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写小学教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以下是一些小学教案的实用模板和写作要点,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一
教学目的:
1、通过让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以下材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把问题随手记录下来。
1厘米。
学生阅读后首先回顾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地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学生提出了质疑,主要问题有:
(1)数方格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
(2)不数方格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有没有一个通用公式?
(3)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求面积吗?
(4)转化成的这些图形跟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
(析: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里老师打破了学生等待老师提问的常规,要求学生把阅读材料作为学习主题,通过阅读提出问题,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
1.数方格的问题。
学生根据学习材料可以解答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老师接着问:有一个很大的三角形池塘,你来用数方格求它的面积。
学生小声笑了起来。为什么笑?老师问到。学生说数方格太麻烦了,池塘也不好划分方格。
嗯,看来数方格求面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
(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由数方格方法的局限性这一认识的困惑与冲突,有效地引发了学生探究面积计算公式的生长点,使学生有了探究发现的空间。)。
2.转化的问题。
你想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学生会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行吗?这时学生会有两种答案,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为什么不行?老师追问,学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必须转化成学过的,可以计算面积的图形。
师:三角形怎样才能转化成这些图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学具,通过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利用转化成这些图形来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
(析:这里把新问题转化成了老问题来解决,有效地把学法指导融入到了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了更广阔、更真实的自主空间,无疑有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学生操作,讨论,汇报。
1.转化的图形。
学生的答案有很多种,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把一个三角形沿高剪下拼成了正方形、长方形,还有把一个三角形沿中位线对折,两边也折转化成了2层的长方形。
2.解决转化前后图形间的关系。
(1)大小的关系。
(2)底和高的关系。
拼割前后各部分有什么关系?(指底和高)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师:思路真清晰,为什么2,谁还想说。
(学生依次讲拼成的长方形,正方形这两种情况)。
(3)公式推导。
生:底高2。
生:s=ah2。
(4)推导拓展。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组,你能通过一个三角形的转化来推导它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1:我是把一个等腰三角形对折,然后从中间剪开拼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底的一半,高是三角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
学生2:我是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上面对折下来,然后剪开,把它补在一边,拼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三角形的底,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所以也能推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
师:这个方法怎样,谁来评价一下。学生评价,太棒了。
(析:把探究的权利充分的交给学生,学生自由组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折、移、拼、剪,得到了不同的图形,虽然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法,但达到了同一目的,得到了正确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思维个性得到了发挥。)。
三归纳小结。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三角形的面积,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回去继续反思整理,写出你们的反思报告。
(析:课堂总结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更要关注用什么方法学,学后有什么感想,要有意识的促进学生反思:我还有什么疑问?打算怎么办?,把课后反思纳入到学习的系统连续的过程中。)。
总析:本节课有以下两个特点。
1.充分体现了问题意识的培养。
老师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即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当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后,新的问题接着出现,学生始终处于愤和悱及对问题的探究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奋点,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发展。
2.重视研究问题的过程。
这节课以思维训练代替了重复练习,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转化,然后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抽象概括推导出公式,没有通过太多的练习却获得了超常规的解题能力。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二
1、知识与技能:
(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拓展性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通过教学中的活动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教学课件、各种三角形。
1、猜谜语:。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图形名称)。
2、猜三角形。
3、引出课题。
师:为什么不会出现两个直角?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数学王国,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奥秘。(板书课题)。
2、猜一猜。
3、验证。
4、学生汇报。
(1)测量。
(2)剪拼。
a、学生上台演示。
b、请大家三人小组合作,用剪拼的方法验证其它三角形。
c、师演示。
(3)折拼。
师:有没有别的验证方法?我在电脑里收索到折的方法,请同学们看一看他是怎么折的(课件演示)。
(5)数学小知识。
5、巩固知识。
教师:为什么不是360°?
师:接下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来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吧!
1、看图,求未知角的度数。
2、判断。
3、如果一个都不知道,或只知道1个角,你能知道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吗?
(1)我三边相等。
(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
(3)我有一个锐角是40°。
4、求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准备:
小棒、记录表1、记录表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生:b没有封口c的两个端点没有连接。
师:看来要围成三角形这三条边一定要做到。
生:首尾相连。
师:那老师给你3根小棒你能围三角形吗?都这么肯定能围?
二、操作探究,引入新知。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整理)。
师:和他们小组结果一样的举手,不一样的举手。
生:2、6、8不能围成。
师:嗯,这里有问题了,我们先来标注一下。
那2、5、8这一组怎么没有围成三角形呢?
