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能够消除民族之间的偏见和误解,促进共同发展。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来看看下文所列的一些民族团结的典型案例,相信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一
为了全面推进__党【20_】56号文件精神,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完成20_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有关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为契机,切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深入发展,引导全校教职员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重要思想,激励教职员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激发全校教职员工参与支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活动目的。
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政策观、宗教观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在教师之间广泛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对新时期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努力营造和谐育人的氛围。
三、组织领导机构。
为全面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工作,学校成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__x。
副组长:__x。
成员:__x__x__x各办公室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办,_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宣传教育月活动工作。
四、活动时间。
20_年9月5日至9月30日。
五、活动主题。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六、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活动内容。
1.把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纳入学校工作重要议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宣传水平,发挥正能量,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发展。
责任办公室:学校办公室。
2.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班会、团队会、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宣传力度,使教育月活动人人皆知,掀起宣传教育活动的热潮。
责任办公室:学校信息办、政教办、党团办。
3.结合安全教育有效开展校园欺凌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活动,不留死角,不放过一个隐患,彻彻底底查,制定化解程序和步骤,逐一化解和排除。
责任单位:学校政教办。
4.扎实开展对困难学生帮扶活动。学校积极开展组织教师和社会力量开展“献爱心”助学活动,激励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感受温暖和幸福。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关爱学生,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避免学生之间发生欺凌事件和其他事宜。
责任单位:学校工会、政教办、团委。
(二)工作要求。
1.学校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充分认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密联系实际,集思广益,大胆创新,确保宣传教育月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2.注重方式、实效。在宣传形式上注重创新,有特色,要有针对性和趣味性。教育月活动与学校其他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两不误,确保工作有实效。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二
各位领导:
西沟乡位于民和县城西南部,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67.61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12个合作社,4810户23094人,回、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全乡有小学11所,中学两所,卫生院两所,兽医站一个,派出所和司法所各一个。全乡共有党支部19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8个,机关党支部一个,共有党员495名,其中:农村党员463名。全乡共有大小清真寺28座,藏传佛教寺院2座,汉传佛教寺院3座,教职人员85名。
8月2日,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动员会后,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安排,扎实开展,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成立组织机构、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安排,我乡于9月13日召开了全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动员大会,会上,对我乡开展创建工作进行了详细动员部署,讲解了开展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明确了工作方向。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乡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民意会客室、党政办、民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全面协调开展创建工作。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强化指导,具体开展工作。按要求,指派一名专职寺院管理干部,参加县级培训,培训后回单位履职,指导重点寺院(宏善寺)工作,为顺利推进全乡创建团结进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为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不走过场,乡党委在全面坚持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唱响名族团结进步曲,普写门户建设新篇章”以及十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提出了“发展乡域经济、维护民族团结,创新服务理念,构建和谐西沟”的实践载体,为全乡创建工作提出了奋斗目标。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深入寺院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在营造了创建工作的强大舆论氛围。目前,已在乡、村街道、川官公路沿线、竖立永久性宣传展板7块、悬挂横幅25条、出宣传栏20期、印发宣传材料1000余份、召开各类会议36期。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三
按照九原区《关于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全区第37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各项活动的通知》要求,现就开展好我镇第37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各项活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积极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和创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营造氛围、奠定基础,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二、宣传内容。
(一)_。
(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重点抓好对_等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宣传工作。
三、宣传任务。
各村、部门、单位要围绕“民族团结助力脱贫攻坚,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小康”这一主题,接照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八进”(即进机关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苏木镇(街道)、进嘎查村(社区)、进家庭、进军营、进宗教场所)要求,结合疫情防控,组织开展好以下工作:。
(一)组织一次“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利用政务新媒体“魅力哈林”微信公众号,打造网上宣传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在公众号、微信工作群至少连续一周更新发布民族政策法规或与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的内容,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
(二)开展一次民族政策理论讲座。各村、部门要积极组织参与九原区民族政策理论讲堂活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法宣在线”等新媒体软件,通过“学习讲堂”开展专题讲座,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三)开展一次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的检查。各地区、部门、单位要对本辖区、本单位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积极参加“民族蒙古语文政策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线上活动。各村、部门、单位要积极参加民族政策学习和答题活动,全镇参与答题不少于200人次。
(五)组织安排一次主题班会。各中小学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可依托网络打卡的形式,通过讲述故事、学唱歌曲、民族知识讲座、撰写作文、画图等多种形式组织班会,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入脑入心。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村、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要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增强干部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意识。镇属各村、部门要按照宣传月活动方案的部署各负其责,精心实施,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二)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要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决胜全面小康,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大力弘扬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优良传统。
(三)创新方法,强化落实。各村要紧扣宣传主题,依托网络、新媒体资源,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在实践,把宣传月活动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力戒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务求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四
西沟乡位于民和县城西南部,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67.61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12个合作社,4810户23094人,回、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全乡有小学11所,中学两所,卫生院两所,兽医站一个,派出所和司法所各一个。全乡共有党支部19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8个,机关党支部一个,共有党员495名,其中:农村党员463名。全乡共有大小清真寺28座,藏传佛教寺院2座,汉传佛教寺院3座,教职人员85名。
8月2日,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动员会后,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安排,扎实开展,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成立组织机构、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安排,我乡于9月13日召开了全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动员大会,会上,对我乡开展创建工作进行了详细动员部署,讲解了开展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明确了工作方向。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乡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民意会客室、党政办、民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全面协调开展创建工作。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强化指导,具体开展工作。按要求,指派一名专职寺院管理干部,参加县级培训,培训后回单位履职,指导重点寺院(宏善寺)工作,为顺利推进全乡创建团结进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为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不走过场,乡党委在全面坚持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唱响名族团结进步曲,普写门户建设新篇章”以及十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提出了“发展乡域经济、维护民族团结,创新服务理念,构建和谐西沟”的实践载体,为全乡创建工作提出了奋斗目标。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深入寺院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在营造了创建工作的强大舆论氛围。目前,已在乡、村街道、川官公路沿线、竖立永久性宣传展板7块、悬挂横幅25条、出宣传栏20期、印发宣传材料1000余份、召开各类会议36期。
(三)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保障良好的.创建环境。根据县创建办关于做好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工作人员深入村社排查农村在征地拆迁、邻里纠纷等九个方面的矛盾纠纷,及时消除重大隐患,新发现问题及时化解,为全乡提供了和谐稳定的创建环境;给每位包村干部印发了民情调查登记薄,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化县级示范寺院(宏善寺)的管理,包片领导和驻寺工作组深入寺院开展涉藏维稳思想教育工作,了解僧侣生活等问题,指导寺院开展创建活动;注重创建示范村(官地村)的创建工作,维护了远程教育系统网络,为村级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提供了方便;邀请了县文工团演员为村上的青年教会了广场舞,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及时安排修建水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使官地村曹家岭等2个社108户村民得到安置。
(四)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一是党政军企共建项目已完成90%,现已进入环境整治阶段;二是投资1450万元天井峡特色养殖场已投入使用,10月底发放群众红利;三是审计厅帮扶投资46万元的复兴村道路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四是投资583万元官地村翻身湾等2个社108户村民易地搬迁一期工程已完成;五是东沟集市道路硬化及排水工程完成90%;六是投资20余万元的三方村便民桥已竣工。
(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投资18万余元修建了凉坪村党员活动室,维修了大滩、要先、三方3村党员活动室;二是深化“三议一表决”制度,探索推行了“两查一票决”工作法;三是完善了乡村两级党建档案,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四是加强村级党员活动室配套设施建设,实行常态化管理;五是加强干部管理,修订完善了干部管理制度,实行一日两签到,考勤情况当月公布,当月兑现。根据包村干部工作需要,建立了包村干部综合办公室,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一是我乡是贫困乡乡村农路通行能力不畅,部分水利设施损坏严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需加大力度修建。二是村级服务阵地维修需进一步加大。三是今年全膜玉米秸秆收购力度不大,农民有意见将影响今后的覆膜工作,需想办法解决。四是我乡旅游业开发进度缓慢,需加大各方的扶持力度。五是乡村干部作风需进一步转变。
一是继续加大创建工作宣传力度,强化氛围,特别是在村、社中广泛宣传,为深入推进创建工作打好基础。二是进一步发挥好民意会客室和村级调委会作用,加大矛盾调解力度。三是强化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活动,为民办实事。四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划部门,做好旅游项目规划。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汉、藏、回不同风格的农家餐营业。五是进一步加强示范寺院(宏善寺)的管理,为全乡寺院树立榜样。六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七是加大力度落实好民生项目。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五
