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学习场所和学习条件,旨在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作为二年级教师,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一
2、学生自由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如果出现“一共有多少只贼鸥?”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数出贼鸥的总数,如果有学生会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出来,但对学生不作统一要求。如果学生不能提问出“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
二、解决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有什么办法?”让学生知道问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其实就是比较47与32的大小,“怎么比较47与32的大小呢?”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想法。
4、全班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小组交流想法。
2、“自主练习”第5题。
(1)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注意让学生把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表述清楚。
(2)在理解图意后列式计算。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4)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做第5题。
3、“自主练习”第7题。
(1)、先让学生明白题意。
(2)、学生独立去做,在交流自己选择的结果和想法。
(3)鼓励学生说己的想法。
四、课堂: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二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在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中,学生能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2、能够正确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挂图、小棒。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观察情景图。
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秘的南极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好吗?
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
3、先让我们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
学生试着估计一下,并说说是根据什么估计出来的?
二、提出问题。
看样子南极的朋友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朋友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
三、解决问题。
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
2、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帮你听听怎么样。
3、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
4、相信你会把这些数字读得非常正确。
5、小组同学交流想法,并用计数器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计数器帮助演示数的写法,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加深数位意义的理解。
6、小组内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
7、: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四、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周围什么地方用到数字?(全班学生的总数、男同学的人数、女同学的人数等等)。先让学生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再让其余同学把数字记录下来。
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独自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交流写法。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五、课堂: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三
一、复习课文:
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为什么傣族人民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个泼水节是敬爱的周恩来和他们一起渡过的,所以他们觉得这个日子非常难忘。)。
3、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因为那里不仅有最好的葡萄,还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背诵:
2、优美句子(背写):
(1)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好像童话中的仙境。
(3)周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4、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汉族)、(回族)、(土族)、(白族)、(苗族)、(壮族)等(五十六)个民族。我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台湾)等(二十八)个省、自治区。
三、听写: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四
六、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
(出产)水果(搭起)凉棚(摘下)葡萄(驶过)江面(勾画)轮廓(敲)鼓。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薄薄)的雾(清晰)地展现(热情好客)的老乡(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市场)(眼睛)(枝叶)(广告)繁华的(大街)明亮的(灯光)茂密的(树林)绚烂多彩的(舞台)(城市)(教室)(森林)(人生)(汽车)(公园)。
川流不息的(人群)风光秀丽的(香山)。
(江河)(黄山)。
七、近义词:
环绕-(围绕)清晰-(清楚)展现-(出现)秀丽-(美丽)周围-(四周)茂密-(茂盛)有名-(出名)一起-(一同)祝福-(祝愿)敬爱-(尊敬)犹如-(好像)装点-(装扮)美丽-(漂亮)。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五
教学目标:
1、指导写好“惯”字。
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这句话的意思,懂得独立生活,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角色体验,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这句话的意思,懂得独立生活,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学准备:
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
1、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师导语:是的,麻雀的爸爸妈妈不辞辛苦,到处找食,找来的也许是一只肥肥的小虫,也许是酸甜的野果,也许只是一粒小小的草籽,无论是什么,他们统统的把这些食物一口一口的喂进自己的孩子的嘴里。我们都感受到了麻雀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指名说)。
是的,哪有爸爸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呀?
3、(出示课题)我们一起齐读课题。你认为这只小麻雀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孩子吗?(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体会麻雀爸爸妈妈的特殊的爱。
二、新授。
“赶”出家门。
1、你出声地读一、二自然段。说说小麻雀为什么会被爸爸妈妈赶出家门?
指名说说。(独立生活)。
出示:你们的翅膀长硬了,自己去独立生活吧。
“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什么是独立生活?(自己生活,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照顾自己)。
你能用“因为、所以”把这句话连起来吗?(指名说)。
2、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对话。
(1)指名说画的内容。
(2)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
只有一只麻雀不舍得走,它哭着说:“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饿死的。”
小麻雀说这段话时什么心情?
