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月的开展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质量月活动总结报告范文,建议大家参考起草。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一
施工的方法是否正确,直接的影响了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正确的、科学的施工方法是确保工程能够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例如,对于铝合金门窗的安装,墙体与门窗框接缝处要按照规范要求嵌填弹性材料,最外面5mm的厚度中要注入密封胶,然而现在许多建筑工程都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做,仅仅在接缝嵌填了水泥砂浆。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一定会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下降。
1.2施工组织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个的施工过程进行构思设想以及具体安排,是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建筑工程的施工非常复杂,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以及项目建设的重要文件,是施工能够高质量、低成本、高速度、少消耗来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保证措施,还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正确处理原料、机器、施工中人员、方法、设备及工艺,土建和安装协作,供应与消耗与,生产与管理等各种矛盾,合理科学地、计划有序、均衡组织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生产的一个重要保障。
2.1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的策略。
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的时候,一定要经过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认可以后,才能够在使用。及时检验原则与质量标准原则是检验质量时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材料质量的标准要直接按照工程合同中的规定。通常来讲,承包商与业主所签的工程合同中已经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标准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材料员要按照工程合同中的要求采购需要的材料。假如合同中没有具体规定材料质量,那么就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目标,采用相关的技术规范或者规定对其进行处理。材料的质量标准是衡量材料质量好坏的尺度,也是检验、验收、材料质量的重要依据。及时检验材料是为防止出现停工待料,从而减少由此导致延误工期造成损失。材料员把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材料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采购回来,质量工程师要通过相关的检验方法,及时的发现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质量是不是可靠,有没有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马上更换、重新购买,以便确保购买的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质量。
2.2对人员进行控制。
任何设备和材料都需要由人员进行操控,领导层的素质,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选择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建单位的时候,对总工程师、项目经理、财务、计划、试验、质量、机械等相关的主要的管理人员的能力以及个人经历都要进行考查从而提高领导者管理水平与素质。项目施工的管理人员,班组长以及操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从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此外还要引入竞争机制,从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以及技术水平,心理行为、生理缺陷,错误行为,违纪违章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严把用人质量关,能够做到全面的控制人员的流动。靠人才去达到施工质量的目标。
2.3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
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工期内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案、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措施等的控制。特别是施工方案是否正确,则直接的影响了工程项目施工的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三大目标是能够顺利的实现。通常因为施工方案的考虑不周到而导致工期拖延,影响了施工质量,增加了投资。一次,监理工程师们在制定与审核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管理、组织、技术、操作、工艺、经济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分析,使方案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技术可行、操作方便、经济合理,从而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加快进度。在选择施工方案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技术可行。例如,对于液压滑模法施工,就要求模板内部混凝土自重一定要大于模板与混凝土间的摩阻力;否则,如果混凝土的自重不能够克服摩阻力,混凝土就会随着模板的上升被拉裂、拉断。因此,当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墙壁比较薄,框架结构的柱断面比较小的时候,都不适合采去液压滑模法施工。
2.4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施工现场是工程项目建筑产品最终要形成的场所,对其进行管理也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系统的核心。以“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主线,将施工现场的管理系统过程中的每个子系统串联起来。采取深入展开文明标准化施工现场达标活动,给创建优质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条件和必要保证。这是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理念。达标和创优,虽然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却密不可分。建筑工程的施工要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责任。在施工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各分项、分部工程都要实施全面到位的管理。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团队自身情况以及工程特点与质量通病,来确定工程质量的目标与攻关内容。再根据攻关内容和质量目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具体的攻关措施和质量保证计划,从而明确实施方法、内容与效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的主体是人员,机械、材料、方法是完成建筑工程施工不可缺少的因素,哪一项都不能够有质量隐患。质量管理的方向要因地制宜进行相关调整。工程质量是建筑单位的生命。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决定了工程的成败,因此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一定要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加强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树立良好的信誉,进而获得良好的效益。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二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建筑工程的质量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使建筑工程的施动者树立一个良好的质量意识。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在当前工程项目建设中加强对方案合理性管理也要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段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因为质量意识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的一项。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多个方面,是一个由多部分、多层次、多因素组合的整体,因此,必须从筹建协调到具体施工全过程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做任何事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也不例外,也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以规范。但是,当前形势下,法律法规的实施还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制定法规的部门并没有足够的权利管理整个建筑施工工程。因此,需要加强制定法规部门的权利,扩大他们的管理范围,尽快地制订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权威性法规。此外,还要严格执法,必须依法惩处那些质量事故责任者,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3.环境条件管理。
环境条件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作业环境,如施工环境作业面大小、防护设施等;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施工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现今建筑工程质量监理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信息管理方面。现今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着信息管理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的实施:
2.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监督横向信息平台的搭建。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切实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建立此类信息接收平台及互换信息模块,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数据库。
