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在学习或者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一
工业机器人一直是现代制造业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执行各种重复性、危险性、繁琐性的工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在使用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总结体会,感受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现代制造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可改进之处。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工业机器人具有很广泛的应用,最常见的就是在制造业领域中。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等行业,工业机器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工业机器人除了在制造业中应用,还可以在危险区域、高温高压、有辐射等工作环境下发挥作用。例如,在医院手术室中,工业机器人可以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减少病人的风险。
工业机器人有很多优点,最明显的就是生产效率提高。由于机器人是自动化的,它可以持续工作,比人更快、更准确。同时,机器人不受人类行为因素的影响,不会出现疲劳、失误等情况,因此,企业可以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一致性。另外,工业机器人在危险和有害的生产环境下执行任务,不仅可以保障人员的安全,也能减少人力成本和保障产品质量。
尽管工业机器人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工业机器人需要大量的初期支付和安装费用,因此对于初创企业和小企业来说,它们可能并不是首选的方案。其次,工业机器人不能像人一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们不能适应生产线的变化,需要重新编程和调整。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来解决的,例如,增强机器人的智能能力和编程技能,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控制系统等。
第五段:结论。
总之,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在使用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发挥其优点,克服其不足之处,让它在现代制造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会越来越智能化、灵活化、精细化,带来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二
在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力成本逐渐的上升,工业机器人逐渐取代人力成为流水线上行的“操作员”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很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20xx年8月17号到9月2号机器人培训。这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工业机器人安全事项、工业机器人结构及参数、robotstudio机器人仿真软件等,在培训期间,通过张玉山老师专业的指导、教练示范、讲解,加上我们的动手实践,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业务水平,而且也为后续学习机器人奠定了基础。
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安排紧凑、形式多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张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老师们的大力配合下,此次培训内容进行的非常顺利。几天的学习,大家认真倾听,认真记录,认真思考,收获很多。本次培训学习的是工业机器人仿真,前几天主要以介绍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参数为主,随后我们学习了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开始学习时由于不熟悉仿真软件的操作环境,在对工件坐标系的创建、运动轨迹的仿真、操作窗口的意外关闭等内容经常出错,再加上以前从未接触过机器人,被一些小问题搞的团团转,一次次的请教老师,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这次培训我看到了他人的长处,也发现了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技能的缺乏,特别是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还有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方面都有待加强,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应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因此,作为职业学校教师来说,就应该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等到毕业时就能够在短暂的培训后马上进入正常工作,给企业就能够带来稳定和及时的利润,职业教育的目标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这次机器人培训学习,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作为一名技校教师要经常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新的研究理论,时刻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用最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指导自己的理念,使自己的思想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我校为社会多做贡献。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三
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从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于1961年投产以来,工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中的使用已经飞速地发展。作为一个机器人使用者,这段时间以来,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工业机器人有很多优点,其中一个最显著的优点是它们可以完全替代人们进行繁重、危险、重复和高压力的工作,如焊接、喷涂、装配等。这能够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率。此外,工业机器人还可以应对复杂的生产流程,能够精确执行各种生产操作,且不会出现误差。这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避免错误的发生。
尽管工业机器人具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挑战需要面对。首先,工业机器人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此外,机器人的维护和维修也需要高端技术,这对于许多小型工厂可能会是一大问题。其次,由于缺乏合适的机器人指示技术,机器人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正确执行任务。这需要对机器人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开发,以提高机器人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第四段:将来的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前景也将无限大。城市化进展、老龄化、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都将促使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和普及。自动化生产的拓展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因此,未来的工业机器人仍将是一个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和市场机会。
第五段:结论。
总的来说,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它们在提高生产率、增加产品品质的同时,还能保护工人的普遍利益,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最大化。在未来,我们有理由对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保持乐观,并在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加强投资和调整。这是生产力优化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价值将不断被挖掘和发挥,成为走向未来的有效管理利器。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四
我大学学习的是电气自动化,毕业之后找不到合心意的工作,要么是需要有经验的,要么是在公司做那种普工,在公司又没有机会接触到技术含量的工作,后来综合考虑了一下就打算到武汉学习工业机器人技术。
当初也是在网上随便找找看有没有哪家比较靠谱的,因为现在类似的机构还是挺多的,不知道是真是假,我基本上都联系过,每一家说的话大同小异,把我都绕晕了。后来我看到武汉有一家还挺不错,就跟客服聊了下,也给了他们联系方式,不过他们从来没有乱打电话打扰我的生活和工作,这让我对他们的初步印象还是不错的。后期就一直跟那边的专业课老师咨询,对我的问题每次都很耐心的解答。
他们邀请我过去武汉的实训基地进行参观,我想着过去看看也是对他们那边的情况有个进一步的了解,万一觉得不好的话免得自己上当,然后就去了。那里的接待老师很实在,参观讲解的时候都是实事求是的。在那边参观的时候,我其实就决定要进行这个工业机器人培训了。等我回家跟家里人商量了一番,家人也觉得现在这个行业发展的很好,都很支持我来学习这个。
会的不懂的就去问老师、学习好的同学,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学习态度很重要。我们去金石兴培训都是带着理想去的,所以一定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学习要找对方法。我们在没培训之前可能没有接触过这些,不知道怎么去做,该怎么做。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听讲,勤做笔记,如果不会也要抄下来,一遍抄不会就多抄几遍。当时我们班有个0基础的同学,跟上课程有点吃力,他就用手机把老师讲的录音下来,晚自习或者课下的时候就一遍一遍听录音补课,有不懂得就立马去找老师解答,后来他考核的结果还挺不错的。另外自信心很重要,如果问题弄不明白,可能会对自己没有信心,对以后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像我,做第一个项目的时候,虽然老师在做的时候讲的很仔细,自己听的也很明白。但是,如果让自己不看老师的代码自己写的话,就会发现很多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我就想为什么自己不懂,为什么老师会这么写。慢慢的对这个项目就熟悉起来。对自己也有很到的信心。
在这里学习,我们每天早上还有每日一讲,每一天上课前,都会有同学对自己的经历或者心得体会或者是行业认识做个分享。我觉得这样的模式非常的好,大家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也有不同的生活工作经历,分享出来可以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而且通过这种每日一讲,让我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为我后面的面试有很大的帮助。
金石兴机器人学院会根据我们的情况有所调整,所以我和同学们都能跟得上。
