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够补充和完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接下来是一些教师们的教学反思心得,希望对大家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一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关注和重视。幼儿在大班年龄阶段,具有模仿能力强、有独立的意愿等特性,虽然他们外出时一般有成人监护,但他们会自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行动了,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虽然我们平时都会教孩子看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但我班的孩子有部分是来自农村,村里的交通标识还没有得到完善,而我园附近的路段也没有安装红绿灯;就此问题,我就设计了《帮助小猴怡怡》这一安全教育活动,创设情境让孩子在帮助小猴恰恰的同时,学会如何安全地、有交通意识地独自走一段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中复习交通标志(限速标记,交通灯,人行道,向左向右转)。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掌握如何走没有红绿灯的道路和如何拐弯。
3、通过运用常见交通标志完善道路的交通标识,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掌握如何走没有红绿灯的道路和如何拐弯。
活动准备。
音乐《小司机》;红、绿灯标记牌;红绿灯图片;儿歌《红绿灯》;地图(幼儿园到小学的一段路);手偶:小猴怡怡;ppt;纸,彩色笔;交通标志(限速标记,交通灯,人行道,向左向右转)。
一、游戏进场,复习各种交通标志。
1、导入: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小猴的家,路上要注意看交通标志,还记得我们学习过什么交通标志吗?(教师出示几种交通标识)一定要注意文明行驶。跟我出发吧!
2、游戏:小司机。
教师与幼儿模拟开小车的动作,随音乐在活动室行走,教师随机拿交通标识让孩子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老师拿出红灯标记牌,幼儿停下来;老师拿出左转标记牌,幼儿马上左转。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是一个文明的驾驶员,会根据不同的.交通标志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创设情境,学习过没有红绿灯的马路。
1、教师出示手偶并说:“我是小猴怡怡,我将要从幼儿园走去小学,可是这里没有红绿灯以及其他交通标志,我不知道该怎么走,我很害怕,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3、幼儿分组讨论并分享方法。
4、教师小结:走路过没有红绿灯的马路,我们可以“一慢二看三通过”,“左右看看无车行,快步通过是要领”做到宁等一分,莫争一秒。
活动过程。
上图为活动“幼儿园到小学的地图”
三、观看课件,学习如何在没有交通指示情况下安全地拐弯。
1、ppt显示:小猴怡怡从幼儿园门口出发走过没有红绿灯的马路,一直向前走,走到了一个拐弯处。
2、小猴怡怡:“聪明的小朋友,拐弯会不会有危险啊?我该如何拐弯呢?”
3、幼儿分组讨论并分享方法。
4、教师小结:我们走路一般是在道路的右边行走,如果是左拐的,就要先走到道路正对面再向左走;如果是右拐的,就直接向右拐。当然还是要遵守“一慢二看三通过”,“左右看看无车行,快步通过是要领”。
四、总结延伸,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设计合理的交通指示标识。
1、总结活动:今天小朋友真了不起!你们帮助了小猴怡怡安全地从幼儿园走到了小学,而且认识了“红绿灯”,掌握了如何走没有红绿灯的道路和如何拐弯。
3、请个别幼儿说自己的想法。
4、请幼儿动手设计并分享。
上图为幼儿为相关路段设计的交通标志!
