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承载着培养孩子们基本素养的责任与使命。以下是幼儿园大班自理能力和习惯养成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一
1、知道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含义。
2、用搓、揉的方法来给自己的名字贴上泥条。
3、学习认识自己的名字,萌发对 汉字的兴趣。
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其姓名的由来,帮助孩子收集各种名片。
1、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姓名的字音和词意,将幼儿的姓名编成有趣的谜语。
2、教师出示谜语,请幼儿个别回答,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3、教师将被猜中孩子的名字的kt板拿出来,供幼儿辨认。
2、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
3、请个别幼儿上台说说自己名字的故事。
4、教师:原来我们的名字那么有意思,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名字。
1、教师:如果要向不认识的人介绍自己,你会怎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呢?这回,我们就用陶泥来做一张名片。
2、教师介绍技能技法:用搓的方法把陶泥搓成一段段细细小小的泥条,然后黏贴在已经设计好的kt板上。在搓的时候,要注意要把泥条搓的细细的,特别是复杂的名字,更应该仔细哦。
3、请幼儿来做做自己的名片。在做的过程中,请孩子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衣服弄脏。
让孩子们把自己设计的名片放在教室外面,看看谁的名片最好看。
陶艺,广泛讲是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二
大班教案《飞机》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自制玩具的兴趣,能按要求制作飞机,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飞机》教案吧。
1、能按要求制作飞机,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2、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制作飞机的乐趣。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泥工板、象皮泥
教师出示玩具飞机并提问,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老师:飞机有很多种,但每一种飞机都是由机头、机身、机翼、机尾几部分。
教师:制作飞机时,小朋友们要先想好自己要做的飞机,再将泥分成四块,一块搓成胡萝卜状,稍压扁做成机身。用另两块做成大小相同的两个机翼,分别装在机身两边。剩下的小块泥,做成小三角形的机尾,粘上即成。
教师:小朋友们要尽量捏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飞机,完成作品后要把美工用具放回原来的地方。
将作品全部放入飞机场,组织幼儿参观飞机场里的飞机,找出式样新奇有创造性的和工细致、光滑的飞机给予表扬。
小百科:飞机是20世纪初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公认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他们在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飞行作为“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进行的受控的持续动力飞行”被国际航空联合会(fai)所认可,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三
(1)乐意和同伴合作制作简单的地球模型。
(2)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能将部分国家的名称、风景名胜、人物。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在教师的示范及与同伴合作中掌握简易地球模型的制作方法。本次活动目标在三个环节中完成。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5)引发幼儿学习地球的兴趣。
在第一环节中通过猜谜语、谈话引出活动内容,与此同时复习巩固对地球仪的认识。
在第二个环节通过欣赏教师的制作示范,帮助幼儿掌握制作地球模型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了解掌握制作简易地球模型的方法,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探索,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第三个环节主要采用欣赏、谈话,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地球模型”是分题“地球只有一个”中的一节活动,它符合《纲要》提出的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幼儿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创新意识,赋予有儿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我选择了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制作简易的地球模型。我的这个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进一步了解认识地球仪,学会协商合作,并通过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四
2、锻炼幼儿积极思索,充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重点: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与“木”有关的汉字。
难点:认识偏旁,知道这几个字的构成规律。
木头图片1张;
与木有关的汉字卡片若干张。
一、出示木头图片引题:“这是什么,如果用我们学过的汉字来表示,应该用什么字呢?”(出示“木”字)。