带着这种心情去读。
请你再悄悄地跟麻雀爸爸商量商量。(自由读、指名读)。
麻雀爸爸坚定地说:“不行,这是害它,总不能让它跟着我们过一辈子吧。从小就娇生惯养,什么时候才能独立生活呢?”
麻雀爸爸,你对麻雀妈妈的建议有什么看法?
问:这是害它,“这”指的是什么?(让它多住些日子)。
问:麻雀爸爸此时心意已定,语气是怎样的?(坚定)。
请你们带着坚定的语气再来读读麻雀爸爸的话。
(3)分角色读三个人的对话。再来体会小麻雀的悲伤、妈妈的心软和爸爸的坚定。
3、麻雀爸爸的语气是坚定的,心意已定。最后,硬是把这只麻雀赶出了家门。(出示课件)。
(1)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态度坚决)(板书:硬)。
(2)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才理解了一个“硬”字的意思。(出示课件)有什么不同?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会有所不同。
“回”到家中。
1、几个月过去了,一天早晨,那只小麻雀回到家,它欢快的唱着:(生读)。
(1)它怎么唱着?(欢快)。
(2)是呀!又回到家中心情多么欢快,你就是那只小麻雀,你来欢快的唱唱。(指名读,齐读)。
2、这几个月的时间,小麻雀的变化多大呀!连它的爸爸妈妈都认不出它了,他们说:(出示课件)(齐读)。
小麻雀不仅心情变化了,连身体也变得健壮了。(板书:健壮)。
想象:在这几个月里,是什么让小麻雀变得快乐、健壮的?
1、出示口语交际练习。
请你想象,在这几个月里,小麻雀经历了哪些事情?(出示课件)。
在()的时候,我()。
(预设:在遇到刮风下雨时我就躲进树洞;在遇到猎人时我就藏起来;在空闲时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在无处休息时我学会了筑巢;在空中飞行时我欣赏风景……)。
2、点拨:、其实,小麻雀不但遇到了困难,还有许多让它高兴地事呢!你相象一下,它会遇到什么高兴事?(指名说)。
(交到了好朋友,尝到了从没有吃过的美味,自由的飞翔等等)。
3、出示课件。小麻雀在天空飞翔时,低头一看,啊!太美了。它看到了什么?
师总结。
在磨难和快乐中,小麻雀学会了勇敢、坚强,学会了保护自己、躲避危险。学会了许多的本领、技能。变得健壮、快乐。其实,无论是困难,还是幸福,这都是在爸爸妈妈的翅膀下无法体会到的。
体会良苦用心:
出示: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
追问:那是为我好,“那”指什么?(被赶出家门。)。
为什么说“你们那是为我好哇”?(让我学会了独立生活)(板书:独立生活)。
回归整体:
(师引读,生填空)出示:孩子,当初你的翅膀才刚刚长硬,我就把你赶出家门,你哭着说(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饿死的。)几个月后,你翅膀硬了,欢快地唱着(唧唧喳,唧唧喳,爸爸妈妈快来呀,我是被你们赶出家门的孩子,我看你们来啦!)你终于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孩子们,让我们带着感激之情对父母说(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
(生独立试填、指名说、配乐齐读。)。
总结:
同学们,当初爸爸硬把小麻雀赶出家门,这也是对小麻雀的爱。(板书:爱)你们现在的学习、锻炼身体都是在经历翅膀长硬的过程。你们能够理解爸爸妈妈和老师对你的严格了吗?你应该怎样做。(努力学习,积极锻炼,争取早日在天空自由的翱翔。早日独立生活。)。
三、学习生字:惯。
1、出示。
2、看书自己学习惯字。
3、怎么记?惯,习惯的惯,左右结构,左边一个竖心旁,右边的上半部是撇横横竖横点,下面是个贝字。
4、怎么写?
