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维,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有必要积累一些范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一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在取得巨大革命成果之后,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也为本次轰轰烈烈的革命蒙上了失败的阴影。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他们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之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实力。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权利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之时。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4年4月宣布实行“新政”。此后,陆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他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使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新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及失败。
一九一一年清政府“铁路国有”的政策点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驻军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一月之内,有十三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初十,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一九一二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三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成立;二十八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一九一二年三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然而,由于革命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果实终究被军阀势力所窃取。
三、辛亥革命的影响。
1、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影响。
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其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辛亥革命期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观念。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制帝的复辟,如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但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做了思想的准备。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自古以来,皇帝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连皇帝都可以被打到,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的呢?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悟,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2、辛亥革命在经济上的影响。
在经济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兴中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指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以申民志,而扶国宗”。进一步“民生主义”关于土地问题的解决。之后南京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工商业发展的规章制度,颁布了若干提倡和保护工商业的法令。制定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刺激了人们发展民族工商业工业的热情,鼓励人民兴办实业,从事农垦;奖励华侨回国投资;要求各省成立实业公司,鼓励民间成立实业团体。在革命政府的奖励、推动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来临。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在思想文化,辛亥革命也开创了一代新风,扫除旧时代的“风俗之害”。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砸碎了“忠君尽道”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枷索,人们开始用新的道德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思考问题认识社会,封建道德日益为人们所遗弃。如:以公元纪年,改用公历;下级官吏见上级官吏不再性跪拜之礼;男子以“先生”,“君”的互称取代“老爷”等称呼;男子剪辫,女子放足之风迅速席卷全国等等。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为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的崛起奠定了思想根基。辛亥革命它播撒了民主主义的种子,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不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封建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偏激思想,对文化的发展有些不良影响。
不过,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来得大。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辛亥革命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后期军阀割据,相互混战,没有使中国社会成为一个和平的社会。
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流传广远,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人们对革命的继续追求也绵延不绝。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它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却始终鼓舞着中国人民在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上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纲[m].中华东方出版社,1996.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二
摘要: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发生于列强大肆入侵中国的艰难时代,清王朝处于最为没落的时候,孙中山带领全国的爱国青年掀起了这场革命。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由传统的封建帝制转换为较为先进的资产阶级专政。虽然这次革命没有成功,但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关键词:专政;民主;孙中山;成功;革命。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1894年初,孙中山先生放弃了医学事业,面对中国的各种苦难,他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这年,他拟写了《上李鸿章书》,提出了改革的纲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这年六月他在天津没有得到李鸿章的借鉴,上书也没有被采纳。为此说:“怃然长叹……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
1、民族矛盾加深。
1894年,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的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俄国占领东三省,不久,日俄利益发生冲突,由日俄瓜分东三省。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各项权益,加紧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侵略,妄图从精神上统治中国人民,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2、“新政”的失败。
1901年一月,清政府颁布所谓“整顿政事”的上谕,为了适应国内改革力量的强烈要求。但是新政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一些民族资产阶级心怀不满,还有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已经感到无可忍受,对清政府不抱任何幻想。
3、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他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所以就形成了一批拥护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新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发展。
从1895年至1911年间,兴中会以及后来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十次的起义,而其他革命组织自立军、光复会等亦发动多次起义。这十多次的起义虽仅昙花一现,但却在全中国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1895年,爆发了第一次广州起义,但是由于事机泄露,第一次广州起义宣告失败,孙中山及杨衢云则被清廷通缉。此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宣传革命筹集资费;1900年爆发了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多数领导者被杀头;1900年孙中山领导了惠州起义,起义军因粮绝弹尽而解散。孙中山被台湾日本当局送离境,回到日本。在此后的十年中爆发了大大小小的革命无数次。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第二次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颁布了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定为政策”上谕,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保路运动,要求清政府“收回成命”。以四川最为严重,于是从湖南调兵过来镇压,造成湖南防守空虚,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十月十日,驻军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一月之内,有十三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十一月初十,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一月三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二十八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然而,由于革命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果实终究被军阀势力所窃取。
三、辛亥革命的影响。
1、政治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的革命,它彻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开辟了中国的历史新纪元。虽然后来遭到北洋政府的压制,出现了张勋复辟和袁世凯称帝,他们不能颠覆人们心中的民主观念。
2、经济影响。
南京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工商业发展的规章制度,颁布了若干提倡和保护工商业的法令。制定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刺激了人们发展民族工商业工业的热情,鼓励人民兴办实业,从事农垦;奖励华侨回国投资;要求各省成立实业公司,鼓励民间成立实业团体。在革命政府的奖励、推动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来临。但是长期的分裂及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3、文化影响。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新思想。
4、社会影响。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传入了更多的西方物品,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但是辛亥革命后的军阀割据,大量战乱及军人政治才使传统拥有知识和功名的士绅官僚力量渐衰,代之而起的是具军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恶霸。辛亥革命对于十八世纪后的人口剧增,清末的土地兼并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经济侵略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总结:总的来说,虽然辛亥革命到最后是失败了,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革先驱者所留下的不能泯灭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辛亥革命将会作为一颗明亮璀璨的明珠永远的记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
参考文献:
1、陈晨:《孙中山轶事》,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第242页。
2、任知:《话说中国史5》,北京,燕山出版社,第136页。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三
中国近代史是指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它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同治十一年(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中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又在《筹议海防折》中称:“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三千余年一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是李鸿章对于当时中国所面临形势的分析,“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则表明了当时中国所对峙的列强势力。可贵的是李鸿章他不同于保守的顽固派,他处在当时的阶段却能正确的看待晚晴所处的局势实为不易;他和一些洋务派更不同于顽固派,他们不仅看清了局势还敢于冒险尝试向前迈进开展了洋务运动,虽然并没有改变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但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他们在当时迈出了这一步实属不易。
清朝也是历史上一个典型的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在鸦片战争的前期乃至鸦片战争后,一个不可被忽视的阶层值得被思考,那就是士大夫阶层。“闭关锁国”固然有着很大一方面的因素,但是鸦片战争开始后即使林则徐、魏源、黄爵滋等人已经认识到和西方列强的各方面差距后,清朝却没有马上实行变革,很大的原因在于士大夫阶层。“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动摇,就是士大夫饭碗的动摇;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短短几句话已经总结了清朝士大夫阶层大部分人麻木、迂腐等特点,鸦片战争后可以说不论军事还是政治上,都与列强有着很大的差距,双方对比之下,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真的是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鸦片战争前,对于如何对待列强,清政府内部就有了不一样的声音,主要分为抚夷派和剿夷派,也就是主和派与主战派。随着过程中的各种结果,道光帝也在主站主和间举棋不定,这也使得清政府内部派别争论更为激烈。
在道光帝决心迎战后,却出现用人失误的问题,从而引出不断失城的连锁反应。于是道光帝又倒向主和派一方,虽然中途有官员奋勇抵抗,但是道光帝一意妥协,最后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还是签订了《江宁条约》。
在这一过程中,主和派主要凸显的人物是琦善、伊里布、耆英等人,琦善的妥协态度则是建立在他亲身了解到了当时英国的军事实力后所下的态度,主战派别的官员中也不乏为了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但是不了解英国的官员,而期间道光帝所派不乏像奕山这样虚报奏折而导致对英国预估不实的官员,这些种种因素也导致了道光决策时忽主站,忽主和的不坚定立场。
从鸦片战争的过程来看,道光帝的举棋不定十分影响形势的走向,士大夫们在决策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会来源于揣摩圣意。其中固然有坚定站在主站或主和的坚定立场的官员,但也不乏与道光帝一样没有坚定决心的官员。如果道光帝坚定决心势必与英国决战至终,侵略者一路遭遇顽强的抵抗,他们也不一定能入侵的如此迅速。假使英国一开始的意图也许只是想要一个和平的条件与环境经商,那么清政府的不明确态度也给了英国一个可乘之机。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从古代史迈入近代史,同时鸦片战争也使得中国发生根本性变化。通过一系列条约,中国直接遭受到的侵犯包括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司法、关税等主权都开始丧失,传统的经济形态也被冲击。当然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影响,而更加深远的影响和隐患是,清廷为赔偿大额的白银增加的税费直接影响农民的利益得失,甚至沉重的赋税使他们无力支付。由于康乾盛世,使得清朝时期的人口大增,嘉庆九年(1804年)纂修的《巴陵县志》在讲到该地经济、人口分布和各行各业居民状况时写道:“十分其农,而佃种居其六。”农村百分之六十的人口是佃户,其余百分之四十,则是地主和自耕农。道光中编写的《江阴县志》,叙述该县风俗,说到“农之家十居八九,农无田而佃于人者十居五六”。当时该地农业经济占统治地位,绝大多数居民是农业人口,而增加赋税会使得大多数的农民积贫积弱。另一方面列强在华开设工厂,会使得许多手工业者或者失业,或者沦为廉价劳动力,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多数人口都陷入苦难的状态,也使得清政府陷入失威局面。
在鸦片战争后不久,清政府就迎来了大规模的起义运动,这其中最著名的则属“太平天国”运动。太平运动可以说是鸦片战争的产物,其参与运动的多数为农民阶级,源于鸦片战争后国内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太平军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或许是因为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使农民有了精神寄托,或许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希望与目标,无论如何太平天国的动向、举措和号召力都侧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下的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朝着不可预估的方向发展,以一个不可预算的速度发展着,并且这些变化都一点点的成为清朝的隐患。
参考文献:
[1]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6.
