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许多地方举行灯会和庙会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参与。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春节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一
过年越来越近,免不了思念家乡的过年的风俗。因为爷爷和奶奶到外面来住了,而且父母又要赚钱所以很少回家乡过年,记得小时候在家乡过了一次年,那时有许多的习俗。
年29,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了。妈妈去集市买一些鸡鸭鱼肉之类的,年龄较小的孩子就和爸爸去买糖果,而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就在家帮忙做饺子、年糕和豆腐。
除夕是最忙的时候了,爸爸忙着贴对联、年画。妈妈忙着把肉、菜之类的给洗了,而我们呢!调皮的孩子就在外面玩耍、乖巧的孩子就在家里给父母打下手。天微微暗时,个个人都要洗澡了,之候就换上新衣。一家人坐在桌子边吃团年饭。不过在这之前还要放鞭炮呢!
大年初一的早饭也有讲究,一般是吃除夕夜吃的剩饭剩菜(这表示“年年有余”)或吃面条、米粉(表示住老人长寿,全家鸿运长久)初一在说话时不能带有“死”字,也不能骂人,这是不吉祥的!
在我们家乡,拜年时一项巨大的“工程”,它占据了过年时间的大部分。初一、初二是去爸爸那边的亲戚家拜年,爸爸这边拜完了,就到妈妈那边去了。拜年对我们小孩来说肯定是一件特好的事情,因为有红包收啊!
每逢元宵节,我们家乡就有两个习俗,一个就是迎老爷,另一个就是烧火龙。
迎老爷
元宵节的一大早,“老爷”就从老爷宫里抬出来,在大街小巷走过,当“老爷”来到你家门口时,你就要放鞭炮,并在“老爷”的香坛上插上几柱香,一保今年发大财。晚上还要在“老爷”面前做大戏呢!
在元宵的晚上,就会有几个强壮的叔叔抬着几条插了烟火的龙。这个习俗源自于清朝乾隆六年,是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的祭祀活动。人们通过这个活动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火龙点上火后,龙上面的烟火像花似的在空中绽放,可漂亮了。听说被烟火炸到的水泡越多,说明今年会发大财。
家乡的习俗就是那么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到处充满着温馨和欢乐。到处充满人们对家人的祝福。
这就是梅州的春节,到处洋溢着人们的欢笑。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二
照包头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这一天里,大家都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留着过年吃饺子用。
民谣讲“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不,转眼间就腊月二十三了。今天俗称小年,别看是小年,他可以和大年相比。从这一天开始,家里更忙活了:爸爸妈妈开始洗衣服、洗床单,还要给全家来一次大扫除。老人与孩子负责在门上、窗户上贴年画、贴对联,好在新年实显出新年新气象。
除夕夜最热闹!家家都做好了美味佳肴,男人女人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男人和孩子都要在楼下放鞭炮,老人则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准备喝上一杯,还早早地坐在家中,打开电视。女人们则更忙活,抓紧时间做饺子,想一边看春晚一边吃饺子。
孩子们放完炮,便立刻跑来看春晚。优美的舞姿,精彩的表演和幽默的相声,都迎来了观众的阵阵称赞声,让人赞不绝口。在今天除了万不得已,必须回家吃团圆饭,并且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孩子们最高兴,因为可以得到压岁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起除夕,今天安静多了。
再后就是正月十五了。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去看花灯,看烟花。灯大得大,小得小各式各样:鱼跃龙门、年年有鱼、虎虎生威、兔年吉祥、龙凤呈祥、双龙戏珠……而且在这一天,家家都要吃汤圆、吃元宵,一以此来过元宵节。
怎没样,我们包头的春节有趣吧?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三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最喜庆的节日。我们是天天盼,日日想。
离年三十还有几天各家都为新年开始做前期准备。首先是全方位大扫除,坚决不放过一个角落。大家分工明确,工作是井然有序。
年前这两天是最累的时间。因为按照老习俗各家要准备很多的各式各样的面点:馒头,包子,豆囤子和花糕。馒头,包子和花糕想必大家都明白是啥意思,可是豆囤子你们知道是啥吗?就是把各种香甜可口的豆类用黄面包起来。寓意着我们的生活年年五谷丰登。这种活虽然看起来不累但是一天下来也是腰酸背疼。
大年三十早上每家都在忙挂彩灯贴。
对联。
我的任务就是帮爷爷贴对联,这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首先我们要把门框清理干净,再分清上下联,横联贴在相应的位置,如果贴错了会闹出笑话的过年贴对联的寓意是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表达人们对平安健康以及好运的向往与追求。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餐座旁慢慢品尝着丰盛的年夜饭,观看着精彩的联欢晚会。不知不觉新年的钟声敲响,全国人名齐声欢呼。各家为了迎接新的一年,争先恐后燃放烟花炮竹,真是震耳欲聋。天空中飞舞的烟花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在空中绽放的花朵,有的像风火轮,五颜六色让人眼花缭乱。
我多希望每天都在过年啊!
