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想写好一份中班教案,可以先参考以下这些范文,了解一些优秀的教案设计思路。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一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6、7的数量,认识数字6、7。
2.能胆表述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3.情绪愉悦地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毛绒玩具6个,汽车玩具6辆,笔7根,图书7本,6、7的数卡各两张(数卡贴在积木上,可立在桌上)。
学具:印有数字的操作卡片,,印章,3~7的数卡,高矮不同的.卡片5张,数物拼板4份,印有实物和数字的游戏纸各24张。
活动过程:
1.按物体名称分类。
教师出示玩具:幼儿园给我们班分了一些新玩具,看看有哪些玩具?这么多玩具怎样放才能让我们家数清楚?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的名称分一分。
幼儿给玩具分类,分完以后数一数每种玩具各有几个。
2.认识数字6和7。
教师与幼儿共同确认每种玩具的数量。
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来表示每种玩具的数量:6个毛绒玩具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以同样的方法助幼儿认识数字7,理解7的实际意义。
3.小组活动。
第一组:看数字印印章;第二组:看实物画短线。教师导语:今天,6和7跟数字宝宝玩游戏呢。小朋友要看清数字,印印章,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第三组:看实物数量和相应标记连线。
第四组:给数卡排队。教师导语:最小的数排最前,最的数排最后。
第五组:高矮排序。
第六组:数物拼板。
4.集体进行评价。
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业,引导幼儿集体检查数字与印的印章数量是否一致。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二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选题不宜太难,请幼儿对物品进行分类,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知识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1.正确感知6、7的数量,认识数字6、7。
2.能胆表述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3.情绪愉悦地参加活动。
教具:毛绒玩具6个,汽车玩具6辆,笔7根,图书7本,6、7的数卡各两张(数卡贴在积木上,可立在桌上)。
学具:印有数字的操作卡片,,印章,3~7的数卡,高矮不同的卡片5张,数物拼板4份,印有实物和数字的游戏纸各24张。
1.按物体名称分类。
教师出示玩具:幼儿园给我们班分了一些新玩具,看看有哪些玩具?这么多玩具怎样放才能让我们家数清楚?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的名称分一分。
幼儿给玩具分类,分完以后数一数每种玩具各有几个。
2.认识数字6和7。
教师与幼儿共同确认每种玩具的数量。
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来表示每种玩具的数量:6个毛绒玩具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以同样的'方法助幼儿认识数字7,理解7的实际意义。
3.小组活动。
第一组:看数字印印章;第二组:看实物画短线。教师导语:今天,6和7跟数字宝宝玩游戏呢。小朋友要看清数字,印印章,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第三组:看实物数量和相应标记连线。
第四组:给数卡排队。教师导语:最小的数排最前,最的数排最后。
第五组:高矮排序。
第六组:数物拼板。
4.集体进行评价。
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业,引导幼儿集体检查数字与印的印章数量是否一致。
这个操作活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有一定的综合能力。三分之一的幼儿能力较强能达到预设的目标;将近二分之一的幼儿将实物数量与点卡匹配还是一件困难的事,他们专注于点数实物而忘了与点卡匹配;六分之一的幼儿能力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他们选择了旁观。考虑到整个活动只有三分之一的幼儿达到目标,有待继续弥补和完善。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三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7,知道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看数字涂颜色。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并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数字6、7,知道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活动难点:
理解数字6、7的意义。
活动准备:
1.背景图:果树(每棵树上分别有3串香蕉、5串枇杷、5只梨、7只橘子),数字3、4、5、6、7。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看数字拍手”
数字是几,就拍几下手,并说出:数字几,我拍了几下。
二、认识数字6、7。
1.回忆数字3、4、5。
师:小朋友们,黄老师发现了一片好大的果园,我们来看看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呀?(香蕉、枇杷、梨)。
师:请你来数一数,每棵果树上分别有几个水果。
3串香蕉用数字3表示,5串枇杷用数字5表示,4只梨用数字4表示。
2.认识数字6。
师:咦,这里还藏了一棵大树呢,会是什么数呢?(出示有6个橘子的橘子树。)。
师:原来是一棵橘子树呀!快来数一数,树上有几个橘子呢?(6个)。
师:6个橘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6)。
师:6像什么呀?(口哨)。
师:数字6可以表示这棵树上的6个橘子,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动脑筋想一想。(6张桌子、6块糖果等等)。
3.认识数字7。
师:看看,现在树上又多出来一个橘子了,那是几个了?还是6个吗?