《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人为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后转卖给民族资本家并几经易主,抗战初期一度停刊。1938年10月在上海复刊,直至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几经波折,历时78年,共出版25600期。《申报》作为中国现代的报纸开端和标志,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申报》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资料。特别是记录了上海当地及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再现了当时军阀、地方势力、中共和其他党派及人民群众的活动。
(一)报道全国性重大事件。
《申报》曾对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包括学界如何反对割让领土、拒绝对德合约;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并迫使他们辞职的报道,学生罢课与学生被捕情况的详细记录。更加珍贵的是,保存了罕见的的历史照片,将的全貌更直观的呈现给后人。
(二)报道地区性史实。
1872―1929年,《申报》对苏沪等地进行了长达80年的持续报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报道区域也精确到具体县市。《申报》通过这些鲜活的新闻,对江南地区人民生活方式,社会生产方式,社会风貌形成以及社会变动轨迹进行了持续而广泛的报道。这些细节性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近代中国史研究的空泛,使史的研究更“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申报》无论是从办报宗旨,报道角度的拓宽还是新闻业务的改革,都值得后来人学习借鉴。
(一)办报宗旨。
它始终都在追求新闻独立自由、客观公正、及时准确、为大众服务的理念,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美查称,“利”和“义”并不完全对立,办报为了盈利,并不排斥在必要时仗义执言,报纸的言论要“上关皇朝经济之需,下知小民嫁穑之苦”。
《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1874年《申报》刊出经由丹商大北电报公司海底线路拍来的关于英内阁改组的伦敦电讯,为国内报纸刊出的第一条电报新闻。津沪电报线路于1881年12月交付后,《申报》立刻把握机会,利用线路传递南北各报新闻。
(二)舆论监督。
报刊一直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公共舆论的平台,因此,把握并利用报刊的舆论导向就成了近代中国各种势力追求权力表达,诉求政治立场的必选之地。在每次剧烈的政治斗争或者社会对抗中,报刊会被卷入其中,并置于风口浪尖。《申报》自创刊以来,始终被不同时期的各种政治势力所争夺的公共舆论平台。不管是美查为赚钱扩张经济势力创办报纸,到席子佩接手经营,再到史量才主持,最后到共产党接手大陆而退出舆论界,中外各种政治势力为占据《申报》这个舆论至高点,进行了纷繁复杂,“刀光剑影”的斗争和合作。《申报》一路走来,中国社会的公共舆论空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舆论空间的不断扩大,公共舆论平台的建立,人民拥有了更多的表达机会。各种政治势力进行争斗时,不得不考虑到人民大众的呼声和言论。报刊舆论公共空间的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减阶级对抗,促进社会和谐。
(三)时评。
陈冷在新闻评论方面提出,报纸应该做到“明白公正”,即言论既要为读者提供明白的观点又要有公正的态度。对于评论的文体,他主张用言简意赅的时评文体取代《申报》传统的“论说”。他的每日一议、尖锐泼辣的是评委《申报》赢来了不少读者的喜爱,使《申报》步入巅峰。
“时评”在很长时间里起到了《申报》的“社论”作用。社论是“代表报刊编辑部的权威言论。它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的政党、社会政治集团和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的评论形式”。时评”专栏是报刊业务的一种进步,半文半白的语言已经被白话文取代,报刊语言的白话趋势已成必然,用白话文创作“时评”适应了语言的变化。对于时评文章的发展而言,这是一次大的调整,虽然放弃了原有的特点与风格,但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为时评文体带来新的生机。
报纸可以宣达政令,也可以掌握主动权,分析时局,探讨国家出路。《申报》中有很多时评是对时局政治的客观分析或是探讨国家出路的“救世文章”。“九一八”事变之后,《申报》发表了时评《国人乎速猛醒奋起》号召国人迅速惊醒:“今日之事,痛哭不足以救国,轻举不足以救国,待助于人犹不足以救国。救国在于积极有效之行动,在于万众一心之团结。”此外,每逢元旦,《申报》都要发表一篇新年展望的时评,年末又要发表一篇对一年之内进行总结的时评。虽然每年各不相同,但大致都要劝告政府善待国民,增强国力。
(四)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这是《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该报公开征集竹枝词等文艺作品,并在版面上特辟文艺类作品的篇幅,以满足当时主要读者群――旧时文人的兴趣爱好。这一创举为后起的报纸所效仿,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河。研究读者爱好,满足其正当需求,保证一个稳定的受众群。
报纸的企业化是民初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的一个重要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估计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空间,给中国商业性报纸实行企业化方针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申报》首先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迈步。
(一)广告。
该报聘请张竹平任经理,设广告推广科,派出外勤四处招揽广告,改进广告设计,代客户绘制广告图样,撰写文字说明,直至客户满意,这些服务都深受工商界的欢迎。因此,《申报》的广告日增,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广告的版面面积逐渐由十分之五六增为十分之六七,超过了新闻报道的版面。
《申报》广告值得挖掘的东西有许多,完全可以按照时间线索,从《申报》创直直至停刊,对广告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细细分析,追溯近现代广告发展变化的轨迹,把握近现代广告的发展规律,理清现代广告如何一步步从粗糙走向成熟,其中义有哪些是值得借鉴的合理要素,这在广告学上是很有意义的。倘若对其中的各种广告进行深人分析,对广告者、广告内容、广告对象、广告效果进行剖析,从而找到许多有价值的广告经验和手段,这对制作现代各种类型的广告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更新技术设备。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理论。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的“讯息”不是各个时期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麦克卢汉从媒介技术的角度,强调了媒介的社会历史作用,虽有片面性,但媒介技术的变革的巨大历史功效是不容忽视的。
《申报》花费70万两白银于1918年建起高5层、拥有百余间房间的报馆大楼,又从美国购进两部最新式的印报机,两小时可以印完十多万份报纸,添置配套的制铜版机、铸字机、压纸版机、浇铅版机、铜字铜模等机器,还自备汽车,加快送报速度。这一切,使《申报》成为当时全国设备最新、最完备的报纸,并为以后进一步企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知人善任。
文化与经济领域一样,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媒介的成败其实就取决于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实力。像任何成功的事业一样,《申报》的经验在于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并让其各展所长,用好了人才,使这支队伍的团队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史量才自接办《申报》起,就分外注重报社的人才建设,从创业初期被称之为史氏“左膀右臂”的经理张竹平、总编辑陈景韩,守业期经理马荫良、总编辑张蕴和、《自由谈》编辑周瘦鹃的选择、使用,到鼎盛期规划人才黄炎培、陶行知、报业专才戈公振、副刊编辑黎烈文等人的吸纳、任用,无不显示其慧眼识人,唯才是用,用人不疑,灵活实际的用人风范。史量才非常善于抓住对方身上最适合于《申报》的特质,为他所用。越是在报纸发展的关键时期,他越能大胆放权,给人才足够的发挥空间。
《申报》作为近代中国最大影响、实力最强、历史最悠久的中文商业报纸,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无论是从史学、新闻学、经济学角度提供参考,在法学、文学等其他人文社科方面也有很大的价值,对中国近代新闻史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值得后期报纸及现代报业借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师为尊的传统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个性,控制了人们的思想,这样的一种师生关系逐渐遭到强烈批判,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五四”运动爆发,西方民主科学教育思想的传入,为中国的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引发了无数爱国者对如何革新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
“五四”运动爆发前,中国一直尊崇传统的封建礼教思想,教师具有至高的地位,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安排,是一种以师为尊的师生关系。早在《尚书·周书·泰誓》中就以提出“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绥四方。”君、师都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的,他们具有同等地位。汉代儒家代表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教育与政治相结合,进一步巩固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宋元明清时期理学思想家们制定“三纲五常”来约束学生民主意识的发展,晚清传奇人物谭嗣同提出“为学莫重于尊师”。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教育被封建统治阶层所垄断,教育的传播途径少,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自然地处于教育权利的中心,形成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霸权地位。
传统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为我国传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师为尊的师生关系从人伦天性出发,有利于师生间矛盾的缓和,在教育过程中培养了深厚的师生感情。但是尊师重道的传统思想也存在比较严重的弊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學生的学习喜好和对生活的观念深受教师思想的影响,缺乏对知识和生活现象的独立思考。传统的师生关系具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教师以“长者”、“智者”的身份位于“金字塔”的顶层,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位于“金字塔”的底端,因此教师掌握着教学的绝对话语权,控制着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
(一)思想革新促进师生关系新探索。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式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涌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教育观念发生剧烈的撞击,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以师为尊”的师生关系受到了强烈的抨击和批判。师生关系应当如何革新的问题引发了中国有志之士开始对传统教育进行不断反思,对外来教育理念进一步探索。“1901年清政府依照西方现代教育模式建立了新型学制系统,西方的教育理念被大量引入最终导致了中国传统教育的解体,近代教育在形态上得到确立。”[1]这一举措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成长提供了沃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社会各个阶层喊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影响下,中国青年的意识开始觉醒,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人都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做出了新的设想,融入了更多民主、平等的元素。
(二)平民教育为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五四”运动中平民教育思潮爆发给了更多下层人民接触教育的机会,教育不再是统治阶级、官僚贵族所固有。“平民教育的兴起首要在于精英知识分子的倡导,在他们看来‘平民主义’的践行首先在于打破特权,维护‘平等’而其关键在于使得平民接受教育。”[2]平民教育的精神是让社会各分子得到真正的平等和真正的自由,主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教人做人,要培养有知识、有生产能力、有社会公德心的新型学生。平民教育使得教育的范围扩大,教育观念普及,打破了传统教育的阶层性,促进了教育的公平。随后1923年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和朱经农两位先生共同编写了《平民千字课》和《老少通千字课》,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学习教材。“北京大学学生邓康(邓中夏)廖书仓等发起组织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以教育普及与平等为目的,以露天讲演为方法,宗旨是‘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3]“五四”运动引发的平民教育促进了教师育人意识的变革,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注重传统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注重人的自身发展,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感、意志、批判性的培养,教学开始结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新型人才成长的需要。平民教育加快先进思想的传播,普及了知识和先进的生产经验,教师开始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内容,促进了人民思想的开化,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课堂角色转变加深民主平等思想。
20世纪初期,以实用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我国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早在“1919年2月24日,陶行知发表《教学合一》主张“教学合一”指出1.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2.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3.先生必须一面教一面学,“五四”运动之后,陶行知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不久很多学校响应,也用教学法。”[4]1919年5月杜威(johndewey)在胡适、蒋梦麟和郭秉文的联合邀请下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的运用达到高潮。在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下师生关系开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师开始由教育的把控者转向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更加注重学生自己对知识的选择和学习。课堂不再是教师单向知识、理论传授的场所,而是师生间关于教育问题平等交流对话,共同探讨,各抒己见的平台。
