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追求。阅读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某个领域的核心要点。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一
一个多月前冬奥会开幕式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冬残奥会也落下了帷幕,我也要和冬奥志愿者的旅程说再见了。回望这段时光,我们从初次上岗的忐忑成长到可以熟练、游刃有余地处理各项工作;我们情不自禁地和观众一起在国旗入场时合唱起我和我的祖国,在中国队入场时为运动员们欢呼鼓掌;我们温暖于观众离场时对我们说的一声声再见辛苦了。虽然冬奥和冬残奥会已经结束,但这段时光会化成珍贵的回忆被我珍藏在心中,陪伴我继续一起向未来,在生活中将温暖延续。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二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代表全体教练员及官员宣誓的中国轮椅冰壶队教练岳清爽5日表示,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她感动,希望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
运动员时期,岳清爽曾随中国女子冰壶队获得世锦赛冠军、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等殊荣。转型为教练后,她率领中国轮椅冰壶队多次登顶世界大赛。特别是在平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拿到中国冬残奥会参赛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常年指导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岳清爽为他们的拼搏精神所感动,“每天上午训练3到4个小时,他们都是提前1个多小时以上去做准备活动。训练完,一般都是我撵着他们说‘该吃午饭了’。队员们都很珍惜训练的机会”。
“能够在自己的国家代表教练员和官员宣誓,是让人非常激动、开心的一件事。”岳清爽说,所有残疾人运动员的教练都希望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帮助更多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
5日下午,中国轮椅冰壶队在首场比赛3:7不敌加拿大队。岳清爽赛后表示,队员们在家门口作战略显紧张,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期待外界多包容、多鼓励这支冠军队伍。
“后面的比赛还是要一场场去拼,我觉得没有问题。”岳清爽说。
前不久,张艺谋打造的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用中国式的文化,震撼了全球观众,因此大家也对冬残奥开闭幕式非常期待。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正式开幕,据央视新闻消息,冬残奥开闭幕式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据介绍,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
张艺谋强调:“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据悉,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
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三
随着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结束,我的志愿者任务也告一段落。冬残奥会给了我与冬奥会不一样的.感动。中国的冬残奥运动健儿们没有被身体的缺陷影响,在赛场上奋勇拼搏、屡创佳绩,让我油然而生敬佩之情。成为冬奥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作为贵宾助理,我能够在冬奥会与冬残奥会都与外国贵宾近距离接触,通过高水平的服务向他们展现中国大学生的风采,这让我收获了无比的成就感与责任感。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四
北京奥运会落幕两周之后,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又再度沸腾——北京残奥会盛装开幕。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延续,是对生命自强不息的盛赞。满腔的热情迎接奥运会及残奥会的胜利召开,真正体现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
残奥运动员都是身残志坚,但最终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残奥期间,每一场比赛都动人心弦,每一场比赛都令人感动,比赛中,失去双臂的中国选手何军权,靠着两条腿,靠顽强拼搏的精神,在4×50米自由泳接力中得到了冠军。还有南非选手杜托伊特,她曾经是个四肢健全的游泳健将,但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左小腿。北京奥运会中,她在女子马拉松游泳游出16名。但无论她去的怎么样的成绩,她能站在两个奥运的舞台上,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充分体现,是一个传奇。
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无不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该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感受到世界的奥妙和神奇。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如何面对生命征途中的困难与挫折,并思考作为健全人该如何珍惜和感受生命。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让我们向这些残缺的天使们致敬,向伟大的运动精神致敬!
10日晚,北京残奥会场地自行车男子项目的比赛正在进行。澳大利亚的电视台解说员语速越来越快,甚至来不及喘气,语速堪比运动员车轮旋转的速度。随着两组运动员几乎同时冲过终点线,解说员的声音终于平缓下来,屏息的观众也终于可以跟着喘口气了。
残奥会带给人们的是同样吸引人的体育比赛,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同样的快感。这样精彩的体育比赛,与健全人参加的比赛别无二致。澳大利亚残奥会运动员卡特里娜·维博日前在北京说:“我希望大家都能看看残奥会比赛,有人认为残奥会重在参与,竞赛次之,但我要说,残奥会跟其他任何运动一样,每个运动员只有奋力拼搏才能成为佼佼者,残奥会一样有兴奋和失望。”
今年31岁的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卡特里娜,18岁时被当作有前途的球类选手进行培养。但不久后她患了轻度脑瘫,便转战田径赛场,至今已在三届残奥会上获得3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从健全人到残疾人,从奥运会到残奥会,卡特里娜体会更多。她说,残奥会是真正的体育比赛,只不过运动员碰巧身有残疾而已,但他们训练的艰苦比以前更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残奥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澳大利亚,20年前残奥运动员甚至没有队服,而且要自己支付旅费。现在运动员们不仅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量资金支持,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教练指导。媒体也比以前更关注残奥会,电视转播时长增加了,报纸特写也是栩栩如生。这一切,都与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献给世界同样精彩的比赛密不可分。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五
3月13日,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即将落下帷幕,闭幕式将于13日20:00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经过连续几天的场地联排,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据央视新闻报道称,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主创团队,将在鸟巢主场地运用一个直径55米左右的圆形视觉符号贯穿全篇,突出呈现“在温暖中永恒”的核心主题,为北京双奥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这个圆形符号就是作为一个非常醒目的一个道具,它要成为我们闭幕式的一个亮点,就有点像折柳寄情的感觉,但是这次是通过一个道具来完成这个亮点。
温暖,是人生中的难忘记忆;永恒,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景。因此,本届冬残奥会闭幕式的主题名称为《在温暖中永恒》,通过表演与仪式的融合,留存下本届冬残奥会的精彩瞬间和伟大时刻。
闭幕式导演沈晨介绍,闭幕式将在50分钟左右的时长里完成,共有12个仪式环节,其中以《爱的感召》为题的表演环节,将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的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斑斓的色彩。
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我觉得从头贯穿始末的就是艺谋总导演一开始创意的那片雪花,其实我们是在换着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维度在说这片雪花,那到了冬残奥闭幕式,更加让这片雪花的光亮投射到人的心中,所以应该来讲我们整个四个仪式当中,这片雪花构成了我们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在最为重点的“熄灭冬残奥会主火炬”环节当中,主创团队将通过13套定音鼓配合场上表演,创新编排诠释奔流不息的“时间”形象。
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熄灭主火炬这个环节,重中之重是要体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理念和情怀。
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它更重要的是我们四个仪式的一个结束,是我们双奥之城的那份结束,当然这个结束是省略号,不是感叹号,它的这份精神,它的这份人文还在不断地持续着,不断地传承着。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六
在7日下午以9:4战胜韩国队后,卫冕冠军中国轮椅冰壶队迎来两连胜,前4场比赛2胜2负。北京时间7日晚,一日双赛的中国轮椅冰壶队还将对阵瑞士队,8日将迎战美国队。
中国残奥冰球队6日晚以5:2战胜捷克队,同样获得两连胜。在经过7日的休整后,中国残奥冰球队8日将迎战b组最后一个对手意大利队。
中国残奥冰球队虽于20xx年才成立,但进步神速,20xx年首次参加世锦赛就获得c组冠军进入b组,20xx年又在世锦赛b组以五战全胜的战绩夺冠,跻身a组,本届冬奥会将力争奖牌。
因原本于8日进行的高山滑雪6场全能决赛提前至7日进行,8日的北京冬残奥会仅将在冬季两项赛场决出男女中距离-站姿、坐姿、视障的6枚金牌。
3月4日晚,备受关注的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精彩亮相,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这里。
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参演人员中30%为残疾人。约80分钟的开幕式上,将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此外,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也将在开幕式上闪亮登场,带领大家欢迎远道而来的残疾人运动员。
北京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共设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等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中国派出了由96名运动员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赛,他们将参加全部6个大项和73个小项的角逐,参赛项目覆盖率达93%。
20xx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对我来说,很难表达出来我的感受,因为实在是太完美了,超过我所有的想象。
从开幕式一开始我就很感动。我激动地一边流泪,一边拍视频、拍照,边观看演出。虽然在现场感觉很冷,但我们的心里是开心的、温暖的,这个美好的而难忘的时段永远会留在我的心里。
我会永远记得20xx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各种各样的美好表演,每一个精心设计的细节,最好的科技的使用,还有就是中国对世界的热烈欢迎。在我心里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是最好,我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向前,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残奥会今晚在鸟巢落下了帷幕,很有幸自己能够观看这一场闭幕式。
特别喜欢鸟巢之中绚烂美丽、变幻多彩的科技化呈现,关于留声机的想象,关于精彩瞬间暂停定格,关于时间的表象、齿轮以及二十四节气这样震撼人心的表现形式,我再一次被冬残奥会闭幕式所折服!
在冬残奥会的比赛中,我记住了许多运动员拼搏奋斗的瞬间,钦佩于他们追求超越自我的不懈精神。在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的发言中,我首次知道了全球残疾人士竟占据世界人口的15%。最初听见这个数字的我是极为震惊的,原来这个世界上竟有这么多的残障人员,在那一瞬间,我好像明白了冬残奥会存在的伟大意义,让他们在追逐体育之光时发出光,为千千万万的残疾人士燃烧希望,为这个本就纷繁的世界添筑更多生命的活力!
