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野外野外篇一
上午8:20到达望峰岗煤矿,之后在三楼会议室召开简单的介绍会,由地质科老总介绍本煤矿的概况。老总是987年从我们学校毕业的。此矿1986年第一次开采,1997年瓦斯爆炸,之后停工。20xx年重新建井,预计20xx年全面投产。主要开采-660米,-960米,-1200米三层的煤,目前已经开采到了-960米的煤层。
1、该矿地址构造比较复杂,地层有倒转现象。瓦斯多,裂隙发育,易发生突水和瓦斯突出,如20xx年在建井过程中就发生了瓦斯和煤一起突出的事故,造成12人被埋,死亡。同时由于开采深度大,地压大,地温高,也造成了开采难度大。
2、预计投产后每年产煤300万吨,由预计储量3亿吨可知能开采120xx年。次矿主要开采优质煤,主要用于化工和炼纲,成分是焦煤和肥煤。
3、主要有五个井筒:1个主井,2个附井,2个风井。主井运输煤,附井运输器材和人员及煤矸石等,风井是通风作用的。
4、在02#井停留了较长的时间,老总们介绍了此井的建设过程。早期采到-300米,即将采-960米的,最终采到-1030米。在建井中早期遇到的是粉红色砂岩,;裂隙发育,涌水多,需要打注浆孔注入水泥.水玻璃等,同时需要地质工作者计算涌水量,注浆压力.范围.深度。
一般在建井过程中涌水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否则灰尘太大,工人很难在井下工作。此井直径8米,依靠人工爆破挖掘,大约每22-27小时可以掘进4.5米,其过程如下:先用伞钻同时大十几个炮孔,放炮-——清理碎石——用护模支撑井筒壁,并在护模和井筒壁之间用水泥沙浆充填——固结后拆模——伞钻打炮眼——放炮,如此循环下去。
瓦斯抽出以后经过提纯可以发电,居民供暖做饭,或者供应激动车辆,如出租车。另外影响煤产量的因素有:采煤工作面的煤量供应情况,井下运输能力,主井提升能力,抽排瓦斯所需要的时间等。
发现的本专业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学校有待改进的):
实践工程地质目前是大底部,明智者不是出逃,而是投入。特别是那些初入这个行业的毕业生,一定能够赶上工程地质的下一波牛市行情。虽然按预测,牛市行情还需等待5~7年,但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震荡的底部区间,充分理解这个专业的特色,静下心来,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博览众家之长,集聚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和智慧,从而在未来的牛工作生活中获得丰厚的收益。
2.、工程地质是一个十分复杂又非常特殊的学科和专业,需要坚实的基础、广博的学识、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对地质学科的感悟,更需要一种浪漫的情趣和执着的精神。人是需要有精神的,有了精神,业务、知识、能力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补充和提升。如果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追求精神能够达到某种痴迷的程度,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成为很优秀的地质工程师。
3、能够从事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工作并不难,而要做好做精却不易。把从事这个学科专业当成谋生的手段和职业,这是我们普通地质师的选择。如果大家要想成为优秀的学者和专家,建议您把地质工作当成乐趣、兴趣、境界和事业去追求,这时我们还要,不辞辛劳,爬山钻洞在所不辞,受人嘲笑一笑了之。不迷信权威,不看人脸色,坚持真理,创新进取,我们才有可能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
4、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经验进行了对比,看到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差别,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我们虽然没有自己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毕竟在现场目睹了钻探的实际操作过程,了解到许多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在实践中无法实现的生产过程,并了解到在实践中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理论方法的区别。
5、通过生产实习,我们认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意识到地质实践工作的辛劳和地址工作的乐趣。地址工作是一个危险、刺激、有趣的工作,既需要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勇气也需要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谨慎细微地观察、记录,从而准确地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善地质条件和减小危害的工程治理措施。
6、有理想有目标,能够去做,但毅力和坚持不够,送给自己一句话:只付出一般的努力是实现不了理想的!
