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的编写应遵循教学设计的原则,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虑个体差异和评价学习效果等。大班教案的编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创造力的工作,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范文是如何进行精心设计的。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一
1.理解故事《小熊当老师》的内容,知道上课要专心听讲,才能学到本领。
2.复习9和10的分解与组合及9的加减法。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知道上课要专心听讲,才能学到本领复习9和10的分解与组合及9的加减法。
故事、人手一套1――10数字卡
一、欣赏故事《小熊当老师》
1.听故事《小熊当老师》
2.教师:故事里讲了什么?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
3.教师:刚开始小猴、小兔、小猪分别说1+1等于几?为什么?1+1到底等于几?
二、再看故事,理解加法的意义
1.教师再次欣赏故事。
三、加一加,算一算
1.分一分,根据课件内容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的分解和组合。
2.算一算,教师根据课件内容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的加减法。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二
1、在游戏中体会一分钟长短的相对性,了解一分钟有60秒。
2、初步发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知道要珍惜时间。
ppt课件(大钟面、配上声效、幼儿生活场景上厕所、午睡的图片)、汉字(长、短)、幼儿选择情况记录用表、拼板玩具活动流程:
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在此环节进行两个小游戏,感受一分钟时间的长和短,了解一分钟是60秒)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够干些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第一次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立在"长、短"两个汉字边,根据幼儿选择情况进行数据的记录。
1、游戏:木头人(感觉一分钟时间很长,忍也忍不住)第二次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站立在"长、短"两个汉字边,根据记录的数据,简单地进行比较。
2、游戏:拼图(体会有时一分钟会感觉变得很短,时间不够用)第三次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选择,并分别站立。
讨论:一分钟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呢?(出示两组图片)小结:同样的一分钟,从事不同事情,有着不同的心情,都会产生,长短不同的感觉。
跟着时钟数一数。
小结:一分钟还是一分钟,一分钟就是60秒,专注于一分钟能够完成一些重要的事,但有时一分钟很快就会从身边悄悄溜走。
三、珍惜一分钟(在此环节,播放一分钟短片,让孩子们发现一分钟世界上发生着许多奇妙的事情,同时发现专注于观看短片的一分钟能够有所收获,稍稍分神,一分钟就溜走了。)小结语:可别小看了这一分钟,有时短短的几秒钟都能够做好一件事情呢!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三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发现并准确说出棋子在格子中的位置,能看棋谱听指令准确找到位置。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12格格子的大图谱。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1.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1)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放课件,至出现格子)。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
(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2.游戏激趣,感知格子的特征。
(1)出示课件格子。
师: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呢,竖线有几条呢?(总结:有八个相同的小格,3条横线,5条竖线)。
(2)自由摆放棋子,感知点、线、间。
(3)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师:看,有个棋子要跳出来了,看看它在什么位置,你能说出来吗?
师:这颗棋子又动了,现在说说它在哪里?(四个位置)。
3.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
(1)8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师:它要召集很多朋友和它一起玩游戏,它跳到哪,你就追到哪,如果你放对了我们就逮到它们了。(播放课件)。
(2)9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方法同上,速度加快。(播放课件出示9格格子)。