活动总结。
本活动孩子一直是处于主动地位,孩子的参与性很强。孩子在为小猴怡怡出谋划策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孩子的意见不断地被肯定,不断地被修正,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交通意识得到了加强,交通规则更明确,自信心不断地得到提升。在课后延伸部分,孩子可以为家乡出谋划策,在当“小小设计师”时,将交通标志融入到设计中,将道路的安全隐患消灭,孩子的荣荣誉感得到了满足。
生活即教育,教育资源来源于孩子的身边,最终也将回归于生活,这样,孩子的学习会更有实效性,学习兴趣也会更浓。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功能想吻合。
活动前,我对班级幼儿的现有水平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发现孩子们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多数幼儿不知道怎样评价自己,从哪几方面入手,更说不出自己的特点。可以看出孩子们不了解自己。根据孩子们的现有认知水平,在设计活动时,首先给幼儿建立正确的概念,其次是帮助幼儿从几个方面梳理自己的特点。在活动中注重实践和感受,幼儿通过建立正确概念——理解故事内容——动手制作卡片——各种形式讲述——打扮班级树等环节帮助幼儿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几个环节一气呵成,一环紧扣一环,每一环节都能充分地为活动的目标服务,特别是在活动中运用一瓶花,其用意是让孩子理解特别和独一无二的含义,这种方式直观、简单。
我设计的《特别的我》这节活动,在充分了解幼儿的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目标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因此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愿望。
开始部分,选用的歌曲《我很特别》非常贴近活动内容,很自然地带领幼儿走进了《特别的我》。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幼儿集中注意,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第二个环节,老师带来的“神秘的小客人“,一下子把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并使活动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幼儿带着好奇心走进了活动课。这时,老师话锋一转,抛出一个问题,引起幼儿的思考:什么是特别?什么是独一无二?幼儿认真思考,组织语言,自主回答,对于幼儿的种种答案,我没有用告诉的方法去评价幼儿的对错。而是选择了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直观教学法,出示一瓶花,让幼儿找出特别的,独一无二的花,孩子们很快从白色花束中找出了一支独一无二的红花。并透过这一环节,巧妙地将“特别”和“独一无二”的概念告知了幼儿,教却不留痕迹。第三环节中的游戏,揭开了神秘客人的面纱。当孩子们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有的偷偷嬉笑,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这时课堂上充满了愉悦、快乐、自信的气氛。第四个环节,进入到了故事讲述环节,怎样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呢?我根据故事内容的需要,将课件、教师生动的讲述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我根据故事内容手绘了大量图片并运用电脑进行制作成了课件。课件中的豹子形象鲜明、有趣,能深深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自己的抑扬顿挫的讲述,丰富的表情吸引了幼儿。在这个环节设计中,协作组的老师一起研讨,大家感觉在自尊这一概念的建立上有点欠缺,为了帮助幼儿记忆,在故事中,我重新设计,合理融入了“自尊”这一概念的定义,帮助幼儿巩固对“自尊”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个环节,是孩子们的讨论环节。这一环节重点在于让幼儿把故事中的内容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在设计中,我巧妙利用特别卡的作用,帮助幼儿从几个方面梳理自己的优点。我所做的这些,旨在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的自信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法方面,我在活动中运用了很多个提问,每一个提问都是开放性、发散性的,孩子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充分关注到了所有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面向全体幼儿,特别是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使不同程度的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师幼互动时能尊重孩子、用心与孩子交流,而且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回答都能给予积极地回应和肯定,为孩子营造了、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在这个关节中,我设计了让幼儿装扮班级树,把刚感知到的特别的这一经验,在生活中得以运用。旨在让幼儿在懂得班级树之所以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是因为上面有每个特别的、独一无二的小朋友的特别卡。
在讲述的环节中,因为有了特别卡的支撑,可以帮助幼儿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晰自己的特别之处。由于幼儿有亲身经历和体验,他们都很乐意表达和交流,通过相互的碰撞,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讨论交流时气氛融洽,使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环节,孩子们围着用特别卡装扮起来的班级树,一起高兴的舞蹈,再次把活动气氛推向高潮。整个活动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积极评价自己,但整节活动没有给孩子留有时间进行他评,和讲述听到别人评价时的自我感受。在下次活动中应适当的增加该环节。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三
该活动方案的动画素材来自于中央少儿频道的动画片《花园宝宝》,在原来的动画片里,“小点点等小豆豆一家来野餐”这个情景非常符合我们课题组 “学会等待”的主题。经过课题组讨论决定,把它只剪切成开头和结尾两段,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不会使整个活动过分拖沓。
试教前,为了了解本班幼儿在生活中的等待经验,得到很多可以在活动中预设好的回答,我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但当我问起“等待的过程中可以做哪些事情”时,孩子们却一时答不上来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知道。如果活动就此僵住,那下面的环节还怎么进行呢?因此,为了拓宽幼儿的思维,我开始启发道:“平时在家里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呢?其中哪些事情适合等待的时候去做?”这里我虽然换了一种提问的方式,却更加贴近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思路被打开了,回答也渐渐踊跃起来。看来,试教前不仅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具,还要熟悉幼儿相关的经验。如果经验准备不足,就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这一点至关重要,能够为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活动目标明确,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了幼儿熟悉感兴趣的内容,活动中幼儿积极性较高,懂得了在家、在园、在公共场所等待的重要性和可以等待的方法。活动形式多样,教师将幼儿喜爱的动画片花园宝宝制作成ppt课件,并采用分组绘画讨论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认同等待行为,学会在游戏中等待,体验等待带来的满足和快乐。