生:有两条边连不起来。
师:会围成什么样子呢?你的情况和我一样吗?到最后2和5这两条小棒还是没有连到一块,围不成三角形。(课件展示)大家再来看:2厘米加5厘米等于(7厘米)比下边的8厘米短。哦,这样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那2.6.8这三根小棒到底能不能围成呢,咱们再重新认真地围一围。
(同桌两人一起操作)。
师:好了,认为不能围成的请举手,认为能围成的请举手,赶紧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一看。你们还说围不成,这不是围成了吗?(展台展示学生作品)。
生:这个地方没连起来(学生到前边指)。
师:你们看见了吗?
生:看见了。
师:观察真仔细,这三条小棒没有做到首尾相连所以不是三角形。
师:仔细观察一下你围成的图形,认为自己围成的是三角形的举手。
都没有了,刚才还有很多,怎么现在没有了?
生:要不这边没连起来,要不那边连不起来。
师:那通过刚才的操作你的结论是。
生:围不成。
生:变成了两条线段。
师: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通过刚才的操作演示我们确定了2、6、8这一组确实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想一想,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课件展示)。
生:不一定。
生:与小棒的长度有关。
师:你们说的各不相同但是老师发现了你们都觉得与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有关,那到底怎样的三条边能围怎样的三条边不能围?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同学们对这个结果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没有。
师:那接下来你还想研究什么?
生: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生:上边这两条加起来和另一条边相等、上边这两条边加起来比另一条边短。
生:上边这两条边加起来比另一条边长。
(学生活动)。
生:我们组选的是5.6.8这一组。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发现两条边加起来都比另一条边长。
师:都是哪两条边呢?具体给同学们说一说。
师:也就是说这三条边我(随便两条边加起来都比另一条边长)。
是这样吗?我们看一下(课件演示)确实是啊,你们真棒,发现了这个三角形的秘密,那另一个三角形呢?谁发现了它的秘密?请你来?(展台展示记录表2)。
生:我们发现的和刚才一样,随便两条边加起来比另一条边长。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能不能说说只要这三根小棒怎样就能围成三角形了?
生:随便两条边加起来比另一条长。
生:三个。
三、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展示题目。
1、5cm4cm6cm能围成吗?
三个条件都符合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演示。
4+6的和大于5吗?5+6的和大于4吗?5+4的和大于6吗?
三个条件都符合,说明能围成。
2、2、4、6cm能围成吗?理由?会成什么情况。
3、这次老师要提高要求了,请你快速判断,行不行?
5、8、4cm。
师:又对又快,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三个算式。
师:他是看了三个算式,都是这样想的吗?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5+48。
师:他只看了一个条件。另外两个就不看了吗?为什么?
师:这个道理说得真好,看来咱们只看一个条件就可以了,看哪一个呢?
生:5+48。
5、6、9cm为什么?用的很好。
4、再来一个3、1、5cm能不能?为什么?会是什么情况?
生:任意选2条加起来。
师: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条路近?能不能用今天咱们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2条路线正好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第1条路线就是三角形2条边的和肯定大于第2条路线。
其实啊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三边关系解决问题,课后咱们同学要多观察。
练习题三。
生:7+1018。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现在老师就给你7cm和10cm这2根小棒,请你再给它配上一根小棒,让它们能围成三角形,除了可以是8cm和10cm之外,这根小棒还可以是多长?注意一定要是整厘米数不能出现小数,把你找到的小棒的长度写在练习本上。
完成的同学请坐好,谁来说说你配了哪些长度的小棒。
生:6、5、4、3、2cm。
生:2、3cm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2+7103+7=10。
师:好,我把2和3擦掉。谁还想说?
生:大于4cm的都可以。
师:大于4cm的都可以,同意吗?
生:不同意,举个例子。
师:好,谁还有补充。
生:小于17cm。
师:17cm能围吗?
师:只要小棒的长度从(4cm到16cm)就可以了。
四、课堂小结。
好了同学们课上到这已经差不多了,想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折叠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能力目标:进行操作、观察、分析、比较、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事实验证事物的能力,而不是用主观臆断事物的属性。
教学过程:
一、反馈作业。
2.师:刚才也有同学谈到其实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对称图形。老师说它们可以称为轴对称图形。
二、新课探究。
1.师:你能不能把一个等腰。
三角形折一折分成2个部分,使这2部分完全重合?
2.师:大家都可以这样做到,那么谁能指一指我们是沿着哪一条线对折才能使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吗?(学生指)。
师:我们把这条能使图形对折。
后重合的直线称为对称轴。(板书)我们通常用虚线来表示对称轴。(学生用虚线表示)。
3.学生探究。
师:你能不能用找到等腰三角形对称轴的方法来找一找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学生尝试)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找的?你找到几条?
