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作者根据需要提供的一种范例文章,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想要提高写作水平,不妨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从中吸取一些写作经验和技巧。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一
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数学题。正常状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他没有在意,埋头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他感到越来越吃力。困难激起了他的斗志:我必须要把它做出来!天亮时,他最后做出了这道难题。导师看了他的作业后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知不明白,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牛顿都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日不留意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二
这种想法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没错。但老师也是人,是人就有不经佐证到处瞎传一些流言蜚语的臭毛病。就像打乒乓球一样,别人对他胡说,然后他再对你胡说。比如:
钻石来自炭块。
忽悠:谁都知道,如果你想要一枚钻石的话,你可以选择:第一,到当地的珠宝店花钱买一个;第二,买上一块厚厚的炭块,深深地埋到你家后院里,然后等上1万年左右再把它挖出来,这样你就拥有了一大颗亮闪闪的钻石。为什么呢?因为钻石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就是炭和高压。
事实:尽管科学家目前还不能绝对肯定地告诉你形成钻石的主要原料是什么,但在一件事情上他们都表示同意:几乎可以确定,形成钻石的主要原料不是炭块。
所有组成钻石的基础元素都是碳,而不是炭块。当然了,我们都知道炭块里包含了一堆的碳。但情况是这样的:科学家仔细检查了现在发现的大部分钻石,发现其中的碳元素十分古老。有多古老?其形成时间早于地球上的所有陆生植物。那么,你猜猜地球上炭块的组成元素是什么?你猜对了——植物。
那为什么我们都被这么广泛地教导钻石来自炭块呢?有可能是因为真实的解释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太枯燥了。关于钻石的形成方式,最流行的说法是:它们最初被深深地埋在地幔之中,由那些富含碳元素的石块受到超长期的高温、高压后形成,最后它们因一场火山爆发,被运输到了地表。有这样一个故事作背景,那些年老师向我们误传形成钻石的原料是什么也就不足为奇了。
狗狗无法出汗或者它们通过舌头散热。
忽悠:狗狗不停地喘气是因为它们无法流汗。这听起来怪怪的,不是吗?出于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原因,大自然觉得不给这些人类最好的朋友一个汗腺,让它们每次要凉快的时候不得不翻天覆地地把自己搞得气喘吁吁这事挺合适。另外,你可能还听说过狗狗不流汗,只通过舌头散热。
事实:在你看来,狗狗的这种散热方式,其典型表现就是“流口水”。当然,这倒也没错,狗狗大口大口地喘气能够帮助它们在体温过高的时候散热,但这并不代表它们的舌头就是一个巨大的汗腺。不是的哦,大夏天你讨厌的那些狗狗蹭到你脚踝上的液体,就是它们的口水。有时如果你看见一条狗狗的鼻子湿湿的,有一半的可能性上面是它的汗水,还有一半的可能性上面是马桶里的水。事实证明,在狗狗鼻子上和脚掌上最容易观察到它们的汗水,因为对于大多数狗狗而言,这是仅有的两处没被毛覆盖的地方。
但是,别信我们的一面之词……咱们来看看科学怎么解释。老早以前——一直追溯到1835年,在所有人都闲得没事干之后、在人们能够完善自己人性里那些基本的同情心之前,一些疯狂的科学家决定把狗狗的毛给剃光了,然后把它们绑到实验台上,下面垫上隔热垫。为了取得更好的测量数据,还给它们注射肾上腺素,以观察它们流不流汗。研究结果显示,隔热垫和恐慌剂使得狗狗们全身上下汗流不止。诚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个发现能让19世纪的那些科学家们在地狱里找到一丝丝安慰。
如果狗狗全身上下布满了汗腺,那怎么会有那些狗狗无法流汗的传言呢?这有可能是因为狗狗流汗和人流汗两者的原因不一样吧。只有它们鼻子和脚掌上的汗腺才是用来帮助其散热的,剩余的那些主要是用来保持它们身上那股独有的腥臭味儿的。
既然现在我们提到了动物界被长期误解的事,那么,还有——。
蝙蝠是瞎子。
忽悠:有句尽人皆知的老话叫“有眼无珠”,直译是“像蝙蝠一样瞎”。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大其词,但至少还是有些事实依据的。毕竟,作为夜行动物,蝙蝠真的对自然母亲恩赐的眼睛没多大需求。相对而言,它们更倾心于依靠自己回声定位的能力以及对共振的知觉。
事实:蝙蝠眼球的功能和它们不起眼的模样完全不成正比。来自国际蝙蝠保护组织的梅林·塔特尔声称:“根本就没有瞎眼蝙蝠这回事。蝙蝠的视力是极好的。”没错,你刚刚读到的都是真的——除了蝙蝠偶尔遭遇一些悲剧以外,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瞎眼蝙蝠这一说。