(1)笔顺是。
(2)写时注意:右边的上半部是撇横横竖横点;。
贝字最后一笔是点。
左窄右宽。
占格。
5、写一写。
6、展示。评价。
四、拓展短文。
自己读读。
指名读读。
谈谈体会。
板书: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
硬独立生活。
爱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六
14、《大雁归来》节选自《沙乡年鉴》(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作者利奥波德,美国着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文章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了大雁迁徙的特性、规律及与人类的关系,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寺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去伤害它们,一个“爱”字贯穿全文。很显然,“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就是全文的主旨。
在写法上,形象性、知识性和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5、《喂--出来》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着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
本文是一篇科学幻想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讲的是一场台风吹倒了一座古庙,庙底露出个无底洞,通过对这个洞一番研究后,后来成民填垃圾的地方,终于有一天,里面的东西又都飞了出来。
小说揭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警示世人要正视环境问题。
小说的题目充满悬念,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其实也蕴含队们对大自然认识的浅薄无知。结尾再写小石头飞来,这种循环式结构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了怎样的服装。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相关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质疑导入。
1、出示“雷鸟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2、师:雷鸟与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更迭,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要想知道怎么回事,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3、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等方式检查。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创设情景:出示挂图,师配乐读第一段文字。
2、师:喜欢这白雪世界吗?
3、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学习第二段。
1、渡: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自读。
3、反馈。重点体会第四句“……又清凉,又香甜……”
二、学习3—7段。
1、过渡: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松果时,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生自读——反馈)。
2、分角色朗读。
3、同桌练习表演——指名表演——师指导——生再次表演。
三、学习8——9段。
1、过渡: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生听录音)。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10——14段。
4、生反馈。
5、师小结。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自读15——25自然段。思考:春天到了,雷鸟太太的时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反馈。
3、小组活动:配合读15——25段或试演此情景。
4、师小结。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雷鸟太太的时装(一)。
冬:白色大衣。
春:白色带有棕色斑点的大衣。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八
1.了解故事《剃头》,知道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惩治巴依老爷的。感悟阿凡提的聪明和帮助穷人的正义感。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引导学生运用泛读法、精读法、摘记法、提问法等方法去阅读书籍,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效果。
3.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角色,产生美好的情感。
激发阅读故事书的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人物贴画,课件。
一、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阅读一些课外书,积累好词好句,为以后写作文打下基础,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读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是《阿凡提的故事》。
二、认识书本封面、扉页、目录。
1.观察封面。书名、作者、出版社、图案。
2.认识扉页。是书翻开后的第一页(即整本书的第二页),扉页的作用首先是补充书名、著作、出版者等项目,其次是装饰图书、增加美感。
3.前言。
4.了解目录。
目录包含几部分?小标题和页码。
怎样快速地找到故事?先看小标题,再找到页码。
训练学生利用目录找到故事。
三、交流喜欢的故事。
1.师介绍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师相机板书)
(1)听故事录音。
(2)自己读故事,指名交流。(板书:读故事)
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拿起铅笔,用你喜欢的方法去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品味,边读边把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画出来。
(3)看故事视频。(板书:爱积累)
(4)谈谈体会。(板书:谈体会)
阿凡提--幽默机智。巴依--愚蠢贪财。
2.师小结方法,出示阅读提示:
(1)读故事。
(2)爱积累。
(3)谈体会。
3.小组成员按照“阅读提示”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在《阅读记录卡》上做记录。
4.全班交流。
四、课外阅读方法总结。
师过渡:《剃头》这个故事听过了,读过了也看过了,那你喜欢故事中的阿凡提吗?为什么?不仅我们小朋友喜欢阿凡提,大人也喜欢他。阿凡提不仅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就是在国外也非常有名。听听老师对阿凡提的介绍。
1.介绍阿凡提。
2.师小结:平时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读了故事情节,还要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人物品质。可以把故事说给父母、朋友听。
