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体读后感篇一
超级神奇,我脑洞不够大,很多东西都不明白,但是内心并没有把它们作为科幻,二十作为现实世界和未来现实世界来看待。
作者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从现实生活找到切入口,然后毫无违和感地描述,讲述,让人感觉真实,却又不可思议。
特别是第三部,那种宇宙环境不一样,时间就差别万分的感觉,让我想到中国玄幻小说里地上一年天上一日得说法不是信口开河。那种高维向低维跌落的画面,是永远想象不出,又觉得叹为观止。那种大大小小的宇宙,那种藏在宇宙中的无数文明,那种黑暗森林体系法则,让人感觉到宇宙生存的残酷。任你曾经多么繁华,终归于零。
看这套书,中间有过无数的感触,奈何自己太懒,没有写下。现已看完,但思绪万千,不知从何捋顺,只好暂且结束。总而言之,强烈推荐,我这种物理盲的文科女,竟也深深喜欢此套书,我也不由得惊叹。给文科人的一个阅读忠告,一定要耐着性子看下去,不要觉得不懂就放弃,因为许多的不懂,在看到后面都会恍然大悟!就算有什么名词弄不懂,那也没有关系,脑洞大开是本书的特色!
话说,第一部我是看了两遍才明白。后面两部是连着第二遍的第一部一口气看下来的。
三体读后感篇二
最近,我读了《三体》这本书。
本书主要讲了三体星系的人,试图在“降临派”的帮助下,试图占领地球。他们为达成此目的,通过在不同维度对一个质子进行编辑,得到了十分强大的“智子”。虽然极度科幻但仔细一想也很符合逻辑。最终,人们彻底铲除了降临派,并得到了许多重要地资料。
当然,以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也许得到答案的唯一方法就是等待了。
三体读后感篇三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书是刘慈欣的《三体》。刚入手这本书的时候我只知道是一本科幻的小说,很好奇为什么这本书的评价如此高。刘慈欣,1963年6月出生,山西阳泉人,其代表作为《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一篇科幻类长篇小说,由《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组成。《三体》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物理学理论,并加以延伸。20xx年8月23日,刘慈欣凭借该小说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10月18日,凭借《三体》获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并被授予特级华语科幻星云勋章,值得一提的是该等级勋章只有获得国际最高科幻奖项雨果奖和星云奖的作家有资格获取。
故事要从上个世纪60年代说起,那时美苏争霸,两国在外太空探索上展开了激烈竞争。中国也不甘示弱,开展“红岸工程”。女主人公天文物理学家叶文洁也加入了该计划,当时基地的科学家都觉得他们的设备功率太低,即使向宇宙中发射信号,就算有外星人回复他们也接收不到。没想到,八年后的一天,她收到了一名叫三体星人的回复。当时叶文洁目睹父亲惨死,自己又屡次被陷害,对这个世界已经彻底绝望。叶文洁向三体人发出了求救信息。从此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体人派了一个叫智子的东西来到了地球,锁死了人类的科学发展。叶文洁号召了地球上一群对人类社会不满的人组建一支三体组织,成员都是社会精英。当各国政府意识到这些人类的存在以后,进行了剿灭。在审判过程中,了解了三体文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在三体文明眼里,人类就像一只虫子。后来,人类开始进行防御计划,选定四个面壁人,其中三个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第四个面壁人是叫罗辑的年轻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人呢?在四个面壁者的防御计划中,其他三人都被三体文明破壁,只有罗辑成功制定了防御计划,让三体文明感到震慑。这个年轻人是唯一一个威胁,并获得了短暂的和平!罗辑的这个防御计划,就是黑暗森林法则!
《三体》中作者透过科学的角度来审视人性、道德、信仰等方面。在人类面临危机和灾难的时候,会提出各种各样残忍的解决方案。为了生存,一次又一次的做出选择。同时《三体》又赋予我们足够的想象空间,基于天体物理和量子物理真的可谓天马行空,叹为观止!