蝙蝠的视网膜不仅有足够的视杆细胞(夜视的先决条件),还有两种类型的视锥细胞:一种是普通的视锥细胞,帮助它们适应日光条件;一种是紫外光敏视锥细胞,这让它们看起来更像是恐怖的捕食者。蝙蝠分两种——果蝠(那种以花朵和水果为食的蝙蝠)和微蝠(那种形体微小但又能让你不寒而栗的蝙蝠)。这两种蝙蝠当中,只有一种使用了回声定位,所以人们普遍认为的蝙蝠完全依赖其声呐系统的观点也就不再站得住脚了。当猎物不是“在黑暗中翩翩起舞”而是“一动不动地挂在树枝上”的种类时,声呐就没法大显神通了。所以,对那些以果实或花蜜为食的蝙蝠而言,紫外线视觉就是其突变的超能力,因为许多花朵都反射紫外线光。
科学家的随笔【第二篇】:科学家为什么要“人模狗样儿。
对于一些野生动物研究者来说,天天都是万圣节。他们装扮成各种野生动物的模样,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当然不是自娱自乐或者吸引别人的眼球,而是想获得动物们的好感。
伪装不是穿上夸张的动物服装那么简单。
真正的伪装,不仅外观可以迷惑对方,连气味、习性和行动方式也会被动物视为同类。伪装成动物的至高境界是掩盖人类属性。
人类最容易在动物面前露馅的是气味。卧龙自然保护区中国大熊猫研究与保护中心的饲养员,会在身上喷洒臭烘烘的熊猫粪便和尿液,用以掩盖人的气味。当饲养员和熊猫“臭味相投”,那些呆萌的熊猫幼崽就会感到毫无压力,也不会害怕这些“大熊猫”的“嘘寒问暖”了。
仅仅盖住气味还是不够的。美国动物学家布莱迪·巴尔曾经伪装成鳄鱼,深入坦桑尼亚河岸的泥巴洞穴,想接近一群尼罗鳄。他穿戴的鳄鱼头套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身体部分是一个铝制防护框。
正当他觉得万无一失时,却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不是模仿鳄鱼缓慢爬行而是快速移动了一下。一只大鳄鱼察觉出异样,猛地转过身来,把头凑到巴尔跟前,直盯着眼前这个“同类”。
如果既想打入动物群体内部,又不想被凶险的它们灭掉,动物之间的排斥感是天然的自我保护利器。哈佛大学一名博士生想要查清楚,是否所有的河马粪便都会引起鱼类的死亡。但问题是,采集水样要冒着被一头或几头4吨重的庞然大物压扁的危险。于是他定制了一艘遥控小船,用仿制的尼罗鳄鱼头做了巧妙的伪装,船里满载着测量水质用的传感器和声呐装置。
河马和鳄鱼一直以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所以这个伪装奏效了:小船成功穿越了被几只河马占据着的溪流。
利用“易容”的招数接近动物,并不是要伤害它们,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与人类共生的物种。动物不会告诉人类,它到底需要什么。所以,人类要主动倾听它们的心声。
巴尔做“鳄鱼卧底”是为了研究尼罗鳄的习性。在动物学界,他是目前唯一研究过全部23种野生鳄鱼的人。几年前,他成功混入层层叠叠的尼罗鳄中间,甚至在鳄鱼尾巴上系上记录器,以便采集鳄鱼的体温数据。
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巴拉布市的国际鹤类基金会,员工们打扮成“幽灵”,却并不是为万圣节做准备。他们把自己隐蔽在白色伪装服里,袖口还伸出长长的锥形鸟喙。这是仿生制作的布偶,但看上去和真的并无二致。嗷嗷待哺的美洲鹤幼崽从人工鸟喙里叼走草蜢,就像从母亲口中分享美食一样。
国际鹤类基金会的员工们试图扮演成熟美洲鹤的角色,谆谆教导年幼的小鹤如何捕捉草蜢,以适应残酷的野外生活。20世纪40年代,美洲鹤遭到大规模猎杀,栖息地丧失殆尽,野生美洲鹤的数量仅有20只。现在,野生美洲鹤已超过400只,这归功于各国的猎杀禁令和栖息地保护政策——当然,带着人类体温的布偶同样功不可没。
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在安逸中逐渐丧失了对捕食者的警惕,有的科学家决定使使坏,让它们意识到危险是无处不在的。乔治·伯格是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的野生动物学家。有一次,他穿着驯鹿服装,装作不经意地将狼的粪便丢在这些大型哺乳动物旁边。令人担忧的是,那些生活在黄石公园里的驯鹿还是很悠然,丢失了一闻到狼的气味就迅速跑开的本能。
狼在几近灭绝后又重新回到了它们的领地,但驯鹿对危险的逼近毫不知情。不过,后来的研究显示,驯鹿们很快恢复了警觉——如若不然,它们将会成为狼群的晚餐。
在不少人看来,伪装动物真是个糟糕的工作,形象尽毁,还一身恶臭。但有的科学家乐此不疲,他们享受的不是“动物秀”的千奇百怪,而是真正走进动物们的世界。”
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曾提到过一位女科学家,她在德国工作,是研究放射性衰变的先锋。由于当时德国科学界普遍歧视女性,她被迫在物理大楼外一间木匠房里做实验。但就是在这里,她成为了弄懂原子核裂变的第一人。
木匠房本该是制造椅子的地方,却在这里诞生了核裂变,这既让人激动,又让人心酸。
这位女科学家名叫丽丝·迈特纳。她的真实处境比吴健雄提到的还要糟,她不仅被安排在木匠房里工作,而且还不能随意进入物理大楼,甚至连大楼内的厕所都不允许使用,因此,每次内急她都要一溜小跑到附近的餐馆解决。
在如此恶劣的处境中,1918年,迈特纳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并将之命名为“镤”。她确立了核裂变的概念,但却一直拒绝参与研制核武器。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迈特纳访问哥伦比亚大学时,已是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了。细心的吴健雄很快发现,这位老人有个不良习惯——不洗澡。
在哥大,洗澡是每个人的生活常态,所以她的这个习惯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因此吴健雄不得不小心地提醒她,她是否想去洗个澡?她歪着头,调皮地说:“不,她已经‘练’出来了。”因为在她的木匠房里是没有洗澡间的。她的话让吴健雄终生难忘,每次提起都会难过。