师:7个橘子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了?(数字7)。
师:7像什么?(镰刀)。
师:7可以表示什么?(7个小朋友、7把调羹等等)。
小结:数字7也可以表示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它的数量是7,都可以用7来表示。
三、操作活动。
1.巩固数字6、7的认识。
出示图片,请幼儿根据方格中的数字6、7给相应数量的方格涂上颜色。
2.看数字涂格子。
老师巡视,鼓励能力弱的幼儿读出数字,能力强的幼儿完成学习任务。
四、活动评析。
师幼一起找出错误,加以改正,并表扬做得好的幼儿。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字6和7,请小朋友回家以后在家里找找:你家里的什么东西可以用数字6和7来表示的。
手指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表述6可以表示什么时大多选择了水果,应适时的'加以引导。
幼儿操作时可以选择油画棒让幼儿使用,方便涂格子。或者适当减少两个数字。操作环节时间稍长。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孩子们对6、7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正确表述6、7所表示的物体。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减少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能力与观察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四
2、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3、仔活动中学习,能够有条理的对物品进行收拾和整理。
1、首先以圣诞节到了,帮助托板的小朋友整理收到的礼物为情景展开活动,出示图片,让幼儿知有哪些礼物。
2、首先让幼儿自主分类(有的按形状、有的按颜色、有的按质量的软硬等等),并让幼儿说出为什么这样分。
3、以托班只有三个箱子为由,引导幼儿按物品的用途分三类,把那个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幼儿说出吃的、用的、玩的)。
4、分好后,为了让托班的小朋友更容易的辨认箱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做标记,并在纸上画出来。
活动结束。
在这个活动中,我并没有用实物而是用的图片,因为出示得实物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课程就不容易继续下去了。采用图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儿的兴趣,又不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一节课的活动下来,总体上的还是不错的。老师的建议是:应该多加一些家具类的或者幼儿部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这样加大了难度,拓展了幼儿的认知面,如果仅限于幼儿常见的物品的话,拓展的部分就无法显现。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五
1、初步认识生活中各种长方形的物品。
2、发音标准,敢于用汉语表达所见物品的形状。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敢于并乐于用汉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1、大小、颜色不等的圆形卡纸若干。
2、大小颜色不等的长方形卡片若干。
3、小红花。
一、展开部分。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圆形,长方形图案,请幼儿说出所指图行的名称。
2、教师将幼儿园带入区角认识图形。
3、教师让幼儿给长方形图片进行找朋友活动,把相同的图片放到一起,并装入纸箱中。
4、将幼儿分组进行此活动。
5、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室中寻找长方形物品。如黑板、桌面、电视机、窗户、门。
6、引导幼儿说出名句子:
长方形的黑板、
二、结束部分。
让幼儿手拿粉笔在黑板上画长方形,比一比谁画得最好、最像,最漂亮,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幼儿进行表扬,并贴小红花。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六
1、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字,并且能够很快辨认6以内的数字组合(物体)。
2、积极参与集体教学活动,喜欢上数学活动课。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1、以实物代替单调的“数字”,活学活用。
2、能够快速反应6以内的数字将数字活化。
1—6数字图片、六个实物标示的大圆圈。
一、数数复习,自然导入。
通过复习1—50的数字,自然过度到本次教学活动,数数字对于中班的小朋友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难题了,他们已经能够很流畅的数出1—50的数字,有的甚至能数更多。
(通过数字宝宝这一游戏直接过度到下一环节)。
二、数字找朋友。
师:小朋友看清楚喽,左边呢有数量不等的棒棒糖,右边是数字宝宝,哪些数字呢?我们来数一数……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呢?左边有一根棒棒糖,那么我们就把这根棒棒棒和右边的数字“1”连起来,好朋友,要手拉手对不对!
