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

时间:2025-01-27 作者:翰墨

范文范本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料,它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方式。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一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赋予儿童健康以新的含义,即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全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广泛讨论有关素质教育的问题,其中也已涉及到如何对儿童进行深层品质培养。

皮亚杰认为“教育构成关系中的两个因素,一方面是社会的理智与道德的价值,一方面是成长中的个人。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这一中介而发生的动态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中介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交互作用的社会化过程。因此,将心理素质的培养视为儿童素质教养的核心,是教育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适于幼儿身心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体育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奠定体质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

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

(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体育活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活动的需要。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要求幼儿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

但是,在幼儿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活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幼儿认识自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活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4)体育活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幼儿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幼儿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因此,幼儿园必须探究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幼儿不良心理特征,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的方法与模式。

1、利用体育游戏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幼儿的自我认识主要来自于对周围事物的积极探索和体验,而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在某种程度上为幼儿自我认识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引导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尤其是通过对成人行为态度的模仿,来形成真切的社会角色感。这种体验和感受,使幼儿更真切地发现了自我,萌发了自己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意识,逐步理解自己的行为方式,促使自我意识的形成,为今后步入社会,成功地履行各种社会角色职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利用体育游戏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人际交往技能。

我们在组织体育游戏时,努力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平等、快乐、率直的良好精神环境。幼儿通过参与,不断获得体能的锻炼,还学会合作、协商、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等。此外,幼儿为能使自己与游戏伙伴间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获得游戏的快乐,也会主动、积极地改变自己一些不良行为、人际交往障碍等。由此,幼儿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在体育活动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3、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幼儿自制力,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规范。

注重体育游戏所独具价值的规则性,提醒幼儿必须保持一定的自制力,才能使游戏能顺利进行。幼儿在这其中所形成的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将迁移和反映到现实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意识,缩短对社会行为规范掌握的过程,并可逐渐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习惯。

4、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幼儿的进取心和行为的积极性。

我们在中大班可以开展一些竞赛性的体育游戏。竞赛性使得整个过程活泼而热烈,对幼儿来说,取胜的机会始终是均等的,而其结果通常又不确定。他们为了取胜,就必须摒弃一切懈怠和散漫的行为,承受住对手或竞争目标所施加的心理压力,靠自己的力量、意志勇敢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同时,注重个体差异,以“强对强、弱对弱”的方式,同一内容不同要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力参加比赛,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培养自信心。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1、利用操类、体育课形式,巩固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

从晨间韵律活动、轻器械操、模仿操、形体操等不同种类着手,将综合素质培养持之以恒地贯彻于准备、学操、练操与评价阶段。在准备阶段,引导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制作器械,共同参与选操、编操,鼓励幼儿积极提出建议。并运用观察模仿等方法,探索创编新动作,以此培养创新能力;在学操、练操阶段,采用模仿、练习、表演、评价这一系列递进式活动,再通过鼓励、表扬等激励手段,使幼儿增强自信心,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最后评价阶段,引导幼儿在观赏中反思,对发展成果和活动质量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巩固自我认识。

2、利用户外活动形式,巩固交往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在户外活动中,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为幼儿创设宽松的交往心理环境,尽可能减少对幼儿的直接评价,以提供更多自由的机会,来提高交往频率、巩固交往能力。同时,鼓励幼儿合作游戏,让他们在自由结伴、合作进行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获得成就感。再次,注重引导幼儿以整体思维与多向性思维去考虑活动方法的多样性,并积极参与幼儿的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和见解,培养其初步的创新精神。

(三)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器材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提高体育器材的功能性和可变性,进一步增强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性,在科学选择、一物多玩、一物多用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幼儿社会技能、社会适应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自制材料安全有趣又实用,在制作过程中既可激发幼儿的创新热情,又使幼儿的手脑并用能力得到锻炼,可谓一举两得。首先与幼儿共同收集材料,或为他们提供适合年龄特点的半成品材料,通过开放式提问,以旁观者身份引导幼儿巧用废物、变废为宝,与教师一起制作多种玩具。

幼儿相关经验不够丰富时,则以协作者的身份提出质疑、以疑促思、以思促行,来帮助幼儿完成、完善构思。在实践中,充分挖掘每一自制玩具的可变性和多功能性,引导幼儿从非常态的角度进行思考,拓宽其功效。如玩纸棒时可夹棒跳、隔棒双脚跳、过小河跨跳、走迷宫、对击比赛等,在拓展交往渠道的同时,进行一物多解、一物多玩,进一步树立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了竞争、合作等社会性品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二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它年龄阶段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因为: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还比较轻微,教师若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现代人每天所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而十分需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对处于关键期的幼儿来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进行心理自我保护非常重要。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和合作性。作为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作用发挥得好,可以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1]。具体的说:教师的作用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1教师要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事事要操心:弹唱跳画样样要教,还怕孩子一不小心发生意外,心理压力是相当的大。例如:每天班上有许多孩子都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而这些"小报告"的事情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时间一长难免会让老师产生烦躁、厌倦得情绪。这时教师就应该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孩子中间来。应该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与孩子交流,分析原因,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对于幼儿园的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心理卫生保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1.2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影响儿童人格。带班的老师有时会在休息时间闲谈,不经意会谈到班上的孩子,有的孩子怎么聪明、可爱,怎么讨人喜欢;而有的孩子反应迟钝,不爱说话,都会说出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们听了以后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从此,他们也许会变得更加缺少自信,更加内向,不爱交谈。有的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听不懂等等。

还有的教师甚至还会对幼儿采取斥责、惩罚、讥讽、漠视的态度,去处理在孩子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与问题。幼儿对教师采取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绝对有害的,有的幼儿就是由于遭到教师的训斥、惩罚、讥讽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给幼儿园和家长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障碍。

1.3教师要注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做到:

1.3.1无条件地关爱孩子。只有爱孩子,才能对孩子保持亲切的态度,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地心理。如:每天早上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以及每天下课亲切地与每一个幼儿说再见,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一种充分地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

1.3.2充分的接纳和尊重幼儿。首先尊重幼儿是幼儿精神健康成长的前提。我曾经就碰到这样一件事情,一次去朋友家玩,刚进门,朋友就热烈地招待我,这时我发现朋友家的一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图书,我的朋友示意"问阿姨好!"可孩子没有反映,仍盯着手中的图书,朋友将音量提高"乐乐,问阿姨好!"孩子抬了一下头,心不在焉地问了一句"阿姨好!"可朋友却感到不满意:"乐乐,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下次你再不懂礼貌,我以后就再也不买书给你看!"孩子开始不能集中注意地看书,先前专注的神情换作沮丧。显而易见,再这个例子中,朋友是在要求孩子懂礼貌,无可厚非,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从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守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当兴趣不在于成人所期望的行为是,他们是很难达到成人要求的。如果像那位朋友一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其结果不但会给他们的情感造成伤害,而且会干扰了幼儿精神生命的正常发展。这就是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要给幼儿一定程度的时间上的自由,允许他们将自己的意愿、自己的行为、理由表达出来。对于幼儿无法说清楚的事情,要细心观察,分析产生行为的原因,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而后再进行引导、教育。

1.4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对幼儿进行的情感教育,会让幼儿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突如其来时,保护健康的情绪,而发展幼儿的人际关系看似简单,实之不然,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友好的相处,可以为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反之,则会使幼儿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种种障碍,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在幼儿面前,教师与教师之间不要做过多的交谈而将幼儿放在一边,置幼儿于不顾,而应将主要注意力和全部热情放在幼儿身上。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2.1父母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对孩子有好处。如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生活,烧火煮饭、拾柴挑水、喂鸡喂猪等,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为了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从饮食开始。平时有意在食物中加入酸甜苦辣,做些不合孩子口味的食物,如果孩子因挑食不吃,不妨让他饿一餐,等他饿了自己来找吃,从而帮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更好的去适应生活。同时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不光有甜,还有辛酸。只有人去适应生活,否则就会被生活所淘汰,这与不合口味不吃会被饿死是一样的道理。孩子年幼无知,生活经验少,为了孩子少走弯路,并防患于未然,有些日常生活技能应教会孩子。

2.2父母要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呵护过多,禁区也多,致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大,独立性差,稍遇一点挫折就束手无策。在教育中,父母要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孩子的手、口、眼、耳,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放手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锻炼独立性。刚开始,孩子凡事都想"自己来",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件事都常常做不好,如地越扫越脏,拿碗会摔破等,但父母要有耐心,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不能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而"一手包办",应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我自己来"成为孩子的座右铭,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意志力。

2.3父母要信任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自强进取,勇敢的面对未来。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孩子年龄小,刚开始做事往往不如意,有时简直是添乱,越做越忙。父母切不可嘲讽孩子,"去去去,一边去。""做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父母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会使孩子认为自己很无能,以后就没有自信,遇事就束手束脚。所以,平时父母要常对孩子说"你真行!","了不起!"等。在生活、娱乐过程中,孩子往往有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见解,与成人不同,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孩子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浇灭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毕竟年龄小,能力有限,当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感到沮丧时,父母要积极、热情地去扶一把,与孩子一道解决问题,并告诉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

许多有名的科学家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成功的,给孩子鼓足勇气,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勇敢的向成功迈步[2]。相信孩子,让孩子坚信自己"我会","我行"。孩子就是这样,你越相信他,他的积极性就越高,自信心就越强。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事物,勇敢地面对挑战。

2.4父母要注重和孩子心理沟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活泼开朗的性格,总是给人以爽快的感觉。他们一遇到问题,就会自己想出种种办法来试试,即使失败也不沮丧,又会立刻思索,寻求别的方法。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但作父母的,即使再累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一下,进行心理沟通,消除代沟,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有什么事会向父母倾诉,从而消除压抑,保持心情愉快。家庭要保持和睦的气氛,每个人说话应和颜悦色,对孩子要和蔼可亲,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心情舒畅。

从小不要当孩子的面,拿他与别人比较,"比某某矮了一点","比某某说话慢"等等,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如人",平时父母与孩子进行竞赛游戏,总喜欢让孩子赢,这样不好,应让孩子明白"山外有山","胜败乃兵家常事",尽了力,"贵在参与"等道理。教育孩子凡事要尽心尽力,但要乐观地看待结果。"笑对人生","天塌下来当被盖",这种良好的个性,是我们努力培养的方向。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需要幼儿园、教师、家庭三方面通力协作,更需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幼儿每天的生活当中,持之以恒,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才有希望看到祖国的未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三

教师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工作的特点,人们对教师有着很高的期望。家长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学校要求教师提高升学率,社会要求教师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在不同人们的心目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适时的转换角色,进行符合角色期待的角色行为。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职业决定着其工作压力大的特点。教师的劳动需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教师备课、讲课后,课下还需要批改大量的作业,对个别同学进行辅导,而且大学的教师还需要为评职称而写学术论文,可见,教师的这种高负荷的工作量难免会使教师产生过大的压力。

2情绪心理问题。

教师情绪问题是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遭遇负性情绪时不能有效地调控或调控不当而引发的一系列身心失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这是教师最常见的情绪问题。抑郁通常表现为长期的精神不振、思维迟缓、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对周围事物和学生冷漠、情绪反应明显减退等;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主要指对未来事件的忧虑、紧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应的躯体特征,例如坐立不安、失眠、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等。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学生可以从各种信息渠道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就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地完善自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现有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会明显的落后,因为,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对教育提出的高目标、高技术,教师会感到不适,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焦虑心理。

