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感悟,通过写心得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感悟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年的感悟新年的感悟篇一
刚刚过了世界公历的新年,又迎来了中国农历的春节。世界各国年的味道截然不同,过年的感受千差万别。过了一年,我又长了一岁,我对中国春节风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进入农历的腊月,欢度春节的气氛就越来越浓厚了,我的心情也越来越兴奋了。考完试,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计划,完成了部分作业,我也融入了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
腊月的节点太多了。首先是腊七腊八冻坏脚丫、泡腊八蒜、喝腊八粥等等,老人说这就是过年的开始。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人称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种乳白色、味很甜、还粘牙的东西,叫“糖瓜儿”。大人问我“粘不粘?”我说“粘(年)!”这是提醒大家要过年了!长辈要讲许多过年的趣事和嘱咐许多过年的忌讳。真好玩!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总是好奇的听不够,问不够。
接着腊月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很多说法,我可长见识了。现在急着过年,今天卖个关子,以后我可以仔细说说。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吉祥时刻,此时进入春节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乐的时候。
白天大人们都忙着过年的各种事情,杨绛散文《风》朗诵,放松了对我的管束,我就彻底自由了,吃我爱吃的食品,喝我爱喝的饮料,玩我爱玩的游戏?开心极了!
晚上全家欢聚一堂。大家从厨房里端出美味佳肴放在桌上。煎炒烹炸、鸡鸭鱼肉、特色食品、各种饮料?妈妈端来炖鱼,说这是“年年有余”;爸爸端来饺子,说这是“交子元宝”;姑姑端来拼盘,说这是“全家福”;姑夫端来米饭,说这是“团圆饭”;奶奶端来一盘水果,有柿子、苹果、桔子、香梨,说取它们的谐音:“事事平安、人人吉利”;爷爷端来一盘年糕,有白米、黄面、双喜、八宝,说借它们的字音“添岁增福、年年提高”,人的岁数和身体要长高、知识也要提高。哈哈!我灵机一动,端来一摞奖状说这叫:“辛兔祥瑞、龙腾虎跃”(我属虎)?全家人说这是一道最丰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说说笑笑,尽享天伦之乐,尽尝美味佳肴。我不断举杯,给各位长辈敬酒并针对每人说上几句不同的祝福话,大家再次夸我懂事,给我加菜,有时还给我鼓掌,我心里美滋滋的,那个兴奋劲儿就别提了!
新年的感悟新年的感悟篇二
新年来到的那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早上,我早早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我赶紧起床来到外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起了鞭炮。首先,我用打火机点燃了鞭炮往水里一扔,顿时,水珠就像天女散花一样飞了起来。然后我又把鞭炮点燃后放到一个盒子里,一下子就把盒子给炸飞了。
鞭炮挂在岁月的枝头!
在孩子跑开的瞬间引燃!