这个简单的游戏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实物与“数字”的关系。
三、你大我小比一比。
宝贝们这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我们来给它们比一比谁多谁少。
这个游戏设定是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进行数的比较,更是对数数的进一步训练。
四、游戏大比拼。
这一游戏帮助孩子们快速反应数字,训练数字敏感度。
五、“画”数字。
这属于拓展延伸,仍然是要求幼儿用实物代替数字,在白纸上画好1—6。
帮助孩子加深理解!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6以内的数,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七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个特征标记分类并正确记录其数量。
2、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图形拼图一幅,标记卡、数字卡若干,各种图形若干,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两个特征标记对图形进行分类。以集体、个别、小组的形式,学习用两个标记卡记录三角形、长方形的不同点。
2、学习按标记记录数量幼儿一次按标记集体、分组操作记录相应图形的数量(用数字卡表示)。3、引导幼儿学习讲述操作结果要求幼儿看着标记图,说一说,图中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分类游戏(幼儿分别取自己的图形卡片)看一看,说一说,你的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看教师出示标记图,图形特征与标记相符的幼儿,举起卡片站起来。送图形回家,要求图形必须符合门牌号。
2、记数活动看图按标记记录。学习记录后,说说这幅图里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反思。
此次活动,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抓住幼儿好动的天性,巧妙地创设数学王国这一情境。在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性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使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八
新年的脚步悄悄地走向我们,一天我会听到龙龙在说:“爸爸妈妈昨天带我去亲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妈妈会去超市买很多礼物。”其他孩子听到了也纷纷表示也去亲戚家做客了,也买了很多礼物。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购买礼物非常感兴趣,并且有的幼儿还可以说出具体的购物过程,再加上大二班的小朋友开了家“河马超市”,我们的孩子非常渴望到超市里亲自体验购物的感受。于是,我就创设了为熊猫奶奶购买礼物的情景,从中既能让幼儿体验到购物的乐趣,又能让幼儿了解合理安排钱币的重要性。
1、通过购买礼物这一活动,初步尝试合理安排钱币的方法。
2、体验购物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
3、购买礼物。
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
5、师总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问话让学生说一说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有几个学生能说出是重阳节,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下重阳节,并希望同学们在重阳节这一天能够为家里的老人献上一份爱心。不管是在什么课上,我们都应该有机会教给学生除了科学知识之外的东西:向敬爱老人、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益虫益鸟等等。利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和导入环节的两三分钟就能够灌输给学生很多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这一方面在以后还要继续坚持多关注,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运算顺序都能够掌握,在计算时,为了便于学生对计算过程的检查,我要求学生用递等式的形式来计算,但是有部分学生对于递等式掌握的'不是很好,在练习课上还要再通过练习题巩固一下才行。另外有的学生没有列竖式的习惯,虽然口算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这样练习的正确率就很难保证。我让学生用两个竖式连写,这样就简便一些了。我想在以后的课上应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找出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九
1.增强对图形的辨认能力。
2.认识部分和全部的概念。
3.了解部分动物的简单特征及习性。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具图卡、幼儿学具卡、操作册、音乐《我的身体》。
(一)引起动机小朋友,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魔术表演,小朋友们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小眼睛,认真看,小耳朵,仔细听:魔法变变变!你们猜猜变出了什么?(苹果、雪梨、橘子)玩此游戏时教师挡住实物一半请幼儿猜出全部)。
(二)情景海报讨论。
2、咦?这颗树后面躲着一只小动物,请小朋友猜猜它是谁?(狮子)狮子身上有什么特征?(简单描述:狮子有一头长毛)什么动物在树上?(猴子--猴子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圆圆的脑袋和一双大耳朵;松鼠--松鼠身体小小的,有一根大大的尾巴,最爱吃松果)还有几只调皮的小动物藏起来了,小朋友仔细观察它们躲在哪里?(小兔子躲在房子的后面--小兔子有双长长的耳朵,最爱吃胡萝卜;有只小猪躲在了石头后面--长着胖乎乎身体,有两个大鼻孔;数学龙宝宝和一只梅花鹿躲在了草丛里--数学龙宝宝头上有双短短的角,而梅花鹿的角长长的像树枝一样,身上有许多像梅花一样的点点)。
3、天上有小鸟飞来飞去,你能数出有几只吗?让我们来数一数(一共有3只小鸟)除了小鸟还有什么动物在天上飞呢?(蜜蜂、蝴蝶、蜻蜓)。
4、有什么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鱼,没有脚,靠鱼鳍和鱼尾在水里游泳)小结: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请谁来模仿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教育幼儿不要伤害小动物。
(三)幼儿操作:。
1、老师展示多媒体"部分与全部"的操作题,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两张漂亮的照片,可是有一部分不小心弄丢了,我们来观察和猜猜这是谁?(象,有双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兔子,有双长长的耳朵,真可爱)请小朋友拿出图卡,将缺失的部分补上。
2、操作题二:下面哪两张图卡可以组合出完整的图形呢?将它们连起来。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部分与全部,通过观察许多小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就能猜出它是谁,能想到它全身的样子。今天有几只小动物身体的一部分不见了,但通过小朋友的帮忙,把丢失的部分全部找回来,大家都非常棒。我们身体上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缺失,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收到伤害,也要注意不伤害到别人!
