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是幼儿教育的最早阶段,标志着孩子正式踏入学校生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适合幼儿园小班的活动和教育内容,供大家参考。家长和老师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活动进行。比如,可以带孩子们到室外进行野外观察和探索活动,让他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四季的变化。又比如,可以给孩子们准备一些简单的手工材料,引导他们进行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故事和儿歌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激发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才能。希望这些活动和教育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快乐成长。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一
能欣赏元宵花灯的造型,色彩,图案的美,感受节日的气氛。
经验准备: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参观大街,或公园的元宵彩灯。
环境准备: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元宵彩灯,把活动室一角布置成元宵彩灯。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健康社会艺术彩灯》。
1、参观元宵彩灯,欣赏各种各样的彩灯,感受彩灯的造型色彩图案美。
引导幼儿观赏"元宵彩灯展",鼓励幼儿自由交流:你觉得哪个彩灯漂亮?为什么,?
2、幼儿从彩灯的造型、色彩、图案等方案等方面观赏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彩灯。
请幼儿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彩灯并出示相应的彩灯;教师帮助归纳与小结。
3、组织讨论。说说对元宵彩灯的认识。
请幼儿互相介绍。说说自己对元宵彩灯的理解。
4、介绍元宵节街上挂满彩灯的寓意。
结合幼儿的回答。并简要小结:元宵节挂上各种各样漂亮的彩灯。大家共同欣赏。感受过节的快乐。彩灯象征着祥和美满快乐吉祥。
5、自己做彩灯。
引导幼儿操作《彩灯》教师给予指导。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二
1、通过全园主题会,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意义以及主要的风俗习惯,感受元宵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积极参与主题会的.准备和庆祝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3、大班幼儿乐于与弟弟、妹妹交往并关心弟弟、妹妹,乐意与同伴分享食品和快乐。
1、张贴海报,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
2、举办幼儿自制花灯展,开展自制花灯评比活动。
3、展出能反映幼儿不断丰富元宵节经验的资料和照片。
4、排练舞龙、踩高跷、划旱船等节目。
5、自制、品尝元宵的各种材料和工具。
1、锣鼓队、腰鼓队进场,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在《金蛇狂舞》的伴奏下,师幼进行舞龙、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表演。
3、知识竞答活动。
4、宣布制作花灯的评比结果,为获奖幼儿颁奖。
5、文艺表演与游戏、猜谜活动穿插进行。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三
各班教室。
音乐、面团、花灯、邀请家长代表8位。
1.了解元宵节时一些主要的风俗习惯。
2、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看花灯、猜灯谜,是为了庆祝一个节日,你们知道吗?
教师:元宵节不仅有看花灯、猜灯谜这些好玩的活动,还有好吃的食品,猜猜是什么?教师结合幼儿用书小结:每月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时中国传统的节日。在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要玩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教师:今天我们班开灯展,每桌上都有许多盏花灯,我们去看一看吧。可以拿起来看,但是要注意轻轻拿,轻轻放回去。
幼儿自由观赏各组的花灯,教师巡回观察,从颜色、形状或玩法方面加以提示,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描述看到好花灯,初步了解花灯的外形特征和名称。
请幼儿分别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看到的花灯。
教师:灯展结束了,请小朋友上位。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刚才看到了哪些灯?教师将幼儿说到的不同种类的灯拿到展示桌上排一排,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灯。
教师:猜猜,我们要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元宵。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呢?怎么做?家长揉面,幼儿观察揉面的姿势并模仿。
教师:瞧,我们元宵出锅啦!洗洗你的小手,吃元宵。
活动优点:
1、活动的气氛比较热烈,孩子们参与度很高。特别是自己搓元宵,在搓元宵后的品尝元宵,孩子们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比较满意。
2、有家长的参与,活动进行的比较有序。
3、这样的活动很适合小班幼儿,通过赏灯一系列的活动更清楚地了解到元宵节这个民族节日的风俗,活动环节也是一环套一环。
活动不足:
1、在介绍花灯时孩子们有些胆怯,应该事先让孩子们有所准备就不会那么突然了。
2、在煮元宵的等待环节有些空,可以安排一些内容,而且元宵下的比较慢,中间活动的衔接就不够紧凑了。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四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等。
1、橡皮泥。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一、引入主题(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二、元宵的来历。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腼老师要考考你们。
1、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
2、元宵节的时候,人们有什么习俗?(挂灯笼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踩高跷舞狮子)。
小朋友们真聪明!
老师讲述:元宵的来历。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三、说说元宵。
2、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用橡皮泥来代替糯米粉,练习做元宵,好不好。
四、制作元宵。
1、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小盘子里,比比看哪组做的汤圆多,做的好看。
2、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五、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五
活动目标:
1、引起幼儿的谈话兴趣,萌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2、鼓励幼儿勤观察、大胆发言,体验与同伴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广饶文化广场变化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咱们的广饶文化广场上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么?