结束语。
在我国不断建设发展的工程中,对工程质量管理会是一个长久而持续的任务,我们有权利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有义务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对质量管理提出质疑。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存在,都会为促进质量管理的完善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努力。在人们质量意识提高的现在,只有保证工程的质量,才能促进一个建筑企业可持续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3]朱立峰.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c].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4.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三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我国市政建筑工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而质量管理作为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高市政工程质量水平。要想顺利开展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必须要积极创新质量管理的模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施工监督,进而实现工程的最大化效益,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市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设计全局意识。有些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明确整体的设计原则,多停留于局部设计的层面,如对过期无法使用的建筑采用局部整修的方式,这样会使局部小规模建筑层出不穷,而市政建筑整体设计则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与一般建筑类型存在明显不同,市政建筑具有服务性和公共性的特点,如果仅仅只实施局部建设,往往会使城市总体设计呈现混乱的局面,不利于崭新风格的形成。二是施工材料不达标。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施工所用材料的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如果施工材料不达标,则会影响施工质量管理,延误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当前市政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多是选用混凝土,而水泥、骨料、水、砂等是构建混凝土的原材料,若缺少这些材料中的.任何一组,都会降低整体的施工质量,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例如:水的用量、砂石大小、沙粒大小等会干扰混凝土的强度,一旦这些材料的质量与用量与规定标准不相符,或者是没有及时查明这些材料的不规范使用,则会导致市政工程施工存在质量隐患。三是缺乏监督与指导。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极易出现忽视工程监理的问题,尤其是中小型城市的市政建筑工程施工,建筑企业不能充分意识到监理的作用,无法积极监理检验工程总体的施工质量。通常监理工作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能够发挥出良好的监督功效,如果在工作中忽视监理,则会为工程带来一定的风险,导致工程出现质量安全隐患。
(一)科学认知工程施工原则。市政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市政建设整体质量,可以将市政建筑工程在人们生活工作的积极意义加以充分发挥。在市政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以质量为基础,按照一定顺序解决相关问题,扩大服务功能,将社会价值进行充分体现,发挥出市政建筑的社会作用。另外,实施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把握,有机融合施工管理和整体设计,明确施工规范和施工原则,提高市政建筑的质量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的系统化与规范化。
(二)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必须要加强对合格规范材料的选择,严格监控施工中所用的材料,对施工质量进行认真监督,从而有效解决施工管理问题,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效果。同时在材料质量管理工作中,应做好材料选购工作,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来选择材料厂商,认真核对材料的型号、规格、名称等,安排专业人员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抽样检测,保证材料的准确无误。当然在选购材料时应该从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出发,使其与施工标准相符后方可投入使用,严禁不达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另外,建筑企业需要做好材料管理和存储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材料的存储,控制管理好材料搬运与安放,关注钢筋的防锈和水泥的防潮等一系列工作,按规定标准来处理施工材料,避免不同材料混杂在一起,防止材料损坏和变形,便于材料的使用与安放。
(三)加大工程监督和监理的力度。市政建筑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质量和心态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活,这就需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建筑类型为依据合理设置施工周期,并做好施工过程的监理工作。一般监理的目的就是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全面掌握施工细微情况,结合具体操作角度、专业角度、技术角度监督及干预工程,对建设中出现的弊端进行及时纠正,促进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市政建筑工程的监理可以选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准确把握前中期的监督,认真做好验收阶段的查验工作,以达到全方位监督工程质量的目的。
(四)加强工程形象设计。市政建筑基本形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城市的发展水平,而且城市建设的综合性指标取决于市政建筑管理的水平,这就需要使市政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现实环境保持一致。市政建筑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将城市建筑风格进行展示,有效满足城市长期的使用与变化要求,因此需要明确建筑类型和建筑风格,以便更好地适应城市变化要求。
三、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作为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设计全局意识、施工材料不达标、缺乏监督与指导等,导致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不高,无法有效发挥出工程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市政建筑单位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认知工程施工原则,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加大工程监督和监理的力度,加强工程形象设计,从而很好地解决市政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实现工程的最大化效益。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四
摘要:从严格施工方案审批程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协调参建各方关系、把控施工现场重要环节等方面,阐述了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措施,从而实现建设工程的质量目标。
关键词:施工方案,质量管理,施工现场,隐蔽工程。
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建筑行业空前繁荣。为达到建筑工程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目标,作为建设单位,面对当前竞争激烈建筑市场和参差不齐的施工行业,面对任务繁重的基本建设任务,如何应对这种严峻形势,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在满足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控制投资的前提下,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可靠,工程项目在经过前期的论证、立项、规划、勘察设计后,建筑物的功能、质量、安全、美观等所有的需求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以落实,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经过各方的监控和管理,才能得以保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1严格施工方案的审批程序。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方案的审批不能流于形式,施工单位编制完成施工方案以后,首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其次监理方要对施工方案审批进行把关:1)编制依据是否符合要求;2)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工期目标及文明施工环境等管理目标是否满足施工组织设计的总目标要求,是否符合合同、当地相关规定等;3)施工技术、工艺、方法和机械设备等施工手段配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要求;4)施工单位采用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宜谨慎审核、科学审查。对于大部分建设单位来说,专业技术力量不强的话,监理单位的审批把关就至关重要。
为了掌握整个建设工程的施工工期、投资、质量、安全进展情况,建设单位要针对不同的施工现场和参建方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制度,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更是不可或缺。
2.1会议制度。
施工现场的会议主要有定期工程例会、专题协调会议、安全专题会议,明确各种会议的形式、内容、时间、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2.2审批制度。
审批制度主要包括材料设备进场的验收审批制度、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批制度,以及其他需要监理审批程序的制度。
2.3验收制度。