几年来,___社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致力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积极推进民族团结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坚持高举民族旗帜,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构建民族宗教和谐。“一枝独秀不是春,民族团结绽奇葩”,这是____同志自己创作的座右铭。作为__社区的党支部书记,社区成立以来,___同志都热心于参加民族团结工作,使所在社区的民族团结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以下___的促进民族团结工作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一、学习宣传民族理论认真贯彻民族政策。
长久以来,___同志对民族团结工作特别重视。她常说:“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更要带头抓好民族团结工作。几年来,___社区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为契机,始终把“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作为宣传的重点,贯穿在全年的各项宣传任务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生活中,___始终把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她积极学习民族法律知识、宗教法规,了解国情、区情和地方史。与此同时,她主动帮助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居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各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不断增强广大居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从而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团结做贡献。
二、促进民族团结加深民族感情。
___社区在促进民族团结工作中,她坚持以人性化为根本,为少数民族群众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1、首先着重解决回、汉民族之间的日常生活矛盾,“清真寺”和对面的汉族居民关系弄得非常紧张,“清真寺”门前的垃圾堆积成山,居民把一些不该扔的、回族忌讳的东西,全部堆在清真寺门前,弄得“清真寺”苦不堪言,我们社区了解此情况后,马上组织居民、楼长、骨干进行清理,保持了清真寺门前的圣洁,还穆斯林一片净土。
2、清真寺和汉族居民之间因宗教信仰不同,和对生活方式的理解不同造成之间的矛盾,清真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办丧事时要到清真寺做宗教仪式,把羊、鸡牵到清真寺外居民区内进行屠宰,动物们发出的嚎叫声音,严重的影响周围的居民休息,我们社区了解情况后,马上走访,分别做居民和清真寺之间的思想工作,通过做工作,矛盾解决了,回汉两家关系和好如初。
3、我们清真寺社区为了进一步加深回族、汉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之间的感情,社区每年都举办“邻居节”活动。让回族、汉族、满族、朝鲜族居民及小朋友们一起参加了跳绳、踢毽、乒乓球等游戏比赛,使居民真正感到民族团结及社区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三、关心弱势群体促进民族和谐。
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___同志关心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及促进民族和谐方面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1、为少数民族办实事、解难事,送温暖,献爱心。每逢节假日期间她就带领我们社区工作人员都去走访,问寒问暖。如:回族居民_____等,她及时帮助他们办理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并亲自把米、面、油、钱等物品送到他们手中,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时刻在关心他们。
___同志就是这有一个为社区发展和民族团结添砖加瓦、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平凡人,她把心中所有的温情化作无数份爱心奉献给各族居民群众,把全部的心血都浇灌在社区发展的沃土上,用自己心中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铸就民族团结情、使民族团结之花在___社区更加绚丽多彩。
文档为doc格式。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六
乡辖3个行政村17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3219人,其中96%为傈僳族,多数群众居住在二半山及高山,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702元。3个行政村中有两个贫困村,全乡自然条件较差。
发放宣传单和向上报道工作进度特色等方式形成创建浓厚氛围,共召开各种会议23场次书写永久性标语3条发放自制宣传单750份报道工作进度特色信息6条,为有效落实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重点,逐步完善落实各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筹集资金80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具有傈僳族特色的新农村,即观音堂村新村安置点,极大改善了观音堂2社群众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二是争取200多万元在观音堂村一、五社实施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三是黄竹村罗乜社通过15万元项目资金扶持和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架通了近8000米的生产生活用水管道;四是黄竹村2、7社通过政府自筹资金、社会扶贫和农户集资、投工投劳新修入社公路6公里,让当地傈僳族解决了百年出行困难的问题;五是动员王家坪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平整现有通村道路,为下一步9公里道路硬化做好准备工作;六是在黄竹村3、4社实施无电村通电工程,解决该两个社100多户人口生产生活用电问题;七是争取55万元修通观音堂一、五社1公里村内道路。乡党委、政府积极为贫困村王家坪村争取民族团结新村建设项目,将打造具有傈僳族民族特色的新村聚居点,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傈僳族群众建设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劳务输出带回劳务所得1300万元,石蛙养殖、野蜂养殖、中药材种植都取得了较好成效,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往年增加了1500多元。同时,大力发展核桃、芒果等产业,全乡已种植了近7000亩核桃,今年准备种植芒果300亩,根据不同的地域发展适合的产业,逐渐形成一村一品、一社一业,增加老百姓家庭收入。
(三)加强民族文化挖掘,弘扬传承民族精神。落实专人负责,加强对傈僳族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的挖掘整理。一是组建两支傈僳族民俗文化表演队伍,鼓励和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充分对外展示和交流傈僳族文化;二是政府自筹资金邀请专业记者为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内容作专题宣传;三是组织开展傈僳族文化传承活动,让老传承人带优秀傈僳族青年,保证傈僳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共享民族团结进步成果。一是去年争取了60多万元新建了1200平方米学生活动场所,新办了两所幼教点,努力提高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了均衡发展的要求。同时鼓励傈僳学生到高校就读,每年给考起大学的学生适当的学费补助,关心傈僳族教育发展。二是加强乡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到了创建标准,两个村建有村卫生室,农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9%以上。三是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积极性高,参保率居全县各乡镇首位,农村低保、五保等政策按要求做到公平公正实施。
我乡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会议、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媒介,深入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等四项基本教育,切实增强群众民族团结进步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夯实民族团结和谐的群众思想基础。认真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六进三争创”活动,深入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社会服务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基层基础工作。目前,全乡无吸毒人员,无矫正人员,无群体性事件发生,社会发展环境秩序良好。
至今,我乡的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示范成效,但存在着一些困难。由于受文化水平、自然条件影响,全乡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达不到理想发展,相信2016年是一个新的起点,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落实,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较好的解决。今后,我乡将进一步引导动员各族群众积极投身创建活动,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乡又快又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七
为全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________,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________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以建立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长效机制为重要手段,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和谐______,努力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实现“文明和谐的富强________”的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实施原则。
(一)坚持促进团结的原则。把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教育______,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作为活动的主要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活动。
(二)坚持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民族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广大干部群众民族团结意识。
(三)坚持激励为主的原则。创建活动重在引进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通过每年一次的表彰先进、典型引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各________小组必须真实反映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并保存好工作痕迹和档案资料。
(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标准量化,办法公开,程序公开,奖惩公开。
三、实施范围。
________全体干部群众。
四、实施内容。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
1、将______和______纳入支部党建工作目标年度工作计划,有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成立____协调小组,有领导分管民族工作、有专人负责______工作具体事项。
3、定期召开______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______工作,全年不少于2次。
(二)不断健全和完善____________工作制度。
1、做到制度上墙。
2、建立协调、处理涉及______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三)加强政策法规宣传,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1、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民族______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每年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
2、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开展______文化体育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3、近年来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涉及______的______,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每年6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
5、规范使用________用率、准确率规范率达95%以上。
(四)______工作基础数据和资料准确详实。
1、__________做到对______底数清、数字准、情况明。
2、有________________花名册。
3、有________特困________花名册和被救助________花名册。
(五)积极为________办实事、做好事。
1、积极主动为________排忧解难,每年为________办2件实事、好事。
2、开展帮扶结对活动。积极开展对________的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有具体的帮扶计划,落实联系人,进行定期走访慰问,解决实际困难。
3、尊重______风俗习惯,积极维护各民族合法权益。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八
xx镇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xx羌族自治县新县的所在地,xx社区是新县的新社区。自2011年建立社区以来,各族居民和平相处,与少数民族结婚的现象也在增加。
xx(意味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意味着居民的世代朝气蓬勃,生活蒸蒸日上)社区成立于2011年9月29日,位于xx新县的东部,从东到安昌镇福田村,从南到龙藏街,从西到xx街,从北到羊角路到拘留所的右侧(道)到安昌镇福田村,幅员面积为2.6平方公里。社区分部居委会干部5人,工作人员1人,党组6人,居民13人。
组长,辖区涉及18个网格。社区办公用房: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办公室1间,会议室、便民服务室、农家书屋各1间。社区包含居民安置房和商品小区(巨人.泊堤欧),居民安置房有五个苑(永宏苑、永丽苑、永平苑、永康苑、永顺苑),小区共有居民楼76栋,198个单元,房屋2350套,2326户,常住人口6292人,商品楼泊堤欧312户,953人。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xx镇、公安局、保健院、林业局、农业畜牧局、动物检疫、城管局、水务局、xx职中、交警大队、农业银行、邮政局、信用社、中国人民银行、xx中学、建设局、科技局、武装部、粮食储备库、羌博馆、图书馆、文化馆、xx中学、防震减灾局、统计局、国土局、环保局、党校、人社局、卫计局、教师进修学校、农工办、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科技经信和商务局、住建局、开茂水库管理局、公积金管理中心。xx社区共有羌、藏、彝、回、苗、土家、朝鲜、壮八个少数民族居民共174人;。
与少数民族通婚共有46对。
至社区成立以来,社区获得多项荣誉:公益福彩与爱同行xx迎新春文艺汇演三等奖、退休人员羌歌舞比赛一等奖、退休人员广场舞歌舞比赛一等奖、2012年妇女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先进党支部等。
为了各族人民在一起安居乐业,相互尊重,社区思考了很多方面的工作,这些做法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各族居民之间的利益,是否达到了和睦相处的目的。
(一)“以文化人”,筑民族团结融和根基。
xx社区常住居民6292人,共有少数民族8个,少数民族人口174人,其中羌族人口160人,占总人口数的2.7%,与少数民族通婚的共有46对。作为一个全新且多民族聚居的社区,要使其根基稳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民族融合问题。只有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整个社区的经济社会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为此,xx社区积极思谋,用心搭建了一系列平台,让民族融合的种子有地方生根发芽,最终实现遍地开花。
民族融合的核心是文化的融合。作为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和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xx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了传承和发扬xx禹羌文化,并将传统的禹羌文化与新xx的汉族及其它民族的文化有机融合,从而推动全县的发展进步。根据各社区居民的不同特点,xx社区建起了主题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广场”,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熏陶和教育,润物无声中民风愈淳、民心更顺。