1教师自身因素。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教学技能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制定目标时,要合情合理,不能过高,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样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从而目标的实现也会给自己带来信心和成就感,就会认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有回报的。这样,教师就容易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良好的心态能使人心情愉悦,是出色完成工作,积极进取的关键。其次,教师要接纳和热爱自己的职业。既然走上教师的道路,就应该接纳它、热爱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着教师要有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情怀。教师职业的社会功效往往产生的比较缓慢,收入相对来说比较偏低,荣誉也相对较少。教师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心态就会平衡,才有利于心理健康。最后,教师要掌握缓解压力的方式。教师的工作是繁忙的,所以教师要在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解除工作的疲劳。还可以和家人、朋友聊天,享受轻松的氛围,达到心理的放松。

2学校、社会的因素。

首先是学校因素。学校是教师工作的环境,因此从学校方面克服、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学校环境不好最容易引起教师行为受挫,产生职业适应不良、职业怠倦、人际关系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所以,学校领导要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创建良好的人文工作环境,健全教师的考核制度,升学率、评职称等都会给教师带来无形的压力。学校要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这也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压力。其次是社会因素。社会不能对教师形成过高的期望,要注重教师的工作的整个过程,而不是过于关注结果。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建立健全的保障体系。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满足物质需要是一个人生活、工作的基础,社会和政府要解决教师职业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相背离的问题,使教师的经济收入与职业价值相适应。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教师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合理释放压力,合理宣泄情绪,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四

摘要: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一直都更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注重给儿童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但对儿童的“爱”的培养和道德建设却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对儿童施以“爱”的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激发儿童积极主动的“爱”的潜能,培养友善的人际关系,为其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爱;心理;健康;幼儿;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可以说爱的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恰恰是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现如今,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一直都更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注重给儿童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但对儿童的“爱”的培养和道德建设却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对儿童施以“爱”的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激发儿童积极主动的“爱”的潜能,培养友善的人际关系,为其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以“爱”融入教学活动,激发儿童“爱”的意识。

1、在语言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情感。

《纲要》中指出:“引导儿童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儿童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文学作品如散文、绘本故事是通过情节和情感的描写,在感受人物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儿童“爱”的意识,从而成为情绪稳定、感觉敏锐、情感丰富、情操高尚的人。因此教师在传授初浅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该把“爱”的教育融入其中。如语言活动“礼物”,在设计此活动时制定的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是中悲痛、伤心、感激的不同情感;

(2)懂得帮助别人是见快乐的事情。通过欣赏故事及提问:小兔、小狗、小象三个小动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使儿童体验故事中喜、怒、哀、乐的四大情感,从而获得积极情感的积累。通过谈话、讨论: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帮助别人后你心里怎样?有效地把语言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自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同时使儿童获得帮助别人就会快乐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

2、在艺术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情感。

新《纲要》也指出儿童期要用各种艺术手段激发他们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美、创造美。儿童的艺术创作不仅体现了他们现有的知识,还将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融入其中。

3、在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情感。

例如,在开展《秋叶飘》这个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小朋友观察儿童园和周围环境在秋天的变化,再带领儿童散步、观察、拾落叶、捉小虫,树叶飘落的情境也与儿童跃动的心灵相契合,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追逐忽上忽下的落叶,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随风飘舞的、五彩缤纷的树叶就是一方天地、一个世界。儿童一起进入树叶世界,探究、发现、思考、想象、表现……这些都能激发起孩子们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以“爱”贯穿日常生活,培养儿童“爱”的能力。

感受和体验是儿童最直接获得行为品质的途径,儿童只有在各种活动以及与同伴的相互交流合作中才能获得最为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日常生活是情感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交流,各种良好的情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进行培养。

例如,芊芊已经连续几天没来幼儿园了,当小朋友们得知她病了时,都会问:“老师,芊芊一定很不舒服吧?”“芊芊一定会想我们的。”“我真想跟芊芊一起玩呀。”孩子们有许多问题,教师就抓住这个时机并建议:我们讨论一下怎么去关心芊芊?这一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给芊芊发视频,有的说去家里探望她,有的说买水果送给芊芊。孩子们你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想法,体现出了他们对小伙伴的热情,在这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关心他人,爱心意识进一步增强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结合偶发事件,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加强情感的随机教育,树立榜样,进行正面积极的情感教育。同时采用体验各种不同情感的方法,让儿童在受挫过程中,通过角色转换、多角度地加以体验,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3、以“爱”开展家园互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1、利用家庭资源对儿童进行情感培养。

家庭是儿童成长最熟悉的环境,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给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儿童爱的教育的学习材料———如父母相互尊重,能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不仅能给孩子一个温馨的生活氛围,得到来自家庭的关心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生活经验,产生乐观主动的积极情感,而且也为孩子提供处理消极情绪的榜样。

2、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情感培养。

“三八”国际妇女节时,为让儿童意识到母亲的伟大,激发儿童的对妈妈的爱,我们邀请了几位妈妈到幼儿园,给孩子讲讲是如何养育他们的。“五一”时,让儿童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重阳节时,带大班的孩子参观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是儿童萌发对长辈的关爱之情。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爱的情感,让孩子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在体验爱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一定学会了奉献爱,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南师大教育科学院赵寄石教授曾指出:培养人要从情感教育入手。心理学家戈尔曼说过:“情感决定着我们潜能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成就。”爱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能使儿童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能促进儿童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为了使祖国的下一代健康的成长,我们将长抓不懈,对儿童进行爱的教育。

参考文献:

[3]周文.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干预实验[d].云南师范大学,2000.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五

摘要: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一直都更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注重给儿童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但对儿童的“爱”的培养和道德建设却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对儿童施以“爱”的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激发儿童积极主动的“爱”的潜能,培养友善的人际关系,为其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爱;心理;健康;幼儿;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可以说爱的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恰恰是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现如今,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一直都更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注重给儿童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但对儿童的“爱”的培养和道德建设却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对儿童施以“爱”的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激发儿童积极主动的“爱”的潜能,培养友善的人际关系,为其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以“爱”融入教学活动,激发儿童“爱”的意识。

1、在语言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情感。

《纲要》中指出:“引导儿童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儿童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文学作品如散文、绘本故事是通过情节和情感的描写,在感受人物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儿童“爱”的意识,从而成为情绪稳定、感觉敏锐、情感丰富、情操高尚的人。因此教师在传授初浅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该把“爱”的教育融入其中。如语言活动“礼物”,在设计此活动时制定的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是中悲痛、伤心、感激的不同情感;

(2)懂得帮助别人是见快乐的事情。通过欣赏故事及提问:小兔、小狗、小象三个小动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使儿童体验故事中喜、怒、哀、乐的四大情感,从而获得积极情感的积累。通过谈话、讨论: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帮助别人后你心里怎样?有效地把语言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自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同时使儿童获得帮助别人就会快乐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

2、在艺术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情感。

新《纲要》也指出儿童期要用各种艺术手段激发他们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美、创造美。儿童的艺术创作不仅体现了他们现有的知识,还将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融入其中。

3、在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情感。

例如,在开展《秋叶飘》这个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小朋友观察儿童园和周围环境在秋天的变化,再带领儿童散步、观察、拾落叶、捉小虫,树叶飘落的情境也与儿童跃动的心灵相契合,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追逐忽上忽下的落叶,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随风飘舞的、五彩缤纷的树叶就是一方天地、一个世界。儿童一起进入树叶世界,探究、发现、思考、想象、表现……这些都能激发起孩子们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以“爱”贯穿日常生活,培养儿童“爱”的能力。

感受和体验是儿童最直接获得行为品质的途径,儿童只有在各种活动以及与同伴的相互交流合作中才能获得最为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日常生活是情感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交流,各种良好的情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进行培养。

例如,芊芊已经连续几天没来幼儿园了,当小朋友们得知她病了时,都会问:“老师,芊芊一定很不舒服吧?”“芊芊一定会想我们的。”“我真想跟芊芊一起玩呀。”孩子们有许多问题,教师就抓住这个时机并建议:我们讨论一下怎么去关心芊芊?这一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给芊芊发视频,有的说去家里探望她,有的说买水果送给芊芊。孩子们你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想法,体现出了他们对小伙伴的热情,在这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关心他人,爱心意识进一步增强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结合偶发事件,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加强情感的随机教育,树立榜样,进行正面积极的情感教育。同时采用体验各种不同情感的方法,让儿童在受挫过程中,通过角色转换、多角度地加以体验,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3、以“爱”开展家园互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1、利用家庭资源对儿童进行情感培养。

家庭是儿童成长最熟悉的环境,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给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儿童爱的教育的学习材料———如父母相互尊重,能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不仅能给孩子一个温馨的生活氛围,得到来自家庭的关心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生活经验,产生乐观主动的积极情感,而且也为孩子提供处理消极情绪的榜样。

2、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情感培养。

“三八”国际妇女节时,为让儿童意识到母亲的伟大,激发儿童的对妈妈的爱,我们邀请了几位妈妈到幼儿园,给孩子讲讲是如何养育他们的。“五一”时,让儿童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重阳节时,带大班的孩子参观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是儿童萌发对长辈的关爱之情。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爱的情感,让孩子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在体验爱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一定学会了奉献爱,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南师大教育科学院赵寄石教授曾指出:培养人要从情感教育入手。心理学家戈尔曼说过:“情感决定着我们潜能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成就。”爱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能使儿童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能促进儿童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为了使祖国的下一代健康的成长,我们将长抓不懈,对儿童进行爱的教育。

参考文献:

[2]田立德。第一讲幼儿心理学概述[j].教育探索,1985.1。

[3]周文。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干预实验[d].云南师范大学,.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六

:在人们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同时,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职业特点、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因此,作为幼儿学校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她们的心理特点,创设条件不断改善她们的内心状态,找到维护她们的心理健康的对策。

在对幼儿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幼儿教师的素质是保证幼儿教育质量的前提,他们作为幼儿学校教育计划的具体执行者,担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任,对实现幼儿教育目标起着关键作用。川能不能培养出健康成长的孩子,除了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外,关键在于教师的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健康。如果担当此重任的教师心理不健康,又怎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呢?因此,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成功的幼儿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教师工作的职业特性。

1、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如同培植苗木,它关系到儿童终身的事业与幸福,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要搞好幼儿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尤其在当今,在提倡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高要求: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复合型的能力、良好的个性特征等。面对现代社会对教育目标、策略等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素质不高,就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感觉到自身发展的压力。

2、工作量大、工作烦琐。

幼儿教师面对保育和教育双重任务,需要处理的事情从照顾好幼儿生活起居,到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再到培养他们的个性,工作量大,琐碎繁杂。根据国家现行的规定,幼儿教师工作时间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但是由于幼儿学校为了满足孩子多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使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国家的规定,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使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二)学校的原因。

1、教师的发展需要不能满足。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能够进行自我发展。除了基本的能力素质外,还应具备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手段等。广大教师必须克服时间、经济以及精力等方面的困难,尽最大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近年来,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地引入到了幼儿学校,这必定要求教师能适应新的形式,能够跟上课改的步伐。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只有少数教师有进修的机会,大多数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

2、幼儿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满意度低。

幼儿教师的人际关系大致包括教师和幼儿、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同事、教师和领导之间几个不同的层面,这些人际关系构成了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每一个层面的关系都会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以及他们的心理状况。在所有这些关系中,教师与同事之间关系满意度低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有调查显示,有13.8%的幼儿教师不喜欢幼教工作是因为工作单位里人际关系不如意,而喜欢幼教工作的教师中有64.7%则因为喜欢单位里那种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社会的原因。