验收制度主要包括隐蔽工程的验收制度、分部分项的验收制度、工序的'交接验收制度、工程专项验收及工程综合验收等,其中隐蔽工程的验收更加重要,要求必须经过验收后的隐蔽工程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2.4报告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为了全面掌握工程进展及质量情况,必须形成一系列相应的报告制度:1)施工单位必须向建设单位形成月报、周报制度,分析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以及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对于施工现场的重大质量问题必须及时报告监理单位、建设单位;2)监理单位的报告制度,监理月报及周报必须有反映工程质量情况的内容,也应当包括进场材料及设备情况、施工人员情况、隐蔽工程验收情况、专项工程验收情况、分部分项验收情况、试验情况等。
3加强协调参建各方的关系。
建设工程从启动、实施到竣工验收,需要协调的关系众多,仅仅是施工现场,除总包方外还有众多专业分包商、设备及材料提供商等,从我单位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施工现场参建方多达10余家,各参建方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推诿、扯皮的事情时有发生,不但影响工程进度还可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同时,建设单位还要及时与建设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从而加强质监和安监部门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协调好各参建方和监督方的关系,对于推进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十分必要。
国家和各地建设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标准、规范、文件,比如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作为立足建筑行业的施工单位,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核心,更是施工企业立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施工单位也会有一整套完善的工程质量控制原则、方法、措施,有一套完善的内部工程质量监督流程、措施。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工程项目上,如何落实这些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体系,不但需要施工单位的自律,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促使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案、程序、标准组织施工管理,以确保施工组织运转秩序正常、工作效率高效,防止发生各种质量事故。
5督促监理单位履行监督职责。
建设单位要依靠并建立以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督促监理单位依法履行监督的职责。要求监理单位做好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监理规划应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并应在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建设单位[1]。施工前认真审批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报送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审核同意后予以签认,并对施工单位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改变。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合同和监理规范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认真做好施工中的巡视、旁站、平行检验、各种验收及各种审批手续,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
6把控施工现场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作业人员、建筑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措施及施工环境等方面,建设单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的质量管理,涉及到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6.1落实进场材料的报验制度。
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最终成品的质量,建设单位必须重视进场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2]。1)必须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及合同的约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2)严格对照合同中对材料约定的品牌、规格、质量要求、技术参数等;3)对进场材料的验收必须要材料供货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几方现场签字确认;4)检测报告、合格证、配件等随进场材料或设备一并到场;5)做好工程材料的采购、进场、保管及使用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凡是进场材料和设备必须报验。必要时对进场材料随机抽检,未经检验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材料及时清理出场,确保不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在建筑工程中使用。
6.2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交接众多,造成了隐蔽工程较多,可能会导致下一道工序掩盖上一道工序的质量问题。在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施工单位应该会同建设单位及工程监理单位及时做好隐蔽工程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及时办理相关的验收手续[3]。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完成以后,要求施工班组在进行下道工序之前要进行“自检、互检、交叉检”,这只是一个内部质量控制程序,对于隐蔽工程要做到必须进入验收程序,也就是说,凡隐蔽工程必须验收,只有得到监理和建设单位许可以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6.3坚持施工过程中的。
“样板先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的落实,有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有的工序尽量做到“样板先行”,特别是一些工程量大、牵扯面广的施工项目或工序,首先做出一个样板或者说示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必要时请设计师到场认可,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施工,对于避免返工、确保工程质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4切实做好分部分项及专项验收工作。
建筑工程的验收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验评定的过程,是否符合建设单位的需求和预期目标,除了使用功能、设计功能、投资控制等外,重要的是预期的质量目标和设计的质量要求。分部分项验收和专项验收是建设项目综合验收的基础和必须过程,分部分项及专项验收因工程类型的不同而异,对于验收内容及质量检验评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和主管部委颁布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进行组织验收。只有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将质量控制做到位,按照要求进行分部分项及专项验收合格,整体的建筑工程质量才有保障。
7结语。
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工程项目立项决策、勘察设计、施工和验收各阶段质量管理的综合反映[4]。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是落实工程项目在立项决策和勘察设计阶段质量要求的必要步骤,只有实现了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质量监控,特别是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才能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gb5031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s].。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五
摘要简要分析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对市政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对市政园林整体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1、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的技术难点。
市政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其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从而增大了施工难度。通过对一些园林工程进行调查后发现,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场地与环境对园林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在我国,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环境,由于环境的差异,使得一些植物无法在园林中种植,这就要求园林施工人员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园林施工的影响。同时,有些园林的场地比较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植物选择。若是施工中未能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充分的考虑,则会造成无法正常施工的情况发生。其二,养护要求高。受到城市环境的'限制,对市政园林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所疏忽,便可能导致园林养护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会对园林中的植物带来严重的影响。其三,部分施工技术无法使用。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工业产业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部分园林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由此使得部分施工工艺、技术和方法无法应用,影响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为有效解决上述难点问题,应当在市政园林施工中采取合理可行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这对于园林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应当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当中,通过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确保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2.1施工前期的质量管控要点。