(3)捉迷藏游戏——找一个的棋子位置。
教师说出棋子的位置,让幼儿用魔棒轻击,课件回应,对的会出现棋子,错的会“哭”。
同法,让幼儿说出棋子的位置,另一幼儿用魔棒轻击找出。
4.竞赛合作游戏——12格格子游戏。
幼儿分三组,每组6人,幼儿作为棋子,看课件在地上的大格子上站好相应的位置。
师:我们小朋友分成两队红队,白队,棋子们出绝招了,它们在哪我们就追到那。(播放课件,6次)。
活动延伸:
生活中的格子游戏。(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四
1.学习7、8两数的组成,观察并发一数组成中的互补规律。
2.学习运用互换规律对物体进行快速分合,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1.每人8枚花片、一个分合盘子、7和8的分合式记录卡。
2. 7、8分合式及贴绒数字卡片一套。
3.准备学习包《科学·顽皮的小狗》、亲子手册《科学·扑克游戏》。
1.用撒豆子的方法对7进行人分合,记录分合结果,提醒幼儿把结果相同的去掉。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教师用卡片依次表示出来。
3.引导幼儿发现两个部分数之间的等差关系。
4.启发幼儿思考怎样记录分合结果更便于记忆,教师在贴绒板上与幼儿一起有序地排列分合的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7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5.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让幼儿知道一部分数逐“1”增多,另一部分数逐“1”减多,但是总数仍然不变。
6.幼儿尝试根据教师出示的分合式,用摆花片的方法在分合盘上再现分合结果,并依次用分合式记录下来。
7.用摆花片的方法和互补规律学习8的分合,并记录分合结果。
8.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顽皮的小狗》
1.继续把花片、分类盒和记录卡投放在活动区域,让幼儿自由分合,进一步积累分合的经验。
2.在活动区域提供描红簿,练习书写“7”、“8”。
3.请家长指导幼儿完成亲子手册《扑克游戏》。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练习跨跳、分并跳等跳的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
2、通过游戏中不同障碍物的设置,尝试多种跳的方法。
3、乐意参与跳的活动,并努力克服困难,一直跳到结束。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轮胎,易拉罐制作的木桩子,平衡木等。
活动过程:
一、检查幼儿的衣服鞋带,让幼儿相互检查,老师再看一次。
二、热身游戏《跳跳跳》。儿歌内容:跳跳跳,单脚跳,跳跳跳,双脚跳,跳跳跳转身跳,跳跳跳,向中间跨跳,跳跳跳,向外跨跳,跳跳跳,身体好。
三、幼儿探索跳得环节。
1、提问:刚才我们玩的什么游戏?今天老师还要和小朋友玩跳跳跳的游戏,请看我们的游戏场地,老师先请小朋友都去跳一次,看看用什么跳法能轻松的跳过去。强调幼儿排队,一个挨着一个跳过去。
2、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跳的,什么地方跳得不一样。
3、老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跳得也不一样,现在我请所有的小朋友再来跳一次。要求幼儿排好队形,一个挨着一个跳。
四、幼儿比赛环节。
1、设置两个一样的场地,把幼儿分成两组。
2、老师说游戏规则:小朋友要排好对,一个挨着一个跳,要用不同的方法跳,从起点线跳到终点线,然后返回来,跟下一个小朋友击掌,然后下一个小朋友才能开始游戏,跳完的小朋友自觉地站在边上为其他小朋友加油。
3、老师先让幼儿评价对方的'表现,然后老师评价。
4、变换设置,让幼儿再进行一次比赛。
5、老师评价。
五、老师小结今天的活动,并提出下次游戏时,让幼儿自己想怎样玩。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孩子跳得很开心,充分让孩子自己主导怎样跳,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调动了孩子跳得兴趣,尤其是延伸中提出让孩子自己想游戏的玩法,更让孩子的兴趣提高到顶点,孩子自主玩的机会太少,以后要多创设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真正玩的尽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六
1、通过"黑白棋大赛"帮助幼儿学习6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2、红、黄、绿、紫队标志一份,每队准备一副棋谱,若干黑白子。
3、数字卡片"6"以内加减算式若干。
一、分队推选小队长。
"分成四队,每队4个孩子,自己选出小队长"。
1、规则:每队选2名小队员先后参加比赛,第一名队员用黑子,第二名队员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我给你的数。
2、幼儿比赛,教师总结比赛情况。
三、合作摆"6"。
1、规则:请一组的小朋友合作摆"6",一行一种摆法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不能重复,比比看规定时间哪一队找到的6的加法算式最多,最正确。(幼儿摆"6")。
2、相互检查。
现在请你们相互检查,先看看他们列了几道算式,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再哪?每队选一位小朋友告诉大家结果。(总结比赛情况)。
3、"6子通"抢答赛。
我这里有一张大棋谱,里面藏着许多6子通的6的加法算式,能能找到吗?