野外野外篇二
实习时间:2013年7月8日—2013年7月14日
动物学指导老师:李巨勇、韩广欣
植物学指导老师:王晓蕊
随着本学期的结束,我们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学生开始了为期七天的野外实习。本次实习将在张家口小五台山的金河口管理区度过。在这里,我们将对课堂上学习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检验并初步综合运用于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充分认知自己身边常见的动植物。
小五台山在太行山脉的最北端,居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蔚县与涿鹿县交界的地方。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山谷皆有溪河,水量充沛。小五台山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性山地气候。冰冻期长,无霜期短,降雨量大并集中在七月,四季更替明显。五台山地区植被类型为夏绿阔叶林,由于山势高峻,气候垂直分布显著,植被、土壤、垂直带谱比较完整,物种饱和度大,拥有杉、松、柏、杨、柳、槭、栎、花椒、樱桃、苹果、榛、忍冬、山楂、绣线菊等常见物种,特有物种有蚂蚱腿子、榛子、土贝母、地枸叶、小台黄芪、小五台柴胡等,还有苏铁、银杏等珍稀物种。动物和昆虫的种类繁多,其中野生保护动物有20余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41种。有世界珍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金鸟;二级保护动物斑羚;还有豹猫、狐、狍、獾等。两栖类有中华大蟾蜍、中国林蛙等。
7月9号,我们前往东金河沟进行标本采集。由于天气原因,小雨一直不停,这导致我们采集到的动物标本比较少,以蝗虫为主,没有蝴蝶和蛾子一类的昆虫。植物采集的比较多,我们见到的植物有杨(杨柳科 杨属)、柳(杨柳科 柳属)等,采集的标本有石竹(石竹科)、胡枝子(豆科 胡枝子属)、薤白(葱科 葱属)等。当晚原本准备进行灯诱,但由于一直下雨,放弃灯诱,因此在最后灯诱的成果比较小。
7月10号,队伍前往章家窑采集标本,还是小雨天气。不过这次采集到了一些膜翅目和鳞翅目的昆虫。如: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总科 泥蜂科)。由于捕捉过程中的行为不当和三角袋的使用不熟练,导致最终剩下的标本鳞翅目标本较少,翅膀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除了膜翅目和鳞翅目的昆虫以外,还捕捉到两栖纲的蛙类和蜈蚣等动物,最后放入毒瓶中的蜈蚣变为绿色,于是放弃了标本制作。植物标本的采集山丹(百合科 百合属)、唐松草(毛茛科 唐松草属)、紫荆(豆科 紫荆属)等。此次的路程比较长,一直是小雨不断,路面比较湿滑,但是本小组成员相当团结,没有掉队和不满情绪,在今上午的标本采集中,大家热情都比较高。下午在王晓蕊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队两天来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并且学会了使用植物志。在李巨勇和韩广欣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将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进行鉴定,并挂牌。晚上上由于小雨不断,原本计划的灯诱又没有进行。今天蛾子标本的收获基本为零。不过代替灯诱的是小组内的活动,我们将第一天采集并压制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丢弃了一些发霉和个体较大的植物,并对较好的植物进行压制。
7月11号,我们今天上山采集标本,其实只是西台山的山脚吧。由于前几天的雨,导致路面湿滑,淤泥很多,基本没机会追赶蝶类。不过采集到了蝽(半翅目 蝽科)、飞蝗(直翅目 蝗科)、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大蜘蛛(蛛形纲 蜘蛛目)等动物。植物标本包括瞿麦(石竹科 石竹属)、车前草(车前科 车前草属)、山丹(百合科 百合属)、珍珠梅(蔷薇科 珍珠梅属)等。今天上山,同学们的热情都比较高,湿滑的路面在我们眼里似乎算不上是什么困难了。总体来说,除去以前采集重复的标本,今天的收获还是不错的。晚上进行灯诱,由于风比较大,基本上没有什么收获,只捉到了四只蛾子,当晚进行了展翅。
7月12号和7月13号,这两天我们分别前往西台山和金河口景区。在金河口景区,水流充沛,我们的任务是观察水生的动植物。在西台山,我们的任务是观察植被分布和采集标本。看到的植物有油松(松科 松属)、中华落叶松(松科 松属)、杨(杨柳科 杨属)、柳(杨柳科 柳属)、榛(桦木科 榛属)、金莲花(毛茛科 金莲花属)、蓝刺头(菊科 蓝刺头属)。并且在爬山的过程中,观察了整个山体的植被分布情况。
2100米以上:是亚高山草甸带,由于随海拔的升高,植株逐渐矮化,木本植物减少, 仅有金露梅、银露梅等小灌木及菊科和禾本科多种草类。
1400——2000米 :真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树种有华北落叶松、油松,阔叶树中有白桦、红桦、北京丁香、唐松草等。
1200——1400米 :次生灌草丛带,主要棺木有沙棘、绣线菊,草类以禾本科、菊科、豆科为主。
1200米以上:主要农作物产区,主要果树为杏、桃、苹果、梨、核桃等。