小结:今天木字带来了他的小伙伴,都是和“木”字有关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二、认识与“木”有关的汉字。
1、以图猜字。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请幼儿看图猜汉字,并在猜出汉字之后给出与图对应的正确汉字,教幼儿进行认读。
2、认识偏旁木,知道几个常用字的构成规律。
三、游戏:汉字“森林”。
1、老师说字,请幼儿在一堆卡片中相应的汉字卡片;
2、请幼儿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的森林小树相对应的汉字,并贴到相应的位置。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木字的几个小伙伴,比如我们坐的椅子,写字的桌子,都是木头做成的,他们都是与木有关的,现在还有一些其他的小伙伴在等着我们去认识呢。
五、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投放不同偏旁的汉字进行认读分类。
通过这个活动,我基本上完成了活动目标,汉字认读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单纯的对汉字进行反复认识、拼读书写,会使识字课上得枯燥无味,幼儿缺少兴趣,不易接受。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识字,激发幼儿对汉字的认读兴趣,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在这节课上,我应该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既照顾能力强的幼儿,又让能力稍弱的幼儿跳起来伸伸手就能够着,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再投入一到两个游戏进行巩固,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五
1、探索绳子的各种玩法,体验在体育活动中创造性玩绳的乐趣。
2、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绳子人手一根
1、幼儿听着节奏明快的音乐做律动
2、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提醒幼儿将自己玩绳的方法及时告诉同伴。教师充分肯定幼儿新颖的玩法,并进行集体演示。
(1)套和跳的玩法
(2)走和平衡的玩法
3、引导幼儿探索合作玩绳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示范各自的玩法。
4、相互介绍、交流不同玩绳方法。
小百科:绳子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数万年前。在人类开始有最简单的工具的时候,他们便会用草或细小的树枝绞合搓捻成绳子了。人们用它捆野兽、缚牢茅草屋、做腰带系住草裙……再后,出现了“结绳记事”,用绳子结出大小的疙瘩记录事件。那是文字诞生前,人们的记事方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六
1、学习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跳音。
2、在教师的提问和动作的帮助下记忆歌词。
3、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体验。
教幼儿学会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幼儿准确唱附点音符和跳音。
愉快教学法、情景表演法。
1课时。
教学准备:
配套cd、钢琴、幼儿用书。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组织教学。
2、谈话引题。
二、基本部分。
1、发声练习。
1234|5—|5432|1—|。
1234|5432|13|1—||。
2、节奏练习。
3、教师范唱歌曲一遍,引导幼儿认真听。
4、教师提问:
歌曲里唱了谁?她去干什么了?结果怎样?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袋鼠妈妈一样?
5、朗诵歌词一遍,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6、教唱歌曲。
教师先分句教幼儿唱歌,后分段教唱。
7、师幼集体唱歌,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结、总结课情。
教学效果分析:
1、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好,课堂效果明显。
2、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3、在课堂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七
了解中国人名字中的姓,感受传统姓氏文化的特点,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1、16个幼儿(要有同姓的)
2、白板
3、记号笔
4、白纸
5、名人照 、录音、《百家姓》前16姓
一、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
1、老师:我是###,介绍一下你自己,你叫什么?
——幼儿介绍。异地教学时,这环节,既很利索地缩短了陌生师生的距离,又直接导入活动。
二、知道百家姓
1、找自己的姓
——大家一起说,为了加快活动的节奏。
2]这里有一些中国字,你去认一认,有你的姓吗?请你把它(卡片)拿来。——一起念一遍。
3]这里有多少姓?
——让孩子自己数,大班孩子有自己的数数方法。
活动中: ?女的可以传吗?
我接应:可以,只要你和家里人商量好,因为一般是男的传的。
三、了不起的中国人
2、这些人因为很了不起,才让所有的人都记住了他们名字。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八
1、欣赏齐白石的《墨虾》,重点感受画面中墨色的浓淡变化。
2、初步了解中国画“书画一体”的特点,观察虾的外表。
3、通过欣赏,感受中国面特有的意境。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1、课件:齐白石关于“虾”的系列作品多幅,其他水墨画作品多幅。
2、动态国画《墨虾》,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
1、欣赏齐白石的《墨虾》,感受画面轻松、自在的意境。
(1)欣赏《墨虾》,感受画面意境。
教师:画上画了什么?有几只?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可能会在哪里呢?在干什么?
(2)欣赏动态国画《墨虾》,多通道感受国画意境。
教师:你们看,它们动起来了,好像在干什么?