(四)、律动音乐《我的身体》,小朋友们一起来做健康操,我们要把身体练得棒棒的,活动结束。
1、上课时我会让他们的发言权多一些,尽量让他们多与老师小朋友开口说话,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2、大家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我会让他们来观察小朋友,让他们与老师示范动作,让他们感受到都是老师的好宝宝。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在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孩子和家里人之间的亲和力比较强,易沟通,放学的时候我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与孩子交谈,关于幼儿园的事情,询问一下他们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关系及其他们的点滴琐事,让他们喜欢说话善于交流。
3、幼儿之间的互动也逐渐频繁了,要充分利用幼儿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契机,引导幼儿乐于交往,会交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十
1、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一、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操作是幼儿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活动材料都是幼儿喜欢摆弄的橡皮泥和大小不等的瓶盖。教师让幼儿在操作中逐步感知;用等量的橡皮泥做饼干,其数量的多少与选择模具大小,排列的疏密,橡皮泥底板的厚薄(面积)的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浅显化,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注重既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操作,始终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又及时鼓励有创新能力的幼儿,使每个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心智的发展。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十一
1.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3.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两行五列表格一张,藏有数字的表格一张。
2.数字排列图若干。
3.数字连线画、笔人手一份。
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
1.出示空表格,让幼儿数数有几个格子。(10个)。
“小朋友你们喜欢捉迷藏吗?喜欢。今天有几个数字宝宝要和我们捉迷藏,你们想不想玩?(想)”
2.出示藏有数字的表格。
“你们看每个格子里都躲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它要小朋友的亮眼睛给找出来,谁来找一找。”
3.老师引导幼儿逐一寻找藏着的数字。
4.幼儿完整地读数字两遍。
二、用不同的方法给数字排队。
1.让小朋友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字。
“小朋友这10个数字中谁最大,谁最小?(9最大,0最小)”
2.让小朋友给数字从小到大排序。
“小朋友我们来给数字排排队,要求从小到大排,谁来排一排?”
3.让小朋友给数字从大到小排。
“刚才小朋友真能干,把数字从小到大排队,现在谁能它倒过来排一排?”
4.让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不同的排法。
“小朋友你们还想到什么排法吗?”老师出示几张排列图标,问幼儿像什么?