活动过程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紧凑,各个环节过渡自然,逐步递进。作为年轻的宋老师,她能轻松自如的组织好各个活动环节,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灵活的应对幼儿的回答,针对问题启发引导,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同时,通过活动的实施,也使我们深深体会到:
1、社会教育的活动应提供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要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应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来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
2、多种多样的等待在生活中必不可少,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教育资源,让幼儿学会从自身做起,真正的做一个讲文明,守规则的好宝宝。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四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地球是上百万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
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所以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是目前发现的星球中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为这个共同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类也无法生存。用水完毕后要及时拧紧水龙头,有些水可以重复利用,比如淘米水用来洗碗能够去除油渍,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洗拖把……这样的做法能够节约不少水资源。
生活垃圾分类。许多国家都在倡导并施行生活垃圾分类,这样可以回收一些可重复利用的废品,如报纸、饮料瓶等,而不可回收的就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可以减少污染,还能够再创造出其他的一些价值,比如纸板可以经过重新加工再次利用。
爱护动物。不要购买皮草制品,不要吃鱼翅,不要有贪念,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杀戮。
拒绝一次性用品。买菜的时候提个菜篮子或购物车,不要那些蓝色、绿色的塑料袋,这些都是极难降解的。去饭店吃饭的时候不要用一次性筷子,就是在挽救大树。用手帕取代餐巾纸,也是为了减少树木的砍伐。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五
在幼儿毕业之际,幼儿都想保留幼儿园这段难忘的友情,他们有互留电话的想法,由此我们开展活动进一步引导幼儿能够为同伴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保持今后的联系。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认识到给同伴的个人信息应当是内容丰富的,便于同伴今后联系的,因此他们说出了必须有的三个基本信息: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幼儿对这几个信息的认识比较清楚。
其次在活动中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手段,通过欣赏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了解什么是友情卡,通过观看哥哥姐姐互赠友情卡的视频,感受了朋友之间的情感。通过现场制作的活动,幼儿不仅知道友情卡的内容,初步尝试了制作,还为后面的制作友情卡活动做了铺垫。
2、活动中的不足。
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遗憾,在谈到卡中的重要信息的话题时,应当请幼儿多说一说,充分了解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免在今后的制作环节中漏掉。另外,在幼儿对同伴的情感的交流中,也应让幼儿多说说自己的感觉,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制作友情卡的愿望。在社会情感的教育活动中,应当突出地引导幼儿多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以达到提升幼儿情感态度的效果。
1、活动的由来符合大班幼儿的需要,活动的设计过程清晰,层次清楚,环环相扣。能够通过活动有效地解决幼儿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2、活动采取多种的教育形式,利用幼儿观看视频,直观了解友情卡的作用、内容,教学手段有效,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3、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自己主动地思考,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活动中幼儿要进行两次友情卡的制作,欣赏两次哥哥姐姐的友情卡。这些环节的设计,对大班的幼儿形成一种挑战,使他们在自己的制作中发现问题,然后在欣赏过程中,主动寻求帮助,解决问题,最后完成一个比较成功完整的友情卡。
4、建议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幼儿更主动地讨论自己的感受、发现,充分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这个活动的目标虽然是解决友情卡的制作问题,但是它的内在目标指向的是幼儿的情感教育。在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的提升和关注还要更多一些。例如,开始讨论的“和同伴即将分开了,是什么心情?”这个问题其实很关键,幼儿要充分地说一说自己的情感、感受,体会到自己的情感需要,才能够有积极制作友情卡的意愿。因此老师可以在此环节时更深人地引导幼儿的讨论。
1、此次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需要。在大班幼儿毕业之际,已经知道要与同伴分离,并且能够体会到自己需要继续延续与同伴友谊的意愿。因此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幼儿借助于友情卡的方式,有效地与同伴保持今后的联系。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能够利用制作、发现问题、欣赏、再制作的过程帮助幼儿梳理友情卡制作的重点,对幼儿的支持很有效。
2、活动的整体关注到幼儿的情感。从活动设计的初衷可以看到,老师是关注到幼儿与同伴将要分离的一种情感需要,在活动的结尾之处,幼儿互赠友情卡的过程,更好地体现了友情卡的情感内涵,也是幼儿体会同伴间情感的一个过程。
3、建议教师将本次制作活动分两次进行,这样能充分与幼儿讨论制作的重点,帮助幼儿梳理制作的经验。将活动的过程作为幼儿探究、发现的契机,引导幼儿自主解决制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4、在小组反思中对“教师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学习意识”进行了讨论,对教师采用的方法给予了积极地肯定,教师的反思方式值得学习。另外,还有些问题值得教师们反思,例如,此活动是否在幼儿原有水平上提升了经验?幼儿的已有经验是什么?幼儿观察哥哥姐姐的卡片制作是否会影响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可否将友情卡与其他卡片进行比较,从而让幼儿自己发现友情卡的独特内容等等。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六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作为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所有可以产生效果的教育活动,都源自于兴趣,而动物是小朋友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因此,在选题上我选择了以动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出发,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从本次活动来看,幼儿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好可怜啊!”是达到了这个目的。