(3)迁移已有经验,知道《墨虾》是国画作品。
教师: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材料面的吗?是什么画?
2、欣赏多幅齐白石的墨虾图,进一步感受画面意境,初步了解中国画“书画一体”的特点。
(2)幼儿跟随音乐模仿虾的动作,进一步体会画面意境。
教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虾,你会怎么游?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通过观察,了解中国画“书画一体”的特点。
教师:画上除了有虾,还有什么?(题字、印章)文字是什么颜色的?印章呢?
3、欣赏齐白石的其他彩墨画作品,丰富对中国画的认识。
(2)教师小结:原来,中国画除了用黑色的墨汁来画,还可以用很多彩色的国画颜料来画,画出来的画也很好看。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九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百家姓》,知道自己的姓是百家姓之一,并学习关注周围的事物。
2、让幼儿了解中国古老的文化史,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姓氏卡片、空白卡片、笔、黑板、中国名人图卡等。
一、找自己的姓。
1、请幼儿给客人介绍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姓什么。
2、小朋友自己找一找,你的姓在哪里?幼儿自由认找,老师观察指导。
3、小结: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姓,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姓?(集体认读)。
二、找同姓的人。鼓励幼儿与他人大胆交流。
1、在小朋友中间找同姓的人。
2、在家人中找同姓的人。
3、在客人中找同姓的人。
三、统计活动。
1、同姓的人数。
2、姓的数量。
3、检查统计结果,并讨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姓氏的人?。
4、小结:我们发现,有些人的姓是相同的,也有很多人是不同姓的,中国有五百多个姓氏,都收集在《百家姓》这本书里。这个《百家姓》是古代一位学者根据不同的姓而编写成的。人们发现他收集、编写地非常完整,所以这个《百家姓》被一代一代相传下来,流传至今,这本《百家姓》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是中国的文化宝贝,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四、和自己同姓的名人。
1、出示名人图片,说出他们的'姓名。
2、说说名人的了不起的事。
3、寻找和自己同姓的名人,并说说他们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为自己的姓氏,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百家姓》原来是非常繁杂的,特别相对于小孩而言,因为知识的贫乏,更加是非常难理解这当中的来源与秘密。那作为教师应当诠释的使它变的简易明啦,让小孩愉快与其摩擦、谈话、并产生感情!然而我的这堂课没达到這樣的效果,可讲小孩只是在我的解说里,粗略的认识了一下,并没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并产生兴致。我想是我没注重这堂社会课,总认为即是一堂副课,稍微讲一讲就行。有了這樣的心理,我就永远没预先去查询阅览有关的知识。如此一個连自个儿均不太清楚的教师还怎样去给小孩生动有趣的讲好这一课哩?我想我应当去补偿一下。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十
1、知道姓是名字的一部分,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和亲人的姓氏。
2、统计班级幼儿的姓氏,用一定的语言说明统计结果,发明探究中华姓氏文化的兴趣。
3、大胆说出自己对百家姓的理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1、活动前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姓名。
2、纸、笔,写有一些常见姓氏的卡片;幼儿每组一张写有本组幼儿姓名的卡片。
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和亲人的姓氏。
统计班级幼儿的姓氏,用一定的语言说明统计结果。
1、寻找姓的秘密,用姓和名的方式介绍自己和家人。
(1)请你说说你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是什么?
(2)你知道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姓和爸爸的姓是一样,爸爸的姓又和爷爷的一样。(跟妈妈的除外)
(3)能不能把名字的第一个字改掉呢?为什么?
(4)教师总结:我们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姓,后面是名。
(5)用"我姓"x,名xx"的句式介绍自己的名字。
2、交流活动,最佳介绍员,说说小组中有哪些姓氏,相同姓氏分别有多少人。
(1)你知道你们小组中有哪些姓?每一个姓分别有多少人?