1、家长的期望过高。

现代幼儿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是家里的“独苗”、家长的宝贝,因此家长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a]家长们不再把幼儿学校当作是孩子的临时寄养所,而是赋予学校重任,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在幼儿学校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也对幼儿学校在教育环境、教师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高期望、高要求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较大的心理压力。

2、社会的支持度不够。

虽然社会上对教师有很高的赞誉,但有一些人对幼儿学校和幼儿教师却怀有错误的看法,他们觉得幼儿学校不同与其他阶段的学校,教师的地位不能很好的被肯定和尊重。社会和家长们的对教师的不肯定和尊重的行为,极大地伤害了教师,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幼儿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

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儿童的质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既需要社会、学校的努力,也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只有不断改善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才能有效提高幼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针对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种种原因,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采取以下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的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身体、业务、心理等方面。管理者对教师进行管理以保证教师的高素质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严格规定教师的招聘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保证教师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解决工作中的教育教学问题。!’〕二是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应付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新时期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三是学校管理者应定期请来幼儿教育专家,以专题的形式给幼儿学校的教师传达新的教育理念,保证幼儿教师能根据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针对社会上对幼儿教师存在偏见、不尊重的现象,学校的管理者应做好宣传和沟通的工作。一方面,向上级行政部门反映,通过法制与宣传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幼教的社会氛围;〔‘忍另一方面,管理者应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改善幼儿教师的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满足幼儿教师的合理需求,使其付出与回报基本持衡。

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纳人到学校管理的内容中来,对教师开展心理沟通和心理辅导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并通过举行心理讲座或座谈会等增加教师对心理知识的了解,使他们具有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和实施教师心理辅导计划,如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定期开设心理咨询等;还要尽量创造条件为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教师缓解压力。

(四)提供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

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提高他们对教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师工作环境:一是校领导应在科学民主管理上下功夫,在评价层面上进行改革,建立一种科学、合理、规范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走“人本化”、“人性化”管理的路子,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让他们与领导拥有同样的话语权。二是建立和谐的群体协作关系,妥善解决教师间的矛盾冲突,尽量多组织集体活动,使教师有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三是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也要善于发现问题,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使教师的情绪得到合理的调节,在工作中没有太多的不满情绪和积怨,教师的工作压力自然会减小,心理问题也会慢慢减少。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七

摘要:科学高效的幼儿教育以及教师和家长的有效引导,是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有利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心理教育中,家园合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开设家长指导讲座,邀请家长担任义工,定期开展亲子游戏,利用网络共享信息,组织各类联谊活动,家园共建,提高幼儿教育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育;心理健康;家园合作;

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要想更有效地提升幼儿教育效果,就必须实现家园合作,秉承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幼儿教师应该注重与幼儿家长建立互动关系,定期与家长分享教育经验,引导家长发挥教育能力,形成教育合力。

一、开设家长指导讲座,加深教育层次。

在实际幼儿教育工作中,很多幼儿家长对家园合作的理解不透彻,很少深入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难以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幼儿园可以开设幼儿家长的指导讲座,为家长讲授幼儿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的自我修养,促进家长掌握幼儿的特点,提升家庭育儿的水平。还要使家长们端正认识,引导幼儿家长用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去启迪幼儿的心灵,教导幼儿做人的道理,从而形成新的幼儿教育观,加深教育层次。如为幼儿园小班学生家长开设幼儿入园的心理疏导讲座,让幼儿轻松跨过焦虑期,克服入园恐惧心理;为幼儿园中班学生家长开设幼儿科学育儿讲座,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合理饮食和作息;为幼儿园大班学生家长开设幼小衔接讲座,逐步完成幼儿以游戏为主向以学习为主过渡,提高幼儿适应能力。

二、邀请家长担任义工,促进幼儿成长。

为了增强幼儿园、教师、家长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彼此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义务与权力,幼儿园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到幼儿园参与教学,担任义工,与幼儿建立起情感交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健康、茁壮的成长。比如我们大班赵嘉怡小朋友的妈妈是一位心理医生,我们邀请她到幼儿园为教师和幼儿们讲解“幼儿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利用视频和音频等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互动的氛围很活跃。通过这次活动扩大了幼儿教师的知识面,便于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再比如我们小班张欣欣小朋友的爸爸是一位交警,我们邀请他到幼儿园为小朋友们介绍交通规则,让幼儿学习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教幼儿学看交通标识,教育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让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小朋友感到一种新鲜感,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三、定期开展亲子游戏,增加展示机会。

幼儿园开展亲子游戏有利于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对事情的处理方法和人际交往的态度会影响幼儿的一生。还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增加幼儿展示才华的机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倡导多样化的亲子游戏,如“我给爸爸妈妈穿衣服”,一名家长在终点,幼儿在起点,哨声响起时,幼儿拿起衣服跑向终点,给其家长穿上衣服,拉上拉链后,家长背起孩子迅速跑向起点,先到者为胜。再如“快乐一家人”,幼儿和爸爸妈妈围在桌子前,共同去绘画自己温馨的家,要充分展示出自己家的特点,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和创意作品。这种亲子游戏,极大地促进了父母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幼儿的心理获得安全感,家庭氛围更加和谐,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锻炼。

四、利用网络共享信息,拓展交流平台。

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拘泥于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幼儿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幼儿教师可以到幼儿教育的专题网站下载教育资源,提高幼儿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为幼儿播放心理健康教育短片,重视对幼儿情感情绪进行有效疏导和培养;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档案,为全面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提供依据;开展主题教育,请家长将幼儿创编的故事、绘画作品和各种相片带到幼儿园展示,增强幼儿自信心。同时,家园合作也要充分利用网络共享信息,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和家里的状况,便于幼儿园和家长明确教育目标;逐步拓展交流平台,建立幼儿园班级qq群或微信群等,有效地利用视频通讯实现远距离的交流,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五、组织各类联谊活动,提升幼儿素养。

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实践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各类联谊活动,给幼儿带来愉悦的心情,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比如举办“有爱相伴,互助成长”———城乡幼儿联谊活动,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城市里的幼儿走进农村,为农村的小朋友送去礼物,以此培养幼儿们的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有效挖掘幼儿心中的爱,促进共同成长。再比如重阳节的时候,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到附近的敬老院去看望老爷爷和老奶奶,为他们送去关心和温暖。小朋友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朗诵诗歌,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小朋友们为老人们讲故事,给老人们捶捶腿,用实际行动为老人带来快乐。通过各种各样的联谊活动,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懂得了分享和关爱,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总而言之,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家园合作必将成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了解家长的心理需求,充分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合理安排亲子活动,及时听取家长反馈信息,提高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落实“家园”共育的理念,开设家长课堂,加深合作层次,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让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迈向新的里程。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园合作也必将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八

1.重视幼儿的情感需要。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有着得到爱、爱别人的需要。因此,作为教师要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及良好的心境,用自身愉快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去引导幼儿生活在幼儿园这个快乐的大家庭中,在一日生活中关爱和关注每个幼儿,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防止不经意的行动和言语给幼儿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2.尊重、爱护、理解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具有不同的认知、性格、学习风格和自我意识,如有的孩子活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有的孩子内向、沉稳,不善于与人交往等,作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保护孩子的个性发展,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生活中,教师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孩子讲悄悄话,在游戏或活动时要让他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这样,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3.鼓励支持孩子,培养自信心。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教师要善于发现并肯定幼儿学习及活动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再让他们通过努力,领略成功的喜悦。

4.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被家长让着、哄着,没有与人合作、分享的习惯。教师要利用多种机会,让幼儿学习各种礼貌用语,提高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帮助幼儿形成友好相处、相互合作、共同享有的良好集体氛围。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可通过开展分享活动“玩具大家玩”、合作完成各种主题的大幅绘画、投放一定数量材料让幼儿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等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并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5.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不仅是教育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还能激发幼儿的活动愿望,启迪幼儿的智慧、愉悦幼儿的身心。为此,我们要为幼儿创设安全、整洁、美观、温馨的环境,以烘托出一种促使幼儿积极向上的氛围,给幼儿以潜以默化的熏陶。特别是为幼儿创设一种自主开放的学习和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保征幼儿自主活动的空间,满足幼儿的心理愿望和需要。

由于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养成是受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而各种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而结合一日活动渗透心理教育是培养健康心理的主要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在制订各活动目标时,要仔细分析教材,领会其内涵,不光要有知识技能、习惯养成方面的目标,还要努力挖掘其心理培养目标,以充分体现一个活动指向多个目标的教育新观念。

2.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中,对幼儿产生潜以默化的影响。如:语言领域中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体验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爱情感;社会领域中对幼儿进行相关的同情心和抗挫折教育;艺术领域中引导幼儿感受体验乐曲的愉快情绪,以及各类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各种情感,让幼儿始终保持愉快,积极向上的情感,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意志力、不怕挫折和勇于竞争的精神等。

3.在生活管理中,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让幼儿学习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为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让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交往,如让大班孩子带领小班孩子一起活动等,扩大幼儿交往的范围,掌握更多的交往方法和生活技巧,克服胆怯心理,锻炼幼儿的勇敢精神,达到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人格健康成长。

总之,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有增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纳入各项活动目标,自觉地使各项活动成为有助于提高幼儿心理素质的载体。

儿童期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奠基时期,如果没有遭受挫折的经历和磨难,就不可能产生抗挫折的能力,也就不可能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良好素质。因此,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培养孩子具有在挫折面前积极向上的坚强意志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幼儿期的必修课。

1.要让幼儿增强自信心和勇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让幼儿面对独立学习,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给幼儿实践的机会,通过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掌握生活的技能,减少幼儿的依赖性,增强他们“我能行”的自信和勇气。

2.要让幼儿正确地面对失败。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也是一种挑战,我们应当教育幼儿有勇气面对不完善的结果,知道失败仅仅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学习到最终成功的过程,从中学习经验和教训,而不因遇到困难、失败就气馁、退缩、放弃。

3.要让幼儿面对和纠正错误。要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关键是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在改正错误的同时,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使幼儿的自信心逐渐成长起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人不仅要有良好智能素质,更要有一种健康的心理,让我们从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材尽自己的努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九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它年龄阶段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因为: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还比较轻微,教师若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现代人每天所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而十分需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对处于关键期的幼儿来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进行心理自我保护非常重要。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和合作性。作为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作用发挥得好,可以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1]。具体的说:教师的作用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1教师要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事事要操心:弹唱跳画样样要教,还怕孩子一不小心发生意外,心理压力是相当的大。例如:每天班上有许多孩子都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而这些“小报告”的事情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时间一长难免会让老师产生烦躁、厌倦得情绪。这时教师就应该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孩子中间来。应该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与孩子交流,分析原因,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对于幼儿园的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心理卫生保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1.2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影响儿童人格。带班的老师有时会在休息时间闲谈,不经意会谈到班上的孩子,有的孩子怎么聪明、可爱,怎么讨人喜欢;而有的孩子反应迟钝,不爱说话,都会说出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们听了以后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从此,他们也许会变得更加缺少自信,更加内向,不爱交谈。有的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听不懂等等。

还有的教师甚至还会对幼儿采取斥责、惩罚、讥讽、漠视的态度,去处理在孩子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与问题。幼儿对教师采取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绝对有害的,有的幼儿就是由于遭到教师的训斥、惩罚、讥讽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给幼儿园和家长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障碍。

1.3教师要注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做到:

1.3.1无条件地关爱孩子。只有爱孩子,才能对孩子保持亲切的态度,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地心理。如:每天早上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以及每天下课亲切地与每一个幼儿说再见,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一种充分地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