2.1.1编制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
由于市政园林工程中的施工项目较多,为确保所有项目的质量都能达到规定要求,应当在正式开始施工前,结合各个项目的特点,编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以园林整体效果为基础,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1]。同时,要对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材料进行精确测量,通过测量可以减少误差,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此外,应对园林场地的土壤进行试验检测,看其是否与施工条件相符,如果不符应当在施工前对土壤进行更换处理,以此来改善种植条件。由于园林中各种植物都需要种植在土壤中,其深度一般在1m左右。所以,应当对地表下1m左右的土壤进行检验。
2.1.2施工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市政园林工程对施工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施工场地,所以在正式施工前,要对场地进行全面清理,将杂草、垃圾、杂物清除干净。在此之后,使用机械设备整平处理现场,需要翻挖的区域进行翻挖,使现场满足施工要求,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由于园林成活率受土壤透水性、酸碱度、持水性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所以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认真检查土壤,通过土壤消毒、增加种植土等措施处理土壤问题,从而保证植株生长质量。在施工前期,可根据园林所在地的地域特征,首选本地植物,增加植物的层次性,一方面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增强园林的地域性特色;另一方面节省园林养护的资金投入。
2.1.3技术交底。
园林工程包括多个单项工程,为了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合理部署各个单项工程施工,确保单项工程协调有序进行。在施工之前,设计方与施工方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方要了解设计意图,合理选择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若在技术交底中,施工方发现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则设计方要认真听取施工方的建议,及时修改不合理部分,从而保证园林工程质量,使其满足设计要求[2]。
2.2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山、水、树、石、路和建筑是构成园林工程的六大要素,在施工中必须根据六大要素的图纸设计要求,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案,选用合理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质量。园林工程要加强制度建设,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控制,确保各个施工流程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有序推进各道施工工序开展。此外,在施工监管中强化施工质量检测,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全方位控制,及时消除安全质量隐患。施工质量检测可采用自我检验、专业检验、交接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在检测时根据施工内容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目测法、实测法、试验法。目测法主要通过查看外饰板、砖、缝、地面的情况,判断铺设和外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实测法主要利用测量工具对检查对象的各类参数进行测量,判断实测数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试验法是对检查对象进行现场测试,将测试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对比,查看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
2.3后期的质量管控。
采取科学的检测设备对园林工程进行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工序责令其立即整改。在验收合格后,对交付的园林工程进行妥善的保养管理,确保园林持续发展,提高园林植物成活率。
3、结语。
市政园林施工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其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一旦某个环节或是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为此,必须了解并掌握园林施工中的难点问题,并在具体施工中,采取合理可行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市政园林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六
在通常情况下,传统建筑工程结构主要采用的以往的设计经验,参考其他的类似的建筑工程,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或者质量问题,所以要采用结构的优化设计。在有的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片面的认为基础越大、墙越厚、梁越大等,结构就会安全,但这种设计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因为,当整个建筑主楼和裙房的高低层连在一起,如果额外的增加大裙房的基础或者尺寸,就会增加高低层的沉降差,在很大程度上就会使整体的建筑结构不安全。建筑工程优化设计就只在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按照既定的目标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法和方案,保证施工材料最省、投资最低,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工程结构的经济效益和功能。建筑工程分部结构的优化设计主要基础结构、建筑系统方案、围护结构以及结构细部的优化设计,主要包括选型、受力和造价分析等内容,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合理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同时要根据平面布置的`整体规则,尽量消除实际过程中刚度和质量的差异,就可以减弱水平荷载对建筑物的压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要避开转化层,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质量。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增强管理的有效性,就要控制好施工技术、施工进度,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管理施工材粉日贡量。
二、要严格控制好工程材料质量。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是保证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材料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构配件,在整个工程施〔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采购的工程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对生产厂家和销售商的资质进行审查,从根源上消除材料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和使用,做好材料收购、储存、运输的各个环节的管理,避免出现乱摆乱放的情况。
三、要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素质。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方面,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很多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监理机构要对施工单位的安全、质检和材料以及设备等具体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认证。对于要求比较高和难度比较大的施工程序,施工单位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操作技能;对于高空作业或者具有危险源的施工现场,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施〔人员进行保护,为了保证安全,要禁止出现违规施〔的现象,要防止没有任何技术资质的施〔人员上岗。
四、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质量是进行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单位的生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程的使用效果。建筑工程施〔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单位要采取一切合理手段和方法,保证施工质量。首先,对图纸设计交底和会审工作就十分重要,还要保证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比如在种植苗木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相互之间的搭配,更为科学合理,仅仅靠图纸无法真正体现设计思想。其次,要加强建筑〔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各个程序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目标,做到有据可循,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施曰火员要进行标准化施工,从而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处理;最后施〔和管理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施工提供借鉴。