幼儿:广场上挂了好多的灯笼;
幼儿:有鱼灯、还有孙悟空呢?广场的大柱子上都挂满了灯笼,还有……。
(孩子们的谈话欲望调动起来了,他们相互谈论着,高兴的表情挂在小脸上。)。
二、给予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机会。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给全班的小朋友详细的讲一讲呢?
(孩子们积极的举手,来前面把自己的新发现与大家分享。)。
三、总结。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挂灯笼么?
教师引出元宵节,告诉小朋友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人们赏灯、猜谜、吃元宵、放烟花等非常热闹,激发孩子们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赏灯的兴趣。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六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让幼儿参与每个环节,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
3、幼儿与老师、家长合作,让孩子感受节日的浓烈氛围。
幼儿园
1、幼儿园:
(1)将幼儿和老师制作的灯笼布置在园内。
(2)准备灯谜和各种小礼物。
(3)准备元宵节相关儿歌、资料和图片供幼儿欣赏和了解。
(4)准备汤圆和班级做汤圆的米面和馅。
(5)元宵节或喜庆音乐,猜灯谜时播放,烘托气氛。
2、老师:
(1)做好元宵节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来历;提供视屏和图片让幼儿了解元宵节习俗;按要求教会幼儿一首元宵儿歌。
(2)安排布置亲子制作元宵花灯活动,并布置好各班级兑奖台。
(3)各班级准备一个稍大一点的煮汤圆的锅(电磁炉或电饭锅),并提前学习如何做汤圆、煮汤圆。
(4)协助做好元宵节活动家长邀请工作,要求每位幼儿家长都能参加。
(5)班主任在幼儿快吃完汤圆时,到操场做兑奖准备(兑奖台、班级名称牌、礼物、印章、班级幼儿名单、谜底提前准备好)。
(6)收集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花灯的照片,和亲子共同收集的元宵节图片资料。
3、幼儿家庭:
(1)幼儿和家长在家查阅元宵节相关资料,了解元宵节风俗习惯,欣赏全国各地是如何庆祝节日的。
(2)亲子共同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
(3)将搜集的元宵节资料图片、制作花灯的照片提供给老师。
1、伴随欢快音乐迎接家长来班参加活动
2、元宵节常识介绍
3、观赏元宵节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资料、制作灯笼的照片和图片
4、亲子做元宵。包括亲子洗手、发放材料、学习制作汤圆、亲子制作汤圆、下锅煮汤圆(此环节分钟)
5、煮汤圆,唱儿歌。在煮汤圆的时间,幼儿表演元宵儿歌,并洗手入厕,做好晚餐前的准备(注意:厨房也会为幼儿准备汤圆,端上来之后,将班上煮好的汤圆倒入厨房煮的.汤圆一起,发放给幼儿)
6、猜灯谜活动
(1)班主任需要提前下来,到自己班级区域等家长解答谜底。
(2)幼儿与家长一起猜谜,猜中后,到本班老师处报谜题编号核对谜底(不要摘下谜题,只用记住谜题编号)。
(3)猜中一题,给幼儿手背上盖章一个。
(4)集齐个印章可以到班主任处兑换奖品一个(老师做好记号,一人只能兑换一个奖品)。
(5)兑换完奖品可自由活动也可放学回家。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七
活动时间:
201x年2月22日上午。
活动地点:
三楼多功能教室。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感受过节的快乐。
2.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1.各班桌子搬至多功能教室,排成四长条。
2.各班准备好两包糯米饭、两包桌布、两包糖、一个拖线板、两个电磁炉(锅子)、两个大勺子;每组一把勺子和一个大盆;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碗筷。
4.每班请两个家长志愿者,请两个孩子用二三句话介绍自己的特色灯笼。活动过程:
一、话元宵。
1.教师讲述有关元宵节的知识。
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元宵之夜,孩子们就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
2.幼儿代表介绍自己的特色灯笼。(幼儿排成一排站在舞台上)。
3.小结:元宵佳节,不少地方都要举行彩灯展、花灯会。元宵的灯,有挂花灯、滚龙灯、迎轿灯、走马灯、放水灯、展冰灯„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元宵节有许多传统风俗和节目,如: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吃元宵等。(欣赏相关图片)。
二、制元宵。
1.你吃过的元宵是什么样的?