丽丝·迈特纳终身未嫁,1968年以90岁高龄去世。
科学家的随笔【第四篇】:科学家在美港随笔。
“科学原来像诗句一样,字早已有之,而观念是诗人的匠心所促成的。”这里面只是对真的好奇与对美的欣赏。这便是陈之藩对科学与诗的感悟。他的散文,尤其是后期出版的四本:《一星如月》、《时空之海》、《散步》、《思与花开》,亦当作如是观。我们从他的文章里知道他爱诗,却遗憾自己不会作诗。他表达自己的工具有二,一是数学,一是散文。他所写超过一百篇的科学论文,我绝大多数不可能理解,但时常看见他对着方程式写成的文章赞叹:“这结果真是太美了。”《万古云霄(精)》便编选了他的许多经典散文,一起来欣赏吧!
在华语世界,科学家写散文已臻化境的非陈之藩莫属。他是几十年来最好的散文家之一。《万古云霄(精)》收录陈之藩经典散文《念胡适》、《爱因斯坦的散步及其他》等41篇。让读者一窥科学与人文互动的火花。陈之藩的散文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我们在陈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推出这部《万古云霄》,以此来怀念这位散文大家。二00三年的秋天,我由波士顿回到香港的中文大学。
在工程大楼的办公室有一堆信放在桌上,是我在波士顿期间人家寄到香港的。其中一封信封很大,从北京寄来,且用iyps快邮。拆开看时,原来是李政道教授七月十三日写的,上款是我的名字“之藩先生”,而下款是李教授亲自签名。
“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里面是杨李争端之李方面的解释与说明。
我与李教授好像只握过一次手。那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听完了众星在新竹清华大学的演讲之后,李教授从台上走下来,第一个遇到的就是我。他与我很亲切地握手,既无人介绍,我想他也不知我姓什名谁。我当然知道他,而且知道他的近况:在美东,可能就是在波士顿,他刚讲过《易经》。我当时便轻声问他:“李教授,讲讲《易经》好吗?”我本想立即问他太极图那两个互抱的鱼算是什么对称的,但我就要说出而尚未说出时,他答以“那是随便谈啦”之类的话,随即走过去与别人寒暄。
我在中文大学拆信之余,同时在想,我与李教授只有过这么一次短暂握手,他怎么会知道我在中文大学呢?也许是在那次去波士顿前我写过几篇论杨李之争的文章,他在《明报》或《明报月刊》中见到作者的简短介绍罢。
我只是为了好奇,立时翻到那本大书上我认为最关键的章节。在页四十五,李政道说:一九五五年初,有一天杨振宁到纽约来看我。我告诉他我看到了他和密尔斯的文章。我认为他们这篇文章《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的出发点完全错误。同位旋既然不守恒,所以同位旋规范也是绝对能变的。我也告诉杨振宁,我正在做“质子数守恒和质子数规范不变性”的分析。
杨振宁居然完全同意我的观点。同时他也很想知道,我对质子数规范场的理论分析的进展。我告诉他,我有一个结果,质子数规范场,和它的推广——重子数规范场,可能产生很像引力场这样一个新的作用,可是又有区别。我正在计算和分析。杨振宁要求和我合作,愿意帮助我一起研究。我接受了他的要求。一九五五年,我们合写了一篇否定杨和密尔斯《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出发点的文章,在《物理评论》上发表:t.d.leeandc.n.yang:conservationofheavyparticlesandgeneralizedgauge。
transformations.phys.rev.98.1501.1955….既然杨和密尔斯一九五四年《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的出发点是完全错误的,那为什么“杨一密尔斯规范场”会成为当代物理极重要的贡献呢?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虽然杨和密尔斯一九五四年的文章出发点是不对的,可是他们由此而写出了“杨一密尔斯规范场”方程式。这方程式不能用在同位旋上;但二十年后。略加推广用在夸克间的色动力学作用上是完全准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杨和密尔斯规范场的文章并不受物理界重视的原因。
我看到这里时,自然想起杨振宁教授来。大约是一九八二到一九八四年,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杨教授在中文大学开讲了好几次有关现代物理的讲座,我每次必听。
那时我正在发展中大电子系、建立博士制度等,有些会议必须去开;但如会议与杨教授的讲座时间有冲突时,也是不去开会,而去听讲,风雨无阻,早到迟退。就在此决心下,竟也有一天未能去听讲。杨教授讲起规范场论,讲他那孤独的奋战精神,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的历史,台下无论学生或教授很少不动容的。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几战几败的情况:据他说出的,是因推导那个方程式时,在计算过程中是越算越大;算不下去,还不休工吗?可是在最后那一次,在发现越算越大以后,还是坚持往下算,结果竟然成功了。
科学家们在天堂相遇。
上帝禁止他们再研究科学,无聊的科学家们只好玩起捉迷藏的游戏。
伽利略开始先抓人。他数到100后睁开眼睛,只见伏特趴在不远处。
伽利略走过去说:“伏特,我抓住你了。”伏特说:“不,你没有抓到我。”伽利略说:“你不是伏特吗?”伏特说:“我是伏特啊,但你看我身下是谁?”伽利略低头看了看伏特身下,居然是安培!伏特说:“我身下是安培,我俩就是伏特/安培,所以你抓住的不是我,你抓住的是欧姆!”伽利略反应迅速,于是改口喊道:“欧姆,我抓住你了!”