(一)“五四”运动中师生关系的反思。
相较于传统“以师为尊”的师生关系,“五四”运动时期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日益得到更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支持。“五四”运动促进了教育观念的革新,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演变注入了新的血液。然而,这一时期的民主平等作为西方教育的“舶来品”具有一定的激进性——过度主张学生地位的提升和思想的解放,没能更好的调和师生间的人际关系。
“在当时中国的整个教育实践界中,占支配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师生关系思想。”[5]长期以来受教育者遭受着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尊师重道的传统道德依旧镌刻在中国人的骨头上。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竭尽全力构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已经成为“五四”运动后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主体间性、共享、平等、对话等纷纷涌入“师生关系”话语而日渐成为主流。”[6]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学校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在新的时期又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考验。
(二)“五四”运动对现代师生关系的启示。
“五四”运动促进了师生关系革新,对教育现代化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交流与对话,让教师从传统教育的绝对权威中转化出来,走近学生与学生相互尊重、教学相长,担当教学活动中平等交流的首席,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双主体,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体现了现代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和对教师文化、道德提升的新要求。
“五四”运动产生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社会进步、教育理念革新的必然产物。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关注,在发展民主平等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各个发展阶段中心理和认知上的缺陷,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性,促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向着更为健康科学的方向前进。
參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55。
摘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对东西文化进行了研究,他用静、动范畴来描述东、西方文化的特点,认为中国可以充分汲取西方文化的优点来弥补自身文化形态的不足,实现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表面上看李大钊这样做是在调和中西文明差异,实质上是解决现实的新旧矛盾,以新代旧,以至于创造中国新文化。
关键词:李大钊;进化论;阶级论;东西文化观。
从晚清开始,中国大批知识分子怀抱救国救民之志负笈东瀛,在日本接受新式教育,由此这些新型知识分子受日本所谓东洋、西洋的影响,很早便形成了将世界划分为东、西二元化的习惯。李大钊在1914至1916年间曾短暂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期间也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回国后,正值国内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李大钊任职于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北京大学,也积极投身于这场文化运动之中。
“五四”时期东西文化之争,伴随着袁世凯的称帝、世界大战的血火、新文化运动的狂飙,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全面展开。新旧势力生死搏斗,各种思潮旁流杂出,各类人物粉墨登场,既有康有为“尊孔复古”的叫嚣,又有陈独秀“民主科学”的呐喊;既有章士钊“东西调和”的鼓吹,又有胡适“全盤西化”的说教。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用犀利明快的文论,深刻剖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辩证分析了东西文化的优势,从而得出必须走十月革命的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结论。因此,研究李大钊的东西文化观,有助于我们理解李大钊思想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发展,从激进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积极筹划复辟帝制。1913年10月,袁世凯在宪法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大本”。康有为等人以孔教会为基础,以《不忍》杂志为喉舌,攻击辛亥革命是“离经叛道”,提出“定孔教为国教”的主张,吹捧孔子教义是“放诸四海而皆准”[1]657的经典,一时尊孔复古的逆流泛起。面对弥漫于社会的复古思潮,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主将,从巩固共和的目的出发,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了强有力的鞭挞。
李大钊明确提出:“中国的一切风俗、礼教、政法、伦理,都以大家族制度为基础,而以孔子主义为其全体结晶。”[2]244因此他着重批判孔子学说中的伦理道德。李大钊认为,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在君臣关系方面,只强调一个“忠”字,使臣子完全成为君主的附属品;在父子关系方面,只强调一个“孝”字,使子女完全听命于父母;在夫妻关系方面,只强调“顺从”“贞节”,使妻子从肉体到精神完全隶属于丈夫,没有任何人格独立可言。接下来,他进一步提出“孔门的伦理是使子弟完全牺牲于他自己以奉其尊上的伦理;孔门的道德是与治者以绝对的权力,责被治者以片面义务的道德”。[2]244这些论述可谓一针见血,直接击中了儒家学说的要害。李大钊进一步指出孔教的反动本质是“保护君主政治偶像”“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因此他立场鲜明地提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3]56他大声疾呼,奔走相告,鼓励新时代的广大年轻人要“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4]38李大钊明确表示“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3]80。这充分表达了李大钊与孔教势不两立的决心。
李大钊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自然存在”,由宇宙产生的一切现象,都要按照自然法“渐次发生渐次变化”[3]79,道德也要随着社会的自然进化而进化。据此李大钊指出孔子“其人已为残骸枯骨,其学说之精神已不适应于今日之时代精神”,[3]80“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3]77。通过严密的论证,李大钊否定了孔子学说存在的价值,从而使“国教”之说不攻自破。
综上可知,李大钊这时的思想是以进化论作为武器,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他对于社会进化只从一般意义上来解释,还不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因此,他只是抽象地批判孔家的伦理道德,没有说明儒家学说存在的社会根源,所以对尊孔复古派的批判就显出理论上不足,说理性不强。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独辟蹊径,最早抛弃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孔子学说作了较为正确的分析。他指出:“孔子学说之所以支配中国人心长达两千多年,正是因为其适应了中国自封建时代以来长期存在且未有任何变化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并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构成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和精神基础。”李大钊进一步强调:“中国经济一旦变动,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将会逐步瓦解,‘三纲五常’等封建糟粕思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从经济上解释孔子儒学的存在、消亡的方法,戳穿了孔家学说“神圣”的外衣,使人耳目一新。当然,李大钊对于唯物主义的运用还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但是他的论述已远远高出当时思想论坛上其他人的见解。
还应该提到的一点是:李大钊并不完全否定孔子的历史作用,而是从历史的考察中肯定孔子学说的价值。他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3]79。他进一步讲到“故余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者也。”[3]80这一科学地对待孔子儒学的态度,比较合乎历史的实际,既沉重打击了尊孔复古派,又论证严密无懈可击,由此反映出李大钊严密的思维逻辑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在东西文化运动倡导者与尊孔复古派激烈交锋时,《东方》杂志以“不偏不倚”的面目出现,在“调和东西文化”的名义下主张保存中国旧文化,反对新文化。《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根据东西方地理环境的不同,将东西文化概括成“静”的文明和“动”的文明,认为现在西方“动”的文明已露弊端,“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火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而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固有文化提供了举国上下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因此主张用“中国固有静的文明”来救济“西洋文明之弊”。李大钊也把东西文明概括为“静”“动”的文明,但比较的结果却迥然有异。
1917年,李大钊发表了《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一文,以“动”“静”及其相互关系为东西方文明之特质,并勉励当下中国的青年学子努力,让“我国家由静的国家变而为动的国家,我民族由静的民族变而为动的民族,我之文明由静的文明变而为动的文明,我之生活由静的生活变而为动的生活。”[5]96第二年,李大钊又撰写了《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在文中他列举多方面事物的二元对立现象,具体论证“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之说。李大钊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解释了“动”“静”的原因。他说,东方民族是“南道文明”,西方文明是“北道文明”。由于“南道得太阳之恩惠多,受自然之赐予厚,故其文明为与自然和解,与同类和解之文明”,而“北道得太阳之恩惠少,受自然之赐予啬,故其文明为与自然奋斗,与同类奋斗之文明”[6]212。南道民族由于“自然之富,物產之丰”,所以多为定居的农业民族;北道民族则由于“自然之赐予甚乏”,所以多成为迁徙流动的游牧工商民族。
这样就形成了中西方不同面向的国民性:“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6]213正是因为中国是定居的农业民族,家族不断繁衍生息,所以实行“家族主义”;而西方主要是从事游牧工商业的民族,家族成分单一,所以推行“个人主义”。此外,从性别比例来说,中国女子比男子多,因而推行一夫多妻制,而逐渐形成重男轻女的陋习;而在西方,女子比男子少,所以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切实保障妇女应有的权利。
李大钊认为东西文明区别很大:“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支配自然的。”在思想上东方人“以个性生存不甚重要,则事事一听之天命”,西方人“信人道能有进步,则可事一本自力以为创造”;就宗教信仰而言,“东方之宗教是解脱之宗教,西方之宗教是生活之宗教”;就伦理而言,“东方道德在个性灭却之维持,西方道德在个性解放之运动”;就政治而言,“东方想望英雄,其结果为专制统治,有世袭天子……西方依重国民,其结果为民主政治。”[2]57由此,李大钊认为中国封建文化有以下弱点:厌世的人生观;惰性太重;不尊重个性;轻侮妇女;缺乏同情心;偏重神权;专制主义盛行。因此,李大钊大声呼吁中国文明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现在要进行一次彻底的自我革新,这在当时如黄钟大吕,引人深思。
李大钊认为西方文化虽然也有缺点,但仍处于优势地位。他指出:“东方‘静的文明’已处于‘屈败之势’,而西方‘动的文明’则‘实居优越之域’,”[2]59因此,他力主向西方学习。李大钊强调西学先进于中学,主张学习西方,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静止的观念”“怠惰的态度”。但应该指出,李大钊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出发比较东西文明优劣的,这反映出李大钊在这一时期理论上的不成熟。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固有文明”受到更加猛烈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章士钊等守旧派提出了“新旧调合”的论调,以图保存旧文化。
新旧调合派强调可以汲取西方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优秀部分,但也应重视自身的精神和道德文明形态。他们认为国故象“破布”、欧化象“破纸”,都可以用来造“新纸”,因此得出:“研究国故”“实欲制造新纸”的结论。章士钊保旧的思想更为明显,他说:“凡欲前进,必先自立根基。旧者根基也。不有旧,决不有新;不善于保旧,决不能迎新;不迎新之弊,止于不进化,不善于保旧之弊,则几于自杀”,因此提出“道德上复旧”甚于“物质上之开新”[2]的观点。他们以“新旧”文化不可分割对立为理由,否定进行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新文化运动的战士们立即起而应战。