(2)幼儿各自统计本组成员的姓氏情况,教师观察、指导。
(3)选举"最佳介绍员",引导幼儿用"我们小组一共有x个姓氏,分别是……其中姓x懂得有x个人"的形式介绍。
(4)师幼共同点评。
(5)展示统计结果,并且进行全班姓氏的总结。
3、说说身边的姓。
(1)你发现身边还有谁和你的姓是一样的?你还知道有哪些姓?
(2)幼儿举例,进教室补充展示板上没有的姓氏。
(3 )教师总结:我们的祖国人口众多,有好多的姓,我们把它们叫做"百家姓"。
《百家姓》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是极其宝贵的文化宝藏,源远流长。此活动,并不是让孩子们去研究,也不是让他们去背所有的姓,而是通过引导孩子们去关注我们周围的事物,让幼儿感觉美好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让他们用美好的心灵去关注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感悟他们。
活动中,我让孩子们从自己的姓名入手,通过找找自己的姓氏,发现《百家姓》的趣味,让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轻松地与传统文化碰撞、对话、生发情感,让复杂的《百家姓》变得简单明了。当孩子们第一次找到自己姓时的欣喜,第一次发现有很多人的姓是相同时的快乐,第一次统计出班级有多少姓时的满足,从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我感到孩子们获得了很多。
总之,我觉得这次活动有意义。幼儿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的魅力。幼儿在活动中,能力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升华,在对姓氏的特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后,我想我们的孩子对家人、家庭以及家族的情感也会得到更深的熏陶和感悟。
小百科:百家姓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十一
1、通过光的教学,让幼儿懂的哪些常见的物体能发光以及光的一些简单的用途。
2、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能力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3、懂得光对我们的重要性。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知道太阳光的强大以及太阳光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抽象的一种现象“光”,能感受到却摸不到。简单了解通过太阳光的作用给人类带来实惠和方便的各种物体。
教学准备:黑板、笔、手电、蜡烛、火柴、电池--小灯泡、厚纸筒、小镜子、电脑、有关太阳能设备的各种图片若干。
教学课时:一课时。
组织幼儿安静入座,交代本次教育活动名称,认识—“光”,提出具体要求。
1、教师以讲故事形式讲光的简单用途,引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抽答、齐声答(教师很快在黑板上画出幼儿答案的简笔画)。
2、分组进行不同的小实验(教师试验火柴和蜡烛,幼儿试验其它物品)。让幼儿通过实验发现哪些常见的物体能发光(电灯、手电、火柴、电视机、电脑、小灯泡、蜡烛等等),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还见过哪些物体(月亮、星星、炉火、萤火虫等)能发光。老师对应出示图片介绍,让幼儿认识了解,并小结简单的光的用途。(月亮光、手电能帮助我们晚上走路,电灯能在晚上照明、我们可以在灯下看书写字、蜡烛在停电以后可以帮我们照明……)。
4、教师小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要靠太阳,没有太阳就漆黑一片,我们就不能生存……”
请让幼儿拿起纸筒看老师,不堵时能看到,堵住另一个口就什么也看不到了——主要是没有光线了。师:“没有光线我们什么也看不见,太阳光最强,我们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也不能在光线太暗的地方看书,要记住,看书时要端正,没有眼睛什么也看不见……”
5、总结幼儿说出的太阳光的用途,编成儿歌加深幼儿记忆。(出示对应图片,便于幼儿记忆)。
太阳太阳照四方,它的好处不平常,太阳不照草不绿,太阳不照花不香,太阳不晒果不熟,太阳不照苗不长,身体也要太阳晒,太阳晒了才健康。如今又有新发现:太阳能汽车/发电站,已经走进百姓家,洗澡用的热水器,也要用到太阳光。
1、小游戏:击鼓传花。幼儿很快说出不同的太阳光的'用途(每人一句,看谁说的不一样)。加深对太阳光用途的认识与记忆。
2、活动延伸。到户外玩小镜子反光的游戏,引深对光的认识。
教育理论依据:《幼儿园教育纲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1.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3.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
4.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
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本次活动幼儿通过实验发现了哪些物体能发光,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同时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一步知道了更多的物体能发光,最主要的是知道了太阳光的强大,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认知活动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2、本次科学活动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幼儿始终处于乐学的状态中。