北京冬奥会向世界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北京冬残奥会同样始终践行。“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庄严承诺。
从悬悬而望期待着,到热血沸腾喝彩着。赛场上汗水肆意挥洒,运动健儿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眼眶总浸润着晶莹泪滴,残奥曲谱被一遍又一遍地昂扬奏响。
百转千回,瞬息万变。在属于追梦者的时代,勇者是永恒的主角。
冬残奥会导演沈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对于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定位是“温暖感人”。“所以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与冬奥会不太一样,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的是唯美的环境、中国的文化概念等等,但是我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表达的,是残疾人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行为,由此来完成温暖和感人的瞬间。”
导演还透露,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用一个特殊的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将过去9天赛事的感人瞬间,以及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永远保留下来。
在整个闭幕式中,我感受到了中国求同存异的博爱襟怀和开放包容的'气度。看到在冬残奥会会场上的奥运健儿们勇于拼搏、为国争光,我深刻感受到了这种富有张力的奥运精神。这些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有突出的表现,他们用坚持和努力谱写了一曲拼搏向上的乐章。
在冬残奥会上也涌现出无数为国奉献的志愿者的身影,其中还有很多是北师大校友,我深深为他们感到荣耀和自豪。北京冬奥会中所有的志愿者如同一片片微小的雪花,飘过冰天雪地,融入春花烂漫的世界!感谢祖国!感谢展现生命力量的运动员!感谢所有无私的志愿者!
在浪漫的基调和唯美的氛围里,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于今晚落下帷幕。
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在总导演张艺谋的带领下,【锋尚文化】携手歌华文化作为创意承制方,在鸟巢为北京双奥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中国与世界的这场“冰雪之约”画下句点。
为突出呈现闭幕式“在温暖中永恒”的核心主题,主创团队在鸟巢主场地设计直径55米左右的“留声机”主题形象作为空间主视觉,以此延续温暖,诉说感动。
正如总导演张艺谋在闭幕式开始前接受媒体访问时所说:“这个圆形符号就是作为一个非常醒目的一个道具,它要成为我们闭幕式的一个亮点,就有点像折柳寄情的感觉,但是这次是通过一个道具来完成这个亮点。”留声机的视觉设计也将冬残奥闭幕无数的温暖瞬间和伟大时刻,都永远地留存在珍贵的奥林匹克记忆中。
无与伦比的冬残奥会正式落下帷幕,冬残奥会中看到运动员“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精神与信念,他们在生活中对抗命运,汇聚能量,在赛场上精彩绽放,散发光芒,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有幸见证盛大的北京奥运会,更有幸参与到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中,北京正式成为“双奥之城”,向世界传达着团结、友谊、共融的理念,这种自豪值得铭记一生。作为一名普通志愿者,我们的工作又不那么普通,每一张笑脸、每一次招手都是真诚地服务与自豪的展现,正是一朵朵“燃烧的雪花”让“双奥之城”变得亲切,保障冬奥盛会圆满落幕。再见,北京2022冬奥会;再见,北京2022从残奥会;再见,冰墩墩雪容融。冬奥落幕,青春不散场,作为“新鸟巢一代”,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及志愿者精神,与祖国、与时代一起向未来。
为期十天的冬残奥会即将结束,北京迎来又一次体育盛宴的结束。
留声机转动——雪容融带着温暖走上舞台,春意走进千家万户里;雪花迎着寒风落下,开在初春的阳光下。志愿者和各国运动员们度过人生中的温柔时光,台前是运动员矫健的身影,幕后是志愿者默默贡献的力量。这十日,是运动员肆意追逐梦想的十日,是你我激动澎湃的十日,是北京展现中国形象的十日,更是奥林匹克精神生动再现的十日。中国向世界提供了简约、精彩的冬残奥会。各国运动员们在此结下友谊,人与人之间默默流动着温情。
留声机停止——火炬熄灭,目光即将聚焦欧洲。残奥会运动员们的身姿一帧帧闪过眼前,飞跃过跳台,丝毫看不出和常人有所差异。这背后是百倍的艰辛和努力。感谢运动员们,让我们明白,生而为人,自当拼搏。第十三届冬残奥会拉下帷幕,诸多美好的独家记忆刻进人们的脑海,慢慢回味,历久弥香。
我们继续一起向未来!
随着本次冬残奥会的顺利闭幕,我的冬奥志愿者之行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冬奥、冬残奥盛会,让冰雪运动的激情迸发在中国大地之上,让奥林匹克的拼搏精神在国人心中久久激荡,而我们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也在闭幕式那一刻,显得熠熠生辉。亲身参与其中,我明白了在全球疫情的严峻形势之下,实现疫情防控与多国协作是多么的艰难不易,我更理解了何谓国家命运与个人的密不可分。尽管冬残奥会已经结束,冰雪运动却早已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希望疫情能够快些结束,也希望在未来,冰雪运动能在我国继续得到快速地发展。
从冬奥到冬残奥,从开幕到闭幕,今天是我们闭环的第50天。
50天,我见证了中国男冰奥运零的突破,见证了中国残奥冰球队突破历史夺取奥运铜牌,见证了奥运之火的点燃和残奥之火的熄灭,耳边萦绕着的是中国队加油的声声呐喊,目中注视着的是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在这场实践大课中,我对于祖国、对于人民、对于奥林匹克,都有了更加清晰、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时代精神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书写青春论文。
3月3日上午,在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张家口市民广场火炬接力现场,最后一棒火炬手是来自南京市栖霞区的闫硕,最终完成了此点位的火炬接力。
对于曾在里约残奥会夺得乒乓球男子tt7级单打铜牌、东京残奥会上夺得乒乓球男子tt7级单打金牌和团体tt6-7级金牌的闫硕来说,对北京冬残奥会和冰雪运动有着别样的感情,“通过这次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我希望大众更加关注、支持残疾人运动员。我这次来张家口,印象特别好,张家口市民热情好客,我想我以后还会再来这里,看看这里的冰雪,争取也体验一下冰雪运动。”闫硕笑着说。
闫硕也表示:“残障人士运动员参加竞技拼搏,体现了克服身体障碍、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希望所有运动员能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闭幕式表演开始,当数百位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留声机”上呈现出“爱”的字样造型。每颗星星点点的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当它们汇聚到一起,却被赋予了能够点亮世界的力量!
在由定音鼓构成的“表盘”形象上,60名残健共融的表演者用行为模拟着“指针”每圈60个时间刻度的行进轨迹。从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到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都随着时间的轨迹应运而生。
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在盲人演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时光流淌,记忆永存,微火不微,永恒绵长!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在这个春天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冬残奥运动员在这个地方为全世界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拼搏记忆。温暖,是人生中的难忘记忆;永恒,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景。在温暖中永恒,在拼搏中一起向未来,致敬每一位冬残奥运动员!这段美好的“双奥记忆”我们会永远记得!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七
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延续出色状态,截至第三个比赛日结束以7金8银10铜继续领跑奖牌榜。不少网友感叹自己快跟不上中国队夺牌的速度。随着中国队在冬残奥会6个大项实现全部亮相,也让大家更加了解了冬残奥会。
轮椅冰壶不需要“擦地”
冬残奥会赛场,冰壶比赛采用跟健全人比赛同样的规则,但不需要刷冰,运动员需要坐在轮椅上进行比赛,除可用手投壶外,还可以用投掷杆挂住壶的上方进行掷壶。
坐着滑的越野滑雪。
越野滑雪被誉为“雪上马拉松”,尤其考验运动员的耐力和意志力。在冬残奥会上,越野滑雪项目会根据运动员的情况,进行站姿、坐姿以及视障项目比赛。
坐姿项目中,需要在一对滑雪板上装备一个椅子,运动员坐在椅子上进行滑行。视障运动员则需要一名视力正常的引导员一起比赛。
视力障碍运动员也可以射击。
冬季两项是动与静结合的比赛,运动员需要掌握越野滑雪和射击的技能。在冬残奥会赛场的冬季两项比赛中,即使是视力障碍的运动员也可以参加。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通过声音信号进行辅助,根据信号强度来确定射击的时机。
相比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历史并不长,仅有不到半个世纪。随着冬残奥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进入其中。
目前冬残奥赛场上最“年轻”的项目是单板滑雪。索契冬残奥会上,该项目成为高山滑雪的一个分项,到了平昌冬残奥会,单板滑雪从高山滑雪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雪上项目。
本届冬残奥会中,中国单板滑雪队平均年龄只有21.8岁,是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最年轻的队伍。
冰球场上的“万能”球杆。
在冬残奥冰球比赛中,运动员们坐在冰橇特制座椅上,球杆是运动员们手中的“神器”,冲刺、急转、急刹、传球、射门等都需要它。球杆两端的形状和功能不同,其中一端为齿状,用来推冰滑行,像船桨的一端是杆刃端,用来击球。
雪容融有嘴吗?
