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一年级浮生六记读书心得篇一
有学者称《浮生六记》为“晚清小红楼梦”,著名学者林语堂、俞平伯对此书大加赞赏,爱不释手,多次批注推荐。
《浮生六记》是沈复写于清朝嘉庆年间的自传体随笔散文,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文章写的率真洒脱,文辞绮丽,记录了作者一生的际遇,或欢乐,或悲愁,或闲逸,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淋漓流淌于笔端,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古代散文,在晚清作品中有很高的地位。
浮生六记给我们的人生感悟和启示在《养生记道》里有这样一段话,被很多人喜欢引用:“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论短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缰。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描绘了一副悠闲自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类似于竹林七贤那般诗酒唱和,潇洒率真。
观望一下文学写的感情,大多以悲剧收尾,白娘子被关了雷峰塔,罗密欧和朱丽叶殉情而死,唯一一对终成眷属还得化成蝶才行。人,终究是脆弱渺小的,每个人在残酷现实前都无力(尤其在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幸福只能相对而无绝对。也许就是沈复前半生的幸运,使得其后半尤为显得凄凉。
其实《浮生六记》目前仅存四卷,文章的精彩之处在于他与妻子的生活部分,其实红尘的生活,也如浮生六记一样,骨子里的性格,和现实的生活也是很相接近,深刻地反映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其实现实之中的网络作家,也有点与沈复类同,稍有点才气,精力也是够佳,同时,在文学论坛,也沾了点心气高,而文章,大多是小成之类,但总以为写得不错。搞一个征文相类似的,到处拉票,获得奖之后,就更是沾沾自喜了。如是拔高了自己的高度,更是沾沾自喜了。
浮生,就如同李白所言,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也许是平淡的记叙,与有些大众的心态雷同,郊游之心,周边之闹,风景相宜,也还是有一定的功底。整体来说,《浮生六记》也可以当作乾隆年间苏州书生家庭市井的一幅卷轴画来欣赏,而且增添了更多的迷人景致。记得东坡言道:“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人生也似如此,生活态度,有时没有必要太较真,生亦何欢,死又何苦?
一年级浮生六记读书心得篇二
这一章完全跟着沈先生游山玩水,走遍沈先生去过的地方,美景美心情,悠然自得,也是这本书的结束,沈先生也带着我们去领略了庵里的美景与落魄,空旷与葱郁。
从这些游记中,我看到沈先生红色性格的特征,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为人,凡事喜欢独出己见,不屑于随着别人,即算是谈论诗品评画,无不都是带着‘人家喜欢的我舍弃,人家舍弃的我偏捡起来’这意思。所以风景名胜,重要的还是心中有所得。”
红色性格指的是与红色相关联,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特别有分量感,透露出坚定、坚强、热情而奔放的性格。红色性格的人有活力、有个性、喜欢有工作效率等。所以,沈先生喜爱出门游玩,也想多看看名山大川。
红色性格的代表人物是孙悟空。它勇敢、果断、爱憎分明、敢于冒险、不屈不挠。打倒妖魔鬼怪,助唐僧取经。然而,它也有不足,有时刚愎自用,有时在人际关系欠柔和、冲动等。
与红色性格的人交朋友,随意自在,不会感觉被约束,然而,红色性格的人一旦过“度”,也是让身边人不自在,因此,我们需要修心。
一年级浮生六记读书心得篇三
在念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推荐过一本自传体小说,半文言类,也是老师声称让我们学习文言文吧。那时候毛毛草草读完,到最后还是似懂非懂,没明白文中想表达的是什么。近日,偶得一本白话文《浮生六记》,时隔多年再读,感慨良多。
《浮生六记》是一位清朝的画家沈复所写。全文分4卷,分别为《闺房之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4卷所讲均为三白平生所经历之事,文章处处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本书作者沈复,字三白,出生于清朝乾隆时期。
三白一生可谓跌宕起伏,经历过大富大贵,也经历过穷苦潦倒。虽然他与芸娘是表姐弟关系,但是他和妻子芸娘情投意合,非常恩爱。一起吟诗作画,游历山川,广结好友。但无奈于当时封建社会的迫害,最终芸娘早早离三白而去。文中所描绘的芸娘,不管是放在封建社会,还是放在当代社会,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妻子。热爱生活,淡泊名利,与三白夫妻恩爱,同甘共苦。
书中第一卷《闺房之乐》大量篇幅描绘芸娘对生活的热爱,即使面对封建社会的压迫,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芸娘精通花艺之道,总是用精湛的插花手艺将房间布置的非常漂亮;芸娘还有非常好的厨艺,即使当时生活已经穷困潦倒,仍然常常邀请三五好友到家里品尝她做的饭菜;芸娘与三白一起谈论古今诗词,山水画作,颇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心境。
放在我们当代社会,大多数人都是在抱怨生活的压力,都早已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我们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家庭单位就是我们的全部。工作日我们为了工作而工作,周末节假日我们睡到自然醒,殊不知我们浪费了多少美好的岁月。
我们何曾想过,完成一个工作任务,我们的个人能力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们的成就感又有了多大的满足,我们总是在抱怨工作带给我们的压力,可又有几位看到过,工作带给我们的进步;当我们周日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时候,又是否注意到,春风吹绿了杨柳,夏日响起了蝉鸣,秋叶红遍了山头,冬雪覆盖了大地。不是生活中没有美好,只是我们把他遗忘在了岁月的边缘。
或许就是因为这么一个完美的女人吧,上天都嫉妒了这对神仙眷侣。生活的变故,让他们的日子变的更加举步维艰,婆家的压力也是逼得三白和芸娘浪迹天涯的原因之一吧,最终芸娘客死异乡,三白“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三白在芸娘死后,仍能保持一颗热爱生活品味生活的心境,并将其一生之事,记录于书中,以此来缅怀纪念自己的妻子,实在令我感慨。
在家庭生活中,越来越高的离婚率,暴露出我们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家庭也是一个小社会,与家人的相处也是一门艺术。当家庭矛盾出现时候,如果我们都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一味的去抱怨对方,那日积月累,相信感情终将被磨灭殆尽。当我们从最亲近的人,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真是一种生活的讽刺。
小说或许有虚构的地方,或许有作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但是我们的日子确确实实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少去抱怨生活中的不公,多去关心家人和同事,少去推卸责任和义务,做一个积极、阳光、善良的人,让人生,充满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