小百科:光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其本质是一种处于特定频段的光子流。光源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电子获得额外能量。如果能量不足以使其跃迁(jump)到更外层的轨道,电子就会进行加速运动,并以波的形式释放能量;反之,电子跃迁。如果跃迁之后刚好填补了所在轨道的空位,从激发态到达稳定态,电子就不动了;反之,电子会再次跃迁回之前的轨道,并且以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认识了解公用边,知道公用边的特征及含义。
活动准备:
ppt、美工垫、雪糕棒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
播放ppt第1页请幼儿观看,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2播放ppt第4-6页。成功了吗?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两个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现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图形都用到中间的一根雪糕棒)小结:原来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两个三角形都用到了这条边,我们就把这条两个图形都用到的边叫做"公用边"。
三、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闯关游戏的兴趣,启发幼儿用雪糕棒拼搭出图形,感知图形公用边的特征。
1.播放ppt电话声音,教师模仿接电话,告知电话内容,引入闯关游戏。
2.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图形,进行闯关游戏。
第一关:播放ppt第7---10页,引导幼儿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1---12页,原来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图形,而且每个图形都有一条它们的公用边。
第二关:播放ppt第13---14页,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5.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5页,引导幼儿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条边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这些边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
7.集体观看ppt第16---17页,听音乐《大家一起喜洋洋》与同伴一起高兴的跳舞,体验闯关成功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播放ppt第18页,羊村村长也想考考我们聪明的小朋友给我们小朋友出了一道题,请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十三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百家姓》,知道自己的姓是百家姓之一,并学习关注周围的事物。
2、让幼儿了解中国古老的文化史,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幼儿姓氏卡片、空白卡片、笔、黑板、中国名人图卡等。
一、找自己的姓。
1、请幼儿给客人介绍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姓什么。
2、小朋友自己找一找,你的姓在哪里?幼儿自由认找,老师观察指导。
3、小结: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姓,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姓?(集体认读)。
二、找同姓的人。鼓励幼儿与他人大胆交流。
1、在小朋友中间找同姓的人。
2、在家人中找同姓的人。
3、在客人中找同姓的人。
三、统计活动。
1、同姓的人数。
2、姓的数量。
3、检查统计结果,并讨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姓氏的人?。
4、小结:我们发现,有些人的姓是相同的,也有很多人是不同姓的,中国有五百多个姓氏,都收集在《百家姓》这本书里。这个《百家姓》是古代一位学者根据不同的姓而编写成的。人们发现他收集、编写地非常完整,所以这个《百家姓》被一代一代相传下来,流传至今,这本《百家姓》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是中国的文化宝贝,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四、和自己同姓的名人。
1、出示名人图片,说出他们的姓名。
2、说说名人的了不起的事。
3、寻找和自己同姓的名人,并说说他们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为自己的姓氏,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百家姓》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是极其宝贵的文化宝藏,源远流长。此活动,并不是让孩子们去研究,也不是让他们去背所有的姓,而是通过引导孩子们去关注我们周围的事物,让幼儿感觉美好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让他们用美好的心灵去关注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感悟他们。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十四
1.愿意参加垃圾分类嬉戏,激发其环保意识。
2.会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3.初步了解各类垃圾的循环再造。
会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
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flash课件、ppt课件、ipad若干、自制体育器械。
1.地球妈妈为什么哭?有什么方法能让他健康起来?