“接班”冰墩墩的雪容融,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于以熊猫为原型的冰墩墩,雪容融以红灯笼为原型,在五官的显现上并没有冰墩墩明显,因此雪容融到底有没有嘴,这一度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此前的采访中,雪容融设计团队负责人表示,雪容融是有嘴巴的。“面部雪团下端的长弧线就是它的嘴巴,两侧腮红的部分对应着脸蛋,这是一种意象表达。雪团上端的不规则形状就像眉弓,一左一右,雪团的变化带动眉弓灵活变化,进而做出变化丰富的面部表情。”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八
今夜,精彩绝伦的冬残奥会盛装闭幕,“双奥之城”承载着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向世界书写了和平、友谊、团结、平等的新篇章。我很荣幸能作为集结疏散志愿者的一员,为这场伟大盛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片片温暖的雪花,我们用心守护,用爱服务,以饱满的志愿精神投入物资搬运、车辆引导、人员流线、场馆安检、观众服务多项任务,站好从清晨到深夜的每一班岗。服务前的培训、服务时的欢迎、服务后的友谊,都给我们这段旅程别样的幸福感。冰雪容融,冬奥盛会圆满落幕,但志愿精神永不落幕。作为鸟巢新一代,微光成炬永恒绵长,我们一定继续发光发热,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一起向未来!
文档为doc格式。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九
“一起来,一起向未来。”
20__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晚八点,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冬奥会在一片片欢呼声中终于拉开序幕。
当开场曲响起,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用他们的激情洋溢将整个跑道点燃。现场,再次响起了北京20__年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我思绪纷飞。
中国是敢于挑战的国家。虎象征着勇气、力量和成功,与北京冬奥完美契合。中国一首冬奥主题歌曲《点亮梦》让奥林匹克精神传遍寰宇。让世界领略中国的敢于挑战,勇于挑战的气魄。也让此次冰雪之约成为各国运动员为之拼搏的最高竞技场,为本就喜庆的新年又平添了一份“仪式感”中国在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勇于挑战”的代名词。
中国是承古萌新的国家,我们在二十四节气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流传千年而依旧有强大生命力。从开幕式上,人们看到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场景,也看到了时刻捕捉运动员精彩瞬间的高科技摄像机。在坚持传统特色文化的同时,中国也非常积极的探索着、创新着、让中国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用奥运会向世界阐明了“更团结”的含义,让某些西方政客抨击中国冬奥会,并且扬言“不派本国运动员参加此次冬奥”的混乱场面成为了国际笑话;各国代表团走入运动场时中国人民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更是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
北京冬奥让世人见证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虎年立春喜迎中国盛会,奥运五环重回中华古都!北京冬奥让世人共享这美好盛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冬奥让世人更加热爱冰雪运动,让运动更加“可感”。
在体育赛场,为最高奖项拼搏与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并不矛盾。赛场之外,各国深入理解。中国正追求的是人类爱好和平,谋求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冬奥盛会,让世界共享荣光,让世界一起来,一起向未来!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十
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男子、女子超级大回转比赛6日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收官。中国队在6场比赛中获得2金2铜,取得残奥高山滑雪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中国选手张梦秋率先创造历史。她获得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别金牌,这是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在本届冬残奥会上的首金。5日她曾获得女子滑降站姿组别银牌。“我成功把奖牌换了颜色。”她在赛后采访时说。
在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别比赛中,梁景怡第一个出场便奠定优势,在全部选手滑行结束后成功锁定金牌,夺得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在本届冬残奥会上的第二金。
此外,中国选手朱大庆、张雯静也有上佳表现,分获女子超级大回转视障、坐姿组别铜牌。这两个项目的金牌分别由斯洛伐克、日本选手获得;男子超级大回转视障、坐姿组别金牌则分别归属英国、挪威选手。
两个比赛日过后,残奥高山滑雪滑降、超级大回转比赛收官,中国队收获2金2银3铜。中国队将继续出战残奥高山滑雪全能、回转、大回转比赛。
越野滑雪中国队包揽两金。
北京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比赛6日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开赛。中国队包揽当日决出的两枚金牌,郑鹏夺得男子长距离(坐姿)冠军,这也是中国队残奥越野滑雪项目的首枚金牌。
当天18公里的比赛,郑鹏在6公里过后就确立了领先位置,并以43分09秒2的成绩第一个滑过终点。中国队的毛忠武以43分23秒8获得银牌,加拿大选手科林·卡梅龙以47分36秒6夺得铜牌。另一位中国选手杜天位列第四。
郑鹏赛后说:“今天把这几年的训练水平都发挥出来了,感觉滑的节奏都比较顺。”
四年前,在平昌冬残奥会上,郑鹏获得该项目第四名,也是本届冬残奥会前中国队在冬残奥会个人项目上的最好成绩。
四年后,站上最高领奖台,郑鹏表示,这是自己不懈努力、坚持科学训练的成果。
“心里就一直想着一定要坚持,别放弃。我们训练比较系统,主要还是提高体能,平时训练就匀速,找好自己的体能分配。”郑鹏说。
随后进行的女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杨洪琼以43分06秒7的成绩夺冠,为中国队再添一金。美国选手奥克萨娜·马斯特斯以43分38秒8摘银,中国选手李盼盼以45分17秒0夺铜。另一位中国选手马静获得第五名。
残奥单板滑雪当日在云顶滑雪公园展开4个项目的资格赛争夺。
北京时间3月7日,20xx年北京冬残奥会比赛继续进行,中国体育代表队继第二比赛日斩获4金之后,继续冲击金牌。下午场的比赛,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比赛项目,中国选手纪立家、朱永钢、王鹏耀、张义琦先后晋级大决赛。
在决赛的比拼里,纪立家最终获得金牌,其余中国选手里,王鹏耀获得银牌,朱永钢获得铜牌。为此,中国队实现包揽这个项目的金银铜牌,达成一项历史成就,本届赛事首次同时升起三面五星红旗!这是中国队在冬残奥会历史上首次做到三面国旗同时升起,中国选手们都是好样的!
其余的比赛项目里,武中伟在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ll1级决赛取得第3名铜牌的成绩。而女子选手方面,更是继续实现大丰收,朱大庆在高山滑雪女子全能视障组比赛夺得1枚银牌。在第二比赛日已经夺得金牌的张梦秋,在高山滑雪女子全能站姿组比赛再次拿下奖牌,以1:58。02的成绩获得银牌,目前,张梦秋手中已经是1金2银的成绩,表现非常出色。另一名中国女子选手刘思彤在高山滑雪女子全能坐姿组项目收获铜牌。
加上上午场比赛的1银1铜,中国体育代表队在第三比赛日上,截止到下午5点,已经斩获1金4银4铜的好成绩,再度一口气揽获9枚奖牌,让中国队在奖牌榜上进一步取得优势,领先的程度更大。
据北京冬残奥会官网显示,目前,中国队的奖牌数量为7金8银10铜,总计25枚奖牌,不管是金牌数还是奖牌数,都是第1,且遥遥领先于其他代表队。作为对比,金牌数第2名的乌克兰是4金,奖牌数第2的加拿大是12枚奖牌。可以看出,中国队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将有极大可能提前锁定本届冬残奥会的奖牌榜第1位置。
具体的最新排名方面,中国7金8银10铜排名第1,乌克兰4金3银1铜第2,日本是3金位列第3,美国队则是仅1金5银2铜位列第7,不过美国队的总奖牌数达到第3的位置,仅次于中国和加拿大。
不断创造历史,这是中国队本届冬残奥会的标签,毫无疑问,这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届比赛,中国残奥代表队的所有运动员,都会争取在家门口拿到好成绩,给家乡父老涨脸面。
在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体育大学的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圆舞曲,在“鸟巢”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最后呈现出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火种的雪花的图案,伴随《冬奥之花多美丽》的音乐,火种缓缓升起到“鸟巢”上空。
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2月13日凌晨1点,距离北京20xx年冬残奥开幕还有19天,位于顺义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排练场地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编导裴云用麦克不断喊着指令,90名演员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我们这个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导那个位置才能看到整个雪花的造型。”编导李文倩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这次借调参与《圆舞曲》的编创。谈起《圆舞曲》的编创,她立刻一路小跑到场边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签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表示每根牙签就代表了一名演员,“我们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墙上的时钟还在滴答地走着,艺术团舞蹈一队聋人演员魏菁阳打着手语:“我们通常早上9点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排练得晚些。”每天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发各节目第二天的排练时间和场地,《圆舞曲》的结束时间总是出现“拉晚”两个字,“拉晚就是没有点儿,直到完成当天的排练任务,最晚一次是到(半夜)2点。”
