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读后感篇一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大成之作,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这本书主要讲了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四大家族的婚姻悲剧和大观园中琐事为重点,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锦衣玉食到走向碎裂、死亡的趋势。
其中,我喜欢“湘云备设螃蟹宴,黛魁斗菊花诗”这一章。
这一章主要写了史湘云请大家吃螃蟹、作诗与大观园姐妹们成立诗社的故事。其中,李纨是诗社的社长,她又封菱洲、藕谢两位学究。一位是出题限韵,另一位是誉录监场。接着,众人将在烧“梦甜香”故以为时间限制,做出一首定好韵牌的七言韵诗。
宝钗、探春先做出了诗,随后是宝玉。宝玉看见黛玉没有写诗,正在干其他事情。
等到众人催黛玉时,她提笔一挥而就,也是写一句,众人赞一句。最后,林黛玉排第二,宝玉压尾。李纨等人竟忘了史湘云,连忙去请她,史湘云一面和别人说话,内心早已合成。她写了两首后,众人惊讶不已。
随后,大家在藕香榭吃螃蟹。这里十分热闹,诗社里的成员又在那里进行写诗。这次的题目是李纨所定,都是跟“菊”有关。这一次,林黛玉的三首诗都得第一,众人拍手叫好,连声称秒。
这本书的内容多,也新颖。讲了因荣华富贵的浪费到家破人亡的分裂。真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红楼梦读后感篇二
寒假通读了《红楼梦》,让我时而欢喜时而忧,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也许缺憾也是一种特殊的美。《红楼梦》就如同断臂的维那斯,后四十回的缺少不仅没有降低它的作用,却在很大程度上啬了它无与伦比的魅力,让人一读再读且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我时常想这是不是作者有意这么做的呢?这也是我深爱红楼并为之着迷的一个理由,因为我有我自己想象和猜测的结局。
可以说,《红楼梦》一书实际上是将笔墨集中在一代家族的兴衰,进而表现了整个清王朝的大体的兴衰史。纵观全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实就在于它的《金陵十二钗》。这里面包含了几十位性情各异的女子,可以说,实际上整部书的构架,就是围绕着这些人物而设计的。
从《红楼梦》一书的总线来看,故事是围绕着“宝、黛、钗”三人的悲情恋爱展开的。在这场横贯全书大约八十回的悲剧中,没有一个人是胜利者,他们都失去了属于自己的东西。自然,损失最惨重的是黛玉,她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全书的男主人公贾宝玉,由于他是在曹雪芹的反对封建思想的笔下成长起来的一个人物,因此,他的行为举止,不免与别人有很大不同。他性格乖张,敢冒当时“大逆不道”的事情,又是个典型的情痴,而且非得在女人堆里才能表现出自己“绅士”的一面。为此,无数评论家们曾说他是个“天生的败家子”,“好色之徒”等等。但我们不应该否定了宝玉所带来的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例如,封建礼教讲究婚姻是“父母之约,媒灼之言”,而在他所属的大观园中,偏偏的有个薛宝钗,又偏有一块金锁,讲究个“金玉良缘”。但宝玉偏不信这一套,以至于在睡梦中都会喊出“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他是木石姻缘”这样的话来。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尽管用在这里稍嫌牵强,但宝玉反感于功名利禄的一系列做法都反映了他与封建社会的对立,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对于书中的女主人公之一林黛玉来说,——为什么要用“之一”,是由于在《金陵十二钗》中把他们两个人的事单合为一首诗,列所有诗词之首,她的命运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凄惨的了:幼年父母双亡(另一人是史湘云),体弱多病,期望中的爱情不能得到(这其中的典范是迎春),最终死在了封建礼仪制锆下(香菱也可以算一个,只不过她是精神的死亡),也算得上是一生命运坎坷不断了。除了心胸不够开阔和体弱多病以外,她的其他能力都可以在大观园中的所有女性中算得上是佼佼者了。事实上,黛玉的性格之表现,就是受到了宝玉的进步主义思想的熏陶。和宝玉青梅竹马的她,本希望能有一段圆满的爱情,但最终就是死在了这段爱情手里。同时,她的才气,她的灵性以及她未加掩饰的性格,也因此被一并埋葬了。