在春节回老家前几天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了几个地方旅游。其中,我最喜欢而且印象最深刻的是惠州冰雪世界。
我们首先在更衣室里换上厚厚的衣服,再去买两个制雪球器,然后去拍张照片,最后就去玩了。
我们最后去了雪乡风情,那是一个下满雪的地方。我非常开心和兴奋。因为那是我出生十年以来看过的第一次雪。我和妹妹比赛爬过一座大雪山,结果我先爬过这一座雪山。妹妹爬过这座雪山后,她乱喘不过气了。雪花在空中飘落下来像鹅毛一样在空中飞舞。雪花飘下来落在我的手上一下就消失了。因为我们手的体温高,雪花飘花落在我们手上,我们手的体温把雪花融化了。我们玩完,就直接回老家了。
我爱雪花,因为雪花非常的美!这个春节因为冰雪雨格外有意思。
春节,大概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想知道我是怎么过的吗?那就接着往下读咯!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我早早地起了床,帮妈妈包饺子。猪肉白菜馅的饺子,又香又嫩,可谓是“每逢佳节胖三斤”。这一天,可是要吃糖的,我着那位“磨人精”,一起连蹦带跳地去了超市。,到了晌午,我们才买着糖,依依不舍得地走回家。
过了二十三,更忙,爸爸妈妈都出门去采购年货,只留了我们来打扫自己的小窝。
正月初一,爸爸妈妈就带着我们去姥姥家拜年,逛庙会。庙会里面有许多小贩卖食品和各种玩具用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还有赛马,赛骆驼的,只见他们很熟练地到达指定位置,迅速将缰绳一拉,立刻就改变了方向,向终点奔去。
正月十五,又是一个热闹的节日,街上的超市到处挂着各色各样的纸灯笼,有无色的,有彩绘的。这一天,家家户户还必须吃元宵,那滋味儿,别提多好了!
一转眼,便到了开学,我才依依不舍地收回了心,准备接着奋斗学习!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四
春节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在我的家乡——陕西,春节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就是人们常说过小年的日子。说是过小年,倒不如说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吃饺子,再要祭灶。所谓“祭灶”,就是祭拜主管人间善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和一年平安。傍晚,天一擦黑,连绵不断的鞭炮声就由远至近,由近到远,“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
过了二十三,乡亲们就更忙了。要准备好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以迎接正式春节的来临。养了牲口的人家都杀猪宰羊。家家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做年糕、买新衣,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
除夕夜,是全家人团圆的日子。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再一齐守岁到零点。
相比之下,正月初一就相对冷清了许多。店铺都关门了,人们都忙着回家过年,街上自然人就少了。在这特别的一天,早上起来,什么也别说,先吃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象征着“阖家幸福,相岁交子”。在这几天,大人们都要挨家挨户地串门拜年,小孩子则要向亲戚长辈们要压岁钱,全村上下年味十足!