磨破的舞鞋是她们的勋章。
“她们又来擦地板了,鞋都磨破了。”夜里十点半,刚转场来到模拟场地,看着躺在地上的演员,工作人员不经意地说。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个,演员穿着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要演员躺地上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都干净了。
两个多月的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阳用黄色胶布把红色棉舞蹈鞋缠住继续排练。“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脚趾头调皮地说。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和她的队友都是艺术团附属学校20xx级学生,现在就读于长春大学舞蹈专业,“我们出发的时候,学校举行了欢送仪式,春节还寄来了零食大礼包。”学校的关心让她们备感温暖。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没人去换新鞋,“都不想换,磨损得太快,这样节约一些。”
没有一名演员退出。
腿上、胳膊上、腰上到处都是淤青,魏菁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得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的协调一致,控制好旋转,就成了舞蹈成功展示的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练习和磨合,才能做到“人椅合一”。
高强度的训练,让演员的精神状态都高度紧张,尤其是还没经历过重大演出的四队学员。一天半夜,正在睡觉的郭京乐突然坐了起来,嘴里说着梦话“好累啊”,学员刘嘉星梦里坐起来打着节拍,嘴里说着“一二三四,错了错了”。同住的老师都被吓了一跳,开心一笑后转而又心疼这些刚读初三的学员。四队是艺术团20xx年面向全国招收的附属学校学员,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重大演出。
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很多演员都曾有过怨言,最后大家都坚持了下来。“为了祖国、为了冬残奥的信念,李文倩老师的暖心鼓励,大家的互相打气,最终让我们都坚持了下来。”魏菁阳坚定地说。
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每日比赛前,现场主持人总会情绪激昂地说出这句开场白。有着“雪飞燕”之称的场地,似乎连空气中都洋溢着几分热情气息。而身处其中的众人,总能感受到暖心、幸福。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媒体中心的白色展板上,会公示赛事相关信息。如果时常驻足观看便会发现,其上也画有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图案。在7日残奥高山滑雪上午的比赛结束后,一位志愿者蹲在展板前,参考图片勾勒出了一幅作品。“我们(很多人)不是专门学习美术的,但不想让展板看着空荡荡的,就尝试着往上画画。”一位志愿者这样说到。
在每次比赛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摆渡班车站点前会赫然排起长队。不少记者对照着手机抬头查看班车站牌。两位志愿者迎了上去,为大家指引路线。
殊不知,这一幕已经被一位日本记者用相机记录了下来。当志愿者有所察觉想要退闪到一旁时,日本记者指了指镜头前方的方向。双方相视一笑,画面定格。日本记者思索片刻,用并不擅长的英语为志愿者们留下了一句赞誉“youdoagoodjob”(你做得非常好)。
身着蓝白相间制服,穿梭于人群中,志愿者们如一片片“雪花”,将这场冰雪盛宴点缀得格外美丽。
走进延庆赛区新华家园媒体酒店的餐厅,不少记者正享用着美食,不时谈笑风生。在过道旁的一个餐桌上摆着水饺和啤酒,一位国外记者拿起手机拍下了自己的这顿丰盛晚餐。看得出他很享受面前的这个热气腾腾的中国美食。
“雪容融,看这里,他要和你跳舞。”在现场工作人员引导下,一位来自英国的友人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在轻快的音乐声中,他和“雪容融”共舞。二人的动作格外协调一致,而在一旁不少用人手机记录下了这个美好瞬间。
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竞速区媒体中心里,一位文字记者拿着冲了一半的咖啡显得有些茫然。由于不熟悉饮水机的操作流程,他按下“热水键”后,水流迟迟未能流出。此时,一位中国记者没有多说什么,用力按了按饮水机上的水桶。问题迎刃而解,二人互相点头致意。
日下午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全能比赛中,视障、站姿、坐姿组别的三位中国选手都与金牌失之交臂。“4年前我是一个人在奋斗,现在在家门口我和我的家人们共同奋斗,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刘思彤依旧赞扬了队友们的表现。在她看来这个集体是友爱的,大家共同享受着比赛。
“加油!严巩,加油!”看台上不断响起了呐喊声。这一幕出现在7日的男子全能—站姿比赛中,而类似的场景,这些天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多次上演。
在滑过终点线后,严巩没能保持住平衡,重重地摔在了雪场上。要知道在比赛中,他刚刚经历过一次摔倒。在看到他迟迟未能起身后,现场便出现了齐声助威的场景。
在“雪飞燕”结束了一天的比赛后,排队坐缆车下山的人群中欢笑声不断。大家愉快地分享着彼此的见闻,伴着余晖,这一幕很是温情。
3月4日,2022北京冬残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再次上演中国人的浪漫。如果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决出的就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敞开平等的大门,让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赛场,更有着呵护生命的要义。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北京冬残奥会上温暖与感动的瞬间。
在迎国旗入场环节,现场的残疾人合唱团和两侧的24名青年学生,以无伴奏的方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共同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开幕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伴随着庄严的国歌,现场的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深情地唱着国歌,表达着自己的爱国之情。
在倒计时环节,轮椅运动员将冰壶推出的那一刻,倒计时数字10至1在赛道上亮起,到冰壶正中大本营时,倒计时刚好结束。冰壶倒计时充满了科技感和梦幻感。
在残奥会徽展示环节,两个孩子在一位盲人的手心画出了残奥会会徽,这枚小小的会徽手手相传,场上所有的人手中都有了残奥会徽。手手相传的残奥会徽也把残奥精神和希望传递出去。
主火炬台由我国盲人运动员李端、残奥会4枚金牌获得者点燃。在摸索中,在全场的加油声中,李端成功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北京冬残奥会和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的方式完全一样,也体现了真正的平等。
3月4日晚,冬残奥之花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绽放。
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中央,几名视力障碍的孩子拿着画笔,泼洒出热烈鲜艳的颜色和可爱的笑脸。他们稚拙的作品被叠印到鸟巢现场巨大的“画布”中,90名舞者翩翩起舞,把颜色尽情挥洒到天地间,最后,呈现出20xx冬残奥会圣火雪花的图案,伴随《冬奥之花多美丽》的音乐,圣火缓缓升起在鸟巢上空....
这个环节拥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冬残奥圆舞曲》,它的创意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的建议。
而这些演员中,约有一半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听障舞者。
“开口说话”的舞蹈鞋。
为了这朵绽放的雪花,舞者们已经排练了三个多月。
11月30日至1月2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驻地进行前期训练;1月3日至1月22日,前往大兴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进行封闭集中排练;1月23日转场到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下称“体管中心”),进入模拟场地排练阶段,这也意味着,进入了高强度的训练阶段。
这期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30位聋人演员还承担了央视春晚和北京春晚的演出任务。
时间拉回到2月13日凌晨1点,距离冬残奥开幕还有19天,位于顺义体管中心的场地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编导裴云用麦克不断喊着指令,演员们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
面对这样高强度的排练,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舞蹈一队的聋人演员魏菁阳习以为常,她打着手语告诉记者:“我们通常是早上9点排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排练得晚些。然后,每天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发各个节目第二天的排练时间和场地。”
记者注意到,提及《冬残奥圆舞曲》的结束时间,她们的言谈中总是会出现“拉晚”两个字。
“拉晚就是没有点儿,直到完成当天的排练任务,最晚一次是到两点。”一天的排练,魏菁阳已经很疲惫,匆匆喝口水,又回到了排练场上。
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个,演员都穿着厚厚的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需要演员躺在地上去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已被擦的干干净净。更让人心疼的是,长时间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
“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自己的脚趾头调皮地说,舞蹈三队演员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
其实,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但没有人去换新鞋,不是不喜欢,而是磨损得太快,这样可以节省一些。
“这是我们的战绩,我们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演员们纷纷秀出了自己的战绩,而同样被她们视为战绩的还有腿上、胳膊上、腰上的淤青。
魏菁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的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