三、在日常生活中数字的用处。
1.让小朋友找出平时接触的数字。
“小朋友你们平时在家里或其它位子看到过,用到过这些数字吗?谁来讲一件。”
2.老师出示相关的数字实物。
“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是什么?上面有数字吗?你知道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吗?”小朋友逐一回答后老师总结(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比如说闹钟上的数字,日历上的数字。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位子的,比如说小朋友在幼儿园茶杯摆放的位子,书目录上的数字。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数量多少的,比如说药瓶上的数字,饮料上的数字。)。
四、游戏活动。
1.老师出示数字连线画:小朋友你们看我这张纸上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里都藏着一个小动物,小朋友想不想把它找出来?(想)那我教你一个方法,老师演示从小到大连线。
2.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导。
3.问找到小动物了吗?是什么?请你把找小动物的本领告诉班里其他的小朋友吧。
让幼儿回教室找数字。
因刚接班不久对幼儿掌握数学方面知识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设计一节以游戏形式为主的课,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以捉迷藏导入课题,小朋友积极性很高,对数字也很有兴趣。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我选了个别幼儿操作,让其他幼儿的.等待的时间过长,假如我把它改成每人操作,也许小朋友对数字就更感兴趣了。在生活中找数字时,准备材料不够充足,没能很好的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幼儿连线画时有些幼儿找不到数字点,假如我把点改成彩色点,就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连线就更完美,也就会一下找到数字中的小动物了。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
2、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
活动准备:
1、画有7只小鸟的图卡一张。
2、画有8只大象和8只老鼠的图卡一张。
3、画有8只小兔排成一横排的图卡和8只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各一张。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复习群数法。
教师出示画有7只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图卡,5秒钟后将图卡翻转过来,呈现图卡的空白背面,请幼儿说一说,这张图卡上有几只小鸟。
教师将图卡翻转回来,请幼儿一一点数,最后确定小鸟的正确数量。
教师介绍两种方法的.名称:第一种,老师用很快的速度呈现图卡,你们估计小鸟数量的方法叫目测法;第二种,请你们一个一个来数的方法叫点数法。
幼儿想一想,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教师小结:目测法的速度很快,但是不准确;点数法比较准确,但是比目测法的速度要慢一点。
想一想,有没有熟的比较快又比较准确地方法。
教师和幼儿一起运用群数家接数的方法点数小鸟的数量。
2、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出示簇拥在一起的8个吹起来的气球和8个干瘪的气球,请幼儿分别点数两堆气球的数量,比较两堆气球的多少。
小结:吹起来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多,没有吹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少。实际上两堆气球一样多,都是8个。
3、排除物体排列位置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教师出示画有8只白兔排成一排得图卡和画有8只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请幼儿目测两种兔子的数量,猜猜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教师小结。
4、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幼儿先运用目测的方法,猜猜哪朵花上的蜜蜂多,哪朵花上的蜜蜂少。
在蜜蜂数量一样多的几个花朵下面的方框里打勾。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十三
1、利用学具学习8的组成。
2、运用互补、互换规则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方法。
六型学具每人一套、奖券、积木等奖品、红花若干。
1、运用“找朋友”游戏复习7的组成。
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3和几?
生:赵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3和4。
2、出示红花,让幼儿用学具摆出8的组成。
老师拿来了8朵红花,要把它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
有的幼儿说:“左边1朵,右边7朵。”――用学具数字摆。
有的幼儿说:“左边2朵,右边6朵。”――用学具数字摆。
教师总结:8有7种分法:8能分成1和7、8能分成2和6、8能分成3和5、
8能分成4和4、8能分成5和3、8能分成6和2、8能分成7和1。
3、让幼儿观察学具寻找数的组成规律。
让幼儿观察学具,说出数的组成规律。左边的数是1、2、3、4、5、6、7,右边的数是7、6、5、4、3、2、1,左边的数递增,右边的数递减这叫互补规律;8分成1和7,8分成7和1,叫互换规律。
4、领奖游戏,巩固8以内数的组成规则,并能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
(1)交代游戏规则。
小朋友真聪明,老师要发奖品给你们。但领奖品有一个规则:请幼儿先在自己的游戏区领一张奖券,看清奖券上的数字是几,就代表有几元钱,然后可以去领两种奖品,但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钱要是奖券上的数字,不多也不少。
(2)幼儿根据奖券自由选择奖品,老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3)小结:今天,小朋友真动脑筋,又玩了游戏,还领了奖品,我们下次再来玩。
5、放音乐出游戏区。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银行、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幼儿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十四