1.3.2充分的接纳和尊重幼儿。首先尊重幼儿是幼儿精神健康成长的前提。我曾经就碰到这样一件事情,一次去朋友家玩,刚进门,朋友就热烈地招待我,这时我发现朋友家的一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图书,我的朋友示意“问阿姨好!”可孩子没有反映,仍盯着手中的图书,朋友将音量提高“乐乐,问阿姨好!”孩子抬了一下头,心不在焉地问了一句“阿姨好!”可朋友却感到不满意:“乐乐,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下次你再不懂礼貌,我以后就再也不买书给你看!”孩子开始不能集中注意地看书,先前专注的神情换作沮丧。显而易见,再这个例子中,朋友是在要求孩子懂礼貌,无可厚非,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从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守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当兴趣不在于成人所期望的行为是,他们是很难达到成人要求的。如果像那位朋友一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其结果不但会给他们的情感造成伤害,而且会干扰了幼儿精神生命的正常发展。这就是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要给幼儿一定程度的时间上的自由,允许他们将自己的意愿、自己的行为、理由表达出来。对于幼儿无法说清楚的事情,要细心观察,分析产生行为的原因,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而后再进行引导、教育。

1.4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对幼儿进行的情感教育,会让幼儿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突如其来时,保护健康的情绪,而发展幼儿的人际关系看似简单,实之不然,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友好的相处,可以为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反之,则会使幼儿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种种障碍,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在幼儿面前,教师与教师之间不要做过多的交谈而将幼儿放在一边,置幼儿于不顾,而应将主要注意力和全部热情放在幼儿身上。

2.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 2.1父母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对孩子有好处。如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生活,烧火煮饭、拾柴挑水、喂鸡喂猪等,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为了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从饮食开始。平时有意在食物中加入酸甜苦辣,做些不合孩子口味的食物,如果孩子因挑食不吃,不妨让他饿一餐,等他饿了自己来找吃,从而帮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更好的去适应生活。同时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不光有甜,还有辛酸。只有人去适应生活,否则就会被生活所淘汰,这与不合口味不吃会被饿死是一样的道理。孩子年幼无知,生活经验少,为了孩子少走弯路,并防患于未然,有些日常生活技能应教会孩子。

2.2父母要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呵护过多,禁区也多,致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大,独立性差,稍遇一点挫折就束手无策。在教育中,父母要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孩子的手、口、眼、耳,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放手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锻炼独立性。刚开始,孩子凡事都想”自己来“,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件事都常常做不好,如地越扫越脏,拿碗会摔破等,但父母要有耐心,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不能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而”一手包办“,应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我自己来“成为孩子的座右铭,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意志力。

2.3父母要信任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自强进取,勇敢的面对未来。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孩子年龄小,刚开始做事往往不如意,有时简直是添乱,越做越忙。父母切不可嘲讽孩子,”去去去,一边去。“”做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父母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会使孩子认为自己很无能,以后就没有自信,遇事就束手束脚。所以,平时父母要常对孩子说”你真行!“,”了不起!“等。在生活、娱乐过程中,孩子往往有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见解,与成人不同,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孩子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浇灭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毕竟年龄小,能力有限,当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感到沮丧时,父母要积极、热情地去扶一把,与孩子一道解决问题,并告诉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

许多有名的科学家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成功的,给孩子鼓足勇气,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勇敢的向成功迈步[2]。相信孩子,让孩子坚信自己”我会“,”我行“。孩子就是这样,你越相信他,他的积极性就越高,自信心就越强。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事物,勇敢地面对挑战。

2.4父母要注重和孩子心理沟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活泼开朗的性格,总是给人以爽快的感觉。他们一遇到问题,就会自己想出种种办法来试试,即使失败也不沮丧,又会立刻思索,寻求别的方法。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但作父母的,即使再累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一下,进行心理沟通,消除代沟,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有什么事会向父母倾诉,从而消除压抑,保持心情愉快。家庭要保持和睦的气氛,每个人说话应和颜悦色,对孩子要和蔼可亲,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心情舒畅。

从小不要当孩子的面,拿他与别人比较,”比某某矮了一点“,”比某某说话慢“等等,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如人“,平时父母与孩子进行竞赛游戏,总喜欢让孩子赢,这样不好,应让孩子明白”山外有山“,”胜败乃兵家常事“,尽了力,”贵在参与“等道理。教育孩子凡事要尽心尽力,但要乐观地看待结果。”笑对人生“,”天塌下来当被盖“,这种良好的个性,是我们努力培养的方向。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需要幼儿园、教师、家庭三方面通力协作,更需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幼儿每天的生活当中,持之以恒,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才有希望看到祖国的未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献文。

[3]杨凤池.让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深圳新胡同出版社..137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十

:健康的心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师教书育人任务的基本条件。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自身就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应更新教育思想,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全面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适应工作需要。

: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人们逐步认识到了优化心理环境的重要性。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因而教师在优化教育心理环境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教师有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否有效地优化教育教学的心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健康的心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师教书育人任务的基本条件。“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自身就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性格影响性格,以情感陶冶情感”。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当前正值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之新时期。这种影响尤为突出。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师,会用自己的行为、语言、情绪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间,同学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会用饱满的情绪,热情的话语来鼓励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愉快地接受教育,积极地探究问题。

我们常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曾经有人指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中的一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穷的”,“言教不如身教”。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有什么样的人格,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只有人格才能塑造人格,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学生具有“向师性”,什么都会向教师学习,教师的一举一动自然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教师如果具有双重人格,不仅本身会成为道德上的伪君子,而且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会对道德规范产生怀疑,对教师的品行产生怀疑,使教师的教育不但无效甚至产生负效应。有时教师的“一个镜头”就会胜过一周的教育,因此,教师的人格会影响学生的人格。

我们会看到,当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做到亲切地说服教育、耐心地辅导讲解、仔细地批改作业、以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十分高涨,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他们能够从教师的一招一式中、从作业批改到辅导学生时的一丝不苟中,体会到老师所付出的心血,以及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他们的学习潜力将随着教师的引导而发挥出来,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反之,当教师情绪不稳定,教学修养不高,或其它原因反映出随便、不仔细、不规范时,就会造成学生松松散散,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而且这种不良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纠正的,这种不良的心理态势,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教师每天每时都在接触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危害不会低于身患传染病的教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危害”。这就是说,教师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有调查表明:学生的不良情绪有80%来自身边的长者,这其中也包括教师的。有些教师有时不知不觉地把不良情绪带进了课堂,把学生当成“出气筒”,无缘无故地对学生发火,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有的教师有意无意地贬低学生,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由此产生了自卑感,失去自信,造成厌学、弃学的后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尊严是人类心灵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有些教师的偏心,也极大地伤害了学生,致使后进生自暴自弃或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于”,大多数中学生很少得到教师的赞许和肯定,这就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师生关系疏远。而受到教师偏爱的好学生中也有不少人对教师的不公平做法表示不满。

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首先应更新教育思想,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全面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适应工作需要,使自己的心理素质与新课标的要求一致。

1、改变思维定势。

传统的教育模式多年来已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学生的文化成绩好,考上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的人数多,教育教学工作就做得好,否则就不行。

要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需要,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的思维定势。这除了要改变各级行政部门的评价体系以及升学模式以外,作为教师首先应从心理上适应新的要求,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围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而开展。只有彻底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教师才能自觉地教育学生合理的安排丰富的课余生活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工作。通过这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有这样的心理压力:减负了学生只贪玩不好管理、学生减负教师加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教师受得了吗等等。其实,我们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大量的“高分低能”现象,就能悟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培养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重要性,就能使自己的心理逐渐放松。有了心理准备,减轻了心理压力,即使是教师的负担加重了,当教师的也能乐意去接受,工作起来也就会有轻松感。

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活动是有个别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品质上。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情感、意识、兴趣、情绪、能力、性格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因为教师对“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解与接受取决于思维是否具有敏捷性和深刻性,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又要求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广阔性。另外在学生减负与素质教育中,也存在心理适应与思维品质培养等心理素质的问题。所以,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品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对自己的心理品质有所认识,及时地丰富自己的思维品质,使自己的思维既具有广阔性,又具有深刻性;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灵活性;既具有逻辑性,又具有敏捷性,适应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及时、敏捷、灵活地确定新的工作方案,变换工作方法,并当机立断地实施到新的工作中去。

顽强的意志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每个教师应把自己磨练成一个不畏艰苦,意志坚强的人,以此来感化自己的学生。

教师还要心胸博大、兴趣广泛,认真探究学生心理的兴趣,用自己广泛的兴趣去调动全体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保持舒畅乐观的心情,使自己的情感对学生的健康、智力、思想品德发挥积极作用。也就是发挥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特征形成和发展的特殊功能。

3、合理调控情绪。

教师情绪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育信息接受和反应的水平,并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效率。因此,教师应掌握心理科学知识,加强思想修养,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挫折而垂头丧气,也不因胜利而沾沾自喜。

当然,教师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不是神仙,其情绪自然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我们必须合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使其不至于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不利和影响。曾报导有一位有经验的女教师,在其母亲去世的第二天来到教室,但自己的心情十分悲痛,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她首先说“对不起,我母亲昨天去世了,心情不好,请同学们原谅。”于是她得到了同学们的谅解,意外的是这一天课堂纪律特别好,教学效果也特别好。事实说明,这位女教师的处理是恰当的。

教师只有做好心理调整和完善工作,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才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变革中站稳脚跟,才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总之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不仅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还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1]李林会。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探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5(2)。

[2]白桂香。教师实用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5.

[3]李红军。教师心理健康不容忽视[j]。世界教育信息,2004(7)。

[4]王丽君。变革社会中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7)。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十一

其中在对湖北、河南两省的在职幼儿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评定中,发现有20.8%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欠佳,在人际交往和情绪状态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在江西省的11个地市中进行的心理健康症状的自评中,就发现了有轻度症状反应的人占了总人数的24.2%,中度症状的人数占了11.2%,症状反应偏重的人数占3.6%,反应症状严重的人数占1.8%。以上数据,应当引起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

很多人都认为幼儿教师不是应该活泼、开朗、充满童心的吗?怎么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这两方面来寻找原因。

1、来自社会的压力。

尊师重教在我国已被提倡多年,教师在社会已有一定的地位,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定位却难以令人接受,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普遍认识就是每天哄哄孩子,和孩子玩玩游戏,让孩子好好吃饭,帮助孩子穿好衣服,不要让孩子出事就好了。很多人提起幼儿教师,就会觉得这是个既简单又轻松的职业,不怎么重要;而有子女正在接受幼儿教育的家长,又会对教师提出很多过高的要求,既希望教师像高级保姆一样,又希望教师像个教育专家。他们都没能真正了解幼儿教师的作用,忽视了现代幼儿教师的独特性、重要性、多样性。

2、工作的负荷重。

幼儿教师工作是非常辛苦的。首先:

1、班级人数多,《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小班每班人数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但据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幼儿班级有超标现象,现在在幼儿园里,中班普遍有30多个幼儿,大班则40多人,有的地方幼儿园人数则还要多,这样班级人数过多,必然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2、案头工作多,幼儿园除了要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要开展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外,还有一大堆的任务:课件制作、技能比赛、教育笔记、幼儿成长档案、家园联系册、写各种反思、写论文等等,案头工作挤占了教师许多休息时间,这是导致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的直接原因。3、教育对象是3到6岁的幼儿,此时幼儿年纪较小,不少地方不能自理,又对于很多事情、问题似懂非懂,好奇心重。这么一来,教师所承受的负担就非常重了,小到吃饭、睡觉、上厕所……,大到户外活动、出门游玩等处处都充满不安全的因素,教师一旦没注意就可能出现问题,这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3、特殊的环境,特别的人际交往。