说时迟那时快,伏特和安培同时跃起身来,但是仍然紧紧抱在一起。伽利略大惑。他俩不紧不慢地说:“现在,我们不再是欧姆,而是伏特×安培,变成瓦特了。”伽利略觉得有道理,于是喊道:“那我终于抓到你了,瓦特!”
这时候,安培慢慢悠悠地说:“你看,我俩这样抱着已经有好几秒了,所以,我们不再是瓦特,而是瓦特×秒,我们现在是焦耳啦!你抓住的是焦耳!”
伽利略被说得哑口无言,于是默默地转过身。这时,他看到牛顿站在不远处,伽利略于是跑过去说:“牛顿,我抓住你了。”牛顿说:“不,你没有抓到我。”伽利略说:“难道你不是牛顿?”牛顿说:“我是牛顿,但你看我脚下是什么?”
伽利略低头看到牛顿站在一块长宽都是一米的正方形的地板砖上,不解。牛顿说:“我脚下这是一平方米的方块,我站在上面就是牛顿/平方米,所以你抓住的不是牛顿,你抓住的是帕斯卡。”
伽利略备受挫折,终于忍无可忍地爆发了,于是飞起一脚,踹在牛顿身上,把牛顿踹出了那块一平方米的地板砖,吼道:“你还敢说你是帕斯卡?”
牛顿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说:“不,我已经不是帕斯卡了,你刚刚让我移动了一米的距离,所以,我现在也是焦耳了,所以你抓住的是焦耳!”
焦耳站在伽利略背后冷笑。
伽利略彻底崩溃了!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三
在新的千年到来之际,美国白宫曾进行了一系列的演讲,其中以科学为主题的演讲是《想像与变革---下一个千年的科学》。它的演讲者就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教授、"轮椅天才"斯蒂芬·霍金。他患有严重的残疾,双手只有3个手指能动。这个极度残疾和极度聪明的科学家成了这次不同寻常演讲的理想人选。
20世纪90年代,谈论宇宙学渐成一种时髦,宇宙大爆炸理论虽不是新的理论,但在公众心中却非常新颖。特别是谈到霍金,人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称他是自爱因斯坦之后最好的物理学家。
霍金是英国人。他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物理学家、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纪念日,几天前还是牛顿的生日:1643年1月4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呱呱坠地的小霍金头上罩上了金色的光环。用霍金自己的话说:"我估计大约有二十万个婴儿在同日诞生"。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样,喜欢玩具,着迷于玩具火车,甚至自己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十几岁时,霍金还喜欢制作飞机模型和轮船模型,甚至尝试发明一些游戏,比如制作不同颜色零件的工厂、运送产品的公路和铁路,以及股票市场。霍金和一个同学负责编制游戏的规则。在编制这些游戏时,小霍金的目标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开动的模型","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直驱动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来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学期间,霍金分在一个很好的班,尽管他的成绩名次从未进过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学的尊敬,同学为他起了一个"外号"---爱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学,他们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如莫扎特、马勒、贝多芬,也到音乐厅去听音乐。他们还经常讨论一些科学和宗教问题,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运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在中学时代的后两年,班上来了一位数学教师。他的教学富于启发,这激发了霍金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兴趣。尽管父亲也鼓励他学习科学,但希望他攻读与父亲的专业相近的生物学。回忆起中学的学习,霍金谈道:"在我幼年时,我对所有科学都一视同仁。十三、四岁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学方面做研究,因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尽管我知道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所以太枯燥。化学就好玩得多了,不断发生许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但是物理学和天文学有望解决我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蕴。"由此可见,少年的霍金的志向虽算不上远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蕴"对他后来的研究肯定是有影响的。中学毕业,霍金考入牛津大学,并如父亲的希望,取得了奖学金。学习物理学对霍金并不费力,后来他又考上剑桥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为什么要选取理论物理专业呢?霍金后来说:"理论物理中有两个领域是基本的,……一个是研究非常_的,即宇宙学;另一个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这就是说,理论物理联系着"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他确定要研究宇宙学,这是因为"在宇宙学方面已有一个定义完好的理论,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研究宇宙学的理论基础。
