在职业院校中的必要性。
首先从语文自身而言,语文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关键,是文化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基本途径和保证,是人们获得文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人们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文化则是语文的全部内容和灵魂。
对于个体来说,文化决定人的语文品位的雅俗高低;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文化决定了其语文的生命力和活力。可见语文是职业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职高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今后工作与生活的成长道路产生影响。
然而目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并没有在语文教学上有太大的进步,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管理的运作、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评价体系的运用都采用传统的普通高中的模式进行。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使用的教材和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差很远,在学习中很难让学生和文章的内容产生共鸣,学生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小。教材与专业和职业的结合更是微乎其微,这样很难让教师联系实际来教学,也就根本无法实现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寻求新形势下职教语文的改革方向。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现实水平状况,开展语文教学的活动,成为广大职业学校语文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难题。因此,我们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寻求与职校自身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实现职教语文的真正教学目标。
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内心去把握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就是要将蕴涵丁叙事、写景、状物、抒情作品中的我们民族精神,借助于一系列的情节、景物、形象、情感去感染学生,以此浸润、滋养学生的.灵魂。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语文就是要引导他仃]在掌握丁一定生存本领的基础上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去除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牢牢把握人类民族关于自然、自身、社会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人生理想、人格情操、审美趣味、思维方式等本质内涵。
在整个职教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抽取、概括出事实叙述和个体情感抒发中蕴含着的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特质;能够引导学生去认识、理解、欣赏,并以此潜移默化其思想、道德、情趣等意识精神。如此,才能挖掘出作品的精髓要义,才能发挥教育的承传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同时注意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例如:在给艺术类学生讲述外来文化作品的教学中,要注重阐释作品中的其他民族的文化意蕴,如此,一可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人类文化的共性,二可使学生在比较中把握民族文化的特性,三可使学生思想中发生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以此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好的得以补充、完善和发展。
其次,职教语文教学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多元个性的发展。职业学校的教育简单理解为就是让学习的学生掌握一门可以生存的技能,再加上学生生源的复杂性和学生自身素质的差距必然会造成对职教语文教学内容理解的偏差。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与我的感觉所及程度为限。”对于没有听觉的人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到:“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除了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例如:就《水浒》中的人物行为的理解而言,由于自身知识积累的有限、自身个性等等原因必将造成理解缺乏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多加以引导和鼓励,允许和尊重学生多元个性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需要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或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时,教师予以耐心地启发诱导,让学生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课文,要有创新意识、有自己的见解,得出有个体差异的答案,从而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七
篮球运动虽然是一项十分普及的运动项目,但是它也有其特有的专业性和竞技性,但是由于许多学生总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了解篮球了,进而忽略了学校的篮球理论教育课程,这便是的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真正的掌握到篮球项目的专业知识和学习理念,进而导致篮球教学改革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这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们播放比赛视频和分析运动员身体机能、篮球技能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们对篮球学习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而使得他们能够在有针对性地教学中对篮球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使之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并为了提高自身的篮球技能而开始努力练习。
3.2注重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引导学生们掌握一定的体育健康知识和学习技能,同时他还关注学生们的体育学习观念和体育精神,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是关键的,而对学生们展开一定的素质教育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发展,通过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方式来不断的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发散自身的逻辑思维,最终帮助他们既掌握了学习技能,同时又能促进自身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3.3紧随教学新形势,注重因材施教。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还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课程教学缺少一定的系统性,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教材作为辅导,大多数教师都是运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来创设课堂学习内容,这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使得篮球课堂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在这基础上高校应该为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而帮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清晰的教学思路。除此之外,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受益,教师还要学会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选取合适的教材,进而帮助学生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展开有效的篮球课程学习。
4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的引导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们最终的学习效果,所以在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创建专业素养较强的师资团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处在较高的水平才能保证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在这基础上,各大高校应该要为学生们选择一些理论和实践素养都非常强的教师,接着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校还要为教师们创造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们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交流经验、总结教学成果,进而帮助他们不断的丰富自身的教学形式,以此从根本上提高篮球课程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篮球赛,进而通过教师的风采来不断的提高学生们对篮球学习的印象,最终使得学生们在比赛中产生膜拜教师的心理,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发展,学生们将教师作为主要学习对象之后便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该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从而不断活跃篮球体育课堂学习的学习气氛,使得篮球学习的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5结语。
总的来说,篮球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及的一项体育运动,如果教师能够合理的利用篮球教学课堂来规范学生们的篮球技能,那么将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在生活中进行篮球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靳厚忠,范宏伟,刘晚玲,等。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体育学刊,2010(8):68—71。
[2]王振宇,汪珂永。提高高校篮球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2016(4):118。