在进行具体城市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过程中,要与计划进度进行及时比较,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工程最后的竣工验收。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质量问题,因此,施工单位要明确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责任,保证施工的进度。施工管理人员要需要的机械、材料、劳动力进行合理调配,保证协调一致,达到最优效果,严格按照制定的进度计划进行,不得随意进行更改;如果出现设计和工程的变更,要建立缩短时间的基础上,组织好各〔作相互的交叉协调,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连续性;为了更好的施工成本对施〔进度的影响,因此,要办理工程预付款和进度款支付手续,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施工单位还要对建筑工程合同变进行严格控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保证万无一失。
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才有合理的施工技巧,做好施〔前的技术管理,因为建筑工程具有很强的季节陛特点,受到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在不同的季节会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相应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做好施工技术准备是保证建筑施工的重要条件。同时施〔单位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材料,从而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口贡量,力口决施〔进度。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增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在不断建造精品工程的同时,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利润和效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2]高齐翔.四季花园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七
首先,为鼓励创新和满足应用型mba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mba学位论文形式和类型并非是单一的,它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和类型,要求学位论文形式的多样化从而体现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国外mba院校约半数是课程型硕士,无明确的学位论文要求[1].各个学校对学位论文的格式和规范要求都有其自身特点,对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有严格的区分。theuniversityofwarwick规定论文形式可以是提交给组织的管理报告,但需表明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逻辑应用[2].对于不同类型的mba学位论文,其评价标准也应有所不同。目前,中国大陆mba学位论文评审趋向于采用单一的评价标准。为适应不同类型的mba学位论文评审需要,必须作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调整。其次,mba学位论文从开始选题、提交答辩,到进入社会知识宝库,整个过程都需要指导、监督和管理,因此,在不同的时间点,评价的内容和要求也应该是不同的。最后,与mba学位论文写作和流通过程几乎相对应,不同时点的评价主体也不相同,评价的论文内容(结果)也不同。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了基于mba学位论文类型、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该图说明,mba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包括三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子体系,即:基于论文类型的多样化评价标准体系、基于过程的多时点评价体系以及基于结果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下面逐一论述。
一、基于论文类型的多样化评价标准体系。
我国在制定mba学位论文的标准时,虽然考虑到了mba教育的实践性,以专题研究、调查报告、企业诊断报告、高质量的案例等方式为主,但较之国外的形式,还是有很大差别。在美国,一些mba学院没有给学生预留大块时间撰写论文,而是在每门课程结束后,设置考试或案例分析、专题论文或课程报告等考核,并将其保存在富有现实意义的内部评价工具---文件夹系统中,由学校评估组进行评估[3].综合国内外高校的情况,mba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包括商业计划、调查研究报告、管理咨询报告、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报告、政策研究、战略研究、技术研究等[2].不同类型mba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首先,不同类型mba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存有共性。这是由mba学位论文的共性所决定的。比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mba学位论文,都要反映其实践性和实践价值;通过论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思路、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按学校规定的体例和格式排版。因此,涉及这些方面的评审标准(如,选题的实际意义、论文的规范性及文字表达能力)可以说是大同小异。正如广西大学在其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评价参考指标中明确指出,无论什么形式,对论文水平的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以及论文的应用价值。为便于评价和比较,提出以下学位论文评价参考指标:1)选题(权重为20%);2)研究和写作中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权重为20%);3)应用价值(权重为25%);4)综合能力(权重为20%);5)写作能力(权重为15%).这也是当前中国大陆mba院校的主流评价标准。
但是,对不同类型mba学位论文的要求应该是不同的[4].不同类型mba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既要坚持共性,又要有个性,需要制订个性化评审标准。笔者整理出了对mba学位论文的四种类型,即调查研究型、专题研究型、企业诊断型和案例型的不同要求,如表1所示。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高校只有单一的mba学位论文评审标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1)大多数院校鼓励mba学生以编写案例作为论文选题,因此案例编写成为这些院校mba学位论文“唯一”的类型;2)一些院校认为,无论何种类型的mba学位论文,其评审标准可以一样。中国大陆mba院校提倡(至少是认可)学位论文的多样化,但在实践中又限制了这种多样化。一些mba论文指导教师熟悉某种类型的论文,对于其他类型的论文不了解,因此也影响到他们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假如mba学位论文的.多样化是mba教育的一种国际发展趋势,那么用一种评审标准是否可以满足多种类型的mba学位论文评审的需要呢?笔者认为是无法满足的。采用单一论文类型的评审标准可能遏制mba学位论文类型的多样化和学生的创造性,缺乏经验或者经验不足的评审人员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评价偏差,因为这些评审人员更多地依赖于分析性思维和单一的评审标准。每种学位论文类型具有自身的体例、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特点。比如,在内容及其编排上,案例编写与诊断报告就存在一定的差别。案例主体一般应包括标题、引言、正文、结束语和附录几个部分。诊断报告一般应包括标题、诊断类型和范围、正文、诊断意见、改进方案、结束语等几部分。案例编写需要明确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而诊断报告需要明确企业诊断的方法。这些需要个性化的评审标准来指导评审,比如案例编写中案例的真实性极为重要,假如案例是杜撰的,那么就可能一票否决。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院校(如四川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西北大学)最近才制订了不同类型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比如,西南科技大学详细规定了案例编写、企业诊断、调查研究等3种论文类型的各自评审标准。多种类型的评审标准反映了mba学位论文类型的多样化。
二、基于过程的多时点评价体系。
mba学位论文写作及发表流通过程构成了多时点评价体系。首先是mba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多时点评价,大多数院校都有开题报告、提交后评审、答辩、学校内审等3~4个环节的评价,有的院校还安排了中期检查。论文类型无疑对评价环节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对于企业诊断报告,论文提交答辩前应在所诊断企业举行诊断报告会,由企业出具书面评价意见,对于其他类型学位论文,可能并不需要这样一个评价环节。其次是mba学位论文进入到图书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流通环节,mba院校排名时1~2个环节的评价。最后,就是不同学位论文类型在其多个时点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应有所不同。如,针对不同选题类型,井润田等人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和内容[5].
mba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多时点评价对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关键在于评价的通过率。梅红等人在对西安交通大学mba论文通过率、盲评结果等统计分析基础上,指出mba质量保障应完善论文淘汰机制,激励师生参与竞争,优化论文评价体系[6].mba论文通过率因不同的院校而异。显然,几乎都通过(通过率接近100%)放任了未认真撰写学位论文的学生,也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开题报告、提交后评审、答辩、学校内审等四个环节评价的通过率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对很多院校而言,开题报告、学校内审等环节评价的通过率一般较高,而提交后评审和答辩的通过率可能较低。但太低的通过率(比如接近60%),一方面的确可以给学生以较大的压力,促使其认真对待论文写作;但另一方面也会使得相当一批学生不能按时答辩、毕业,影响了学校的招生和管理。因此,多时点评价的综合通过率需要把握一个度。
三、基于结果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
从论文选题、雏形到成稿,必然涉及到多元评价主体,主要包括作者本人、指导教师、技术专家、校内外评审专家、校学位委员会、数据库和网络读者、教育主管部门、第三方机构等。梅红等人认为,要关注多元评价主体,引入外部质量评价[6].刚开始论文写作的时候(定题、研究方案),评价主体主要是作者和指导教师,发表之后评价主体主要是社会力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首先,伴随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反抄袭技术被采用,技术专家逐步成为了评价主体的一种。其次,mba学位论文类型影响到评价主体的选择,比如,企业诊断报告可能涉及到企业作为评价主体。最后,评价的每个时点和环节一般有相应的评价主体,比如答辩一般由校内外专家组成。