3.在这本书中,阿凡提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起读:要想变聪明,就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小朋友从故事中读懂了一个道理,真了不起。
五、阅读延伸
小朋友,阿凡提的故事会告诉我们许多变聪明的办法。希望大家把读书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娱乐,一位可以陪伴终身的伙伴。愿大家能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成为博览群书的小博士。最后响起我们的读书口号:读书让我快乐,读书让我增添智慧。
六、推荐书目:
严文井《“歪脑袋”木头桩》
冰波《孤独的小螃蟹》
陈伯吹《一只想飞的猫》
板书设计:
《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幽默机智
巴依--愚蠢贪财
读故事
爱积累
谈体会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九
1、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8个一类生字,会认17个二类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绳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过程和方法目标:朗读课程,了解文章大意;多种方法识记本课一类生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的伟大, 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理解母亲。
1、 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
2、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一类生字。
一、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妈妈的爱》,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鹅妈妈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领读一、二类生字。
3、教师领读课文。
4、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的一二类生字。一类生字用圆画出,二类生字用三角号画出。
5、齐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
1、 画出文中的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
2、 认读二类生字
3、 学习“事”:
(事情)(好事)(坏事)(故事)
4、学习“炎”:
(炎热)(烈日炎炎)(炎炎)
5、学习“幸”:部件组合法,上下结构。
提醒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幸福)(不幸)(幸运)(幸免)
6学习“轻”(已学过)
(轻重)(轻快)(轻巧)
7学习“福”示字旁,左右结构。
(福地)(幸福)(福气)
8学习“唱”(已学过)
唱歌、歌唱、合唱、清唱
9学习“呻吟”
左右结构,口子旁,二者组合为单纯词。表示指认因为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如:病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
四、 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指读并组词。
五、 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 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说一说都是哪几个自然段?
3、学生领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
4、分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男女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7、指名读。
二、 感受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自然段: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都写了些什么?
时间:一个炎热的夏季
人物:鹅妈妈和小鹅们
地点:一片辽阔的草地
草地上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习2、3自然段:
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突然,出现了乌云”下雨了。
轻声读二三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鹅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鹅们的?
4、天气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鹅妈妈和小鸭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他们不同的表现。
5、试着读一读小鹅们的话,应用什么语气?
6、妈妈的音应该用什么语气?
7、前后桌讨论一下,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三、 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 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幸、福、呻、吟
幸: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福:注意是示字旁
吟:右半部分为今
呻:注意左右的位置关系
二、 完成课后练习: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填一填:
2、 (炎热)的夏天
(幸福)的生活
快乐地(游戏)
轻轻的(唱歌)
3、 读一读,说一说:
炎热的夏天 温暖的阳光
广阔的世界 幸福的小鹅
辽阔的草地 细嫩的草茎
轻轻的呻吟 艰难的喘气
4、 讨论: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十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生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关心母亲。
1.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理解课文说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生字。
一、谈话导入:
假如你在街上和妈妈走散了,你该怎么办?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圈画生字。
3.学习生字
城:左右结构 形声字 城市、城府、城镇
牵:上中下结构 部件组合法 牵挂、牵牛花
掌:上中下结构 掌握、手掌、掌心
围:半包围结构 口字部 形声字 包围、围棋、周围
笑:上下结构 竹字头 笑话、苦笑、苦笑不得
善:数笔划方法 注意笔顺 善良、善事、善后
淡:左右结构 平淡、清淡、冷淡
互:数笔划方法 注意笔顺 互相、互助、互生
4.指名读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多种方式读课文,以读代讲:如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二、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画出描写妈妈眼睛的句子,读一读。
2.画出描写妈妈头发的句子,读一读。
3.画出描写妈妈手的句子,读一读。
