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篇一
路遥笔下的田福军,无疑是一个“好官”。早年毕业于人民大学,放弃了在中央部委工作的机会,又自告奋勇回到基层,先是在地区工作,后来晋升为原西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也就是副县长。
与哥哥唐宓略显“负面”的形象不同,傅俊其实是一个“完美的人”:为人正直能干,经常深入基层,时刻关心人民疾苦,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当然,傅俊在工作中自然会遇到各种阻力,甚至被排挤。直到新任命的博乐——省委书记乔博年,傅俊才被提拔为湟源区专员,也就是地级市市长,从而在波澜壮阔的改革中突破层层阻力,施展才华。傅俊的成就和能力自然不用讨论,读者也常常为这样的官员鼓掌。只看背后的逻辑,还是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在一个不成熟的系统中,人们常常期待“蓝天”的出现。过去有包青天,海水清澈,现在有田庆田。人民把幸福生活寄托在一个道德高尚、能力非凡的个人身上,无疑是一场赌博。傅俊也是如此,他有幸结识了乔青天,个人政治生活也得到了不平凡的发展。此时,我很难判断什么是社会规律的正常状态。说到系统构建,很容易自然的触碰到上下嘴唇。然而,几千年的“蓝天文化”和“贵族文化”仍然活着,并将长期甚至永远存在。
此外,从个人角度来看,即使有天空和外部环境,机会也留给那些像付军一样有准备的人。我们可以看到,傅俊非常正直,总是把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甚至为此与上级作对。同时,傅俊也很务实,经常下到一线了解实际情况。真正做到了“不只是书,不只是世界,而只是现实”。比起那些只能看老板脸色或者依书说话的人,傅俊无疑更靠谱。
然而,我们可爱的路遥老师却是一位由内而外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大师。而这两点恰恰是人们在现实中向往却得不到的。也让《平凡的世界》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基于此,路遥老师描述的傅俊的遭遇,也是现实生活中不平凡的一幕。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篇二
其实我看书并不是很感兴趣,到目前为止,我看过的课外书肯定不会超过10本,可是《平凡的世界》一直听同学们说好看好看,我也就是无聊地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就问同桌借来了《平凡的世界》来看看。
真是不得了,一看《平凡的世界》就被书中的几位主人翁所发生的一切所吸引住,都是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把它看完。在书中看到的人物都是平凡的,但是他们对命运的不低头的精神让人由衷地佩服,看完之后心中一直不能平静,恨当时的社会不能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
其中孙少安的人生让人心疼,他的精神让人佩服。孙少安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村上属于穷得响叮当的,明明与田润叶相互爱慕,却因为当时两人的身份地位的悬殊,硬生生地被润叶的父亲门当户对的观念给拆散了,然而两人后面都分别结婚了。孙少安跟其他人不一样,不会只想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田地,孙少安他不认命,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全家的命运。虽然他读的书不多,但是他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一直想做家里面的顶梁柱,负责弟弟和妹妹的学费。孙少安后来自己在创业,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生产队的发财致富,眼看日子一天天好过,可能是老天觉得对这些平凡人的打击还不够吧,孙少安的老婆秀莲却得了癌症,全家人都拉着秀莲从医院往家赶回去过年。
人在社会的大背景下真的是很渺小、平凡的,好似是大漠里的一粒沙尘,是那么的微不足到,但是沙漠却不能缺少这一粒粒、一颗颗的沙尘。就像是人不能缺少那种中流砥柱的精神一样。
只要我们的人生,像孙少安那样努力奋斗,不懈努力,我们的人生也可以是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篇三
平凡是普通人民群众的本色,是平常人的生活常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文学巨著,以他非凡的笔墨,让我重新审视了平凡之魅力,认知了平凡之伟大。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作品以叙事的方式,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孙少安等人物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物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信念的奋斗与拼搏,生活的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为我们生动的再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西北地区的城乡生活。