数学活动因为它本身的严谨性、条理性比较强,所以课堂教学的紧密性、知识点的连续性、孩子的理解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来,数学活动与其余活动相比,有趣性和宽松性相对就差一点,那么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它的挑战也就越大,因为他们的自主操作性,放、收把握性方面都不是很好,所以在数学活动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一种情况:积极参与的孩子总是这么几个,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总是处于一种被动跟说或是聆听的状态,能力强的孩子大声一说,他们赶紧附和,这样一来,这些理解力比较好的孩子,数学就越学越有趣,他们的思维也就会越来越活跃,而那些理解力不是很好的孩子,或者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孩子,会觉得数学活动枯燥无味,没有意思,结果他们与数学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所以,对于这种现象我一直在考虑,到底是数学活动本身的原因,还是我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下来发现我在平时的小班数学活动中关注点存在着一些偏颇和忽视,也就是说我一般比较关注数学整个活动的趣味性,整体孩子的接受能力,在问与答之间比较多的采用集体的形式,而对于孩子的能力差异点关注很少,给予孩子的发展机会是不均衡的。
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特意选择了一个数学活动《图形排排队》,而且按照我的`新思路进行了设计,在每个环节的安排上不但考虑了这个数学活动的整体递进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每个环节适合哪层能力的幼儿操作,进行了严密的思索和定位,希望通过我的这样一个探索,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让孩子能够成为活动的主人,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提升。
活动结束了,我很欣喜地看到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对数学的热情,他们在属于他们的机会面前,都争着要求表现自己,而我根据不同层次的提问与指向,让他们的这种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孩子们勇敢地举起了小手,回答着属于他们的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孩子至少获得了一次当主角的机会,所以我想我的这次尝试应该是成功的,也坚定我对关注个体发展是很重要的思想,而且让我更明确了关注个体发展不是口头的,应该更具体地落实到每个环节中,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让每个孩子都发展。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中班数学教案活动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十五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以内的序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案例背景:
在日程生活中,我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孩子们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以《幼儿园知道纲要》为先进的`理念指导,结合本学期幼儿活动材料,我设计了今天的活动,让孩子们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位置关系,让幼儿体验到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案例描述: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序数,使幼儿掌握序数词"第几"。
2.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第几"表示。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小板凳、五把自制箭头、音乐活动。
重、难点:
重点:掌握序数词第几。
难点: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位置,并能用"第几"表示。
活动教法与学法:
在整节活动,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通过多看多想,多说,多体验,使幼儿在活动中一直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在活动过程中注重老师与幼儿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时间安排幼儿多游戏,最后是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律动游戏:拍手对数我说一我对一我拍一下就是一,我说二我对二我拍二下就是二......
二、基本部分。
1.小羊排队,引导幼儿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感知5以内的序数,是幼儿掌握序数词第几。
2.小羊抢板凳游戏,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游戏:抢板凳通过不同的方向,进一步学习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三、结束部分幼儿操作:送小羊回家幼儿通过操作正确的送小羊回家。
延伸活动: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说说自己把小羊送进了第几层楼。
活动反思:
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电影院,在餐厅,在商店,在幼儿园里,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会涉及到序数,幼儿对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感知,有一些经验的积累,但是很零碎、不完整、不规范。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幼儿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使幼儿能正确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我们以《指南》理念为指导,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轻松地感知五以内物体的排序,体验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现生活中学和游戏中学数学的理念。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十六
目标:
通过游戏积极动脑,提高动作控制经济性及注意力分配。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小椅子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123456(提示幼儿注意手部安全)。
组织幼儿入座起立(12)、前、上、下。
左右侧立(34)、左、右、前、后。
围着椅子转跑(5)、左、右、前、后。
交换座位并保持先前交换动作(6)侧、左、右、前、后。
二、凳上方位练习:
看齐、踏步、转向(。
三、踏石过河:把椅子摆成两列让幼儿依次站立从椅子上通过不掉落(1―8)。
一把椅子的传递逐步过渡到4--6把椅子。
四、叫号成团:
幼儿持椅子排成一排行进走,听到数字信号提示后快速将椅子聚合在一起并站立到椅子上保持平衡(2---8---16)。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十七
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比较好的是在幼儿分组操作时,第一组:两两比较,分出高矮。第二组: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最高和最矮的物体。