2.老师小结:只有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他就会健康起来。
1.巩固熟悉垃圾分类的标记。
3.观看ppt,说诞生活中常见的垃圾。
4.老师小结:
(1)可回收垃圾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再利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是指我们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饭剩菜、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
(3)有害垃圾指生活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4)其他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1.播放flash,点选画面上的垃圾,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
2.幼儿自主操作ipad进行闯关嬉戏。
1.我们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2.老师小结:由于垃圾拖到垃圾站,长时间堆放在外面,就会引来很多蚊虫,还会发出难闻的味道,严峻污染我们的环境,最传统的方法就是进行填埋,占地面积大,假如全部填埋,不分类,可回收额也就不能用了。
1.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方法。
老师小结:可回收垃圾经过工厂加工能再次变成有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
老师小结:进行生化处理可以制成车用燃气、市政燃气;经过堆肥处理变成有机肥料。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利用flash课件教学,化静为动,有效地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培育了幼儿的问题意识,使幼儿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幼儿学习爱好深厚,体验了分类方法,很好的落实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整个环节都是围绕课件进行,从地球妈妈呼吁大家爱护地球,到奇妙龟告知大家如何进行垃圾回收,垃圾回收后能怎么再利用,到最终的巩固垃圾分类的小嬉戏,幼儿始终在欢快的动画片中进行着活动,整节课下来,老师讲的'轻松,幼儿开心的把握新知,这些都有赖于课件对幼儿的吸引力。当然,在巩固环节,幼儿对某些垃圾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时,假如能够利用交互的功能调出课件中向幼儿介绍垃圾分类时的图像,那更有利于孩子对垃圾分类学问的把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爱护环境不是每个人随口说说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头,从幼儿园和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开头,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属于它自己的家。从小培育幼儿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环保小卫士,为美化环境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更多地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次训练的潜在效应。活动的延长在于激励幼儿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环保宣扬员,如何做好这些留给幼儿特别大的制造空间,从而也生成了很多其他环保训练活动,体现了活动的可持续进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十五
1、通过认读活动,使幼儿了解《百家姓》,知道自己的姓是百家姓之一,并学习关注周围的事物。
2、让幼儿了解中国古老的文化史,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百家姓挂图多幅,调查表,幼儿名单,统计表。
一、找自己的姓
a、老师介绍百家姓师:你叫什么名字,姓什么?
b、幼儿自由认找,老师观察指导。
c、小结: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姓,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姓?(集体认读)。
二、找家人的姓
b、幼儿再次认找,老师观察指导。
c、你们找到了吗?集体认读。
d、你们发现的什么?
e、小结:我们发现,有些人的姓是相同的,而且每个人的姓都能在《百家姓》中找到。这个《百家姓》是古代一位学者根据不同的姓而编写成的。人们发现他收集、编写地非常完整,所以这个《百家姓》被一代一代相传下来,流传至今,这个《百家姓》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是中国的文化宝贝,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三、统计小朋友的姓
b、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c、检查统计结果,并得出结论:什么姓最多。
《百家姓》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是极其宝贵的文化宝藏,源远流长。此活动,并不是让孩子们去研究,也不是让他们去背所有的姓,而是通过引导孩子们去关注我们周围的事物,让幼儿感觉美好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让他们用美好的心灵去关注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感悟他们。
活动中,我让孩子们从自己的姓名入手,通过找找自己的姓氏,发现《百家姓》的趣味,让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轻松地与传统文化碰撞、对话、生发情感,让复杂的《百家姓》变得简单明了。当孩子们第一次找到自己姓时的欣喜,第一次发现有很多人的姓是相同时的快乐,第一次统计出班级有多少姓时的满足,从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我感到孩子们获得了很多。
总之,我觉得这次活动有意义。幼儿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的魅力。幼儿在活动中,能力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升华,在对姓氏的特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后,我想我们的孩子对家人、家庭以及家族的情感也会得到更深的熏陶和感悟。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十六
游戏《流星》是根据民间游戏《扔沙包》改编的。因为传统的《扔沙包》游戏在使用材料及运动方式上较为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满足幼儿对游戏创新的需求,我们在游戏中增添了绳、球、飞盘、毽子等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材料互动,大胆创新,从而增加了甩、滚、踢等动作技能,使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得到更为广泛的挖掘与发扬。
1、在游戏中巩固幼儿投掷、躲闪、滚、踢等动作技能,初步学习甩的动作,锻炼手臂肌肉。
2、能对游戏提出自己的设想,并进行验证。
1、《马兰开花》音乐磁带、录音机、绳球。
2、活动前已提供过球、沙包、毽子、布飞盘等游戏材料,开展过《流星》游戏。
一、伴随《马兰开花》的音乐,幼儿和老师玩《木头人》、《高人和矮人》、《老鹰捉小鸡》、《三人套》等民间游戏。
(《马兰开花》是一首韵味十足的民谣。在其强劲节奏的带动下,师幼互动极为融洽、自然。虽说只是短短的三四分钟,但游戏所蕴涵的趣味性、娱乐性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游戏的热情,体会到民间游戏的魅力。)
二、自由选择球、沙包、毽子、布飞盘等材料进行游戏
因为孩子们有前几次游戏的经验,所以当他们面对球、沙包、毽子、布飞盘等材料时,在玩法上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创造性。
三、出示新道具――绳球,引导幼儿利用其开展《流星》游戏。
1、组织幼儿讨论:用绳球玩《流星》游戏可以怎样玩?