[3]施发,陈永兵,周山彦。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探索[j]。体育科技,2014(6):158。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八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部对体育教学做出了新的规范与解读,教学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篮球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以篮球教学为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篮球教学改革要着重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显著的提升。高校篮球教学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树立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以目标指引教学过程,以学生整体发展为前提,制订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篮球教学不能脱离高等教育独立存在,必须结合学生专业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树立篮球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的观念。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篮球教学过程只重视学生篮球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忽视了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无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篮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结合篮球运动特性设计出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篮球运动的兴趣及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3.2确立教学指导思想。
高校篮球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准则,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高校篮球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真正好的`篮球教学应该是因材施教。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专业特点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并且根据学生个体化之间的差异制定具体的教学方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升和发展的机会。教师要根据学生篮球水平的不同,对基础好的学生采取对抗练习,在实战中锻炼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对基础差的学生加强基础动作的训练,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充实感,避免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厌恶情绪。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练习情况,在学生犯错时,尽量少批评,多鼓励,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提高篮球能力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然,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不是一味的纵容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自主性,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注重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篮球取胜的根本不在于个体力量的强大,而在于团体内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位置发挥自己的力量。团队能力是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这对篮球教学的改革极其不利,学生很难掌握篮球运动的魅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由于现在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激增,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现状模仿nba的模式进行联赛式教学,将班级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相当于一支球队,采取积分竞赛制,帮助学生构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团队精神,倡导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还要对高校教师进行改革,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1)高校要鼓励教师不断的完善自身知识储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对篮球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学习,保证教学内容不与时代脱节。(2)各级教育部门要经常性的组织教师学术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丰富教学经验。(3)高校在进行人才引进过程中要注意提高专业人才及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提升高校篮球教学水平。
3.5优化教学评价体制。
现有的教学评价体制主要以考核学生的基本篮球技能为主,忽视了篮球运动的内涵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在原本篮球锻炼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单一的考核体制会导致学生逐渐忽略篮球运动的重要性。高校篮球的考核内容要结合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习惯的确立及篮球文化的领悟3个方面,以考核促进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知。要将篮球考核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要对教学评价体制进行优化,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学改革有效推进的保障,是对各种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客观评价,能够引领教学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4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要深入分析现阶段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革策略。本文仅是笔者通过实践教学中自己的观察所提出的一些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解决篮球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因材施教;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可塑性;要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体制进行完善,确保教学效果。以上总结仅是本文观点,还望广大高校篮球教育工作者对此提起重视,积极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2]左庆生,张海民,邱勇.现代篮球运动教学训练实用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九
摘要:德智体美全方位教学是学校一直以来的办学宗旨,其中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重要,它有利学生从小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的品德,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开始影响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新形势下德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要注重德育的主导方向,发挥学生的主体位置,笔者将对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德育教育。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国家培养的栋梁之才,尤其是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它是学校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教育。但是当前的小学德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其需要发挥全体的力量将问题进行解决,因为小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做好德育工作很重要。
1、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一直都是重智轻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都是重视文化课的成绩,而忽视德育课,不仅是学校老师这样,包括家长也认为孩子的文化成绩比较重要,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教育思想偏差的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认识。
2、德育教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小学德育教育提倡培养学生发扬我国传统美德,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品质,以便于长大后为社会作贡献。学校的教育方向往往是美好的,但是缺乏与社会相联系的教育模式在现代化教育中是难以维持下去的,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校的理论教育用于社会根本发挥不了很大的实际价值。
3、社会负面信息给学生成长带来了影响。网络信息的快捷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并且大众媒体上宣传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思想,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但是也有不法分子借用网络进行黄色、暴力等内容的宣传,由于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重,又不懂得分辨事物的好坏,他们一旦从小养成了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坏习惯,长期缺乏与人沟通交流,不仅影响学习而且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很容易因为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而误入歧途。
二、结合新形势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小学德育教育。