慢慢地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些年我在中医院工作中找到了答案。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对当时世界的看法,也是他对当代人生的看法。提及曾和路遥同住一个窑洞彻夜长谈,路遥1973年离开延川县,由此推算,两人在延川同住一个窑洞应该是在1970年至1973年之间。作为北京知青,当年来到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路遥则是当地的回乡知青,很喜欢结交见多识广的北京知青,两人在那时成为朋友。所在的梁家河离延川县城很远,开会或办事晚了回不了梁家河,就会找路遥长谈。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不平凡的人。一个时刻为人民谋幸福的人,在平凡事中彰显伟大。
作者描绘了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再现了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和人们的思想变化。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孙少平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掺杂着一些现实生活的无助中,时刻奋力的抗争的精神面貌。
孙少平在别人的误解、嘲笑声中,一次次的战胜困难,挣脱束缚。同样都是追求美好生活,同样都是面对爱人香消玉殒,他却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在这条看似孤独和并不繁荣的道路上,他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他在磨难中学会了珍惜,学习如何生活,学会了看待人生。
《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只有勇于面对挫折,勇把不幸当作生活的经验,才能让人更加坚强,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履历更加充实和靓丽。无论面对怎样的磨难,我们都要努力奋斗,为梦想而活。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美得让人流泪,有时候平凡也是一种伟大,伟大的让人无法企及。这或许正是路遥通过这本小说传达给我们的人生真谛!亦或是他在文学作品中给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种无声的提醒。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篇四
在高中时,我曾经迷恋过《平凡的世界》一书,我被路遥笔下煤矿工人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染,至打那以后,我深深的爱上了煤矿、爱上了煤矿工人,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一层淡淡的薄雾裹着一片浓浓的诗意,青藤般地依附在我少年时代的情怀里。
很幸运,2005年9月,我和许多支援矿区建设的院校毕业生一样,满怀激情和憧憬的来到了张集矿这片热土,成为一名综采电器维修工。初到张集矿时,看着井下那条条宽敞明亮的巷道、那威武成排的液压支架、那轰鸣不断的采煤机运转声,还有那矿井地面随处可见的绿草、鲜花、碧水、拂柳,无论你是远观还是近赏,从每个角度上都会隐现出诗情画意般的景致,移步景变……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由衷的感到,能成为张集煤矿的一员,是我们年轻一代人的莫大幸福!也就从那一刻开始我也更加坚定了要以满腔的热情以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来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同时我坚信,在张集煤矿渡过的每一天,必将会成为我今后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记得有人曾经这样说过:“以你的聪明和才智,无论你在哪片土地上挖掘,你都能挖到金子,但是你必须得以煤矿工人的心态去挖掘!”对此,我深有体会。毕竟,煤矿是一个艰苦的行业,对此我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我相信,在生产一线工作多年的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劳动的珍贵与价值;会比别人更懂得从劳动中去体验那份自豪与快乐。在井下生产工作中,无论多苦多累,我都没有过怨言,因为我深深地懂得:再好的种子,也只有扎根于肥沃的土地,才能快速地茁壮成长;成绩再优秀的学生,也只有在最艰苦的一线去磨练,才能更快地掌握专业知识,我愿意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张集煤矿这片沃土里。
选择了煤矿就意味着选择了平凡、选择了奉献。我愿做那一名最平凡的张集煤矿人,默默地奉献着我的青春和汗水。
很荣幸,能成为煤矿工人的一员!
更荣幸,能成为张集煤矿的一员!