我社区广大的文体积极分子,在文化融合方面义不容辞地当好了“排头兵”。以前的xx,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就是唱羌歌跳羌舞,但“新xx”群众,对此却并不感兴趣。刚入住新县城时,xx、新川社区和尔玛、禹龙社区居民各玩各的,你在这边唱羌歌跳羌舞,我在那边跳广场舞打腰鼓,各得其乐却形同陌路。在党委政府的“授意”下,xx、新川社区负责人主动到尔玛和禹龙社区,邀请文艺骨干到自己社区去教学羌歌羌舞,尔玛、禹龙社去则带着各自的文艺骨干到新川和xx社区去学习打腰鼓。一来二去、你来我往,几个社区的文艺骨干率先成了铁杆朋友,在他们的带领下,更多的群众纷纷加入,镇上很快成立了“羌族沙朗队”、“威风锣鼓队”和“激情腰鼓队”等文艺组织,各社区群众不分彼此,自愿自由加入各个团队,参与人数多达上千人。
每逢元旦、春节、国庆、羌历年等节日,以及xx举办或承办大型文体商贸活动时,社区的文艺体育骨干们都热情主动地积极参与。近年来xx成功承办了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羽毛球赛、第三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舞蹈大赛、全国桥牌俱乐部锦标赛、潍坊国际风筝节选拔赛、xx市第六届运动会、xx市旅游发展大会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中,都有xx社区居民的影子,完美地展示了新xx的新面貌,众多的xx居民积极充当志愿者,用健康文明、阳光向上的个人素质和团队形象,赢得了外来客人们的一致好评,为xx争得了巨大的荣誉。
与此同时,xx镇定期举办以“文化传承美德,大爱扎根羌城”为主题的“爱沐新羌城”活动,如“三八”妇女节期间的“巾帼风采”活动,“五一”劳动节期间的劳模评选活动,一年一度的“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八一”建军节期间的“退伍军人创业之星”、“情系国防好军嫂”和“军(烈属)好榜样”评选活动,国庆期间的“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凡人善举好榜样”、“羌文化传承精英”、“精美家训”等评选活动。xx社区各族居民都积极参加。这一系列活动的蓬勃开展,极大地带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和谐家园创造、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人民群众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离不开诸多“服务员”的倾情服务。为了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发展进步,近年来xx、新川、尔玛、禹龙社区在xx镇的带领下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由干部和网格员联系各小区、各楼栋,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生活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同时通过走访、家访、座谈等形式,摸清社区居民详情,建立群众信息联系卡,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做到情况全掌握、问题零盲点,并不断优化社区服务平台,及时了解民情民意,掌握安全稳定动态,妥善化解矛盾纠纷,让所有群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
(二)“依法教人”,用法治保障安和美社区建设。
民族团结好比一艘大船,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船仰人翻”。为了让其平稳地行驶,以确保“船”上的每个人以及“大船”自身的安全,我社区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将我社区营造成了一个“法治社区”。
点滴的进步,都离不开润物无声的日积月累。在xx,法制宣传早已成为常态:通过法律进社区,实现宣传区域全覆盖;。
进行宪法宣传、禁毒宣传、打击传销宣传、打击非法集资宣传等,实现宣传内容全覆盖;。
利用市民学校、农民夜校、法制大讲堂、道德评议堂、法治一条街等,实现宣传渠道全覆盖。法律护航,使得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相关部门及其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逐步提高,人民知法懂法用法,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法律护航,为社区的稳定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三年,今年,xx社区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宣传工作,大力提到居民群众对黑势力、恶势力的认知,让广大居民群众能发现就说,发现就举报,营造人人喊打的环境,让黑恶势力无处生根发芽。
(三)“以情动人”,用文化提高改善提升民生。
xx社区的居民大多是征地拆迁过来的失地农民,他们是“新xx”人,他们和所谓的“老xx”人最开始是你看不惯我,我也看不惯你,各有各的想法,也各有各的道理。
“相爱”简单,相处却太难。新县城建好后,由xx老县城搬迁而来的居民入住尔玛、禹龙两个片区,原黄土镇6个村的居民则住在新川、xx两个片区。都有了新家,却都一时难以找到家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边居民互相“看不惯”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老xx”看不惯“新xx”不改农民习气,在小区里养鸡养鸭、乱扔垃圾、随意翻越小区围栏,“新xx”则看不惯“老xx”处处以“正宗xx人”自居。这样的情绪支配下,双方逐渐变成了对立的两面,有时稍不注意就会“打燃火”。
针对这一情况,各级领导及时出面化解。干部们找机会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引导大家要转变观念,现在没什么老xx和新xx之分了,大家在一个城市里生活,都是xx人,都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出力。
从2011年成立社区至今,通过各级领导的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xx社区的居民用真心拉近了与“老xx”人的距离,在一起参加活动,在一起聊天。
大家一起参加活动,一起跳舞,我需要的服装你社区有,我借一借,你社区需要的东西我这里有,你来借一借,大家都相互的支持工作,这样都是笑脸相迎,让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在镇党委、政府的带动下,我们社区和其他社区的党员干部还积极地当起了“红娘”,为辖区群众的联姻、交友牵线搭桥。我社区的李秀芬,因为多次参加社区联欢而交到了许多羌族朋友。新川社区的许兴春大爷和禹龙社区的刘小兰大妈,就因为经常跟随两个社区的朋友一起打太极拳而互生好感,最终喜结连理。据统计,xx社区汉族与其他民族组成的家庭已达40多户,老xx的羌族与新xx的汉族互相交友的更是不计其数。距离近了,处得久了,“新xx”和“老xx”之间的隔阂和嫌隙慢慢消失了,以前的相互贬损与对抗,彻底变成了过去式。
xx市妇联组织关内外幸福使者参加母亲课堂培训,有30余人参加该次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各族幸福使者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团结,以实际行动汇报了最好的成绩。以一个羌族家庭为背景,小孩小学一年级,母亲家政服务员,父亲天天打牌,不做事情。一天小孩回家,问爸爸:“爸爸,我们今天学习了基础的数学加法,1+1=?,爸爸,你告诉我1+1=几呀?”爸爸脱口而出:“二筒。”妈妈听见爸爸回答孩子的问题,非常生气,就数落爸爸:“你一天一天的,只晓得打麻将,幺儿回来问你一加一等于几,你看你说的啥,二筒,我看你就是一个二筒”,爸爸听妈妈数落自己非常生气,不理妈妈,转身就走。事情愈演愈烈,这时候我们的幸福使者出现了,她先问孩子情况,再问妈妈情况,最后问爸爸:“你爱你的妻子和孩子吗?”爸爸说:“爱啊,哪门不爱嘛,都在一起这么多年了。”幸福使者又问爸爸:“你希望一家人过得幸福吗?”“当然!”爸爸想也不想的说。幸福使者通过劝解,这一家人平静下来,都愿意好好的将日子美满的过下去,辅导孩子好好读书,一辈子快快乐乐。
我们(xx)社区的吴国勇,许多年前失去了左臂,在2008年之前一直一个人,2008年,他与羌族妻子张康琼认识,而张康琼脸上有一块很大的胎记,他们都不嫌弃对方的不完美,他们相互了解,互相支持,组建了新的家庭,妻子张康琼带来一对双胞胎女儿,唐世红、唐世美。他们组建新家庭已经10年,这10年来,一家人和和美美,从来没有空话,都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两个女儿也各自成家,各自工作,唐世红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唐世美虽然没有生活在一起,但是也经常回来看望父母。这是我们社区特别的一对,丈夫是汉族,妻子、女儿是羌族,大家共同支撑一个家,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付小红是一名羌族姑娘,我们社区的大部分老年人领取养老金都是在信用社,付小红面对居民都笑脸相迎,从不与客户红脸,社区的陈主任是报账员,每一季度都有与信用社的业务往来,付小红同志都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与社区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行到底,不半途而废。2018年,努力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打造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基础扎实、目标明确、机制健全、部署到位、措施得力、活动丰富、形式新颖、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示范性社区。
(二)继续抓好宣传教育、社区治理、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工作,开展好“用情、用心、用法”活动。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九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湖北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我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和鄂民宗发[2010]3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广泛组织各族群众,凝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沔城回族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和谐沔城,创建旅游名镇。
二、创建范围与目标。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示范经营户创建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基层民族工作网络,积极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示范社区、示范村、示范经营户活动的过程,变为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过程,形成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社会舆论和良好社会风气。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5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单位、社区、村、经营户),并实现示范基地组织机构健全、服务和管理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完备、生态和人文环境良好、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目标。
三、考核验收与奖励。
3年内,对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和示范经营户的确定,采取各单位、村委会、居委会申报,镇政府审核推荐,省民宗委考核验收的办法进行。
考核验收每年一次,凡通过考核验收的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和示范经营户,由省民宗委授牌并给予一定经费补助,同时在省委、省政府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时,可优先申报模范集体。省民宗委还将以适当方式,对组织实施创建活动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组织领导。
组长:王桂峰沔城回族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魏国权镇委宣传委员。
副组长:蔡宜良镇工会主席。
成员:郑学文镇党政办主任。
周洁镇纪检、宣传干事。
冯兰枝镇经委主任。
潘万军镇农委主任。
唐万柏镇财办主任。
蒋习富沔城回族镇回管会主任。
蒋海堂沔城回族镇中心学校、回民中学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和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为了保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单位、各村(居)委会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和领导,结合实际成立创建活动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亲自抓,具体负责人抓落实的创建活动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五、工作要求。
2、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和村,要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广泛吸收各方面参加的创建工作网络,积极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创建活动,不断推动创建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
3、明确责任,强化保障。为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镇政府将把创建活动纳入民族工作的目标责任制,把任务分解量化,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及时收集活动开展情况,定期不定期检查督办,并进行通报,帮助解决创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创建活动有效开展。
4、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重点做到“五个结合”,即创建活动要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创建湖北省旅游名镇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乡村相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相结合,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
为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根据x党办发(2014)3、6、7、8号文件的要求,经x党支部研究研究,就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大团结良好氛围,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活动安排。
2.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深入开展帮扶少数民族贫困户活动,抓好结对帮扶各项措施落实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与贫困群众“结对子”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与各民族贫困家庭结对子、认亲戚,面对面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推动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开展党群连心活动。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结合各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文化体育、走访慰问和联谊活动。建立少数民族群众特殊困难帮扶制度,及时协调和解决少数民族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处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各类矛盾纠纷,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权益,引导教育各族群众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四.实施步骤。
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以维护社会稳定、解决实际问题等为重点,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
1.成立领导机构。
2.细化完善工作方案。
3.加强经费保障。
4.摸清底数、明确目标。
5.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6.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3月至12月)。
1.制定详细的工作推进计划和阶段性目标,明确任务,狠抓。
落实。
2.扎实推进“细胞工程”,年底前完成创建任务,不留死角。
3.小结2014年党的民族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4.开展“四项主题”和“五比五争”活动。
四项主题为:“肩并肩,爱国情”团结共建活动,“手拉手、兄弟情”结对帮扶活动,“根连根、骨肉情”温暖入户活动,“心连心、鱼水情”党群连心活动。
五比五争为:“比稳定发展,争当民族团结模范xx、模范xx;比重视支持,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比团结和谐,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比文明守法,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比互助友爱,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5.利用节庆营造民族团结气氛。
第三阶段:自查验收阶段(2015年1月至6月)。
1.全面总结工作。
2.完善档案资料。
3.全面巩固提高。
4.筹备第33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构建和谐连队的有效途径,我连要从实现连队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构建和谐连队的重要载体,牢固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践中。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单位成立xx单位创建民族团结进。
步模范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性,要把这项活动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