如何让深奥的道理变得直观、浅显,一看就明白呢?为此,我搜集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动物受伤的图片,幼儿人手一份,通过观察交流、讲述、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让小朋友自己去发现、去理解、去体会,真正体现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
如何去保护动物这是一个必须落实到行动中的问题,只有让孩子做过了,他才能记忆深刻,只有让孩子乐于去做,自觉去做,并坚持去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设计和孩子共同去探讨保护动物的方法,并且从孩子所能做的活动入手,去种树、种草、捐零花钱、做标牌,因为形式多样,而且都是孩子所能身体力行容易操作的,所以,小朋友特别感兴趣,自己选择、自由分组,忙碌而又有序地进行着。
当然,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像个别语言不够简炼,有的环节进行得不够深入。这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认真领会新《纲要》的精神,多钻研、多实践、做一名幼儿喜欢、家长满意的优秀的幼儿教师。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七
本节课为《运算律》的第一课时,而在这一单元之前,学生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并对这些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着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本节课通过一些实例进一步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
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社会实践中的信息自由地提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问题意识,也符合新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在教学中通过对两个算式的观察比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知加法交换律,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生能较快的体会出这两种运算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发展学生的符号感。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习,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巩固了全课的内容,为以后教学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作好铺垫。
通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不够及时。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学生写出“6+2=2+6,1+9=9+1…”时,没有很好的解读学生的心理。这位学生之所以写出一位数的算式,是因为他觉得写一位数加一位数的等式非常简单,方便计算。但是作为不完全归纳法,他写出的算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代表性。此时如果追问学生,“是不是只有一位数加一位数才有这样的规律?”,“那你对这位同学写得有什么建议呢?”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他们思维的严谨性。
二、没有很好的辨析加法交换律和加法运算律本质特性。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不能进行准确的辨析。可以增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的对比环节,对比得出加法交换律的本质特征:加数没有变,结果没有变,运算符号也没有变,但是加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客观的,很多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设计还不够。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八
因课程的安排,星期五上午我执教了一节社会活动课——《我是谁》。一开始我以为只要幼儿会念这首儿歌,课堂效果应该就会还好,但是在本次社会活动中,我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让幼儿了解“我”在别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因为我的这个不小的疏忽,所以课堂上幼儿的活跃度不太高,有些幼儿没有用心去念,这从他们困惑的眼神中我能觉察的到。
我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上的思路走,而是以我自己的方式、想法来上这堂课的。一开始的导入部分我就发现自己存在很大的缺点,显得很直白。我想导入时更应该让幼儿产生悬念,激发他们对这堂课的好奇心理,从而让幼儿产生一种我要学、我想学的求知心态。课堂上少数几个幼儿在座位上窃窃私语,我并没有直接去打断她们说悄悄话,而是用面部表情来告诉她们要好好听老师上课,这样才能学到本领。她们好像意识到了,小手自然而然地放在小腿上了。
通过总结、反思这次的社会活动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努力解读幼儿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同时还要反复琢磨教材,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像本次活动一样,平时我们往往较多的考虑怎样保持课堂纪律,怎样去教会幼儿,因此,虽然教学活动中的每句话,每个要求都交代的清楚准确,但幼儿始终处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自然学习效率就有不高。而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感到宽松,自由,敢于积极发言,因此,教师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和限制,重要的是在幼儿求知探索的学习中,多观察,多给幼儿一些挑战和鼓励,并进行适时的点拨让幼儿真正理解语言课程的本质内容。
祖冲之,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可是关乎生死的事,就相当于立下了生死状,却“坦然”回答,读出“坦然”。
班里的学生层次不一,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自己的教学节奏,太快怕他们跟不上,太慢学过的学生又不要听,为难!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多读、多学、多问,以此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自己一步步走向优秀。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九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ppt课件;奥运会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谈话:我们是哪国人?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吗?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这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还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出示汉字:四大发明)。
2、认识造纸术。
讲解:纸是我们中国人最先发明的。在没有纸以前,人们看的书是用刀把字记得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叫甲骨文。可龟甲、兽骨都不好获得,且刻字很不方便,一块龟甲上只能记得几个字。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平,用毛笔蘸墨把字写在这些竹片上,串起来成书,叫竹简。这种书,写、看、携带都非常不方便。与此同时,还有一种书写材料叫缣帛。帛是用蚕丝制作的,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普通人用不起。它虽然轻便也容易携带,但却不能广泛使用。
提问:蔡伦造纸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蔡伦是用什么东西造纸的?他是怎样造纸的?
