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总结能够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写教学工作总结的好方法和技巧。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一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意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2017,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过得真快,我担任专职的音乐教师已经一学期了,在此我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意境,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发芽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觉得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我认为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求,选取那些适合孩子的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实际的需求是带有童稚的,孩子气的东西,他们是从本能需要的立场出发,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发的、游戏式的、趣味式的东西,因此,在音乐活动中要选那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或有游戏性质的音乐,或者从幼儿生活范围里选取适当的内容。比如游戏“照镜子”就是选取了孩子们生活中的内容作为素材,加上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对自己已有的照镜子的经验进行再次创作,这样很容易使幼儿理解,使孩子们喜欢,学起来有积极性,并能运用音乐、律动等手段加以表现。也就是说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的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这样,才能吸引孩子学习。我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编制了台阶式、递进式的活动目标及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游戏及音乐活动,孩子们在这样设计编排的音乐活动中兴趣很高,使他们觉得象做游戏一样。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考虑为了幼儿的学而教,采用积极的方法,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再通过单纯的重复去掌握知识,而是通过解决各种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来掌握知识。比如: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编出相应的节奏来表现“变化的天气”“我们去郊游”等等。幼儿将获得的有关音乐知识,都在新情境中运用起来,虽然运用的有很多是复习与重复的方法,但也是建立在思维经验的基础上,它注重的是幼儿通过对物体(乐器、道具)的操作摆弄经过亲身的感性活动,去真正理解知识。现在孩子在音乐活动中人人能敲奏各种乐器,并且中、大班孩子甚至小班的孩子都能用乐器来表现音乐内容。比如:小班一节音乐课《小兔和狼》,歌词中提到“小兔子蹦蹦跳跳”、“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等,我会启发孩子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些事物,孩子们会想到用木鱼来表现小兔子,用沙球来表现风儿和树叶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孩子们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特性了解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来重新组合,进行创作。所以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教,幼儿创造性地学,才能激发幼儿兴趣,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如创编歌词,创编乐曲、歌曲、舞蹈等,幼儿渴望充分地表达自己能表达的东西,他们自然地进行探索、创造。现在的音乐活动中,我尽量不在幼儿音乐操作前展示自己的范例或指导性意见,而是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如“小熊运西瓜”游戏活动,不管是小熊如何运西瓜,还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西瓜滚跑等等,我没有进行示范,都是通过幼儿多次地尝试游戏活动,大胆地去理解探索创造,他们的乐感就渐渐形成了,也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不要求幼儿立刻把音乐成果创作得完美无暇,
幼儿在探索,创作过程中的东西必定是稚拙的,带有孩子气的,那才是幼儿自己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然后加以点拔,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如在幼儿随音乐自由想象动作的过程中,我不着力于幼儿动作的漂亮,而着重于观察其形态,倾听其想象然后进行点拨提高。又比如:乐器创作活动“我的一天”,孩子们最后用乐器给自己的故事配的音都很简单,而且形式也比较单一,但是这毕竟是孩子刚开始自己创作的作品,而且是大家共同合作做出来的,虽然作品不是很成熟,但我给予了孩子们很高的评价,也使孩子们有一种成功感。我觉得教师不能着急:“这像什么音乐”,应耐心等待,而且一开始建构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简单的,不像样的,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之获得一种安全感,逐渐让幼儿从不像样趋向像样,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真正体现幼儿在学习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通过进行情景式教学的实验,总结了情景式教学的几个步骤:
设置情境——感受情境——表现情境——拓展情境——转化情境
(一)设置情境。
1、特殊的学习环境的创设
这学期,幼儿园专门设了音乐教室,孩子们来到这个环境中,就知道是来进行音乐活动的,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教师带领儿童综合的运用各自的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并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来观察、操作这些环境和材料。儿童通过与这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会自觉的把这种外部环境中孕含的音乐的各种因素吸收进去,最终构成内心的音乐体验和音乐概念。
2、组织教学,设置与课堂教学目标相配套的教学情境。
组织教学主要包括安定学生情绪,让学生听着音乐律动进教室,感受音乐氛围和师生问好几个基本步骤。比如:游戏“去寻宝”(音高练习游戏),老师首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模拟的寻宝探险区域,通过教师的语言导入:“今天我们要到大森林里去寻宝,我们赶快出发吧!”把孩子引入到大森林的自然环境中,引发了孩子对接下来森林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的期待,同时也能迅速的进入角色,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感受情境:
(三)、表现情境:
这一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孩子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愉快的学习,并尝试创造性的用自己的声音、肢体语言、所学的技能等各种方式来表现音乐的情境。在“去寻宝”中,孩子们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游戏,到每一扇门前时都会认真听老师给的旋律,但孩子们并没有感觉到是在进行模唱练习,反而是想办法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每一个阻碍。在这一环节中关键的是将学习内容游戏化、情景化,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能够出色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四)拓展情境: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和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是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伸。比如:对歌曲的创编、音乐的再现等等。在“去寻宝”中,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设置每一扇门的音乐咒语,其他孩子来模唱,这对孩子来说又是积极创作、互相学习的机会。在拓展情境这一环节所有的创编活动中,都是孩子创造性的表现,或小组成员大家共同合作完成,因此所有的人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尔后又为自己创作的成功感到欣慰与自豪。
(五)转化情境: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使幼儿从情境中获得科学知识,领悟所学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老师要引导大家去做总结,人人都可以很自信的、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一环节中,缓和孩子的情绪,并使他们带着一种期待离开课堂,同时也和开头的组织教学形成了呼应。
总之,在情境式教学模式中每节课都没有太多的讲述,教师主要为幼儿创设一种与教学目标、内容相配套的情境,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即兴创作,大家似乎感到每一节课都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实践活动,把教师怎样讲变成让学生去怎样做。
在评价时教师往往用一个预先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幼儿,希望所有的幼儿都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形成相同的技能。教师将大量时间化在评价幼儿是否遵守规则,惩罚或贬低做了错事的幼儿,让许多幼儿静静坐着等待教师处理纠纷。在音乐活动中,我尽量摒弃传统教学的一些作法,重视了整体性的评价。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二
xx年4月14日-15日,省学前教育讨论会领导下的省音乐教研小组在合肥开展了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研讨,本次研讨活动的重点是进一步探讨幼儿园的音乐观赏教学,来自合肥的十一家省级一类幼儿园和蚌埠的两所省级一类园参与了活动。研讨的方式是每家在自身研讨的根底上拿出一节音乐活动供小组研讨,这次活动共研讨了十四节音乐观赏活动,其中省委幼儿园潘茜教师的《藏族舞蹈》观赏活动和105医院幼儿园陈娟娟教师的《元霄乐》观赏活动得到了大家的全都好评。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得到了以下几点启发:
1、幼儿园音乐观赏的面可以拓宽。这次音乐观赏活动有舞蹈观赏(包括教师用自身的优势直接让幼儿感受和通过录像让幼儿观赏)、皮影戏观赏、外国歌曲观赏、幼儿自己的舞蹈观赏、进展曲观赏、山歌观赏等等,各幼儿园都进展了大胆的尝试,使人耳目一新,拓宽了与会者的思路,大家全都认为,幼儿园的音乐观赏教学是可以在原来只是乐曲观赏的根底上加以扩大,只要找准切入点,幼儿是可以理解的。