杰:手握住竹棒,左右甩动绳球。
羽:一手握住竹棒,一手抓着布球,用力将布球抛出去。
康:像钓鱼时甩钓竿似的将绳球从上往下甩。
鹏:两脚一前一后叉开站立,手抓住竹棒,荡秋千似的将绳球从下往上甩起来。
芳:手握住竹棒,用力转一圈,将球甩起来。
(绳球以其新、奇的特点深深吸引了孩子。他们个个畅所欲言,跃跃欲试。我发现幼儿的想法大多与其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尤其当一幼儿说到“转圈将球甩动起来”时,有几名幼儿便联想到朝鲜民间游戏《抖彩带》,纷纷表示还可以将绳球拴在头部、脚踝处甩动。不知不觉中经验得以迁移。)
2、引发幼儿提出游戏设想:你想用哪种方法玩绳球?合适吗?需要注意什么?
浩:我想用转圈的方法将球甩起来,像空中飞车一样。
影:一直不停地转,头会晕的。
禾:转一圈吧。
浩:转一圈太少了,球可能飞不起来。
禾:只要你用力一转,看(禾随即起身示范。)
苏:“钓鱼”的方法也不错。手握竹棒从上往下一甩,力量大,甩得远。
杰:力气大,球打到小朋友身上一定很疼。我怕。
韩:球是布做的,一点儿都不疼。
羽:球左右甩一甩,象老蛇爬行,一定有意思。
芳:左右甩,也不怕身上被打疼了。
天:我可以站着甩绳球,累了还可以蹲下来甩绳球。
羽:对了,站着的时候可以对准小朋友身上甩,蹲下来的时候对准小朋友的脚甩。
鹏:这玩具真好,手抓着布球抛出去,还可以利用牵引的竹棒把它拉回来。不用小朋友捡玩具,真方便。
康:中间躲闪的小朋友可要加快速度了。
天:竹棒要抓得紧紧的。竹棒打到小朋友的身上太危险了。
(引导幼儿对游戏的玩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设想,是我们的一个大胆尝试。实验证明,孩子们对此有一定的预见性,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给予支持、判断、分析。)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十七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设计知识基础上,以进一步的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形式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设计意识为目的的课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宇宙的浅显知识和宇宙飞船的大致结构、航天的有关知识和宇宙飞船的设计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太空旅行的情景,利用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勇于探索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造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教学难点:利用不同的媒材和表现形式制作各种飞船。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制作材料和工具等。
学具:让学生们课前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资料,废弃的制作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
教学过程:
1、观看视频
欣赏20xx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
2、导课
3、板书课题:《宇宙之旅》
1、欣赏:根据同学们自己搜集到的文字资料和图片,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关于宇宙飞船的知识(颜色、形状、大小、功能等)
2、观察:各种宇宙飞船的外部形状特征。
3、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师生共同分析飞船的主要组成部分;
4、参观:学生观看科学家设计宇宙飞船的情景,进一步了解宇
宙飞船的设计原理和飞船的外形结构。
5、展示:课件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各种飞船图片、模型、学生的优秀的《太空之旅》绘画作品。
1、尝试:师生共同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飞船;(讲解制作方法与步骤)
2、讨论:小组讨论表现方法及合作方案
你打算制作什么样的飞船呢?你打算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表现呢?