3.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我单位要不断适应形式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符合我连实际、体现我单位特点的创建活动。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和谐团场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入点,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展领域、扩大范围。
4.结合群众路线,将工作落到实处。在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同时,要坚决杜绝“四风”问题的出现,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之类的问题时,要迅速整改。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做出成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促进辖区各民族的团结和谐,根据省委宣传部、统战部、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就街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广泛组织辖区各族群众,发动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努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出应有贡献。
二、组织领导。
街道成立五凤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党工委张林书记担任,副组长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纪工委书记林清松、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李青松、组织统战委员叶国泉担任,成员由街道党政办干部及各社区书记、主任组成。各社区要精心组织,制定方案,明确责任,把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三、创建要求和措施。
创建活动要以服务少数民族群众为出发点,以少数民族群众满意为落脚点。要使创建过程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的过程,成为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的过程,成为为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努力推进辖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1、广泛宣传发动。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利用各种有效形式,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紧紧围绕”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动员少数民族的同志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做爱国、敬业、诚信、守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各社区要指定专人负责,上门对少数民族人员家庭经济情况逐一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全基础台帐。
2、积极开展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活动,各社区要组织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人员就业、下岗再就业培训等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少数民族人员做好事办实事,让他们真正得到实惠。对少数民族人员的就业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给予安排。各社区要将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帮扶纳入扶贫工作计划,采取结对帮扶等形式帮助他们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3、努力维护民族的团结和稳定。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各社区要建立健全基础台帐,做到家庭经济社会情况明,开展民族工作思路清。定期排查少数民族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少数民族的团结和稳定。
4、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每年9月份为我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各社区要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和民主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良好氛围。各社区要通过举办成就展、知识竟赛、文艺表演、演讲征文等,展示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宣传未来美好前景。
5、加强与少数民族干部的联系,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并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积极慎重地向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荐。
6、加强信息和调研工作。各社区要认真开展调研,了解和掌握相关工作信息,及时提出对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严格的信息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民族事务方面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以及工作动态等。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精神,按照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15年全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安排意见的通知》(东民领字〔2015〕1号)文件要求,特制订2015年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地有关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紧紧围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拓展平台,创新载体,丰富内容,细化创建活动,切实把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为创建活动的鲜明主题,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实际,以重大节庆、赛事、活动等大型群众性活动为平台,以”大力实践科学监管理念,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地方医药经济发展”为载体,突出民族团结宣传,不断推动各民族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组织开展民族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对民族食品,特别是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的监督检查,保障清真食品的清真信誉,维护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清真食品的监管监制程序,做好全区清真食品和清真牛羊屠宰的监制工作;加大对《青海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
(二)开展少数民族聚集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增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食品药品安全属地责任,恪尽职守。要依照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对农村食品药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进行全面彻底排查,重点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经营许可证件、从业人员健康证件、肉食品等原辅料购进渠道、操作间、藏储间消毒、防鼠、防蝇、防尘设施设备及卫生条件、周围环境及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解决问题,防止出现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三)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法律法规教育。紧紧围绕全区食品药品监管中心工作和工作重点开展宣传,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群众聚会、大型活动、农村赶集、穆斯林群众礼拜及村委会召集村民会议等时间,引导活佛、经师、阿訇等宗教教职人员结合讲经说法,采取”民族语言”、”宗教语言”等方式,向少数民族群众重点宣传食品药品监管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饮食用药安全常识和打假治劣典型案例等。运用各种手段,创新宣传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特别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等方面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服务群众的观念,维护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
(四)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法制宣传活动。本着主题鲜明、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全面推进”法律七进”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制宣传,使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宗教场所活动真正进得去、见实效。采取张贴宣传画、制作墙体永久性标语、设置宣传橱窗、展示宣传板画、上街咨询、清理家庭小药箱、举办知识竞赛、发放知识读本、发送手机温馨短信提示、现场观摩执法、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让各族群众在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中增加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和职能的感性认识。重视发挥系统行风义务监督员、监管信息员、协管员的作用,通过他们的间接宣传增强宣传效果。
(五)开展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村”活动。本着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思路,开展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村”活动。力争利用3-5年的时间,在全区所有行政村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村,做到各村有比较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建立村委会、小食品店或小餐饮店、村民共同参与的多方位宣传教育体系,饮食用药安全常识得到普及,村民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诚信意识、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规范我区农村食品药品市场,保障各族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联点帮扶活动。面向民族自治地方和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整合各种资源,结合党政领导干部和扶贫联点工作,把创建活动作为联点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帮扶力度,支持帮助建设”民族团结示范村”。
三、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要把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整体工作规划,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做到与中心工作和工作重点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湖北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我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和鄂民宗发[2015]3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广泛组织各族群众,凝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沔城回族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和谐沔城,创建旅游名镇。
二、创建范围与目标。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示范经营户创建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基层民族工作网络,积极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示范社区、示范村、示范经营户活动的过程,变为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过程,形成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社会舆论和良好社会风气。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5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单位、社区、村、经营户),并实现示范基地组织机构健全、服务和管理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完备、生态和人文环境良好、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目标。
三、考核验收与奖励。
3年内,对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和示范经营户的确定,采取各单位、村委会、居委会申报,镇政府审核推荐,省民宗委考核验收的办法进行。
考核验收每年一次,凡通过考核验收的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和示范经营户,由省民宗委授牌并给予一定经费补助,同时在省委、省政府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时,可优先申报模范集体。省民宗委还将以适当方式,对组织实施创建活动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组织领导。
组长:王桂峰沔城回族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魏国权镇委宣传委员。
副组长:蔡宜良镇工会主席。
成员:郑学文镇党政办主任。
周洁镇纪检、宣传干事。
冯兰枝镇经委主任。
潘万军镇农委主任。
唐万柏镇财办主任。
蒋习富沔城回族镇回管会主任。
蒋海堂沔城回族镇中心学校、回民中学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和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为了保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单位、各村(居)委会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和领导,结合实际成立创建活动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亲自抓,具体负责人抓落实的创建活动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五、工作要求。
1、搞好宣传,树立典型。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各族人民群众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创建活动实际,通过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方式有目的地发现、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并及时加以宣传推广。
2、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和村,要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广泛吸收各方面参加的创建工作网络,积极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创建活动,不断推动创建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
3、明确责任,强化保障。为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镇政府将把创建活动纳入民族工作的目标责任制,把任务分解量化,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及时收集活动开展情况,定期不定期检查督办,并进行通报,帮助解决创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创建活动有效开展。
4、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重点做到”五个结合”,即创建活动要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创建湖北省旅游名镇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乡村相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相结合,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歌词里唱到的这样,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散步在各地的”小家”,共同组成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样这样一个”大家”。这些”小家”因为有了团结一起的奋斗,因为有了和睦一心的相处,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繁荣昌盛,和平民族化的国家。