到这里学习的人都是有强烈目的的,所以大家都很用功,每天晚自习到晚上9点半,曾经在大学时不怎么上课的我,在这种学习氛围的影响下,一刻都不敢松懈。我知道工业机器人是个新兴的行业,在未来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在这个行业做个两三年,工业机器人行业的薪资绝对是不低的,之前没毕业的时候老师经常拿一个学长给我们做榜样,现在据说每月过万了。可惜我大学时贪玩不曾好好努力,现在到这里就必须要好好学习。我想法简单,学好一点,学完之后就可以推荐到好点的单位,之后努力赚钱,不让父母觉得我不争气。
我选择了工业机器人行业就不会后悔,这是一个有发展,有钱途的行业,我也会在这个行业不断努力,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奋斗。同时也希望我的这些心得能对将要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有所帮助,愿大家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五
今天,我和爸爸看了一个叫机器人故事的视频。这个视频讲的是2800年的地球,垃圾遍地。有一个叫瓦力的机器人,独自生活在地球上,他的日常工作是清理垃圾。有一天,他遇到了搜索机器人伊娃,和她一起来到了太空母舰,帮助人们克服困难,一起返回地球。
这是一个关于奉献和爱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瓦力和伊娃。瓦力可以为好朋友付出一切。当伊娃完成任务进入梦乡时,瓦力为她遮风挡雨。伊娃被飞船带走时,拼命爬上飞船,离开了地球。为了帮助他的好朋友伊娃,他冒着各种风险打败了坏机器人,帮助人们再次回到地球。最后,伊娃为了救瓦力脱离重伤,每天陪着他,终于改变了他的`记忆。我觉得这是做朋友的方式,是为别人做贡献的方式,是感受别人感受的方式。
这张照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地球上到处都是垃圾,没有绿色植物。人们不懂得爱护和保护环境,使得地球不适合生存,只好乘坐宇宙飞船逃离地球。人们生活在宇宙飞船里,有衣服可以伸出手,有食物可以张嘴。700年后,他们变得又矮又胖,甚至不能走路。所以我最喜欢的是,当飞船返回地球时,人们再次战胜自己,回到自己的家园,用伊娃带回的植物重新培育它们,让绿色回到星球。我认为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我们绝不能伤害它或离开它。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六
这学期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学习了智能机器人。我对此非常感兴趣。我们的课程主要为对智能机器人进行了解与它在实际应用的领域。我们对它并不是很了解,但是经过了这一学期的课程后,对它有了一定的认识。智能机器人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娱乐领域,都是当今社会补课缺少的元素。智能机器人并非是一定要有实体,它可以是在计算机上的某种程序,例如:智能聊天工具……等一切得到人类指令并进行人性化判断和回复的,在我认为都可称作只能机器人。
人类对智能机器人的开发还有着一段距离,但我相信这是我们可以达到的!在课上我们观看了《铁甲钢拳》、《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这两部影片。这里主要为我们展现出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想象,想象是科学事业的发展前提。在中国古代,人们的飞天梦,这就是一种想象,再有了想象之后,才有了目标和人们去实现他的动力,这才成就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
在《铁甲钢拳》中,男主角在垃圾场拾到早在很久的只能拳击机器人,他有一个非常bug的一个功能就是模仿人类的动作,因此在最后的拳王争霸赛上男主角的父亲亲自上场开启模仿功能机型比赛,虽败犹荣。这就是智能机器人可以对人累的动作进行判别与模仿。
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钢铁侠的科技对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之中钢铁侠的铠甲和智能化的系统贾维斯都是人工智能的表现。
在我们生活中智能机气人也无处不再,比如扫地机器人等等……我们接触了机器人,机器人的程序没有太多的难点,我们并没有学习过c语言,可以说零基础基础,我们目前并没有实际操作。我们主要学习简单的指令来进行led灯的控制,说起来只要两个字,做起来真的不是那么简单。
我看那些对机器人进行编程和操控感觉特别的炫。我个人对机器人也有这浓厚的兴趣。我也一直想着学好英语在将来可能进行编程之类的工作,但突然发现我的英语着实是有点差,不过虽然如此我也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现如今我学习美术并不代表不能从事这个事业,我相信在将来我可以自己进行编程和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机器人。
很庆幸能够选修《智能机器人》这门课,通过了这门课使我对智能机器人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激起了我对此方面的研究的兴趣。之前就对机器视觉,认知心理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颇感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通过这门课,我认识到,智能机器人作为这些学科的交叉产物,是个综合应用这些知识的最好的平台。通过这门课,我也从新认识了智能机器人制作的艰辛和困难性,使我认识到之前对此不以为然,眼高手低态度得幼稚。同时也教育我,任何一个项目本身所呈现的问题只是完成该项目所需工作的冰山一角,做任何事,都必须以谦恭,认真的态度对待。同时也是我懂得了,再将事情坐完之前不可轻易对此做出评价。
通过这门课我系统的认识了机器人的感念,综上所述,目前机器人无碰路径规划大致可分为两类:全局规划方法和局部规划方法。在全局规划方法中,主要是基于构形空间的自由空间法:将机器人和障碍物映射到构形空间,得到障碍区域和自由区域,然后在自由区域里寻找最佳路径;在局部规划方法中,主要是人工势场法:对障碍物建立排斥势场,对目标点建立吸引势场,根据传感装置反馈回来的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在排斥力和吸引力的共同作用下,机器人绕开障碍物向目标点移动。通过这门课使我了解到智能机器人所必需的三部分,就如上面所列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和机械结构。三者是组成智能机器人不可或缺的部分,人工自能赋予机器人,判断,推理,学习的能力。超级计算机提供强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使的机器人能够快速对传感器信号经处理,同时对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支持。机械结构是机器人的物理组成部分,一个机器人机械结构所具有的自由度数的多少,以及结构强度的大小,决定了机器人活动的灵活性。三者只有相互结合,紧密联系,才能实现机器人的智能化。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是“仿人、仿生”智能。
虽然《智能机器人》只是一门选修课,但却是我受益匪浅,在这短短八周的时间里,这门课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激发了我对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强烈兴趣,同时也是我认识到我们大学生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十分感谢倪建军老师的严谨教学。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七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越来越成为各个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中国教育中,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和教育还需努力,但在过去几年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工业机器人的教育。本文将分享我的工业机器人教育体会,并提出一些对未来工业机器人教育的积极展望。
第二段:加强实践是关键。
我认为,机器人教育的核心是实践。与其他更为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机器人教育的特点是可以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到极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通过操作和调整机器人的能力。我相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机器人的奥妙和工作原理。
第三段:团队协作培养。
作为一种强调实践的教学方式,机器人教育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任务。在课堂上,学生应该分别负责机器人的不同部分,通过专门的设备对机器人进行编程和调整,最终完成一项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逐渐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第四段: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
与机器人的专业知识一样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在机器人教育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进行探究和探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更加智能、更为复杂的机器人。在机器人教育过程中,学生应该不断尝试和实践,加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创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段:展望未来。
未来的工业机器人教育将越来越受到关注,也将越来越成为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机器人教育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培养出更多的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机器人教育也将逐渐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在今天的社会,具备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点。在机器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八
软体机器人是一种具有柔软、可变形能力的机器人,它不仅可以模拟生物的柔软结构,还可以自主地改变形状适应不同环境。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关于软体机器人的报告会,从中我收获了很多有关软体机器人的知识,并对其深入了解。下面我将就此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报告中我了解到软体机器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与传统机器人相比,软体机器人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形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需求。这是由于软体机器人采用的柔性材料和结构设计使其具有形状可变的特性。这一点使得软体机器人在承担特殊任务时表现出更高的适应能力,比如在狭窄的空间中作业,或者在不规则地形中行进。这个特点给软体机器人的应用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也使其成为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二,在报告中我还了解到软体机器人在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软体机器人具有柔软的特性,可以与人体组织有效地接触并完成精确的操作,因此它在手术辅助、康复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在微创手术中,软体机器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可塑性和灵活性进入到患者的体内,并在受限的空间内完成手术操作,从而减少病人的创伤和恢复时间。在康复治疗方面,软体机器人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自身形状,准确地进行物理训练和康复治疗。