2、通过音乐活动,探究学科的`整合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每个学科自成体系,如何找好位置,使各科之间能够很好地进展整合是大家探究的问题,如《幸福快车》歌曲观赏,大家就认为可以进展整合,虽然是一节音乐观赏活动,但通过活动可以进展安康方面的教育,保持开心的心情,以及歌曲中贯穿着的爱的教育内容等,都可以整合进去,这就比单纯的音乐观赏更具有肯定的意义,由此,引发了大家对选材的研讨。
3、对教学方式方法的研讨。如何在音乐观赏活动中表达《纲要》的精神,也是大家关怀的话题,在这次活动中,每位教师根本上都能做到(1)注意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结果次之;(2)能从幼儿的角度提出活动目标,在活动中能很好地敬重幼儿,表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如教师的语言“谁情愿上来跳的,可以跟教师一起跳”,这时可以看到有些幼儿情愿表现,而有些幼儿则情愿坐在位子上观赏,教师并不是一刀切或统一要求,充分敬重了幼儿的情愿;(3)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标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让幼儿多通道去感知音乐。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音乐观赏和韵律活动的区分有些模糊,对选取的材料本身的挖掘不够深刻,切入点把握不到位,如何更好地将《纲要》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年青教师的教学机灵和教育策略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都有待于讨论和探讨。这次活动,我们将推举《藏族舞蹈》、《元宵乐》、《幸福快车》、《小马放飞》、《义勇军进展曲》和《欢乐小牧民》等赴南京参与由许卓娅教师组织的南京音乐教研小组活动。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三
不知不觉,我担任专职的音乐教师已经一学期了,在此我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
一、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意境,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发芽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觉得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我认为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合理选材,精心设计,引起兴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求,选取那些适合孩子的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实际的需求是带有童稚的,孩子气的东西,他们是从本能需要的立场出发,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发的、游戏式的、趣味式的东西,因此,在音乐活动中要选那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或有游戏性质的音乐,或者从幼儿生活范围里选取适当的内容。比如游戏“照镜子”就是选取了孩子们生活中的内容作为素材,加上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对自己已有的照镜子的经验进行再次创作,这样很容易使幼儿理解,使孩子们喜欢,学起来有积极性,并能运用音乐、律动等手段加以表现。也就是说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的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这样,才能吸引孩子学习。我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编制了台阶式、递进式的活动目标及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游戏及音乐活动,孩子们在这样设计编排的音乐活动中兴趣很高,使他们觉得象做游戏一样。
三、鼓励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创作。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考虑为了幼儿的学而教,采用积极的方法,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再通过单纯的重复去掌握知识,而是通过解决各种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来掌握知识。比如: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编出相应的节奏来表现“变化的天气”“我们去郊游”等等。幼儿将获得的有关音乐知识,都在新情境中运用起来,虽然运用的有很多是复习与重复的方法,但也是建立在思维经验的基础上,它注重的是幼儿通过对物体(乐器、道具)的操作摆弄经过亲身的感性活动,去真正理解知识。现在孩子在音乐活动中人人能敲奏各种乐器,并且中、大班孩子甚至小班的孩子都能用乐器来表现音乐内容。比如:小班一节音乐课小兔和狼,歌词中提到“小兔子蹦蹦跳跳”、“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等,我会启发孩子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些事物,孩子们会想到用木鱼来表现小兔子,用沙球来表现风儿和树叶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孩子们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特性了解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来重新组合,进行创作。所以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教,幼儿创造性地学,才能激发幼儿兴趣,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如创编歌词,创编乐曲、歌曲、舞蹈等,幼儿渴望充分地表达自己能表达的东西,他们自然地进行探索、创造。现在的音乐活动中,我尽量不在幼儿音乐操作前展示自己的范例或指导性意见,而是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如“小熊运西瓜”游戏活动,不管是小熊如何运西瓜,还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西瓜滚跑等等,我没有进行示范,都是通过幼儿多次地尝试游戏活动,大胆地去理解探索创造,他们的乐感就渐渐形成了,也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不要求幼儿立刻把音乐成果创作得完美无暇,
幼儿在探索,创作过程中的东西必定是稚拙的,带有孩子气的,那才是幼儿自己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然后加以点拔,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如在幼儿随音乐自由想象动作的过程中,我不着力于幼儿动作的漂亮,而着重于观察其形态,倾听其想象然后进行点拨提高。又比如:乐器创作活动“我的一天”,孩子们最后用乐器给自己的故事配的音都很简单,而且形式也比较单一,但是这毕竟是孩子刚开始自己创作的作品,而且是大家共同合作做出来的,虽然作品不是很成熟,但我给予了孩子们很高的评价,也使孩子们有一种成功感。我觉得教师不能着急:“这像什么音乐”,应耐心等待,而且一开始建构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简单的,不像样的,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之获得一种安全感,逐渐让幼儿从不像样趋向像样,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真正体现幼儿在学习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情景式教学的运用。
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通过进行情景式教学的实验,总结了情景式教学的几个步骤:
设置情境——感受情境——表现情境——拓展情境——转化情境。
(一)设置情境。
1、特殊的学习环境的创设。
这学期,幼儿园专门设了音乐教室,孩子们来到这个环境中,就知道是来进行音乐活动的,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教师带领儿童综合的运用各自的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并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来观察、操作这些环境和材料。儿童通过与这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会自觉的把这种外部环境中孕含的音乐的各种因素吸收进去,最终构成内心的音乐体验和音乐概念。
2、组织教学,设置与课堂教学目标相配套的教学情境。
组织教学主要包括安定学生情绪,让学生听着音乐律动进教室,感受音乐氛围和师生问好几个基本步骤。比如:游戏“去寻宝”(音高练习游戏),老师首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模拟的寻宝探险区域,通过教师的语言导入:“今天我们要到大森林里去寻宝,我们赶快出发吧!”把孩子引入到大森林的自然环境中,引发了孩子对接下来森林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的期待,同时也能迅速的进入角色,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感受情境:
(三)、表现情境:
这一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孩子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愉快的学习,并尝试创造性的用自己的声音、肢体语言、所学的技能等各种方式来表现音乐的情境。在“去寻宝”中,孩子们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游戏,到每一扇门前时都会认真听老师给的旋律,但孩子们并没有感觉到是在进行模唱练习,反而是想办法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每一个阻碍。在这一环节中关键的是将学习内容游戏化、情景化,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能够出色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四)拓展情境: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和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是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伸。比如:对歌曲的创编、音乐的再现等等。在“去寻宝”中,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设置每一扇门的音乐咒语,其他孩子来模唱,这对孩子来说又是积极创作、互相学习的机会。在拓展情境这一环节所有的创编活动中,都是孩子创造性的表现,或小组成员大家共同合作完成,因此所有的人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尔后又为自己创作的成功感到欣慰与自豪。
(五)转化情境: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使幼儿从情境中获得科学知识,领悟所学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老师要引导大家去做总结,人人都可以很自信的、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一环节中,缓和孩子的情绪,并使他们带着一种期待离开课堂,同时也和开头的组织教学形成了呼应。