(图形对折,是否完全重合)。
3.小结: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而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却一条对称轴也没有。
三、探究作业。
1.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也有对称轴,我请同学们回家去找一下,用剪刀和纸把它剪出来,看谁剪得最多。
2.想不出的同学可以问问现在5年级的同学,他们会给你们帮助的。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五
本单元系统地教学三角形的知识,内容分成五部分编排。
第22~25页教学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角形的高和底。
第26~27页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三角形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第28~29页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30~32页教学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其特征。
第33~34页单元练习。全面整理知识,突出三角形的分类以及关于边和角的性质。
教材中的思考题有较大的思维容量,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应用三角形的知识。编写的三篇你知道吗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制作雪花图案的方法和埃及的金字塔,能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丰富对三角形的认识。
1让学生在做图形的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形状特点和结构特征。
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三角形,本单元继续教学三角形的知识,教材经常采用活动体验的教学策略,即组织学生做图形,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特点,主动构建对图形的比较深入的认识。
(1)做三角形,感受边、角和顶点。第22页例题教学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分三个层次编写:首先呈现一幅宜昌长江大桥的照片,引起学生对三角形的回忆;然后安排学生每人至少做一个三角形并相互交流;最后讲解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
学生做三角形并不难,做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在第一学段都曾经做过,现在学生还可能剪、折、拼做三角形的目的不在结果,要注重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把精力放在建立边、角和顶点等概念上。所以,交流的时候要分析各种做法的共同点,如用三根小棒、三段细绳、三条线段才能做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小棒、细绳、线段必须两两相连,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和三个角。
(2)围三角形,体会两条边的长度和必须大于第三边。《标准》要求: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是新课程里增加的教学内容,第23页例题教学这个知识。首先,为学生提供四根长度分别是10cm、6cm、5cm、4cm的小棒,向学生提出问题: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然后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围不成三角形,并直觉感受这是为什么。最后通过比较每次选用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找到原因、理解规律。
例题的编写特点是不把知识结论呈现给学生,而让学生在做图形活动中发现现象、研究原因、体会规律。因此,教学这道例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课前作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长10cm、6cm、5cm、4cm的四根小棒。第二,课上要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小棒,充分地围,经历围成和围不成三角形的过程,并给学生提供思考为什么的时间。第三,要引导学生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用小棒围的时候,他们的直觉感受是如果两根较短的小棒的另一端能够碰到一起,就围成了三角形;如果不能碰到一起,就围不成三角形。这种直觉感受是必要的,但不是最终的。要在直觉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三根小棒的长度进行分析研究,这才是数学化的过程,才能在获得数学结论的同时又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想想做做第2题说出各组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里不需要动手围,只要运用已有的规律作出判断。第3题从学校到少年宫的3条路线中,走直的那条路最近,这是生活经验和直观比长度得到的结论。现在还要用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规律作出解释,因为在图中可以看到两个三角形。
(3)对图形量、剪、折,体会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第30页的两道例题分别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分三个层次教学:第一层次是通过学生量三角形边的长度,理解等腰等边的含义;第二层次是仿照例题示范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继续体会它们的边的长度关系;第三层次是给出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发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角的大小关系。其中第二层次的教学比较难。两道例题里茄子和白菜提的问题不同,前一道例题的问题是用下面的方法剪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因为学生容易看懂图文结合表述的剪法,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到两条腰是同时剪的,长度肯定相同。后一道例题的问题是你会像下面这样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因为学生不容易看懂教材展示的方法,教材希望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研究剪法、弄懂剪法。关键在找到那个红色的点,先对折又斜折是为了让三条边的长度都相同。
另外,想想做做第3题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引导学生从对称轴的两边完全重合这个角度进一步理解等腰三角形的两腰长度相等、两个底角大小相等。
2从已有经验中提炼数学概念。
在具体的感性材料里提取本质特征,形成理性认识是概念教学的渠道之一。丰富的感性经验与清晰地认识特征是建立正确概念的前提。
(1)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步理解三角形的高。第24页例题、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里的部分习题把三角形高的教学分成四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量出人字梁图形的高度是多少厘米。这里讲的高度还是生活中的高,是从上往下竖直的距离。虽然与数学里的高含义不同,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垂直的、最短的。设计这一步教学的目的是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营造认识三角形高的基础。第二步结合图形讲述三角形的高。学生对教材里的一段话,既要联系人字梁的高来体会,又要超越人字梁这个具体实物比较概括地理解。联系人字梁的高能降低理解概念内涵的难度,超越人字梁具体实物才能形成真正的数学概念。教材表述的是三角形高的描述式定义,描述了高的位置,描述了画高的方法。教学时可以把教师边画边讲与学生边描边体会相结合,重在对概念的理解,不要死记硬背。第三步通过试一试扩大概念的外延。数学里平面图形的高的本质属性是垂直而不是竖直,竖直是从上往下,垂直是相交成直角。例题教学三角形的高先从竖直的位置讲起,试一试举出各种摆放位置的、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以及不同边上的高,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全面地把握概念的外延,深刻地体会高与底之间的对应联系。第四步通过想想做做第1题的画高练习,进一步感受描述式定义,巩固对高的理解。其中最右边的是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学生在画高的时候能够体会到这一点。
(2)联系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分类。第26页例题让学生在给角分类的活动中体会三角形的分类。首先呈现了6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个三角形的每个角是什么角,并把观察结果填在预设的表格里。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表格里的数据信息,发现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有些三角形里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有些三角形里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从而引发可以给三角形按角分类;准确而精炼的语言总结了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最后还用集合图表达三角形的分类以及各类三角形与三角形整体的关系。