1、学校坚持以德育教学为教学重点。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只有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立足于文明社会中,所以学校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放在同等位置,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全能型人才。因为小学生的行为很容易受成年人的影响,所以在学校老师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加大对全体教育人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定期开展家长会让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成长环境,然后由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教学方式,还要告知家长学生的行为结果很大部分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让家长在家也重视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2、让德育观念同实际生活的联系。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德育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德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关心每位学生,去发现他们的个性特点,然后根据他们成长情况的不同制定符合其性格养成的教育方式。因为人们的思想都是在自然生活养成的,所以要做到从学中来到学中去,充分结合实际行为让德育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一种道德行为。例如:学校定期开展优秀少先队员升国旗奏国歌,编排黑板报或是带头打扫卫生等,在各种节日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在植树节期间,组织学生去户外种植植物,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他们在实践生活中亲身感受到农民伯伯们的辛苦,从而更加懂得热爱动植物,热爱自然,珍惜劳动成果。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还使他们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让小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3、遏制网络的负面影响,进行创新教育。对于网络媒体上出现的一些负面信息,要加强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让他们懂得分辨事物的好坏,提升对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力从而抵制不良社会信息的影响,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社会正能量进行联系,让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传统美德的培养,还要让其学会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自主能力,引导他们在树立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还能树立各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国家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对散播负面信息的人员进行严惩,并且加大舆论的谴责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让他们可以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三、结语。
对于小学德育教育的学习至关重要,不仅是学校各位教育人员,还有各学生家长都要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重视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且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德育教育模式,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享受更好的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贾碧玉.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究[j].中华少年,2016(5).
[2]何立波.浅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十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长期面临着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问题。如何在实际中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情境设计的应用既可以完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形成一种良性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教学情境;初中历史教学;开放性教学。
教学情境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针对教学内容而设定的教学情境演绎,在演绎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爱好进行相关的学习,在情境扮演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要学习的实际内容,而且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经成为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后期的发展中还要进一步地发展与完善。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设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的主体性锻炼。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的采用情境设计的教学方式,这样帮助学生在直观的状态下认识到历史学习的内容,并且直接参与到学习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原有的教师单一教学的模式,这样在整个班级教学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形成一种更为全面有效的认知活动,单一的教学活动在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中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初中教学采用的是班级教学这种大范围的应对模式,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学习氛围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在主体性学习的指引下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情境设计,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二、学习质量的改进。
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定形式的教学活动,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在实际中可发现积极主动的学习效果要比在外界压力下带来的效果会更好,初中历史教学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爱好,这样能够形成一种主动性的学习环境从而营造一种更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际中产生的作用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一名教师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的情境,是诱发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也就意味着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方面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会主动地探索相关的历史知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具有积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投入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中。在情境学习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极大丰富的联想,并对结果进行多样化的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辩论,积极主动地感受历史知识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降低历史知识学习的困难性。
历史知识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所教授的内容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各种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强的背景性,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会给一些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学习质量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而情境教学设计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简单化,简单多样的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得到更好地发展。教师在情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设计方式,这样在实践应用中可以做到重点应用与普遍教学相互结合,多种方式的有效组合可以最大现代降低历史教学的困难性的同时,使得学生可以在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学要与其他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情境设计的应用,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点的一种有效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应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拓宽学生视野。