这些应用前景使我对软体机器人的医疗应用前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第三,软体机器人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在报告中,讲者提到了软体机器人的控制问题和缺乏标准化的设计和测试方法。由于软体机器人的可变形特性和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其控制变得更加复杂。目前,对于软体机器人的控制算法仍然存在挑战,如何实现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控制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缺乏标准化的设计和测试方法也限制了软体机器人的发展。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提高软体机器人的性能和可靠性,并促进其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第四,软体机器人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交叉创新。在报告中,我了解到软体机器人的发展需要来自力学、材料学、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的支持。只有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和交叉创新,才能从材料、结构到控制的多个层面实现软体机器人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这使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多学科性质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工程学专业的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将来愿意为软体机器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在报告中,我对软体机器人的未来展望充满信心。软体机器人作为一种具有柔软变形特性的新型机器人,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以在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应用于灾害救援、智能制造等领域。虽然软体机器人在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不断的研究努力,相信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软体机器人将为人类带来更多惊喜和便利。
总之,通过参加软体机器人报告会,我对软体机器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认识到软体机器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在医疗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挑战与问题以及多学科的合作和交叉创新的重要性。我对软体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信心,并愿意为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九
中投顾问在《20__-20__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在政府的引导以及中国企业自身成长压力的推动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近年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__年中国市场销售36560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销售量的五分之一,同比增幅达60%,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__年我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__——20__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平均增速达到了58.9%。20__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2050台,同比增长26.2%,而20__——20__年的复合增长率则高达44.6%。
中投顾问在《20__-20__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按照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数据,20__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共生产销售22257台,同比增长31.3%,自主品牌保持了比外资品牌更快的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__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包括外资品牌),同比增长21.7%。20__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19.9%。
一、核心零部件厂商。
这些企业原来是生产数控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或伺服电机等自动化零部件的厂商,依靠着对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的了解及丰富的客户资源进行销售。相关上市企业如汇川技术、新时达、华中数控、秦川发展。非上市企业如:南京埃斯顿、雷赛智能、广州数控、深圳固高、苏州绿的、南通振康等企业。
二、行业系统集成商。
大多数为依靠高校背景或行业积累成长起来的系统集成企业,相关上市公司有:新松机器人、博实股份、天奇股份、华恒焊接、华昌达等。还有在某些行业如焊接、轮胎或食品加工领域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和了解,在项目中应用自己的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如:软控股份、巨轮股份等。
三、完全的新进入者。
这些企业是从不相关的领域跨入机器人市场,拟通过国内外机器人公司合作,依靠原有业务领域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和了解在自身行业推广工业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如:慈星股份、锐奇股份、亚威股份等。还有拟通过国内外机器人零部件公司合作进入核心零部件研制的公司,比如:上海机电。
这些企业依靠对终端需求及工艺的充分了解,从原先机器人的用户转为生产机器人的厂商。相关公司如:安徽埃夫特、雷柏科技。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十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机器人领域,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工具,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必不可少的产线设备和技术,而在这个领域内进行考试,则是能够证明自己真正掌握这项技术的一种方式。在我所参加的工业机器人考试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此次考试对于我的提升和收获。
第二段:考试内容。
在工业机器人考试中,主要包括机器人的基础知识、程序编写、操作技能以及实际操作等多个方面。在基础知识的环节中,需要考生掌握机器人的各项技术参数、机械结构、电气原理等相关知识;在程序编写环节中,则需要考生熟练掌握机器人编程语言,根据实际要求编写程序,实现机器人工作的相关功能。而在实际操作环节中,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机器人的设备安装、程序编写、操作实现等各个步骤,并达到考试标准。
第三段:备考经验。
为了能够顺利通过工业机器人考试,我充分利用了自学和实践的机会。首先,在准备阶段,我全面学习了机器人的各个方面知识,深入了解了机器人的基础架构、结构参数、操作流程等内容。其次,在程序编写方面,我认真研究了机器人编程语言,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了多个程序,通过大量实践锻炼了自己的程序编写水平。最后,在实际操作方面,我选择了多次模拟操作,不断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操作规范和技巧。
在工业机器人考试中,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实际运用,也感受到了紧张和挑战。在考试过程中,我充分运用自己的所学,并且沉着应对全程考试。在实际操作环节中,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快速流畅地完成了设备安装和程序编写,达到了考试标准。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弥补和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
第五段:总结。
通过参加工业机器人考试,我发现掌握知识和技能能够真正体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考试过程中,我在自学和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技能水平,积极面对考试的挑战。通过这次考试,我不仅加深了对机器人这一领域的认识,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相信这对于以后的职业生涯将有很大的帮助。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十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12月,工信部苗圩部长在全国服务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智能制造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关键。201月,省经信委徐一平主任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服务生态体系。朱市长对发展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度关注,多次指示加快进行产业培育,积极争取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我委认真落实市领导要求,全面开展产业调研、规划编制、企业培育、平台创建、示范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初步形成镇江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思路。
一、近期推进产业发展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产业研究,加快规划编制。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对具有服务机器人制造、配套能力的企业进行全面调研,摸清我市产业基础、研发平台、配套潜力、应用现状,形成镇江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重点企业库,目前入库企业20家。排定年全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3.2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5亿元。二是连续邀请国内著名的服务机器人产业专家、我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各辖市区发改经信委分管领导进行交流座谈,汇集各方智慧,广泛征求建议,制定出台了《镇江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19)》。