记者了解获悉,《冬残奥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如何协调一致,如何控制好旋转,就成了舞蹈的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需要长时间不断地练习和磨合,才能形成人椅一体。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也有演员为此流泪,但最后大家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一个人退出。
“为了祖国、为了冬残奥的信念,大家互相打气,让大家都坚持了下来。”魏菁阳坚定地说。
让平凡生命极致绽放。
在舞蹈情境上,《冬残奥圆舞曲》立足于雪花纷飞的冬季背景,采用了三段式结构:开篇描绘银装素裹、洁白无瑕的冰雪世界;中段雪花漫天飞舞,尽抒随境而舞、随心而歌的坚韧信念;末尾徜徉于充满生机的未来,呼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为了首次在残奥会上的亮相,除了演员外,幕后的很多工作人员同样演绎着“呼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场景。
谈起《冬残奥圆舞曲》,编导李文倩非常兴奋地拉着记者一路小跑去欣赏她们用一根根牙签摆出的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每根牙签就代表了一名演员,“我们这个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导那个位置才能看到整个雪花的造型,并单单就这个节目的雪花造型,我们就曾想了100组。”
手语指挥刘倩是艺术团的化妆师,团里两个舞蹈老师都被借调导演组了,她临危受命担起了手语指挥的角色。
她同时也是两个女孩的妈妈,“我回去要用这些照片教育我的孩子,演员穿着这么厚的衣服,在这么冷的场地排练,多艰苦,她们只看到了电视上光鲜的一面。”
看着演员训练的照片,已经两个月没回去看孩子的刘倩,心里还惦记着回去怎么教育孩子。谈起演员训练,刘倩也是感慨万千,“艺术团的精神在这些演员中传承了,魏菁阳、祝悦她们不管训练多苦多累,都咬牙坚持。”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艺术团一代代演职员保持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在她们中传承。
作为编导之一的李文倩,同样借调于艺术团。她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爱人是位外交官,长期驻外,两个年幼的儿子只能扔给父母照顾。提起孩子,在演员面前表现格外坚强的李文倩还是没能忍住眼泪,“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对孩子充满愧疚,忙完活动,就想好好陪陪他们。”
据记者了解,《冬残奥圆舞曲》的中心思想是同心圆,它有着中国古老的哲学寓意,包含着人和人的团结、友爱、携手向前,这个中国最古老、最质朴的情感。如今,这些舞者和幕后的英雄们,在舞台上,准确诠释了“以生命的绽放”的主题,舞台下,她们自强不息、突破自我,展现了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此外,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带领数十名残疾人表演者用手语“唱”国歌……她们以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演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的风采,向残奥精神致敬。
这画面,无声,却震撼人心。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习。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近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冬残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分别在北京市盲人学校、八达岭古长城、张家口“创坝”园区、黄帝城等八个火种采集地举行,连同在残奥会发祥地英国曼德维尔采集的共九处火种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将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火炬传递。之后根据计划,3月3日上午将在以“逐梦冬奥”为主题的张家口市民广场、以“舞动雪韵”为主题的崇礼太舞滑雪场、以“古镇新姿”为主题的蔚县暖泉古镇和以“绿色生态”为主题的怀来官厅水库湿地公园传递。3月3日下午,将在以“万国园林”为主题的北京世园公园传递。
3日下午,火炬还将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进行闭环内火炬传递。3月4日火炬将在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以“追梦之路”为主题的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和以“冬奥之家”为主题的北京冬奥组委驻地传递。
从运动员障碍等级的划分不难解释为什么残奥会受关注度远不及奥运会,如果以竞技技术和人类运动美学为出发点去看待残奥会或许你是失望的,出发点也是不对的。残奥会的举办,着重点本身就不是极限挑战,而是反映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顽强不息的精神。这两样,需要健全人也需要残疾人一起努力。
对于残疾人来说,残奥会更是一个重要的自我展示平台,是他们面对命运不公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的最佳精神展示舞台。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共有251名运动员,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16岁,来自各行各业,有些运动员坚持体育训练已20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超乎常人的意志与生命抗争。残疾人运动员需要付出比常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在一次又一次与生理、心理的对抗中寻求突破,诠释着生命的倔强。
8月24日开赛以来,残奥会每一天都有这样的瞬间上演,闪耀着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精神光芒。同时,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示的友爱和尊重同样震撼着人们的心灵。28日的女子50米蝶泳s5级颁奖礼上,金牌得主、失去双臂的卢冬两旁是下肢残疾需要坐轮椅的银牌得主、西班牙选手玛尔塔和队友成姣。拍照时,站立的卢冬单膝跪地,为的只是与另外两名奖牌得主显得一样高。卢冬“跪下”的一幕感动了无数人,也收获了无数赞誉之声。
像卢冬这样的例子,残奥会还有很多很多,每次浏览残奥会的新闻总会被残疾人运动员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感动,泪水总会在流淌的边缘徘徊。残疾人运动员给予我们远比奥运会更多的感动,因为他们面对“逆风飞翔”的勇气和意志比大多数健全人还要坚定。这或许是残奥会给健全人最大的精神礼物。
郑鹏拼了!郑鹏赢了!毛忠武在他后面!包揽金银!
在呐喊声中,郑鹏筋疲力尽。直到刘子旭和王涛也冲过终点,四人高举五星红旗面向观众接受祝贺时,郑鹏也只能发出“啊、啊”的喘气声。
一天18场比赛,6场决赛,第一场夺金战——残奥越野滑雪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便让中国观众陷入狂欢。
稍稍安静下来的观众席突然又热闹了起来,女子短距离(坐姿)决赛开始了。杨洪琼拼命摆臂,一改上午资格赛的颓势,直奔终点,势如破竹。美国选手奥克萨娜·马斯特斯加速逼近,只差一个身位。加速!再加速!杨洪琼第一!李盼盼也在埋头猛赶,最终位列第三,两位好朋友再次笑逐颜开。
“太厉害了!”观众不断惊呼,终点线旁的志愿者手舞足蹈——郑鹏和杨洪琼先后成为“双金”选手。
开赛以来,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决赛前的热场表演青春靓丽,“雪容融”的舞姿调皮可爱。场边的热情渲染得气温微微升高,加上比赛密集,赛道已经不算平整,比以往更考验运动员的爆发力。
领完“金容融”后来到混采区,郑鹏还在平复呼吸。
“上午跟下午的气温差比较大,有点类似平昌那时候,担心因为天气原因滑不好,所以还是有点紧张。”四年前,郑鹏在平昌冬残奥会获得第四名,而现在他已赢得长距离和短距离两块金牌。
性格淡定的郑鹏说:“感觉咱们今天滑得挺好,没有失误,就感觉很庆幸能滑下来。”
“你是中国队第一个拿了两块金牌的运动员,现在什么心情?”记者问。
“还好。最大(的变化)还是团队越来越强了,咱们国家把器材都给我们保障到位了,还有工作人员、现场观众都给我们加油助威,给我们喊节奏,有很大的帮助,谢谢你们。”
与郑鹏一样,杨洪琼也在6日拿到长距离比赛的金牌。当时她说前一晚很晚都没睡着,这一次她还是没睡好觉。尽管心跳不再像6日那般“调皮”,但是大脑无法安静。“昨天晚上心很平稳,就脑袋它不睡觉,脑袋是太活跃了。”
上午的资格赛杨洪琼发挥得不好,身体僵硬,滑行吃力,教练也对她的表现表示疑惑。她索性回到休息室里直接躺倒,调整身体。
决赛场上,杨洪琼从一开始就保持领先,她的摆臂幅度比以前都大,背部弓展有力,前胸贴到了双腿。“因为我前面拿了一个牌,我已经达到想要的高度了,主要就是去享受比赛了。”
“我现在就想躺下,我累得很。”杨洪琼说。
郑鹏和毛忠武包揽金银的场面在6日的男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也出现过,两位队友在赛场上充满默契。毛忠武直言:“(下面比赛的)目标就是我跟郑鹏俩人继续保住属于中国的一、二名。”
虽然已经35岁,但毛忠武20xx年才入队,很多年轻的队友都是他的师兄。“小将”入队晚,付出多,比别人早起,比别人晚睡。
一年轮椅竞速,四年越野滑雪,毛忠武说:“我刚受伤的时候自己起来都是需要两个人扶的,头是晕的。这几年的训练让自己的体魄特别好,能滑下18公里,能在国际赛场上跟其他人一起竞技,我感觉这是天壤之别。”
“借着这个平台我特别希望给残疾人朋友说,你们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命运跟你们开了什么样的玩笑,都要永不言弃。真的,自己的未来一定会更好的,只要我们积极努力。”
就在今天晚上,北京冬残奥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闭幕式。在这个时候,我们举办了一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元素的文化盛宴,画面感给我留下一定要马上分享给更多人的冲动。我边看,边握紧手中的杯子。我们在这个时间点,仍向世界发出和平、信心、平等、互助、友爱的信号。只有我们国家在这里时间点上,可以做到。这是一场,信心与实力的展现。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在这一刻展现出了伟大的文化属性。这是一场跨种族的晚会,它告诉世界,我们欢迎您!我们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几代人的厚积薄发。在这个场景下,让我想到的东西太多了。毕竟,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此刻,我只想将这个报道发出来,给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家一起来欣赏,这美得让我马上要发个感慨的场景。
最后,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中国队7日获得的1枚金牌来自残奥单板滑雪赛场,至此,中国队“解锁”冬残奥会全部4个雪上大项的金牌。