但是在批驳“东西调和论”过程中,胡适等人偏执一端,主张全盘西化;陈独秀等仍然停留在对“旧道德”的鞭挞上,没有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批判“新旧调和派”的理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一切精神的构造都是表层构造,只有物质的、经济的构造是这些表层构造的基础构造,不管身处哪个时代,如果经济上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定会发生变动。一切宗教、哲学、风俗习惯、政策、主义都随着物质的变动而变动。“道德”无非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法则”而已,时代生活变了,作为习惯法则的道德必然因之进化递变。由此李大钊得出结论:“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是跟着开新”,因此他理直气壮地说:“新思想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并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些论证虽然不够完整,但明确肯定了道德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变动而不断改变的。这种精辟的论述,给“东西文化调合派”以致命的打击,在理论上论证了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应该说明的是,李大钊虽然指出封建文化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号召人们学习西方,但他并不提倡照搬照抄西方模式。他讲到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就如同推动世界不断进步的两大机轴,也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样,缺一不可,二者各有优劣,“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中。”因此不应该“妄为轩轾”。针对东西文化论争中抹杀传统文化全部价值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李大钊热情赞扬了中华民族在古代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他无不自豪地说:“中国于人类进步,已尝有伟大之贡献。其古代文明扩延于高丽,乃至日本,影响人类者甚大。”[2]68他对中华民族的崛起充满希望,“吾人深信民族可以复活,可以于世界文明为第二次大贡献。”这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激扬文字,饱含爱国热情,闪烁着辩证的光芒。
四、结语。
综观五四时期李大钊的东西文化观,可以看出:李大钊鞭挞了“非复辟不能救国”的尊孔复古派;批判了“物质开新、道德复旧”的东西调合派,批评了“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的全盘西化派,阐明了自由的东西文化观,从而促进了他的思想由进化论到阶级论的发展,奠定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实基础。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最终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由此建立了一种崭新的东西文化观。
参考文献:
[1]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陈崧.五四前后東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李大钊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文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5]李大钊,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1917年)[m]//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7月)[m]//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罗志田.无共识的共论:五四后关于东西与世界的文化辨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四
《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人为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后转卖给民族资本家并几经易主,抗战初期一度停刊。1938年10月在上海复刊,直至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几经波折,历时78年,共出版25600期。《申报》作为中国现代的报纸开端和标志,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申报》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资料。特别是记录了上海当地及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再现了当时军阀、地方势力、中共和其他党派及人民群众的活动。
(一)报道全国性重大事件。
《申报》曾对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包括学界如何反对割让领土、拒绝对德合约;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并迫使他们辞职的报道,学生罢课与学生被捕情况的详细记录。更加珍贵的是,保存了罕见的的历史照片,将的全貌更直观的呈现给后人。
(二)报道地区性史实。
1872―1929年,《申报》对苏沪等地进行了长达80年的持续报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报道区域也精确到具体县市。《申报》通过这些鲜活的新闻,对江南地区人民生活方式,社会生产方式,社会风貌形成以及社会变动轨迹进行了持续而广泛的报道。这些细节性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近代中国史研究的空泛,使史的研究更“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申报》无论是从办报宗旨,报道角度的拓宽还是新闻业务的改革,都值得后来人学习借鉴。
(一)办报宗旨。
它始终都在追求新闻独立自由、客观公正、及时准确、为大众服务的理念,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美查称,“利”和“义”并不完全对立,办报为了盈利,并不排斥在必要时仗义执言,报纸的言论要“上关皇朝经济之需,下知小民嫁穑之苦”。
《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1874年《申报》刊出经由丹商大北电报公司海底线路拍来的关于英内阁改组的伦敦电讯,为国内报纸刊出的第一条电报新闻。津沪电报线路于1881年12月交付后,《申报》立刻把握机会,利用线路传递南北各报新闻。
(二)舆论监督。
报刊一直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公共舆论的平台,因此,把握并利用报刊的舆论导向就成了近代中国各种势力追求权力表达,诉求政治立场的必选之地。在每次剧烈的政治斗争或者社会对抗中,报刊会被卷入其中,并置于风口浪尖。《申报》自创刊以来,始终被不同时期的各种政治势力所争夺的公共舆论平台。不管是美查为赚钱扩张经济势力创办报纸,到席子佩接手经营,再到史量才主持,最后到共产党接手大陆而退出舆论界,中外各种政治势力为占据《申报》这个舆论至高点,进行了纷繁复杂,“刀光剑影”的斗争和合作。《申报》一路走来,中国社会的公共舆论空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舆论空间的不断扩大,公共舆论平台的建立,人民拥有了更多的表达机会。各种政治势力进行争斗时,不得不考虑到人民大众的呼声和言论。报刊舆论公共空间的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减阶级对抗,促进社会和谐。
(三)时评。
陈冷在新闻评论方面提出,报纸应该做到“明白公正”,即言论既要为读者提供明白的观点又要有公正的态度。对于评论的文体,他主张用言简意赅的时评文体取代《申报》传统的“论说”。他的每日一议、尖锐泼辣的是评委《申报》赢来了不少读者的喜爱,使《申报》步入巅峰。
“时评”在很长时间里起到了《申报》的“社论”作用。社论是“代表报刊编辑部的权威言论。它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的政党、社会政治集团和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的评论形式”。时评”专栏是报刊业务的一种进步,半文半白的语言已经被白话文取代,报刊语言的白话趋势已成必然,用白话文创作“时评”适应了语言的变化。对于时评文章的发展而言,这是一次大的调整,虽然放弃了原有的特点与风格,但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为时评文体带来新的生机。
报纸可以宣达政令,也可以掌握主动权,分析时局,探讨国家出路。《申报》中有很多时评是对时局政治的客观分析或是探讨国家出路的“救世文章”。“九一八”事变之后,《申报》发表了时评《国人乎速猛醒奋起》号召国人迅速惊醒:“今日之事,痛哭不足以救国,轻举不足以救国,待助于人犹不足以救国。救国在于积极有效之行动,在于万众一心之团结。”此外,每逢元旦,《申报》都要发表一篇新年展望的时评,年末又要发表一篇对一年之内进行总结的时评。虽然每年各不相同,但大致都要劝告政府善待国民,增强国力。
(四)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这是《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该报公开征集竹枝词等文艺作品,并在版面上特辟文艺类作品的篇幅,以满足当时主要读者群――旧时文人的兴趣爱好。这一创举为后起的报纸所效仿,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河。研究读者爱好,满足其正当需求,保证一个稳定的受众群。
报纸的企业化是民初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的一个重要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估计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空间,给中国商业性报纸实行企业化方针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申报》首先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迈步。
(一)广告。
该报聘请张竹平任经理,设广告推广科,派出外勤四处招揽广告,改进广告设计,代客户绘制广告图样,撰写文字说明,直至客户满意,这些服务都深受工商界的欢迎。因此,《申报》的广告日增,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广告的版面面积逐渐由十分之五六增为十分之六七,超过了新闻报道的版面。
《申报》广告值得挖掘的东西有许多,完全可以按照时间线索,从《申报》创直直至停刊,对广告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细细分析,追溯近现代广告发展变化的轨迹,把握近现代广告的发展规律,理清现代广告如何一步步从粗糙走向成熟,其中义有哪些是值得借鉴的合理要素,这在广告学上是很有意义的。倘若对其中的各种广告进行深人分析,对广告者、广告内容、广告对象、广告效果进行剖析,从而找到许多有价值的广告经验和手段,这对制作现代各种类型的广告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更新技术设备。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理论。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的“讯息”不是各个时期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麦克卢汉从媒介技术的角度,强调了媒介的社会历史作用,虽有片面性,但媒介技术的变革的巨大历史功效是不容忽视的。
《申报》花费70万两白银于1918年建起高5层、拥有百余间房间的报馆大楼,又从美国购进两部最新式的印报机,两小时可以印完十多万份报纸,添置配套的制铜版机、铸字机、压纸版机、浇铅版机、铜字铜模等机器,还自备汽车,加快送报速度。这一切,使《申报》成为当时全国设备最新、最完备的报纸,并为以后进一步企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知人善任。
文化与经济领域一样,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媒介的成败其实就取决于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实力。像任何成功的事业一样,《申报》的经验在于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并让其各展所长,用好了人才,使这支队伍的团队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史量才自接办《申报》起,就分外注重报社的人才建设,从创业初期被称之为史氏“左膀右臂”的经理张竹平、总编辑陈景韩,守业期经理马荫良、总编辑张蕴和、《自由谈》编辑周瘦鹃的选择、使用,到鼎盛期规划人才黄炎培、陶行知、报业专才戈公振、副刊编辑黎烈文等人的吸纳、任用,无不显示其慧眼识人,唯才是用,用人不疑,灵活实际的用人风范。史量才非常善于抓住对方身上最适合于《申报》的特质,为他所用。越是在报纸发展的关键时期,他越能大胆放权,给人才足够的发挥空间。
《申报》作为近代中国最大影响、实力最强、历史最悠久的中文商业报纸,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无论是从史学、新闻学、经济学角度提供参考,在法学、文学等其他人文社科方面也有很大的价值,对中国近代新闻史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值得后期报纸及现代报业借鉴。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五
摘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对东西文化进行了研究,他用静、动范畴来描述东、西方文化的特点,认为中国可以充分汲取西方文化的优点来弥补自身文化形态的不足,实现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表面上看李大钊这样做是在调和中西文明差异,实质上是解决现实的新旧矛盾,以新代旧,以至于创造中国新文化。
关键词:李大钊;进化论;阶级论;东西文化观。
从晚清开始,中国大批知识分子怀抱救国救民之志负笈东瀛,在日本接受新式教育,由此这些新型知识分子受日本所谓东洋、西洋的影响,很早便形成了将世界划分为东、西二元化的习惯。李大钊在1914至1916年间曾短暂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期间也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回国后,正值国内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李大钊任职于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北京大学,也积极投身于这场文化运动之中。
“五四”时期东西文化之争,伴随着袁世凯的称帝、世界大战的血火、新文化运动的狂飙,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全面展开。新旧势力生死搏斗,各种思潮旁流杂出,各类人物粉墨登场,既有康有为“尊孔复古”的叫嚣,又有陈独秀“民主科学”的呐喊;既有章士钊“东西调和”的鼓吹,又有胡适“全盤西化”的说教。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用犀利明快的文论,深刻剖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辩证分析了东西文化的优势,从而得出必须走十月革命的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结论。因此,研究李大钊的东西文化观,有助于我们理解李大钊思想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发展,从激进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积极筹划复辟帝制。1913年10月,袁世凯在宪法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大本”。康有为等人以孔教会为基础,以《不忍》杂志为喉舌,攻击辛亥革命是“离经叛道”,提出“定孔教为国教”的主张,吹捧孔子教义是“放诸四海而皆准”[1]657的经典,一时尊孔复古的逆流泛起。面对弥漫于社会的复古思潮,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主将,从巩固共和的目的出发,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了强有力的鞭挞。
李大钊明确提出:“中国的一切风俗、礼教、政法、伦理,都以大家族制度为基础,而以孔子主义为其全体结晶。”[2]244因此他着重批判孔子学说中的伦理道德。李大钊认为,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在君臣关系方面,只强调一个“忠”字,使臣子完全成为君主的附属品;在父子关系方面,只强调一个“孝”字,使子女完全听命于父母;在夫妻关系方面,只强调“顺从”“贞节”,使妻子从肉体到精神完全隶属于丈夫,没有任何人格独立可言。接下来,他进一步提出“孔门的伦理是使子弟完全牺牲于他自己以奉其尊上的伦理;孔门的道德是与治者以绝对的权力,责被治者以片面义务的道德”。[2]244这些论述可谓一针见血,直接击中了儒家学说的要害。李大钊进一步指出孔教的反动本质是“保护君主政治偶像”“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因此他立场鲜明地提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3]56他大声疾呼,奔走相告,鼓励新时代的广大年轻人要“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4]38李大钊明确表示“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3]80。这充分表达了李大钊与孔教势不两立的决心。