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其主要组成的人员是女性教师。女性工作往往很细心,对待小孩子会有一种天生的耐心和责任感,但是女性往往喜欢攀比,争强好胜之心比较强,而在竞争过程中,女性表现往往又是含蓄的,不善于表达,因此大家相互间往往容易产生猜疑、嫉妒的心理,这无形中又加重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

4、不完善的教师评价。

每个学期都会有评优、评先进、考评的事情,幼儿教师往往都是独门独户的工作,最了解她们的恐怕只有幼儿了,然而参与评选的却是在工作方面相互了解不多的同事,同事评选的时候往往凭的是人情、关系,因此很多时候是不公平的,一些踏踏实实工作的教师并不一定能得到应有的荣誉。尤其是年终的末尾评选制,就算大家工作都不错,还是要有一个末尾进行流动,实在是一个不公平的对待,忽视了大家的辛勤劳动。

5、劳动报酬低。

幼儿教师的工资普遍不高,而教师们常常感到自己极度付出却收获甚微,同时又要支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这使得教师心理感到不满。

1、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压力。

测查中表明,“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是普遍存在于该省幼儿教师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同时,教师抗教育焦虑的能力普遍较差,遇事容易紧张、神经过敏,产生恐惧心理。在行为上,表现出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墨守成规和苛求自己等特点。

幼儿教师的社会角色比较多,一方面是教师,一方面又是一个妻子、母亲、女儿,两者之间的冲突较难处理,极易产生过多的忧虑和自责,这一切使得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剧增。

2、身体压力。

由于工作的压力太大,许多幼儿教师身体状况不良,声带疾病在幼儿教师中非常普遍,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教师的声带得不到休息,声带的负担越来越重,很多才30岁的教师,有的甚至30不到嗓子就变得嘶哑了。与此同时,不少幼儿教师还有听力障碍,因为幼儿园里孩子的喧哗声极大,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发生听力障碍是在所难免的。这些身体上的疾病给幼儿教师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1、外部环境:

首先全社会都要为幼儿教师营造重视幼儿教师工作、支持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氛围。全社会通过宣传、制定政策等措施,让所有人来了解、接触幼儿教育工作,知道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复杂性,为幼儿教师创造一个理解、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减轻他们过重的心理负荷。根据调查,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第一位因素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因此,全社会都要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尊重幼儿教师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苦衷,提高待遇和福利,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惑。

其次,幼儿园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教师确定自己的目标,提供教师学习深造的机会,建设民主、平等的幼儿园精神环境。作为领导,要善于看到每位教师的亮点,善于和每位教师沟通,鼓励每位教师进行创新,给每位教师适当的奖励,充分发挥教师的潜力,并妥善解决教师间的矛盾。

不管是政府还是幼儿园,都应该努力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为教师举办各种关于心理的讲座,让幼儿教师有倾诉、发泄的场所,并能得到适时的指导,帮助教师健全心理。

同时,健全考核制度。幼儿园应抽出一段时间,让教师互相观察、了解其他教师的工作情况。并发放家长问卷,让家长无记名的为老师打分。在考评时,让每个人参加(在编老师、自聘老师、保育员阿姨),而每个人的配班老师和同班的保育员打的分数在总分中占较高的比例。在全园合格的基础上,取消末尾流动制,对于最后两名教师,要对其问题进行分析,让教师更好的提高自己工作能力。

2、教师的心理保健:

一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调查发现,热爱幼教工作的教师百分之百的都认为自己能胜任幼儿工作的,而对幼教工作缺乏热情的教师中有33%的人觉得工作有点力不从心,有11.5%的人觉得工作很吃力。幼儿教师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正确、理性的认识,知道幼儿教育这个事业是重要、长远的,不要局限于目前的环境,教师应该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去面对这份工作。

二要改变工作方法。因为幼儿教师时时面临教育对象、内容和情境的差异和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把幼教工作当作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来做,也只有把幼教工作当作创造性的工作来做,这项工作才会有吸引力,才会充满乐趣;相反,把日复一日的幼教工作当作单调不变的、机械的重复,一个教案十几年、几十年不变,这当然会使工作变得乏味而无生气。

三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努力为自己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一些调查表明,有13.8%的幼儿教师不喜欢幼儿教工作是因为工作单位里人际关系不如意,而喜欢幼教工作的教师中则有64.7%不愿意离开幼教工作岗位是因为舍不得单位的那种融洽的人缘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做好工作,热爱工作,以及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的,而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创还得靠自己去开创,比如多和同事、领导沟通交流,多帮助别人,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多些宽容,多些接纳等等。

四要学会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心中有积郁,要学会宣泄,及时适度的宣泄会使得我们的日子变得轻松些。跑步游泳、写作阅读、唱歌跳舞、逛街购物……当你不舒服的时候,这些都是很好的宣泄方法。极度悲伤时,不妨大哭一场,这更是有益身心。

总而言之,让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与忧愁,把不好的心情转换为快乐,这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十二

社会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一些高职生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高职教育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纳入教育系统中,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地排解。本文从现今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期为今后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提供一定的依据。

高职生属于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他们与其他的大学生具有相似的心理特点。首先,自我意识得到一定的增强,但还未发展成熟;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已经基本形成,但还不够稳定,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再次,思维方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具体评判一件事物的时候,容易带上主观性;四是情感得到一定的丰富,但情绪受到外界的影响大,易发生波动;最后,高职生的意志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稳定性不够等等。由于高职教育的生源较为多样,学生成绩大多不佳,且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高职生的`心理状态和普通大学生相比,也有一定的特点。在高职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需要根据其具体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1.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高职生处于后青年时期,各方面开始趋向成熟。但是从心理健康层面来说,很多高职生心理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其工作以及生活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一些高职生的成绩不好,被当作“问题生”,打架、斗殴等情况时有发生,处理问题较为冲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不仅会使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学生出现一定的人格障碍,做出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事情来。

因此,教师在发现高职生的心理问题时,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帮助高职生疏解心理问题。

2.适应能力以及抗打击能力较差。

就目前来看,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导致一些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正是由于这种成绩的挫败感以及社会上的理解偏差,导致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之后,对学校学习缺乏主动性以及认可度。很多学生长期处在失败感之中,对正常的学习、人际交往都缺乏热情。一般来说,这些学生都程度不一地存在敌对、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3.就业压力导致出现心理压力。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被大力推进,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得到迅速增加。另外,在这一时期,国企在进行积极改革,社会上产业结构在进行积极调整,社会上的劳动力数量得到显著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高职生面对的就业压力更大了,很多人毕业就面临着失业。这样的就业形式,导致很多的高职生心理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对学生正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产生了影响。

1.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规范化、体制化。高职院校要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明确地掌握,就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系统化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化,根据一定的课程计划开展各项心理教育活动。学校根据心理健康活动的主要目标进行教材的编写,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操作性显著增强。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对自身心理状况的掌握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参与心理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显著增强,能正确认识自我。

2.开展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学校在高职学生中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的主要特点是调适性以及发展性,且心理教育活动遵循的是一种教育方式,而不是一种医学方式、治疗方式。在进行心理咨询的同时,老师需要具有发展的眼光,对求助者的各种心理问题都可以提供好的建议与意见,引导其正确处理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教育活动,其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使自身的内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学校在高职生中开展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从现今的情况来看,学校应该将高职院校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以前的对各项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转化到各项心理疾病的预防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上。在心理健康教育完成之后,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健康档案,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现今高职生中所普遍共有的心理问题,对得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以提高高职生整体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现今环境的变化较大,高职生处于一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年龄阶段,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心理问题,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林琳,柯晓扬,袁忠霞.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

作者:张先锋高春鸿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十三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它年龄阶段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因为: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还比较轻微,教师若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现代人每天所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而十分需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对处于关键期的幼儿来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进行心理自我保护非常重要。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和合作性。作为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作用发挥得好,可以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1]。具体的说:教师的作用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1教师要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事事要操心:弹唱跳画样样要教,还怕孩子一不小心发生意外,心理压力是相当的大。例如:每天班上有许多孩子都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而这些“小报告”的事情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时间一长难免会让老师产生烦躁、厌倦得情绪。这时教师就应该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孩子中间来。应该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与孩子交流,分析原因,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对于幼儿园的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心理卫生保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1.2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影响儿童人格。带班的老师有时会在休息时间闲谈,不经意会谈到班上的孩子,有的孩子怎么聪明、可爱,怎么讨人喜欢;而有的孩子反应迟钝,不爱说话,都会说出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们听了以后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从此,他们也许会变得更加缺少自信,更加内向,不爱交谈。有的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听不懂等等。

还有的教师甚至还会对幼儿采取斥责、惩罚、讥讽、漠视的态度,去处理在孩子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与问题。幼儿对教师采取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绝对有害的,有的幼儿就是由于遭到教师的训斥、惩罚、讥讽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给幼儿园和家长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障碍。

1.3教师要注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做到:

1.3.1无条件地关爱孩子。只有爱孩子,才能对孩子保持亲切的态度,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地心理。如:每天早上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以及每天下课亲切地与每一个幼儿说再见,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一种充分地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

1.3.2充分的接纳和尊重幼儿。首先尊重幼儿是幼儿精神健康成长的前提。我曾经就碰到这样一件事情,一次去朋友家玩,刚进门,朋友就热烈地招待我,这时我发现朋友家的一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图书,我的朋友示意“问阿姨好!”可孩子没有反映,仍盯着手中的图书,朋友将音量提高“乐乐,问阿姨好!”孩子抬了一下头,心不在焉地问了一句“阿姨好!”可朋友却感到不满意:“乐乐,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下次你再不懂礼貌,我以后就再也不买书给你看!”孩子开始不能集中注意地看书,先前专注的神情换作沮丧。显而易见,再这个例子中,朋友是在要求孩子懂礼貌,无可厚非,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从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守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当兴趣不在于成人所期望的行为是,他们是很难达到成人要求的。如果像那位朋友一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其结果不但会给他们的情感造成伤害,而且会干扰了幼儿精神生命的正常发展。这就是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要给幼儿一定程度的时间上的自由,允许他们将自己的意愿、自己的行为、理由表达出来。对于幼儿无法说清楚的事情,要细心观察,分析产生行为的原因,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而后再进行引导、教育。

1.4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对幼儿进行的情感教育,会让幼儿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突如其来时,保护健康的情绪,而发展幼儿的人际关系看似简单,实之不然,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友好的相处,可以为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反之,则会使幼儿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种种障碍,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在幼儿面前,教师与教师之间不要做过多的交谈而将幼儿放在一边,置幼儿于不顾,而应将主要注意力和全部热情放在幼儿身上。

2.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2.1父母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对孩子有好处。如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生活,烧火煮饭、拾柴挑水、喂鸡喂猪等,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为了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从饮食开始。平时有意在食物中加入酸甜苦辣,做些不合孩子口味的食物,如果孩子因挑食不吃,不妨让他饿一餐,等他饿了自己来找吃,从而帮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更好的去适应生活。同时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不光有甜,还有辛酸。只有人去适应生活,否则就会被生活所淘汰,这与不合口味不吃会被饿死是一样的道理。孩子年幼无知,生活经验少,为了孩子少走弯路,并防患于未然,有些日常生活技能应教会孩子。