总之,在情境式教学模式中每节课都没有太多的讲述,教师主要为幼儿创设一种与教学目标、内容相配套的情境,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即兴创作,大家似乎感到每一节课都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实践活动,把教师怎样讲变成让学生去怎样做。
五、积极评价,恰当鼓励。
在评价时教师往往用一个预先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幼儿,希望所有的幼儿都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形成相同的技能。教师将大量时间化在评价幼儿是否遵守规则,惩罚或贬低做了错事的幼儿,让许多幼儿静静坐着等待教师处理纠纷。在音乐活动中,我尽量摒弃传统教学的一些作法,重视了整体性的评价。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四
在音乐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新教学观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学习者是整个课程的核心,是一种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来促进主体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其实质体现了现代教育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心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排除干扰专心的听,这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如果能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的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这些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有一项调查显示:视听与只听获得的收益,视听明显大于只听效果。而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新的课程中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
第一,角色转换。即以学生为本位,改变以往被动的角色,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组织学生生机勃勃的参与。带给学生以快乐。使课堂内充满笑声。学生设计,教师的补充。师生共同讨论。教学容量大,学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浅。
第二,设疑。这是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疑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为了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正确的答案。“疑”可以是针对教学重点而设,也可以是为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还可以为启发诱导加深印象而设。
第三,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这种动力就可以利用多余课内教学时间的多少倍,去寻找比音乐课堂内多若干倍的音乐作品。传统的音乐教学把内容与注意力重点放在过去是被中西文化的阐释或演绎,而这些东西虽具历史性,然而历史感太沉重,与现代生活的艺术相隔的时间太过久远,无法跟上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学生前进的脚步与需要。如将视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强调他们的创新性,使学生不仅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形象,从而陶冶性情,加深对学习音乐的爱好。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学校和生活中,工作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兴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所以,我们作为基本教学中的一员,要不断创设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五
音乐课是一个布满欢快的课堂,欢声笑语,让一节真实的音乐课必定存在偶然性、随机性。这些偶然性和随机性正是音乐课的生命活力所在。教师要火眼晶晶、奇妙捕获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点,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让学问在自由公平的沟通中不断生成、激活演化成新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动态生成”中向前迈进,使音乐课堂布满着欢快活泼的气息与情趣,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理性感知的新天地。学生在课堂上快乐的动起来是音乐教学的主题。而作为学生的指引者,应到处查找欢乐的脚印,搭建欢乐的平台,让学生欢乐的感受,愉悦的表达。我在《四季童趣》一课的教学中做了大量预备,努力构建一个让学生欢乐的学习主题。
课堂上总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常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全都甚至相冲突的意外状况发生。课堂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当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擅长捕获与利用。
比方:创设情境,走进迪斯尼乐园1、出示有关季节的的图片t:小朋友们,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季节吗s:知道t:今日米老鼠将要带我们去他的家,你们知道它的家在哪里吗s:它们的家在喵喵屋,喵喵屋,是什么地方。我都没有听说过,或许是米老鼠住的地方吧,因此只能连续问小朋友:那你们知道它们还有另外一个家,知道在哪里吗现在最终有同学说出我想要的答案:disney乐园,因此顺当的过度到下一环节。
跳出教案,敏捷应变课堂,敬重学生的思索,重视学生的进展,辨证的对待学生的批判,寻求个人理解的学问构建,无限的教学资源就隐藏在我们生动的课堂内部,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绚丽多彩。我们只要把握课堂生成性资源,激活用好课堂生成性资源,就能更好地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质量,让他们能够真正的乘着音乐的翅膀,在自由的课堂中展翅飞行,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欢快。
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变成了课堂的主角,是课堂的重要教学资源。新课程所关注的是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强调学生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共性化的活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爱好、留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辩乃至错误的答复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一节真实的音乐课必定存在偶然性、随机性。这些偶然性和随机性正是音乐课的生命活力所在。教师要火眼晶晶、奇妙捕获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点,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让学问在自由公平的沟通中不断生成、激活演化成新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动态生成”中向前迈进,使音乐课堂布满着欢快活泼的气息与情趣,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理性感知的新天地。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六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主要研究如何在幼儿园有效的开展音乐活动,在这期间我们举行了几次观摩活动,老师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研究,使我们老师在这一学期对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本学期的教研收获有以下两点。
一、培养音乐情趣是关键。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本班这学期开展了几次音乐活动,开始只是用音响先让幼儿听音乐然后结合律动一句一句的学歌词,通过几次的教研活动让我明白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如采用音乐游戏音乐律动的形式,带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动手、动脚、动口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在此,我们以音乐游戏的形式开展音乐活动《小红帽》,幼儿在活动中兴趣性很强,孩子们用活泼愉快的音乐游戏活动,在听听、动动、说说中,培养和发展了音乐听觉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2、通过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闲不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
3、拓宽幼儿知识面,提高唱歌兴趣。
幼儿歌曲来自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
二、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幼儿听完一首歌曲或乐曲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读者讲讲自己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既增加了幼儿表达的机会,又满足了他们表达的愿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即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如在新授歌曲“小红帽”时,先和幼儿玩一个情景表演游戏,让幼儿扮成小小红帽,教师扮成“大灰狼”这个游戏是为学唱歌曲服务的,因此玩的次数要恰到好处,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中,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环境,使幼儿的生活、游戏、劳动都有优美的音乐伴随,美化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心灵。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七
“教师提问”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有关“提问策略”的论文也日渐增多。然而,关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教师提问”的文章还略显微薄,所以本文探讨的就是有关幼儿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的提问艺术,主要从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提问的意义、提问的现状以及提问的有效性建议三个方面来阐述。