李大钊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自然存在”,由宇宙产生的一切现象,都要按照自然法“渐次发生渐次变化”[3]79,道德也要随着社会的自然进化而进化。据此李大钊指出孔子“其人已为残骸枯骨,其学说之精神已不适应于今日之时代精神”,[3]80“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3]77。通过严密的论证,李大钊否定了孔子学说存在的价值,从而使“国教”之说不攻自破。
综上可知,李大钊这时的思想是以进化论作为武器,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他对于社会进化只从一般意义上来解释,还不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因此,他只是抽象地批判孔家的伦理道德,没有说明儒家学说存在的社会根源,所以对尊孔复古派的批判就显出理论上不足,说理性不强。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独辟蹊径,最早抛弃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孔子学说作了较为正确的分析。他指出:“孔子学说之所以支配中国人心长达两千多年,正是因为其适应了中国自封建时代以来长期存在且未有任何变化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并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构成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和精神基础。”李大钊进一步强调:“中国经济一旦变动,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将会逐步瓦解,‘三纲五常’等封建糟粕思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从经济上解释孔子儒学的存在、消亡的方法,戳穿了孔家学说“神圣”的外衣,使人耳目一新。当然,李大钊对于唯物主义的运用还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但是他的论述已远远高出当时思想论坛上其他人的见解。
还应该提到的一点是:李大钊并不完全否定孔子的历史作用,而是从历史的考察中肯定孔子学说的价值。他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3]79。他进一步讲到“故余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者也。”[3]80这一科学地对待孔子儒学的态度,比较合乎历史的实际,既沉重打击了尊孔复古派,又论证严密无懈可击,由此反映出李大钊严密的思维逻辑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在东西文化运动倡导者与尊孔复古派激烈交锋时,《东方》杂志以“不偏不倚”的面目出现,在“调和东西文化”的名义下主张保存中国旧文化,反对新文化。《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根据东西方地理环境的不同,将东西文化概括成“静”的文明和“动”的文明,认为现在西方“动”的文明已露弊端,“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火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而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固有文化提供了举国上下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因此主张用“中国固有静的文明”来救济“西洋文明之弊”。李大钊也把东西文明概括为“静”“动”的文明,但比较的结果却迥然有异。
1917年,李大钊发表了《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一文,以“动”“静”及其相互关系为东西方文明之特质,并勉励当下中国的青年学子努力,让“我国家由静的国家变而为动的国家,我民族由静的民族变而为动的民族,我之文明由静的文明变而为动的文明,我之生活由静的生活变而为动的生活。”[5]96第二年,李大钊又撰写了《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在文中他列举多方面事物的二元对立现象,具体论证“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之说。李大钊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解释了“动”“静”的原因。他说,东方民族是“南道文明”,西方文明是“北道文明”。由于“南道得太阳之恩惠多,受自然之赐予厚,故其文明为与自然和解,与同类和解之文明”,而“北道得太阳之恩惠少,受自然之赐予啬,故其文明为与自然奋斗,与同类奋斗之文明”[6]212。南道民族由于“自然之富,物產之丰”,所以多为定居的农业民族;北道民族则由于“自然之赐予甚乏”,所以多成为迁徙流动的游牧工商民族。
这样就形成了中西方不同面向的国民性:“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6]213正是因为中国是定居的农业民族,家族不断繁衍生息,所以实行“家族主义”;而西方主要是从事游牧工商业的民族,家族成分单一,所以推行“个人主义”。此外,从性别比例来说,中国女子比男子多,因而推行一夫多妻制,而逐渐形成重男轻女的陋习;而在西方,女子比男子少,所以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切实保障妇女应有的权利。
李大钊认为东西文明区别很大:“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支配自然的。”在思想上东方人“以个性生存不甚重要,则事事一听之天命”,西方人“信人道能有进步,则可事一本自力以为创造”;就宗教信仰而言,“东方之宗教是解脱之宗教,西方之宗教是生活之宗教”;就伦理而言,“东方道德在个性灭却之维持,西方道德在个性解放之运动”;就政治而言,“东方想望英雄,其结果为专制统治,有世袭天子……西方依重国民,其结果为民主政治。”[2]57由此,李大钊认为中国封建文化有以下弱点:厌世的人生观;惰性太重;不尊重个性;轻侮妇女;缺乏同情心;偏重神权;专制主义盛行。因此,李大钊大声呼吁中国文明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现在要进行一次彻底的自我革新,这在当时如黄钟大吕,引人深思。
李大钊认为西方文化虽然也有缺点,但仍处于优势地位。他指出:“东方‘静的文明’已处于‘屈败之势’,而西方‘动的文明’则‘实居优越之域’,”[2]59因此,他力主向西方学习。李大钊强调西学先进于中学,主张学习西方,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静止的观念”“怠惰的态度”。但应该指出,李大钊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出发比较东西文明优劣的,这反映出李大钊在这一时期理论上的不成熟。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固有文明”受到更加猛烈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章士钊等守旧派提出了“新旧调合”的论调,以图保存旧文化。
新旧调合派强调可以汲取西方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优秀部分,但也应重视自身的精神和道德文明形态。他们认为国故象“破布”、欧化象“破纸”,都可以用来造“新纸”,因此得出:“研究国故”“实欲制造新纸”的结论。章士钊保旧的思想更为明显,他说:“凡欲前进,必先自立根基。旧者根基也。不有旧,决不有新;不善于保旧,决不能迎新;不迎新之弊,止于不进化,不善于保旧之弊,则几于自杀”,因此提出“道德上复旧”甚于“物质上之开新”[2]的观点。他们以“新旧”文化不可分割对立为理由,否定进行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新文化运动的战士们立即起而应战。
但是在批驳“东西调和论”过程中,胡适等人偏执一端,主张全盘西化;陈独秀等仍然停留在对“旧道德”的鞭挞上,没有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批判“新旧调和派”的理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一切精神的构造都是表层构造,只有物质的、经济的构造是这些表层构造的基础构造,不管身处哪个时代,如果经济上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定会发生变动。一切宗教、哲学、风俗习惯、政策、主义都随着物质的变动而变动。“道德”无非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法则”而已,时代生活变了,作为习惯法则的道德必然因之进化递变。由此李大钊得出结论:“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是跟着开新”,因此他理直气壮地说:“新思想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并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些论证虽然不够完整,但明确肯定了道德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变动而不断改变的。这种精辟的论述,给“东西文化调合派”以致命的打击,在理论上论证了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应该说明的是,李大钊虽然指出封建文化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号召人们学习西方,但他并不提倡照搬照抄西方模式。他讲到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就如同推动世界不断进步的两大机轴,也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样,缺一不可,二者各有优劣,“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中。”因此不应该“妄为轩轾”。针对东西文化论争中抹杀传统文化全部价值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李大钊热情赞扬了中华民族在古代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他无不自豪地说:“中国于人类进步,已尝有伟大之贡献。其古代文明扩延于高丽,乃至日本,影响人类者甚大。”[2]68他对中华民族的崛起充满希望,“吾人深信民族可以复活,可以于世界文明为第二次大贡献。”这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激扬文字,饱含爱国热情,闪烁着辩证的光芒。
四、结语。
综观五四时期李大钊的东西文化观,可以看出:李大钊鞭挞了“非复辟不能救国”的尊孔复古派;批判了“物质开新、道德复旧”的东西调合派,批评了“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的全盘西化派,阐明了自由的东西文化观,从而促进了他的思想由进化论到阶级论的发展,奠定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实基础。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最终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由此建立了一种崭新的东西文化观。
参考文献:
[1]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陈崧.五四前后東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李大钊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文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5]李大钊,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1917年)[m]//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7月)[m]//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罗志田.无共识的共论:五四后关于东西与世界的文化辨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六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他们迫使中国签署《辛丑条约》之后,加剧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辛亥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之时。《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国人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实行“新政”。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事实表明,清政府已经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革命已如箭在弦,一触即发。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这些青年学生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其中不少人在民族危难加深,群众自发斗争高涨的形势推动下,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当时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潮流,这些出国留学回来的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国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所以说它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辛亥革命后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除此之外,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它促进了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积极变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国际方面来说,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便夭折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在政治上不惜投靠帝国主义,实行军阀官僚专制统治。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们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他们制定了一些反动法令,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群众。在经济方面,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当时的中国又落入了黑暗的深渊,孙中山沉痛地说过,当时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
三、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是一个严重的政治命题。1930年双十纪日中,何应钦对此做了一个比较简洁的说明,指出“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革命的目的不只在推翻满清,不只在获得中华民国的虚名,而在造一个三民主义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明确了实现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很多,第一,它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第二,它不能充分的发动和依靠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象中来的大。辛亥革命虽然常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中国其实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参与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无论怎样,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它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是现代中国史的起点,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国家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阿瑟。贾德森。布朗著,《辛亥革命》,解放军出版社,2011.10.