2.2父母要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呵护过多,禁区也多,致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大,独立性差,稍遇一点挫折就束手无策。在教育中,父母要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孩子的手、口、眼、耳,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放手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锻炼独立性。刚开始,孩子凡事都想”自己来“,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件事都常常做不好,如地越扫越脏,拿碗会摔破等,但父母要有耐心,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不能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而”一手包办“,应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我自己来“成为孩子的座右铭,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意志力。

2.3父母要信任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自强进取,勇敢的面对未来。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孩子年龄小,刚开始做事往往不如意,有时简直是添乱,越做越忙。父母切不可嘲讽孩子,”去去去,一边去。“”做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父母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会使孩子认为自己很无能,以后就没有自信,遇事就束手束脚。所以,平时父母要常对孩子说”你真行!“,”了不起!“等。在生活、娱乐过程中,孩子往往有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见解,与成人不同,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孩子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浇灭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毕竟年龄小,能力有限,当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感到沮丧时,父母要积极、热情地去扶一把,与孩子一道解决问题,并告诉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

许多有名的科学家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成功的,给孩子鼓足勇气,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勇敢的向成功迈步[2]。相信孩子,让孩子坚信自己”我会“,”我行“。孩子就是这样,你越相信他,他的积极性就越高,自信心就越强。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事物,勇敢地面对挑战。

2.4父母要注重和孩子心理沟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活泼开朗的性格,总是给人以爽快的感觉。他们一遇到问题,就会自己想出种种办法来试试,即使失败也不沮丧,又会立刻思索,寻求别的方法。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但作父母的,即使再累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一下,进行心理沟通,消除代沟,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有什么事会向父母倾诉,从而消除压抑,保持心情愉快。家庭要保持和睦的气氛,每个人说话应和颜悦色,对孩子要和蔼可亲,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心情舒畅。

从小不要当孩子的面,拿他与别人比较,”比某某矮了一点“,”比某某说话慢“等等,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如人“,平时父母与孩子进行竞赛游戏,总喜欢让孩子赢,这样不好,应让孩子明白”山外有山“,”胜败乃兵家常事“,尽了力,”贵在参与“等道理。教育孩子凡事要尽心尽力,但要乐观地看待结果。”笑对人生“,”天塌下来当被盖“,这种良好的个性,是我们努力培养的方向。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需要幼儿园、教师、家庭三方面通力协作,更需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幼儿每天的生活当中,持之以恒,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才有希望看到祖国的未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献文。

[2]冯丽静。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广东幼儿教育出版社。25页。

[3]杨凤池。让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深圳新胡同出版社。137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十四

摘要:近年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当前由于独生子女的急剧增多,不少家长片面地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幼儿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自私、独立性差、缺乏耐挫力、自我保护意识差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现状,阐述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健康教育的价值决定了其完全可以渗透于其他领域的教学中。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使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幼儿园教师、家长以及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幼儿园各领域教育中抓住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为幼儿创设思考、操作和交流等机会,培养幼儿独立进取的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一些幼儿缺乏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主观动手能力,究其原因就是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却被人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育理念的缺失。

幼儿教育的主体是多方面的,侧重于对幼儿园硬件环境的建设,一味追求豪华来提升幼儿园的吸引力,忽略了幼儿健康发展真正需要的软环境建设。

1.2教育手段缺乏专业性。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由非专业人士兼任。知识、经验不足和角色的混乱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无法提高。

1.3重智商轻情商。

目前,在幼儿园讲小学课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幼儿的智力发展的培养,忽略了对幼儿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为了迎合众多家长的喜好,幼儿园都开办了一些美术、乐器等特色班,最后导致:孩子们的热情却在没有假期、没有充分休息的幼儿时代被消耗殆尽。家长和老师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承受能力,使孩子们过早地进入不必要的“竞争”状态,导致其丧失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2.1更新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幼儿园除了要加大硬件环境建设外,还要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冲突时学会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同时要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大。良好的同学关系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并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反,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会使幼儿在今后社会生活中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另外,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和创作环境。教师应鼓励幼儿无拘无束地进行个性表现及艺术创作,并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富有勇气和热情。因此,幼儿教育要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激发其成功欲望,又让幼儿从世俗中超脱出来接受审美教育。

2.2构建多元化教学手段。

2.2.1社会性的培养,逐渐改善幼儿的心理状况:幼儿的社会性行为问题、性格和情绪问题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障碍,要维护与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必须从幼儿的社会性抓起。一是进行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冲突时学会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二是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大。良好的同学关系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并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反,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会使幼儿在今后社会生活中产生各种行为问题;三是开展移情训练:移情亦称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及他人思想及活动的一种能力。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能极大地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水平。长期以来,德育忽视了幼儿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幼儿德育工作应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幼儿的各种亲社会行为;四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家庭的要求保持一致,共同纠正不良行为。幼儿教师即要理解幼儿、尊重幼儿,不管幼儿智力发育程度如何,都要平等对待,任何斥责、惩罚、讽刺都会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2.2.2注重个体差异: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化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实施个别教育。一是开展个别辅导,每一个儿童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需要通过案例讨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二是开展儿童的心理治疗。生活中往往存在幼儿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孩子要实行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

2.2.3游戏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能发挥增效作用。幼儿教师要十分注意在在一些象征性游戏中尽可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过度的教育”、粗暴的干预都会使幼儿的安全需要和成就感的需要受到阻碍。游戏是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和合群情感的发展,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让儿童提高合作的能力。

2.2.4开展自我评价:幼儿期帮助幼儿调整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克服过低或过高认识和评价自我的倾向,有助于增强自我接受的意识。这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关注幼儿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发现幼儿点滴的进步,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

2.3幼儿智力和培育幼儿的品质教育相结合:幼儿时期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倘使培养得不好,就会背离人的和谐发展的轨道。幼儿教育强调寻求幼儿的品行的培养和意志的树立,通常心理健康的孩子不易被挫折和困难压倒,因此,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能让每一个幼儿形成以自信、欢乐、奋发为基调的心理素质。在孩子经历挫折的同时,教师、父母应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帮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使孩子在经历挫折时能造就自己坚强的性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对于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潘海燕,杨再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十五

[提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教育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我们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处于关键期的幼儿来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进行心理的自我保护更是十分重要。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和合作性。作为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作用发挥的好,可以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教师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教师忽视的幼儿则经常自暴自弃,形成一种自卑感反社会的心理。比如,平时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太少所致。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教师对他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无论孩子美或丑,也无论聪明或愚钝,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用我们的爱给幼儿带来自信、安全感、信任感,让我们怀着一颗爱心走近幼儿,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爱的策略,多给幼儿一些关怀与微笑,分享他们心中的快乐,分担排解他们心中的忧虑与不安。同时教师对幼儿的爱需要贯穿于各类活动的始终,切忌忽冷忽热、喜怒无常,让我们以自己的爱和真诚鼓励幼儿学习爱和真诚,用爱心呵护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良好的心理,也可使幼儿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心理观念得以纠正。幼儿心理呈现出的各种不良预兆,教师要及时纠正,积极防治。如“问题家庭”的孩子,心灵上都受到过创伤,若缺少正确的引导,往往容易形成自卑、不合群、胆怯、多疑等消极心理特征。因此,对这一类幼儿要多施爱,从而有效地防治此类幼儿的心理扭曲。又如,身体发育畸形和有生理缺陷的幼儿。此类幼儿往往自卑、敏感、多疑,若我们不注意、不关心他们,就很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偏离正常轨迹而变得仇视社会,淡漠人生。因此,对这一类幼儿千万不能取笑、不能嘲讽。同时,对这类小孩子比较好的办法是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特长,如乐器、画画、书法等等,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成绩,这样他们因有了某方面的兴趣或特长而会逐渐产生优越感,性格也会在活动中因得到锻炼而日益坚强、日渐开朗,从而形成一种积极正常的心态。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

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目前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投资,而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的家长甚至教孩子“别人打你一下,你就还他两下。”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在幼儿园表现很好的孩子,到了家里却对父母、长辈发脾气,蛮不讲理。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看书、学习、与幼儿老师沟通、听关于幼儿教育的讲座等,让自己了解幼儿的心理常识,掌握幼儿健康心理教育的方法、途径,以便采取有利的措施,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的工作,真正达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参考文献:

3.杨凤池.让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m).深圳新胡同出版社..137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十六

大学生是一个特俗的群体,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和家长期望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年的中期,心理素质发展较快,处于成熟与未完全成熟之间,这期间,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1.许多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中国青年报》于2004年7月4日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中14%存在抑郁症,17%存在焦虑症,12%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高校的一种常见问题。2002年2月23日,作为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洒黑熊致使严重烧伤;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的大学生马加爵,将四位同学杀害;2010年3月30日,大学生曾世杰因被人嫌弃样貌丑,致心理失衡后产生杀人泄愤恶念,在校园内持刀杀死一名女生、刺伤两名男生;2014年11月20日,天津城建大学二年级学生翟清松先在寝室内持刀将同宿舍同学何某杀死,随后将相邻宿舍的同学杜某捅伤,最后把自己反锁在寝室内,开始自残。……这些大学生因心理健康所导致的严重事件,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多样性。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主要有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精神抑郁症、疑病症和感情危机等不良心理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或学习环境不适应所引起的焦虑;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失衡;人际关系难沟通导致的苦闷;恋爱与性关系危及情感问题的困扰;就业竞争产生的心理紧张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1990年,我国就已经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截止到2001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有30%—40%已经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同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讲座等,其中有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和规模。但是,仍有很多高校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高校设有机构,但是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都比较缺乏,无法正常开展工作。2.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缺乏专业师资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多半心理健康工作的教师都是兼职,有辅导员、学生处干事、学科教师等,他们即便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还是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他们会从思想教育上来帮助学生,这样不仅不会从心理上对学生们进行辅导,反而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和厌恶,导致学生们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严重。3.忽视社会和家庭的配合。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出了学校的教育外,还应该考虑到其他社会因素。其中,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支持,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开展。高校应该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家庭中去,与学生的家长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舒缓。

1.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我们要建立多格局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学校和社区相结合、教育与指导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网上和网下相结合、咨询和自助相结合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纳入到工作计划中,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设立组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2.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于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中的关键。无论从学历上还是专业上,都应该有高要求,建立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标准、专业水平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进行专业的培训,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鉴定、分析,并对其进行心理的矫正。3.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家庭原因长期积累下来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也应该讲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家庭中去,对学生的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也十分重要。有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环境积累下来的,比如溺爱过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教育过程中家长注重成绩,造成学生压力大等问题。所以,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更快的摆脱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影响着人才的质量,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才前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为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高校要不断的加强大学生的承受能力、适应能力、控制能力等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战胜自己的困难和挫折,正确认识自己,超越自己。这就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用心灵去塑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2]田爱民,赵永吉,王仲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对策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7,2:90-92.[3]温家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探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2):16.