“00后”天团包揽冠亚季军中国实现雪上大项金牌全覆盖。
拥有8枚金牌的残奥单板滑雪7日展开金牌大战。在率先进行的4个单项角逐中,中国“00后”天团包揽了男子障碍追逐-ul级的前四名。
此番中国队派出了6名选手参加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比赛,其中5名“00后”。经过一滑、二滑、1/4决赛和半决赛多轮较量后,中国4名“00后”小将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张义琦包揽了决赛的4个席位,为中国队提前锁定冠亚季军。
最终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分获金银铜牌,这枚金牌是中国在单板滑雪项目上的首枚冬残奥会金牌,此番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冬残奥会上首次实现单项奖牌大包揽。“00后”天团中年龄最小的张义琦(17岁)位居该项第四名。
在单板滑雪男子个人追逐lli级决赛中,25岁的河北选手武中伟摘取铜牌,加拿大选手获得冠军。在另外两场决赛中,法国选手获得女子障碍追逐ll2级冠军,芬兰选手摘取男子ll2级金牌。
本届冬残奥会共设4个雪上大项。在前两天的赛事中,中国队已在高山滑雪、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三个雪上大项上均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如今,单板滑雪再夺冠,中国代表团在冬残奥会4个雪上大项上实现了金牌全覆盖。
高山滑雪获女子全能3枚奖牌越野滑雪再收1银1铜。
残奥高山滑雪7日产生男女全能的6枚金牌,中国女队三线告捷,收获2银1铜。
在分别获得女子全能-站姿和视障银牌后,20岁小将张梦秋和32岁的老将朱大庆均有3枚奖牌在握,其中张梦秋1金2银,朱大庆2银1铜。两人还将分别参加女子回转和大回转比赛,有望进一步扩大战果。
另一名中国选手刘思彤获得女子全能-坐姿铜牌,这也是刘思彤在本届冬残奥会上收获的第二枚铜牌。斯洛伐克、瑞典和德国选手分别获得女子全能-视障、站姿、坐姿金牌。
残奥越野滑雪7日进行了男女长距离(传统技术)的4项较量,6日包揽越野滑雪两枚金牌的中国队再收1银1铜。
当日的这两枚奖牌均来自男子长距离(传统技术)-站姿赛场,“00后”小将蔡佳云和33岁老将邱铭洋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金牌被日本选手收入囊中。
遗憾的是,在女子长距离(传统技术)-站姿和视障比赛中,中国选手赵志清和王跃均位居第四名,与奖牌失之交臂。
在国际残奥委会和冬奥组委联合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际残奥委会新闻发言人克莱格·斯宾塞为运动员们尤其是年轻人点赞,他们在最大的舞台上比赛,表现令人惊叹,也展示了运动带来的改变。
克莱格·斯宾塞说,北京夏季残奥会时,中国提高了残奥运动的水准,2022年,中国再次将冬残奥运动带到了新的高度。“已经有18个国家或地区残奥委会获奖,还有非常多精彩的、坚强不屈运动员的故事。”克莱格·斯宾塞举例,来自斯洛伐克的亨列塔·法尔卡索娃,已经获得了两枚金牌,但其实她的引导员在一个月前受伤了,与引导员建立合作关系,需要极高水平的相互信任,所以能获奖非常了不起。还有一名22岁的挪威选手,获得了两枚金牌、一枚银牌,而他的父亲刚刚去世。两枚奖牌,既是对父亲的致敬,也象征着赛场上坚强不屈的精神。
“每一届冬残奥会都能够激励新一代运动员的成长。北京冬残奥会是连续第三届在亚洲举办的残奥会,从平昌到东京,再到北京,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才涌现出来。为什么人们更多开始关注残奥会,一方面因为运动是关乎比赛成绩,但同时也是为了展示残疾人的风采。”克莱格·斯宾塞直言,很多运动员可能是初次登上北京冬残奥会的竞技场,那么4年后他们去米兰冬奥会,可以想象一下他们的实力会有多强。
北京冬残奥会已进行半程,中国代表团不断突破历史,超越自我。作为冬残奥会举办地之一,河北籍运动员的表现也令人眼前一亮,甚至制造了一场比赛包揽“金容融”、升起三面五星红旗的“名场面”。
冬残奥会开幕后第一个比赛日,中国代表团的河北籍运动员就收获1金3银2铜共6块奖牌;7日的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比赛中,河北籍运动员更是包揽了金银铜牌。
和上一届相比,河北冬残奥项目何以“异军突起”?河北省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是提前布局,加强运动员选拔,并保障他们能够有合适的训练场地。20xx年11月,河北组建了6支冬残奥项目队伍,从适龄青少年中选拔、试训,并从田径等夏季项目中选拔了一批适合冬季项目特点的运动员。同时,河北省残联在河北、黑龙江等地设立6个河北省残疾人冰雪训练基地,并根据季节特点,组织队伍赴新西兰和俄罗斯外训,提升训练实效。
另一方面是聘请高水平教练团队,以赛代训提升竞技水平。河北先后从加拿大、俄罗斯聘请教练,指导冰壶队训练;从黑龙江、吉林等地引进7名国内高水平教练,吸收先进执教方式、管理理念。20xx年以来,河北共举办、承办13项国内外残疾人冬季体育赛事,不断让运动员寻找大赛感觉。
该负责人表示,成绩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在备战和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不仅改变了他们,相信也会激励更多残疾人乃至健全人。
视障运动员朱大庆在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障)比赛中获得银牌,为中国代表团摘得北京冬残奥会首枚奖牌。作为曾经的田径运动员,她懂得训练的艰苦性,而冬季项目比夏季项目需要克服的困难可能更多一些,但她说,错过20xx年夏季残奥会之后,这次终于能在家门口比赛,荣誉感特别强。“我觉得面对困难比面对遗憾简单”,在新的赛道上,她再次找到了热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我体验了滑雪机、冰壶、轮滑等项目,尤其是轮滑,有一种飞起来的感觉,虽然摔倒了几次,但特别刺激。”河北邯郸永年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李德杰说,他最近有些迷恋轮滑,平时一有时间,就会请老师带自己滑一会。前不久河北省残联来选拔冬季项目运动员,李德杰因为爆发力强、身体强壮,成为备选人才。
永年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宪龙说,别看现在这些孩子玩得开心,但一开始大家挺有顾虑的,不太敢尝试。于是老师们因人施策,让肢体残疾人体验桌面冰壶的乐趣,让言语障碍学生和听障学生感受轮滑的魅力,组织有艺术爱好的学生进行冰雪方面的绘画创作等。
为更好地推进冰雪运动进特教学校,河北已举办多期相关培训班,培训冬季体育项目师资300余人次,并连续三年组织开展特教学校旱地冰壶比赛或轮滑比赛,激发残障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各类残疾人冰雪活动也在河北展开。20xx年开始,河北连续组织“冰雪河北快乐你我”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建立残疾人自强体育健身示范点548个,开展残疾人冬季体育示范展示、冰雪趣味体验、京津冀冰雪训练营等活动。同时,通过举办冬残奥知识讲座、开展残疾人冰雪摄影活动等办法,普及冰雪知识、传播冬残奥文化。据介绍,目前河北省已推动50万人次残疾人参与冰雪相关活动。
北京时间3月9日,中国运动员郭雨洁在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女子短距离(自由技术)-站姿的半决赛中名列小组第四,无缘决赛。
“昨天中距离拿第四,比拿冠军都高兴!”郭雨洁赛后走过混合采访区时看起来毫不失落,“自从第一天拿了金牌以来,家人朋友们总在祝我再多拿一块奖牌。昨天最后两轮枪没打好,拿了第四,反而感觉压力小多了。”
出生于20xx年的郭雨洁是张家口本地人,出生时便有先天性左手残疾。20xx年,她开始接受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训练,一路稳扎稳打,获得了北京冬残奥会的参赛名额,并且在3月5日首次亮相冬残奥会时便拿到了残奥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站姿金牌。从开幕式开始,作为中国代表团旗手的郭雨洁就备受关注,随着在首个比赛日摘得金牌,她身上的压力达到巅峰。
“(拿金牌时)身边人都很惊讶。”郭雨洁笑着告诉记者们,“爸爸当时在家都不敢看,出去买了点东西回来才知道我拿冠军了。直到现在他们都为我高兴、骄傲。”
家人、朋友、媒体等方面的关注给这个还不满18岁的姑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昨天冬季两项前半程领先挺多,但是后两轮射击的时候脱枪比较多。”回忆起比赛,她说,“实际上压力真的挺大的。”
今天,郭雨洁的爸爸妈妈也来到现场,在闭环外的看台上为她加油助威。“我还是个孩子,不喜欢和爸妈一直聊训练,我们都是聊聊生活,比如比赛完了去哪里旅游。”郭雨洁也有幸福的烦恼,“每天都要跟妈妈打视频,有一天不打她就会来问为啥不搭理她。”
说起今天的比赛,郭雨洁对自己的发挥很满意。“能进半决赛就很高兴了,毕竟不是自己的强项。”她总结道,“11日还有冬季两项长距离,还是要专注把枪打好。”
本次赛事结束后,郭雨洁将迎来自己的18岁生日。说起这个特殊的生日,小姑娘顿时来了精神:“我想要只小狗作生日礼物!”不过她马上就回过神来:“到时候我应该在隔离,不能收礼物了。”
前天晚上我看了残奥会开幕式后,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想。
今天,妈妈因为手痛,所以不能帮我洗衣服,也不能帮我们洗碗了,便叫我帮她的忙。刚开始我非常不愿意,心想:“这事为什么让我来做?为什么不让爸爸做?”可是,转念一想:“我得学一学残疾人运动员那永不屈服的精神,想《弟子规》里所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于是我便洗起了衣,刷起了碗。
当我做完这些事的时候,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这时我才知道妈妈每天做家务是多么的辛苦,而我却只顾着玩,从来不知道要帮忙。看着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我的脸火辣辣的,我是一个有手有脚的健全人,可残疾人运动员却强过我十倍,因为,我们认为他们做不到的事,他们都努力去做,而我一碰到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就放弃了。
现在,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不能好吃懒做,要学习残疾人运动员那永不屈服的精神。
体育馆外并没有喧哗,除了那“咚咚”在地上的脚步声,一片寂静,可到了入口,我才感受到馆内就像一个压缩机,把所有音量存储着,再一下放大……纵目望去,四周环视,汹涌的人群就像一大波又一大波的海浪,运动员则是浪头,让人们忽坐忽站。
这丝毫不逊色于正规的国际奥运会,一样有漫天飞舞、层叠的彩旗,有激动人心的呐喊,更主要的有超出常人的残疾人一颗颗身残志坚、不卑不亢的心。
在所有人都为跑步、轮椅竞速等令人兴奋的项目呐喊时,我发现在女子掷铁饼赛场中她的身影是那么美。她是一个盲人,戴着黑黑的眼罩,从年纪上看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身材有些略微偏胖,手臂粗壮而结实,鼻子高高的,嘴巴挺长、大,那席黑色的长发像随意垂下的绿叶,自然的美。她拼搏时的力量却让我大吃一惊。
她的双手在白色防滑粉中摩擦。她眉头紧皱着,右手不断朝着指定方向摆臂,让肌肉发挥最大力量,可却迟迟没有甩出……我想到了她眼前的那一片无尽的漆黑。她以前或许也看见过美吧,知道一切都那么宝贵……这时,她的右手已划出了最大幅度,身体向前45°倾斜,猛地一用力,铁饼飞了出去,像长有翅膀一样越飞越远,在大半个场地外坠地,我拼命地为她鼓掌,好像赢得了世界,即使她看不见自己的成绩,但两颗心灵早已触碰!