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要特别注意三点:第一,必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分类活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逐渐形成共识。第二,要扣紧概念的关键,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锐角三角形强调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只讲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从而掌握判断时的思考要点。如第33页第2题里左边和中间的三角形能确定它们分别是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因为在图中分别看到了1个钝角和1个直角。右边的三角形只看到1个锐角,不能确定它是什么三角形。第三,要用好第27页想想做做第4~7题,让学生在图形的变换中加强对各类三角形的认识。
3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里讲的了解不是接受和知道,而是发现并简单应用。
(1)第28页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采用了质疑解疑的教学策略,实验是策略的核心,是解疑的手段。
接着安排学生通过实验解疑,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角拼在一起,从拼成的是平角得出3个角的度数和是180。教材要求小组合作,剪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实验。因此,实验的对象有较大的包容性,实验的结论有很强的可靠性。学生会完全信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普遍规律。
(2)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想想做做巧妙地设计了两道辨析题。一道是第2题: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180,两块同样的三角尺拼成的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另一道是第3题:正方形内角和360,对折出的三角形内角和180,再对折成的小三角形内角和又是多少呢解答这两道题时,学生的思考会在180和360以及180和90不同答案上碰撞,碰撞的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普遍规律,不因三角形的大小而改变,不因拼、折等图形变换而改变。
另外,教材还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是根据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二是解释为什么直角三角形里只有1个直角,钝角三角形里只有1个钝角。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六
教材版本:
教学目标:
1.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3.通过探究过程,体验独立思考、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按角、边的角度,把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区别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区分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学段认识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直角。可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比较轻松和顺利。所以,教师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讨论,动手操作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形成概念。
教学准备:
白板多媒体,一副三角板,每个学习小组七个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之前都学过哪些角?
(2)屏幕上是什么角?(白板上有一个锐角,将角旋转至90度,至钝角,分别追问是什么角?)。
(4)你对三角形都有哪些了解?
2.导入新课。
(1)展示白板上的7个三角形,它们一样吗?什么都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系统思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给三角形分类的必要性。为下面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氛围的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独立思考,你准备怎么分类?。
(2)小组交流,按照你的想法把白板上的7个三角形进行分类。
(3)小组合作,教师深入指导。分好的同学交流思想。
(4)汇报分类结果。
a按角度分类:1号4号7号分为一类;2、5分为一类:3、6号分为一类。
b按边分类:1、2、3为一类;4、5、6、为一类。7单独为一类。
(1)学生说明为什么按角分把三角形分为三类?这三类各有什么特征?(教师及时板书重点内容)。
(2)根据这三类三角形角的特征,给三角形起名字。
(3)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锐角?最少有几个锐角?最多几个直角?最多有几个钝角?
(4)知识小结,及时练习。
让生随便画三角形,并说明自己画的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1)学生说明第二种分法的依据,你是怎么知道4号、5号、6号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而7号三条边都相等?(小组讨论、交流、操作、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具备了用尺子量、对折比较等多种线段、图形等对比的方法,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动手兴趣,提高操作能力。)。
(2)学生自学白板上的内容。并用三角尺说出对应的名称。
(3)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因特殊的边的关系而名,你们猜一猜,它们的角又有怎样的特殊性呢?(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5)汇报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里,角之间的关系,并说明验证方法。
(6)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既有结果的展示,更有过程的展示,让参与的同学都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愉快和成功。同时也教了其他孩子一种学习方法。
4.探究用图形表示三角形的分类(展台展示学生作品)。
(1)自学课本,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2)合上课本,自己在练习本上再画一遍关系图。
(3)用同样的方法,尝试把三角形从边的角度分类后的三类三角形的关系也用椭圆图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课本,发现知识,验证知识,总结知识,并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自学的方向、方法、目的,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让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三、课堂小结,知识拓展。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把7个三角形放在相应的位置。探究出被分为7类。并非如表格所示的9类。通过这个设计,让学生明确分类首先要确定角度,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严密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明确数学的严密性。)。
四、交流收获,总结质疑。
五、课堂小结。
在今天学习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想和大家共同分享?或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拿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板书设计:
按角分按边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锐角)不等边三角形(三边不等)。
直角三角形(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
钝角三角形(一个钝角)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七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2.使学生通过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法:实验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三种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
学具准备:三角形纸片若干。
教学过程:
说说我们学过的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三个角的度数。
(生画,量)。
现在请你注意报上两角的度数,老师就能迅速的说出第三角的度数,谁想试试?