正月十五闹元宵,煮一顿甜腻腻的汤圆,吃得一家人嘴上甜,心里也甜。这一锅圆圆的汤圆,包含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的美好心愿。
春节在正月十九就结束了,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而奋斗,一切都展现出新的气象!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五
盼望着,盼望着,灯笼挂起来了,春联贴起来了,春节脚步近了,春节味道浓了。
烟花,是小孩子们春节最爱玩。我喜欢那种没有响声“电光火花”,点燃后拿在手里,多像魔术师手里魔法棒啊!“电光火花”喷出火花就如同一个个顽皮小精灵,在空中跳跃着,嬉戏着。不过,那些调皮地男孩子可不喜欢“电光火花”,他们喜欢声音响亮、刺激“甩炮”。他们不时地从兜里掏出一只,用力往地上一甩,“啪”地一声大响。如果你正好从那儿经过,肯定会吓得一个激灵,那些“小调皮们”则哈哈大笑。当然,孩子们最喜欢还是大礼花炮。当礼花炮点燃,各种各样图案,五彩缤纷颜色就会呈现在空中。有礼花炮冲上天空如同花蝴蝶般纷纷扬扬洒落下来;有礼花炮冲上天变成了牡丹花、菊花,犹如花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还有礼花炮冲上天后变成大大“笑脸”,仿佛在向大家说:“新年快乐!”春节味道就在这烟花中绽放开来。
美食,是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火锅是家家户户都爱吃。肉丸、木耳、香菇、蔬菜在锅中沸腾着,翻滚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气腾腾地吃着,真是回味无穷。小孩们则一般喜欢吃年糕和冰糖葫芦。年糕软软,甜甜,拿起一块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令孩子们百吃不厌。红红山楂裹上一层糖,串在竹签上就成了美味冰糖葫芦。咬上一口,“嘠吱,嘠吱”地响,糖甜味和山楂酸味混搭在一起,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春节味道就在舌尖上扩散开来。
看春节晚会和走亲戚是大家春节期间传统活动。吃过除夕团圆饭,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热闹歌舞、幽默相声、高超杂技、神秘魔术让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正月里家家户户走亲访友,人人脸上洋溢着开心笑容,见面都相互说着祝福吉祥话儿。孩子们则对大人们伸出手,嘴里大声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然后一边清点着“战利品”,一边心里盘算着这笔钱是用来交学费呢还是买文具,玩具呢?春节味道就在这欢声笑语中弥漫开来。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无论你身在祖国,还是身在海外,春节味道永远烙在炎黄子孙心中!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六
春节快到了,街道越来越热闹。走到街上,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卖灯笼,上面画着各种各样的人物,比如嫦娥和后羿。街上也有画家,画的好像是真的。
有的卖春联,有的说“阳春天气新,盛世百姓安居。”。有卖鞭炮的,到处都能听到鞭炮声。听说有个小故事。
以前每年过年总有一个大怪物出来,所以人们很害怕,于是过年的时候人们用筷子敲着盆子,把怪物赶走了。人们认为,你不能总是敲脸盆。坏了怎么办?因此,人们发明了鞭炮。只要过年一过,人们就会放鞭炮。鞭炮声可以赶走怪物,怪物就不敢再来了,人也不怕了。燃放鞭炮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的新年习俗。街上也有人卖“福”字。过年倒贴“福”字,人们会说福倒了,说明这个家的福报到了。
快到春节了,但是街道真的很忙!
文档为doc格式。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七
眨眼间,一年又过去了,春天又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跟往常一样。不过今年似乎比往常更热闹一些。菜市场、超市、街道都是人山人海的。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十分热闹。
快到三十了,家家户户都在贴对联,我家也不甘示弱,。我贴对联,老爸挂灯笼,老妈蒸馒头。忙的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到了三十这天晚上,人们都要守岁,都不能睡觉,除了很小很小的孩子,他们一大早就睡了。大人们都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稍大一点的孩子都在放鞭炮、烟花。在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放爆竹,孩子们都回到屋里捂着耳朵。不仅要放爆竹,在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灯火通明。
到第二天,当宁静的街道被爆竹声打破,人们便开始串亲戚,要拜年,拜祖先。这些都不不是孩子们喜欢的事。孩子们要干的事是收压岁钱、放鞭炮。
晚上还要吃饺子,饺子里包了硬币,听老人们说吃到硬币的人在这一年里会发财致富,而且还会无忧无虑的。
这是我家乡的春节,热闹、愉快。你家乡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分享一下吧!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八
家乡的春节,数据哦餐桌上色香俱全的年夜饭;家乡的春节,是大门上贴着喜气洋洋的春联;家乡的春节是一堆堆炸响温暖气氛的鞭炮;家乡的春节是:
买年货。
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我们这儿的人便开始去买年货了。各家店子的门前,无论是小的卖烟酒的店铺,还是大型的超市,都挂上了红红的灯笼,显得喜气洋洋。
年货最主要的是干果、糖果之类的东西。花生、瓜子、豌豆、杏仁、核桃等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大瓶装的饮料,如可乐、雪碧等。
吃年夜饭。
过年是要吃年夜饭的。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除了是实在迫不得已不能回来,不然不管有多远,人们都要赶回来。年夜饭自然是很丰富的了。鱼、鸡、鸭、年糕数都数不过来。
想象一下,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有说有笑的,那是一场所么温馨的画面啊!