4、总结得分评出第一名。
五、个人竞赛:猜猜看。
1、规则:我给你5个数字"2、5、1、3、4"请你用三十秒的时间记住,然后我把数字翻过去,请你指出和2加起来是6的数。
2、幼儿比赛,答对发奖。
六、延伸。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七
3、培养幼儿坚强勇敢及竞争的意志品质。
短绳若干、羊角球4个、跨栏4个、运动场地。
1、活动准备(热身)。
师:(组织小朋友到操场后,进行队列练习及进行相关动作练习,幼儿听口令做动作。)所有幼儿按早操队形站好,立正、转成两路众队,原地踏步,转成早操队形,立正,向左转、向右转。
2、基本部分。
(1)分组师:今天我们要玩的游戏是分组分项目玩的,所以现在老师来分组,总的分为三组(人数均衡),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相关事情。
(2)介绍本次活动项目师:项目一是跳短绳(每人跳15个);项目二是羊角球跳(从始点都终点跳一次);项目三是跨栏,小朋友要跨过跨栏,不能把跨栏弄倒了。每一组在进行某个项目时,都是在组内轮流进行。三个小组轮着进行这三个项目,首先是第一组进行第一个项目,第二组第二个,第三组第三个。之后各组去选择此时上一组已经完成的那个项目,各组的组长宣布项目开始及组织大家进行活动。
(3)项目开始师:好了,各组去指定的地方开始活动吧,组长要组织好各组的小朋友进行平衡活动。如果老师吹了3声哨子就代表可以开始换项目跳了。组长一定要起到提醒的作用。
3、结束部分:
小朋友按早操队形集中,跟老师做一些放松动作(拍拍腿、揉揉肩、压压腿、扩扩胸),之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收拾器材,把器材放到指定位置。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八
1、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根据已知条件,合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初步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和判断力。
2、通过游戏与动手操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在地上事先准备一些方格图,方格图上某些格内打上“×”,每个图的打“×”地方可有不同。
2、每个幼儿一份图1,图2。(图1为四方城,图2为机场跑道的模型图)。
图1。
图2。
一、占位游戏:四方城。
1、出示事先在地上准备好的方格图,请幼儿观察地上方格有什么特点?(有的方格内打上“×”有的方格没有打“×”)。
2、假设打“×”的地方有不能站人,请幼儿猜想那个地方安全可以站人(没有打“×”的地方)。
3、开始站位游戏,可根据幼儿兴趣重复玩几次。
【游戏玩法】:
幼儿分组游戏,在念完儿歌后进入地下的方格图,看看谁占领了四方城。
【儿歌】:
四方城里房子多,
有些地方进不得,
你一座,我一座,
看看谁是胜利者。
二、修建机场跑道。
1、提出问题引导观察图1、图2,理解图1、图2的意义。
想一想,哪里可以修建跑道。
2、幼儿一次操作:
1)试一试:跑道可以修建在哪里?为什么?
引导并帮助幼儿总结:用什么方法,怎样做就可以找到修建跑道的地方。
(先看图2,图2有什么特点?要占几个格?图2从中间格往旁边数都是2个格,再在图1中找一找,数一数,哪块方是从中间格往旁边数都是2个格,那块地方就可以修建跑道。)。
3.幼儿二次操作: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修建跑道?最多有几个地方可以修建?看谁修的多。
4.幼儿三次操作:可以同时修建几条跑道。
三、延伸活动:
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增加难度,更换机场跑道模型图,请幼儿探索新的修建方法。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九
1、引导幼儿创造性的玩球,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
2、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幼儿学习换拍球的玩法。
3、通过玩球,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皮球,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幼儿与老师随音乐抱球入场。
热身运动:师生在《加油操》中做球操!
2、花样玩球。
(1)看谁玩得花样多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球吗?你平时都是怎样玩的?
生:单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转身拍球、跨腿拍球、两脚夹球前后跳、自抛自接、反弹接等。
幼儿两两合作玩球,教师进行指导。(在活动中,幼儿开始有意识的合作,教师的提醒拓宽了幼儿玩球的思路)。
幼儿说一说,并表演不同的玩球方法。有一对幼儿的玩法很新颖:两名幼儿同方向前后站立,后面的幼儿用左手搭住前面幼儿的肩膀,边右手拍球边往前走。
幼儿又去邀请其他幼儿的加入,这时很多幼儿都想参加,人数发展成了4个、5个多个,孩子们都高兴极了,并把这种拍球的方法称为搭火车拍球。
(3)换位接球发现有两名幼儿面对面站立,拍球后将球拍传给对方,对方接住球。但是由于步调的不同意,不能连续进行下去,幼儿有点烦躁,失去了信心。
师:我们同时接球进行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幼:有的人拍的一下,有的人拍两下,不统一,顾不过来!