(生报,师速答)。
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有什么法宝,能这么快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通过这节数学课的学习,你就可以揭开这个奥秘了。(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什么叫三角形的内角和?
生:我们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用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要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要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就要首行弄清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生:内是里的意思,内角就是三角形里面的角。
生:(边指边说)内角和就是将三角形里面的角相加的度数。
生:我还有补充。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个角相加的度数。
说的真好。我们来看自学提示:
1.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3.钝角三角形和内角和是多少度?
4.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下面打开书p145,自学开始。
汇报自学成果。
生:我通过度量得到p145的第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它们的和是180。
生:我跟他的结果不一样,我量的三角度数分别为565074它们的和是180。
生:我度量结果是179。
180。
生:老师,我也是这样折的。
师:请你到投影上演示一下。大家看他演示,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好。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贴三角形,板180)。
(贴三角形,板180)。
360。再除以2,就得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的方法太麻烦了,我将我手中的钝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再把它们的顶点重合,也组成了一个平角,就可以证明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了。
师:你真有创新精神,你们得出的结论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师:好。钝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那么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我有补充,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三类,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呼锐角三角形。我们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证明了这三种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所以可以得出上面的结论。
师:说的真好,我们给他鼓掌。(板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根据这个结论,如果知道了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度数,就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看投影。
在三角形中,1=78,2=44求3的度数。
迅速做出答案。
3=180-1-2。
=58。
生:老师,现在我也能根据两角度数迅速判断出第三角的度数了。
师:看来你已经掌握了老师的法宝了,谁来考考他?
(生考)。
师:你真聪明,我还要再考考你们。
(投影出示p146做一做)。
生:老师,三角形既然有内角,那一定也有外角了,什么是三角形的外角?外角和多少呢?
将三角形的一边延长,就得到了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外角是多少度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研究。
下面我们运用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几个小练习。(略)。
(生做,一生到投影上量,上下对照)。
2.抢答:
已知1,2,3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1)1=382=49求3。
(2)2=653=73求1。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1)1=50求2。
(2)2=48求1。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一生到投影做,其余在本上做)。
4.思考题。
你能根据书中p149的17题推导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吗?
(小组讨论)。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生自由说),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要勇于从事实中寻找规律,再将规律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八
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探索、归纳、应用”等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与验证。
量角器 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硬的纸板) 三角板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三角形,
师:对于三角形你有哪些认识与了解。
生:三角形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三角形。
师:介绍内角、内角和
三角形中每两条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生:三个。
师:这三个角的和,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你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我通过直角三角板知道的
生3:我预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度)
师:是不是向他们说的一样,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
二、自主探索,进行验证
师:你打算怎样验证呢?
生1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加一加看看是不是180度 生2:把三角形撕下来
生3:把三个角顺次画下来也可以
生4:拼一拼的方法
师:好!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 师:cai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要求:
合作探究:
1、每四人一组,每组至少选两个三角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
2、看那个小组验证的方法新、方法多
师:在巡视,并进行个别操作指导
三、交流探索的方法和结果
孩子们探索的方法可能有三个:
生1:一是用量角器量各个角,然后再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用这种方法求的结果可能是180度也可能比180度小一些,也可能比180度大一些。
生2:二是用转化法,把三角形中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生3:三是折一折,把三个角折在一起,折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四、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师:孩子们,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到底是多少度呢?
生:180度。
五、拓展应用
1、基础练习
2、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六、课堂小结
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九
教学目的:
1、认识红绿两种颜色。
2、将红绿进行分类。
3、体验游戏学习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装有红、绿两种颜料水的瓶子。
2、红色、绿色玩具饼干。
3、红色、绿色小毛驴。
4、红色、绿色标志。
教学过程:
1、布置场景。
老师在场景中准备好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红、绿两种颜色的小毛驴。
2、教师出示红、绿两色标志,请幼儿骑着小毛驴按照标志颜色分类排队,从而体会同种颜色排在一起的快乐。
老师:你的小毛驴是什么颜色的?你把它骑到什么颜色的标志后面了?