1、学习收获
动物学实习收获:采集和观察到的动物有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总科 泥蜂科)、胡蜂(膜翅目 胡蜂科)、丝带凤蝶(鳞翅目 凤蝶科)、灰蝶(鳞翅目 灰蝶科)、嵌带灰蝶(鳞翅目 灰蝶科)、中国林蛙(两栖纲 无尾目 蛙科)、大蜘蛛(蛛形纲 蜘蛛目)、水龟虫(鞘翅目 水龟虫科)、蝌蚪(林蛙幼体)、飞蝗(直翅目 蝗科)、瓢甲(鞘翅目 步甲科)、螳螂(螳螂目 螳螂科)、蚂蚁(膜翅目 蚁科)、菜粉蝶(鳞翅目 粉蝶科)等。
植物学实习收获:采集和观察到的植物有
小根蒜,百合科,地下茎球形,鳞形,叶鞘长
车前草,叶卵形近全缘果蒴果等
2、思想收获
在为期七天的河北省小五台山金河口的野外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是学习方面的,我们实习就是一个理论结合实际,巩固课堂知识的过程。我们从课本理论走向亲身实践,我们可以在野外观察、比较、分析动植物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种类,探讨各类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充分认识了这个充满奥妙的生物世界。因而也验证、复习和巩固了书本上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检验我们对动植物分类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补充了课堂与实验教学中的不足。每天收获的就是下午在老师的帮助下鉴定动植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植物志的使用和昆虫标本的制作。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是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在这次实习中,由于天气原因给我们的实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断的小雨使路面积水,变得湿滑。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几天都是穿着湿的鞋外出采集标本,但是这没有打击同学们的积极性。在上山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没有让一个同学掉队。在采集标本时,我们团队合作,各有分工,每人各有其所,采集动植物标本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次实习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使班级表现的更为团结友好。
最后,在这次实习中同学们充分的见识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在西台山顶,同学们制造的垃圾都自觉的带走,可见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的实习,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同学们的生活态度。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一笔大的财富将会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和生活当中。也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在实习中对我的帮助。
野外野外篇三
终于有机会去野外实习了。野外实习是地理数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安排实习,也是为了以后的地质工作打下基础。
这次我们去的地方是神农架,神农架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与汉水之间,又是中国东部大陆的第一高峰。森林的覆盖率达百分之八十八以上,在森林里面有着很多的动植物,其中珍贵的有;金丝猴、白熊、白鹿等珍稀动物,生长着珙桐、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等珍稀植物。而我们就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上山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验证和巩固地理科学知识,学习地理科学方法,端正地理科学态度,更好地领会地理科学精神。在专业训练方面,学生能掌握野外实习的工作程序、实习路线和实习点的选择、实习的基本要求、基本方法、野外判别方向;在综合素质训练中,能很好地锻炼创新能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会与人共处、磨炼意志、培养遵守纪律、雷厉风行的习惯。