我懂了,这一切我们都应去尊敬,尊敬冬天墙角一株独自开放的梅花,尊敬一小片翠绿枝叶,尊敬这个世界,去感受虽然残疾但坚强、乐观的心!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十一
8月29日晚上,北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热烈举行。余温未消的奥运会将以在这场盛大的活动中落下帷幕。作为一名热爱残奥事业的人士,我特意在家观看了这次闭幕式。本文将就此次闭幕式展开我的观感和体会。
第二段:精彩的表演。
作为残奥会闭幕式的组成部分,表演环节是离不开的重要一环。此次闭幕式在表演方面十分出色,特别是开场节目,激起了全场观众的热情。多种乐器的演奏声夹杂着舞蹈表演,瞬间推升了活动现场的气氛。除此之外,其他表演项目也十分精彩,彰显了中国文化独有的魅力。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第三段:残奥会对于残疾人士的重要意义。
作为残奥会的参与者和观众,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这项赛事对于残疾人士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竞技赛事,同时也是为残疾人群体赢得平等、尊重和尊严的重要途径。闭幕式上,残疾人选手代表中国队出场,让我们看到了残疾人士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们倍感钦佩和敬佩。
第四段:环保运动的倡导。
这次闭幕式也倡导了环保运动,表现了中国政府在环保领域的努力和信心。整个闭幕式采用新技术,少用化学烟花,引导全球人们倡导绿色环保。这种倡导方式不仅意在减少污染,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五段:结尾。
总之,此次残奥会闭幕式是一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成果及其文化的魅力。观看闭幕式,我们不仅仅目睹了精彩的表演,更加深了我们对于残疾人权益的认知,并激发了我们的环保意识。希望这样的赛事能越办越好,让更多的人关注残疾人士的权益和环境保护。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十二
3月13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即将落下帷幕,闭幕式将于13日20:00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经过连续几天的场地联排,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据央视新闻报道称,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主创团队,将在鸟巢主场地运用一个直径55米左右的圆形视觉符号贯穿全篇,突出呈现“在温暖中永恒”的核心主题,为北京双奥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这个圆形符号就是作为一个非常醒目的一个道具,它要成为我们闭幕式的一个亮点,就有点像折柳寄情的感觉,但是这次是通过一个道具来完成这个亮点。
温暖,是人生中的难忘记忆;永恒,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景。因此,本届冬残奥会闭幕式的主题名称为《在温暖中永恒》,通过表演与仪式的融合,留存下本届冬残奥会的精彩瞬间和伟大时刻。
闭幕式导演沈晨介绍,闭幕式将在50分钟左右的时长里完成,共有12个仪式环节,其中以《爱的感召》为题的表演环节,将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的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斑斓的色彩。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我觉得从头贯穿始末的就是艺谋总导演一开始创意的那片雪花,其实我们是在换着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维度在说这片雪花,那到了冬残奥闭幕式,更加让这片雪花的光亮投射到人的心中,所以应该来讲我们整个四个仪式当中,这片雪花构成了我们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在最为重点的“熄灭冬残奥会主火炬”环节当中,主创团队将通过13套定音鼓配合场上表演,创新编排诠释奔流不息的“时间”形象。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熄灭主火炬这个环节,重中之重是要体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理念和情怀。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十三
近期,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备受瞩目的2022年冬季残奥会。这场国际盛事在如今的世界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展现出了身体残疾运动员的勇气、决心和毅力。这是残疾人们竞争的一个平台,并且能够为残疾人事业普及增加许多推动力。闭幕式是这一届盛会的终结,是对所有参赛选手和参加者的致谢和赞扬。
闭幕式的主题是“光耀中华,心连世界”。整个表演以创新、科技和文化为主题,通过各种元素将这些概念传达给观众,展示了全球组织的铁一般的决心,即要打破一切定下的标准,要最大化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和资源,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整个表演无论从舞台设计还是音乐、舞蹈都充满了活力和深沉的意义。音乐、舞蹈、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充满生机和光彩照人的世界。
第三段:体育精神的展示。
在闭幕式上,参赛选手和裁判员共同登上了舞台,他们向全世界展示了残奥会期间所表现的精神力量。这些选手在比赛中展现了极端的毅力,并且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成功地完成了比赛任务。他们的付出和表现让人们还原一种刻苦和奋斗的精神,它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调了你可以战胜自己的力量。
第四段:目光前方,展望未来。
冬季残奥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全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教会了人们关注体育和残疾群体,促成了社会上的正能量。在这一届冬季残奥会期间,观众们看到了许多残疾人选手成功地完成比赛,这将为单身的残疾人群体注入正能量,鼓励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和打拼,为社会更好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段:总结。
冬季残奥会是一项世界重要的体育盛会,也是一个传播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活动。在闭幕式上,无论是精神力量还是舞台表演,都塑造了一个勇敢、坚韧和积极向上的形象,它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和独特的创新精神。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着更加积极地支持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并且对所有参与者的奉献精神表示致谢和赞赏。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十四
火炬熄灭环节重点体现了时间的概念,将抽象的表意符号与具象的视觉画面相结合,带领观众回溯整个冬残奥会的伟大时刻。在音乐表演上,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展现出铿锵有力的时间节奏,代表着所有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其后将过渡到由残疾人艺术家演出的小提琴独奏《雪花》,婉转悠扬的琴声展现出大家对这段美好时光的不舍之情,观众的情绪在刚柔并济的表演中不断酝酿。在视觉画面上,时钟在多圈的环绕中以简洁有力的视觉风格展示世界时钟的计时、中国的天干地支、24节气等“时间”要素,配合着60名舞蹈演员完成层层递进的“时空表演”。
当所有演员极具爆发力的表演的结束,不同维度的“时间”要素也汇集到熄火时刻,最终画面凝聚到开幕式运动员的点火仪式的瞬间,将点火的瞬间和熄火的过程形成呼应。最后一道光线慢慢地将影像回归为唱片的原始形态,同时火炬装置慢慢下落,缓缓熄灭,意味着整个闭幕仪式最重要的熄火环节的结束。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十五
随着残奥会闭幕式的落幕,一场精彩的体育盛宴也画上了句号。作为观众,我在这一晚感受到了无尽的激动和感动。这场闭幕式向我展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场景和精彩的表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心得体会。
首先,残奥会闭幕式展现了人类的坚韧和毅力。整场闭幕式无论是参与的运动员还是观众都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运动员们在比赛中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无数人树立了典范。在闭幕式中,他们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残障者同样可以凭借勇气和坚持战胜困难的能力。他们用自己的奋斗和汗水,诠释了“残疾不是污点,奋斗不分残障”的残奥精神。
进入第二个环节,闭幕式所营造的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场馆被灯光和烟花装点得如同童话般令人心旷神怡。演员穿着华丽的服装,舞动着优美的舞姿,为整场演出增添了一分华丽与高贵。在这样的装点下,残奥会闭幕式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氛,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第三个环节,闭幕式的表演触动了我的内心。表演者通过唱歌、舞蹈、器乐等形式,展现了残疾人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向观众传递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我深深感受到,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困难,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第四个环节,闭幕式的精彩表演激发了我的热爱和追求。在这场闭幕式中,我看到了运动员们的努力和付出,看到了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这让我深受鼓舞。我从中明白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
最后,闭幕式给我带来了对世界的思考。通过观看这场闭幕式,我看到了全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共同参与、竞技的场面,我感到了人类在世界和平与友谊上的共同努力和追求。这样的体育盛会不仅仅是一次竞技,更是全世界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守护人类共同精神纽带的证明。
总之,残奥会闭幕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心得体会。它让我明白到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有信念、有激情和毅力,就能超越困难、追求更好的未来。我相信,在闭幕式的启示下,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更加勇敢坚定地去追求理想,创造美好的人生。
(注:所写内容只供参考,不代表个人观点)。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十六
冬残奥会是体育界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闭幕式是整个赛事的最后彩排,也是对这一盛会的总结和回顾。作为参与者之一,我有幸亲眼见证了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盛况,此刻我心潮澎湃,内心充满感慨和思考。其精彩之处令人难以忘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带给我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冬残奥会闭幕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和听觉体验。闭幕式上,美轮美奂的舞台表演、炫目的灯光效果、激昂的音乐,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尤其是运动员入场环节,他们身着各国代表颜色的篷布,挥舞着国旗,歌舞声中步入舞台,充满了团结、友谊和和平的气息。那一刻,我不禁被这种团结的力量所震撼,感受到了人类对和平的共同追求。
其次,闭幕式上的演出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感动。在演出中,运动员们用他们的精彩表演向世界展示了坚持、勇气和毅力的力量。他们没有因残疾而放弃,而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证明残疾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精神散发出了勇气和希望的光芒,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再次,闭幕式上的庆祝活动让我对冬残奥会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冬残奥会为残疾人开拓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能够以平等的方式参与到体育竞技中。运动是一种无国界、无残疾的共同语言,冬残奥会为残疾人提供了不仅仅是竞技的机会,更是一个交流、合作和共享的机遇。这种平等和包容的理念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尊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美好、更包容的未来。
