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海蒂读后感篇一
寒假终于到了,可是最近下雨,不能进行室外活动,也不能玩游戏机,因为爸爸不给我玩的。我灵机一动,对了!我可以看《小天使海蒂》这本书啊!
虽然书名里有“小天使”三个字,可是海蒂不是真正的天使。她是一个聪明、活泼、纯真和善良的姑娘,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幸福与温暖,就像一个小天使一样。所以“小天使海蒂”这个名字我觉得很适合这本书。
第十一集“出现幽灵”,当我读到这个标题时,我还真以为有幽灵出没呢!要知道我什么都不怕,就怕幽灵。读到后面我才知道,那是梦游的海蒂,真是吓了我一大跳呢!
在第二十集里“小姑娘成功了”,说的是克拉拉学会走路了。我比海蒂还要开心呢!
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人要坚强,有什么愿望可以告诉家人,也许他们可以帮助你。读书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啊!
海蒂读后感篇二
《海蒂》这本书是由瑞士的女作家——约翰娜·斯比利书写而成。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海蒂的小姑娘,因为父母双亡,所以被姨妈带到了独自一人居住在阿尔姆山上的爷爷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海蒂与爷爷之间深厚的亲情,以及海蒂与住在福兰多托的小姐克拉拉,阿尔姆山上的牧童彼得之间真挚的友谊。
海蒂在阿尔姆山上住了几年后,就被她的姨妈接到了福兰多托的一个大户人家。可是,离开家乡的海蒂在不久后就得了严重的思乡病和梦游症,因为这是无法用药医治的病,所以,可怜的小海蒂便被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大夫克拉森送回了家乡。虽然小海蒂在福兰多托的大户人家那里生活了几年,但小海蒂并没有滋生虚荣心,养成嫌贫爱富的坏毛病,她对爷爷和邻居们依然是那么的热情,热心,乐于助人,小海蒂没有忘记要感恩亲人,感谢上帝,小海蒂依然爱着阿尔姆山上的一草一木。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家的一个邻居,她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当她放假时,她便会回到家中住几天。在这期间,她总是抱怨:家里的床太硬了,电视屏幕太小了,家里装修的不好看等等。她一点儿都没想到要感激父母给她的一切。
回到家乡的小海蒂,每天帮助彼得学习,让他改掉了不爱看书,不爱学习的坏习惯。当海蒂在福兰多托唯一的朋友——大户人家里的那位体弱多病的朋友克拉拉来到阿尔姆山上修养身体时,可爱的小海蒂和她的爷爷热情的迎接了她们,并答应让克拉拉在休养身体的这段时间,住在他们家,克拉拉欣然同意。在白天,小海蒂和彼得便扶着克拉拉教她走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后的几个星期里,克拉拉终于学会了走路。
海蒂读后感篇三
天空是纯净的蓝,云朵是柔顺的白,草地是透出淡淡鹅黄的绿......《海蒂》把我带到了环境幽静的高山上,我不由得细细回味着这本书令人温暖的种种细节。
五岁的小海蒂被小姨送到顽固孤僻的爷爷家生活,她使爷爷变得开朗起来;她认识了好朋友彼得的外婆,使孤老的外婆感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她到谢思曼府作伴读,让孱弱的克蕾拉有了生活的勇气,学会站立、行走,恢复了健康......海蒂就像是一个小天使,处处撒播着爱的种子。
那个可爱清纯的小女孩在山上蹦来跳去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常会不经意地想,或许,她现在正在捉蝴蝶呢!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在我们的不经意间,猛然回头一看,已过数年。我们已离天真幼稚的年代越来越远,孩子,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做事的标准,我与它至今为止还不曾分开过,却无以前那般熟悉。我们成长的印记,就像是树的年轮,一圈又一圈,离中心愈来愈远了。记得小时候,一心盼望着可以快快长大,可现在,又开始怀念那纯白年代的静好,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无拘无束!
人是一定要长大的,但是童心是可以不变的。其实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保持那份纯真。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间小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孩子,我们只要用善良、纯洁这把钥匙打开房子的大门,就能像海蒂那样幸福地生活在水晶里。
我总是把自己隔在一堵无形的墙边,墙的名字叫做好孩子。我也爱玩,但玩到尽兴的时候,我总会提醒自己:“要收心了,不能忘记,我要做个好孩子!”现在我明白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好孩子也可以玩,但是要适可而止。我发现,原来把我紧紧绑住的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所以,我要好好做一个孩子,愿所有和我一样正处于孩子年龄的人,都面带微笑,保持纯真!
