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好书分享阅读分享篇一
大家好,今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里是中国》这本书。
中国最美的省份是哪里?作为自幼生活在浙江的我们,或许都认为浙江山水甲天下——西湖的湖光潋滟;普陀山的海天佛国;钱塘江潮水的万马奔腾;雁荡山的寰中绝胜;富春山水的如诗如画。这些独步天下的景色无不让我们沉醉、自豪。
但是当我读罢此书后,不禁掩卷叹息自己井底之蛙的眼光,感叹中国还有这样别致的风景——阿里浑厚自然的土林、四姑娘山冰与岩的纯净超然、可可西里草原上的生机勃勃、梵净山的绝壁矗立。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鲜为人知、多彩的中国。
这本书利用365处极致风光的瞬间捕捉,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的多姿多彩。数以百计的摄影佳作共同组成一道视觉盛宴,让人目不暇接。
就在这一张又一张照片中,我跟着摄影师的脚步,从青海高原到东海之滨,从成都平原到河西走廊,我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极致之景尽收眼中——虽然我足不出户。
通过这本书,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旅行,或长或短,但都美得震撼,我时而在高山之巅,俯瞰苍茫云海,时而深处沙漠之中,感受天地之宏大,时而站在草原之上,看到风吹草低现牛羊,这些绝美的景色,既满足我视觉上的欲望,又丰富了我课外的地理知识,真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这本书在海量的图片中穿插着往往不过百字的简短介绍,文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补充了许多仅是图片难以表达的知识,与图片形成完美的互补。同时这本书也弥补了我们作为学生无法长久旅行的遗憾,能在图片与简短文字中感受祖国大地山河的雄奇壮美。
《这里是中国》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多彩,还体现中国的多元。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看待自然规律和人类文明及二者交融,书中把中国的美好风光同当地的人文历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中国地理多元的自然,多彩的世界和多样的人文,是一个大格局、大创意、大手笔,同时又精细入微,千毫必现,就像一幅幅工笔画,让读者轻松愉快地漫步在其中,领悟中华大地、中华民族的多元。
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到处是景致,处处有故事的思想更是打动了我,我开始意识到,其实这世间万物都是一个个多维多元的实体,他们都各有各的故事,或平凡,或精彩,或让人动容,或让人沉思。至于不为人所知,只是因为我们缺乏发现故事的思维罢了。
《这里是中国》不单单向我们传达了中国的美,还激发了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自豪,作为一名华夏子女拥有如此美丽动人的祖国,是一件多么让人自豪的事情。这对整个社会而言,也让更多人理解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为当下而负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难得的事。
中国的美实际上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发掘,这本书展现给我们的仅仅是一个浓缩的中国之美,真正的美其实是散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的。
我期盼着终有一天,我将会以此书为起点,以我自己这对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这多元多彩的大好河山,并为之而奋斗!
好书分享阅读分享篇二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西游记》这本书。
《西游记》是我最爱看的书之一,它是一本神话故事,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它讲的是唐僧带着他的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起去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他神通广大,火眼金睛,降妖除魔,乐于助人,每次都能把唐僧从险境中救出来。
其次就是猪八戒了,他挺着个大肚子,好吃懒做,背着个大耙子,还天天号称自己以前是天蓬元帅。
还有沙僧,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师弟,能吃苦,天天挑着担子,任劳任怨。
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每个特点都被作者表现得活灵活现。总之,师徒四人,各有长短,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努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遇到的种种困难,到最后取得真经,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个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只要我们不退缩,一直努力,克服困难,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我们要拥有一颗坚定的心,一直努力。谢谢大家!
好书分享阅读分享篇三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书是《王子与贫儿》。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克·吐温。他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幽默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而《王子与贫儿》作为马克·吐温最满意的作品,自然也体现出了他的这种特色。
《王子与贫儿》讲述了一位出生高贵的王子爱德华与一名和他同时出生、面容又极度与他相似的贫儿汤姆,在阴差阳错之下,交换了身份。后来爱德华在亲身体验了贫民的各种苦难后,终于回到了皇宫,当上了国王,惩治了恶人。又因为爱德华亲身经历了贫民的生活,对民众的生活有深刻的了解,所以他在登基之后对百姓十分关照,深得民心。而汤姆也在新国王的帮助下,有了平安快乐的生活。
我认为“换位思考”不是目的,而是达成目的的方法。我们应该先弄清楚我们做“换位思考”这件事是为了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而有时候结果不唯一,比如说书中的王子“换位思考”,就达成了深切地体会到了贫民生活的结果,使得他后来关心民情,又得到了深得民心的结果。当我们知道自己想要的结果时,就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如何换位思考:换谁的位?换什么时候的位?等等。
但是我觉得无论如何,换位思考本身应该是为了理解他人、解决矛盾,所以换位思考达成的结局应该是和睦的,而不是产生了激化矛盾的作用。
另外,在这本书中有一个处我有所疑问——整个皇宫中,尤其是老国王,难道没有一个人怀疑这个性情大变的王子,不是真正的王子吗?更何况真正的王子把贫儿带进宫来,是被许多宫女侍卫看见的,面容、身形相似到几乎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哪怕衣服不同、姿态不一,站在一起总该有所感觉。又出了“王子发疯”这样的大事,老国王总应该调查一下缘由;调查之下,这么多仆从,难道也没有一个对这个与王子极度相似的贫儿有印象吗?再加上假王子的“疯言疯语”又和贫儿的身份相符,花点时间,总能找到王子的去处。
但事实上呢?老国王虽然对“王子的疯癫”表示了深切的悲痛,但却也立马为此找到了理由——课业过重、管制过严。他没有任何想要调查的举动,还极力隐瞒这件事,停止了“王子”所有的课业。这或许可以解释成关爱孩子,以及避免人们慌乱、民心动荡。但是在我看来,因为老国王的病重、他准备王子登基仪式的急切心情和要求一日之内处死世袭大典礼官的行为,我更觉得老国王是为了自己皇位的传承。
谢谢大家!
好书分享阅读分享篇四
我向大家介绍一本“学生探索百科全书”—《历史探索》,这是一本全球销量第一的学生百科全书,已译成18种文字,销量超过500万册。这本学生书有许多精美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很适合我们看。
你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国家吗?这正是这本书要向我们介绍的,分别是埃及、中国、希腊、罗马。
其次介绍“古中国”,内容有:朝代、文字印刷术和医术……
再说“古希腊”,你们知道吗?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在那举行的呢!那里还出了许多有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呢!比如阿基米德和苏格拉底。
最后介绍“古罗马”,写了罗马是个军事强国,不断对外扩张,建立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
我觉得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你们也去看一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