嗞嗞嗞!噼里啪啦!春天发芽了!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转眼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们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在一起吃水饺,奶奶做的饺子非常好吃。记得看过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扁扁的一只船,把天南海北的一家人拉到一张桌上,把年味品尝。
吃过香喷喷的饺子,我们就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了。我度过的这个新年是开心的,是有意义的,是我永远都无法忘记的。
新年的感悟新年的感悟篇三
伴随着一场瑞雪,我们迎来了崭新的xx年。走进新年,思绪放飞,感悟颇多。
新年是浓浓思念的日子。清晨的溪水袅袅冒着热热的烟息,晌午的阳光明媚而温暖地沐照着尘世,傍晚的云霞铺洒成如痴如醉的织锦,新年的脚步姗姗来临。新年的钟声也将清脆地响起。
此时,我们常会思念那些曾经相晤的人影,她的容颜,她的言语,她的目光,她的行举,甚至身上芳香的或精致的气息,或许曾经爱慕过、牵恋过,或许只是转瞬的擦肩,因为都曾给予过些许的温暖、感动,所以记得。记忆是思念的过滤,唤醒内心的天性,抹去现实的蒙尘,留下一隅清澄廓朗的空间,给那个因思念而难忘的人。
新年是甜甜祝福的举杯。一年365个日子,新年光亮如杯,饱和着真爱的.意念、满溢着挚情的荡漾。品一口这岁月的佳酿,尝一下这生活的甘霖。因为祝福的元素,举杯是望月的抒怀。经历了许多现实的磕磕碰碰,我们学会了理解的给予,懂得了宽宥的珍贵。
新年是暖暖亲情的团聚。天之涯的乡思,地之脚的苦盼,异之乡的翘首,让新年承载着传统与现代美意延年的福祉。新年的日子,远行的脚步朝着家的方向款款归还,漂泊的行踪向着故土的崖口山回路转。
新年是咚咚奋进的鼓点。从新年的那刻起,每一步,每一履,都布满了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怎样面对?让疲惫的心神紧驰,将抖擞的精神酝造,使胆怯和懦弱阴霾的情绪烟轻云远。
用粗茁的大手高擎起生命的信号灯,用满腔的热情吹响起前进的冲锋号,跋山、涉水,经风、沐雨,乘着勇气的步履远征,不让生命的列车在下一站晚点。
走进新年,陶然于新年,超然于新年,奋起于新年。捧着祝福,耕耘善良,播种挚诚,收获快慰。新年,盛妆而吉祥的新年,充满色彩和意义的新年,给漂泊者以温馨,给远离者以抚慰,给跋涉者以希冀,给人间凭添一道靓丽的岁月风景。煦煦诗意,亘古如斯。
站在xx年新的渡口,迈进新年,又闻雄鸡高歌,唱来黎明的曙光,总有一种力量温暖你我。
新年的感悟新年的感悟篇四
今天是年后的第一个上班日,听着窗外的鞭炮声,忽然有些许的伤感涌上心头,一晃我就庸庸懂懂的走过了五十个春秋。人生过去了大半,年华在流逝,只能不停的回忆着自己的过去,以此来提醒着自己未老的心。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大致相同,虽然与现在相比,那时物资生活远不如现在,以致有些紧俏物品凭票购买,人们吃的穿的没有现在充裕,但人们的春节过得也有滋有味,因此对那时的春节,记忆也很深刻。那时的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春节的祈盼,莫过于春节穿上新衣服、吃上可心的零食、得到长辈们分发的压岁钱,还有放小鞭炮、看扭大秧歌等。春节之际,大人们更讲究吉利,相互说着拜年话,把家里布置得红红火火的,大门上的红对联、红灯笼让人一眼看到喜庆的气氛。不要说年夜饭与现在相比还不够丰盛,也不要说微薄的压岁钱,更不要说相当部分家庭生活的窘境,但人们远远比现在重视春节。
记忆中的童年,每逢过年都是那么的清贫。虽然那时的我对春节总是充满期盼。因为过年了不仅有新衣穿,还有平时难以吃到的好吃的零食,在春节拥有的欲望和极少的约束是平时无法满足的,但是也有不如愿的时候。每到这时总是感叹:在这个世界上,似乎金钱能买到一切,权力能改变一切,但是,金钱买不到年轻,权力也改变不了年老。光阴如箭,如此短暂,年新年旧,白了人头。面对这自然规律,人们是那样的无助与无奈。但有些智者们并不悲观,虽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生命的厚度,他们不辞辛苦日复一日地为生命着色,年复一年地让生命有所厚重,这大概是人生的最佳选择吧。( )
显然,春节是所有炎黄子孙共有的吉祥福祉。不论是飘泊海外、远涉重洋的游子,还是羁旅他乡、辗转迁徙的儿女;无论是挣扎底层、孤陋寡闻的草民平民百姓,还是高官厚禄。心里无不揣着对春节的眷恋,无不怀抱着对过年的珍视。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凝结了人们心头几多深情!