在研究学习期间,霍金得了一种怪病,是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这种病使行为本来就不灵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这种病迅速恶化。霍金非常苦恼,以至于他认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弃正常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他在这时结婚了,5年后他成了3个孩子的父亲。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奋。他曾梦到自己被处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他认为,"我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其他人",要做点儿善事,以回报社会对他的恩惠。勤奋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学界。黑洞是一种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天体,也就是说,它的密度很大。这种天体是一种从理论上推测出来的天体。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黑洞的问题。他认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吸住自身发出的光线,而使我们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团"。然而,这种科幻般的预言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时,一位德国科学家借助广义相对论重新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他发现,质量等于太阳质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径只有2.95千米;而相当于地球质量的黑洞,直径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纪30年代末,一位美国科学家研究恒星演化时,再次研究黑洞问题。他认为,在恒星燃尽时,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会无休止地坍缩下去,最终就形成了黑洞。
60年代,由于天文学的一系列新发现,激发了天体物理学的研究。霍金正逢其时,黑洞研究使他初露头角。霍金将热学引入黑洞的研究,这大大加深了对黑洞的认识。这时,霍金认为,可能存在一种"微型黑洞"。这种黑洞很小,有的会小到像质子或中子那样的大小。按照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当物体小到这样的程度,它应服从量子力学的规律。霍金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发;黑洞越小,它蒸发得越快。1个10亿吨(个头与质子大小相当)的黑洞要用100亿年的时间才能蒸发干净,而最后0.1秒内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万颗百万吨级的氢弹爆炸。这就是说,我们是不是应该仔细地进行天文观测,力图在宇宙空间找到这种"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对大爆炸理论研究有很大贡献。他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奇点"处的爆炸产生了粒子和能量,粒子间的作用产生了星云,进而演化到我们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胀着,将来的宇宙可能将继续膨胀下去,也可能在膨胀到极限时转而收缩至当初形成宇宙的那个"奇点"。看上去这好像很有趣,然而,这就是今天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水平。由于霍金在天体物理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他获得1978年的爱因斯坦奖。1980年他又当上了三一学院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曾经是该讲座的教授。现在,霍金已快60岁了。尽管身体残疾,他仍经常旅行、演讲、著述。他的《时间简史》已发行几千万册,被译成40多种语种。由于霍金那富于传奇色彩的奋斗经历,他的《时间简史》还被搬上银幕。人们看到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画面,听着霍金敲打计算机键盘和计算机合成后的声音,人们为现代物理和宇宙理论的深奥所震慑,为人类的智慧所感叹,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仍在攀登科学高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四
两个多月过去了,新型冠状病毒还在肆无忌惮的攻击人类。我真想变成一位科学家,踏进实验室的大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效力。
假如我是科学家,我会研发一种可以探索人类身体一举一动的纳米机器人。它自带识别功能,还有微小的摄像头连带遥控器。我们可以在病人体外看到身体里面的所有情况。还有对付病菌的激光枪。但是光有纳米机器人还是不够的,那如果没有生病的人该怎么预防呢?所以还要制造出一种可以完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让没有感染的人,不用躲在家里,不用戴口罩,更不用小心翼翼地生活。
通过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和特征,我开始进行探索性的实验,经过夜以继日地艰苦奋战,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压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于是我们立马展开了行动。我们首先把纳米机器人放入病人的口腔深处,然后让纳米机器人钻进咽喉,再钻进气管,又顺着气管往下滑,进入人体的呼吸机----肺部。进去之后,我和医生们,立马目不转睛地盯着遥控器,看到了许多密密麻麻的新型冠状病毒。“砰!砰!砰!”随着一声枪响过后,屏幕中的新型冠状病毒立马都倒下了。过了一会儿,病人的眼睛睁开了。医院中,突然沸腾了起来。“病人没事啦!我们战胜了新型冠状病毒。”不只是纳米机器人有功劳,打了我研制疫苗的人,也一直都没有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有了我研制出的纳米机器人和疫苗之后,已经彻彻底底地打败阴险狡诈的新型冠状病毒,人们也回到了以前自由快乐的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五
如果森林被破坏,那么小动物们将无家可归,这样食物链将被打破。如果小鸟没有了家,那么那些害虫将会大量繁殖,它们会啃食草地将森林变成沙漠,人类将无法生存。
如果臭氧层被破坏,太阳的紫外线将照射下来使生物们变异、灭亡……如果臭氧层被破坏了那么天上就会下酸雨,人类再也生存不下去了。
如果我当上了科学家我会让发明一种“海洋清洁器”,他们会自动吸收海洋垃圾,使我们的大海永远保持蔚蓝。
如果我当上了科学家我会发明一个“森林护卫队”,他们每天注意各个地区森林的情况,当发生食物链打破的前兆的时候,它们就会采取相对的方法,如先它们会将濒临灭亡的物体种类收集起来采取dna样本,并创造“抵抗素”这样就安全多了。
如果我当上了科学家我会发明一种“太阳能块”只要把它安在汽车和飞机、火箭等交通工具上,吸收太阳的光,排放的就都是氧气。当然,只要有一丝光就能排放氧气,当晚上的时候或者是雨天,它排放的是对人体有益的其它物质。
如果我成为了科学家,我还会发明更多更多造福人类的东西!