2.建立产业联盟,加强协作配套。建立健全有利于产业发展、创新激励、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2019年12月,我委组织成立镇江市服务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全市首批30家涉足服务机器人和有智能化技改需求的企业加盟,联盟成立将对现有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联合创新研发,成为我市服务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3.积极向上争取,加大政策扶持。一是我委积极向省经信委汇报争取,推荐镇江企业列入省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及项目。截至2月底,先后组织江苏安德信超导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江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制造商;威凡智能电气高科技等4家企业申报江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服务商;江苏首控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经信委智能制造(机器人制造)诊断项目。二是1月份,以市政府办名义正式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实施专业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以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型技术改造,对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技术设备投资额超过500万元(按国税系统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额计算),并符合项目核准或备案要求,在项目竣工投产或主体设备到位后,按实际技术设备购置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助。
4.推进技术改造,引导“机器换人”。我们围绕“机器换人”、智能成套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建设、嵌入式软件应用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开展以更新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为主导的技术改造。大全集团、仅一包装、艾科半导体、强凌电子、东方电热等一批重点企业成功开展“机器换人”,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化生产线。巨宝精密加工、盛邦家俱、荣嘉精密机械、泛凯斯特铸造、中电电气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国内外先进服务机器人,极大降低用工需求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企业“机器换人”热情高涨,步伐加快。
5.扶持重点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集中力量对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进行叠加扶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帮助江苏天宏机械服务公司机器人异形工件表面精整机成功争取2019年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并进入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装备产业化类项目。部分骨干企业已经与国内外知名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品研发。
二、产业发展基础及存在问题。
(一)推进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具有较强的零部件配套和研发能力。我市是苏南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可为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良好配套及研发支撑。2019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1063亿元,“海陆空”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智能电气等优势特色产业板块。制造业拥有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5家,拥有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智能成套电器工程技术中心等。在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我市逐步形成了天宏机械、江苏首控制造技术、九劲智能机械、慧明智能科技、中化聚氨酯服务设备等机器人制造企业及大力液压件、希西维轴承、威凡智能电气等配套企业,可生产搬运、取放、精整等自动化整机装备及零部件,2019年全行业实现销售约45亿元。
2.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服务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嵌入式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占到服务机器人成套设备造价的36%;同时,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对厂房布局、生产流程、经营管理都有更高的要求,可带动3倍左右服务设计、系统工程等配套服务发展。我市软件信息产业总量在全省位列第四,主要得益于智能电气和船舶智能化的发展对嵌入式软件的需求,选择服务机器人作为我市先进制造业突破方向,既可以有效提高全市装备制造水平,也可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总量,更能加快镇江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3.“机器换人”形成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经济处在服务化中后期阶段,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发达国家的2倍,人力成本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用工难、用工贵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之一。而服务机器人购买和使用成本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还能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环境中工作,替代人工的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扩大企业对于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汽车、物流、化工、造纸、纺织、航空航天等应用行业需要更新大量的服务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建的北汽华东(镇江)产业基地项目、航天晨光镇江专用汽车、公务机整机制造等在建项目将大量采用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主要集中在焊接、打磨、喷涂、切割、码垛、搬运、上下料、分拣、包装等环节,强劲的市场需求将有力拉动产业快速发展。
4.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和产业化能力。江苏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是省级重点,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在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系统、机器人焊接研究、海洋机器人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专和周边南京、常州等地大学均有机械自动化相关专业,我市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既可以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留住和吸引高端人才在镇江就业、创业。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起步较慢,与先进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核心功能部件和关键系统集成企业,现有企业规模较小。二是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影响力弱,推广难度大,尚未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体系。三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等还不健全。四是国内多地上马服务机器人项目,建设服务机器人制造园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重复建设隐忧显现。
三、下阶段发展思路、目标及任务。
(一)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在产业高端升级中的支撑与牵引作用,以扩大产业规模,培育竞争优势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利用镇江现有的产业、技术、人才、应用等综合优势,加强关键环节和基础共性技术突破,坚持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引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加速形成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19年,镇江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亿,约占全省规模的10%,年均增长30%。初步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集成应用为一体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1.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知名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形成3-5家主机生产企业,10-20家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带动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售后服务、嵌入式软件、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
2.核心技术。到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形成20家左右服务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申报专利100项。通过科技攻关、引进购买、合作生产等模式,全面掌握高性能精密减速器、专用伺服系统、传感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形成较强的拓展集成应用能力,研制供多种领域使用、具备专用功能、运行可靠、成本合理的中高端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3.示范应用。紧跟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服务革命,超前对接“服务4.0”,推动“机器人+物联网”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普及。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绿色化工、船舶海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行业组织实施100个“机器换人”项目,推广服务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线成套装备,建设20家左右的“数字工厂”和“智慧车间”。到2019年,在重点应用领域,服务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
4.两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融合应用,实施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及全流程的集成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到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的比重达到90%以上。