学生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的教育活动,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储备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会进一步的优化提升。课堂教学知识众多教学方式的一种,学生能力的提升需要多个方面的有效组合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情境设计的应用,在情境教学应用中,避免了原有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学习中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的感受到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且形成一种良好的感知应用。使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养成各种品质,形成道德规范,认识到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多种手段的结合可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历史教学的情境创设策略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创设学生参与事件的情境,并置身其中承担某种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了解课堂学习之外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才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情境能帮助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结构、认知结构,情境创设与知识提示要相结合,最大限度降低学生学习的困难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积极主动探索相关的知识视野。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情境设计的方式,主要目的是自然地引导学生亲历做的过程,在演绎的过程中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历史内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情境教学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动态,在具体的应用中要认识到教师只是一个指引者,学习动机的引发者,在必要的时候要适当引导一下学生的思维指向,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为了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打断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思维连贯,否则达不到学生在不设防的情感中去体验知识的效果,也会妨碍他们思维的延展性。情境创设中的情绪体验方向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情境教学中,要求师生的关系一定要融洽、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正常教学的关键。很一个严厉有余而和谐不足的老师能让学生在他面前全身心放松地去体验情境中的情绪,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2]周秀青.关于初中课堂教学情境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十一
摘要:在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理念是教学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更是帮助高级中学生实现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高级中学教师要明确在政治教学中加入什么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熠熠生辉,源远流长,儒释道和诸子百家思想犹如百花齐放,争相辉映,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给高级中学阶段的学生带来文化素养上的提高,带来思想教育上的进步。在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巧妙融合传统文化理念,既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又能将中国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传统文化中,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境界。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融合已经成为教学创新的必然趋势,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本文介绍了在高级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中加入爱国主义精神等传统美德的教学内容,结合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提出几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1.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出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国教育中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在我国历史上出现很多典型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们在民族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利益,将民族大义看得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爱国主义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中国文化延绵不绝的纽带,是每一个高级中学生都应该学习的。在传统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偏向理论知识的讲解,将计算机技术带入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爱国事迹。如学习人教版高级中学政治必修二教材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对周边传统文化进行阐述,让他们表达自己家周围的文化氛围,谈谈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然后通过多媒体大致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片段,学习爱国主义精神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几段具有代表性的爱国事迹视频,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图片、中华人民抗日战争影像资料等,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促进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和人生目标,帮助他们学会做正直的人,干有意义的事情。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传统文化迅速融入政治教学中,促进学生政治素养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2.通过实践活动挖掘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是中国保持蓬勃生机的动力。在高级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如《文化塑造人生》学习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现一些名人受到文化熏陶塑造魅力人格的案例,学习他们如何在文化的陶冶下激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政治课堂上实现实践活动的开展,首先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搜集相关实际案例,进行剧本改编,然后进行课堂表演,让学生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体会故事主人公的进取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挖掘自身的进取精神,在活动中学会掌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通过游戏教学建立道德观念。
人伦道德观念是我们作为人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依旧生生不息的关键,是祖祖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高级中学政治教育活动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建立。教师在上一节课程结束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尽可能多的与传统道德相关的名人警句、诗词歌赋等,为下一节的课堂游戏活动做充足的准备。政治课堂游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最简单的,就是安排十个学生围成一个半圆形,面对其他同学,然后由教师指定某位同学回答问题,如教师的问题是:请说出和孝有关的名言、词句等,被抽到的学生可以回答:“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百善孝为先”,等等,以此类推。第二步是同学之间的快速问答环节,如甲问什么词语形容善意最合适?乙同学回答上善若水最合适,接着问什么词语形容自立最合适?丙同学回答自力更生最合适,根据这样的规律循环下去。第三部是最难的一个阶段,需要同学进行成语接轮,但是成语的意思要与形容道德品质相关。游戏的开展既能够帮助学生对传统道德观念加深理解和记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临时反应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4.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和谐精神。
“以和为贵”一直是中国人坚持的处世原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几千年的根本原因,因为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增强民族的实力,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心,才能带领民族走向更辉煌的明天。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了解更多与和谐相关的历史文化,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处世态度。《庄子》教会我们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及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论语》教会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要保持仁义礼信的和谐思想;《老子》教会我们生于世界,要保持一种平和、恬淡的心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达到个人身心和谐的境界;《孟子》教会我们在处理民族、外交关系的时候,要坚持和平共处、亲善和睦的原则。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和谐精神,虽然有些思想具有一定的时限性,但是只要我们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就能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对高级中学生思想深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级中学政治教师应该在教材内容中合理融合传统文化,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寻求更多的发展形式,提高全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贾霄艳.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何宁宁.传统文化在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构建[d].河南大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十二