4.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三、如果,你的妈妈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围、牵、善、互”
二、完成课后练习: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贯穿在讲读课文中)
2.读一读:简单说说“掌上明珠、哭笑不得、善始善终、惊慌失措”各词的含义;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3.写一写,积累词语
4.做一做
(1)小组内先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2)画一画自己的妈妈(爸爸),在下面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三、板书设计:
课 件 温柔的手
生 字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十一
本组教材中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选编的,课文中那些发明创造的故事,也许只是在眨眼间的灵机一动,看起来没有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但事实上,想要有所发明创造,哪怕只是一个小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怀疑权威,打破常规,冲破定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1、认识本单元的44生字,会写本单元的33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4、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5、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到事情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6、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1、认识本单元44个字,会写3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到事情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4、学习默读课文。
一个导语,课文《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和语文园地四。认识52个生字,书写33个,14课没有生字。
《动手做做看》2课时。
《邮票齿孔的故事》2课时。
《画风》2课时。
《充气雨衣》2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十二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举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懂得小录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生字卡片。
两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玫瑰花吗?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我们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小鹿的玫瑰花。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交流识字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进行口头扩词练习。说说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结合经验理解:一瘸一拐,结合图理解:花骨朵。
3.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学习生字。
1.出示课文生字,学生观察。
2.重点指导书写:谢、骨、渐。
3.学生书写。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口头生字组词。
3.听写词语。
二、引导质疑。
1.找出文中鹿弟弟说的两句话。读一读。
2.为什么鹿弟弟先说这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三、读读演演,解决疑难。
(一)学习1-4自然段。
1.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2.出示一组句子,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理解“慢慢”“渐渐”,体会小鹿栽种玫瑰的辛苦以及对玫瑰的喜爱。用慢慢地,渐渐地说一句话。
3.体会小鹿没看到一朵花的心情,理解“惋惜”。指导朗读。(二)自学5-8自然段。
1.要是能看到小鹿栽种的玫瑰开花时的样子,该多好啊!小朋友们,想看看吗?
2.读一读第5-8自然段。
3.老师扮演小鹿,引导学生扮小鹿的朋友,告诉小鹿玫瑰开花时的样子。
4.学生自由分组研究角色,表演课文5-8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1.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布置。
1.完成《作业本》练习。
2.造句。
慢慢地——。
渐渐地——。
高兴地——。
板书设计:
4、小鹿的玫瑰花。
惋惜高兴。
白栽?没有白栽!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十三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1、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风)
2、板书:风娃娃。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 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4、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1、读左边的四个字
2、重点指导“吸”
3、配练习书写
4、同桌欣赏、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放音乐:朗读课文
2、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游戏识字
1、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线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
2、告诉学生,在你们的桌子里有几个可爱的“红苹果”,请找一找。
3、找到“红苹果”的同学上台告诉大家,这个“苹果”的名字叫什么。
4、仔细观察,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通过游戏,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为他们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
(三)写字指导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
2、同桌欣赏评价
3、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4、范写“表”字
5、练习书写
[展示自己的字,让学生从小就获取成就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总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风娃娃说些什么?修改意见: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十四
1. 学会本课的8个一类字,认识14个二类字,学习一个新偏旁。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