3、汇报:各小组讨论制作方案和合作方法后将本组的合作方法和制作方案向全班同学介绍。
4、制作:让学生小组合作,积极动脑,展开想象,设计制作一艘宇宙飞船。(要求功能齐全,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富有创意。)
教师下到小组适当地参与,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1、展示:办一个航天模型博览会,让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模型上台展示并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介绍。
2、评价:让所有的同学作为观众,从构思、创意、制作技法等方面以欣赏宽容的态度对作品进行评述,教师对每一个作品的亮点和优点进行肯定和夸奖,对不足之处给予委婉的提醒。
2、拓展:鼓励学生回家尝试用绘画或者其他的表现形式制作或绘制卫星城,要求有一定的场景、多种形状的卫星和自然景物。
板书设计:
宇宙之旅
投影区板书区展览区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十八
1、初步了解单姓、复姓及百家姓的含义。
2、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姓氏的认识,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
3、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萌发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1、幼儿几姓氏卡片、教师姓名卡片,《百家姓》音乐、水彩笔。
2、伟人、科学家、运动员等名人的图片,《我爱你中国》。
1.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姓氏,激发幼儿对姓氏的兴趣。
(2)出示幼儿姓氏卡片,让幼儿在其中找出自己的姓,在黑板上摆成一排引导幼儿读一读自己的姓。
2.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找出同姓的人,初步了解百家姓的含义。
小结:一般来说,家中的爷爷、爸爸、哥哥、弟弟、姐姐、妹妺和自己是同姓的。
(2)引导幼儿讨论:有相同姓氏的小朋友是不是自己的亲人?小结:传说很久以前,中国同姓的人都是一家人。
3.引导幼儿找一找不同的姓,进一步感受百家姓的含义。
(1)请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姓氏,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教师将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写在白板上,请幼儿点数姓氏数量。
(2)播放《百家姓》音乐,请幼儿阅读《我爱你中国》第4页,读一读《百家姓》
中的前20个姓。提问:姓氏会传下去吗?传给谁?你还知道其他哪些姓?
小结:《百家姓》里记载了500多个姓氏。我们的姓氏会传给子孙。
4.了解单姓、复姓。激发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1)出示中国名人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姓和名。
(2)结合司马光的照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一个字的是单姓、两个字的是复姓。
(3)请幼儿说说这些人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能让人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优质19篇)篇十九
秋日的天空亮丽迷人,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穿梭变化。孩子们在不经意中发现了秋天的秘密,感受着秋日的可爱。《云彩和风儿》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精悍,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天云彩和风儿的多姿变化,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易于幼儿记忆和朗诵。
1、在倾听朗读中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尝试按作品提供的线索,想象和仿编散文诗。
3、感受云彩变化的奇妙,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音乐磁带、背景图 、幼儿已在户外活动观察过云彩的变化
1、师出示背景,这是什么?天上的云彩真有趣,还会发生变化呢!
2、云彩会变成什么?
3、云彩为什么会变化的?
4、天上的风儿真能干,吹的云彩一会儿变,一会儿变(师将风儿的图片贴在背景上)
1、老师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散文诗中的云彩会变成什么?
2、师朗诵一遍
3、云彩变成了什么?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背景图上画出小白船、大狮子、小娃娃
5、师再次朗诵散文诗
6、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小白船怎样了呢?
7、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大狮子是什么样子的?
8、吹呀吹,云彩变成小娃娃,小娃娃在干什么呀?
9、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一起朗诵《云彩和风儿》
1、吹呀吹,云彩还变成什么?请小朋友商量一下
2、请小朋友上来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