因为各院校要强调mba学位论文的实践性,除了选题的实际价值和论文类型多样化之外,应当有适当比例的来自企业和政府的评价主体(如富有学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可能是论文指导教师、校外评审专家、答辩小组成员、第三方机构成员等。目前,中国大陆大多数院校来自企业和政府的评价主体的人员比例偏低,个别院校甚至没有。
四、结论和启示。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如下四个基本结论:
1)mba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包括三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子体系,即:基于论文类型的多样化评价标准体系、基于过程的多时点评价体系以及基于结果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
2)mba学位论文类型应当多样化,而评审标准要与mba学位论文类型相对应。
3)多时点评价的综合通过率要适度。
4)来自企业和政府的评价主体人员要有一定的比例。
以上结论对中国大陆mba院校的学位论文评价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即:
第一,提倡多样化的mba学位论文类型,对各种类型mba学位论文提供范本,对师生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mba学位论文的写法。
第二,分别制定每种mba学位论文的评审标准。
第三,适当控制论文开题、答辩的通过率,既不太高,也不太低,以提高论文的质量。
第四,尽量聘请一些企业和政府的有学之士参与到论文写作指导和评审的工作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八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属于城市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点项目,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洪涝暴雨等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并给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污染物也在急剧增多。在这种状况下,市政给排水工程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而目前,我国的市政给排水工程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问题的实质出发,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1.1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不规范。
目前,在我国的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大部分的建设单位都是由当地的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授权负责施工的。这样就使得建设单位本身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也没有确定的项目法人、合同管理制度、工程监理部门等,这个问题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中属于常见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例如,一些政府投资建设市政给排水工程,根本目的并不是真正想要建设城市,而是为了追求政绩,这样建设出来的给排水工程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1.2施工单位技术不过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正在逐渐增多,于是相关行业以及施工单位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一些单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企业规模一步步变大,曾经的分包单位已经发展成为总包企业,在施工技术方面,这种总包企业形式受到了较大的限制,由于业务量比较大,总包企业在分包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相对比较薄弱,而分包单位因为是附属在总包公司下面的,所以对质量要求也比较低。这样就导致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出现断层,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1.3排水管网后期管理不到位。
由于相关管理法规不完善,很多城市对于排水管网有关数据资料管理不善,数据存储零散、混乱,一些城市只注重建设,忽视管理,导致排水管网资料不完整、数据不准确;在排水管网调度控制分析、应急事故处理以及布局优化分析等方面缺乏科学的.依据,导致在面对城市防汛抢险、遭遇暴雨袭击等危机事件的时候,管理调度手段显得苍白无力。对于市政给排水工程来说,建设只是第一步,在建设之后的管理工作更加重要,所以对于建设施工中的相关图纸、数据和资料应该妥善保管,并且对于一些紧急事件应该有处理预案,否则在面对突发问题的时候,排水管网就失去了其建设的根本意义,不能及时排水,就会给城市道路通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1.4施工单位质量意识不够。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一些施工单位对质量重视程度不够,经常以各种理由拒绝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盲目的追赶工期,既不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也不按照规定的施工进程以及相关技术要求,对于使用材料的质量以及机械的规格等都抱着“差不多就行”的态度。这样严重的影响的工程的质量,在后期使用的时候,可以说是问题百出。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管理中,监理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监理是控制质量的最后一道门槛,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关,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却用各种借口拒绝接受监理部门的管理,还有一些监理单位自身也不重视监理工作,在监理过程中敷衍了事,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发现问题也不及时处理,这样就给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留下了诸多隐患。
安全施工是施工的第一要求,所以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中,首先要做好安全管理。(1)管理部门在施工过程中要到各个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严禁出现违章作业的现象。(2)对各个施工单位有没有正常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检查、督促,在施工开始之前做必要的安全教育,并且确定施工过程中相关安全措施是不是已经全部落实。(3)在施工过程中,管沟开挖需要断路的时候,应该提前向总承包单位上报申请,总包单位要根据施工道路的布置条件,做统筹安排,使同一条道路上,各个施工小组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开挖工作,然后恢复正常使用,防止影响居民正常生活。(4)在安装凉水塔的时候要以防火为重点,尤其是在使用电动工具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检查导线绝缘性以及使用工具的安全性,严防由于电火花而引起火灾。(5)总包公司要统一规划设计临时施工使用的水管网,管线应该埋设在冰冻线之下,并且每隔100mm长度之内应该设置一个消火栓。
3.1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3.1.1道路拆除和恢复。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路面的拆除以及恢复工作,为了可以保证施工安全以及路基质量,在开挖道路之前应该根据施工图纸对开口宽度进行精确的计算,然后使用白漆在路面上标出开挖线并用切割机把路面切断,通过挖掘机开挖已经破碎的混凝土路面和碎石等垫层,挖出来的涂料要合理堆放以备恢复路面时使用,在管路施工结束之后的回填工作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回填土的选择一定要严格,并且做好压实工作,防止沉降。
3.1.2公共设施保护。
在管道沟槽施工的时候应该根据施工地点土质的情况采用必要的支撑避免造成滑坡或者塌方,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已有构筑物的基础或者电杆、灯杆等,要在合理制定防止变形或者下沉的措施之后才能开始施工,通常采用钢板桩加固的方法;如果施工区域地下水含量比较多的话,在管道施工的时候就需要排水,保证施工不会引起地面出现过大沉降,从而影响周围已有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3.2施工阶段技术管理。
施工过程属于给排水工程的核心阶段,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复杂而且繁多的技术问题,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非常重要。
3.2.1材料检验。
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要控制施工质量首先要控制的就是材料的质量,检验材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选择规格、材质和型号都符合要求的材料;另一方面是要在施工操作中,检查材料的质量,禁止使用劣质材料。要做到以上两个方面,既要了解工程相关设计资料以及施工规范,又要合理选择材料样品,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
3.2.2施工现场管理。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统一协调有效提高施工质量以及效率,所以,施工现场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落实施工内容,掌握工程进度,统一分配并且协调各个施工段的工作任务,统一管理各个施工段的用水以及用电,对于突发事件,例如雨季施工等做好紧急预案。3.2.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抽查,严禁施工场所出现不合格产品。(2)设置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点,对具体施工状况进行全程监控。(3)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监理单位一定要按照要求严格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3.3强化质量意识。