5.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到2019年,力争形成2-3个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园区,园区企业集中度达到60%。
(三)重点任务。
1.梯次培育重点企业。采用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方式,培育重点企业,快速扩大产业规模,集聚配套企业。一是以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为目标,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利用我市区位优势、配套优势等重点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及集成组装项目和研发设计机构。二是实施服务机器人企业跟踪培育计划,加大对天宏机械等本土机器人生产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引导我市具有配套能力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主动开发服务机器人主机及配套产品,衍生出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2.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及集成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研发平台和技术储备,支持和引导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和应用单位合作攻关,利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缩短技术及应用差距。重点突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嵌入式软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3.加速构建产业链条。形成高低搭配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体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装配、焊接、搬运、包装等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品。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竞争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内产业良性互动。引导主机和集成企业围绕设计创新和产品功能升级,实施远程运行维护、检测维护、功能拓展等服务。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服务机器人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共平台发展,减轻中小企业购入机器人所需的资金负担。
4.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目前以配套能力较强的丹阳市、扬中市、镇江新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将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列为各园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加速引进和实施一批重点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加快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先推进标准厂房、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展示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成熟时,单独设置镇江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
5.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加快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品,攻克环境感知、服务物联网、服务大数据等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智慧物流等新型模式。推广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平台设计,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发展智能化生产制造和流程,推动制造装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6.加快示范推广应用。针对各行业特点制定应用指导方针和技术解决方案,挖掘潜在应用市场。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数字工厂”、“智慧车间”、机器人生产线,从市场应用端拉动产业发展。鼓励本地主机企业从中低端市场起步,分行业、分需求细分市场,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及服务,提升服务机器人的质量可靠性及使用经济性。积极探索服务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商业推广和营运模式,激活产品应用市场,放大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机器换人”,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7.完善协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镇江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作用,完善产业链上下游联络机制,加强主机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配套对接;加强主机厂商、集成企业、用户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产品改进。依托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优势,建立机器人基础研究、仿真设计、试验检测、人才培训中心,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8.促进高端人才聚集。利用我市人才优惠政策20条等相关政策,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人才及团队进行定向引进。依托我市已有的机器人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广泛开展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加快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专业化培养,着力培养高技能蓝领工人,充分吸纳储备各层次专门人才。
9.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行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多元化投入模式,促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每年选排一批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企业和项目向金融机构进行推介。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强化用地保障,各先进制造业园区要预留土地,优先保障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项目。
10.聚焦叠加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服务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高端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等政策加快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安排市级专项引导资金,扶持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十二
软体机器人(SoftRobotic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前沿技术,它利用柔软材料和灵活的设计,模仿生物体的运动和触感,具有出色的适应性和灵敏性。在我参加的软体机器人报告会上,我深入了解了软体机器人的原理与应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启发。通过这次报告会的学习,我对软体机器人的前景和发展方向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科技的推动力和潜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报告会上,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软体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机器人相比,软体机器人采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很高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它能够模仿人类和动物的动作,如握取物体、行走等,这是因为软体机器人利用了气体或液体的控制,使其能够实现复杂的运动。这种独特的工作原理使得软体机器人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医疗、救援、制造等。我对软体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够深入研究并参与其中。
除了工作原理,报告会上还介绍了软体机器人的一些应用案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医疗领域的应用。传统的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手术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软体机器人的柔软性和可调性使其具备了更高的安全性和适应性。它可以像人手一样握取和操作微小的器械,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成功率。另外,软体机器人还可以用于病人的康复辅助和护理,通过模拟人手和触感,给予病人更人性化的疗法和护理。这些应用案例让我看到了软体机器人在改善人类生活和健康方面的巨大潜力,也让我对未来医疗领域的发展充满期待。
报告会上的演讲者还提到了当前软体机器人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虽然软体机器人具有许多优势,但它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软体机器人在高速运动和精细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需要更加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材料技术来改进。此外,由于软体机器人的柔软性和可变形性,其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挑战虽然困难,但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研究和创新的机会。作为一名对科学和技术充满热情的学生,我希望能够将来参与到软体机器人的研究和发展中去,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这次报告会的学习,我对软体机器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对其前景和发展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软体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广阔,涉及医疗、救援、制造等众多领域。它具有适应性强、灵敏性高等优势,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体验。然而,软体机器人仍然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如高速运动和稳定控制等。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才能够克服这些问题,推动软体机器人发展。作为一名热爱科技的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参与到软体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中去,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软体机器人的报告会让我对科技的推动力和潜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科技创新的热情。我相信,在未来的科技道路上,软体机器人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十三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工业机器人的培训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了工业机器人的巨大作用,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工业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完成重复性高的工作,而且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任务,从而使企业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机器人可以取代人工劳动,它们可以在危险的环境下工作,如有放射性的地方或高温高压的场所,从而保障了工人的安全。