幼儿认识颜色标志,幼儿把自己的小毛驴骑到颜色标志处排队。
游戏一:颜色集合。
红色集合:幼儿把装有红色颜料水的瓶子送到红色小毛驴后面。
黄色集合:幼儿把装有绿色颜料水的瓶子送到绿色小毛驴后面。
游戏二:给小毛驴送饼干。
小孩小孩真爱玩,走一走,跳一跳,请把红色的饼干送给小毛驴吃。
小孩小孩真爱玩,走一走,跳一跳,请把绿色的饼干送给小毛驴吃。
教学总结:
活动中幼儿以亲历亲为的方式学习,体验游戏学习中的乐趣,同时学会了将红绿两种颜色进行分类。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十
教学目标:
1.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经历拼一拼、移一移等操作活动,探索、归纳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能力,积累活动经验。
3.渗透模型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理解两条线段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义。
教学资源:
小棒、多煤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课件)主题图。小明上学,你猜他会走哪条路?这条路与其他两条路相比有什么特点?(中间这条路直直的,是一条线段,上面哪条路是两条线段组成的,下面这条路是一条曲线。)小明为什么走中间这条路?(这条路最短)课件演示:三条连线比较长短(师: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2.实物展台上放三根小棒:
现在这样围成三角形了吗?谁来围一围?刚才没围成三角形,现在就围成了,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二、操作演示,观察发现。
1.(课件出示四根小棒)有四根小棒6、5、3、2(单位:厘米)。
2.任意取三根摆一摆三角形,会有几种情况?
3.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并填写好学习单,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
4.组织全班交流:学生边说,老师边课演示。
第一种情况:6+5>3,6+3>5,5+3>6;
第二种情况:6+5>2,6+2>5,5+2>6;
第三种情况:6+3>2,6+2>3,3+2<6;
第四种情况;
5+3>2,5+2>3,3+2<5。
5.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cm)。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十一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尝试着将数学文本、课外预习、课堂教学三方有机整合,在质疑、解疑、释疑中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因此,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特性和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1、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具体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十二
1、使学生能够在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的情况下,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2、通过撕拼、折叠、测量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等于180度。
量角器、剪刀、小组活动记录表(15份)、各式各样的三角形(3锐,2钝,2直,15份)、灯谜3条、大信封(里面装有2锐、1直、1钝形大,后粘有双面胶)、几何画板、五边形的图、剪用的大三角形(色浅,画出角的符号)、黑色水彩笔等。
(活动目标:1、明确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通过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等于180度。)
活动一:探究与发现
三角形的三个角是哪三个角?谁能到台上来指一指?(师画出角的符号)我们把这三个角称为三角形的内角。(板书:内角)三个内角的总和称为内角和。(板书:和)你怎么知道三角形三个角的内角和就是180度?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吗?量一个就能说明它的内角和是180度吗?(生答:测量等)
果填入小组活动记录表中。
四人小组活动:师巡视。
除了量的办法,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交流、反馈:你们用的是什么办法?发现了什么?(注意学生评价,操作+表述,投影学生的活动记录表)
生1:我用的是测量的办法。
(师适时板书,尽量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测量的结果。真不错!
还有谁也是用测量的办法?测量的是什么三角形?还有吗?
哗!大家测量了各种类型的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为什么大家用测量的办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度数和不同)
学生反馈:因为存在误差。
电脑演示。(解释角的问题)
小结:三角形三个角的内角和是180度。
谁还有不同的办法也可以验证?
生2:我用的是撕拼的办法。(提示:可以将3个角撕下来,拼拼看)你是在怎么做的?上台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这个办法行不行?你们也试着做一做。
生3:我用的是折叠的'办法。
请你也来给大家说一说。(折叠后画出角的符号)
这个办法行不行?你们也试着做一做。
对于撕和折的办法,你觉得怎样?