刘慈欣近乎完美的把中国5000年历史与宇宙150亿年现实融合在一起。将中国科幻推送世界顶峰。如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莫言所说:刘慈欣的小说,有非常深厚的修养和准备。他利用深厚的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力的基础,把人间的生活、想象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产生了独特的趣味。
三体读后感篇四
《三体》这本书是红友们强烈推荐的,于是我看了。
这是一部科幻小说,前八章我都没有明白他到底在讲什么,甚至不懂书里提到的科学名词,什么量子,质子,运动,频率等等,对于我这种只有高中物理知识储备,并离开学校多年,早把知识还给老师的人来说,太过吃力。
中间我也跟红友吐槽,说我看得很蒙,他们回复,专业术语不明白也没事儿,接着看故事。
于是我接着看。慢慢的,感觉自己成了书里的汪淼,满肚子的疑问,一边在书里的现实世界中追寻疑问的脚步,一边在《三体》游戏中寻求生存的方式。我知道作者在做铺垫、埋伏线,可是还是不住的埋怨作者,这线埋的是不是太长了点。直到我看到叶文洁回忆之后,故事情节把我抓住了,秘密也开始浮出水面。
叶文洁一家都受到了文革破坏,对人性失去希望之后,叶文洁做出了一个自以为可以拯救全人类的做法,向宇宙发出了一声呼唤。我理解她,看尽人性丑恶,感叹这世界已经烂到骨里,在极度绝望中,那就让另外一种文明代替它吧。
近几年我偏爱伤痕文学,那段历史总让看的人泪目心疼,唏嘘无奈。可是历史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
回忆之后,第一部接近尾声,也迎来了全书的高潮,跨国行动——古筝行动。这段让人感觉在看动作大片,文字印在眼里,脑海里却出现行动的画面,本是血淋淋的画面却在作者只言片语里略显残酷的温柔。
最后来说说大史。
大史,原名史强,警察,桀骜不驯,无规无矩,任意妄行,但是却思维灵活,特立独行,很有自己的一套办事方法。毁灭“审判日”号的“古筝行动”就是他嘻嘻哈哈中提出的,连外国翻译都说他:“你真是魔鬼!”他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物,期待后续他的精彩故事。
写在最后:我是相信在宇宙的某些处是存在着文明的,这浩瀚的宇宙不可能只有地球,对宇宙一直充满着想象,但是我希望,都是和平。
三体读后感篇五
好久没有沉下心来去看书,始终是没有任何质感能和捧在手心里的书相提并论的。
《三体》,源于一次偶然在前公司的资深文案桌面上看到,他不停和我说这书好看,哈哈哈哈,我俩还一起讨论过东野的《恶意》和《嫌疑犯》,算是前公司里少有的文学同好者。
上网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三本一套的,一咬牙全买了。
欲罢不能,这个故事真的太迷人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地球人都会有一个外星人的梦,至少我是。我常幻想着在遥远的星空,那里必定有着和我们完全不同形态的生命体。
但是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所谓的美梦。
有外星人的存在,对地球生命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
资源的争夺是所有生命体永恒不变的焦点所在,在地球上如是,在星际间如是。
三体人的出现,让人类的思想出现分岐,其实高阶文明只会想消灭低阶文明,怎么可能会在没有威胁之下将先进技术无条件地传授给别人?这种童话,说实话真的是不可信的。
第一部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那个三体世界的游戏,真的是置身其中了,不免会对三体人产生同情,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发展文明和生命,实在太不易了。
第二部,罗辑真的很厉害,应该说四位面壁者都很厉害,果敢决断,虽然地球人最大的阻力其实反而是来自地球人。
我翻开第三部,一个爱而不能在一起的爱情故事?
不得不说,程心两次重大失误,导致了地球人失去了彻底生存的机会,特别是第二次,堵死了曲率驱动的研究,导致太阳系从三维跌落二维的时候完全失去了逃生的机会。
是她太过柔软?
我觉得罗辑反而是因爱强大的人,程心不是,罗辑有着及时行乐主义的思想,在最初的时候,但是这种想法反而让他在遇到妻子之后变得强大,他一人对抗了三体世界,让地球暂时性地安全。但是当程心手里握着地球命运的时候,却脆弱不堪,她如一个婴儿般,真的让我有点意外。
也可能是她这份温柔善良让云天明心动吧。
云天明,那三个童话故事,厉害!
大概因为我的物理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很多深奥的地方我略了过去,但是在灭亡的那一刻,大家都彻底想通了,为什么被画入画里就会死,真是玄妙啊!
程心和云天明之间,的确让人心疼。明明都可以相见了,却在一瞬间却错过了上千上万年。
超越地球水平的高阶文明是否就是我们口中的神?
为什么会有宇宙?
为什么会有星体?
为什么会有生命?
为什么会有我?
宇宙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
太多太多的想法和疑问让人不停回味这本书,它真的是巨作,值得一品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