看图片,进一步了解蔡伦造纸的过程。
小结:在蔡伦造纸术的基础上,我们更进一步地改进了造纸技术,现在我们用的纸又光滑又洁白,种类又多,都要感谢这项伟大的发明。(出示汉字:造纸术)。
3、认识印刷术。
提问:小朋友看的书上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字,这些字是怎样出现在书上的呢?
讲解:在纸出现后的很长时间里,书上的字还是靠人们用手抄写的。抄一本书很费劲,速度也非常慢,往往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后来人们在印章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出示印章,图片)即在木板上刻上反字,涂上墨,铺上纸,再用刷子轻轻一刷,字就在纸上了,比手抄方便多了。
提问:刚才介绍的是什么技术?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小结:活字印刷术是我们人类发明史上的又一大进步。(出示汉字:活字印刷术)。
4、认识指南针。
提问:人们出去旅行或在海上航行时,如果迷失了方向该怎么办?
出示指南针,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它是谁发明的?
讲解:我们中国古代人民发明了指南针。(出示图片)最早的指南针是用磁石做的,像一把大勺子,放在光滑的铜盘上,不论勺子怎样转动,只要一停下来,勺把总是指向南方,我们把它叫做司南。后来人们用人造磁铁做成了指南针,用来为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指明方向。人们带上它就再也不会迷路了。
体验:幼儿拿指南针站在不同方向,看看指针都指在哪里?(出示汉字:指南针)。
5、认识火药。
提问:小朋友放过鞭炮吗?鞭炮为什么会响呢?
讲解:鞭炮里有一种东西叫火药,和火一接触就会发生爆炸。少量的火药燃烧会发出轻微的响声,而大量的火药被点燃就会产生很强的破坏力,比如解放军叔叔用的枪、炮、导弹等都要用到火药。火药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唐朝的时候人们已经用火药造火枪、火炮等武器了。
6、谈话: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四大发明都是我们中国最先发明的,比其他国家早了很多年。它们在世界上都非常地有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四大发明就被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出来。
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上有关四大发明的视频,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及中国人民的智慧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这一活动在让幼儿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的名称及其作用。
活动中我先从最简单的指南针入手,让幼儿先寻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出示实物指南针让幼儿观察,知道指南针的最大特点就是为人民指明方向,了解指南针能对旅行者带来便捷。
随后引出中国古代的其他发明。火药对幼儿来说不是很陌生,因为他们知道大炮,在讨论这些常见武器子弹的制造上幼儿也能理解。但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对幼儿来说有些难,为此我从名称入手,把这两种发明分别介绍为“造纸的技术”和“印刷的技术”(前几天幼儿对“印刷”现象有所了解)。
为了让幼儿了解造纸术,我向孩子们现场演示了造纸的技术,没有树皮、树叶和布料纤维,我用餐巾纸代替,把餐巾纸撕成小碎片,活水搅拌,再将纸浆摊平,晾干。通过演示,孩子们亲眼看到了造纸的几个基本过程:捣碎——活水搅拌——摊平——晾干。演示的过程幼儿非常感兴趣,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每个动作,还时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印刷术较难演示,我们就从刻印章入手,通过刻印章的原理联想到印刷。活动后幼儿对造纸术还在讨论纷纷,有很多孩子用手按一按,摸一摸我演示的作品,他们对纸可以制造感到惊奇。
反思这个活动,我如果在现场运用树皮、树叶、布料纤维作为造纸的原料让幼儿观看的话,孩子们更能和古代人们的生活产生联系,这样的记忆效果也会更好。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十
活动目标:
1、复习4以内的组成,初步学习4以内的加、减。
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
3、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4的分合的概念。
2、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一份、幼儿画册三(23)、有趣的数学(5)。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做碰球游戏,复习4以内的组成1.教师交代碰球游戏规则:今天呀,我想请小朋友们和数字宝宝4来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是4。比如我说:“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你们就说:“你的1球碰3球”。
2.组织幼儿练习。3.和幼儿正式玩碰球游戏。
二、带幼儿学习4以内的加法,认识“+、=”1.教师边出示课件,边根据应用题引导幼儿列算式。