2、傅国涌著,《百年辛亥》,东方出版社,2011.09.01.
3、张鸣著,《辛亥:摇晃的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1.
4、中国新闻社著,《辛亥风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2.09.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七
1884中法战争。
1895甲午中日战争。
1898维新变法。
1901八国联军侵华。
1905同盟会成立、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915新文化运动。
1919五四运动。
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开始北伐。
1937—1945抗日战争。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现代史开始。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八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室内装饰工程预算编制的现状及要求,指出了室内装饰工程预算需注意的问题,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装饰工程;预算编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u655.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确定室内装饰工程造价预算,必须在装修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即从装饰方案的提出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到初步设计和施工阶段,均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才能对设计方案的优秀程度、投资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1室内装饰工程预算编制的现状及要求。
建筑装饰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优秀的建筑装饰能够体现人的艺术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随着我国装饰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做好室内装饰工程预算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现行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的管理体制按其管理分工,分为全国统一定额和地区统一定额。这种状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跨地区跨行业进行设计、招标和施工的诸多不便,弱化了国家对定额标准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利于促进全国统一的建筑市场的开拓发展。
在我国装饰施工的目前情况下,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施工单位首先应该不断的提高装饰施工的水平,并在提高装饰质量的同时做好装饰工程的预算工作。其中,施工人员是施工质量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极强施工队伍的建设,适当的加强政策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这些施工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的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改进施工方法,达到节约造价的目的。从事经济工作的专业人员还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具体的操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保证装饰工程预算的相对准确性和严密性,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费用控制,从预算、施工到决算层层把关,以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2室内装饰工程预算需注意的问题。
2.1提高装饰管理人员的素质。
目前建筑装饰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致使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在装饰工程中得不到应用。因此,必须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通过学习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和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不断的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将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和成本控制技术与装饰工程特点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2.2树立成本控制意识。
目前我国建筑装饰企业由于大部分延续了建筑业的管理模式,在成本控制方面出现了许多经营思想与组织管理上的缺隐,产生了诸如成本控制责任不明,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成本开支的范围未能全面考虑成本的补偿,许多规定不尽合理等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其难点不在于物,而在于人,在于人的管理思想,在于人的成本意识。
现代成本控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经营观念和成本经营模式,它要求对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2.2.1在经营思想上破除单纯依靠提高工程造价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思想,对立“低成本,高效益”的观念,着眼于企业内部挖潜改造,降低成本。
2.2.2在成本经营上变成本的事后核算为事前的成本控制;变成本开支的实报实销为先算后用,限制使用;变财物部门的单兵作战为全员参加的成本控制;实现“哪里有费用,哪里有成本控制点”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2.2.3在分配上,建立和完善谁节余谁受益,谁超支谁受罚的管理制度。
2.2.4在考核上,变过去单纯考核人员消耗指标为不仅考核人员而且考核与成本密切相关的管理工作,解决成本控制过程中职责不明,归属不清的问题。从而把项目成本与全体员工的经济责任和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员参加成本管理的氛围和格局。让参与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每个人都意识到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对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及个人收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那么,各项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2.3运用好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装饰单位工程造价计价的核心环节。室内装饰工程造价按工程项目核算具有单件性,需要就各个具体工程,按程序计算其造价。装饰工程是一个周期生产过程,历经方案的提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竣工验收使用等程序,并建立相应的经济关系。因此,造价计算也应分阶段进行,形成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标价与合同价的确定、施工结算、竣工决算等环节,最后得出工程的实际造价。作为单位工程,装饰工程也或多或少地由各类分部分项工程组合而成。其造价只能是各个不同分部造价的汇总。由于装饰工程构成的复杂性,我们更应注意选择装饰工程造价的编制方法。
2.4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是审核工程预算的依据,是工程结算的基础。由于设计单位设计深度不够,或施工单位不按图纸施工,这就显示出审核人员在审核中必须以工程竣工图及现场实现情况为依据的重要性。或者以施工图设计和现场经济签证为依据,或者以现场实测取得数据为依据,严格按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有关说明逐项进行核对。为防止超规模施工,应严格按审定设计方案进行控制,凡任意扩大工程量部分,不能进入结算。在建安工程和装饰工程单独承揽时,应注意工程内容和范围的划分,避免重复计算,例如室内地面、墙面、天棚的找平层或整体面层,门窗口和扇,给排水管线和洁具,照明中的灯具,吊顶的预埋件等工程量易重复计算;测量数据当场核对、分析、确定,审核人员根据现场测量结果,结合有关施工过程记录、签证,综合分析确定工程量;隐藏工程应及时通知甲方代表和监理检查签字,否则按最合理最经济的状态推测计量。
2.5加强工程直接费的控制。
2.5.1材料费的控制。
工程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在装饰工程项目成本中,材料费约占工程成本的75%-80%,因而,应将控制材料费作为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控制的措施有以最佳方式采购材料,努力降低采购成本,与材料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按工程进度计划采购供应材料,避免因材料大量积压而增加了材料的损耗和保管费用;对于常年使用的大宗材料,如膨胀螺栓、自攻螺钉、电焊条、绑丝、水泥、黄砂等可根据经济订购批量订货。
2.5.2人工费的控制。
从定额的编制时间和执行时间来分析,定额的人工费具有滞后性。在施工过程中,人工费的控制具有较大的难度。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从控制支出和按实签证两个方面来着手解决。首先是按定额人工费控制施工生产中的人工费;二是考虑用其他直接费、间接费适当补充一些;三是如产生预算定额以外的用工项目应按实签证。
2.5.3机械费的控制。
机械费的控制要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支出,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突进,特别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条件下,施工企业要想增加市场份额、实现经济效益,必须做好装饰工程项目的工程项目管理,因此做好装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斌.工程预算定额在招投标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8).
[2]韩一彬.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企业导报,2019,(11).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九
同治十一年(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中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又在《筹议海防折》中称:“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三千余年一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是李鸿章对于当时中国所面临形势的分析,“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则表明了当时中国所对峙的列强势力。可贵的是李鸿章他不同于保守的顽固派,他处在当时的阶段却能正确的看待晚晴所处的局势实为不易;他和一些洋务派更不同于顽固派,他们不仅看清了局势还敢于冒险尝试向前迈进开展了洋务运动,虽然并没有改变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但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他们在当时迈出了这一步实属不易。
清朝也是历史上一个典型的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在鸦片战争的前期乃至鸦片战争后,一个不可被忽视的阶层值得被思考,那就是士大夫阶层。“闭关锁国”固然有着很大一方面的因素,但是鸦片战争开始后即使林则徐、魏源、黄爵滋等人已经认识到和西方列强的各方面差距后,清朝却没有马上实行变革,很大的原因在于士大夫阶层。“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动摇,就是士大夫饭碗的动摇;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短短几句话已经总结了清朝士大夫阶层大部分人麻木、迂腐等特点,鸦片战争后可以说不论军事还是政治上,都与列强有着很大的差距,双方对比之下,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真的是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鸦片战争前,对于如何对待列强,清政府内部就有了不一样的声音,主要分为抚夷派和剿夷派,也就是主和派与主战派。随着过程中的各种结果,道光帝也在主站主和间举棋不定,这也使得清政府内部派别争论更为激烈。
在道光帝决心迎战后,却出现用人失误的问题,从而引出不断失城的连锁反应。于是道光帝又倒向主和派一方,虽然中途有官员奋勇抵抗,但是道光帝一意妥协,最后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还是签订了《江宁条约》。
在这一过程中,主和派主要凸显的人物是琦善、伊里布、耆英等人,琦善的妥协态度则是建立在他亲身了解到了当时英国的军事实力后所下的态度,主战派别的官员中也不乏为了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但是不了解英国的官员,而期间道光帝所派不乏像奕山这样虚报奏折而导致对英国预估不实的官员,这些种种因素也导致了道光决策时忽主站,忽主和的不坚定立场。
从鸦片战争的过程来看,道光帝的举棋不定十分影响形势的走向,士大夫们在决策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会来源于揣摩圣意。其中固然有坚定站在主站或主和的坚定立场的官员,但也不乏与道光帝一样没有坚定决心的官员。如果道光帝坚定决心势必与英国决战至终,侵略者一路遭遇顽强的抵抗,他们也不一定能入侵的如此迅速。假使英国一开始的意图也许只是想要一个和平的条件与环境经商,那么清政府的不明确态度也给了英国一个可乘之机。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从古代史迈入近代史,同时鸦片战争也使得中国发生根本性变化。通过一系列条约,中国直接遭受到的侵犯包括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司法、关税等主权都开始丧失,传统的经济形态也被冲击。当然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影响,而更加深远的影响和隐患是,清廷为赔偿大额的白银增加的税费直接影响农民的利益得失,甚至沉重的赋税使他们无力支付。由于康乾盛世,使得清朝时期的人口大增,嘉庆九年(1804年)纂修的《巴陵县志》在讲到该地经济、人口分布和各行各业居民状况时写道:“十分其农,而佃种居其六。”农村百分之六十的人口是佃户,其余百分之四十,则是地主和自耕农。道光中编写的《江阴县志》,叙述该县风俗,说到“农之家十居**,农无田而佃于人者十居五六”。当时该地农业经济占统治地位,绝大多数居民是农业人口,而增加赋税会使得大多数的农民积贫积弱。另一方面列强在华开设工厂,会使得许多手工业者或者失业,或者沦为廉价劳动力,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多数人口都陷入苦难的状态,也使得清政府陷入失威局面。
在鸦片战争后不久,清政府就迎来了大规模的起义运动,这其中最著名的则属“太平天国”运动。太平运动可以说是鸦片战争的产物,其参与运动的多数为农民阶级,源于鸦片战争后国内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太平军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或许是因为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使农民有了精神寄托,或许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希望与目标,无论如何太平天国的动向、举措和号召力都侧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下的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朝着不可预估的方向发展,以一个不可预算的速度发展着,并且这些变化都一点点的成为清朝的隐患。
参考文献: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十
(一)鸦片战争:
19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法、美工业革命也正在迅猛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此时的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清政府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年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严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帝任命林则徐禁烟,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却成为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1次战争。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转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政治腐败的封建社会制度到了19世纪30年代,更加没落腐朽,不仅经济停滞,十分落后,削弱了战争赖以取胜的经济基础,而且整个统治集团内部,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气息。
而以林则徐、邓廷桢为首的抵抗派在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虽有决心,有成果,但他们最终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徒有救国之志,而无尺寸之权”。任用投降主义分子耆英、伊里布等去抵抗侵略者,无疑是缘木求鱼。
脱离人民、反对人民甚至镇压人民起来反抗侵略者在民族自卫战争中,清朝反动政府不广泛动员、组织民众,单靠有限的军力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到处分兵把口,本来是敌寡我众的形势,但在实际战场上却成了敌众我寡的形势。甚至当中国人民自发地起来抗击侵略者时,他们却怕得要死,荒。唐地指责他们“潜相煽惑”、“为害甚大”,横加反对、破坏、镇压,直至堕落到去勾结外国侵略者,镇压爱国人民的抗侵斗争。这样的反动、腐朽的政府,最终导致了反侵略战争的失败。
(二)鸦片战争的影响:
1.对中国社会的危害: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对关税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深远,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第一:仗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特权,加速扩大外国在华资本势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民族资本压得抬不起头来,不能获得正常的发展使中国经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以后,英国等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与英国商定。《五口通商章程》又规定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为5%左右的低税率。这些规定不但使清政府成为世界上海关税率最低的国家,使清政府的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更严重的是中国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大大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损害了中国形象,降低了清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等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特别是洋布、洋棉充斥中国沿海市场,使中国东南沿海传统的棉纺织业几近破产。此外,外商还操纵中国的丝、茶等大宗货物的出口贸易,使中国的丝、茶生产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这样,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第二:使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盘剥加重,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政府在财政上就已经是国库亏空、入不敷出。而《南京条约》又迫使清政府向英国支付战争赔款2100万银元巨额的战争赔款,成为中国人民的沉重负担,加之列强继续向中国走私鸦片、大肆倾销商品、控制贸易,致使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解决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不断增加税收,加紧搜刮人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盘剥百姓,最终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第三: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毒害中国人民、阻止中国禁烟而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侵略者压迫、剥削、欺凌的开端。但鸦片战争又迫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化,中国近代化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因此,鸦片战争又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的这两个开端,便交织成一部旧中国109年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双重作用。即既刺激和促进了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又压迫和抑制了中国近代化的顺利进行,不得不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道路。
2.对中国经济和商业的影响: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战前,中国经济上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有力地排斥着外国的商品侵略。战后,废除“公行”制度,增加通商口岸,丧失关税主权,外国的廉价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
这种商品“重炮”,逐渐摧毁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使中国日益成为帝国主义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由于《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先后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为商埠。五市的开市和开埠,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旧日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起的商业中心上海最为繁盛,其他次之,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扬坊等人,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尽管有些商人是依附于外国人,但是毕竟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
外国在华近代企业的示范作用。旧中国兴办近代企业,先有外国在华资本,后有洋务企业和民营企业。当洋务企业于60年代初陆续创办时,外国在华资本经营的近代工厂已有26家,其中船坞船厂10家,机器铁厂3家。这些厂在使用机器、培养技术工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对后起的洋务企业和民营企业,都直接间接地起着示范作用。
3.促进国际关系的改变: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之后的南京条约以及其后的一连串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部分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鸦片战争开启了之后百年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
4.加剧国内社会问题:清中叶自嘉庆、道光年间以后,中国社会已有种种严重问题,包括土地兼并、人口过剩、贪官污吏等,但在川楚教乱之后数十年的太平,使得当时的社会问题隐而不现,鸦片战争虽然直接影响的地区不多,但对于清朝的权威有所打击,许多社会上的问题逐渐浮现,造成较多的民变发生,间接促成了太平天国的兴起。
5.对知识思想的影响:
鸦片战争的炮声,把当时较先进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忧国忧民,寻找救国救民之路,产生了从抵抗侵略出发而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从而发出“外抗强敌,内求改革”的呼声,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股新思潮的核心内容是要求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认识世界和走向世界;寻求强国御海之道,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实现民族振兴。但本质上还带有维护封建统治的色彩。
虽然这个时期中国人刚刚从闭关锁国的状态下惊醒,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肤浅和感性的,而且对本国封建主义的认识同样是不深刻的。但他们却开启了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大门,他们无愧是中国近代首先向西方学习、寻求真理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国社会转折时期思想界所起的深刻变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锐意进取的奋勇精神。新思想的萌发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启迪和召唤着后来的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它是近代中国人民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
从历史的宏观看来,鸦片战争的胜败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科技(尤其是军事上)的巨大差距,但当时只有极少数人物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对于西方科技的进步注意,并著书介绍西方事物,但绝大多数的士大夫,并没有因鸦片战争而改变对西方的看法,更不用说对于向来所轻视的「夷人」学习。此外,由于五口通商使得口岸的商人(或被称作买办),反而较一般知识分子更先开始接触学习西方事物。
随着中国的国门逐步被打开,一些外国的文明与技术,特别是外国的一些进步和开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张,也开始在中国大陆产生。比如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也研究了“鸦片战争”的过程,提出了对外关系方面的几个原则。第一是“听互市各国以款夷,持鸦片初约以互市”,这就是允许合法贸易,反对鸦片贸易。第二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所指“夷之长技”虽然主要还是指枪炮。魏源等人的这些主张已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较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自这以后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新产品也开始陆续地进入中国,中国民众也开始在逐步认识西方世界。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十一
用。
阅读文献资料,也有决窍。若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又读中文数据,后读外文数据。
(2).先读综合性数据,后读专题性资料。
(3).先读近期数据,后读历史性资料。
(4).先读文摘,后读全文。
(5).先粗读,后精读。
科技信息的搜集需日积月累的进行,经过阅读的文献数据,还要进行鉴别,然后。
决定。
取舍,或用作撰写论文,或作保存,以备后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测试条。
件的变。
化,文献资料也要更新与发展,人们的疏漏也在所难免。因此,要用科学的方法加。
以鉴别。
通常采用比较法分清材料的真伪判明材料之可用程度。一般所用的比较方法是。
:把内。
容相关的不同国家、机构或作者的数据相比较,把数据本身的论点和论据相比较,
把实验。
数据与生产数据相比较,把历史数据与近期数据相比较,把一般数据与权威数据(如。
手册等。
)相比较等等。
经过鉴别的材料就可以『据为己有』,主要的方法有:
1.卡片法。
一次文献散见于书期刊的海洋中,有时查阅总感不便。对常用或已得到的文献资。
料,
总想自己保存,但日积月累,往成了死材料。为避免混乱,且容易调动材料,应作。
文献卡。
片。然后分门别类放入卡片盒中,以利查用。
2.笔记法。
笔记可摘录科技信息的精华。一种整理办法是在笔记本前留几页空白,随时编上。
笔记。
内容的目录或分类索引,在笔记封面写上年月;另一种办法是准备若干本笔记,把。
自己要。
搜集的内容分别记在有关笔记本上,在笔记本封面写上主题内容和起讫年月;第三。
种方式。
是将笔记上内容转录在规格统一的纸上,或将笔记上相关主题之页剪下贴在标准纸。
上,写。
下标题,放在不同纸袋或夹子中,袋面或夹面注明有关主题内容或主要文章篇目。
此部份。
亦可利用计算机进行登录。
3.科技信息目录。
目录有两大类:一是告诉人们阅读什么材料,称为书目;另一是告诉人们什么地。
方有。
什么数据,称藏书目录。除了文献检索用的有关目录外,在自己搜藏的书刊中对你。
有用的。
篇目最好及时地写在图书目录卡上,以便查找。
以上整理工作,看起来很麻烦,但比起你毫无头绪地查找数据是方便多了。而且。
往往。
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十二
1947年,年仅19岁的湖南伢子朱镕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就读于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在当时报考清华大学的众多湖南籍学生中,他的考分最高,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一进校就拿到了奖学金。
因为喜爱文科,英语又好,朱镕基刚进清华时“老想着转系”,不过没转成,这也促使他下决心在工科埋头钻研起来。朱镕基的同窗好友、着名法学家郭道晖回忆说,朱镕基学习很用功。当时,电机系的功课在全校是最难的,他却应付自如,是班上的“业务尖子”之一,当过“课代表”。他待人诚挚,在同学中很有威信。朱镕基非常热爱文学。因为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常开玩笑说,自己做官是“误入歧途”。
在清华园里,朱镕基结识了一群大师级的教授,每次回想起当年的情景,都感觉值得回味。“朱(自清)先生为人廉洁、谦虚。他讲话的样子,音容宛然。”“我们很喜欢去张奚若先生家里,坐在地上,听他纵论天下,大骂国民党。”学习之余,朱镕基痴迷唱戏,曾在清华京剧队当过票友。
1948年4月,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发动内战,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北平各校掀起了“反饥饿、反迫害”的“四月学运”风暴,清华等校的师生员工举行了连续半个月的罢课。为保护校园安全,清华的学生们成立了“护校纠察队”,朱镕基是队员之一,和同学们一起夜间轮流值班,拿着棍棒守护校园。
1948年秋,清华大学的十来位湖南籍同学自愿组成了一个“过共产主义生活”的小集体——“明斋117室生活小组”。朱镕基积极参与,并很快成为组织的骨干之一。小组生活的内容是组织读书会,学习从解放区传来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办了一份油印报《晓露》,还油印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新民主主义论》等书,供全校同学学习,在读者中声名大噪。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据当时的电机系党支部书记李叔平回忆,朱镕基是支部里第一个自愿报名参军的人。他作为班长,代表本班同学在全校大会上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后来,党组织考虑到工作需要,没有批准他参军,并于1951年1月推荐朱镕基担任学生会主席。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朱镕基不但要指挥、开动庞大的“学生会机器”,还要随时在大礼堂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发表演讲,动员和组织同学积极参加活动。他组织全校同学参加“五一”大游行,声援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动员同学踊跃参加捐献运动;还同清华大学的校委会与青年团联合制定了《全校爱国公约》等。后来,朱镕基任上海市长、市委书记时,有人夸他组织能力强、口才好,他说:“这是在清华当学生会主席时锻炼出来的。”
1951年,朱镕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一直十分珍惜在清华的同窗情谊,他所在的51届电机系,确实也是英才辈出,光院士就有4位。朱镕基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这个集体的优秀,并深深为之自豪。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十三
1.引用有关政策、方针性内容务必正确无误,不得泄漏国家机密。
2.一律使用a4纸打印,双面使用。
3.编排格式。
摘要:四号宋体,居中;内容为小4号宋体。
目录:四号宋体,居中;内容为五号宋体,右对齐。
一级标题:3号黑体,居中。
二级标题:小4号黑体,左对齐。
三级标题:小4号楷体,左对齐。
正文:小4号宋体(字数要求:文科类不少于6000字,理工类不少于4000字)。
表题、图题:小5号黑体,居中。
参考文献:小5号楷体,左对齐。
版芯:39行40字。
4.封面采用a4白色纸,格式见附件。
5.使用普通语体文写作,要文句通顺,体例统一,无语法错误,简化字应符合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符号的上下角标和数码要写清楚且位置准确。
7.使用外文缩写代替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的,应用括号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
8.国内工厂、机关、单位名称等应使用全名。
9.公式应另起一行并居中书写,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公式编号用圆括号括起,示于公式行末右端。公式编序可以全文统一依前后次序编排,也可分章编排,但二者不能混用。文中公式、表格、图的编排方式应统一。
10.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应写成由公式(10)可知。
1.学术论文格式。
2.学术性论文格式。
3.标准学术论文格式。
4.大学学术论文格式。
5.学术论文格式标准。
6.关于学术类标准论文格式指导。
7.学术论文格式模板参考。
8.学术论文格式和撰写规范。
9.学术论文格式规范模板。
10.标准学术论文格式模板参考。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十四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魏源等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6月13日)、美(6月18日)、英(6月26日)、法(6月27日)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奕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奕欣为首。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19,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途因有法国特务监视,转入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十五
摘要:《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这部史诗巨著使我们在建党就是周年之时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国情;教训。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是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短短的十年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内有军阀混战、外受帝国主义欺辱这样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而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旨在向那些为革命奋斗牺牲的先烈们致敬,也提醒现代观众特别是党员们不要忘记那些新中国的开拓者们。观看完该片,我同大多数观看者一样,被深深感动,同时也深受启发。该片对于我们今天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首先,影片展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革命选择中国共产党来完成其历史使命,不是偶然的,这是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直遭受列强入侵,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者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卖国苟活,国将不国;中国各阶级的有识之士起来反抗,代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起义、代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代表上层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可谓风起云涌,但是,由于受阶级自身的局限所影响,或者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这些革命或者改革自救运动先后都失败。这表明,这些阶级所领导的革命和改革运动不能救中国,不能将中国救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那么,中国的出路在何处?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必须要有新阶级来领导新式的革命,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革命的重任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地落到了先进阶级的身上,此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人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终于找到了革命的正确方向——以苏维埃俄国为师,走社会主义道路,和指导革命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就这样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阶级——无产阶级和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利益,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天生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加上与农民有着天然的同盟,这些优势就决定了革命的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在她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建国伟业》教育我们,要做一个爱国家爱民族的人。唯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享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近代中国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民族遭受外敌蹂躏,丧权辱国的事屡见不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原本想借此机会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却被列强拱手转让给日本。这让人何等的愤怒,何等的不平!但是,作为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政府,又能怎么样呢?具有爱国良知的学生们终于不能忍受政府的无能,起来抗争,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痛打卖国贼,火烧赵家楼,却遭到政府的镇压,爱国工人和商界也联合起来援助学生的行动,最终迫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时刻警示着中国人,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否则就会成为奴役的对象。这些参加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其中就有许多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奋斗终身。