2.元宵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生活幸福甜美,它大多是用糯米粉做成的。
3.出示糯米粉,介绍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加水揉团——拿一小团搓成元宵)。
4.幼儿自己铺桌布。
三、享快乐。
1.幼儿自己整理桌子,将自制的元宵放到锅子中。
2.在这等待的时刻,我们来欣赏一个关于元宵节的故事。(看视频)。
3.幼儿自己分发碗筷,盛元宵,分享快乐。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八
2课时。
综合探索。
1、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幼儿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示。
3、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1、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
2、引导幼儿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制作彩灯的材料、手工工具。
1、导入:
引导幼儿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新授:
请幼儿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3、让幼儿拿己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
(1)花灯的制作材料。
(2)花灯的基本结构。
(3)花灯的几种制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4、与幼儿一起探讨、演示花灯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1)演示制作方法、过程。
(2)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制作更漂亮或更简便?
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九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在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吃汤圆,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猜灯谜,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赏花灯、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舞狮子,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以上是元宵节来源及习俗,自此我园开展“正月十五元宵节”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丰富幼儿的知识,使幼儿幼儿了解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2、让幼儿与家长共同赏灯、猜灯谜活动,体验参加活动的快乐。
3、感受家园之间节日里温馨的氛围,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1、赏灯会。
2、猜灯谜。
3、玩高跷。
1、活动时间:x年x月14日(上午)9:30开始活动。
2、活动地点:
(1)赏灯会:二楼走廊。
(2)猜灯谜:二楼走廊。
(3)玩高跷:一楼操场。
:全园幼儿、家长。
1、赏花灯活动要求:教师通知每位幼儿带1——2个花灯到幼儿园,各班级在x月13日当天将花灯全部收集好放在多媒体室方便布置。赏灯开始:每位家长带好自己的孩子,走到走廊上与孩子一起赏花灯。赏灯时家长和孩子可互相交流花灯的形状、颜色等等,注意在赏灯时不互相拥挤、推拉、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未来参加活动的家长,配班老师和保育员共同看护好孩子,也可组织剩下来的幼儿集体到走廊赏灯、猜灯谜。但切记要看护好幼儿。
2、猜灯谜活动要求:以猜文字将谜面贴在花灯或悬挂走廊上供人猜取,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每人每猜一次如猜中不可在猜,没猜中可继续猜,可到猜中为止。猜好后将纸条撕下拿给负责分发奖品人员,兑换奖品。如果未猜中的兑换人员可将其在挂起供其他人继续猜灯谜。
3、踩高跷游戏要求:两位老师负责本游戏,布置好活动需要物品、场地。游戏比赛一现场报名为主,每组4人,亲子在现场活动,先幼儿踩高跷比赛,然后家长踩高跷比赛。每组以第一个到终点为胜利者。
(七)活动流程:
1、准备元宵活动需要物品,如:花灯、灯谜字条、游戏材料(高跷)、奖品等等各班根据需要准备。
2、提前布置好场地。
4、活动内容“赏花灯、猜灯谜、玩踩高跷游戏”
5、结束活动。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十
今天5月5日,我们再一次迎来了何老师亲临本园为大家指导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机会,而组织这次教学活动的是我们教学经验丰富的颜老师,她执教的是大班活动《元宵灯会》,这是一首非常热闹、欢快,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节庆气氛的曲子。
活动中,我看到了颜老师具有前辈的范儿:上课神态轻松自如,语气温柔动听,而且整个活动的流程也非常紧凑,能抓住活动的重难点,向幼儿提出的问题到点到位,毫不拖泥带水。整个活动,颜老师主要以重音及造型为引线,先带领着孩子们以铃鼓拍子的快慢进场,然后在鼓声停时做各种造型;再通过出示各种花灯的图片,让幼儿回忆元宵节的习俗,并能做出各种花灯的造型,为接下的音乐游戏做了很好的铺垫;接下来的欣赏及感应音乐的这个环节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了,因为在这一环节中,颜老师利用多次播放音乐的机会,让幼儿在不断的欣赏中得到不断的知识提升,如:先感应重音,到接下来表现重音,到后面的创编肢体律动表现音乐等等来感应音乐的拍子及对重音的掌握;然后引导幼儿创编各种花灯造型来再次感受音乐的热闹、欢乐的情绪;最后再通过乐器的演奏来巩固和加深孩子们对音乐的了解,更准确的掌握音乐的拍子与重音。整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活动的目标及重点来进行的,且做到了层层递进。
观摩了精彩的课例后,再经过何老师的的深入指导,我对“奥尔夫”音乐的认识似乎更深入了,其中也反思了自己在平时的活动中同样出现的问题,如:
1、在活动前,应根据活动的内容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以各种节奏或者动作来问好,这样不仅为接下来的活动中学习新的内容做好铺垫,还帮助幼儿巩固和掌握各种节奏类型。
2、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创编及感应的环节时,我们老师都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应该引导幼儿运用不一样的方式去表现自己,如:让幼儿在位置上的变化,像可以坐着、站着表现,或可单人变双人及多人的表现,这样不仅发展幼儿的多维性,又能培养幼儿的合作性。
3、在活动的游戏环节中,老师应该在备课时就要想出各种安全又好的'方案,并提出来尝试一遍,只有尝试过才能知道哪种方案是最好最适合孩子们的。不仅游戏如此,我觉得在活动中的任何一个具有难度的环节,我们都应该深入的去体验一下。
4、在活动中的乐器出示环节,决不能少了让孩子们对各种乐器进行探索这一部分。这一点,我是最身有同感的,曾和孩子们为了铃鼓的多种演奏方法进行交流过,得到的结果是习惯拍打铃鼓。在这次的老师的指导后,我才明白孩子不是习惯,而是少了探索,如果我们让幼儿无时无刻都有对乐器探索的机会,或许他们习惯的就不只是一种方式了。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十一
1、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了解一些元宵习俗。
2、进行猜谜游戏,体验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1、花灯的图片。
2、谜语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花灯,引出主题。
小朋友今天陈老师带来了很多花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二、知道元宵节及一些习俗。
1、什么时候我们看花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2、除了看花灯,元宵节还要干什么?——吃汤圆、猜灯谜、舞龙舞狮。
3、教师讲解这些习俗的意义。
三、猜灯谜。
师:我们也来猜猜灯谜吧,看看谁最厉害!