摘要:课堂提问是组织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问也是师生展开良好互动的桥梁。政治教学要真正实现“对话”,课堂提问需要以启发思考回归文本作为根本。智慧高效的政治课堂提问,既能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能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对增加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引言。
提问是政治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提问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问教学重在引导,引导得好,则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基于此,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在提问上下功夫,以问题作为引子,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提问教学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以下几点探究:
一、提问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所谓的兴趣点,主要指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的激发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要学习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政治课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而且还能使学生觉得简单的容易回答的感到学习有用、有趣的问题。例如,在讲解“是非善恶有公论”这一框题内容时,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结合实际生活,说说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哪些违背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问题提出,同学们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课堂氛围也是十分活跃。在讨论中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利于学生检讨自己,对自身的不良行为也能及时改正过来。
二、找准重点——针对性提问。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教师需要对教材与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调查,抓住教材的重难点与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储备知识的情况,因材施教,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设计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确保在课堂上提出来的问题既不是轻重不分,也不至于漫无边际,也不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要做到有礼有节。例如,在学习完《遵纪守法》这一单元内容后,可以结合学生较为模糊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就“四大保护线”与“自我保护”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展开探究。先可以先给出背景材料,然后再围绕着材料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第一,四大保护线的内容有哪些?第二,我国的法律法规为什么要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必须要接受特殊的保护呢,说说其中的原因?第三,有人说有了四大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够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了,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请你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就这三点问题展开探讨。设置这样的提问,既能做到温故知新,又能及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概括归纳能力,而且还理清了教材当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得政治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三、找准重点一针对性提问。
在教学设计环节,需要教师深入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真正所需,总结出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储备知识的情况因材施教,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保证在课堂中提出来的问题不分轻重,漫无边际,也不能只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例如,在学完《遵纪守法》这一单元的内容后,可以就学生模糊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讲解,重点突出,针对“四大保护线”和“自我保护”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不要直接让学生去记忆,先给出背景材料,并且再围绕材料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首先,四大保护线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其次,我国法律法规为什么要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必须要接受特殊的保护呢?再者,有人说,有了四大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够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你们怎么看待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请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做到温故知新,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概括归纳能力,有利于让他们理清教材当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得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更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四、在思维悬念处提问。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感到“愤悱”时,即在“心求通则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发问和启发则能取得较好的提问效果。教师进行提问时要把握好发问的时机,要在学生的思维悬念处设问,有助于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例如,在分析《走共同富裕之路》这节内容时,为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我则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来设计问题:我们一起来听《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这首歌中提到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是谁呢?第二,歌曲又赞扬了老人的哪些事迹呢?两个问题过后,我又带领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探讨,在课程学习完毕后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国基本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共同富裕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四个尊重”的意义是什么呢?设置这样的问题,既让学生回顾了教学内容,又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这个案例中,我正是利用了学生的“愤悱”,在他们的思维悬念处提问,使得课堂教学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切有效的教学方法,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将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出来,启迪他们的心智,为促进学生应用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2]尹珍香,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05期.
[3]徐宏伟,认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方法[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作者:郭利珍单位:内蒙古察右前旗第二中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十三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中心(教学主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关键词:反思课堂提问。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我翻阅了大量的优秀教案,并观看了许多优秀教师上的示范课,发现几乎所有的课堂提问都是由教师严格、有序地主导来控制着的。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为什么没有强烈的提问意识呢?是他们没有疑难需要教师帮助,还是有其他阻碍提问的因素?我在学校进行调查,找出的原因如下:
1、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差;
2、教师不鼓励学生提问题;
3、学生不敢问,不好意思提问,怕被同学们看不起,等等。
这其中既有教师的问题,又有学生自身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中心(教学主体)的问题。我发现,不管是普通教师还是名教师,问题是教师事先在教案上设计好的,教学时,教师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是等待着老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回答老师。
我们成天高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为什么不让学生去设计问题,然后由学生问,老师答呢?课堂提问双方为什么不能倒换一个位置呢?长期以来我们课堂教学积习甚深,在课堂提问上已是“病入膏肓”了。
首先,“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已把问题想得很细,一个一个在教案上列得清清楚楚,教学又以教案为准,不敢越雷池半步,谁去发现问题已由教师包办了。即使有一个”“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也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重大问题已由教师提出并解决了。