一个工程的质量控制仅仅靠监管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每个工程相关人员都具备一定的质量意识,在工作的时候把质量放在首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所以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要让每一个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都认识到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零件,如果没有它,城市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人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一旦给排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也会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样,在施工过程中,每个工作人员都以质量为先决条件,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人民正常生活的有力保障,其质量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笔者针对这些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提供一点建议,使其更好的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服务。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九
下面,从造船项目组织架构、以项目经理为主的质量控制、造船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项目质量管理信息化等几个方面就该造船企业的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提出相应的方案。
要实现有效的造船项目质量管理,必须改进项目组织架构。这种架构要能够让企业员工为实现船舶质量管理目标变为一种自觉行为,并在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必须的质量管理分工协作,制定必要的职务范围、责任、权力的架构体系。主要包括几下几个方面:
(1)设立完整的造船项目质量管理职能架构,即设立包括架构设置、职能分工及相互关联的各项职能工作。
(2)从公司层次、项目层次、岗位层次三个层级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的层次结构,从而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层级机构。
(3)从生产、计划、技术、人力资源、物资、企管等几个方面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部门。
(4)建立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联的职权结构。同时要注意建立起完备职责、权责结构,关系明晰,杜绝互相扯皮而影响相关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
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就是管理层级。在造船项目的管理体系中,应减少管理的层级。
该造船企业作为重工企业,在管理层级中,可以考虑设置企业领导下的董事会、企业高层管理者和项目经理三级质量管理层级结构。积极推进高层管理者直接管理造船项目,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以市场为先导,搜集相关的市场信息,以质量为参考指标,参与到造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来。
同时,在执行层级中,可以考虑实施项目承包制和项目经理责任制来推进造船项目,并确立以项目经理为项目质量控制中心,以保证造船项目的质量。
该企业积极推行质量管理制度创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质量管理的创新:
(1)应实行公司高层管理者与项目经理间签订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为了充分发挥造船企业内部矩阵组织形式的长处和克服组织机构不利的一面,应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积极性,明确责、权、利关系。
(2)项目经理领导的项目组应成为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中枢,项目经理也就是全权负责制造质量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工作,并提供质量管理的服务及对相关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
(3)企业管理部门应建立起完善的造船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借此督促项目经理对履行质量管理的责任。例如,可以通过把造船项目的质量控制指标作为对项目经理的考核指标来衡量。
4.3加强造船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质量管理的理念植入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心中,建立起完备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才可以真正的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做到这一点,对造船企业员工来说,就需要项目经理定期对参与生产环节的每一个员工进行质量控制和工艺创新的培训教育,充分发挥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质量管理可以充分在项目团队内开展起来。
对造船企业的质量管理者而言,面临的问题是不能实时掌握准确的项目质量信息,因此建立信息化系统是改变现状的有效措施。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造船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技术、物资、财务等资源,通过及时为质量管理者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使得质量管理者对生产产生的质量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
(1)提高效率。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来处理日常工作,从而实现日常质量管理的自动化,提高工作的效率。
(2)提高有效性。可以依托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完整的数据、收集方案和信息处理逻辑来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推动企业再造。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质量管理的模式。如果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就意味着可以改善现有模式,或彻底来改变造船企业的项目质量管理模式。
5结束语。
我国造船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要想很好的完成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市场竞争情况的变化。不断研究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状况,通过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项目盈利水平,才可以保持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赢利增长。因此,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十
1.质量以顾客的需要为开始,以顾客满意为结束。
2.软件需求是度量软件质量的基础。
3.建立顾客驱动型质量成为企业经营理念,要求企业从战略高度来看待质量问题。
4.质量要从顾客的角度来看——质量始于顾客的需要,终于顾客的理解。
5.质量不仅要反映在企业的产品上,而且要反映在企业的每一个行为上。
6.质量需要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应使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都感到满意。
7.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利润的最大化!
8.管理的最高目标是社会价值最大化。
10.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十一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造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意见,并围绕它提出了改进造船项目管理体系、确立以项目经理为项目质量控制中心、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以及实现项目质量管理信息化等实施对策。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种竞争不断加剧,我国造船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提高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将更多的体现在企业对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各个方面。产品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产品质量是造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内造船企业认识到了在船舶管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但是我国船企对于质量管理及控制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比较滞后。如何确定造船企业的质量方向,更好的与世界先进质量水平靠拢,让企业少走弯路;为了造船企业的快速增长,企业的领导在造船管理中要制定怎样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如何找到造船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最薄弱的环节,让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以某造船企业的造船项目质量管理作为研究背景,通过运用在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的理论,分析该企业质量管理现状,揭示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管理办法不完善、质量管理的责权利三者脱节、项目质量过程控制体系不健全、项目质量考核奖惩体系不健全、项目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造船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意见,并围绕它提出了改进造船项目管理架构、确立以项目经理为项目质量控制中心、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以及实现项目质量管理信息化等实施对策。对促进国内造船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后,我们发现该造船企业的项目质量管理现状有如下几个问题:
该企业实行部门负责制,各部门长对自己部门职能范围内的事务进行管理。这种机构的设置增加了各级的质量管理难度,因为各管理层之间只注重纵向管理,同一管理层级之间的横向沟通较差,这就导致了管理层级之间的协调比较困难。在造船项目发生具体质量问题时,缺乏横向的沟通或者沟通方案协调性不高,这就导致了质量管理的效率低下。
(2)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意识薄弱。
该企业在造船的过程中,往往重视建造速度而轻视建造质量,重视企业的产值而轻视企业的效益。在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往往具备随意性,缺失相关的制度约束。因为缺乏必要的制度和管理办法的保证,往往就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随意性质量管理的现象。
另外,由于质量管理的意识薄弱,在造船项目开工前,管理者缺少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即使有的项目编制了质量计划,往往也不重视在设计、生产环节中来完善质量管理的措施。