此外,闭幕式上的感人时刻还让我深深地思考自己的生活态度。在庆祝环节中,观众们一起高举熊熊燃起的火把,喊出口号,营造出浓厚的集体氛围。在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共同努力的力量。这让我意识到,成功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只有团结一心,通力合作,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最后,在闭幕式的结束中,我意识到冬残奥会的影响不仅仅是体育赛事本身,还有更深远的社会层面。冬残奥会在全球范围内打破了人们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和歧视,提高了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和尊重。通过追逐梦想、超越自我,残疾人展现出与大众一样的勇气和毅力,激发着更多人的勇气,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之,冬残奥会闭幕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考。它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思考。经历这场盛会,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团结、勇敢和坚持的力量,也更加坚信只有通过合作和包容,我们才能共创美好的未来。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是对人类文明和精神进步的一次重要见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种精神将永远在我们心中燃烧着。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十七
随着时间的流转,2022年的冬残奥会即将落下帷幕。作为一场国际性的盛会,冬残奥会的闭幕式可谓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庆典。作为观众的我,在现场亲身感受到了闭幕式的震撼与感动,也深刻体会到了残奥精神所蕴含的力量和希望。
第二段:感受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
闭幕式是一个国家展示自己独特文化的机会,而这一次的闭幕式更是不同寻常。中国文化的元素在表演中得到充分展现,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的结合,民乐与流行乐的碰撞,不仅展示了中国古老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文化元素也相互融合,呈现出一个多元、多彩的舞台。这次闭幕式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能够创造出美妙的艺术作品,也让人们更加理解与尊重其他文化的多样性。
第三段:残奥运动的力量与坚持。
在闭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被赞誉为“残奥英雄”。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是因为他们战胜了身体上的不利条件,不屈不挠地参与比赛,展现了强大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残奥运动的力量与坚持。无论是体育场内的比赛还是体育场外的生活,运动员们都用行动证明了残疾并不影响他们追求梦想和享受幸福的权利。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努力,向全世界展示了残疾人群体的潜力与价值。
冬残奥会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除了体现了体育的精神,还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冬残奥会的举办,我们可以更加关注残疾人群体的需求与权益,推动社会包容与公平的进程。同时,冬残奥会也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更多人认识残疾人的能力和价值。这场残奥会不仅让我意识到了运动的力量,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它对整个社会的积极影响。
第五段:个人收获与展望。
我作为观众,亲眼目睹了这场残奥会的闭幕式,也从中受益匪浅。这场盛会让我深刻理解了残奥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它不仅鼓舞人心,还传递了希望和勇气。我被这些运动员们的毅力打动,他们的坚持让我明白,只要心怀梦想,拼搏奋斗,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同时,我也希望社会可以更加关注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等待遇,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总结:通过冬残奥会闭幕式的观看,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残奥运动的力量与坚持,以及冬残奥会对社会的积极影响。闭幕式让我明白,无论身体上的不利条件如何,只要拥有梦想和毅力,就能够创造奇迹。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关注残疾人群体,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尊重,让每个人都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十八
冬残奥会闭幕式是中国对残奥运动的一次隆重回礼,也是对世界发出激荡人心的声音。整个闭幕式在百名高手共舞的轻快乐曲中开始,欢快的音乐让人沉浸其中。跟随着表演节奏的变化,竟然出现一位真正的冰雪女神,她身着白衣,手执展翅欲飞的仙鹤,仿佛从天空坠落而来。整个场面让人触目惊心,那纯净无暇的白色呈现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仿佛诉说着冰雪世界的神奇与美丽。
第二段:对运动员的致敬。
闭幕式上,各国参赛运动员入场的时候,活力四溢,他们挥动着自己国家的国旗,向人们展示着在冬残奥会上所取得的成绩。无论是否获得了奖牌,他们在这个残奥舞台上都是最闪亮的明星。我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他们或微笑着,或对着观众挥手致意,那种自信和坚毅的表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以自己的坚强和勇敢书写着生命的辉煌,他们是运动精神的象征,是世界和平的使者。
第三段:通过文化传递友谊。
闭幕式上,中国的传统元素融入到了表演中,让世人在欣赏残奥盛会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节目中,表演者舞动着身体,用身姿和手势诠释着中国的文化符号,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次闭幕式还邀请了韩国和朝鲜的艺术家进行表演,这体现了冬残奥会倡导团结友谊的理念。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交流,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为世界和平发出了一声声温暖的呼唤。
第四段:激励人心的致辞。
闭幕式上,中国的一位残奥运动员在致辞中说道:“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心里都有同一个希望,那就是为了世界和平而奋斗。”这句简短而真挚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残奥运动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竞技,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和国际友谊的象征。每一位参与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带来和平与友爱,他们的故事激励每一个人,让我们相信世界上有更多的可能性。
第五段:祝福与期待。
冬残奥会闭幕式是一次盛大的庆典,也是一次亲密的告别。通过这次闭幕式,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一个关心弱势群体的中国,一个渴望和平共处的中国。而当主席手持雪白的冰壶印章时,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承办冬奥会的决心和信心,也期待着未来的冬奥会能够更加光彩夺目。在闭幕演出的最后,整个体育场的氛围达到了高潮,璀璨的烟花绽放在夜空中,伴随着欢呼声、掌声和笑声,带着祝福和期待,我们与这个精彩的冬残奥盛会告别。
总结:
冬残奥会闭幕式是一次感人至深的盛会,在欢快的音乐中开始,通过精彩的表演、向运动员的致敬、文化的传递、激励人心的致辞以及祝福与期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和为和平而奋斗的精神。通过参与这一盛会,我们深刻地理解到残奥精神的伟大和其对世界的意义。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友爱的社会而奋斗。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十九
冬残奥会闭幕式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场合,让我深深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力量和人类团结的力量。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
首先,闭幕式中的演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舞台上的表演团队在音乐的引导下,以精湛的技艺和完美的配合展示了他们的才华。五彩缤纷的灯光照亮整个场馆,各种创新而独特的舞蹈动作让观众们陶醉其中。尤其是运动员们的表演,他们通过身体的力量和动作,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勇气和坚韧。在这一瞬间,我感受到了残疾人的坚强和无畏。
其次,闭幕式上的致辞使我深深地被感动。主持人的发言充满了热情和感慨,向所有参与者和观众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强调了残疾人运动员的勇气和毅力,鼓励大家将这种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我从中明白了运动的力量可以激励我们去追求梦想,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所有残疾人运动员的启示,也是每个人都可以效仿的。
第三,闭幕式上的各国代表团进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伴随着自己国家的民族音乐,运动员们迈着自信而坚定的步伐,带着笑容和骄傲。他们代表着自己国家的荣誉和力量,也展示了残疾人群体的力量和团结。这让我明白了残疾人并不是弱者,他们同样能够通过运动展示自己,实现自身价值。
第四,闭幕式中展示的精彩瞬间使我充满了观赏的欲望。各国代表团联合起来,共同展示自己的文化和特色。舞台上的表演不仅有华丽的舞蹈,还有传统的音乐演奏和独特的形式艺术。所有的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充满活力的画卷。我被这些精彩的瞬间深深吸引,充分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残奥会的特殊魅力。
最后,闭幕式的结束让我不禁思考起残疾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平等的问题。在运动员们享受胜利和荣誉的时刻,我们不能忽视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与平等。通过观看闭幕式,我意识到我们需要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让他们能够平等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结起来,冬残奥会闭幕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演出、致辞、各国代表团的进场,以及展示的精彩瞬间,我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力量和人类团结的力量。同时,这也引发了我对于残疾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平等的思考。希望在未来的运动中,我们能够进一步关注残疾人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这样,我们就能够共同展示体育的魅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多元的社会。
冬残奥会闭幕心得感想(通用20篇)篇二十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首20__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陕西提出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五年来,全省上下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谆谆嘱托,眷眷深情。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肯定陕西践行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取得的成效,对陕西作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重要指示,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五项要求。“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三秦儿女信心更足、动力更强!
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加之疫情不可避免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挑战。全省上下必须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疫情阴霾终将散去,三秦大地已然春暖花开!让我们“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越是艰险越向前,万众一心加油干,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