其次,“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已在实践操作中驾轻就熟,甚至很多教师玩得炉火纯青,学生的思维已被训练得出了定势:问题不是都装在老师的头脑里了吗?老师自然要向我们讲明白的,毋需再费心思。没有探究意识也就养不成探究习惯,时间长了,学生自然缺失了问题意识。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当学生所提的老师看来幼稚时,也许是学生灵感乍现,老师要多一点容忍,少一点讥笑;当学生所提问题让老师难堪时,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当学生为了表达一个问题急得面红耳赤时,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不耐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创设一种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
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事先预习,课堂上由有疑问的学生提问,而其他同学可以解答,意见不统一的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这样课堂气氛会空前浓厚,学生就会在“提问――解答――辩论――得出正确结果”过程中,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第三,注重教法改革,大力倡导启发式、研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
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题意、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归纳学法、评价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表不同见解、敢于辩论、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探索新途径、新视角的创造性。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而是应该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十四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学生需要学的课程也在不断的增多,那么对于物理学习的时间也会逐渐减少,高效的物理课堂是现在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追求的。那么,如何根据现在的教学情况,解决现在物理课堂的高投入和低产出的矛盾,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是作为初中物理教学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打造初中物理高效教学课堂进行探讨。
初中物理是学生到初中二年级开始上的课程,由于初中物理中涉及到大量的物理概念和公式,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感觉比较困难。那么,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现在的教学中,应该能够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高效的基础。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学生如果不喜欢这个教师,也不会喜欢该教师所教授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向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能够跟拉近跟学生的关系,让学生愿意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拉近师生关系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可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发言,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讲课,并给于学生适当的肯定,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中,找到学习的自信。在课下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多关心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无处不在。拉近学生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愿意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愿意去深入的探究课程的难题和奥秘,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情景式教学是教学的突破口,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前提。创设教学情景,首先要与教学目标一致,教学情景是要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出发,正确理解教学内容的有关公式和概念,恰当的组织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根据教学情景,提出有关教学内容的问题。其次,创设的教学情景,要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探究。最后,要能够把握好动态知识的生成情景,让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例如,在讲到《运动的快慢》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田径运动的比赛视频,让学生观察运动员之间的状态。并提出问题:“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再比赛中,观众和裁判判断运动员的速度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再继续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学生一般会在跟其他同学交流后,会想到观众是谁跑在前面就是跑的最快的那位。而裁判是根据谁先达到终点来判断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当堂课的讲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观众的方法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引出速度的概念,让学生在脑中有了速度快慢的印象。接下来在举出例子:如果一个同学跑完50m,用了8s,而跑了5000m的世界冠军,用了13min。怎样去比较他们的速度。这时候学生会思考: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情况下,每一个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这样的提问和举例子更好的跟要学习的内容结合到一起,也引导学生了一步步的去思考。教师再继续引导,让学生学会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得出公式并且学会速度的计算。情景式的教学,是结合学生的日常来设置教学情景,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探究。所以在情景式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的知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2]。
物理的学习需要练习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课堂的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堂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锻炼,练习题的量不宜过多,也不宜太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尝试一题多解或者一题多变,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练习题的布置要能够分层次,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则要有比较基础的题目,对于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要有能够拔高的题目。让班级里的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思维得到拓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总之,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首先要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探究,也要能够布置适当的练习题,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冯静单位:甘肃省西和县城关九年制学校。
参考文献:。
[1]赵昂.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十五
“人若受到真正的教育,他就是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教育,或者是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东西。”(《柏拉图论教育》)著名学者、教育理论专家肖川也认为:“教育使一个生而软弱无助的个体逐渐成长为自立、自强、自尊、自重、自信、自助的个体,因此,教育为任何社会中健全的个体所必需。”由此可见,教育在人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高级中学政治教师,笔者更深刻地体会到,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育人作用,对于中学生理想、道德、文化、纪律方面的培养,以及学生思想教育需要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记得多年前自己刚刚走上三尺讲台时,觉得自己所教授的思想政治课在育人作用的发挥上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的政治常识部分。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一线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经验相结合后,笔者对此有了新的看法,参考众多教育理论著作,再联系本人教学实践经验,也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那么,如何实现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重视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地位。
要想完美实现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首先我们必须要能都引起学校和学生对于政治学科足够的重视。但是,令人尴尬的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政治学科常常处于被冷落、被边缘化的岌岌可危的位置。作为文综三学科之一,高级中学政治的学科性质决定其可能不如地理有趣,也不及历史生动,从而导致学生“讲起来重要、忙起来忘掉、做起来丢掉”。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更多的是追求高考分数,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在培养自身健康心理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的重要作用。更让人无奈的是在高级中学理科班的思想政治课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和高考的要求,进而沦为了“60分万岁”的地步,长期处于“学校不重视、家长不关心、学生不在乎”的困境。正是如此的尴尬境遇导致高级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育人目标无法得意实现,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重要目标,我们的学校及学生都应给予其足够重视,从而为落实高级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要地位,也为其成为高级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奠定基础。