[5]贾巍.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牟艳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十七

摘要:个体早期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农村留守幼儿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其心理健康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本文对我国有关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发现:从现状来看,已有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6岁以上的留守儿童,对3-6岁留守幼儿关注较少,从影响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来看,大多单方面强调了家庭和幼儿园的影响,忽视了家园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留守幼儿是留守儿童中的低龄群体,其心理发展状况在个体的一生中起着重要奠基作用,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学界和政府应该对待这一问题给予重视。

农村留守幼儿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而被留在农村生活、年龄在3-6岁的低龄儿童。留守幼儿是伴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出现的社会弱势群体。有专家认为,留守幼儿现象,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1]的确,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被遗留在农村的留守幼儿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加,也因此,留守幼儿的身心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情绪不稳定、和同伴交往困难、社会适应不良等。20《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系列报告会的研究发现,由于父母与亲生骨肉长期分离,9.7%的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生死也漠不关心。[2]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凸显,亟需尽早重视和解决。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了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卫生学等方面。这些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结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3-6岁的留守幼儿调查和研究较少,且理论阐述较多,实证研究较少,针对性不强。本文拟以3-6岁农村留守幼儿为对象,梳理我国已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文献,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心理健康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平衡,是自我与他人的平衡。[3]而幼儿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认知水平正常、情绪反应适度、人际关系协调、性格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等。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对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对留守幼儿和非留守幼儿的横向对比研究、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下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几方面。在使用方法上,不同的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使用了心理健康测验量表、sci-9o量表和埃里克森人格问卷,如王东宇的研究表明,留守幼儿的个性在n量表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常模[4],也有的使用了自编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卷[5]等。虽然方法不一,但最终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低下。从这些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农村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较为关注,整体来看,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留守幼儿,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与留守男孩相比,留守女孩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更容易焦虑和孤独[6];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年龄升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7]中国教科院刘占兰教授组织开展了一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和促进项目,对江苏、重庆等地的590名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留守幼儿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负面情绪的阴影,他们不爱说话,眼神躲闪,喜欢安静的活动,没有家人陪伴就谁不着,在陌生人面前害羞,退缩行为严重等。[8]从以上研究均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他们在情绪情感、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及早采取措施给予改善。

2.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孕妇健康级儿童出生后的机体损伤和疾病等。已有的研究表明,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大多和家族遗传有关。另一方面,胎儿期母体的情绪状态、营养状况等会影响胎儿发育,继而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此外,出生时先天畸形、矮小、皮肤黑、肥胖、瘦小、意外伤害造成的四肢残缺、失眠、耳聋等,会导致幼儿自卑、情绪低落、智力低下等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

2.2、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9]幼儿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外界环境对其发展影响重大,年龄越小,越依赖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教养方式、家长素质都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的亲子分离,留守幼儿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性格变得过分依赖、不自信、自私等。甚至有的祖父母常常拿“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这类话来吓唬留守幼儿,给孩子带来了心理伤害。莫艳清[10]也对此有所提及。此外,家庭成员榜样作用的发挥也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很多父母不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在留守幼儿身上体现明显。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情感上的亏欠使很多父母更多地从物质上弥补留守幼儿,这也让幼儿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方式。因此,家庭在维护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2.3、幼儿园因素。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幼儿园而言,幼儿园的人文环境尤其对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较深。如幼儿园氛围、师幼关系、幼幼关系等。农村幼儿园经济条件有限,教师对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重视程度不高,对留守幼儿缺乏足够的关心,也欠缺相关的心理知识,未能为留守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

目前,我国主要从家庭、幼儿园、社会和政府几个方面探讨了促进我国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对策和建议。

3.1、家庭层面。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陪伴的质量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精神分析理论和生态学理论都认为,婴儿在早期从安全型依恋所获得的温暖、信任和安全为以后健康的心理发展奠定基础。[11]农村留守幼儿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父母长期的陪伴,其心理健康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学者们的反复验证。一些学者提出,为了促进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家庭必须发挥好自身的教育作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学前期,父母尽量陪伴孩子的成长,或者选择就近的地方务工,方便和孩子团聚;平时通过电话、微信、书信等方式多和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关爱。选择临时监护人时一定要考虑其监护能力,并加强联系;鼓励主要抚养者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增进对留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关注其身心和谐发展,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3.2、幼儿园层面。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是在幼儿园中开始的。留守幼儿长期和父母分离,家庭关怀缺失,幼儿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空白。因此,幼儿园对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可忽视。近年来,国内学者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在维护和促进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大家认为,幼儿园不仅应该建立留守幼儿的成长档案,了解和记录其发展情况,主动关心园中留守幼儿的生活。还应及时与其父母加强沟通和联系,定期开展家访,向幼儿的监护人传递科学的育儿观念,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还可以设立悄悄话热线或一封家书活动等,为留守幼儿的亲情需求创造条件,满足留守幼儿情感发展需要。

3.3、社会层面。

社会环境作为个体成长的宏观环境,同样影响其心理健康。全社会应协同努力,给予留守幼儿更多的关爱、引导和支持。农村留守幼儿长期生活在农村,周围大多都是和自己一样的留守幼儿同伴,他们游戏活动少,较多的时间以电视为伴。因此,一方面,各类社会团体可以开展多种公益活动或关爱留守幼儿工程,丰富其精神生活。这一点在诸多研究者的文献中都有论述。另一方面,净化留守幼儿周围的环境,减少赌博、暴力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发挥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的作用,为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从已有的研究不难看出,我国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较差,亟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和改善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但目前来说,这些研究大多属于经验概括和总结,定量研究有待深入,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的促进项目追踪研究较少,实践性不够。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扩大定量研究的样本数量,把重点放在促进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方面,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其促进策略的可操作性,发挥留守幼儿周围环境的合力作用,共同为维护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十八

[提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教育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我们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处于关键期的幼儿来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进行心理的自我保护更是十分重要。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和合作性。作为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作用发挥的好,可以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教师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教师忽视的幼儿则经常自暴自弃,形成一种自卑感反社会的心理。比如,平时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太少所致。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教师对他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无论孩子美或丑,也无论聪明或愚钝,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用我们的爱给幼儿带来自信、安全感、信任感,让我们怀着一颗爱心走近幼儿,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爱的策略,多给幼儿一些关怀与微笑,分享他们心中的快乐,分担排解他们心中的忧虑与不安。同时教师对幼儿的爱需要贯穿于各类活动的始终,切忌忽冷忽热、喜怒无常,让我们以自己的爱和真诚鼓励幼儿学习爱和真诚,用爱心呵护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良好的心理,也可使幼儿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心理观念得以纠正。幼儿心理呈现出的各种不良预兆,教师要及时纠正,积极防治。如“问题家庭”的孩子,心灵上都受到过创伤,若缺少正确的引导,往往容易形成自卑、不合群、胆怯、多疑等消极心理特征。因此,对这一类幼儿要多施爱,从而有效地防治此类幼儿的心理扭曲。又如,身体发育畸形和有生理缺陷的幼儿。此类幼儿往往自卑、敏感、多疑,若我们不注意、不关心他们,就很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偏离正常轨迹而变得仇视社会,淡漠人生。因此,对这一类幼儿千万不能取笑、不能嘲讽。同时,对这类小孩子比较好的办法是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特长,如乐器、画画、书法等等,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成绩,这样他们因有了某方面的兴趣或特长而会逐渐产生优越感,性格也会在活动中因得到锻炼而日益坚强、日渐开朗,从而形成一种积极正常的心态。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

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目前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投资,而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的家长甚至教孩子“别人打你一下,你就还他两下。”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在幼儿园表现很好的孩子,到了家里却对父母、长辈发脾气,蛮不讲理。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看书、学习、与幼儿老师沟通、听关于幼儿教育的讲座等,让自己了解幼儿的心理常识,掌握幼儿健康心理教育的方法、途径,以便采取有利的措施,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的工作,真正达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参考文献:

2.冯丽静.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m).广东幼儿教育出版社.20xx.25页.

3.杨凤池.让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m).深圳新胡同出版社.20xx.137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十九

摘要: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同时,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全面认识幼儿素质教育的结构,明确幼儿素质教育提高的核心和根本是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就要普及和推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老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幼儿园工作的主要任务,正确的健康观念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多数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却考虑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孩子智力的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个问题。

一、发挥游戏功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

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解决了幼儿希望能像周围成人那样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之间形成矛盾。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

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等,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幼儿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在《我找到了小猫》游戏中,幼儿扮成各种小动物,帮助猫妈妈找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动物”将在不同地点找到的小猫送到家里,并高兴地告诉猫妈妈自己是在哪里找到小猫的。当猫妈妈对“小动物”表示感谢时,“小动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谢。它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创设良好环境,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

良好的环境少不了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组成,形成合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环境。学校环境健康,而家庭环境不好,也是不能说幼儿心理发展有了健康的环境。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当前许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等概念十分陌生,而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所以说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三、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幼儿戒心。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由于方法不当,语气、言词过重或偏听偏信,从而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抵触情绪。假如这种心理一旦形成,教师和幼儿就很难沟通交流。因此,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幼儿戒心,对及时有效地做好教育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1、建立相互间友好的关系。做为教师要善于和幼儿打成一片,要多通过学习、游戏和各种活动让幼儿熟悉你、喜欢你、信任你,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觉得你是他们的一份子,是知心的朋友。

2、对事不对人。在工作中教师常对那些顽皮、调皮的幼儿批评得多,关心得少。久而久之,很轻易对这类幼儿产生偏见和反感,看什么都不顺眼。以至于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横加指责,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正是所谓的对人不对事。因此,克服凭主观主观臆断不能容人的作法,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不翻旧帐。本来这个幼儿只做错了一件事,假如我们将以往的问题一五一十地抖出,就轻易被幼儿认为你不喜欢他,从而对你产生烦感,这样会使本来简单的工作变得复杂。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在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让幼儿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群性;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将教科研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实现“跑班制”,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利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20篇)篇二十

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注重智力开发,强调卫生保健,很少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人们,尤其是父母对幼儿的物质生活、知识学习比较重视,却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预防和发展,对象应是全体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当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

物质环境应该具有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园内设备和材料应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和多种需要。活动室作为幼儿的主要生活空间,应宽敞明亮,布置上要体现立体化、平衡化、净化、儿童化和教育化。环境布置的内容要随教学内容、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优美、整洁的物质环境能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充实幼儿的生活内容,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他们能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周围世界的奥秘。幼儿教师应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

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

二、开展专门的教育活动。

专门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幼儿主体性活动的方式,丰富幼儿必要的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调节和维护其心理健康。专门的教育活动要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过程常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独立活动的经验和能力水平跟不上他们的需要,因而在对他们进行专门的教育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尽可能的具体化、形象化、新颖化,多采取情境表演、故事、游戏、讲授、行为训练等不同的形式方法。通过一些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专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重视幼儿的问题性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与能力。

在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以幼儿间实际发生的问题为教育素材,对幼儿进行讲解、分析,组织他们在矛盾、冲突的情境下,自己可能会如何做,应如何做才更恰当、有效。抓住实际正在发生的冲突事例进行更具体、更直接的方法指导,并让幼儿实践、运用这些方式,这就是问题性教育。问题性教育要求教师在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转变对幼儿身上发生问题的价值的认识,对幼儿交往中各种性质的行为保持敏感,善于从幼儿的具体行为和幼儿间发生的事件中选择出恰当而重要的教育点,并精心设计有关的教育活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注意引导幼儿自己思考解决冲突的多种方法,尽量不要包办代替。同时要组织幼儿讨论、进行角色扮演及情境模拟实践,交流自己扮演不同角色时的心理感受和做出不同情绪行为时的亲身体验。这些都是进行问题性教育的有效方法。

幼儿心理发展的辅导主要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几个方面。幼儿人格辅导的内容包括感受爱,接受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师长交往、交流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正直、合作、宽容、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和判断能力,并能学习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有乐于自主选择、做出决定并努力实现的倾向和初步的能力。幼儿学习辅导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努力挖掘其学习潜能,如听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等;充分利用幼儿感知发展迅速的优势引导幼儿掌握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的方法;培养幼儿初步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幼儿园生活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乐于探索、体验多方面的生活,平和地接受生活的复杂性,并有相对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有初步的安全自护意识和自主自立意识;有初步的责任感。