《建党伟业》教育广大党员,应树立起远大理想,坚守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断努力奋斗。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就是怀着伟大的理想、崇高的追求,经历巨大的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顶着牢狱之灾,赴汤蹈火,忧国忧民,无所畏惧,真正表现出共产主义战士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敬仰、缅怀。对比之下,贪生怕死,动摇信念,最终难免为世人不齿,甚至沦落为千古罪人。陈公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来参加党的成立大会的他被酒店里的枪杀案所吓倒,竟然忘记自己的使命,被妻子劝说潜回老家广东。从这里就可以窥见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历史也证实,后来陈公博叛党,投靠军阀陈炯明,然后又跑到国民党阵营里去了,再后来跟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沦为大汉奸,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罪人,抗战胜利后最终被处决。这就是陈公博的下场,也值得后人警醒与深思。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保持先进性,做好先锋带头作用,冲锋在前,享乐在后,舍小家为大家,创先争优,做好表率作用,唯有这样,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凝聚民心,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建党伟业》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是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然而,少数逆历史大势者,违背民心搞复辟,下场自然悲惨。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结果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梦,在人民的唾骂声中抑郁而死;张勋复辟,也只上演了一回十二天的小丑闹剧就草草收场。这就说明,帝制时代在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能顺应潮流向前看,不能开历史倒车。新的历史时期也是如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否则必然会被时代淘汰出局。那么,就要做到:一是要弄清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就要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二是要了解新生事物、接受新生事物,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新生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产生,是进步的。三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只有开拓创新,我们的事业才会进步,才能在国际社会有着较强的竞争力,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屹立不倒。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面向未来,促进发展。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过去,要牢记历史,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魂”。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风风雨雨,她的丰功伟绩已载入史册,万古不朽。让我们携起手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历史使命,坚持信念,开拓进取,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吴恩远。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2007。
[3]斯大林。《斯大林集》.人民出版社,1959。
[4]柯云;丽阳。《钟山风雨》,2006.06。
专业近代史论文近代史论文(汇总16篇)篇十六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变中国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林则徐禁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1)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中国的贫弱;(2)鸦片摧残吸食者体质。
措施:派人暗记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3、虎门销烟及意义:1839.6.3,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鸦片战争的史实: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5、《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8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1、主要侵略者:英法联军帮凶:美、俄两国。
2、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烧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1858,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860,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860,中俄《北京条约》——1864,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升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4、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5、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8月,洋枪队配合清军进犯青浦的太平军。李秀成率军抵抗,把洋枪队打得落花流水。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三、左宗棠政复新疆。
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1878年,清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2、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建议,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
经过:1894.9,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上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军。日舰直逼中国旗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致远舰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中了敌人鱼雷,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2、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军民,死难者达一万八千余人。
4、中日《马关条约》时间1895.4。
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春,义和团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国主义斗争,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多人,由英国海军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奋起狙击侵略军,在廊坊一带把侵略军围困,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凶恶本质。
2、《辛丑条约》:时间19签订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伤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二)近代化的起步。
一、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3)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物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留学生。后期:又提出“求富”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6)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二、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的内容: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2)百日维新:从18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前后104天,因此叫“百日维新”。18是旧历戊戌年,历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3)(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三册p71表)。
(4)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三、辛亥革命。
(1)孙中山的主要活动,a、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b、19,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a、19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b、19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
四、新文化运动时间:19起。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复古思想到处泛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目的:反对尊孔复古。
(2)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6)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
(7)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8)19,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9)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爆发原因:1919年,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竟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时间、口号: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3000多名学生集会演讲、游行示威。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3、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运动的主体:6月以前,主要是学生,6月以后,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体。斗争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
5、运动的结果: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撤消了曹汝霖等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6、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李大钊、陈独秀。
7、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9、成立:19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十三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
10、大会内容:(1)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3)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11、建议: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2、1922年党的二大,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5,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
2、北伐时间、目的: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北伐的对象、主要战场: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4、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5、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7月15日,汪精卫背叛革命。他们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
6、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秋收起义。派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3、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并在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的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5、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四、红军不怕远征难。
1、1933年10月。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虽然英勇奋战一年,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红军长征过程:1934.10,党中央、中央红军八万人,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大雪山、草地——进入甘肃,35年10月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在会宁,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时间1935.1,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5、长征胜利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到来。
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日军占领沈阳城。四个多月的时间,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3、东北人民和东北军未撤走的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4、1935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5、西安事变: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6、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逼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悍然向卢沟桥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3、南京大屠杀。1937年,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三、血肉筑长城。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物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日军分两路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展开激战……。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
4、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
5、中共七大。
(1)召开时间:抗战胜利前夕,1945.4延安。
(2)内容:主要讨论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3)大会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6、抗战的胜利: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7、抗战胜利的意义: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四、内战烽火。
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早就定了。但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他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2、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3、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4、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五、战略大决战。
1、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1948年9月,林彪、罗荣恒领导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从9-11月,人民解放军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首战地点是锦州)。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领导的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淮海战役,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又一次主力决战。共歼灭敌人55万余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1948年11——1949年11月,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发起平津战役。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人52万余人。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义:三大战役里,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1日凌晨,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