二、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过去,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只有关于“课”的观念,一节一节地上课,却很少思考或清晰地意识到“课”的知识内容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肖川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中谈到教师在传统课堂中忽略的问题,这也或多或少地代表了我们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存在的现状。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中因为追求高考成绩而忽略了发挥其育人作用,在强调分数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理想发展应该是“自主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在正进行的新课改中,教育专家们提出的有效教学这一理念对我们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肖川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所说的那样:“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为此,我们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与应对,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教材中涉及的思想道德理论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从而将思想政治课变得生动活泼又贴近生活。我们追求的有效教学,应力求实现肖川笔下的“完美的教学一定能使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造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能够唤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能够使学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生。”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要想实现高级中学思想政治的育人目标,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作用不可忽视。高级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初步确立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没能得到正确积极的引导,可能会导致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出现偏差。而我们的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能以事实求是的态度想问题、办事情,即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导学生运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防止绝对化和片面化;促使学生灵活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法,从而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方面,高级中学思想政治在日常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应该的”,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成员提供积极正确的观念引导。高级中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还离不开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促进作用。正确的人生观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指南针,指引着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高级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目标确立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的思想为其加以引导。在这方面,不少学校和老师都采取过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学者李希贵在《学生第一》中介绍的北京市十一学校采取的“校长有约,共进午餐”活动,学生可以在很放松的状态下畅所欲言,校长也可以与之进行比较随意的沟通。学生可以感受校长随和的一面,增进双方的感情;校长则可以在不经意间走进学生真实内心世界,在言谈交流间为学生的未来选择提供宝贵意见,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有价值的人生观。而这一方式也在我校被实践推广,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四、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积极的心态与充分的耐心。
正如《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所说:“我们的教育不仅是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负责,教育也需要为建设一个自由、民主、多元、开放、充满法治和人权精神的社会负责,这就是需要我们牢固确立‘为自由社会培养人’的教育宗旨。”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的不是关在“象牙塔”里的学习模范,应是能适应社会需求并服务社会的“社会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在教学中应保持智力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统一。”然而,育人目标的实现是需要长时间的准备的,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也赞成这一观点。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一名普通的高级中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学生的资质各有不同,我们收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我们教师不管处于怎样不利的位置都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特别是我们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如果自身都无法积极乐观的面对学生,又如何帮助处在人生关键时刻的高级中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呢?“我们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对一切事物的消极心理。这种消极已经进驻了我们的灵魂,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我们经常会情不自禁、甚至无法克制地以这样的方式处人、处事、处己,却不自知!”学者张文质呼吁,“我们作为教师,何曾能够由衷地、无条件地、不假思索地去爱一个孩子,去爱每一个孩子,无条件地肯定一个孩子来到这世界上一定有他的神圣的,任何人都不能怀疑的理由,每一个孩子都有任何人无法代替的独特性、唯一性,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他自己的最爱,这种最爱也应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理解?”我们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充分的耐心,是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的重要条件。只有教师做好了自己的准备,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相信经过学校、学生以及教师等多方面共同的努力后,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育人目标的实现将不是梦想。只要方法得当,我们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能发挥好教学方面的作用,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更能充分发挥育人作用,为新时期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法律篇)[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2]李希贵著.学生第一[m].教育科学出版社,
[3]肖川著.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岳麓书社,
[4]张文质著.教育是慢的艺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十六
:高中的政治教学意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马列毛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力理论的相关教育。因此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同学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的思想开始渗透进我们的校园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状态还没有完全成型,因此在价值观方面极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而发生扭曲。因此作为高中的政治老师要努力通过政治课堂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将针对德育在思政课堂中的渗透进行探究。
:德育;高中的政治;教学渗透
现代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而高中的政治课堂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作为高中的政治老师要找准方法,将德育工作渗透进我们的高中的政治课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当前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的教学目标都是以升学为主,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在高中生中普及德育教育。对学生缺少正确的思想引导,也缺少相关的法治教育,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学生违反规定的情况下才进行教育工作。这样使得学生缺少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意识,“高分低德”的学生不在少数。