师幼猜灯谜,猜对的奖励一个纸折的小兔灯笼!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十二
活动准备:
1、“元宵节的来历”视频这是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知道元宵节人们都做些什么。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猜谜语能让幼儿加深对元宵节的了解。
3、彩泥每个幼儿一份,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汤圆,能感受到元宵节做汤圆的乐趣。
4、卖汤圆儿歌,体现的是元宵节的欢乐感,元宵节吃汤圆是团团圆圆的意思。
说课情:
大班幼儿年龄在6岁左右,他们对角色的扮演的兴趣比对物的兴趣浓厚,大班的孩子会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责任感的萌芽期,他们对我国传统节日特别感兴趣,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还不能确切的了解。因此,我在本活动中能够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元宵节,体验到元宵节的习俗和节日的快乐。
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情况,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游戏法、操作法等。
(1)情境教学法:我用的是视频教学,让幼儿观看视频,融入到情境中,让幼儿仿佛正在过元宵节的环境中,视频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了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幼儿也能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进行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儿对猜谜语很感兴趣,在猜谜语中,能让幼儿大胆的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3)操作法:幼儿喜欢动手操作,特别是在做汤圆的环节中深受幼儿喜爱,让她们自己动手不仅能增强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还能让他们了解到在元宵节中做汤圆、吃汤圆的乐趣。
说学法: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做做、唱唱的欢乐气氛中,了解了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幼儿在学习本活动中运用了游戏练习法、实验操作法等。
(1)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猜谜语中,能大胆的以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说出正确的谜底。
(2)实验操作法:幼儿在了解元宵节的习俗中,动手自己做汤圆,在做汤圆和在唱儿歌中的卖汤圆时能让幼儿融入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
说教学活动程序:
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播发视频,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开始部分我和幼儿说,今天啊,有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过节,小朋友们认真看动画片里有什么,她们过的是什么节,认真观看一会老师来提问,看谁最聪明都看懂了。小朋友们很有兴趣的观看动画。向幼儿介绍元宵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
(2)猜灯谜。
在结合动画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猜灯谜,出示几个和元宵节有关的谜语。
“白白胖胖,圆圆溜溜.甜甜五脏,装中间.吃在嘴里,又软又黏”(让幼儿懂得开动脑筋想出谜底)。
“什么花天上开?天上开了花,人人笑哈哈。”(大家来猜猜—烟花)。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提问、游戏让幼儿在讨论,结合自己所知,大胆说出谜底,这环节是学习的重点,幼儿根据动画片的内容和自己所知道的说出与元宵节有关的事物,激发了幼儿对元宵节的的认识,和感受过元宵节的快乐和理解元宵节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意思。
(3)做汤圆。
在这个环节是根据元宵节的习俗而设计的,它使活动变得有趣,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做,感受到做汤圆的乐趣,达到了活动目标。
(4)唱儿歌—卖汤圆。
在幼儿学会唱儿歌的同时,可以表演儿歌中的情结,边唱边做出动作,能让幼儿了解到元宵节有汤圆,卖汤圆、吃汤圆的习俗。随着活动结束。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教案小班大全(13篇)篇十三
又称上元节,上元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了增加幼儿对这个节日的认识,百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以下的元宵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1、橡皮泥。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
2、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挂灯笼等)
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讲述:元宵的.来历。
1、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看谁做得多。
2、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盛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刚才你做了多少元宵,现在就可以吃多少元宵。
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