3.和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朗读。
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感受到诗歌文字的优美,和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商讨。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生字卡片、课件,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学生。
1课时
一、导课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休息的时候,都和伙伴做一些什么样的游戏呀?看来你们的游戏内容很丰富,玩起来一定有趣极了。可是当你们生了病不能出去玩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被子大地》一课,看看一位外国小朋友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由同学们感兴趣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
2.谁愿意描述一下刚才自己看到的画面?“被子大地”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我”用被褥铺成的玩玩具的场地。)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读几遍。体会小朋友独自玩耍的乐趣。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为下一步阅读打基础。
(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1.学习第一诗节。指名朗读,由“我病了,只好躺在床上”,引发学生想象人病了会有什么感受?(生病身体上非常痛苦,心情也不好)“只好”体现出什么?(体现出小朋友的无奈,不得不躺在床上)。这么无聊的时候是谁帮助他排除寂寞呢?对,是一件件玩具。学习“件”字。件是一个量词,可以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它;一人牵一牛。体会“一件”和“一件件”的不同。一件件表现数量多。让学生照样子说词语:一次次、一条条等。学习“具”,注意里面是三横,用“玩具”说一句话。 再读这个诗节,指导朗读,重读“只好”、“一件件”、“都”、“一天”。
3.学习第四诗节。
齐读第四诗节。
“我是个神奇的小精灵”,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这里说的山上、山谷、平原指的是什么?(是作者用被褥和枕头铺设成的。)学习“谷”。“凝视”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表示看的意思的词吗?和凝视比较一下,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词体现出作者的喜爱?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抓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并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玩的快乐。
三、练习
1.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2.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会说话的日用品。
四、总结
学习完本课,你想起了自己生病时的往事吗?你也有过这样独自娱乐的时候吗?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给我们展现了儿童快乐的天地,即使在病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这首小诗,体会快乐的童年。
五、作业
模仿课文的写法,将你儿时的快乐写下来,积累到作文本上。
六、板书
被子大地 铅 兵 丁 穿 军 队 座(座位) 汪洋大海 漂洋过海 坐(请坐)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十五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对本单元容易写错的生字进行梳理,并正确写在田字格里,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引导学生去发现搜集秋天的词语、句子,感受秋天的美丽。
掌握生字、运用词语
积累词句。
课件
大家昨天已经自己复习过第一单元了,谁来说说第七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呢?谁还知道这几篇课文都和什么季节有关?(指名学生回答)
小朋友们,第一单元藏着许多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复习。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复习的第一站。
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看,左边是本单元会认的字,右边是本单元会写的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我们先来复习会认的字。
(1) 同桌互相纠错
(2) 我会读:
平翘舌音:
层 翠 爽 壮 著 状 苍 炸 察 识 残 橙 支
前后鼻音:
层 尽 染 爽 壮 登 笼 浪 粱 燃 勤 仙 盘 峰
当 形 状 降 纷 苍 蹦 残 橙 径 枫 龙 凡
难读词:
凉爽 翠绿 雄壮 稻谷 登山
胳膊 光盘 名片 旅游团
山峰 巨石 枫树 菊花 风景区
翠鸟 甲鱼 高粱 橘子 降落伞
勤劳 观察 认识 尤其 奇形怪状
小朋友们,我们齐心协力将这个单元会认的字都记住了,那么会写的字掌握得怎么样了呢?
(1) 学生交流易错字
(2) 教师板书易错字
(3) 书空重点笔画
(4) 听写词语:
宜人 山谷 尽力 云层 劳动 站立
尤其 豆苗 认识 于是 首先 枝叶
刘海 已经 花花绿绿 金秋时节
春华秋实 山河壮美 四海为家
著名的近义词 很多的近义词
(5) 校对
3、小朋友们,除了我们刚才听写的词语,这个单元里还有许多非常美的特别值得我们积累的好词呢,你们看!
出示词语:
层林尽染 景色宜人 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天朗气清 春花秋月 枫林如火 秋收冬藏
从小朋友们的口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秋天的美景,课文中也有许多描写秋天、赞美秋天的句子,快走进第一单元课文中去找找、读读、背背吧!
出示课件:
1“梨树挂起_________的灯笼,苹果露出_________ 的脸颊,稻海翻起______的波浪,高梁举起__________ 的火把。”秋天这幅美丽的图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出来的。
2.蒲公英靠______________传播种子,苍耳靠___________ 传播种子,豌豆靠____________ 传播种子。
3.《赠刘景文》是_____ 朝诗人___________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描写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对朋友的赠语。
4.《山行》是_____ 朝诗人_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 季节的美丽景色。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看出。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秋姑娘,从字、词、句、课文内容等方面复习了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领略了秋天的美景,还积累了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句子、古诗,一定收获多多吧!