放鞭炮。
吃完年夜饭,就到了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时候了。因为马上就要放鞭炮了!大人们拿出事先已经买好的鞭炮,来到院子里。“啪嗒,啪嗒!”听这声音多清脆,多响亮!“哈哈!”听这笑声多爽朗,多开心!
拜年。
过完年和春节以后就要开始拜年了。这也是小孩子们很开心的时候,因为有红包!一进门,就可以听见大人们那开心的笑声:新年好啊!“然后把礼物送给被拜年的人,当然了,长辈们会发给晚辈红包。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习俗,可是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不同的过节方式。怎们样,我们家乡的过节方式够热闹的吧!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九
家乡是最温暖的港湾,家乡是最安全的避风港……我的家乡便是京西第一府――宣化。
你看它那青砖碧瓦,精巧秀丽,金龙玉兽傲视长空,飞檐翅角宏宇轩昂,它好似天工所造无人能比,这就是被誉为第二“黄鹤楼”之称的清远楼。清远楼成为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这三座城楼形成了古城宣化,它们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辽代壁画墓群、九龙壁、砖雕五龙壁等名胜古迹更是令我心驰神往。
在金秋时节,葡萄从一个个小绿球变成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牛奶葡萄,它是家乡的土特产。它以那碧绿般的颜色,香甜独特的味道吸引着人们,成为人们的美食。牛奶葡萄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之称的美誉。你看那葡萄架下那一串串多么诱人的葡萄,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是它哺育了古城人民。
宣化历史悠久,是一座充满着独特魅力的古城,而他展现出那特有的风采,使他好似镶嵌在塞北黄土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闪发出迷人的光彩。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十
我的家乡在塘溪,这里有一种特殊的美,虽然比不上城市花园里的姹紫嫣红,但是它有一种自然的美,朴实的美。
坐车绕过东钱湖就来到了老家塘溪,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坡的茶树,像微波起伏的大海。远处有几个茶农在采茶,这是一年的头茶,具有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的特点。
沿着山路往前走,出现了一条小溪,这条溪流宽两米,溪流常年不断,溪水清澈见底,小鱼儿在溪水中欢快地追逐、玩耍。
继续往前走,是一片宽阔的田野,田野里黄绿交错,黄色的是油菜花,绿色的是紫云英,犹如给大地铺上了彩色的地毯。田野的尽头就是我的家乡塘溪,现代化建筑和一些古老的木结构房屋交替地散落在山坳里,自然组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小村子。
村子的后面是塘溪大水库。我拾级而上来到大坝上眺望,水库真大啊,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重重叠叠山,郁郁葱葱林,弯弯曲曲溪,欢欢畅畅水,构成了家乡美丽的自然画卷,也养育出了朴实的人。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十一
“新年到,真热闹,大红灯笼墙头挂,倒贴的福字门上挂……”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在一阵阵的歌谣声中,我们迎来了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春节,也就是过年。其实在腊月二十以后,浓浓的年味儿就已经悄然散开。
在我们家乡,各种各样的风俗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家家户户都有的蒸花馍,小年过后,家里就开始张罗着蒸馒头,并不是蒸普通的馒头,而是象征着新的日子会蒸蒸日上的花馍。腊月二十五早上天还没亮,妈妈和奶奶就用前一天发好的老面开始和面,面醒好后,在爸爸的帮助下面很快就揉好了,随后就轮到奶奶大展身手了,奶奶已经带好老花镜,准备好了小梳子、小剪子、刀等各式各样的工具以及枣和黑豆等。大人们一边闲话家常,一边捏花馍。那劳动惯了的粗糙的大手,这会儿就像变魔术一样,切、揉、捏、揪……在言谈笑语中,一扎一挑,盘枣点豆,不一会儿,一个个活物自手中而出:跃跃欲蹦的兔、威风凛凛的虎、温驯善良的羊、引吭高歌的鸡,待醒好上锅急火蒸出,一个个白白胖胖,鲜嫩灵活,娇态可爱,常常诱惑得我想吃却又不舍得吃,纠结许久。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而家乡的风俗,更为这个隆重的节日添上了一笔重彩!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十二
我们长河是镶嵌在杭州湾畔的一颗明珠!谁都说我们家乡好,我也为自己是一个长河人感到骄傲!