(3)质量管理缺乏预见性。
在造船项目中缺乏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和管理,这就导致了许多管理者的质量管理不够到位,难以保证船舶的质量。因为缺乏事前和事中的控制与管理,就会导致管理者只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特定阶段时,才会对已经发生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如此一来,就往往出现到发生了很严重的质量问题时,才有所发现的现象。
该企业对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重视不够,没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使管理者虽然可以明确工期的要求,但是在具体质量管理过程中,却缺少对“工期与质量”关系的合理把握与深入研究。这就造成了项目经理为盲目地赶工期进度,而导致船舶质量的下降。
该企业之所以存在上述的质量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质量管理办法不完善。
该企业质量管理办法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质量管理的详细规章制度,只有相对比较简单的制度规定,而且在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中,仅仅是一些空洞的质量管理的理论性东西。在造船项目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方针执行难度大,难起到实际性的作用。
缺乏行之有效的造船项目质量管理办法,是造成质量管理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该企业来说要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办法。
(2)质量管理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责、权、利相结合的体系。
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同任何管理活动一样,也需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项目管理者应享有与其责任相匹配的权力,使其直接对造船企业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同时,在造船项目质量管理体制中,设计部、资材部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该具备相应的责任与权力,并需要建立起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
对该企业来说,现行的造船质量管理体制中没有很好的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在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3)质量管理缺乏前瞻性、过程管控不力、忽视考核与总结。
在造船项目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不严是造成项目质量失控的'主要原因。该企业质量管理缺陷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重进度管理,轻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
(a)在造船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计划与组织,导致很多小问题频发。例如在设计阶段往往会忽视生产准备、人员、机器设备的安排、调度和衔接对质量的影响,缺乏前瞻性。
(c)在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后期阶段,忽视质量分析和质量绩效考核与总结。
(4)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绩效考核奖惩体系不健全、不科学。
在造船项目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各个造船项目质量考核没有得到及时落实,导致质量管理的责任不明,质量管理遗留下很多的问题。由于质量管理绩效考核不及时、不准确,员工对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对质量管理环节的参与度。
该企业虽然也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的造船企业质量管理模式,但是还处于试验阶段,而大多造船项目还都是延用旧有的生产模式。在造船管理过程中,生产任务多由劳务外包队承揽。因此,引进先进船舶生产管理模式和项目质量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先决条件。
该企业作为大型造船企业,在造船项目质量管理方面像国内很多制造型企业一样,存在执行力不够的问题。很多质量管理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或者在质量管理的执行过程中留于形式。因此,加强企业在质量管理中的执行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应如何适应造船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当前质量管理中出现的一个研究课题。造船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建立同造船项目质量管理深化改革相适应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得以生存与发展。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十二
mba论文的读者一般包括:论文导师、答辩委员会、mba学员企业的高层、mba同学等。这些读者身份、地位和所处的角度不同,对论文的评价也有各自的角度,但对mba论文总体水平的评价是一致的:mba论文是否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是否有新见解或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包括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指导老师、答辩委员会是评定mba论文的绝对权威,能否通过指导老师的初审以及答辩委员会的匿名评审,决定了学员的论文能否顺利过关。优秀的.论文从形式到内容具有相似的特征:选题新颖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格式规范、文字通顺、简洁、参考文献丰富;论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中心突出;层次分明、逻辑结构严谨;论据充足,数据可靠,加工合理,使用得当;有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见解,有一定的深度;所提方案或对策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等。
首先,论文从开题报告的起草到最后定稿,最重要的读者就是论文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的意见非常重要。要重视导师的意见,毕竟老师在理论和论文指导上处于绝对优势,老师的指导重点在于论文核心部分,mba学员一定要与导师充分探讨。在论文撰写前应和导师进行充分交流,从选题、研究内容、框架、观点提炼,都应与导师进行充分交流,这个交流的过程也是不断提炼的过程。讨论好提纲和论文结构后再动手写,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导师和学员的目标是一致的,都以撰写出优质论文为最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导师会充分考虑到不同学员的不同职业、知识背景,结合mba学员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针对性强的具体指导方案,因材施教。以自己的丰富阅历、宽广知识面给学员行之有效的建议。所以,mba学员要和导师充分沟通,积极征询导师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等到成文后再对篇、章结构动“大手术”,难度会很大。如果写作之前能与老师深入讨论,自己的写作宗旨和思路比较清晰,写作效率会更高,作品也能更顺利完成。
其次,论文送审的读者是答辩委员会的成员。送审的论文巳经是最终成果,如果论文的命题、结构、层次有问题,不可能是好论文,而论文命题、结构、层次、顺序、思路过程这些都是评价一篇学位论文好坏的标准。至于遣词造句和修饰的文句都是基本功,一篇mba论文不能在这些基础问题上有明显失误。如果论文存在硬伤,肯定过不了匿名评审关。
再次,mba学位论文的选题往往和作者任职的企业或岗位有联系,论文可以给相关企业管理者阅读。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可以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借鉴,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对企业管理有实际的参考作用,也为自己的工作提供参考。
最后,论文还有一群读者就是mba学员,同期的学员在写作过程中会互相交流、探讨选题、共同做调研、同时参加答辩,每个作者选题的优劣、调研的能力、文字功底、表达能力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立见高下,这种职场之外的竞争更能激发创造力,相信每一个mba学员都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赢得迈入市场竞争的人生第一仗!
质量管理研究论文范文(13篇)篇十三
2.兵随将转,无不可用之才。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
3.你一生中卖的唯一产品就是你自己——乔·吉拉德。
4.销售专业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博恩·崔西。
5.一次季度盈利可以是侥幸,连续两次可以是巧合,但是连续三次就是一种趋势。
6.——雅虎ceo塞梅尔。
9.我的经营理论是要让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贡献,这种贡献看得见,摸得着,还能数得清。
10.——杰克韦奇。
11.推销的要点不是推销商品,而是推销自己。——乔·吉拉德。
12.不要过度承诺,但要超值交付。——戴尔。
15.管理就是用合适的方法管人管事。
16.作为管理者你必须明白,你的决策不可以建立在个人好恶和兴趣的基础上。
17.管理的关键:要有良好的执行力!
18.一分钟经理的精髓是: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表扬、一分钟惩戒。
19.质量要求高质量的合作伙伴——包括高质量的供应商和销售商。
20.质量方案不能够挽救劣质产品——一个质量运动并不能够补救产品缺陷。
21.质量是可以得到改进的——要靠每一个人去不断地改进每一件事。
22.绝口不提“不景气”这句话。——藤田田。
25.在各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中,以精减人员最为重要。——王永庆。
27.为了能拟定目标和方针,一个管理者必须对公司内部作业情况以及外在市场环境相当了解才行。
28.——青木武一。
31.一味地增加员工、扩充门面,而不改善编制,好景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松下幸之助。
34.管理职能包括明确地说明目标及获得实现所定目标必需的资源和努力。——巴纳德。
35.管理的第一目标是使较高工资与较低的劳动成本结合起来。——泰罗。
36.质量改进有时需要数量上的飞跃——较大的改进必须有新的解决办法和更精明的工作的方式。
37.质量并不导致成本上升——改进质量要求“一次性做好”,以减少补救、修正和重新设计的成本,更不必说在顾客满意度方面有什么损失了。
38.质量提高必须同时建立在三个领域之上--技术革新、过程革新和领导革新。
39.标准不是决策的来源,客户满意才是。
40.质量以顾客的需要为开始,以顾客满意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