选择了,我从未后悔过!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篇五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润叶和少安也不能算作“第一主角”,哪怕是被世人所推崇的神圣的爱情,在他们之间也不过是“突如其来,转瞬即逝”。
这场“爱情微澜”的起因是向前。这个“世俗”甚至“庸俗”的青年毫无理由且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润叶。之所以毫无理由,是因为向前与润叶之前并无接触,只能是凭外表“一眼相中”,现实生活中,这种相中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很容易形成阶段性的“不可救药”。之所以是阶段性的,是因为绝大部分人很难坚守爱情,即使表现出来坚守的少部分人中,也有很多只是偏执和面子罢了。而润叶也是毫无理由的“一眼”,就把向前定位成“反感甚至厌恶”。
只是,可怜的向前的出现,提醒进而激活了22岁的润叶对爱情这回事的考虑。这个年龄,这个问题,一旦被激活,润叶也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少安,因为她的生活圈子只有青梅竹马、温如亲人的少安,何况少安在双水村的范畴里确实很出色。所以我们的润叶,自顾自地体味了所有她那个年龄的少女对爱情的憧憬与想象。
与润叶差不多的是,少安之前似乎也丝毫没有对润叶产生任何爱情联想,哪怕是私下的。润叶的小纸条同样激活了23岁的少安。但是,此时的少安更多的体验应该不是爱情,而是自卑,当然也会有一丝被女神青睐的小骄傲与小感动。而以少安的视野和格局,冷静下来,更多想的应该是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农村世俗的看法与非议。
结果明摆着,少安不敢接受润叶,一方面自然是因为现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他对润叶本也没有文人们笔下“欲生欲死”的爱情。事实证明,接下来的故事里面,润叶也基本没在少安的生活中出现过,哪怕是在“一个静静的月夜”里;而连带的,润叶在赌气和面子的双重压力下,貌似无奈地嫁给了向前。
润叶无疑是善良的,即使成了公家人,回到村子里也一如既往地善待所有人,包括傻乎乎的田二。但是,说到她“无奈”的婚姻,无疑她是不厚道的,也是虚伪的。害自己倒也罢了,为了自己的面子,害了向前。向前与润叶后来的故事自然也让人唏嘘不已,但始作俑者无疑是“貌似”善良却又倔强“害人”的润叶。当然,这一切也不能指责我们善良的润叶,这是由润叶的生活阅历决定的,她虽然走出山村,成为公家人,但骨子里还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真正呈现出相当的视野与格局。
关于爱情这回事,后面的章节中还有很多,读者也会有更多的感受。不管怎样,润叶和少安,给我们留下的都是温暖。虽然平淡的生活也可能是“伟大的爱情”,但突如其来的爱情一定不是真正的爱情。
天堂地狱,悉在我心。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篇六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平凡的。对于这个平凡的世界来说,我们也都十分的渺小、微不足道。
在《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与平凡的故事。
书中的孙少平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刻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的追求的人。他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他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孙少平是一位平凡的人,但他却铸造了平凡中的伟大!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天过着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但我们不能屈于平凡,我们要追求平凡中的伟大!
所以,就需要我们自强自立,不怕苦难,勇敢地面对生活。如果你遇到了困难,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我们不要为自己不公的命运而怨天尤人;我们不要为自己悲惨的遭遇而伤痛;我们更不要为自己曾经的一次失败而失去继续挑战的信心。我们要的是改变这一切不幸的勇气!
我们要记住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寻找自己生存的价值。无论在怎样的境况中,我们都应保持昂扬的斗志;我们都应感谢命运给予的机遇;我们都应对生活迸发出激情!
然而,就如萨迦格言所说的,“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一样,哪怕再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奋斗!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篇七
看完了平凡的世界,彷佛经历了一段历史,从那个艰苦的年代回到了现实。以前许多无法回答的问题,似乎有了点眉目。
这本书描述七十年代中期到改革开放以后这段历史变革过程中,一些普通人的生活。书中用到了很多陕西本土化的语言,我是陕西人,所以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虽然那个时代对我来说有些遥远了,但依然有种强烈的震撼。
开始是少安和润叶这青梅竹马的一对寄托了我的希望,后来少安因为他的身份放弃了这个美好的结合,而选择了另一个门户相当的秀莲。我无从判断他的选择是对是错,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社会地位、政治身份在人思想中占如此重要的位置,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得在它的约束下进行,即使热烈的爱情。少安很满意他和秀莲的结合,他们后来过上了作为农民富足的生活,但不管他们的生活如何,他和秀莲的结合,就注定他们代表逝去的一代。而润叶相比于少安,她的生活就很不幸了,她接受了一个不满意的婚姻安排,为她也为善良的向前安排了一段不幸的经历,但我很赞赏她那种执着、勇敢,尽管最后她的命运归于现实。他们都没能突破旧时代的枷锁。