每年国家创建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就是要全国人民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通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切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为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20xx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xx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xx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xx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xx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新疆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上对国、下对家。需要做好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旗帜鲜明反分裂,坚定不移抓稳定,不断推进藏区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不断推进小康新疆、平安新疆、和谐新疆建设。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要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理直气壮地揭批”分裂分子”集团大肆歪曲历史事实、企图搞乱人们思想、模糊人们视线的险恶用心;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立足实际,认清形势,加强团结。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藏区的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藏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新疆社会稳定。
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多少年来,青海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搞分裂、搞破坏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各族人民不答应的。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分裂分子”集团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社会稳定、繁荣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藏区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分裂分子”集团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稳定压倒一切,确保社会稳定是当前我区各部门各条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全面夺取反分裂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按照”一贯彻、三坚持、两推进”的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反分裂和维稳工作,使我区在稳定的环境下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夺取我区发展稳定的新胜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青海做出应有的贡献。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民族团结是我们从未忽视的问题。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有回族,撒拉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而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和-谐都是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了团结我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们防患于未然,能让我们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家园!
回望历史,我们拥有辉煌的华夏文明;我们共同书写中华的传奇!展望未来,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仰望同一片蓝天!
20xx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xx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xx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xx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我县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基于此,县委提出要把第一年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作为我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和有效载体,要求以解决突出问题的创建工作成果丰富教育实践活动,以转变作风的实效为创建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为推动我县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归根到底就是促进和谐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在民族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一)和谐民族关系是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纽带。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中华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块田,同饮一河水,共生互补。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大家庭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
(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维护边疆安宁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建设、共同当家作主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我国两万多公里陆地边境线绝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并且有30多个民族与境外历史上同一民族相邻而居。这些跨界民族由于地缘和血缘上的原因,境外政治环境的变化会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始终是维护祖国边疆安宁的重大工作,决定了民族和谐始终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三)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方面。
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族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引发民族矛盾的因素更加多样,民族关系已日益成为全社会范围的关系,民族问题日益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妥善处理各种民族问题,全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在我国,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全国实现了现代化,没有各民族的共同振兴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当代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正是得益于我们拥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得益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特别是从1978年开始开展了30多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夯实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我们坚信,任何破坏团结、制造分裂的图谋和行径必将以失败告终。
20xx年耒阳市民族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的和谐,团结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耒阳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构建和谐耒阳作出应有的贡献。紧紧围绕”保稳定、求和谐、促发展”的目标任务,认真开展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巩固宗教领域和睦稳定的良好局面。在新的一年里,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1、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努力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一是加大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扩大全社会的知晓面。二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机制,稳步推进民族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力量,协调配合做好外来少数民族经商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突发事件预防应对措施和处置工作协作机制,及时妥善处理涉及少数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着力为少数民族同胞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稳定。三是指导少数民族联谊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各民族团结。四是扎实做好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工作。要继续做好少数民族同胞子女入学、考学、转学和民族成份审核确认等相关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服务管理与教育引导工作机制。
2、认真完成好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坚持强化工作责任常抓不懈,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认真落实业务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分工合作,科学合理安排日常业务工作。完成2015年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主要业务工作有:”和谐寺观教堂”的创建工作;宗教团体换届工作;宗教教职人员的登记备案工作;宗教场所财务管理试点工作等等。
3、加强学习教育,努力提高教职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一是在宗教界开展”三讲”教育活动,即”讲政治、讲学习、讲团结”。
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提高宗教教职人员的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教职人员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始终与党和政府保持同心同德。二是每季组织召开一次各宗教团体、宗教场所负责人座谈学习会,指导各教派大力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培训,继续开展佛教讲经演讲竞赛活动,激发广大教职人员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宗教教职人员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思想素质,成为引导教育信教群众的带头人,为构建和谐耒阳作多贡献。
4、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寺庙宫观的管理和宗教活动秩序,狠抓长效管理措施的落实。二是抓好2015年度制定出台的各项管理制度和2015年制定出台的宗教场所财务管理指导意见和基建项目审批管理办法的落实。对宗教场所负责人实行管理目标责任考核。三是加强旅游景区、文保单位的治理工作,进一步理顺关系,规范烧香点的宗教活动秩序,对管理不规范场所的登记证予以收回。四是加强对行政中心宗教窗口的业务指导,严格执行许可规定和审批规程,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五是加大对宗教场所财务、基建、消防、卫生等专项检查力度,进一步提升宗教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
5、加强宗教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推动宗教文化旅游事业发展。重点协助指导鹿峰寺和盘古寺完成殿堂、生活、办公、景观配套设施基建与装饰工程;指导帮助金钱寺搞好寺内布置,为佛教协会的办公创造条件。指导好蔡伦竹海景区紫霞禅寺大雄宝殿的建设。做好张良洞(钓岩寺)开发前期工作,为我市增加旅游新亮点赢得宝贵时间,积极推动宗教文化旅游事业发展。
6、加强人才培养,努力挖掘弘扬宗教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一是加强对宗教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指导各宗教团体制定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推选优秀教职人员报考宗教学院进修深造,组织举办各类知识培训班。努力提高耒阳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积极引领各教派开展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营造和睦和平社会氛围的文化宣传和慈善捐赠活动,倡导与人为善,积善成德,抑恶扬善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及改善民生多作贡献。
7、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努力为宗教和睦,实现和谐耒阳提供组织保证。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代表人士是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扎实做好他们的团结和引导工作,加强宗教团体的班子建设,重视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使他们真正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自觉主动地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睦方面工作。重点做好佛教协会和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切实加强宗教团体对场所重大事项决策、参与和监督的权威,认真抓好宗教团体班子成员和场所负责人的任前考察把关工作。
8、加强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宗教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按照”五五”普法教育计划,分层次、分期分批组织民宗干部、教职人员、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分清什么是宗教,什么是邪教,什么是迷信,努力提高民宗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营造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使民族宗教系统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开展法治宗教活动场所的创建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提升全市宗教场所的法制建设水平。
头看”复查活动,切实巩固治理成果。四是切实做好抵御渗透工作。继续推进抵御渗透教育进场所、进社区(村),筑牢抵御渗透防线。坚持和完善领导协调、部门和区域协作机制,及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取缔基督教非法聚会点,打击各种非法宗教活动,确保全区宗教领域和睦稳定。
10、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工作出发点,认真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强服务、保增长、促发展”为主线,以改进作风、创新理念、提升效能为重点,以让群众满意、基层满意为目标,将作风效能建设工作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政风、行风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机关工作人员行为,全面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促进耒阳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主要工作措施。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十
在机关、在社区、在学校、在企业……人们放慢脚步,聆听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用心感受团结的力量。近日,柳州市柳南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民族和宗教事务局联合举办的“民族团结进步百场大宣讲”进机关活动,受到广大机关干部欢迎。
讲党的惠民政策、说大家爱听的故事,在柳南区机关一楼会议室,柳南区百姓宣讲员梁秋容用举例子摆事实的方式,讲述居住有15个少数民族、1862少数民族人员的车辆厂社区居委会,集体帮助蒙古族残疾人邱老一家,与他结对帮扶的动人故事,让少数民族同胞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爱温暖。
在五菱社区中,壮族居民李怡忠几年如一日,照顾无儿无女、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80多岁回族老人,如今60多岁的李怡忠却依然坚持帮助他人的故事,感动了所有居民。大家表示,要像李怡忠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来自柳工机械股份公司的宣讲员江倩,讲述了柳工的上海阿拉们与柳州人因酱黄瓜而和睦相处的生活点滴,宣讲内容生动,形式新颖。宣讲员们把蚕茧画等融入演讲中,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温暖,学习到了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知识。