高中教学中一般都是以语数外三科为主,学生对于政治这门学科的重视度不够,甚至有的学校为了能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主科而停掉了政治课程。甚至因为我们的政治教材的原因导致学生认为政治课是没有意义的,课本内容和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同时有的政治课堂一般是老师一味地说教,缺乏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老师在政治课中的德育教学也只是空泛的理论讲授,缺乏实践经验,无法让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高中的政治课程的教材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它在对学生的德育教学中有着非常大的优势,老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比如高中教材《哲学生活》,无论是讲到辩证唯物论还是唯物辩证法这些内容都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都是很好的德育教学素材。《政治生活》则通过马列主义讲述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宗教信仰,能够树立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首先德育课堂要摆脱以往单一的说教课程模式,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课程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在课堂中老师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另外德育教学并不是强制性的教学,一味地灌输理论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老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同时老师要善于打造具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下接受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思想政治课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探究性的问题,通过探究问题的参与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所以在我们的政治课堂中要积极的开展探究式活动,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转移到实际的生活中来。1)开展社会实践。老师组织安排的社会实践课程要和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相一致,要和相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参与能够写出心得体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比如在学校我们可以展开志愿者活动、献爱心、参观博物馆等等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明白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地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2)办好板报,开展竞赛活动。在高中的政治教材中,涉及到了很多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有关的内容,那么这时候就可以将教材内容和活动相结合,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我们进行德育教学。老师可以根据一节课组织学生设计板报,或者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时政知识的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在应试教育形势下,当前很多课程的评价方式都是考试的成绩,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他的实际表现未必优秀,作为政治这门学科体现得更为突出。这样的评价模式会导致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政治学习失去动力,这就更不利于我们德育教学的开展。因此对于学生平常做的好人好事,日常行为表现这些都应该列入考评标准中,同时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的方式进行。通过教学评价的改革,让德育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对于当前我们的教育工作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政治课程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更是老师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高中的政治老师要善于在政治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努力培养出具备高素质、高道德水平的社会人才。
[1]谢明成.德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渗透方法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7(6).
[2]赵中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浅谈[j].学周刊,2015(19).
[3]李旭.浅析高中的政治课堂中的德育教育[j].速读(下旬),2015(1).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论文大全(17篇)篇十七
(一)有助于学生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打下基础。初中时期是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开始逐步形成的阶段,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有效手段。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让他们以史为鉴,形成完善的历史认知体系,丰满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有助于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趋势,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通过历史教学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摆脱不良思想,引导学生远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价值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为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有助于与法制建设保持一致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共同发展。在我国高度提倡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时期,应该保持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高度一致,二者构成互为推动的关系。通过历史教学开展德育教育,是有效提升学生道德水准的重要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和稳固学生的法制观念,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使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共同发展。
二、初中历史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具体生动的史实进行德育教育。
在新课改标准下,初中历史课程遵循以唯物主义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翻开历史教材,处处展现着爱国主义素材,让学生从中充分吸收爱国主义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应用生动的史实材料向学生贯彻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例如,关于我国的近代史学习,可以感受到满目疮痍,甚至催人泪下。在这一历史时期,国家饱经风霜,既有外来帝国主义侵略,又夹杂着内部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的束缚和剥削,这也就是导致中国在那个时期沦落不堪的主要原因。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涌现出大批爱国主义英雄,是他们逐渐掀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潮,是他们在国家处于历史危难时期挺身而出。例如,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们都表现出了忠贞的民族气节;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他们都有豪壮的爱国义举。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情节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让学生坚定爱国的信念。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学生继承历史英雄的遗志,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二)给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在探究型学习氛围中进行德育教育。
对于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应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能够大大促进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强化德育教育。例如,在讲到岳飞抗金的历史事件时,可以借助岳飞的名作《满江红》展开历史教学,让学生通过品读作品了解历史英雄岳飞的人物内涵,再通过讲述“岳母刺字”等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自然地激发学生对岳飞的尊崇。然后,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对岳飞抗金这段历史的个人看法。从中深深感悟民族主义情结和爱国主义思想。
(三)利用多媒体强化德育教育。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能够以更加直观、现代的方式将知识与思想传递给学生。如,向学生放映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或是不断涌现的历史题材影视音像、文献纪录片,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历史教学资源。通过这些形式能够充分再现某段历史,将某些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以更加生动具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贴切的认知历史,容易达到情感共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延伸历史课堂,通过更加多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初中德育教育是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而通过历史教学来开展德育教育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学方式。针对德育教育的缺失问题,应该有效结合历史课程中体现的历史精神,切实加强学生的责任感、爱国情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