其次,我发现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更加准确和精确。机器人可以进行高精度的操作,如精准的搬运或高难度的操作,而且可以重复执行这些操作,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误差,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因此,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工厂的核心生产工具,同时也是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必备工具。
除此之外,对于我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对机器人编程的深入认识。在本次培训课程中,我了解到机器人编程是很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针对不同的工艺流程,编写相应的程序,可以使机器人更精准地完成工作,达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通过手动编写程序和调试,我也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获得了编程方面的实践能力。
总之,本次工业机器人的培训课程,让我对机器人在现代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也更加珍视机器人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通过亲身体验,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会继续深入学习机器人开发,不断提升自己的工程能力。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十四
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期,我参观了一家工业机器人厂家,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体验。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体会到了工业机器人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第二段: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用于执行工业任务的自动化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工业机器人可以完成装配、搬运、焊接、喷涂、包装等各种工业任务,能够代替人工进行高强度、高精度和重复性工作。此外,工业机器人还可以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工业机器人厂家的展厅里,我亲眼目睹了工业机器人的高效率和精准操作。工业机器人的工作速度非常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动作精准度高,能够实现毫米级别的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中的疏忽和误差。另外,工业机器人还具有强大的可编程性,通过编写程序可以灵活地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和任务,实现定制化的生产需求。
第四段:探讨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首先,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机器人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和变化多样的工作环境,并做出智能化的决策。其次,工业机器人的柔性化将得到进一步改进,机器人可以适应更多种类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场景,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此外,工业机器人与互联网的结合将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参观工业机器人厂家,我对工业机器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工业机器人具有高效率、精准操作和强大的可编程性等特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将实现更高智能化和柔性化的工作方式。我深信,工业机器人将成为推动现代工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十五
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项目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一个工程师,我有幸能够参与一次工业机器人项目的开发过程,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和自身技术的不足。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这个项目中所学到的心得体会。
二、项目的背景。
该项目是一个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了多个工业机器人和物流系统,用于生产电子元件。项目的难度很大,因为设备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确保安全性。此外,由于本项目的导入是为了替代传统人工生产流程,还需要对业务流程以及人员角色的重新定义。这些都是与项目相关的基本因素。
三、项目开发中的挑战。
本项目的开发者包括一个团队的机器人开发人员和几个物流系统开发团队。由于规模庞大且开发进度紧,团队间的协调和沟通变得尤为重要。在整个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平衡项目的时间,成本和效果,同时确保项目成功实现。此外,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也是一个考虑因素。要同时解决个人技术缺口和经验不足的问题。
四、解决策略。
1.建立交流合作机制。
首先,我们建立了立项组,在这个组中,不同团队的成员都可参与。在每一阶段,团队之间的成员都需要沟通交流,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信息共享和团队沟通始终保持顺畅。
2.重视实践经验。
其次,对于新手来说,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渐进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在培训期间以及之后都为工程师提供了广泛的实践机会来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经验。
3.注重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也是优化一个项目的关键,通过定期检查和质量保障措施确保每个模块(包括物流系统和机器人)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四、结论。
在这个工业机器人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上述策略,并最终成功地实现了项目的目标。这个过程让我真正感悟到了团队合作和个人的技术成长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我们也将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竞争力,以满足更高的要求。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十六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名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门关于工业机器人的课程,并在实践中亲自操作过工业机器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工业机器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五个方面来分享我的学习和体会。
首先,学习工业机器人让我深刻认识到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质量。在传统的生产线中,人们需要进行重复性的劳动,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疲劳导致的错误。而工业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们进行这些单调乏味的操作,不仅减少了人们的劳动强度,还可以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错误,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其次,学习工业机器人让我了解到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生产效率的要求不断增加,工业机器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从单一机械臂转变为多关节机械臂,拥有更加灵活的运动能力。此外,工业机器人还具备了更加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环境自主调整工作模式。未来,工业机器人有望实现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具备更高级的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可以与人类进行更加复杂的合作。
第三,学习工业机器人让我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局限性。尽管工业机器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但在某些特定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在危险环境下,工业机器人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和紧急情况时可能无法有效应对,需要人类进行干预。此外,在某些需要高度灵活性和创造力的工作中,工业机器人也无法取代人类。因此,在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人机合作的优势和局限性,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第四,学习工业机器人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激发了我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在实践中,我发现自己在控制工业机器人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如精确定位、轨迹规划等。这些问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解决。因此,我决定继续深入研究工业机器人技术,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将来投身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支持。