评价学生发言: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用量、折、拼的办法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猜想。(板书: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这真是个了不起的发现!老师真的非常佩服你们这种大胆质疑的勇气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活动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并能根据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活动二:试一试
1、基础训练。
(1)老师这里有一个三角形,你能求出其中一个角的度数吗?这是书28页的“试一试”,请同学们打开书,独立完成。
学生反馈:角a是多少度?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什么办法吗?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另一个角的度数。
如果是直角三角形,那么两个锐角的度数和等于90度。
(2)直角三角形的度数,同学们都算对了。老师这儿还有三个三角形,比比看谁能最先算出角的度数,直接写在书上。请打开书29页,完成“练一练”第1题,你是怎么想的?(把书合上)
2、剪三角形。
3、学生反馈。
小结:只要是三角形,不管它的形状、大小,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4、知识拓展。
刚才同学们知道了三角形(也就是三边形)、四边形(也就是长、正方形)内角和是多少。用同样的办法,你会求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吗?(投影五边形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自己去研究。把你们重要的发现,写成数学小论文,寄给报刊杂志社的叔叔阿姨们,相信他们也一定也会佩服我们同学的发现。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十三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了解全等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体会图形的变换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意识。初步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围绕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一中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给出三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找出它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进面引入本节问题的主题,强化了本课的中心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经历理解性质的过程。,体会图形的变换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提供学生发现规律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十四
2.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1来解决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教学思想.。
4.通过相似性质的学习,感受图形和语言的和谐美。
先学后教,达标导学。
1.教学重点:是性质定理1的应用.。
2.教学难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与性质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1课时。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复习提问]。
1.三角形中三种主要线段是什么?
2.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3.什么叫相似比?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下面我们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质(见图).。
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十五
教材第63、第64页的内容及第65页练习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题。
1、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方法,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通过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折、剪等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的特征,对三角形准确的地进行分类。
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图形。
一、情境导入。
师:如果让你把班里某一个小组的同学分成两组,你将如何分组呢?
(学生回答)。
师: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两种方法,按边分或者按角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例5.
生1:通过测量发现,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师: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
(课件出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图)。
3、认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图)。
生:通过测量发现,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最长。
4、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课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图)。
师: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会发现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师:在数学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等腰三角形的底,两腰的夹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边三角形中,三条都相等的边都叫三角形的边。
6、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说说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
生: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师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认识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两个角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在数学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种。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哪一组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类的成果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板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按边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边分类,也可以按角分类。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
生:分类。
师: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为运用了分类方法,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井井有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书设计。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十六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重点。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回顾与思考、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应用、课堂小结、探究拓展思考、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回顾与思考。
1、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如何表示一个角?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举例,并观察图片.
第三环节三角形概念的讲解。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边角的表示方法.并出两道习题加以练习,从练习中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注意事项.
第四环节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十七
教材内容较多表现的是生活中找到的三角形及三角形的运用,如:船帆、三角形的地砖图案、北京故宫角楼、滑梯和埃及的金字塔等。通过学生观察和寻找周围的三角形,让他们发现生活中三角形的众多存在和作用,让学生能发现三角形的异同,比较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给人不同的感受:尖头向上的三角形显得稳定、坚硬;倒立的三角形给人危险和锐利的感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物体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并尝试用一种方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启发学生说说、猜猜、看看和画画,让学生找到三角形,了解三角形并巳。画画三角形的物体。
1、认知目标:寻找、发现和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发现它们的异同,体会不同三角形给人的不同感觉。
2、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用画、剪、撕、帖、折等多种手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和积极创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
寻找、发现和观察三角形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
采用不同的手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添加细节组成有趣的画面进一步来美化生活。
1课时
教师准备:准备三角形生活用品或图片、三角形的作业纸、绳子。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a.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吗?
b.出示三角形的纸片,教师补充三角形的特征。
c.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且把它们表现出来。
启发学生了解、寻找、观察三角形:
a.教师出示不同三角形形态的图片,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三角形。
和大师一起画三角形:米罗、毕加索。他们两个都是大画家。
b.为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带领他们来到操场开展活动:请学生们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和其他同学合作表现出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由此感受不同三角形给人产生的不同感觉。
c.在学校中、教室中寻找有趣的三角形:红领巾、三角尺…
d.欣赏课本中古今中外典型的三角形物体:建筑、玩具、设施等。让学生们更进一步地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作用,从而产生表现三角形物体的欲望。
猜猜看:滑梯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a.出示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b.教师示范:在实物投影仪上画三角形。讨论:你们还有什么手法来表现三角形的物体呢?激发学生表现的兴趣。
c.出示图片:用多种手法表现的有趣的三角形物体:色彩画、剪贴画、线条画等。
d.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们在三角形的作业纸上制作:剪贴或绘画等。
小组合作,把三角形的作业“串”在绳上作彩旗,既展示作业又装饰教室。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十八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因此,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多媒体课件、学具。
一、激趣引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生2:三角形有三个角……。
师:请看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师: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这里,有必要向学生直观介绍“内角”。)。
(二)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
师:请同学们帮老师画一个三角形,能做到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
生:能。
师: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师:有谁画出来啦?