“柳州有个鱼峰山,一年四季歌不断;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柳南区宣讲员梧雪燕讲述在鱼峰山脚下长大的柳邕路第三小学校长许光,从小在外婆的带领下耳濡目染,用山歌传到学校,让在美丽柳州的城乡结合部的少数民族学生亲如一家、互帮互爱、声名扬远啦!
形式多样的宣讲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各民族之间朴素的情谊,大家表示要从自己做起,维护好广西的和谐美好。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柳南区在辖区挑选代表性场所,通过宣讲队宣讲、一对一宣讲、寓宣讲于文艺活动中等形式,围绕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的重大意义、具体工作举措等进行宣讲。
柳南区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局长王家成说,百场宣讲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柳南区会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形成一种常态机制,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真正做到人人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一个个微行动,汇聚起民族团结的强大正能量。
在省州民宗委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聚焦发展第一要务,着力开展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现我2021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为切实抓好我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县民宗局党组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及时与县委、县政府汇报,年初制定工作要点,明确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工作职责,细化落实工作责任。
(一)扎实开展民族政策学习。
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民族政策的学习和研究,将该项工作纳入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学习。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2月10日,剑河县民宗局组织全局干部会议,党组书记李代虎逐字逐句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2月3至5日在贵州视察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并提出全局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抓好学习和宣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特别是与民宗部门息息相关的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二是积极将民族政策纳入党政干部培训学习。我局积极协调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在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上将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纳入培训课题,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件在基层干部培训班上作为课程来上,使参加培训学员进一步了解党的民族与宗教理论知识,更好的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职责。三是持续做好双语广播播放宣传教育。2021年,持续在久仰镇巫溜村、太拥镇南东村等村寨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广播播放,让少数民族群众能听得懂国家通用语言,了解民族政策,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四是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在2021年的县、乡换届工作中,积极向组织推荐后备干部人选,目前有48名少数民族干部得到新提拔。
为大力宣传民族政策,让全县各族人民感党恩、跟党走。一是在人大和政协两会上向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制定有“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字样的宣传袋400个,宣传雨伞400把、宣传水杯400个。二是积极到城关一小、县医院、县民族医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宣传,并发放宣传水杯400多个。三是在各机关单位led显示屏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50条(次),出租车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50条(次),7大金融机构插放宣传标语15条(次)。四是利用剑河赶集日,积极与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等部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发放《贵州省宗教事务条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手册》宣传资料2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30余幅。
我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一是2021年积极推荐中共剑河县革东镇委员会申报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二是积极推荐县直相关部门、乡镇党委政府、各社区(村寨)、各人民团体等107个部门申报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目前进入州级审核阶段。三是积极指导城关一小成功申报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校。四是在黔东南州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表彰大会中,县委办、县委统战部、县教科局获得模范集体和邰昌荣、纪宽芝、杨树云、王家芝、杨再增、姜浩、杨文根7位同志获得模范个人的表彰。
(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工作。
为了让易搬群众尽快融入这个城市民族的大家庭中来,我局在易搬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宣传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剑河县“六月六”民族文化旅游活动,7月16日晚,易地搬迁社区-幸福社区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在幸福社区广场拉开序幕。现场,社区100多名党员群众以表演的形式,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及伟大成就,社区居民鲍从芝等群众用歌声唱响广大党员群众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深情告白。我局支持一些经费给幸福社区易地搬迁群众开展“六月六”民族文化活动1000元。二是开展“永远跟党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宣讲活动。7月28日、29日分别邀请2019年全国第七次民族团结模范个人杨精泽和全省第八次民族团结模范个人姜文英分别至幸福社区、革东镇屯州村开展“永远跟党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宣讲活动,并宣讲了个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以此鼓励参训学员人人参与民族团结工作。三是积极深入易地搬迁社区开展调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局制定了《剑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2021年度民生实事计划》,多次带队深入易地搬迁社区开展调研,了解群众的生活所需,撰写调研报告、汇总发现问题和起草整改措施,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四是做好易地搬迁社区民族工作法治宣传。为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教育引导社区各民族群众牢固树立水乳交融、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观念,不断增强“三个离不开”思想,剑河县在易地搬迁社区开展法治宣传2次,使老百姓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五)重视民族文化进校园。
我县重视民族文化进校园,积极向上级部门协调资金,不断加大对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投入。一是积极为学校争取民族文化进校园资金,2021年在省、州民宗委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城关一小获得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金20万元;二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积极将“新八德”、国学教育、五旗五徽五认同教育、民族传统文化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2021年4月,国家民委和省、州民宗委相继到我县城关一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调研工作,充分肯定了剑河教育试点工作并给予高度赞扬,调研组表示在剑河他们找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答案。在得到国家民委、省民宗委的高度认可后,周边兄弟县市先后到我县考察交流学习7余次。
(六)用好民族政策资金助推乡村振兴。
2021年,我县为使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少数民族发展)和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在助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最大效益化,切实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深入乡镇、村居调查研究,重点聚焦在条件困难的村寨安排实施了生猪养殖、生态羊养殖、蜜蜂养殖、稻田田埂硬化、生产便民桥建设等15个项目,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的成果,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
(一)工作经费减少。
2020年前,县级每年预算民族宗教工作经费共计20万元(其中:教育专项经费10万元、民族工作经费6万元、宗教工作经费4万元),且要求逐年递增5%。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后,根据我县财政困难情况,2021年县级预算民族宗教工作经费共计10万元(其中:民族工作经费6万元、宗教工作经费4万元)。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少数民族地区视察调研,提出一系列关于支持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工作量与以往增加,但是工作经费减半,一定程度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二)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受政策限制。
2021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补助资金在实施过程中,仍然要求不能出现负面清单的项目。但是,我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文化浓厚,民族节庆活动多彩、民族特色产品丰富,民族群众对实施民族文化广场、议事亭、村级停车场(可用作亮晒秋收稻谷、辣椒、花生等农特产品,又能停车和村民开展集体活动场所等)有迫切需要,以上项目均是负面清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按照省、州、县的工作思路,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实现共同进步为根本任务,强化措施、创新思维,扎实有序的开展民族宗教工作。
(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扎实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以改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完善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植民族特优产品,增加民族群众收入。今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建议对民族群众迫切需要修建的议事亭、活动场等项目均移除财政扶贫资金的负面清单,逐步建设一些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活动、休闲场所,切实构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二)抓好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推动剑河旅游业发展。
继续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重点对民风民俗、少数民族语言、民族工艺、民族舞蹈、传统体育等普查,摸清全县民族文化起源、分布、延续、发展和民族工艺品开发等,有效助推县域旅游业发展。
(三)加强民族政策宣传,让民族群众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利用“双培”行动和驻村工作队为契机,加大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特别是宣讲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传送给群众,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一是继续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机关、乡镇、村寨等开展民族团结知识宣传教育,推动民族团结创建“八进”在全县范围内的推广。二是紧扣“民族团结进步从小抓起”创建主题,以”五旗五徽五认同”为抓手,继续抓好县城关一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点工作,并在全县各个学校全面推行。
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是省教育“9+3”计划、“百校大战”50所重点建设的项目学校之一。学校依山而建,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校园位于龙里县城北龙瑞山下桃园——贵新高速公路龙里出口处,是一所全日制公办职业高级学校。是“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国家星火带头人培训基地”、“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贵州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贵州省安全文明单位”。是首批50个“贵州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贵州省教育扶贫百校基地”。是贵州省第152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黔南电大龙里工作站所在地.校园占地面积266亩,建筑面积68000㎡。学校现有教职工203人(其中专任教师179人),在册学生4616人。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为对广大师生进行更系统、更全面的民族团结教育,今年,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我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确了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途径,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为使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一是利用校园广播,每天中午、下午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热爱祖国的宣传教育,党的民族理论宣传教育,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宣传教育。二是制作宣传栏进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的民风、民情和民俗,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三是以专业部位单位举办一次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让广大学生在了解民族知识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四是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以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全校师生心中。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关键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想更好地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是关键。因此,我校一方面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定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民族教育相关文件精神,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全体教职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业务培训。为了提高教师民族团结教学业务水平,学校专门对全体教师进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专题讲座。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新课标的要求,定期组织各科任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进一步细化各学科、各年级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渗透点、结合点,适时融入、补充和延伸,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教学,是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族共同发展,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一是利用主题班会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的新活力。二是学科教学注重渗透。在各学科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素材,学校主要采取学科知识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方法实施教育。教研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组织专题研讨,深入发掘民族团结教育渗透点,分解任务落实内容。重点是将民族团结相关知识融入德育教学过程中。
