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孝道篇一
“孝”这一话题可谓在《论语》中占据了一席之位。孔子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
《论语》为政第二中提及的“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规定“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礼仪,时刻依照礼的规定来孝顺父母,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该如此。因为热爱自己的父母,死后还要常常祭祀纪念。这都是人之常情,不能违背。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孝必须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重,是一种自觉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感情,而不仅仅在供养上,否则就是”华而不实“的孝。当下,许多自以为孝的人,实际上却把孝道完全形式化、浅薄化了。每个月寄点零花钱,就算完成任务了。只把孝当作受控于潜意识中的义务奉养而不被社会唾骂所产生的行为。当然,我们不仅为了履行义务,但也不是光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从内心发出的情感使然。有些人不仅不把父母放在心上,甚至把他们当做一种负担,却对自己的宠物呵护备至,常常挂在心上。这种行为,实际上早已背离了孝道,几乎与狗、马无异了。
做到了有发自内心的孝敬父母之后,其次便是主张情感和意志上的顺从了。我们要孝敬父母,也应该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做到“不违”,不仅仅满足于让父母穿好吃好,还应该不违父母的意愿,在情感上尊重父母,跟父母交心。如果对父母而言,满足他们的心愿远比让他们吃饱穿暖更让他们开心,那么就尽量去实现他们的心愿吧,这也是孝,而且是真正的孝!这种在情感上的孝可能是今天最缺少的了。有些真正孝顺的人确实给了父母衣食无忧的生活,却给了父母另一种意义上的空巢感,即感情上的空虚。有时子女在外,忙于工作,对于父母也仅仅于下班时的嘘寒道暖。父母真正希望的是生活上的陪伴,生活中的点滴共鸣。一个笑脸、一声问候并不难,可我们的父母却常常求之若渴而不得!所以当代社会一个让父母体会到这样淳实的孝:有了儿女,他们便不再孤单;有了父母的牵挂,做儿女的会永远感到幸福!
这便是圣人所说的孝子心情吧!
孝道篇二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代代传承,深深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华夏儿女,他们的生命,因坚守孝道而精彩。
汉朝江夏的黄香,年方九岁,母亲去世,家里非常贫寒。安葬母亲后,黄香在母亲坟前盖一草庐,夜晚在墓庐里一边守墓,一边挑灯夜读,这一守就是整整三年。母亲去世后,他更加孝顺父亲。每当夏日炎热之时,他为父亲摇扇帷帐,令席清凉,蚊虫远避,以待父亲安寝,方才回墓庐学习。至于冬日严寒,黄香总是先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捂热后,再请父亲入睡,唯恐父亲受凉。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始终步履坚定地行走在孝心与爱心的大路上,从未偏离。他扇衾温被的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他在《二十四孝》中被推为首位,并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他将这份温暖与大爱传递至五湖四海;他将坚守孝道的精神永传于世。他的生命因坚守孝道而精彩。
对于黄香,三年对母亲的悼念,对父亲日日夜夜的关怀,是跨越时间的坚持长久难,但他的孝心坚定恒久,穿越日夜,穿越夏冬,穿越了一年又一年。
穿越千年,黄香的精神被完美地演绎于现代。不是她亲生父母,她却毅然为他们付出全部,她就是90后女孩刘红。她的高考整整迟到了两年,在求学路上,她一直走得很慢、很沉重,但她稚嫩的肩上担起的孝道,却温暖了一座城。当养父母将她含辛茹苦地拉扯到初中毕业时,家庭无力供她继续上学,她考虑到家庭的困难,瞒着养父母辍学了,悄悄地加入到远去上海打工的人流,担起很多人吃不消的工作。省吃俭用两年,她终于攒够钱,终于能够继续她的学业,完成她的梦想,然而此时却传来噩耗,母亲身患重病,家里正好,就缺这笔钱。一边是养育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边是已然耽搁两年的梦想之路,这样的选择必定艰难。然而,刘红没有犹豫。她用自己的梦想换回母亲的健康,她说她从不后悔,因为父母,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迟了两年的大学,闪耀着她的新梦想:上医学院,为父母治病。今年,她入选了中国好人榜,她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她的人生因选择,因对孝道的坚持,而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同样是90后女孩,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孝道。虽然艰辛填满整整十二年,可是她的笑容依然如花灿烂。从8岁开始,最美的女孩孟佩杰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她在养母生病四千多个日子里,她日复一日照料养母,任劳任怨,不离不弃。20xx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因为不放心瘫痪在床的养母,而她决定却是,我要带着母亲上大学。她也纠结过,犹豫过,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放下家庭的担子。她稚嫩的心灵却如磐石一般坚毅,她两全的选择将中华民族的大爱无限延续,从而被评为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她用一捧沉甸甸的爱心填满了生命,让生命不空虚,她赋予了人生以质量,她给予了渺小的生命以最精彩的绽放。
对于孟佩杰,她甚至没有选择,就决定承受起了一切的全部,她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所有的艰苦,她坚毅地实现了人生的两全。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其大爱与温暖的气息感染了千千万万人。坚守孝道,正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正如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正如李密的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也如董永的卖身葬父,汉文帝亲尝汤药。坚守,必定有难。然而在困难面前,他们从未放弃,在选择面前,他们从未犹豫!久病床前无孝子,但父母生养我们岂止百日?坚守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生养的感恩,对父母的报答;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影响;不仅仅是爱心的传递;更是对自己人格与生命的升华!
生命,因坚守孝道而沉重;生命,因坚守孝道而坚毅;生命,也因坚守孝道而精彩!