完成第一单元相关练习
易错字:谷 劳 已 经 站 尤 其 首
这节复习课,从字、词、句、课文内容等方面复习了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句子、古诗,并对易错字进行了听写 ,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教学让学生的基础更加扎实。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十六
1. 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 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1. 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 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 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 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 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1. 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 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 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 学生分小组练说,
教学后记:学生对练习一的学习很感兴趣,学习《村居》很乐学。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十七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会正确书写课文中的9个生字,背诵课文。
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的情趣。
生字卡片。
二课时。
一、导入。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记住生字。
2.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正音,开火车读词语)。
害羞嫩芽音符触摸喜鹊。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探出头来。
3.说说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加点的生字。
4.请从中找出一对近义词,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5.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教学4——7自然段)。
四、自由朗读,背诵课文。
朗读课文(4——7自然段),尝试背诵。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4——7自然段。
2.自己课后去寻找春天。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语。
害羞嫩芽音符触摸喜鹊。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探出头来。
2.说说课文中的孩子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3.背诵课文4——7自然段。
二、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三、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
1.观察要写的9个生字,说说有什么共同点?
2.重点指导书写“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3.完成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
四、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五、作业布置。
1.完成《作业本》练习。
2.画一画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板书设计:
找春天。
小草——眉毛。
野花——眼睛。
嫩芽——音符。
小溪——琴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十八
1、单名数、复名数的复习,并举例。
请你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
2、小组共同回忆探讨。
二、平面图形的面积。
谈话:回到学校,马明对手头的材料认真研究起来。
提问:你能帮马明出个主意,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吗?
小结:用统计图可以把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得更加形象具体。
提问:我们根据统计表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为什么?
总结:我们是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来选择统计图的。现在打开书p140,再看一看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三、根据统计表画统计图。
要求:小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放的`制图纸,在征求组员意见的基础上合作制图。每个小组3人,每人完成一种统计图。
引导评价板演学生的制图。
四、分析统计图。
出示讨论题:
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增长得快?
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作人数多?哪个厂的技术人员多?
3、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产品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
4、综合上面的分析,你建议马明到哪个单位应聘,为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专业19篇)篇十九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战略》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学目标:
在对解决问题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时反思中,感受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战略。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加解决问题的战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
教学过程:
一、积累铺垫。
1.引入:刚才的游戏有意思吗?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课前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2.要求:刚刚我们根据比划来猜想是什么事物,现在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题目的意思。
3.出示第一关:中山路小学原有一个花圃是长方形,长4米,宽3米。学校扩建时,长增加了2米。
(1)同学画图(2)对比交流。
4.从图中你能求出什么?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关:中山路小学原来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40米。在扩建学校时,长增加了20米,这样操局面积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来操局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审题激需:你能想个方法让大局部同学都能理解题意顺利闯关呢?(画图)。
3.看谁能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都在图中表示出来?
(1)同学画图,(2)对比交流:
4.现在图有了,你能根据图来求出原来操场的面积吗?
(1)同学尝试,教师巡视。(2)讨论交流:
5.小结:从开始审题我们觉得有点困难,至现在大局部同学都能做出来,你有什么感受?(画图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画图能协助我们考虑……)。
三、再次体验。
2.审题后问:长方形操场是怎样变化的?(宽减少)你能把宽减少在图上表示出来吗?
3.同学画图,尝试解答后交流:把题意表示清楚了吗?能指着图说一说自身是怎么想的吗?(可能会有几种方法,重点指出宽减少了,长不变,减少的长方形的长就是现在长方形的长。)。
4.小结揭题:我们顺利闯过了第三关,你能谈谈画图对我们解决问题有什么协助吗?(清楚地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战略”之一画图(板书)。
四、深入体验。
(一)第四关:
1.引入:应用画图的战略,我们来闯第四关。
2.分层出示:
(1)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学校时,操场长增加了20米。这个操局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同学口答,再出图列式)。
(2)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学校时,操场宽增加了15米。这个操局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同学口答,再出图列式)。
同学猜想。先独立画图,再讨论验证。(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应该大于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同学解答后交流。(交流“整体”和“分块”两种思路)。
3.反思小结:从用经验猜想,到画图验证,最后到解决问题,你有什么启发吗?
(二)第五关:
1.引入:第四关我们都闯过了,下面我们要挑战——第五关!
(1)审题后问:与第四关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同时”,一个是“或者”)。
(2)同学画图解答后交流:(让同学指了图来说思路。重点交流长增加出来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宽增加出来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长)。
五、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战略”,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