当大家提到自己最崇拜的人时,往往我们听到的是一些伟大的尽人皆知的名字。比如提到自己最崇拜的科学家,名单中总是会有这样的名字: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是的,这些伟大的名字的所有人确实为这个世界和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正是一个个这样的人带领着我们创造者我们的社会。但是,这样的伟人们在我的心目中,只是作为先锋一样的存在,他们只是在时代的大潮中脱颖而出的幸运者罢了,只是众多拥有才华和勤奋的人中再度拥有幸运的人罢了。这样的人,值得我尊敬,值得我佩服,却不是我崇拜的对象。
其实,在开始思考我最崇拜的现代科学家是谁和为什么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没有一个现成的人选,毕竟不是爱好科学研究的好奇宝宝,平时对科学的爱好也仅止于电子产品而已。但是我很清楚会被自己崇拜的应该是用最朴素的心态、最诚恳的态度、最坚定的信念和最踏实的行动验证和追求自己信念的科学家,他可以不是世界闻名的,可以不是著作众多的,甚至可以没有什么业界闻名的理论成果。这样的科学家只是科学界的最基层,但是正是这样的基座垫起了整个科学的大厦,所以,这样的科学家值得我崇拜。
李渤生,这是一个在几天前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名字。的确,这是我在互联网上找到的名字。作为完全的外行人,对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是完全陌生的。资料上是这样描述这个人的:李渤生,男,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46年6月10日生于山东惠民。1970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中学生作文《科学家的作文》。生态学研究上有较深造诣。现任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中国麋鹿基金会理事,北京生态学会秘书长,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中外联合专家组成员,珠峰自然保护区中外联合专家组组长,此外还受聘为美国高山研究所高级专家。
在查看他的著作时,我几乎没有发现什么重大的理论性浓厚的学术著作,而是以实地探查性质的研究报告为主。在他的大多数工作时间中,办公室、教室、实验室,而是用他的双脚踏遍他的研究空间,用他的双眼观察者、用他手中的照相机记录着。可以说,他纠其大半的时间进行着野外考察式的工作。毫无疑问,这样的.工作是要付出无数的时间、金钱、汗水,甚至是鲜血的。野外的研究不比室内的工作,需要冒着很多的风险,比如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身体上的不适甚至是无法预料的生命危险。
作为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专家组组长,李渤生总是要活跃在珠峰的周围的。广阔的青藏高原就是李渤生的灵感和事业的沃土。在他的野外工作记录上,我们仿佛可以鲜明的看见他的工作状态。
1975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西藏南部及雅鲁藏布江河源地区进行植被调查。
1976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藏北分队,首次对藏北羌塘高原无人区进行植被考察。
1980年:在西藏墨脱地区进行植被考察。
1981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横断山南段植被进行考察。
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连续科学考察。
1985年:参加美国高山研究所专家组对珠穆朗玛峰两侧中国、尼泊尔区域进行的科学考察。
1987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新疆和西藏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区植被进行考察。
1988年:组织领导中美联合考察队,对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阿里的美马错核心进行科学考察。
1990年:对西藏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1991年:率队对藏东南帕隆藏布下游谷地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考察。
1994年:对西藏东喜马拉雅及中喜马拉雅山地进行考察。
1995年:对西藏东喜马拉雅地区再次进行考察。
:春秋两次赴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
而以上这些,只是他众多的野外工作中涉及珠峰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在如此频繁的赴藏工作中,他甚至还参与了很多国际性质的环境考察,足迹几乎遍及五大洲。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工作是很惬意的,工作地点遍及全世界,岂不是旅游的好机会?然而,当你认识到野外工作的实质后便不会这样认为了。众所周知,野外考察靠的就是不断的观察和积极的及时的思考及记录。而在这样紧凑的工作过程中要想有一些时间做什么观光旅游的工作,那无疑是对工作的亵渎。这样不但无法将工作做好,甚至即便你想好好的游玩,也会因为工作的牵绊而无法尽兴。所以,这样的野外工作甚至可以说是枯燥乏味的。可见,多年从事这样工作的李波升势将自己对工作的极大兴趣和热情融入到工作的枯燥工程中才得以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得到业界和世人的赞赏和认同。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六
1912月24日即圣诞节前夕的晚上8点钟左右,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费森登通过马萨诸塞州布朗特岩的国家电器公司128米高的无线电塔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广播。广播的节目有读圣经路加福音中的圣诞故事、小提琴演奏曲,还播送了德国音乐家韩德尔所作的《舒缓曲》等。人们听到电波传来的精彩节目,感到十分惊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正式的无线电广播。在1911月,费森登教授曾进行过一次演说广播,但声音极不清楚,未被重视。不过,第一次成功的无线电广播,应该是19美国人内桑·史特波斐德在肯塔基州穆雷市所作的一次试验广播。