音乐活动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以声音作为传播的媒介,只凭幼儿自己的能力是不容易理解的,必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所以“提问”就成了教师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观察真实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对教师提问这一师幼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反映了部分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一)提问的主体:重教师话语霸权,轻师幼双向对话。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以儿童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儿童,倾听儿童内心真实的声音。广大幼教工作者在观念上都已经接受了这一说法,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像音乐这种以听觉化符号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教学活动,教师往往又回到了过去,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儿童的想法,轻视与幼儿之间的对话,忽视了幼儿的想法和感受。
在韵律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通过提问的方式掌握着话语的霸权。幼儿园教育在使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预先赋予了教师教育幼儿的社会权威。另一方面,教师由于年龄上比幼儿成熟、知识比幼儿专深,使教师在教育情境中,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的言语交往中处于优势。教师一般认为教教学并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在代替社会、国家对幼儿实施教育,行使社会和国家赋予她们的将社会认可的合法化内容内化为幼儿的价值观和信仰的权力,因而她们认为其话语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和不容易质疑性。教师的霸权话语虽然代表的是社会的要求,但在教学上形成的教师独自言说的权力,使幼儿没有自己言说的权力,师幼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当幼儿抱在一起创造性地表现“小花和小雨做朋友”的时候,教师否定了。可见,教师控制了教学活动中的发言权,同时也控制了幼儿的思维。幼儿的话语,成为了教师话语的依附,没有幼儿主动思维的参与,没有幼儿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意见的参与。
(二)提问的内容:局限于表面联想,忽视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幼儿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音乐的表现形式是以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和声、调式、曲式等通过艺术的组合而显示出来的,不同的音乐要素经过不同的组合具有不同的表现作用。在音乐表现形式的作用下,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音乐形象、意境、风格,体现了特定的情绪、情感和人文主题,也就是音乐的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提问的目的是要使幼儿在音乐的表现要素和形象之间建立起联系,而不简单地停止在“像什么”的层面上。而如今的教师提问普遍都处于这样的层面。
(三)提问的重要目的之一:常规的维护。
幼儿园通常把常规分为日常生活常规和教育常规。幼儿园教育常规,是指为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在教育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用来规范儿童行为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当然,也就包括幼儿音乐教学活动。
在如今的教学中,常规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常规不再是教学的保障措施,而成为教学内容本身;即遵守常规不仅是一种事实性认识,同时也是一种规范性认识。常规拥有了事实价值之外的规范价值,且规范价值远大于事实价值。教师借助提问来完成对儿童的控制并借此形成儿童普遍秩序。在这种秩序下,儿童仅被作为教学的客体,被动的接受和驯服,其主动性被压抑、主体性被抹杀、积极性被磨灭、创造性被扼杀。这种教育遮蔽了儿童本应拥有的丰富的日常生活,成为了儿童自由和主动性的“镣铐”。
(四)满堂问——形式的互动。
提问作为师幼互动的一种形式,需要教师与幼儿双方的真实投入,包括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情感沟通、思维激发与信息交流。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有很多教学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教师与幼儿在进行“积极”的互动,其实是以形式的互动代替实质的互动。形式的互动,指的是只有互动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表现为教师一呼、幼儿百应,对幼儿智慧活动没有多大激发作用的互动形式。如教学中教师、幼儿都明明知道某幼儿回答正确了,但教师还不止一次地问“对不对”,幼儿一齐回答“对”。
总之,目前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提问水平低;提问频度高,但以低水平问题为主;提问目的片面性;提问形式化;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反馈策略性不强等问题。
从各个视角来审视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现状,既是为了找出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缺失与不足,更是为了找到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消除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不合理性,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因此,笔者将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和提问策略、提问走向对话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教师提问的建议。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活动,它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如座位的排列形式、班级的规模等,这些因素都是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要充分尊重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音乐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是一方压制或变革另一方,而是共同参与,塑造一个属于双方的情境。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改变幼儿处于被动、受抑制或其主体性受到忽视的`,实质上被异化为客体的状况。教学要从幼儿出发,充分发掘每个幼儿的潜能,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的设计、实施中把幼儿当成是发展中的、富有潜力的、整体的、具有主动性的人,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被动承受教学活动影响的客体。
(二)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和提问策略。
1、精心设计,充分发挥不同类型问题的价值。
提问要有目的性,提问有组织、激发、反应等不同的功能与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发挥不同类型提问的价值。提问设计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重视提问的密度、节奏以及与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合;紧扣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力求提问设计少而精。提问时,教师还要注意表述的技巧,把握提问的一些基本规则,如问题中心要集中,用尽可能少的字表述清楚,语音、语调要突出问题的中心和重点等。
2、给幼儿适当的问题的解答距。
教师的“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开拓幼儿的智慧。如果幼儿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缺乏必要的思考,那么就很难达到“问”的目的。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完毕的过程,称为解答距。首先,给予幼儿适当的问题解答距,给幼儿更大的思维活动空间,更多的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机会,是促进幼儿智慧生长的必然要求。其次,“问”与“答”之间要有适当的时间间隔,给幼儿留有较充分的思考时间。如果思考时间太短,幼儿对问题缺乏充分的感知和足够的思考,必要的心理过程没有完成,“问”的效果自然不好。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幼儿只需2-3秒的思考即可回答。如果问题可能引发争议,需要幼儿仔细想一想,教师等待的时间则要相应地延长。
(三)从提问走向对话。
幼儿音乐教学要充满生命的气息,追寻生命的意义就必须以对话的方式而不是独白的方式进行。对话方式的教学为幼儿的茁壮成长和教师的生命成长营造了充分的自由空间。幼儿会质疑“权威”、反思“真理”、超越“教材”,而不是单纯的聆听权威的“传授”、理解课本的“真理”、适应教材的“内容”,师幼在对话中达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关注幼儿的心灵、呵护现实的生命、尊重幼儿的需要、关照幼儿的感受、接纳幼儿的观点、宽容幼儿的“错误”。师幼在理解、分享、崇敬、盼望、自由、开放、轻松的教学中,敞开自己的心灵,真诚地呼喊出生命的真切感受,知识在生命对话中变为活跃的生命气息流入到幼儿的个体生命。
总之,在提高教师提问艺术方面,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是一致的,都是以提高有效教学为目的。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教师关注教学提问,提高教学提问的水平,进而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益。
[1]童时.反思幼儿园常规教育[j].早期教育.20xx:1.
[2]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14。
[3][美]索里jm&特尔福特.教育心理学[m].高觉敷.刘范.林传鼎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52。
[4]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1998(2)。
[5][美]cazden,b‘c.著,蔡敏玲、彭海燕(译).教室言谈一教与学的语言〔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59.