少平,代表新生的一代,他有文化、能吃苦、有独立的人格,与另一个几近完美的形象——田晓霞产生了炽热的爱情,他们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一个煤矿工人和一个市长的女儿会产生如此坚贞的爱情,是因为他们同等的视野、观念,而非同等的社会地位。思想在高层次上的一致,这是一种顽强的力量。但这段美丽的爱情并没有走到最后,在它最绚烂的时候戛然而止,晓霞意外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无尽的痛楚,当我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后面的内容对我来说甚至都显得不重要了。少了她,少平活着的意义就少了一大半,但他得活下去,还有另一个家等着他。他师父去世后,他主动承担起了煤矿的棚户区那个温暖家庭的责任。虽然他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留在城市,还有另一个优秀女孩金秀的示爱,但他有着自己的原则,又走进了那个随时可能出现危险的煤矿,继续他的人生与责任。无意猜测他的结局,当晓霞离开后,他就有了结局。
兰香,这个从小就非常懂事的孩子,一直如此优秀,如果说少安代表逝去的一代,少平就是踏入了新时代,而兰香则代表未来。金波,少平从下到大的朋友,他们之间的情感甚至已经超越了亲人。在参军时,他爱上了一个不知名的藏族姑娘,但因这件事被遣送回去,以后他们就失去了联系。在痛苦中挣扎了好多年,他鼓起勇气回到了当年参军的地方,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最后无果而终,他的结局就注定和少平一样。润生,开始一直默默无闻,最后爱上了已是寡妇的郝红梅,尽管遭遇到家里强大的阻力,他依然如故,他们结合的结局还算完美,拯救了两个人。金秀、李向前、田福军、金俊武……这一个个形象构建了那个大背景下的小社会。
他们每一个人的经历给人一种思考,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他们的愿望那么简单,让我学会乐观。但留下印象最深的肯定是孙少平了,也是他,给了我许多启发。他的思想,给了我更深思考的条件。
许多问题我曾经也想过。例如人为什么而活?但思考总是以跑题而结束,所以几乎没有什么结果。少平在给田晓霞说自己理想的时候,提到给他父母建一座他们村最阔气的楼房,这是他立的一个碑。这些简单的话让我忽然感觉有些事明白了一些。现在我不会一直怀疑我所做的决定可能是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者是由于不愿承认的虚荣心,而不是由理智的判断所形成的的。人是由环境塑造的,不受环境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对于终极问题的回答,要想做出完全的理智是不可能的,所以每一个人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会是独特的。以前,看到其他人提出的深层或者对于终极问题的回答,我会有盲目的敬畏感,以至于盲目的认同,把别人人生目标转嫁到自己身上,自己对于这个目标缺乏切身的理解,很难将自己实践与其完全统一起来,目标反而带来了迷茫。对于他人终极问题的认同,必然否认了以前自己的某些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是在自己以前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虽然受所生活范围的局限,但有些对于家和故乡的原始情感,使得自己必须在这个受局限的范围内得到认可,这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这些狭隘的价值观也有保留的必要。但是这些价值观的保留会引起和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冲突,这些本质问题必然会影响自己的行为。我在心里抱很大侥幸,或许自己将问题复杂化了,其实只要自己做的事,得到小环境的认可,但思想可以完全自由!也就是自己做事不是完全由着自己的思想来,而要考虑一部分的感受,或许这个局限是很小的。但我又无法想象一个有着小市民思想的人还具有着俯看大众的眼界。又陷入另一种矛盾中。
对于“为什么而活”这个问题,换成“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更容易回答。自己幸福、家庭幸福、亲人朋友因我而幸福;挣一笔钱,给父母盖一个很像样的楼,下半生把劳动当做消遣而不再是一种负担;年轻时多去经历,多一些可以回想的故事,老时平静充实的过完;这个世界有很多人在我的努力下,往好的方向变化了一点,或者说,世界因我而美好了一点……这几个理想,有些几乎算不上理想,但所有人的追求其实都差不了多少,或许我们忙碌的生活中去稍稍想想这些平凡而简单的理想。这些理想真的花一生来完成的话,我想都会实现。可是曾经我把那么多时间用在干很多一点都不相关的事上。
自己这些理想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而活”。这时我对于以前认为的“思想变得成熟”有点怀疑了。大学这两年,我有了很大进步,大学之前懵懵懂懂的,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思想。大学的两年独立生活,碰了好多壁,得到了很多教训,受了很多教育、指点,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但经历还是很少,很多牵扯到思想的东西需要慢慢在生活中理解,这些思想是从自己生活中提取出来的。这样才算具有了独立的思想。在以后一两年内,认真生活、认真思考,希望自己真的可以变得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