最后,学习工业机器人让我更加关注人机合作的未来发展。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关注机器人和人类的合作模式。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家庭生活中,人机合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工业机器人和人类的合作将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创新力,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享受到更多机器人技术带来的便利和福利。
综上所述,学习工业机器人不仅让我对其应用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局限性以及自身的不足,激发了我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兴趣。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工业机器人将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和福利。
工业机器人教学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7篇)篇十七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20__年12月,工信部苗圩部长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智能制造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关键。20__年1月,省经信委徐一平主任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业生态体系。朱市长对发展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度关注,多次指示加快进行产业培育,积极争取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我委认真落实市领导要求,全面开展产业调研、规划编制、企业培育、平台创建、示范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初步形成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思路。
一、近期推进产业发展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产业研究,加快规划编制。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对具有工业机器人制造、配套能力的企业进行全面调研,摸清我市产业基础、研发平台、配套潜力、应用现状,形成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重点企业库,目前入库企业20家。排定20__年全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3.2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5亿元。二是连续邀请国内著名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专家、我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各辖市区发改经信委分管领导进行交流座谈,汇集各方智慧,广泛征求建议,制定出台了《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__-20__)》。
2.建立产业联盟,加强协作配套。建立健全有利于产业发展、创新激励、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20__年12月,我委组织成立镇市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全市首批30家涉足工业机器人和有智能化技改需求的企业加盟,联盟成立将对现有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联合创新研发,成为我市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3.积极向上争取,加大政策扶持。一是我委积极向省经信委汇报争取,推荐镇企业列入省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及项目。截至2月底,先后组织苏安德信超导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制造商;威凡智能电气高科技等4家企业申报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服务商;苏首控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经信委智能制造(机器人制造)诊断项目。二是1月份,以市政府办名义正式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实施专业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以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型技术改造,对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技术设备投资额超过500万元(按国税系统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额计算),并符合项目核准或备案要求,在项目竣工投产或主体设备到位后,按实际技术设备购置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助。
4.推进技术改造,引导“机器换人”。我们围绕“机器换人”、智能成套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建设、嵌入式软件应用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开展以更新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为主导的技术改造。大全集团、仅一包装、艾科半导体、强凌电子、东方电热等一批重点企业成功开展“机器换人”,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化生产线。巨宝精密加工、盛邦家俱、荣嘉精密机械、泛凯斯特铸造、中电电气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国内外先进工业机器人,极大降低用工需求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企业“机器换人”热情高涨,步伐加快。
5.扶持重点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集中力量对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进行叠加扶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帮助苏天宏机械工业公司机器人异形工件表面精整机成功争取20__年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并进入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装备产业化类项目。部分骨干企业已经与国内外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品研发。
二、产业发展基础及存在问题。
(一)推进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具有较强的零部件配套和研发能力。我市是苏南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可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良好配套及研发支撑。20__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1063亿元,“海陆空”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智能电气等优势特色产业板块。制造业拥有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5家,拥有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智能成套电器工程技术中心等。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我市逐步形成了天宏机械、苏首控制造技术、九劲智能机械、慧明智能科技、中化聚氨酯工业设备等机器人制造企业及大力液压件、希西维轴承、威凡智能电气等配套企业,可生产搬运、取放、精整等自动化整机装备及零部件,20__年全行业实现销售约45亿元。
2.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工业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嵌入式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占到工业机器人成套设备造价的36%;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厂房布局、生产流程、经营管理都有更高的要求,可带动3倍左右工业设计、系统工程等配套服务发展。我市软件信息产业总量在全省位列第四,主要得益于智能电气和船舶智能化的发展对嵌入式软件的需求,选择工业机器人作为我市先进制造业突破方向,既可以有效提高全市装备制造水平,也可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总量,更能加快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3.“机器换人”形成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经济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发达国家的2倍,人力成本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用工难、用工贵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之一。而工业机器人购买和使用成本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还能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环境中工作,替代人工的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扩大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汽车、物流、化工、造纸、纺织、航空航天等应用行业需要更新大量的工业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建的北汽华东(镇)产业基地项目、航天晨光镇专用汽车、公务机整机制造等在建项目将大量采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主要集中在焊接、打磨、喷涂、切割、码垛、搬运、上下料、分拣、包装等环节,强劲的市场需求将有力拉动产业快速发展。
4.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和产业化能力。苏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是省级重点,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苏科技大学在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系统、机器人焊接研究、海洋机器人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同时,苏大学、苏科技大学、镇高专和周边南京、常州等地大学均有机械自动化相关专业,我市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既可以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留住和吸引高端人才在镇就业、创业。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起步较慢,与先进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核心功能部件和关键系统集成企业,现有企业规模较小。二是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影响力弱,推广难度大,尚未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体系。三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等还不健全。四是国内多地上马工业机器人项目,建设工业机器人制造园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重复建设隐忧显现。