教育”、“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理论知识”等为主题板报。宣传民族团结相关知识、本地区民族文化传统。四是利用音乐课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积极学唱、传唱民族团结歌曲,充分展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创和谐的精神面貌。五是开展“我爱家乡”民族团结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深入了解民族地区民俗风情、发展变化。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活动,学校全体师生增长了民族知识,提高了民族意识,融洽了民族氛围,深切地感受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培育下,民族团结教育之花正开遍校园。
虽然我校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过程活动中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一蹴而就,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去思考、去实践、去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听取各位领导及同仁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客服困难,积极创新,努力使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十一
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云南的重要政治任务,到2035年实现这一目标是云南省委作出的重大政治决定。
(一)全力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的大政方针,战略任务和政策保障。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我区民族宗教工作的根本遵循,是我们推进工作中解疑答惑的强大武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准确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任务,临翔始终注重在平时工作中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找思路、找方法、找对策,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二)全力抓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一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过程。深入实施《xxx市xxx县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和《中共xxx市xxx县委关于〈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全县各级各部门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做好条例的宣传和政策解读工作。二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6+n进”活动。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的思路,深入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示范创建“6+n进”活动。全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个,在10个中小学建立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基地。力争到2020年,创建50个左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参与率和影响力。三是以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工程项目为载体,全力做好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2014年以来,共投入资金xxxx万元,实施“直过民族”扶持项目xxx个。四是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途径,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为抓手,推进示范区创建步伐。建立社区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维护中心、少数民族联谊会组织、文艺宣传队伍和少数民族文化活动阵地,以“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团结好”为创建标准,突出开展好一批活动、抓好一批培训、做好一批实事、化解一批矛盾“四个一”模式,积极做好城市民族社区工作,在城市民族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
(四)全力抓好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落实力度。一是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列入县委党校干部培训的内容,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二是进一步健全维护团结稳定长效机制。三是做好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四是推进依法行政,调整和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进一步细化行政审批事项服务规范,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
(五)全力抓好民族文化教育事业。一是深入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和“双百”工程,努力打造一批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加快我区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二是积极搭建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平台,丰富交流内容,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和文化精品走出去,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大局。扶持少数民族电影、文创产品等文化精品走出去,讲好民族故事,传播临翔声音。三是围绕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从保护、开发、利用上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开展好以傣族、彝族和拉祜族为主的民族文化活动,突出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在语言、服饰、生活习俗、民居等方面注重保留民族传统特色。在全县16个少数民族村及民族聚居村(寨)建立文化站(室)和业余民族文化活动队伍,组织开展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业余文化活动。
我们的主要经验:一是领导重视、合力攻坚。县委、县政府定期不定期听取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研究破解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整合各级各部门资金,是示范区建设取得成绩的关键。二是政策扶持、上级支持。认真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工作,储备好项目,积极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汇报衔接联系,及时掌握项目投资渠道、投资重点,以搞好服务为突破口,千方百计全力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是示范区建设的保障。三是全民动员、群众参与。始终坚持“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和“自上而下的宣传动员、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按照“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形成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的强烈愿望和强大动力,为示范区推进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四是提升素质、发展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培育农业主导产业,确保增收致富;培育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小步快富;盘活农村集体经济,达到村企共富。结合实际在不同村组开展以种植、养殖、服务业等为主的技能培训,提升少数民族素质、发展产业,与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小康社会是示范区建设的核心。
我们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xxx县是“祖国的边疆、云南的边沿”,是xxx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区位特殊,一直未能享受“兴边富民工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民族自治地区”、“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县”等国家对少数民族的重点扶持政策,极大制约了全县少数民族和散居民族地区的发展。二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传统少数民族文化,文化的融合发展也导致许多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我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任务艰巨。三是xxx县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基础设施差,受教育程度低,发展能力弱,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艰巨,需要得到上级更大的支持。
今后,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切实加强示范区建设领导。按照示范区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对具体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分工程、分标段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确保每项工作有责任主体,实行责任挂牌公示、绩效挂钩考核的项目推进制度,确保每项工程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二是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传达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牢固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民族工作理念,积极研究谋划一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项目,推动社会建设、生态环保、改善民生作用显著的重点项目,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不使任何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三是强化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用民族文化打造旅游产业,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区生态资源和历史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的有机结合,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有机结合,优良传统与时代要求的有机结合,以及原生态的特质是我区旅游资源的精髓,把民族文化作为大产业来发展。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加强对全县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对民族团结进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宣传教育,利用手机短信、电视台、网站等媒体,采取发放宣传画(册)、制作宣教栏等方式,使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十二
20**年以来,我省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抓好日常和平常工作,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机制建设。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民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初步形成了民族工作研究机制。在省领导协调下,省民委兼职委员单位进一步加大了对民族工作的支持。省民委建立了与少数民族代表人物联系交友制度,委主要领导定期与市、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联系,形成了联系沟通机制。20**年,省人大听取审议了省级政府关于全省民族工作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
工作能力。省民委建立了与市、县两级党政领导联系沟通机制,共同推进工作。同时,各级党委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全省现有少数民族市厅级干部4人,县处级120余人。省、市、县三级少数民族代表、委员均超过了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数。
三是加强基层建设。不断推动基层执法主体建设,推动市、县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和两级目标责任制,初步形成了“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工作格局。按照“工作任务重、工作有特色、经费缺口大”的原则,省民委逐步加大对市、县(市、区)和社区、聚居村创建活动工作经费支持。
一是集中开展宣传。全省连续12年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手册、开辟“民族团结专栏”、组织知识竞赛、制作播放主题宣传片、微电影等方式,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强化少数民族群众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搭建活动平台。以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民族文化健身活动、民族节日庆祝等重大活动为平台,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影响力,全省各市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节”,“比团结、比发展、比贡献”竞赛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比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书画作品展、民族团结进步演讲比赛、清真食品烹饪大赛、慈善募捐等活动,拉近了党委政府和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和汉族群众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争当先进模范的热情。
特色,翼城县北关村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村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进步,构筑了各族人民共促团结、共谋发展、共建和谐的良好局面。
四是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20**年至20**年,省财政拨付资金6.55亿元实施援疆项目61个,提高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增强了受援地内生动力,促进了民族团结,为推进x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全省各地坚持创建活动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相结合,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坚持把重点放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放在温暖人心争取人心上,让少数民族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既激发了少数民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参加祖国建设、服务回报社会、维护和谐稳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依赖和信任。