五、密切家园协作,增强教育合力。

幼儿多数时间在家庭中度过,其各种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生活经历中的某一环节,即可从其父母的行为中找到原因。父母的行为与幼儿的心理问题相关,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重视家庭环境的教育和影响,密切家、园协作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应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座谈、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意义,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让每个家长在关注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主动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父母应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做幼儿信赖的朋友,促进亲子沟通,给幼儿提供与同龄人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家长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典范、做楷模,用自身良好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幼儿。

幼儿园和家庭应经常保持联系,相互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学习情况,相互交流彼此的认识和见解,帮助每个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纠正不良的家庭教育倾向及教育方式,掌握疏导孩子心理障碍的技巧,支持和配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园还要共同商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共同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做到家、园教育一致,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增强家、园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总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随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技化程度的提高,未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克服自身的问题,不断前进,新生的一代将得益于时代为他们提供的这一新的教育活动,健康顺利地成长。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发言稿的目的是通过语言的力量影响他人,传递信息,激发共鸣,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一篇优秀的发言稿应该包含对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的展望,具备思想深度和逻辑性。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并发现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价值,从而使我们的成长更加全面和有意义。推荐大家一起来阅读以下心得体会范文,相互学习和交流心得体会的写作技
汽车的维护和保养对其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至关重要,因此汽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每个车主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对汽车修理和保养一窍不通,下面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应对一
职业规划是我们为了更好地实现事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策略性安排。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进行职业规划,小编整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职业规划案例和经验分享。业余爱好:文学类书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在x
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我将带领大家共同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时光。以下是一些主持人的成功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同志们,党的xx大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今后工作的重要借鉴,能够避免重复犯错,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心得体会中,我总结了自己在客户关系维护和拓展方面的得失和教训。一是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
范例作品是我们在写作中的一个参照,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改善自己的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
范本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模仿和学习,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读完以下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对总结的写作要领有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有一次,妈妈和我一起去一家服装
月工作总结是在月末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行综合总结和评估的一种报告,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长。下面是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实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
职业规划是对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以下是一些职业规划的成功案例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2、个人特长。爱好跑步,有积
总结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思考省略,有助于我们在未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下面是一些名人名言中蕴含的心得体会,它们简洁而有力地阐述了一些人生的智慧和哲理。
在职业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设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行动。下面是一些职业规划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作为一位药学专业的学生,我十分
职业规划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目标,并为我们提供追求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制定职业规划时,可以参考一些职业发展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经验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写作要点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学习课文把事物描述得更形
安全工作总结还可以评估和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性,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如果你正在准备写一篇安全工作总结,不妨先看看以下范文,可能会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
通过撰写述廉报告,我们可以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在廉政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将来的工作提供借鉴。这些述廉报告范文涵盖不同职业和领域的廉洁表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职业规划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追求和个人成长。看看下面这些职业规划的成功范例,或许可以为你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摘要:每个人的人生开
领导讲话稿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演讲者的演技和演讲稿的质量。如果需要更多范文或者写作指导,可以随时与小编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xx的新朋
通过对上个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提高工作效率。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月工作总结是如何通过清晰的结构和精彩的语言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的
培训心得体会的写作要注意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用词精准,语句通顺,力求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经典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通过总结,发现了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和亮点。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第四期职业技能实训指导师培训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写作的规范和标准,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优秀和专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数学组根据制定的教学工作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可以了解各类文体的特点和结构,从而提升我们的写作技巧和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员活动
职业规划不仅关注短期目标,还需要考虑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职业规划的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业余爱好:文学类书籍,喜欢看电影、听音乐
通过职业规划,个人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提升。这是一份职业规划范文,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2,学习专业课程和阅读课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亲身经历了各种社会问题和挑战,因此写一份社会实践报告是必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
2.范文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使我们在写作时更有思路和灵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我的奶奶是一名普通
月工作总结是对本月工作内容、进展和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借鉴一些写作技巧和经验。在20__年里,我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过去行为和决策的自我评价和思考,有助于我们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它们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
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结构、表达和逻辑,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对于这些范文范本,我们可以进行仔细观摩和思考,从中提炼出一些好的写作技巧。
国旗下是我们心灵的家园,我们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这些国旗下的优秀作品,领略其中的文化内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各位
转让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通过学习这些转让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转让交易中的各种挑战和解决方案。转让方(甲方):身份证号:受让方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职业规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邀请函能够清楚地传达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帮助受邀者做好准备。范文中的邀请函不仅仅是一封简单的书信,更是一种传达情感和关系的方式。尊敬的_______先
在写作中参考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快地掌握写作的要领和规律,节省我们的学习时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学习参考。聂海胜是湖北枣阳人,2005年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瑕疵变为优点,将失败变为成功。接下来是一些来自不同人的真实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在这个暑假期间,我利用空余时间参加了
实习心得是对所在行业、企业文化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与思考,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思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实习心得,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财务会计实习报
通过写作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加深对语言规范和规则的理解。请大家逐篇阅读以下总结范文,以便更好地了解总结的写作要点和技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学生毕
一个好的心得体会需要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多加观察和思考。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写作方式。生物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以被
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调整和适应,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同步进行。想要在职场上有所成就,职业规划是关键。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分享的职业规划心得。
真实、客观和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可以为他人提供借鉴和启示。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让我深深地感到
通过写报告范文,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以下是一份有关报告范文的文集,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一、机构设置情况:机关单位:设置经济发展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心得体会范文2: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定期进行复习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知识的反复回顾和总结,我能够更
范文范本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它能够促进我们对写作技巧的理解和应用。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写作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我们生活在一个
一份好的转正工作总结可以展示出个人在试用期内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一些转正工作总结中提到的问题和困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转正考核。我于20xx年x月x日来到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找到改进的方法和途径。下面是一些精选的月工作总结范文,这些范文通过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展示了在工作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等方面的体验与感悟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可以有所启发和参考。近日,解放军报刊发了反映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作品的特点和写作要点,使我们的写作更加多样化和丰富。范文范本9:以下是一篇优秀的范文范本,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进行回顾和思考,并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体会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让我们一
总结自己在某个项目或任务中的角色和责任,反思自己的表现和提升空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个人总结的参考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年以来,本人始终坚持党的方针政策
通过签订劳动合同,雇主和劳动者能够明确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时间、工作的地点等关键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争议。让我们一起来审视一下一份优秀劳动合同中的关键要
范文范本是为了给大家提供写作参考而准备的一种文体,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帮
通过学期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强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做好准备。在小编的搜集中,找到了一些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学期总结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通过研究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到不同写作风格和技巧的运用。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启发。一年来,本人在思想上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工作中,制定一个合理的工作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安排工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案例,了解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一年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
范文范本是写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是一些范文范本的样本,供大家参考并自行用以提高写作水平。
范文范本是我们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的关键,通过学习范文,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批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提高写作水平。
学校是一个让学生们接触不同文化和思想的地方,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下面的总结范文中,你会看到不同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根据全区“小手拉大手,
范文是在学习过程中对一定范围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样本作文。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20xx年3月1日我非常幸运
述职报告的目的是向上级、同事和团队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述职报告,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尊敬的医院领导、心爱的同事们:你们好
实习心得体会是对实习期间的心路历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对自己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下面是一些实习心得的范文,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嘉奖和经验总结。在大学期间,我有幸获
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逐渐迈入学习的新阶段,开始接触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借鉴。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自我评价应该注重细节和具体问题的分析,不能停留在表面上的泛泛而谈。下面是一些自我评价的重点和要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主体对
毕业论文的修订和修改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要不断提升论文的质量和表达的精确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毕业论文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所报学校:浙江大学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写作思路,并且提供一些常用的词汇和句型,使文章更加得体。接下来是一些范文范本的精华部分,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权的变动应该公示
发言稿中的语调和声音控制也是影响演讲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各类主题的发言稿,希望能够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尊敬的各位长辈、敬爱的各位老师、亲
提纲是在写作之前制定的一种行动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展开写作工作。那么,是时候看一看以下的提纲范文了,一起来探索如何写好一份提纲吧。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
范文范本不仅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在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和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我有幸参加了工会组织的,每年
培训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问题,拓宽了我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通过反思和思考,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对我个人的成长非常关键。"通过心得体会,我明白了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我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合作能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和总结,也是未来改进的基础。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作为一名普通人,每天跟不同的人交流沟通是家常便饭
范文范本的多样性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总结的视野,了解不同领域和不同时间段的总结范例。请大家浏览一下这些总结参考范例,找出其成功之处和值得借鉴之处。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范本具有启发性和示范性,它们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并指引我们在特定写作领域中的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选取的几篇优秀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
这是一个将自己的工作价值和工作成果展示给领导和同事的机会,为自己争取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我们可以从这些范文中学习到一些撰写述职报告的技巧和要点。初到xx拜城工地
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优秀的写作示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要领。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常见题材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以便日后回顾和回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交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每年都
公司是一个经济单位,具有财务和经营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司团队建设经验分享,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设计产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职场变化和挑战,提高我们的职场竞争力。接下来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职业规划案例,希望它们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1.英语通过四、六级考试,
范文范本的创作应该注意语言规范、结构合理和内容完整。以下是本栏目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__-___:。我叫__-_,系青阳岔镇陈家砭村三组村民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在下面的内容中,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不错的培训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第一段:介绍培训的背
心得体会是一种积累,通过整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经验转化为宝贵的财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供大家一起学习和成长。本学期院内开设了一门
面对实习的点点滴滴,我认为总结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自己。通过实习心得的写作,我们可以反思实习时的行为和决策,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和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主题下,通过具体的实例或者模板来展示或者演示的一种文本形式。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和指导。目前,大多数小
述职报告的撰写不仅要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要注重语言的简练和清晰,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以下提供的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述职报告。
社区工作总结要注重思考和思维的拓展,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社区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工作动力。为切实做好20xx年x
月工作总结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发展,也是团队进行评估和调整的基础,为整个团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这里整理了一些写作精华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通过职业规划,我们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提前做好准备,使职业发展更加顺利和有序。我们为大家搜集了一些职业规划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有管理学者曾讲过这么一句
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学到各种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总结是一个思考和总结自己成长过程的机会,以下是一些学校总结的范文和写作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活动方案的编制应当兼顾灵活性和可执行性,以应对不可预测的情况和变化。科技创新竞赛:组织参与者进行创新实验和竞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20xx年4月15
通过对范文范本的学习和模仿,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蓄积和表达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总结写作要立足工作中的亮点归纳总结,杜绝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的助推器,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写作水平。范文范本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写作要求和技巧的一种学习材料,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来提高自己的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开阔我们的写作视野,拓展我们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具个性和魅力。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学习和参考。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表现的一种自我反思和评估,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并做出改进。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经典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个人党风廉政工作
范文范本是指以一定标准或要求筛选出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样品作品,给我们提供了写作的参考和借鉴。现在,让我们跟随小编的步伐,来看看范文范本是如何展现优秀写作风格和技
在写作中,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灵感和思路,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五三班韩宜珂辅导教
工作方案是在工作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详细计划和策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工作方案,小编整理了一些关键的要点和注意事项。20xx年,为确保未成年人健康
通过实施工作方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预期目标。如果你想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不妨看看下面这些优秀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学校、幼儿园安全维稳工作的
事迹材料的内容应准确全面,要注重突出个人或团体在工作或学习中的优点和亮点。接下来,将展示一些精彩的事迹材料,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xxx,19xx年
范文范本是我们写作之前的必备材料,通过参考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展开思路和完成作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