三、下阶段发展思路、目标及任务。
(一)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在产业高端升级中的支撑与牵引作用,以扩大产业规模,培育竞争优势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利用镇现有的产业、技术、人才、应用等综合优势,加强关键环节和基础共性技术突破,坚持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引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加速形成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__年,镇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亿,约占全省规模的10%,年均增长30%。初步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集成应用为一体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1.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形成3-5家主机生产企业,10-20家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带动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售后服务、嵌入式软件、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
2.核心技术。到20__年,在全市范围内形成20家左右工业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申报专利100项。通过科技攻关、引进购买、合作生产等模式,全面掌握高性能精密减速器、专用伺服系统、传感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形成较强的拓展集成应用能力,研制供多种领域使用、具备专用功能、运行可靠、成本合理的中高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3.示范应用。紧跟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超前对接“工业4.0”,推动“机器人+物联网”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普及。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绿色化工、船舶海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行业组织实施100个“机器换人”项目,推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线成套装备,建设20家左右的“数字工厂”和“智慧车间”。到20__年,在重点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
4.两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融合应用,实施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及全流程的集成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到20_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的比重达到90%以上。
5.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到20__年,力争形成2-3个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园区,园区企业集中度达到60%。
(三)重点任务。
1.梯次培育重点企业。采用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方式,培育重点企业,快速扩大产业规模,集聚配套企业。一是以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为目标,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利用我市区位优势、配套优势等重点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及集成组装项目和研发设计机构。二是实施工业机器人企业跟踪培育计划,加大对天宏机械等本土机器人生产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引导我市具有配套能力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主动开发工业机器人主机及配套产品,衍生出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2.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及集成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研发平台和技术储备,支持和引导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和应用单位合作攻关,利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缩短技术及应用差距。重点突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嵌入式软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3.加速构建产业链条。形成高低搭配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体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装配、焊接、搬运、包装等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品。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竞争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内产业良性互动。引导主机和集成企业围绕设计创新和产品功能升级,实施远程运行维护、检测维护、功能拓展等服务。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工业机器人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共平台发展,减轻中小企业购入机器人所需的资金负担。
4.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目前以配套能力较强的丹阳市、扬中市、镇新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将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列为各园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加速引进和实施一批重点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加快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先推进标准厂房、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展示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成熟时,单独设置镇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
5.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加快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品,攻克环境感知、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等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智慧物流等新型模式。推广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平台设计,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发展智能化生产制造和流程,推动制造装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6.加快示范推广应用。针对各行业特点制定应用指导方针和技术解决方案,挖掘潜在应用市场。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数字工厂”、“智慧车间”、机器人生产线,从市场应用端拉动产业发展。鼓励本地主机企业从中低端市场起步,分行业、分需求细分市场,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及服务,提升工业机器人的质量可靠性及使用经济性。积极探索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商业推广和营运模式,激活产品应用市场,放大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机器换人”,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7.完善协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镇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作用,完善产业链上下游联络机制,加强主机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配套对接;加强主机厂商、集成企业、用户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产品改进。依托苏大学、苏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优势,建立机器人基础研究、仿真设计、试验检测、人才培训中心,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8.促进高端人才聚集。利用我市人才优惠政策20条等相关政策,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人才及团队进行定向引进。依托我市已有的机器人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广泛开展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加快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专业化培养,着力培养高技能蓝领工人,充分吸纳储备各层次专门人才。
9.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行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多元化投入模式,促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每年选排一批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企业和项目向金融机构进行推介。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强化用地保障,各先进制造业园区要预留土地,优先保障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项目。
10.聚焦叠加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高端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等政策加快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安排市级专项引导资金,扶持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