在神农架里云涛雾海变幻无穷,石柱石峰奇诡多姿,山光水色气势磅礴。里面不止有珍贵的动植物,还有神农架野人传说,更为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在神农架地区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0多座,最高峰的神农顶海拔3105.4米,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 4个水系。 “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神农架里面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其中还有40多种是受国家保护的,而各类动物也有1050多种,其中有70种是受国家重点保护的。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神农架正以其原始完美的生态环境而引起世人瞩目。
有时候我就在想,人类是怎么来的。在森林里是乎和外界已经隔绝,而自己似乎也回到了远古时代。现在科技时代的不断发达,海水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珍惜动植物的不断减少,这难道不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吗?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神农架也会消失。通过这次实习,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自己的知识不足而感到羞愧,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加倍努力,面对美好的未来。
野外实习总结与体会
1.澄江帽天山之探索发现
6月19日,我们踏上了本次野外实习的最后之旅,这一天我们来到了闻名世界的特异化石库——澄江帽天山。在澄江动物化石博物馆,我们有幸见到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时期的各种生物化石,这些来之不易的化石不仅保存完美,而且种类繁多。他们生动的体现了当时生物的形态特征,使我们如实看到了地球海洋中最古老的动物原貌。澄江动物化石博物馆的参观,使我们深刻了解了动物起源的奥秘,认识了动物演化的漫长历程,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人类占据地球的来之不易。
2.圆通山动物园之行
参观了解了古生物霸主恐龙之后,6月25日我们又来到了圆通山动物园,虽然之前也曾来过,但是这次总感觉和以前的不同,因为这一次我们是带着专业的知识来学习参观的。
动物园里的动物很多,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或是水里游的,应有尽有。我们的观察和普通的游客不同,我不仅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还要识别每种动物是哪个纲,哪个目,哪个科的动物,它与其他动物的区别等,并且详细了解它们的各种特征。通过对动物园动物的观察,使同学们加深了对动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大大培养了同学们对动物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圆通山动物园之行,让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水平的提高,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在笼子里面供人们观赏的动物中,有很多的种类野生型已经灭绝了,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和滥猎杀,很多动物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动物灭绝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所以学会养成保护动物的意识,宣传保护动物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的知识,也是我们本次参观动物园的最大收获之一。
3.昆明动物博物馆之参观学习
时隔几日,6月26号这天我们来到了昆明动物博物馆来参观,在各位动物学专家的详细介绍下,我们又充实了不少。看到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活灵活现的动物标本时,我们不由自主的惊叹动物学专家们那精湛高超的手艺,简直就是巧夺天工。
动物博物馆的参观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们收获良多,我们不仅了解了生物的起源与进化等知识,而且知道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也知道保护动物的困难性,同时明白了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
4.禄丰恐龙谷之初探
6月29日全班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恐龙谷的路上,坐在车上大家纷纷议论和猜测恐龙真正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与几千万年前的地球霸主恐龙零距离接触,心情就别提有多激动了。