过年是团圆和幸福的象征,值得留恋回味。记忆里的年总是温馨的。桌上有各种凉菜,有鸡、鸭、鱼肉等,有鲜美的水果,有糕点和糖果,反正所有的祝福语都会和每道菜和点心融合在一起。如:“年年有余”,“合家幸福、”“和美靓丽”、“快快乐乐”、“欢天喜地”、“尊老爱幼”、“脚踏扶梯步步高”等都会在桌面上反映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过年。现在回想,能让一家人围在家里,饱满一种过年的心情,真是一种家庭和睦和幸福的。
品味过年的滋味,真是总也品不完之味,从除夕、到初一、再到十五的拜年声中,由淡变浓,由浓变淡,在整个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十足的年味和丰富的生活。
新年的感悟新年的感悟篇五
很多人讲:这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我也有这样的感受。曾经不止一次的想:有着近五千年的传统节日会不会随着我们对他的冷淡而渐渐的消失?中华民族这可枝繁叶茂的文化大树会不会渐渐的枯萎?落叶归根,当我们老去的时候会不会无法归根?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像一叶飘荡在空中的白纸,随风漂荡,不曾停留在属于自己的精神角落,毫无涵养,深沉可言。我的眼神散发着一股轻浮的味道。后来才渐渐的发觉,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心却不在中国。脚下这片土地竟然没赋予我一丝的灵气,让我在他的哺育下健康的成长!
归根结底,是这个社会的错。物欲膨胀,人心不古。在金钱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甚至是亲情。在一张张恐怖的嘴脸面前,我无法逃避,所有人都无法逃避,所以我选择了随波逐流,所有人都选择了随波逐流。于是,我迷失了自我,开始了一条不归路。但是我不甘消沉,我仍然抱有希望!
转念:对我们来说,过年时没意思了。可是,对其他人呢?新生一代,也就是所谓的20xx后,他们是否怀有我们当年对新年的热情呢?应该有吧,但愿是这样!
当新年沦为攀比,炫耀的大舞台时,我真的好伤心。我只有寄希望于这群还不懂事的孩子,希望他们继续保持着对和他们血脉相连的中国文化的热情,并将其发扬光大!
悲夫,一个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国竟然要靠一群小孩子来为自己的传统延续香火!
愿哉,我华夏十亿万同胞早日觉醒,强我根系,固我河山!
新年的感悟新年的感悟篇六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要举行很多活动来庆祝,例如: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和拜年串门等等。
往年的春节十分热闹:纷纷扬扬的雪花把大地装扮成一个银色的童话世界,邻里之间串门拜年,孩子在雪地里追逐打闹,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还有的溜冰。大街上买卖鞭炮的、嬉戏玩闹的声音此起彼伏。到了除夕,各种的烟花漫天飞舞,像什么窜天猴啊、二踢脚啊、落地开花啊等等,顿时火树银花,整个夜空都被照亮了。那时的天空是那么蓝,星星又大又亮!
近几年春节,似乎没有以往那么热闹了:漫天都是雾霾,出门都很困难。尤其是今年,入冬以来,连一场雪都没下,空气又干又脏,感冒的人特别多。春节时,街上空荡荡的,卖鞭炮的少了,放炮的人也变少了,除了除夕、初一到初五能听到一些零星的鞭炮声,其他时间都挺安静的。我家也只放了两小串鞭炮意思一下,我把烟花都“戒”了——不知怎的,提不起任何兴趣!
人们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以及带给我们的危害,开始自觉地采取行动,减少空气污染,少放鞭炮可以说是一种具体的体现。没有炮声的春节固然缺少了年味,但是,一个炮声隆隆,乌烟瘴气的春节更是我们不想见到的!
传统的年俗需要传承,但是,为了我们的青山绿水,我们又必须对一些老旧的做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一起行动吧,为了我们美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