[6]张玉成.教师发问技巧[m〕.台北:台北心理出版社,1984.9。
[7]黄伟.对话语域下的课堂提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xx,4。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八
不知不觉,我担任专职的音乐教师已经一学期了,在此我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意境,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发芽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觉得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我认为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求,选取那些适合孩子的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实际的需求是带有童稚的,孩子气的东西,他们是从本能需要的立场出发,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发的、游戏式的、趣味式的东西,因此,在音乐活动中要选那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或有游戏性质的音乐,或者从幼儿生活范围里选取适当的内容。比如游戏“照镜子”就是选取了孩子们生活中的内容作为素材,加上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对自己已有的照镜子的经验进行再次创作,这样很容易使幼儿理解,使孩子们喜欢,学起来有积极性,并能运用音乐、律动等手段加以表现。也就是说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的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这样,才能吸引孩子学习。我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编制了台阶式、递进式的活动目标及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游戏及音乐活动,孩子们在这样设计编排的音乐活动中兴趣很高,使他们觉得象做游戏一样。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考虑为了幼儿的学而教,采用积极的.方法,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再通过单纯的重复去掌握知识,而是通过解决各种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来掌握知识。比如: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编出相应的节奏来表现“变化的天气”“我们去郊游”等等。幼儿将获得的有关音乐知识,都在新情境中运用起来,虽然运用的有很多是复习与重复的方法,但也是建立在思维经验的基础上,它注重的是幼儿通过对物体(乐器、道具)的操作摆弄经过亲身的感性活动,去真正理解知识。现在孩子在音乐活动中人人能敲奏各种乐器,并且中、大班孩子甚至小班的孩子都能用乐器来表现音乐内容。比如:小班一节音乐课《小兔和狼》,歌词中提到“小兔子蹦蹦跳跳”、“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等,我会启发孩子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些事物,孩子们会想到用木鱼来表现小兔子,用沙球来表现风儿和树叶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孩子们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特性了解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来重新组合,进行创作。所以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教,幼儿创造性地学,才能激发幼儿兴趣,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如创编歌词,创编乐曲、歌曲、舞蹈等,幼儿渴望充分地表达自己能表达的东西,他们自然地进行探索、创造。现在的音乐活动中,我尽量不在幼儿音乐操作前展示自己的范例或指导性意见,而是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如“小熊运西瓜”游戏活动,不管是小熊如何运西瓜,还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西瓜滚跑等等,我没有进行示范,都是通过幼儿多次地尝试游戏活动,大胆地去理解探索创造,他们的乐感就渐渐形成了,也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不要求幼儿立刻把音乐成果创作得完美无暇,幼儿在探索,创作过程中的东西必定是稚拙的,带有孩子气的,那才是幼儿自己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然后加以点拔,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如在幼儿随音乐自由想象动作的过程中,我不着力于幼儿动作的漂亮,而着重于观察其形态,倾听其想象然后进行点拨提高。又比如:乐器创作活动“我的一天”,孩子们最后用乐器给自己的故事配的音都很简单,而且形式也比较单一,但是这毕竟是孩子刚开始自己创作的作品,而且是大家共同合作做出来的,虽然作品不是很成熟,但我给予了孩子们很高的评价,也使孩子们有一种成功感。我觉得教师不能着急:“这像什么音乐”,应耐心等待,而且一开始建构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简单的,不像样的,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之获得一种安全感,逐渐让幼儿从不像样趋向像样,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真正体现幼儿在学习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九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知不觉,我担任专职的音乐教师已经一学期了,在此我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意境,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发芽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觉得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我认为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求,选取那些适合孩子的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实际的需求是带有童稚的,孩子气的东西,他们是从本能需要的立场出发,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发的、游戏式的、趣味式的东西,因此,在音乐活动中要选那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或有游戏性质的音乐,或者从幼儿生活范围里选取适当的内容。比如游戏“照镜子”就是选取了孩子们生活中的内容作为素材,加上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对自己已有的照镜子的经验进行再次创作,这样很容易使幼儿理解,使孩子们喜欢,学起来有积极性,并能运用音乐、律动等手段加以表现。也就是说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的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这样,才能吸引孩子学习。我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编制了台阶式、递进式的活动目标及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游戏及音乐活动,孩子们在这样设计编排的音乐活动中兴趣很高,使他们觉得象做游戏一样。
幼儿在探索,创作过程中的东西必定是稚拙的,带有孩子气的,那才是幼儿自己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然后加以点拔,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如在幼儿随音乐自由想象动作的过程中,我不着力于幼儿动作的漂亮,而着重于观察其形态,倾听其想象然后进行点拨提高。又比如:乐器创作活动“我的一天”,孩子们最后用乐器给自己的故事配的.音都很简单,而且形式也比较单一,但是这毕竟是孩子刚开始自己创作的作品,而且是大家共同合作做出来的,虽然作品不是很成熟,但我给予了孩子们很高的评价,也使孩子们有一种成功感。我觉得教师不能着急:“这像什么音乐”,应耐心等待,而且一开始建构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简单的,不像样的,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之获得一种安全感,逐渐让幼儿从不像样趋向像样,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真正体现幼儿在学习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通过进行情景式教学的实验,总结了情景式教学的几个步骤:
设置情境感受情境表现情境拓展情境转化情境
(一)设置情境。
1、特殊的学习环境的创设
这学期,幼儿园专门设了音乐教室,孩子们来到这个环境中,就知道是来进行音乐活动的,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教师带领儿童综合的运用各自的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并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来观察、操作这些环境和材料。儿童通过与这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会自觉的把这种外部环境中孕含的音乐的各种因素吸收进去,最终构成内心的音乐体验和音乐概念。2、组织教学,设置与课堂教学目标相配套的教学情境。
组织教学主要包括安定学生情绪,让学生听着音乐律动进教室,感受音乐氛围和师生问好几个基本步骤。比如:游戏“去寻宝”(音高练习游戏),老师首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模拟的寻宝探险区域,通过教师的语言导入:“今天我们要到大森林里去寻宝,我们赶快出发吧!”把孩子引入到大森林的自然环境中,引发了孩子对接下来森林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的期待,同时也能迅速的进入角色,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感受情境:
(三)、表现情境:
这一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孩子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愉快的学习,并尝试创造性的用自己的声音、肢体语言、所学的技能等各种方式来表现音乐的情境。在“去寻宝”中,孩子们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游戏,到每一扇门前时都会认真听老师给的旋律,但孩子们并没有感觉到是在进行模唱练习,反而是想办法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每一个阻碍。在这一环节中关键的是将学习内容游戏化、情景化,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能够出色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四)拓展情境: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和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是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伸。比如:对歌曲的创编、音乐的再现等等。在“去寻宝”中,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设置每一扇门的音乐咒语,其他孩子来模唱,这对孩子来说又是积极创作、互相学习的机会。在拓展情境这一环节所有的创编活动中,都是孩子创造性的表现,或小组成员大家共同合作完成,因此所有的人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尔后又为自己创作的成功感到欣慰与自豪。
(五)转化情境: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使幼儿从情境中获得科学知识,领悟所学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老师要引导大家去做总结,人人都可以很自信的、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一环节中,缓和孩子的情绪,并使他们带着一种期待离开课堂,同时也和开头的组织教学形成了呼应。