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同时接到球呢?我们和身边的朋友讨论一下!
幼:都拍两个或者是三个再同时传!
师:那按你们想的方法试一试吧!
结果还是有的孩子传的快,有的孩子传的慢,教师适时介入,我们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拍两个球数两下,边拍球边数:在说“接”的时候把球传给对方。
用这样的方法,两人的步调达成了一致,换接球可以连续进行了,幼儿的兴趣大增,都双双结合,玩得很高兴,有的幼儿还自发的三个人一起玩。
师: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参加进来呢?
生:可以师:为什么会乱呢?这是什么原因呢?
幼:传球时没有想到传给谁,就出错了!有的时候两个人都传给同一个人!球打架了!
师:那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大家都能参加,而且又不乱呢?
幼:提前定好传给给就不乱了!
幼儿实验,结果还是很乱,怎么办?孩子们都想不出好方法。
幼儿很快掌握了在口令的支配下,进行了人动球不动的换拍球游戏玩球的场面很热烈!
师:刚才我转了一圈发现好多好朋友都基本掌握了这种换接球的方法,相信我们以后多多练习,肯定能又快又准地接到旁边小朋友的球的!好了,我们玩得也有点累了,球儿也有些累了,我们坐在球上休息一下吧!
3、结束在轻松地音乐声中,幼儿随教师坐在球上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十
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方法。现在正值秋收季节,“种子”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是熟悉的。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种子排队。
活动目标:
1、巩固数量,能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赤豆若干)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看看口袋里有什么?(蚕豆、黄豆、赤豆)。
2、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种子)。
二、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现在老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记录纸)。
3、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4、交流: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7、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三、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观察纸板。
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设疑、思考。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4、交流: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2、想一想,我们到后面墙边,老师用的步子多,还是你们小朋友用的步子多?是吗?呆会我们一起去试一试。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十一
1.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答虚拟游戏中的问题。
2.体验“登月”过程中的快乐。
写有5—8数字的星星四颗;模拟的大张登月轨道图,在轨道的七个点上写数字8,幼儿每人一张相同的小图、笔;幼儿每人1—8数卡一套;通行证每人一张。
(一)给星星打电话
1.师:在漆黑的夜晚,月亮和星星为我们照明,星星眨着小眼睛,月亮露着笑脸,我非常想去月球上看看,你们知道月球是什么样的?那你们想看吗?可以怎么去呢?(请幼儿说一说)
2.师:月亮和星星可是最好的朋友,我们先和星星通个电话吧,看它有什么好办法!
3.(出示四颗星星)师:看,星星的身上有什么?(数字)
4.师:我们只要从卡片中找出两个数字,如果两个数字合起来和6或者7或者8一样大,电话就可以拨通了。
5.幼儿自主摆卡片,教师巡回指导。
(幼:我找出了2和4,拨通了6号星星的电话。)
师:为什么能拨通?(因为2和4合起来是6)师:老师来记下来。
师:谁也拨通了6号星星的电话?请把卡片都举起来。
师:还有小朋友拨通了其他星星的电话吗?
师:那7号星星的电话呢?8号星星的电话呢?
小结:小朋友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拨通了所有星星的电话。但是除了这些组合号码,肯定还有其他的组合号码也能拨通,所以星星在电话里告诉我们还要闯一关,这一关要经过一个轨道。
(二)解密上月球
1.(出示登月球轨道图)师:在轨道上,你们看见了什么?(数字8)还有吗?有几扇门?谁能一下子就看出来?(那我们一起数数吧!)
2.师:每扇门上都有一个密码,密码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这两个数字合起来都必须等于8,而且每扇门的密码都不能重复。想想,如果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来解开密码,可以用什么方法?(请幼儿说一说)
4.幼儿在小图上的门上写出8的各种组合数字。
(三)领取通行证
1.师:大家都解开密码了吗?