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神奇的恐龙谷,这里有很多的与恐龙体型比例1:1的恐龙塑像,看见这一个个实体比例的塑像我不禁感叹恐龙之大。当我们来到化石馆,看到这一具具恐龙的化石时,首先给我的印象就是震撼二字。身边的这些恐龙化石让我不由得幻想起那个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的繁盛世界。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有关恐龙的许多知识。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爬行动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它最早出现在约2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普遍为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6500万年前的一天,突然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强烈的撞击导致海啸和火山爆发,撞击产生的铺天盖地的灰尘使地球数月乃至数年不见天日,地球气温随之骤降,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能生长,恐龙因缺乏食物等原因而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
本次野外实习总结:
此次野外实习使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也丰富了我们的课余文化知识,是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学习和组织的能力和对动物学知识的兴趣。
野外野外篇四
转眼间,为期十二天的野外实习就这么结束了。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心底总有那么一丝不舍和感触。
犹记得,八月十二日那会儿,我拿着大包小包,脸盆衣架,随着同学们,登上了陕西师范大学的校车。那天的早晨,微风习习,甚是凉爽,但是空调车内的空气不好,容易晕车的我,在吃了两颗晕车药的前提下,终究还是吐了。一路上的我,迷迷糊糊,也没顾上什么风景,只听同学说,沿途有好多农家乐。但是,山路蜿蜒,我还是感觉得到的,汽车开的很慢,感觉动力严重不足。当时,迷迷糊糊的我还在想,这里的山路不止十八弯呢。实在是太曲折了,最难以忍受的是司机师傅走走停停,我都快把胃吐出来。终于在吐了五个小时以后,我们一车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洵阳坝。一下车就看见田老师出来接我们,看到我吐的七上八下的,他就说我们这些学生缺乏锻炼,哎,我也没办法呀,这也是病啊!跌跌撞撞地走进了洵阳坝基地的房子,却想上厕所,可是远远地超出我的想象,厕所简直让人难以忍受,蝴几乎所有人都在抱怨呢,哎!不过我想住住就会习惯的,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虽然我的身体不是很好,但是来之前还是对实习抱着很大的希望的。
在期待中,我们这个小组开始了第一个课题孢子植物。听到是马冀老师带我们上山,还挺兴奋的。实习孢子植物的第一天,马老师带领我们去了漆树沟,路途也不算崎岖,小路两旁好多蕨类植物,原来蕨类植物喜阴湿地方,这才知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然后我们采了许多标本回去,下午我们便在那个地方的餐厅上课,检索植物,,整个过程很有趣,觉得自己对蕨类的认识又增加了不少。第二天,我们又去了斜子沟。相对于漆树沟来说,斜子沟一路难走多了,杂草丛生,竟然还有独木桥,还有岔路。只顾采植物的我们,没有跟上老师的脚步,真是险象环生呢,我们差点迷路了。但还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走了好久,才到达终点,但是景色出奇的美。看似茂密的树林,从最顶端泻下来一缕阳光,一抬头,刚还觉得有点刺眼呢,就不禁被这美景给吸引住了。回去的路途异常的顺利,还是和前一天一样,下午上课,检索植物,并作了一个小小的考核。
刚结束了孢子植物,便迎来了生态学实习。生态学是一门我们还尚未涉猎的一门学科,其实也算是为大二学习生态学做准备吧,毕竟平常在学校里,基本上很难会有机会进行生态学的实验。我们先在教室里听生态学老师讲述测样方的方法,下午我们便自己找地儿去测样方、采数据去了。数植物还真是有点麻烦呢,处理数据就更困难。但是第二天,我们一小组同学还是在一起把结果算出来了,算是长吁了一口气。
第三个课题是脊椎动物实习。很期待,脊椎动物应该怎么实习呢,因为脊椎动物都是相对于体形比较大的动物。但是,结果被告知是看鸟,跟着于小平老师看鸟。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因为望远镜的个数有限制,真的能看到鸟的人不多,当然除了老师自己。但是隐约几类鸟的名字还是记得的,比如山斑鸠、红嘴蓝雀等。不过回去后,小平老师给我们看了好多鸟类的图片,也算是长了一点见识。
终于熬到了无脊椎动物实习的时刻了,据说是去捕捉昆虫,这其中当然包括好看的蝴蝶了。心里都不知道有多兴奋呢。但是不幸的是,这两天的秦岭一直在下雨。因为下过雨的山谷温度不高,出来活动的昆虫肯定不多。但是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们这一群人还是执拗地冒着丝丝点点的小雨,拿着捕虫网出去了。走在路途中,扫兴的雨便停了。老师教给我们一个盲扫的方法,专门用来应对这种天气。一路上,我拿着捕虫网一路盲扫,虽然大虫子不多,但零零星星的小虫倒挺多的,也算是有收获吧。后来温度渐渐地回升,蝴蝶都出现了,但是蝴蝶的身手还真是灵敏,对于笨拙的我,还真是拿它没办法。这个时候就到了我们组的男生大显身手的时候,不一会儿光景,他们便捕了好几只蝴蝶,颜色真是艳丽呢。回去的时候,心里满满的,因为装昆虫的毒瓶也是满满的。