孝道篇三
听说,有一种品质叫义;
听说,有一个地方叫孝义,——题记
捧起一把黄土,去嗅它的淡淡泥土香;仰视一座高原,去探索它的千古奥秘;亲近一片大地,去体会它的独特魅力,接触一群人们,去感受他们的淳朴自然。
孝义是我的家乡。自古以来,孝和义是这座城市的文化与文明的精髓。之所以取孝义作为市名,是由当地的郑兴“割股奉母”的纯朴孝行,和“义虎救樵夫”的美丽故事感动天下,演变而来。所以,孝,是我的魂,义,是我们命。
靓丽的风景。
盛夏季节,胜溪湖畔充满了欢声笑语。清凌凌的湖水漾着微波,人们在水里透凉,一个个水花,激起层层涟漪。傍晚的夕阳斜映,红光闪闪。烈日下的草地绿的逼人的眼;而阴凉处,一颗颗小草则暗暗幽伏在地上,享受午后的清静和清风的温柔。
一棵棵参天大树成了人们遮阳的大伞,槐树、榆树,都愈发激烈地生长,饱食阳光的滋养,显出顽强的生命力。一簇簇的薰衣草在灌木丛中半遮半掩,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却是淡淡的,沁人心脾。含苞待放的荷花孤傲地立于水中,娇艳欲滴;偶尔有一两只蜻蜓点水,轻盈地飞过;荷叶上滚动着一颗颗透亮的珍珠,银光闪闪。
悠久的传统。
生动灵活的木偶戏,韵律迷人的腕腕腔,热闹喜庆的地方秧歌,栩栩如生的剪纸,雕刻精致的皮影……无不传承着先人的技艺与文化,无不体现出孝义浓郁的文化色彩。更有传统婚俗礼仪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孝义每年一度的文化节中,各类精彩绝伦的艺术品花样百出,各具特色,令人大饱眼福。
舌尖上的孝义。
孝义人家的面食更为经典。细长的拉面,薄薄的揪片,肉肉的猫耳朵,调上特制的卤,可谓色香味俱全。中秋佳节的手工月饼,逢年过节的金灿灿的油糕,粗粮面食既有营养,又美味可口,令人赞不绝口。
孝义的人们千百年来用孝和义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脚踏实地,朴实善良,向一代又一代人昭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孝道篇四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高高兴兴来到中华孝道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伴随着一路的欢声笑语,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到达了中华孝道园。中华孝道园这里的环境好美啊。背靠连绵的青山,面对着碧波万顷的太湖。一进大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到处绿树成荫,,地上盛开着颜色鲜艳的各色花儿,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
走过朴素而庄严的孝道大门,穿过蕴含着丰富孝道内涵的长廊,我们在导游姐姐的带领下来到了净心池,看着点缀在池面上的朵朵莲花,我们争相吟颂着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先祖庙堂,映入眼帘的是先祖黄帝和炎帝的高大塑像,导游姐姐介绍说,黄帝是我们中国最早的首领,而炎帝是掌管农业的先帝,站在他们的石像前,我深深敬佩他们的伟大功业。
出了先祖庙堂,我们又来道观音石窟前,只见这里雕刻了三个人:观音菩萨、善财童子、哪吒。观音菩萨慈眉善目,两只手一上一下端在胸前,仿佛在点化众生,我们不禁啧啧赞叹。
而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在孝道讲堂里聆听的“百善孝为先”的讲座了。我明白了“小孝”就是要对父母长辈尽孝心;“中孝”就是在学校要尊敬老师,要听从老师的指导和教育。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大孝”就是要热爱祖国。所以,以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学习,孝顺我的爸爸妈妈,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下午三点,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中华孝道园,乘车返回了学校。今天的活动,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啊!
孝道篇五
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孝”字占据着几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识。不论年长、年幼,都遵循着“孝”。古时候的“孝”便为“顺”,孝顺永远连在一起,最后终于成为专有词。一家之中,父亲为一家之主,儿女必须言听计从,不论对错,一律服从,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
而今,“孝”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改变,从一味顺从,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异,从精神、物质两方面来尽孝。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每当周末,一些老人的家里总是儿女满堂,聚在一起,对老人问寒问暖,给老人买补品,陪老人谈天,孙子们也向老人汇报好成绩,逗老人开心,这是新时代孝的体现。
社会在一天天地进步,从古时的一味顺从发展到今天的物质、精神两方面尽孝,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人对“孝”的重视。
而国外与我们不同,他们那里子女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只是金钱关系,家长只负责把儿女抚养成人,其余则撒手不管,全无关系了。而家长到了晚年,纵使儿女成群,也不会出现儿孙满堂,欢聚一堂的情景,他们是冷漠的金钱关系。我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幢小房子里。有一天当邮差来送养老金清单时,发现这个老人已死去多时了。是由于突发心脏病而亡。据了解,她有九个儿女,个个生活得都不错,还有一个是大资本家。可她在这九个儿女成人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们,顶多在圣诞节时收到几份小礼物。而在她死后,她的儿女也未曾表示过什么。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至少是在“孝道”方面的差异。无怪乎有人这么评析: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是儿童的天堂,成人的战场和老人的地狱。
可见,讲“孝道”是中国人的美德之一。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亲。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亲的时候,他的母亲由于行动不便,年老多病,把裤子拉脏了。当她看见陈毅进来,忙把脏裤子藏到褥子底下。当陈毅发现褥子下的脏裤子之后,埋怨母亲为什么把裤子藏起来,自己的儿子有什么顾忌的。她母亲说:“这粗活还是让别人去干吧。”陈毅却说:“我是您的儿子呀?别人怎能代替呢!”说罢,三下五除二就把裤子洗好了。
可见,上至领袖,下到百姓,无一不在遵循着“孝道”,孝道是我们中国人最突出的美德。
我们青少年理应继承这一美德,决不能像那幅漫画所画的那样做,而是进一步把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