总之,在情境式教学模式中每节课都没有太多的讲述,教师主要为幼儿创设一种与教学目标、内容相配套的情境,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即兴创作,大家似乎感到每一节课都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实践活动,把教师怎样讲变成让学生去怎样做。
在评价时教师往往用一个预先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幼儿,希望所有的幼儿都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形成相同的技能。教师将大量时间化在评价幼儿是否遵守规则,惩罚或贬低做了错事的幼儿,让许多幼儿静静坐着等待教师处理纠纷。在音乐活动中,我尽量摒弃传统教学的一些作法,重视了整体性的评价。
首先,重视幼儿从事音乐活动的情感因素,重点讲评幼儿活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愉悦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获得成功感,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如幼儿在进行多声部儿歌轮念、轮唱,轮奏的系列游戏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真正从中感受到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我错了声音就不好听了,我尽力用下面评价鼓励幼儿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当游戏未取得成功时,我就通过提问或提出建议,并让幼儿进行思考、实践、鼓励幼儿最后通过努力合作而取得成功。因而,在这引起活动中使那些顽皮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都增强了自控能力,促进了幼儿兴趣的发展。
其次,评价中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我允许幼儿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其能从自主解决问题和实践中学习,营造一种相互讨论的气氛。因为,幼儿参与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学习,他们的音乐素质(及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师创造的适当的环境中,自然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师一定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评价,使每个幼儿“花朵”都渐渐绽开。如一次我让幼儿欣赏一段乐曲,引导幼儿想象并作画,在评价时,我让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在评价中较注重调动、推进幼儿与材料间,成人与同伴间的互动,评价的效果是能激励每个幼儿动起来,思考起来,至于幼儿“编”得怎样,并不看得过分重要,评价中要重视发现幼儿的独特见解,培养幼儿与教师讨论的勇气,因此,教师应接纳所有幼儿的音乐创作方式,接纳所有幼儿的音乐创作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创新,以增加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这种教学着眼于幼儿的未来。在教学中可能会感到起步很慢,但这过程中幼儿所获得的点滴知识都不是教师“灌”的,而是自己探求到的。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
当幼儿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幼儿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幼儿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幼儿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幼儿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但有时把握不住音乐课上总是乱糟糟的使金浑身解数也“镇”不住他们。像有一次,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由于孩子们对乐器非常感兴趣,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但这时也乱了,他们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讨论起来,时间到了我怎么也拉不回来了。我觉得肯定是我表扬没运用在点子上,过于频繁反而失去了它的威力,要不就是自己备课不足,没有“备”好孩子或者不够吸引孩子。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能有所改进。
进音乐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十
出,也有甜蜜的收获,我尽心尽责,投入于工作中,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更新,力求做到最好。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我与孩子们的感情也日益深厚,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感到了莫大的快乐。孩子进入幼儿园,接触音乐的机会增多了:晨间活动有音乐相伴,音乐课上有动听的歌声每时每刻都有音乐莹绕在孩子们的身边。以下是本人这个学年的音乐工作总结:
1、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通过合理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闲不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
3、提高唱歌兴趣。
幼儿歌曲来自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象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协发展。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寓语言于音乐教育之中。
首先,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幼儿听完一首歌曲或乐曲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读者讲讲自己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既增加了幼儿表达的机会,又满足了他们表达的愿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即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
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这使幼儿享受到了表现自我的乐趣,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中,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十一
不知不觉已经一学期了,在此我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
教育的认识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发芽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我觉得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我认为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引起兴趣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求,选取那些适合孩子的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实际的需求是带有童稚的,孩子气的东西,他们是从本能需要的立场出发,追求天然的、本能的、自发的、游戏式的、趣味式的东西,因此,在音乐活动中要选那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或有游戏性质的音乐,或者从幼儿生活范围里选取适当的内容。比如游戏照镜子就是选取了孩子们生活中的内容作为素材,加上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对自己已有的照镜子的经验进行再次创作,这样很容易使幼儿理解,使孩子们喜欢,学起来有积极性,并能运用音乐、律动等手段加以表现。也就是说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的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这样,才能吸引孩子学习。我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编制了台阶式、递进式的活动目标及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游戏及音乐活动,孩子们在这样设计编排的音乐活动中兴趣很高,使他们觉得象做游戏一样。
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通过进行情景式教学的实验,总结了情景式教学的几个步骤:
设置情境——感受情境——表现情境——拓展情境——转化情境总之,在情境式教学模式中每节课都没有太多的讲述,教师主要为幼儿创设一种与教学目标、内容相配套的情境,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即兴创作,大家似乎感到每一节课都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实践活动,把教师怎样讲变成让学生去怎样做。
恰当鼓励在评价时教师往往用一个预先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幼儿,希望所有的幼儿都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形成相同的技能。教师将大量时间化在评价幼儿是否遵守规则,惩罚或贬低做了错事的幼儿,让许多幼儿静静坐着等待教师处理纠纷。在音乐活动中,我尽量摒弃传统教学的一些作法,重视了整体性的评价。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获得成功感,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如幼儿在进行多声部儿歌轮念、轮唱,轮奏的系列游戏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真正从中感受到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我错了声音就不好听了,我尽力用下面评价鼓励幼儿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当游戏未取得成功时,我就通过提问或提出建议,并让幼儿进行思考、实践、鼓励幼儿最后通过努力合作而取得成功。因而,在这引起活动中使那些顽皮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都增强了自控能力,促进了幼儿兴趣的发展。
其次,评价中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我允许幼儿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其能从自主解决问题和实践中学习,营造一种相互讨论的气氛。因为,幼儿参与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行自我学习,他们的'音乐素质(及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师创造的适当的环境中,自然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师一定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评价,使每个幼儿花朵都渐渐绽开。如一次我让幼儿欣赏一段乐曲,引导幼儿想象并作画,在评价时,我让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在评价中较注重调动、推进幼儿与材料间,成人与同伴间的互动,评价的效果是能激励每个幼儿动起来,思考起来,至于幼儿编得怎样,并不看得过分重要,评价中要重视发现幼儿的独特见解,培养幼儿与教师讨论的勇气,因此,教师应接纳所有幼儿的音乐创作方式,接纳所有幼儿的音乐创作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创新,以增加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这种教学着眼于幼儿的未来。在教学中可能会感到起步很慢,但这过程中幼儿所获得的点滴知识都不是教师灌的,而是自己探求到的。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
在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但有时把握不住音乐课上总是乱糟糟的使金浑身解数也镇不住他们。像有一次,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由于孩子们对乐器非常感兴趣,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但这时也乱了,他们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讨论起来,时间到了我怎么也拉不回来了。我觉得肯定是我表扬没运用在点子上,过于频繁反而失去了它的威力,要不就是自己备课不足,没有备好孩子或者不够吸引孩子。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能有所改进。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十二