第三组:按高矮排序。第四组:目测物体高矮。这样操作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层次清晰,由易到难的让幼儿能根据自身情况多层次的选择操作。最后,我通过游戏《找朋友比高矮》让幼儿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当性。
活动结束后,我认为幼儿都能正确分辨物体的高矮;能找出一组物体中最高和最矮的物体;能将物体按高矮排序;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词语。但我在活动设计上没有突出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虽然也有要求幼儿两两比较、感知高矮。可由于要求幼儿站在地上比较,没有为他们提供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的机会,仅仅通过教师小结性的语言将概念灌输给幼儿,反而使幼儿对于物体比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直立进行的概念理解不深。虽然在设计时希望通过下一步图片比较来印证概念,可由于上一步的薄弱,使得图片比较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上课、反思,我觉得应该调整课的流程,增设材料。如:在幼儿两两比较高矮时为幼儿提供一些大型积木、椅子等,让幼儿有机会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较,能自己寻找出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同时将高矮的相对性引出,做到不人为割裂课的层次,使层次与层次之间过渡自然。
文档为doc格式。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十八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图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正确区分。
2、游戏环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纸箱(魔法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卡片;。
三幅图画(图形拼成的);。
小蜜蜂、小狗和小鸽子的头饰;魔术卡片。
(一)导入(语言导入):
1、手指游戏(集中幼儿注意力)。
"咕噜咕噜锤;咕噜咕噜叉;咕噜咕噜一个变成三;三变五,五变八;八八八,看谁是个乖娃娃。"。
2、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能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
(二)摸一摸"魔术箱"。
(2)教师:魔术箱里东西多,我请某某小朋友摸一摸。(分别请两位小朋友,摸出圆形镜子和三角板,教师同上提问,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有正方形的盒子、圆形的镜子、三角形的三角板。(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三)魔法口诀。
教师:教师这儿有三个魔法口诀,可以帮助你们又快又准的认出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仔细听。
(1)"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这是什么图形呀?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三角形(拿出三角形卡片教具观察并重复口诀),这么奇妙的魔法口诀,你们想不想学啊?跟老师说一遍,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大家一起说一遍。
(2)"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这是什么图形呀?那小朋友们见过哪些滚来滚去的圆?让我们一起来说一遍口诀,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我们来看看下一个口诀。
(3)"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大家一起来说是什么图形?(拿出正方形卡片教具观察并重复口诀)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口诀。
(四)游戏"谁的本领大"。
教师:小朋友们都记住这三个魔法口诀的吗?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老师用魔法把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藏到了图片里,看看哪个小朋友本领大,能把它们全找出。(逐一展示并结合提问魔法口诀)。
(五)游戏"小动物找家"。
(3)同上,鸽子家是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
好,下面小朋友们上来把手中迷路的小动物送回家吧。
(4)教师:刚刚是哪位小朋友帮小蜜蜂送回家的?你是怎么找到小蜜蜂的家的,它的家是什么样子?(依次提问并巩固魔法口诀)。
(六)游戏"魔法礼物"。
教师:小动物们都找到家了,它们给我们送来了魔法礼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展示魔术。
老师把这个魔法礼物放到区角,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着玩,好不好?
(七)活动延伸。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精选19篇)篇十九
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字,并且能够很快辨认6以内的数字组合(物体)。
积极参与集体教学活动,喜欢上数学活动课。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以实物代替单调的“数字”,活学活用。
能够快速反应6以内的数字将数字活化。
1—6数字图片、六个实物标示的大圆圈。
一、数数复习,自然导入。
通过复习1—50的数字,自然过度到本次教学活动,数数字对于中班的小朋友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难题了,他们已经能够很流畅的数出1—50的数字,有的甚至能数更多。
(通过数字宝宝这一游戏直接过度到下一环节)。
二、数字找朋友。
师:小朋友看清楚喽,左边呢有数量不等的棒棒糖,右边是数字宝宝,哪些数字呢?我们来数一数……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呢?左边有一根棒棒糖,那么我们就把这根棒棒棒和右边的数字“1”连起来,好朋友,要手拉手对不对!
这个简单的游戏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实物与“数字”的关系。
三、你大我小比一比。
宝贝们这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我们来给它们比一比谁多谁少。
这个游戏设定是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进行数的比较,更是对数数的进一步训练。
四、游戏大比拼。
这一游戏帮助孩子们快速反应数字,训练数字敏感度。
五、“画”数字。
这属于拓展延伸,仍然是要求幼儿用实物代替数字,在白纸上画好1—6。
帮助孩子加深理解!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6以内的数,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