海蒂读后感篇四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可以带他环游世界。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他的心灵得到净化。在我看来,书就是我成长路上的伴侣,我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它的字里行间得到解答;一本书就像是冬日里挂在天上的暖阳,散发着它奇妙的光辉。
这个周末,我懒散的躺在床上,任阳光肆意射进我的房间。阳光照着我的书架,我的书,我随着阳光的脚步慢慢走到书架前。回想起之前趴在书桌上津津有味地品着一本又一本的书,积累一点又一点的知识的情景,我不禁噗哧笑出了声。
我踮起脚尖,从书架上抽出《小天使海蒂》这一本书,这是我痴迷了一整个小学阶段的书。那时,我每次回到家看到这本书,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总是趁写作业的时间偷偷从书架上取下这本书,在书面上抚摸个不停。
我从不识几个字的一年级,一直看到了小学毕业。这书是我阿姨给我的生日礼物,第一页上有她的签名还有她写的“祝张乐怡生日快乐”。我就很幼稚的在油皮纸上一遍又一遍临摹着这几个字。写得不怎么样,却还是一脸自豪。
一次心血来潮,我把这本心爱的书带到了学校,上学前一天晚上,我把它装进书包。上学路上我一遍又一遍的摸着书包。像是电视里军人传送重要文件似的,一脸严肃。我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学校。
“在学校要好好读书。”妈妈说。她看着我,也跟着严肃起来。
我点点头。像小鸡啄米一般,逗笑了妈妈。
“叮铃铃铃玲玲”
上课了,老师捧着一大叠试卷,走进教室。推了推掉到鼻尖眼看就要掉下来的眼镜。透过眼镜镜片老师的眼神让我知道——要考试了。
我看向书桌的抽屉,仿佛海蒂在为我加油。我像是打了一剂强心药,摆出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伴着海蒂给我的信念,这次考试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放学后,同学们追问我成功的秘笈,我嘚瑟地举起了《小天使海蒂》这本书。同学们都很好奇,争着要看这本书,一不小心把书扯破了。我抱着书,非常伤心。但是看到同学们愧疚的面孔,我又强挤出笑容,摇摇头说了声没事,就自己捧着书回家了。路上有一颗小石头绊到我了,这使我原本郁闷的心情更加低落。
一到家我就跑进书房,翻箱倒柜找出胶水。我先按照页码把书叠了起来,细心的在接口处挤上一点儿胶水,又把多余的胶水刮掉了。
第二天一起床。《小天使海蒂》又在书桌上迎接着新的一天。我就打起精神,立马起床洗漱。
这本书陪伴了我整整六个春秋。然而,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六个春秋,它的故事将时刻影响着我的成长,它的信念激励我跨过人生的每一道坎坷。
海蒂读后感篇五
我读的这本书的名字叫《小海蒂》,写这本书的作者是瑞士女作家约翰娜·斯必丽,这本书之所以很出名是因为这本书生动形象的塑造了一个叫“海蒂”的小姑娘,他的行动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使他们有很大的改变。让读者也深受感动。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天真烂漫心地善良的叫海蒂的小姑娘,她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又乐善好施,帮助他人,年纪虽小却有着一种非常感人的魅力。正是在她的真挚情感的感化下,饱经沧桑、心情抑郁、性格孤僻的爷爷重新燃起了生活之光,也正是在她的爱心的帮助下,体弱多病的克拉拉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坚定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而最终重新站立起来。海蒂的那个外表冷漠、内心善良的很有个性的爷爷,用山里人特殊的方法去教育海蒂,而海蒂则用纯真的爱,温暖了爷爷冷却了的心,改变了他孤僻而冷漠的性格。书中还讲述了一个喜欢放牧玩耍、不爱学习的牧童彼得和他那渴望美好生活令人怜悯的瞎奶奶的故事,在海蒂的影响下彼得逐渐喜爱学习,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彼得的瞎奶奶从海蒂的关怀中,获得了欢快和乐趣。
海蒂,真是人们的榜样,具有许多人没有的高尚品质,比如宽容。还有连天地都包容不下的爱。我最喜欢的一章是“在爷爷的家里”,这章里写了海蒂用她的真挚情感终于打动了爷爷,使我非常感动。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想想当今社会,人们的情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新婚不久的两人,因为一点矛盾,越弄越厉害,最后不欢而离,还有两个朋友之间,动不动就绝交,一点朋友之间的友情都没有。哪像《海蒂》中的主人公的品质,用爱感化别人,宽容,唉!愁得慌!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遇到矛盾,要用爱感化,不能盲目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