(2)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等幼儿回答后,播放“+、=”符号卡片,并把其放在“1、2、3”数字中,形成算式:1+2=3(3)小结:“+”就表示合在一起的意思,“=”就表示一共有多少,合在一起念就是:1+2=3.我们用这个算式可以表示刚才的事情。
(4)带幼儿学念算式:1+2=32.继续出示课件,带幼儿练习4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
(3)出示“-”,带幼儿认识并理解意义,形成减法算式。
2.教师带幼儿练习4以内其他减法算式。
(1)花园里有4只蝴蝶,飞走了1只,还剩下几只?(4-1=3)(2)体育室里有4只篮球,借走了3只,还有几只?(4-3=1)3.请幼儿尝试根据算式编简单地应用题。
(1)3+1=4(2)2-1=1四、组织幼儿操作练习1.教师简单介绍作业。2.指导幼儿做练习。3.带幼儿检查作业。
活动反思:
第三周的星期五,我组织幼儿进行了数学活动《来了几个好朋友》。目标是1、复习4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习4以内数的加减。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思。
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数学经验,活动开始,进行了4以内数的组成,通过“碰球”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待他们熟悉了4的组成以后,及时进行引导,通过出示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演示幼儿熟悉的情景,让幼儿仔细观察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让幼儿在游戏的操作演示中体验并感知加法的意义,同时请幼儿完整地说说图片中的意思。大班的孩子对现实生活反而有兴趣,他们有欲望去探索、去发现生活中的奥秘。所以,我们选择的演示内容要贴近孩子的生活。
在学习4以内数的减法时,方法基本和加法相同,幼儿基本上会根据直观图计算4以内的减法,但是在看图的时候我特别强调,在做减法的时候一定要把图上的总数一起算进去,不要只看一部分,比如在操作练习题上,有一些小动物的身体或头是转过去的,表示要离开的,幼儿往往在做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转头的不算在总数里了,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用剩下的来减去离开的。
在集体活动时,幼儿的表现都不错,能大胆地讲述,完整地表达。但是在练习时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加法基本没问题,减法对于个别幼儿来说,稍有困难,老师强调的事情没有完全领悟,只是简单地看图片了。
本次活动我发现本班幼儿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幼儿能独立完成作业,但也有些幼儿对自己缺乏信心,做作业时总喜欢看别人的答案,甚至有的小朋友刚刚拿到练习本就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帮助这部分幼儿树立自信心。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感知并理解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数字卡片1套(打印)、磁性白板或黑板、羊羊数字头饰、灰太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随音乐进入教室。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数字王国里,和数字宝宝交朋友好吗?看汽车来了,我们快快出发吧!
2、放音乐《去郊游》师生一起做开车动作,随音乐进入教室。
二、初步认识相邻数。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给数字宝宝找邻居吧!
(1)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2的邻居是谁呀?2的前面是几?(是1),2的后面呢?(是3)(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2)数字宝宝5也想找邻居了,小朋友们快帮帮他吧!(把5贴在白板上,让幼儿给5找邻居)。
(3)出示数字卡片9让幼儿给9找邻居。
小结:刚才小朋友给数字宝宝们找到了邻居,我们的宝宝们真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每个数字宝宝都有相邻数,小朋友们可要记清楚了。
三、拓展活动,加深幼儿理解。
1、给小动物找邻居。教师ppt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让幼儿数一数它的个数,并说一说它邻居的个数。
2、游戏:智救羊羊游戏规则:教师请10名幼儿扮演羊羊,给他们戴上写有编号的羊羊头饰,并请幼儿记住编号。教师扮演灰太狼。播放音乐《一只羊》,音乐响起羊羊们在欢快的玩耍。音乐一停灰太狼就抓住一只羊羊。并告诉其他的羊羊,要想救走这只羊羊就要他的邻居来才行。(游戏数遍)。
四、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活动反思: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十二
设计思路:
在“我们自己庆新年”的主题活动中,当幼儿将新年联欢会场布置好且节目准备得差不多时,他们自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谁来当联欢会的主持人?”