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全面落实国家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全省29家民品企业近3年享受国家优惠利率贴息资金2.35亿元,生产补助和技改贷款贴息1270万元,有效提升了企业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能力,20**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1.24亿元,完成纳税1.83亿元。依法推动清真食品业健康发展,20**年,全省清真食品业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清真食品加工企业19家,拥有全国驰名商标2个,山西省著名商标5个。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物质基础。
二是积极促进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行少数民族学生中考照顾政策,积极改善民族小学和山大附中西藏班办学条件,投入专项资金,帮助西藏班学生改善学习生活条件。注重涉及民族团结文艺作品的挖掘和创作,新编历史剧《傅山进京》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取得了优秀成绩。精心培育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成绩突出。
食品监管,各市都成立了清真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建立了清真食品监督员队伍,太原、阳泉、晋中、晋城等市将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群众的肉食补贴列入财政预算,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我省始终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作为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在“平时”、“交心”上下功夫,从组织领导、工作原则、工作机制等方面安排部署,努力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赢得了各族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一是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省委、省级政府2010年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x籍少数民族群众来我省务工经商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20**年颁布实施了《山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加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依法依规作出了安排部署;20**年成立了山西省x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小组,建立了山西省x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全省各地各部门也制定了具体的贯彻措施,为做好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促进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待遇平等,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了组织、政策保障。
族解决就业、就医、就学、司法等方面的困难,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阳泉市创立了“12345”工作法(“1”是紧紧抓住流动人口中的代表人士;“2”是依靠市伊协和清真寺;“3”是落实清真肉食补贴待遇享受、就业培训服务、子女上学入园服务;“4”是建立市、县(区)民宗部门上下协调,与有关部门左右协调,输入地和输出地协调,与相邻市县跨界协调四大协调机制;“5”是实现引导入寺、引导遵纪守法、引导社区发挥作用、政策咨询引导、引导依法维权,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立体化、全覆盖);晋中榆次区在繁华市场为x籍少数民族群众划片设立专门的经营场所;临汾市建立健全由民族、公安、工商、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伊协和外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与的外来少数民族联谊会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外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进行政策、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规定的培训,提高外来少数民族依法经营、文明经营和服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长治市开通“民族一家亲”微信服务平台,形成了“三必清、三必谈、三必帮”的“三个三”工作法(即:强化沟通,做到“来源地清、暂住地址清、职业清”;强化联系,“每周一次电话联系、每月一次见面联系、每年一次座谈联系”;强化服务,做到就业困难、办理手续、生活困难必帮),20**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坚持底线思维,坚持依法行政,经常性地对全省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进行督导,培养典型、推广经验,加强日常不稳定因素排查,及时清除隐患。各级各部门完善了应急处突领导机制和工作预案,在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我省已连续多年未发生较大规模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型事件。
总之,我省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注重发挥学校、乡村、社区和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应该看到,创建活动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活动进展不平衡,大部分单位活动开展手段单一,创新不足,拓展延伸不够等等。同时,山西面临走出转型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大发展,是事关全省转型综改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课题。因此,大力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对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领导,引导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任务艰巨。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在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上下功夫,以“圆好团结梦,追寻发展梦,实现中国梦”为根本任务,更加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民族工作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范文(13篇)篇十三
20xx年以来,我省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抓好日常和平常工作,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机制建设。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民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初步形成了民族工作研究机制。在省领导协调下,省民委兼职委员单位进一步加大了对民族工作的支持。省民委建立了与少数民族代表人物联系交友制度,委主要领导定期与市、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联系,形成了联系沟通机制。20xx年,省人大听取审议了省级政府关于全省民族工作。
报告。
给予了充分肯定。
工作能力。省民委建立了与市、县两级党政领导联系沟通机制,共同推进工作。同时,各级党委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全省现有少数民族市厅级干部4人,县处级120余人。省、市、县三级少数民族代表、委员均超过了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数。
三是加强基层建设。不断推动基层执法主体建设,推动市、县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和两级目标责任制,初步形成了“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工作格局。按照“工作任务重、工作有特色、经费缺口大”的原则,省民委逐步加大对市、县(市、区)和社区、聚居村创建活动工作经费支持。
一是集中开展宣传。全省连续12年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手册、开辟“民族团结专栏”、组织知识竞赛、制作播放主题宣传片、微电影等方式,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强化少数民族群众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搭建活动平台。以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民族文化健身活动、民族节日庆祝等重大活动为平台,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影响力,全省各市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节”,“比团结、比发展、比贡献”竞赛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比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书画作品展、民族团结进步演讲比赛、清真食品烹饪大赛、慈善募捐等活动,拉近了党委政府和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和汉族群众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争当先进模范的热情。
特色,翼城县北关村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村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进步,构筑了各族人民共促团结、共谋发展、共建和谐的良好局面。
四是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20xx年至20xx年,省财政拨付资金6.55亿元实施援疆项目61个,提高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增强了受援地内生动力,促进了民族团结,为推进x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全省各地坚持创建活动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相结合,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坚持把重点放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放在温暖人心争取人心上,让少数民族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既激发了少数民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参加祖国建设、服务回报社会、维护和谐稳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依赖和信任。
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全面落实国家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全省29家民品企业近3年享受国家优惠利率贴息资金2.35亿元,生产补助和技改贷款贴息1270万元,有效提升了企业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能力,20xx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1.24亿元,完成纳税1.83亿元。依法推动清真食品业健康发展,20xx年,全省清真食品业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清真食品加工企业19家,拥有全国驰名商标2个,山西省著名商标5个。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物质基础。
二是积极促进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行少数民族学生中考照顾政策,积极改善民族小学和山大附中西藏班办学条件,投入专项资金,帮助西藏班学生改善学习生活条件。注重涉及民族团结文艺作品的挖掘和创作,新编历史剧《傅山进京》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取得了优秀成绩。精心培育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成绩突出。
食品监管,各市都成立了清真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建立了清真食品监督员队伍,太原、阳泉、晋中、晋城等市将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群众的肉食补贴列入财政预算,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我省始终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作为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在“平时”、“交心”上下功夫,从组织领导、工作原则、工作机制等方面安排部署,努力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赢得了各族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一是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省委、省级政府2010年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x籍少数民族群众来我省务工经商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20xx年颁布实施了《山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加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依法依规作出了安排部署;20xx年成立了山西省x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小组,建立了山西省x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全省各地各部门也制定了具体的贯彻措施,为做好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促进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待遇平等,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了组织、政策保障。
族解决就业、就医、就学、司法等方面的困难,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阳泉市创立了“12345”工作法(“1”是紧紧抓住流动人口中的代表人士;“2”是依靠市伊协和清真寺;“3”是落实清真肉食补贴待遇享受、就业培训服务、子女上学入园服务;“4”是建立市、县(区)民宗部门上下协调,与有关部门左右协调,输入地和输出地协调,与相邻市县跨界协调四大协调机制;“5”是实现引导入寺、引导遵纪守法、引导社区发挥作用、政策咨询引导、引导依法维权,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立体化、全覆盖);晋中榆次区在繁华市场为x籍少数民族群众划片设立专门的经营场所;临汾市建立健全由民族、公安、工商、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伊协和外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与的外来少数民族联谊会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外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进行政策、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规定的培训,提高外来少数民族依法经营、文明经营和服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长治市开通“民族一家亲”微信服务平台,形成了“三必清、三必谈、三必帮”的“三个三”工作法(即:强化沟通,做到“来源地清、暂住地址清、职业清”;强化联系,“每周一次电话联系、每月一次见面联系、每年一次座谈联系”;强化服务,做到就业困难、办理手续、生活困难必帮),20xx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坚持底线思维,坚持依法行政,经常性地对全省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进行督导,培养典型、推广经验,加强日常不稳定因素排查,及时清除隐患。各级各部门完善了应急处突领导机制和工作预案,在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我省已连续多年未发生较大规模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型事件。
总之,我省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注重发挥学校、乡村、社区和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应该看到,创建活动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活动进展不平衡,大部分单位活动开展手段单一,创新不足,拓展延伸不够等等。同时,山西面临走出转型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大发展,是事关全省转型综改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课题。因此,大力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对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领导,引导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任务艰巨。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在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上下功夫,以“圆好团结梦,追寻发展梦,实现中国梦”为根本任务,更加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民族工作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