下午便在教室里听研究生的学姐讲述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蝴蝶标本稍微复杂一点,但是制作起来很快乐,算是长了见识吧。一组的人一块儿动起来,不一会儿,便成就了一盒满满的昆虫标本了。但是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我却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异常的紧张,手也在不停地抖,但是学姐异常的亲切,不断地引导我,让我镇静下来了,尽量在脑中搜索昆虫的名字和特征。也算是有惊无险,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最后到了被子植物实习的时候,是在田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的。第一天,我们就被吓住了,虽然是沿着漆树沟上去的,但是到达的高度,却比原来高了不少。一路上我气喘吁吁,幸好捡了根棍子做倚仗,才得以登上山顶。平常看起来很严肃的田老师很活泼,还很幽默,一路上在鼓励我们,教我们大声的喊叫,省的氧气不够。在这个老人身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下山的路更是惊险,路都是我们自己开辟出来的。路很滑,特别容易摔跤,我也好几次差点摔跤,但是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倒还挺欣慰的。第二天,我们去了传说中的平河梁,高山草甸。刚在山脚,就已经觉得呼吸很困难,登山的过程更是异常艰难,但当我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刚一回头却让我大跌眼镜。远处连绵的青山环绕,淡淡的白云衬在山与山之间,简直就是人间仙境,真想在这样的地方永远呆下去。虽然一路上很艰难,我还是没有忘记任务,碰到不认识的植物,问田老师或者研究生的学长学姐。有些植物很神奇,一碰到它的果实,它便会跳出去,让我很是惊奇,后来才知道那是凤仙花科的水晶凤。还有的植物,只要一碰到它的果实,便会发生扭曲。这种种的现象,让我不禁在想: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到达高山草甸的那一刻,我的心情真的很激动,因为感觉如入仙境一般,瞬间便完全沉醉了。田老师用镜头把我们定格在这美丽的景色当中,从来没想过,我能够亲临其境,感觉就和拍电影一样。这样的路途中,不仅仅是认识几种植物,更是对生命情操的陶冶。我们在高山草甸上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坏坏地捉弄学长学姐们,整个山上充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不过那样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下山了。下山的路走得很快,没有上山时的气喘吁吁,心情也极度豁然开朗。
短短的十几天实习即将结束了,我们要开始收拾行李了。但是还是想着要和这里的食堂、饭馆、早餐店、小超市、这里的一草一木道别,同时为了将这里所有的记忆留住,我便开始疯狂的照照片,对这个曾经因此昂不太好的小镇子,突然生出了一丝不舍。临近十二点的时候,我们登上了校车,但是心情不一样,有不舍,有回西安的兴奋。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回到了师大。
总之,这次野外实习让我了解到了好多生物学知识,更增加了对大自然的认识。我想这将是我人生当中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那样的经历当中,有我的可爱的同学们的相互帮助,还有山谷当中我们的欢声笑语。如果可以,我真想把我这次难忘的实习拍成一部纪录片,来记录我们实习的点点滴滴。不过就算岁月风干了河流,记忆却很难磨灭,我会记住这次不同寻常的经历的。
野外野外篇五
安排了食宿之后,很快,王老师便将任务下发.具体任务是分时段进行,每段时间各有其必要的任务,时间安排得当,比如一开始的首级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再到后来的碎步测量,前后紧紧衔接,一环扣一环,一切都在老师的计划之中,可以说实习期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影响实习进度的问题,而同学们也没有辜负带队老师们的殷切之心,自励自勉,勤勤恳恳,没有一个组愿意落在别人后面,没有一个组愿意未完工就想到休息.最终在师生的努力下,答案可想而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尽管实习时间由原来的六周压缩至四周,但是我们仍旧做到了我们应该做到但似乎又有那么一点难度的事!
短短的二十八天,确实是短暂的,然而发生的故事却是数也数不清.欢声,笑语,甚至哭泣,落泪,在现在看来,可以用一个情字概括吧.大家在一起从没有如此近距离的相处,尤其是分在一个组的同学们意义或许更加非凡,虽然已是同窗二年,但是在周口店则全然不同,因为大家荣辱与共,因为大家同属一个小小的只有五个人的团体,在那里,你不再是你自己,你是五分之一,你是小组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这样的话其实一点都不过分,想想看,大家每天一同外出,一同工作,一同吃饭,当黑夜渐渐代替白天的时候,我们又一同返回基地,大家就好像是捆绑在一起一样,你在哪里,那么我就会在哪里!
四周的生活就是这样,快快乐乐,简简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