经过热烈的讨论,幼儿想出了“竞选”的方法来决定主持人。“竞选”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第一次。为了让每个幼儿体验竞选,给幼儿提供一个公平竞争及发展的空问,给不爱表现的幼儿一个锻炼的机会,给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们的主题活动“竞选主持人”就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
3、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4、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亲子一对一或多对一了解什么是演讲。
2、亲子共同准备演讲稿。
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让个性不同、能力不同幼儿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难点:如何调整幼儿竞选失败后的心态。
活动过程:
1、发布“好消息”。
(1)在了解什么是演讲以及亲子共同准备演讲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全班小朋友都知道“竞选主持人”这件事,由此引出画海报。
教师:怎样才能让小朋友知道“竞选主持人”活动呢?
幼儿:我们去跟全班小朋友说一下。
教师:要是小朋友忘记了怎么办?
幼儿:有的小朋友可爱忘事了,光说一下不行?孩子们好一会儿没说话。
教师:我们上次演节水童话剧“溪水生气了”是怎么让大家知道这个消息的呢?
幼儿:噢,我想起来了!画海报!
“幼儿:对,这个主意好,我们把海报贴在门口,小朋友老看就不会忘记了!昕航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2)引导幼儿自主设计海报,可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如构思海报词的语言组、负责装饰的美工组等。
(3)师幼合作将海报张贴在班级最显眼的位置。
2、讨论主持人条件。
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并整理出竞选主持人条件。
(1)站在台上勇敢地说话,声音洪亮。
(2)眼睛必须看着观众,表情自然。
(3)站姿大方,不能有小动作。
(4)演讲要流畅,不能磕磕巴巴。
将主持人条件和“好消息”海报并列贴在一起。
3、竞选演讲。
(1)在老师准备好的“竞选主持人签名单”上签名。
(2)教师聘请能识字的幼儿做“竞选演讲”的主持人,并提前与他简单交流主持的有关程序。
(3)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做文明观众,如何对照全班认可的'“主持人条件”观看演讲。
(4)参加竞选的幼儿按照“主持人条件”轮流上场演讲。
友的精彩表现所感染,勇敢地站在了演讲台上,并且表现非常出色……。
4、投票决定主持人。
参加演讲的幼儿一共有20人,其余幼儿来投票;每一个参加投票的幼儿手里有一枝花,同意谁,就将花送给谁。第一轮按得票评出了3名幼儿,没有得到花的幼儿被淘汰,还剩下十来名幼儿。我们决定进行第二轮投票,这一轮还要产生四名主持人。“怎样能顺利地产生后四位主持人呢?”此时我想到了“拉票”,于是,幼儿开始“拉票”了。
第二轮又选出了5名幼儿,第7名有两名幼儿,顾冉星和陶陶;只好进行第三轮,在他们俩中间选出一位,结果,顾冉星以28:11的绝对优势胜出。
评选完毕,我分别组织当选与落选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后记:在新年联欢会上,南竞选产生的7位主持人表现相当出色,成功地主持了他们自己筹划、组织的新年联欢会,老师只是充当了服务者、支持者的角色。
活动反思:
教师顺应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我们自己庆新年”的自然进展需要――“新年联欢会谁来主持节目”,引导幼儿对“竞选演讲”发生兴趣,从而产生本次主题活动,满足了幼儿的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
活动中,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来体验;在“竞选演讲”后,教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给幼儿们创设了一个“诉说”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尽情地表达出来;并注意根据幼儿的反应和事情的发展,随时调整活动方式,无论是情境体验、还是讨论、表演,都为幼儿搭建了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尝试(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第一次进行“拉票宣言”)的平台,让幼儿的兴趣始终积聚在这个主题上,愿意继续深入、广泛地探索,尽可能地挖掘幼儿的潜力,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还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绘画、言语等)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从不同角度展示学习成果,总结获得的经验。
另外教师还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发挥家长“一对一或多对一”的优势作用,让家长积极鼓励、支持幼儿参加活动,并与幼儿共同准备演讲稿,这是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不过,“正确地看待自己,客观地评价别人”这种心态,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的活动就能形成,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日后不断地开展多种活动,让幼儿体验、逐渐形成。
主要内容:
观点一:教师在“如何帮助幼儿面对竞争”有所思考,关注幼儿的情感,难能可贵。
1、从表面看是有些残忍,但反过来一想,承受挫折的能力对于幼儿是十分重要的,适当的挫折教育有助于幼儿上学后适应新的环境,尤其是对他(她)今后走上社会面对失败和不幸不至于不堪一击,只有能够承受失败的人,才有机会成功。
2、在开展活动时,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度”。对于陶陶,她当时确实不太开心,所以,后面还是应给予一些“软着陆”。比方说与家长沟通,回家后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以及在接下来的新年联欢会上老师也给她一个表现的机会,这样使陶陶能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正确地评价自己。
观点二:教师关注“观众”的发展,体现对全体幼儿的关注。
观点三: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通过竞选主持人这个活动,调动孩子们积极健康的情感,环节中凸显语言表达能力,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彰显个性,促进发展。
2、注重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这是幼儿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在幼儿的竞争与合作中充分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这对幼儿的发展将终生受益。
3、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张老师通过竞选主持人这个活动,为幼儿搭建了发展的平台。幼儿非常喜欢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通过竞选活动,也充分地展示了幼儿的发展水平。
观点四:活动中注重家园共育。
1、这个活动发挥家长“一对一或多对一”的优势作用,发挥家长的优势,鼓励家长并与幼儿共同准备演讲稿,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体现了家长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角色,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激发父母教育的潜能,只有家同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十三
引出勇气.