现代幼儿园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课程作为幼儿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显得十分重要。幼儿音乐教学生活化,搞好幼儿音乐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幼儿园音乐教学生活化理念的内涵与实践进行探讨和分析。
在幼儿园,幼儿开始慢慢接触到音乐。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生活化,带有生活色彩,鲜活的音乐氛围能够使幼儿更容易地学习音乐的技巧,了解音乐的内涵。这对于提高幼儿学习兴趣,提高幼儿音乐学习的能力,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一)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幼儿的参与度较低。在现在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仍旧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对幼儿进行板书教育,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参与度较低。幼儿只能被动地学习,缺乏对学习课程内容的主观选择和思考。一方面,学生缺乏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幼儿园音乐教学效率和质量难以提高。
(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课程内容较为枯涩,缺乏生活气息。在幼儿园音乐课程安排上,教学内容较为单调、枯燥,与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具有一定的时代感。幼儿在这一时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开发和养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过于晦涩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幼儿的接触和学习。幼儿对音乐课程难以理解,兴趣较小。在实际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进度较慢,教学难度也较大。
(三)幼儿园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不均衡,不利于幼儿教育教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学习。部分幼儿园教师师资力量不均衡,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音乐训练和培养上容易出现偏差或者教学效果差距较大。这不利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良性发展。
幼儿园音乐教学需要根据幼儿的成长规律进行合理安排。幼儿成长阶段,接受知识量的多少是次要的,教师更多的是要在幼儿阶段发现、挖掘幼儿的潜能,合理开发、培养幼儿的才艺。在音乐课程教学中,从基础的音乐知识的教授到音乐氛围的熏陶,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则更容易让幼儿感知和感受,从而引发共鸣。音乐本身源于生活,幼儿音乐教学生活化理念十分切合教学实际,音乐课程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给予幼儿更广阔的空间,也有助于音乐的再创造和发展,这也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尝试。幼儿在具有生活化气息的环境中感受到的音乐更具生动性、多彩性,打破了传统的课本为主的教学方式,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丰富现代幼儿音乐教学的功能和内容。
幼儿园期间,幼儿在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逐渐有了认知、判断。将幼儿园音乐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教学,在生活中穿插音乐的表达,比如教幼儿儿歌、游戏中伴随音乐、幼儿演练音乐剧等等,运用多种形式,更多地让幼儿接触音乐元素,在成长中培养其音乐素养,提高其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对幼儿音乐教师教学方法的指导,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和业务能力。
幼儿园音乐教学事业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能力是重中之重。尤其在幼儿阶段,幼儿对音乐了解甚少,这是幼儿音乐的启蒙阶段。在这样的时期,音乐教师要引导幼儿进入音乐的世界,加强幼儿对音乐的学习。教师通过自身的音乐素养来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培养。只有音乐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筛选,合理任用,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和综合测评,督促音乐教师增强自律能力,加强自我修炼,提高教学能力。
幼儿在音乐学习阶段,教师要多鼓励幼儿参与,关注幼儿的喜好,尊重幼儿的选择,为幼儿创造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幼儿在这一时期的学习更为随意、自由,教师应充分让幼儿展现自身兴趣,在日常的教学中,有重点地对幼儿进行听觉训练、音准训练等,挖掘其潜力,这样更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成长。
幼儿在学习阶段,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这一发展阶段的音乐素材。选取比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音乐素材,有助于幼儿融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去。在对幼儿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把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通过游戏环节、场景模拟环节或比赛环节等等,开展更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教师要选取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握这一阶段幼儿的成长规律,更好地规划幼儿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五)在幼儿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幼儿,提高幼儿学习的信心。
幼儿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心理还未成熟,这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阶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做积极性的引导。批评、刺激性的言语将会对幼儿产生消极性的影响,可能会使幼儿对学习产生畏惧感,这不利于幼儿的进一步成长。在小学音乐的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和自信心的呵护。教师要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信心。这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稳定发展,也有利于幼儿音乐课程的顺利开展。音乐本身是取材于生活的。幼儿园音乐教学生活化是将音乐回归生活。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是现代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有助于丰富现代幼儿教育教学的功能。这对于幼儿音乐潜能的挖掘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现代幼儿音乐教学的科学发展。
[1]胡荣琴.乐生活化教学有感[j].北京教育(普教版),20xx(10).。
[3]姜硕.试论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倾向[j].成功(教育),20xx(3).。
[4]王懿颖.学前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5]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十三
时光飞逝,转眼又过了一学期,一群可爱的孩子在慢慢地长大,在音乐的伴随下,我们大二班的孩子在不同程度的进步着。现将本学期音乐教学总结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在听听、动动、说说中,培养和发展了音乐听觉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另外,在选取音乐教材时,必须注意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幼儿。
2.通过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闲不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
3.拓宽幼儿知识面,提高唱歌兴趣。
幼儿歌曲来自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象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协发展。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寓语言于音乐教育之中。
首先,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幼儿听完一首歌曲或乐曲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读者讲讲自己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既增加了幼儿表达的机会,又满足了他们表达的愿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即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如在新授歌曲“小树叶”时,先和幼儿玩一个语言游戏,让幼儿扮成一片片小树叶,教师扮成“秋风”,“秋风”一吹,“树叶”就到处飘呀飘,当风停止时,让他们说一说,这片小树叶离开树叶妈妈后飘到了哪里?有的说,我飘到了小河里,有的说我飘到了草地上……这个游戏是为学唱歌曲服务的,因此玩的.次数要恰到好处,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再次,要做到有机结合,要努力将发展语言 能力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如:欣赏二胡曲“赛马”,当幼儿初步感受了音乐所描绘的节日赛马的欢快、热烈的景象后,让幼儿根据音乐进行自编故事,互相讲述,这就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幼儿可以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这使幼儿享受到了表现自我的乐趣,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中,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十四
幼儿阶段正是由无知走向懵懂的阶段,他们缺乏对字词、数字以及客观事物的主观判断力,然而却能通过形象的绘画、优美的音乐、有趣的表演等形式,得到基本的客观认知和情感体验。然而由于幼儿阶段缺乏学习的自主性,思维漫无边际,导致音乐教学往往是一锅粥,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我国,音乐学科很少受到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重视,总是让位于语文、数学等主学科,因此主观上减少了很多学生接受音乐熏陶的机会。其实这是一种相当错误的观念,因此为了契合新课标的改革精神,以及为了儿童的长远发展,笔者认为音乐教学应从娃娃抓起,从兴趣抓起。