生1:不能画。
生2:只能画两个直角。
生3:只能画长方形。
师(课件演示):是不是画成这个样子了?哦,只能画两个直角。
师:问题出现在哪儿呢?这一定有什么奥秘?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揭示矛盾,巧妙引入新知的探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请看屏幕。(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课件闪动其中的一块三角板)。
生:90°、60°、30°。(课件演示: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
师:也就是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它们的和怎样?
生:是180°。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90°+60°+30°=180°。
师:对,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课件演示另一块三角板的各角的度数。)这个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生:90°+45°+45°=180°。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什么?
生2: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1.猜一猜。
师: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180°。
生2:不一定。
……。
(1)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师: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
生: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师:哦,也就是测量计算,是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研究吧!
师: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每种类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验证,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课前每个小组都发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2)小组汇报结果。
师: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生1:180°。
生2:175°。
生3:182°。
……。
(三)继续探究。
师: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
生1:有。
生2:用拼合的办法,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十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51~54页主题图、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第1~5题。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木条制作的长方形和三角形、不条、三角板等。
一、游戏导入。
1.请两位学生到黑板前学交警指挥交通车时的各种动作姿势。
2.指名两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刚才所观察交警的手与手、手与身躯构成的角。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形状是三角形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后,你想探索三角形的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板书:意义、特征、特性。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三角形的意义。
1.学生用小棒任意摆出一个三角形。
教师出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图形:
学生讨论三个图形,是不是都是三角形?为什么?
刚才大家在判断上述三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时,都注意到三条线段,围成等这些重要条件(板书:三条段、围成),谁能说说什么是三角形吗?(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练习。
(1)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2)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二)探索三角形的特征。
(1)虽然三角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谁能说说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分组讨论)。
(2)小组指定代表说说讨论的结果。
板书:边——3条。
角——3个。
顶点——3个。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三角形的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
多媒体出示三角形,让学生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4)学生指出三角板上的边、角、顶点。
(三)探索三角形的特性。
多媒体出示电线杆、自行车、货柜架等实物图,让学生指出其中的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分组讨论后,指定学生回答)。
这说明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稳定性)。
举出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哪些部位是做成三角形的。
三、练习。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2.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三角形。
4.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特性?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探讨了三角形的哪些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二十
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内角和。
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
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2、三角形的稳定性。
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
3.4.53.3.32.2.63.3.5。
为什么?
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
1)三边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
3)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
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活动三:提高题。
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交流——汇报。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交流讨论——汇报。
四、综合练习:
复习目标:
1、通过讲评练习使学生对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更清楚。
2、熟练画出三角形的高和底。
3、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的分类,以及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来求三角形的各角,特殊三角形的求角度。
1、复习概念:
概念: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4、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2、练习讲评:
(一)在钉子板上画指定的三角形。
注意:画的时候为了准确,需要画在钉子之间。
(二)填空:
1、一个三角形有()条边、()个角和()个顶点。
2、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来分,可分为()、()(|三类。
3、三角形按边的长短来分,可分为()、()。
注意:基础概念题,主要是给学生对知识做个梳理。
4、5、6、题主要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来计算角度,除了方法外,还要强调细心计算。
(三)判断:
1、2、3、4、5都为概念的延伸题,要求学生要记忆。
6、7、8为多项选择,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公式、概念灵活做题。
(四)画高:
注:重点也是难点,放慢速度,让学生用幻灯展示作业,大家来评一评做对了没有。
学生说一说画高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1、用三角板画垂线,用虚线。
2、要标上垂直符号。
(五)计算。
1、在三角形中角1=136度;角2=29度;角3=?
2、妈妈买了个等腰三角形的风铃。它的一个底角是25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3、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5度,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注意:强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023年小学数学三角形教案(实用21篇)篇二十一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但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未曾探索,本课将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理解任意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材中,例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找出三角形,并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做一个三角形,从而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进一步抽象出图形,形成三角形的初步概念。例2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在操作中体会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想想做做”安排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积累知识经验。
(二)目标定位:
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性,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主要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结合老师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探索发现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具体分为以下四部分展开教学。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多媒体出示李老师上班路线和三个地点,配合及时演示,提问:李老师还可以怎样走?这三个地点和路线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从而揭示课题。
第二部分: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见到过的三角形,通过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使生活数学化。
(1)让学生利用学具盒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制作一个三角形,然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交流反馈时,我重点针对学生用到的两种不同的小棒围成的三角形进行反馈,通过提出:后面一种小棒搭成的三角形你是否满意,应该怎样才是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围成”,使学生对此印象深刻,为后面的归纳三角形的定义埋下伏笔。
(2)学生们通过观察小组同学展示的形状各异的三角形,获取大量表象认识,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画三角形,抽象出三角形图形,从而发现各种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都具有相同的特征,随着学生的不断发现,完善并形成了三角形的初步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