史特波斐德只读过小学,他如饥似渴地自学电气方面的知识,后来成了发明家。1886年,他从杂志上看到德国人赫兹关于电波的谈话,从中得到了启发,试图应用到无线广播上。当时,电话的发明家贝尔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他的着眼点在有线广播,而史特波斐德则着眼于无线广播。经过不断的研制,终于获得成果。他在附近的村庄里放置了5台接收机,又在穆雷广场放上话筒。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了,他却紧张得不知播送些什么才好,只得把儿子巴纳特叫来,让他在话筒前说话,吹奏口琴。试验成功了,巴纳特·史特波斐德因此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线广播演员。
他在穆雷市广播成功之后,又在费城进行了广播,获得华盛顿专利局的专利权。现在,肯塔基州立穆雷大学还树有“无线广播之父”的纪念碑。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七
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科学家的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了许多科学家经历种种磨难,最后终于成功的事情。
这本书既给我了知识,又教育了我,比如诺贝尔拼命刻苦钻研的精神和阿基米德到死还想着帮人们解开未解开的难题的品质等。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牛顿,他生在意大利,是一个近代科学历史上的经典的物理学的大师,他曾发现了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落体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为未来人们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他还创造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对光的分解研究,打开了近代光科学研究的大门。他发现,阳光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对以后人们研究光时作出了很大的帮助。
这种废寝忘食的精神真了令我感到敬佩: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点事出去了,临走前叫牛顿煮鸡蛋吃。等到老太太回来后,问牛顿鸡蛋煮好了没有,牛顿边工作边说煮好了。等她掀开锅盖一看,被惊呆了。原来因为牛顿忙于计算,错把怀表当成鸡蛋放进锅里去煮了!
这本书真是太好看了,所以我建议大家没事时也读读这本《科学家的故事》。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八
黄道婆-中国古代科学家.黄道婆(1245—1330年),元代棉纺织家。又名黄婆,黄母,汉族。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
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她所织的被褥巾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由于乌泥泾和松江一带人民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当时的太仓、上海等县都加以仿效。棉纺织品五光十色,呈现了空前盛况。黄道婆去世以后,松江府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九
一般人初次到青藏高原,感到呼吸困难,心脏病患者则病情加重,初生儿死亡率升高。这是为什么呢?一位名叫帕斯卡(1623—1662)的法国人最早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空气变得稀薄,大气压减小,一般人不能适应。
帕斯卡从小智力过人,他12岁爱上了数学,16岁参加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小组(法国科学院前身),17岁提出了数学定理,2o岁设计制造了历史上第一架机械计算机器。他虽然没有活到40周岁,但对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帕斯卡对物理学的贡献最大。22岁时,他致力于真空与流体静力学问题的研究,获得巨大的成就,成为当时轰动巴黎的重大事件。他的实验证明:真空确实存在,空气确有重量,大气压力是普遍存在的。
帕斯卡还在不同地区、不同的高度,多次做液体压强的实验,证明大气压强随着高度升高而减小。这一发现在地学研究乃至今天的航空技术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帕斯卡还通过上述实验,发明了注射器,改进了托里拆利的水银气压计。
帕斯卡写过一篇论文《液体平衡的论述》,详细讨论了液体压强的传递问题。这篇论文直到他死后才公诸于世,这就是著名的帕斯卡定律。帕斯卡还指出,由于液体的重量,盛有液体的容器的器壁所受到的压强,仅仅跟液体的深度有关系。为了纪念他,人们把压强的单位定做“帕斯卡”,简称“帕”。
返回目录。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十
人们一提起奥林匹克,就会十分自然地联想起一幅幅充满希望、活力四射的图景:圣火熊熊燃烧,五环旗迎风招展,和平鸽腾空而起,健儿们龙腾虎跃。奥林匹克意味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敢于行动,勇夺胜利;奥林匹克是变化而不是停滞,是运动而不是静止。奥林匹克象征着生命、青春和美丽。奥林匹克运动更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宝库,从古代神话到现代科技,从体育运动到社会发展,它要告诉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奥林匹克运动也是一本难得的人生教科书,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奥运英雄,用自己活生生的榜样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在逆境中奋起,怎样光明磊落地拼搏,怎样善待他人,怎样健康愉快地生活。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热血沸腾的迎接每一局奥运会。xx年,是令所有中国人最激动的一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对奥运做出了贡献。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想干点儿什么事,表示我心中的喜悦。大事干不了,那,我就锻炼锻炼身体吧!于是,我和妈妈,妹妹约定好了,从峨眉骑车到乐山,看谁能坚持下来。