至于书中的另一位女主人公薛宝钗,她历来是人们争议的焦点所在。有人说,她从一开始所表现的那种端庄识大体,沉稳,宽容以及能取悦于长辈的能力等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那张写着“宝二奶奶”的宝座,而在此过程中,她还用了无数的阴谋。实际上,说出这种话来,真的是冤枉死薛宝钗了。她确实端庄,沉稳,但并不显得做作。她和黛玉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里。本来,她也有活泼的性格,这一点从她听见黛玉无意间提起《西厢记》中的文字后,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而后又悄悄揭露自己实际也看过类似的书籍,以及她在螃蟹宴后与黛玉嬉闹的情景都可见一斑。事实上,宝钗是在封建势力的魔爪下一步一步走向现在这个样子的。至于说她“工于心计”,这话用在王熙凤身上还可以,但宝钗本是为选秀女而上京,又在荣府中同众姐妹一并长大,哪里来的什么“心计”可言?难道说,这“心计”也是像贾宝玉的某事一样,是“密授”给她的不成?可以说,宝钗实际上背负了太多世人以不公正的眼光给她的压力。她有的是能够做事的头脑,而不是能害人的险恶用心。
说完了三位正牌主角,就不能再提一下有关的副主角。无论是从出场时间还是所起到的作用来看,袭人无疑都是首选。(其实可用的还有王熙凤等人,这是另说)作为此前贾母屋内的大丫鬟,袭人在书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贾府规矩,服侍过旧主子的奴才,比少爷小姐的地位更高;后文中林之孝家的也提醒宝玉“不可坏了规矩”),可以说,袭人是全书中出场时间最长的人物,有一百一十回以上。而她在贾府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上则是协调好宝玉和长辈之间的关系,对下则要统领宝玉全屋的丫环,在日常生活中又时常扮演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袭人和宝玉之间的关系,在第六回和第一百二十回中皆有提及)。因此,这也就注定了袭人一生的命运。总体说来,袭人是一位称职的管家,她有效的协调了宝玉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麝月似乎也可以,但那只限于内政而不是外交)。如果没有袭人,我想整部书一定会逊色不少。
除了袭人以外,另一位影响较大的人物就是王熙凤。在协领宁国府,筹办贾母寿宴以及在贾家破败的时候独立支撑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一例外地反映出了她卓越的居家理财才能(要是仅仅论此,恐怕只有秦可卿可以和她相提并论)。可是,无论再怎样褒扬她的功绩,都无法掩盖她身上劣性的一面:贪财,爱使小伎俩,心眼太重。至于无视国家法度,那是当时再平常不过的事,谁权大谁有法,暂且按下不提。在贾家破败的时候,王熙凤曾经和贾琏商量,“此时再发个二三百万的财才好”,可见她之前就在贾府内作过了一笔数目较大的假账,而且自己从中也是获利不少。至于设计把尤二姐活活整死,那更是不在她的话下。谁叫她非得有这样的性格?最终是连气带急,吐血亡故。
让我们再来对整部书进行一下感悟。我想,所有人应该都对全书中的第九十七和九十八回的“黛死钗嫁”的情节记忆犹新吧?从全书来看,它是第八十回以后的最高潮事件。可以说,从艺术效果上来说,它达到了一个绝妙的境界,应该是高先生对曹先生的反封建意识的最好诠释。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整部书以后的走向,甚至比“失宝玉通灵遇奇祸”一节更为高潮迭起。为此,薛宝钗也成为了世人所唾骂的对象因为就是她间接地逼死了黛玉。但这对于宝钗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作为一个从小就接受封建礼仪教化的女人来说,她所能做的只有接受父母的安排。况且,在当时的情况之下,那可能是能减轻宝玉病症的唯一方法,她又怎好驳回已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贾母和王夫人呢?况且这个主义的提出者是王熙凤,并非宝钗自身。在整个事件中,宝钗只是一颗被利用的棋子而已。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注意的是那颗棋子,而非操纵棋子移动的手。
尽管《红楼梦》一书是一部不朽的历史名著,但是,它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作为一部反对封建教化的书籍来说,它其中依然掺杂了太多的鬼神因素在里面。我们也决不能因此来责备作者。毕竟,这是在十八世纪,是封建主义依然在中国盛行的时代。
以上是我对红楼梦自己的理解,遗憾的是仅仅读了两遍,还不能完全领略其深刻内涵,但我相信它对我的帮助和影响是很大的,仅仅是慨叹,是不能够表达我此时的心情。
寒假《红楼梦》读后感(三)
红楼梦读后感篇三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