1、倾听故事了解勇气的多种形式.
2、回忆勇气,加深印象。
3、归纳提升,理解勇气。
1、记录绘画.
2、幼儿交流绘画内容.
3、教师总结.
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法,活动后发现了一些不足:
一.课堂教学中,当谈到某一话题,很多孩子就延伸到其他方面去;课堂比较混乱.这是我应该及时的停止,进行适时的引导,告诉幼儿认真倾听,关注幼儿长远发展,但是这方面,我做的还不够.
二、教师的教态语言不够精炼.如:教学过程中平凡使用“是呀,恩”等词.
三、教师关注全体的意识不强,在教学活动中,有些幼儿目光游离,教师没能很好的关注全体.
社会活动很重要的一点是情感的体验,并且我们想让大家看到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因此在试上录像后,我们组的成员,建议把第四部分“结束部分”改为拓展延伸,即设计一个游戏环节让孩子真正的去体验勇气.
设想为:
一、孩子们我们知道什么是勇气了,想不想去体验一下?
二、在操场把很多的轮胎、平衡木摆放好,并含有一定的难度,让孩子一个个攀爬过去.
大班社会好朋友教学反思报告(通用14篇)篇十四
活动意图: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与伙伴相处的机会少,独自玩耍,分享、合作、关心他人的意识薄弱。4-5岁是幼儿获得有效交往。
技巧。
的关键期,到了这个阶段,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同伴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多。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往的发展,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让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多一分勇敢,少一分怯懦;多一分合作,少一分霸道;多一分豁达,少一分孤独,在交往中展示自己的魅力,感受分享的快乐,健康幸福的成长!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尝试为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物找关联。
2、愿与同伴互相关心,体验有朋友真好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根据生活经验把物品进行配对,初步了解它们之间互为依存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谁和树好”操作材料(自大树一棵、小鸟、太阳、花、小朋友、雨滴、苹果)、
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的好朋友(价值取向: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体会我的朋友真正多的快乐)。
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你们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的?
二、幼儿操作(有关联的事物找朋友)。
1、导入:你们真棒,为大树找了这么多的朋友,这里还有很多图片要来找朋友,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幼儿操作。
3、交流讲评:哪两张图片是好朋友,并说明原因。
三、游戏(寻找多重关系)。
1、引入:你们知道吗,大树也有好朋友,你们猜猜看,谁和大树好?我们来玩个开火车的游戏。
2、游戏规则:说出谁和大树好,为什么他和大树好?说对了树上会长出一个大苹果。
3、幼儿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火车、火车呜呜开,谁是大树的好朋友?为什么……)。
4、提升:我们给大树找了很多朋友,雨水和大树好,雨水说:“我给大树把水浇,大树喝得真够饱”;小鸟和大树好,小鸟说:“我给大树唱首歌,大树乐得仰脸笑”;太阳和大树好,太阳说:“我给大树送阳光,大树长得粗又壮”;花儿和大树好,花儿说:“我和大树手拉手,相亲相爱不吵闹”;小朋友和大树好,小朋友说:“我们和大树是朋友,一起唱歌做游戏”。
四、活动延伸。
激发幼儿继续寻找有关联的事物。
今天我们找到了很多的好朋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有好朋友,我们再去找一找。
活动反思: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幼儿通过交往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积累交往的经验。为此,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交往技能。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