第一部曲:精选合适的教材。幼儿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萌芽的阶段,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正是从这个阶段起步的,因此我们的幼儿音乐教学必须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有序进行。面对幼儿特殊的心理特质,他们追求新鲜的事物,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方式必须要出新,必须要丰富多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其中对音乐教材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选择合理的音乐教材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全面地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考虑幼儿的心理特质。幼儿还处于生理发展的脆弱时期,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些音域较窄的歌曲,符合幼儿的声线发展,保护幼儿的发声器官不受伤害。同时,高音域的音乐往往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会出现跑调的情况,长此以往,幼儿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不利于长期的音乐教学。结合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他们更喜欢轻快、活泼的歌曲,因此我们要根据当下的潮流选择适宜的歌曲进行模仿,将跳、唱融为一体,从而多方位地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选择形式丰富的音乐教材。幼儿的坚持性不强,对同一事物的喜爱时间维持得较短。对此,我们可以挑选风格多变的音乐教材,从曲调到风格以及乐器的使用等我们都要适时地转换,力争长时间地维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例如,在长时间地学习了一种轻松欢快的音乐风格后,我们可以适当地为学生挑选一些节奏舒缓的歌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主观上产生音乐对比的意识,找到自己喜爱的风格。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体现在我们所选的音乐可以涉及藏族舞曲、傣族舞曲以及古典音乐等,多角度、多形式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第三,选择一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音乐。幼儿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很难构成一个整体,往往一段音乐的演奏在他们的脑中总是支离破碎的。我们可以选用故事性强的`歌曲,利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这首音乐创作的背景,甚至可以结合教师对音乐的描述,让学生描绘画面等。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脑中会浮现特定的音乐场景,从而对音乐产生主观情感上的认同。第二部曲:创设音乐教学的氛围。幼儿阶段的音乐教学由于受到传统幼儿教学和固有教学资源的影响,仅仅只是注重对幼儿进行音乐的聆听和歌唱,却忽视了孩子们的生理特质。他们对世界往往比较陌生,很多简单的事物都不能准确地感知,对此我们要尽可能为幼儿创设真实的音乐教学环境,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去感知、欣赏、捕捉音乐的意境和美。比如,在学习《会说话的小雨点》这章节的音乐内容时,教师不能简单地采用“一教一唱”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教法容易使幼儿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可以选择适宜的机会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幼儿园的偌大空间中,让同学们自主观察飘落的小雨滴,让学生自我感受小雨滴的飘落形态,想象小雨滴的内心独白,鼓励幼儿大胆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通过孩子们的描述,笔者惊奇地发现,他们对大自然的万物是如此的好奇,是如此的期待,他们喜欢小雨滴落入手心的感觉,这让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界万物的神奇,尤其是雨滴落在花朵上的情境更是勾起了幼儿的遐想。
在幼儿对这样的小雨之中的景象有一个深刻的体验之后,教师便可以把幼儿带回教室,组织他们展开小组讨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自主描绘或者采用绘画的方式来展示当雨滴落入大地时,自然万物所表现的情态和美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雨滴有关的经典的音乐,以此来丰富课堂的教学情境,让每一位幼儿都沉浸在雨滴的氛围中,并由此引出所要学习的歌曲《会说话的小雨滴》。正如歌词中所写:“一句开心的话让种子发了芽,一句温暖的话让那桃树开了花。”第三部曲:让幼儿学会在音乐中表演。幼儿天性活泼,缺乏坚持力,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很难长时间地坐在座位上和老师学唱歌,这是幼儿的天性使然。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引发幼儿的不满情绪。因此,我们不要束缚学生的表演天性,很多时候,幼儿们一听到音乐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例如,舞舞小手、甩甩小腿,做个小鬼脸等,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这种即兴表演的兴致,相反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表演激情,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让孩子真正地动起来。并且为了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教师要尽可能地在播放音乐的时候给孩子们提供表演的机会,让幼儿感受到音乐学科学习的多样性,树立课堂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将表演融入音乐教学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通过表演来激发幼儿善于表现自我的天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表演这种丰富的形式将其融入音乐课堂教学,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热爱。在音乐课堂的表演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首音乐中可用来表演的因素,适当地选择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学生来进行表演,如拍拍手、跺跺脚、转圈圈、摇摇头等,让每个孩子都能自觉地参与到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来。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歌词让学生自编舞蹈动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些都是孩子们天性的流露和智慧的结晶,由孩子自主设计的舞蹈动作才是最适合他们的。比如,我们在教学《转圈圈》这首儿歌时,里面的歌词写到“转圈圈转圈圈圈圈圈,我们手拉手手牵着手,大家一起转呀转圈圈,转圈圈转圈圈转转转,大手小手一起拉着转大家一起笑呀笑开颜”。根据歌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手拉手、转圈圈以及一起欢笑的动作,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也可以让孩子们组成一个大圈,在转圈的活动过程中来学习这首儿歌。又唱又演的方式灵活地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使得幼儿更好地融入音乐教学的氛围。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和鼓励,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培养学生的表演热情。
综合来看,我们上面详细叙述的三种教学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音乐教学的氛围之中。因此,我们教师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从而让教学模式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挖掘幼儿的潜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细胞。
[1]陈鹤琴.陈鹤琴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139.
[2]孔起英.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18.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十五
音乐活动对幼儿成长有着不行无视的影响,幼儿只有学会熟悉音乐、驾驭音乐,学会体验音乐的美、追求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获得积极的人生阅历。本学期我们音乐领域组以“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为中心,开展了系列活动。
首先,我们进展了理论的学习和研讨。在以往的幼儿音乐教育中,由于教育本身存在的缺陷和详细教育工对教育目标理解的'不完善,在肯定程度上造成了熟悉上的模糊和行为上的盲目。因此,这对这些问题,我们音乐组的成员一起学习了《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浅谈如何上好幼儿园音乐观赏课》等3篇文章。在学习中,我们感悟在开展音乐活动时,要依据幼儿的心理进展和年龄特点,从他们喜爱的音乐入手,注意他们的感受、体验和情感的表达方式,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小仆人。
其次,我们开展了“一课三研”活动。我们音乐组的教师一起进展选材和备课,研讨气氛浓烈。小班幼儿喜爱“躲猫猫”嬉戏,我们抓住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了小班音乐嬉戏活动《找小猫》,由毛丹教师执教。活动设计以三段体的形式,设计了层层深入的嬉戏活动,小朋友在情境中反复嬉戏,乐此不疲,让幼儿在音乐嬉戏中尽情享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毛丹教师也在“一课三研”活动中,获得了新的教学阅历,教学力量成长了许多。
通过本学期音乐组的教研活动,我们意识到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兴趣、爱好,把音乐与生活、玩耍融为一体,敬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制造,确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让孩子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美和表达的内容,从而到达幼儿宠爱音乐的目的。我们教师还需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教学力量。让我们共同探究,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进展。
幼儿园音乐教学总结(通用16篇)篇十六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反复感受的基础上,学习创编二拍子的节奏型。
2.幼儿在活动中学会用身体乐器(小脚)踩节奏,发展动作的灵活性。
3.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大鼓一只,小鼓若干。
2.彩色节奏卡若干,音符娃娃若干,小节线若干。
3.幼儿已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活动过程:
一、复习节奏鼓《鼓旦旦》。
师:找只小鼓做朋友吧,让我们敲起欢乐的鼓,热情地欢欢迎客人老师!
1.“比比哪只小鼓节奏最好听。”幼儿根据音乐伴奏的速度,完整演奏。
2.送小鼓休息。
二、节奏练习。
1.看一组幼儿在海滩上玩耍的录像。
2.幼儿互相交流在海滩玩耍的情景。
3.节奏练习。
师:“我的大鼓想知道你们在海滩上都玩了些什么。”
老师有节奏地边敲大鼓边问幼儿:你在|做什么|幼儿用同样的节奏来回答:我在|踩文蛤|(1)部分幼儿进行节奏练习。
(2)变换节奏,幼儿逐个练习。
师:你在做|什么|幼:我在洗|脚丫|1.幼儿用脚踩出节奏。
师:你们的小脚丫在海滩上踩出的节奏就像一首快乐的歌。把你们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1)出示节奏型xxx|xxx|,幼儿踩。
(2)个别幼儿随意踩,大家学。
三、自编节奏型1.出示音符娃娃,引导幼儿说出每个音符是几拍的。
2.和音符娃娃做游戏:用音符娃娃编二拍子的节奏型,编两个小节。
3.幼儿分组摆节奏型,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用小节线隔开。鼓励编好的,先打出自己的节奏,再用脚踩出来。
4.将各组编的节奏型排成一队,幼儿集体练习踩节奏。
5.大鼓加入,幼儿再次练习踩节奏。
四、复习律动《快乐的啰唆》。
师:玩了这么久,你们快乐吗?还有很多快乐你们没发现呢。走,我们一起找快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