长河长河美名扬,我们长河有美丽的贤江文化广场、江滨公园、体艺馆,有历史悠久的草帽小学、杨贤江故居……它们早已是我们长河人荼余饭后的好去处。每天清晨,鸟儿在枝头雀跃,当你还在梦中时,广场上却开始热闹起来了。年轻的大妈、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老奶奶们迎着朝霞,早已精神抖擞地在晨练了,他们和着悠扬的乐曲声,有节奏地打着太极拳、舞着剑,跳着扇子舞……他们正用运动向人们诉说着“最美不过夕阳红”。傍晚时分,孩子们散学归来,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正忙趁东风放纸鸢,那笑脸比三月的鲜花还要美,那笑声,比任何一首曲子还动听。
到了双休日,体艺馆一带一定是我们的孩子的乐园,门口的广场是孩子们的好去处,滑梯、跷跷板、单杠应有尽有,孩子们打几个滚儿,踢几脚球儿,尽情地玩耍、嬉戏着。旁边则是贤江图书馆,也许你还不知道吧,那儿的书种类齐全,你闲暇时可以在那儿小座,尽情徜徉于书海与书为友。眼睛疲倦了,你可以出来望望远,感受小桥、流水、蓝天、白云的闲适。生命在于运动,喜欢运动的你还到体艺馆里打篮球、打乒乓呢!
我们长河不但美丽富饶,还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都有编帽人”。这草编早已家喻户晓,长河的妇女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着各种花色各异的草帽,它们也早已飘洋过海,远销海内外。长河这方土地,一年四季,聚集八方游客。我们的家乡更因为出了大教育家——杨贤江先生而又多了一抹文化的色彩,他“脚踏一天星斗,手摇万里江山”的誓言激励了多少长河人。我们在坐的每一位贤江小学的学生,一定要发扬贤江精神,做个全面发展的好少年,为胸前的红领巾增光添彩!
“慈惠三北、溪通四海”,我骄傲,我是长河人!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十三
家乡有一座美丽的大山,家乡的山一年四季美不胜收。
春天,大山一片生机。小草从地上探出小脑袋,好奇地东张西望,想要把春天看个够。嫩竹也从地上钻出来,脱下一件又一件“棉衣”,似乎在说:“春天到了,春天的阳光可真舒服呀!”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飞来飞去,还不时地说上两句,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花好像听到了小燕子的呼唤,纷纷开出花朵,绽出美丽的笑脸。树枝叶抽出新的枝叶,那枝叶,嫩嫩的,绿绿的,真招人喜爱。小蜜蜂也忙得不可开交,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小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好像在庆贺春天的到来。
家乡的山真美,我爱家乡的山!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十四
我家住在农村,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春天鲜花朵朵,夏天西瓜诱人,秋天果园飘香,冬天雪花纷飞。那里就是我们孩子们的乐园。
看,春天来了,人们会在门前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丶凤仙、鸡冠花、大丽菊、他们都是依着时令的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到了夏天,香甜可口的西瓜熟了,一切开,又红又鲜的瓜瓤引得我的口水往下流,用鼻子嗅一嗅,又香又甜。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切开,我挑了一块儿最大的,一口吃下去,特别解渴。
秋天来了,最好玩的就是果园了。有一次妈妈带我去果园,我刚走到门口就闻到了苹果的香气,于是我就给妈妈说:“快走,快进去。”说完,我飞奔过去,来到一棵苹果树下。我抬头一看,一个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挂在高高的树上,微风一吹,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娃在向我招手,在向我微笑。于是我不顾妈妈的阻拦,爬上树,摘下来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大苹果,我一口咬下去,开心地说:“啊!真甜!太好吃了。”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大地一片洁白。小狗跑过去,印上几朵小梅花,小鸡走过去,画上几棵小草,那美丽的画面让我也不由自主地踩上去,点缀了几朵大花。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都令人神往。
四年级家乡的春节(优质15篇)篇十五
“我很想回家看看,可是我已是风烛残年。等我死了,我想把我的骨灰撒到我的家乡去。”这是漂洋过海的海外游子的遗愿。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我也不例外。我的家乡在农村,我是从小喝家乡水的水,吃家乡的饭长大的。如今我已十五岁,我从内心里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更要感谢家乡对我的养育之恩。
我的家乡是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记得我刚和妈妈从南京回来时,家乡的路是土路,如今,每个村都通上了水泥路。路变了,交通工具当然也跟着变了,以前上街赶集是“11路小汽车”,也就是靠两条腿跑,而现在已是电动车、轿车等一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家乡的路变了,交通工具变了,家家户户的房屋、家具自然也就变了。
我的家乡就是这样,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家乡。
我爱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