2.师:(出示一张正确的密码图)看看,他有没有把每扇门的密码都解开?他的密码是什么呢?(引导幼儿一起说出7扇门上的组合数字)我们恭喜他得到了第一张登上月球的通行证。
3. 师:(出示一张错误的密码图)他有没有解开每一扇门的密码?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想得到通行证,就请把它改正过来。
4.师:(出示一张正确的、有规律的密码图)再来看看这张密码图,他能顺利登上月球吗?请仔细观察一下,他解的密码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按顺序说出每扇门的密码,教师在一旁记录)这个密码解得可真棒!他也能得到一张通行证。
5.师:其他的小朋友可以给客人老师们看一下,自己能不能得到通行证。
(四)登上月球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都拿到通行证啊?
2.师:来,我们一起坐宇宙飞船出发咯!带上头盔,穿上宇航服,系好安全带,出发!
3.教师播放登月课件,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4.师: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月球,甚至是整个宇宙的奥秘,回去可以到网上查查资料,网络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十二
1、进一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半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时钟模型每人一个,1—12的数字头饰一套。
2、大时钟两个。
1、拨钟听时间,复习整点及对表盘结构的认识。
2、学习看半点。
(1)动画城每天什么时间播出?引出半点。
(2)出示两个大时钟,一个是整点,一个是半点,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二者指针的不同,认识半点。
(3)拨针演示,引导幼儿了解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分针走半圈,时针走半格。
3、幼儿操作。
(1)幼儿验证分针走半圈,时针走半格。
(2)教师说出一日活动的安排时间,让幼儿练习拨整点,和半点。
4、游戏巩固《分针带着时针转》。
12名幼儿戴1—12的数字头饰,按顺序拉成圆圈,表示一个大表盘,再请2名幼儿扮分针,1名幼儿扮时针,在圆内边念儿歌边转圈。儿歌结束两针要指向教师事先要求的时间,扮数字的幼儿当裁判看是否正确。
1、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时钟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回家和家长共同制作小钟表。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十三
自打生日妈妈送了我一只数码相机后,我就一直对它爱不释手。这不,趁着晚上锻炼的时侯,我就拿出去“炫耀”了。
美丽的小花。
快乐的人们。
走在路上,我发现,没有了白天的喧闹晚上的`人们个个都是乐呵呵的,少数几个没有笑的,也在兴致高昂地和同伴讲些什么。这边是练习竞走的青年朋友们,那边是有说有笑、吹锣打鼓的老爷爷、老奶奶,前面不远处则是小伙伴们在溜冰场里潇洒的身影......我想就算有一个愁眉苦脸的人看到这个快乐的场面,也一定会被周围的气氛所感染吧!我不敢迟疑,赶紧拍下了这一张张笑脸。
五彩的喷泉。
差点忘了,城市广场最好看的喷泉都有还没拍呢!
你瞧,站在中间的水妈妈禁不住娃娃们的强烈要求,只好把水喷到了十几米高,在空中开出一朵朵转眼即逝的花朵。这些从天空上飘下来的花瓣,全都让水娃娃给接着了,正笑得合不拢嘴呢!水娃娃外面的哥哥很妒嫉,就向水娃娃喷射水柱欺负她们,吓得水娃娃东躲西藏的。最后,哥哥身后的姐姐看不下去了。两两交叉,摇摇摆摆地跳起了舞,既是为了抚平弟弟那颗气愤的心,也是为了给妹妹们压压惊......看着这组家庭闹剧圆满地解决,水妈妈舒心地笑了。我对准相机又是“咔嚓”“咔嚓”几声.
怎么样?这几张照片拍得挺不错吧!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棋子跳跳范文(14篇)篇十四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空间方位的知觉能力。
教学卡片。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上一堂游戏课,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碰碰对》。
老师先给幼儿讲解游戏的规则,老师先给小朋友示范一遍,再发小朋友没人半个圆形的卡片,发给另外两个小朋友两张三角形的卡片,让这四个小朋友听着音乐随意的`来回的走,老师把音乐一停,小朋友就开始找到自己的伙伴,看谁找的又对有准。
3请幼儿拿出幼儿用具,把所用学具取出,把幼儿用书,让幼儿在上面自由拼摆。
4按照右边的图形卡号照出相应的图形卡,让在图样上摆一摆,试一试看看摆几号图形卡合适。然后将正确的号码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