似乎是刹那间,骑车的日子已经到了,我们准备了一些面包,上路咯!刚开始,我们都很带劲,精神焕发,神采高扬,边唱歌边悠闲的看着两旁的景物。可是我们没想到,困难在后头等着呢。渐渐的,我们已经过了符溪镇,收费站仿佛触手可及。只要过了收费站,离乐山感觉近多了。我不觉得意起来,心想:真是小样,有什么好骑的呀!便像离弦的箭似的,迅速的向前卖力的骑去。
这时,我突然刹住了车,原来,一条望不到边际的斜坡展示在我们面前。它好似一条龙向空中飞翔。我眼睛要看花了,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真想放弃了,妈妈赶上来,她面对这个斜坡,没有露出躲避困难的思想。她对我说:“双双,你要克服这个困难,困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面对困难,不要去逃避它,要勇敢的`去战胜它,也不能气馁,不然,这次来骑车,有什么意义呢,对不对?假如你是一个奥运选手,正在参加马拉松,你是放弃还是坚持?”妈妈说完了。这时,我脑海里有一个轻而有力的声音说:“真的要放弃吗?那么,奥运选手们面对比这大得多的困难,他们又是怎么克服的呢,加油吧!战胜这个小小的困难!”我又突然想到我们国家的女子排球队,她们不也是经历一次次失败,克服种种困难,但从不气垒,仍奋斗不息,才有了今日的光辉吗?我现在面对这样一件小事却退缩了,真是不应该!于是,我奋力向前骑去。将妈妈与妹妹远远的甩在后面。不一会儿,我的脚渐渐酸痛起来,车轮也转动得越来越慢,双脚好象不听我使唤似的,沉重得抬不起来。呼吸变得急促,眼看车就要停下,我几乎要崩溃了。但我心中,一个坚定信念站了出来,那就是—战胜困难很不容易,但如果没有困难,就没有明日的光辉!事情仿佛明朗了许多,我在心中不停的鼓励着,奥运精神是我唯一的支撑点。每一想到它,我就不会在累了。渐渐的,我的速度又快起来,几次想休息都忍住了。只顾着向前冲。再美的风景也无心欣赏。
突然,我看到收费站了!整个世界的阳光仿佛都照耀在我的心头,脚充满了活力,急于发出下一次的进攻。这就是奥运魅力所在吧!经过三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乐山了!享受着柔和的春风,我深切感受到奥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它仿佛是一种精神,支撑着人们克服困难。现在,我只想说一句话,那就是:奥运,在我心燃烧!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十一
由于爱迪生对许多事情感兴趣,他经常碰到危险。一次,他到储存麦子的房子里,不留意一头栽到麦囤里,麦子埋住了脑袋,动也不能动了。他差一点死去,幸亏被人及时发现,抓住爱迪生的脚把他拉了出来。还有一次,他掉进水里,结果像落汤鸡一样被人拉了上来。他自我也受惊不小。他4岁那年,想看看篱笆上野蜂窝里有什么奥秘,就用一根树枝去捅,脸被野蜂蜇得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最好的是他镜子救母亲,他给母亲创造了夜晚的太阳灯。把镜子放在蜡烛的后面就多了一盏灯。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十二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科学家故事》这本书,一拿到这本书,我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书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爱迪生生于1847年2月11日,死于1931年10月18日,享年84岁8个月零7天。他一生凭靠高度的智慧和惊人的勤奋,创造了2000多种发明,也就是平均15天就有一种。正是这些发明,给当今世界增添了异彩,使我们享受到了它的智慧和福音。
俗话说,梦想是现实之母。每一个成就了伟大事业的人,都是一个梦想家。而他们所完成的工作,又是与他们的想像力、能力、毅力,与他们对理想的执着程度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密切相关的,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了毕生的时间寻求机遇,把他的每一个想法付诸实践,他抓住了大部分的机遇。在他身上,直觉和决断能力得到了极好的发挥。
爱迪生为了人们能用上价廉物美的好灯泡,废寝忘食地寻找各种灯丝。他算算他用过的耐热材料,一、二、三、四、五……竟足足有1600多种。后来,他发现竹丝灯丝能燃1200多个小时,最后熄灭了。
熄灭了吗?不,爱迪生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像爱迪生那样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怕困难的精神。他们虽然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但是他们仍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继续……因为,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换来的。
读了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我应该向那些废寝忘食的科学家们学习。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十三
伽利略拿着两个重量不一样的球,来到比萨斜塔上。塔下面已经有很多人在围观。在一片惊呼声中,他们紧紧地盯着伽利略,他手里那两只球同时从塔顶下落。“是一起着地的。”人们大声喊起来。
这个故事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的。现在,我知道,这个伽利略晚年的学生维安尼在写伽利略传记中提到的故事,不过是个谎言。
《科学的历程》为我们打开了科学真实的历史过程。对于这件事,《科学的历程》这本书谈到,经过科学史家的考证表明,没有任何理由显示伽利略做过这一实验,伽利略本人对这个实验也从来没有提起过。在伽利略之前,倒是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1856年,荷兰物理学家斯台文使两个大小不同、重量比为1比10的铅球,从30英尺的高度下落,结果两个球几乎同时落在地面上的木板上。伽利略也许听说了这个实验,可能也亲自动手做过,但是,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是,一位亚里士多德派的物理学家为了反驳伽利略,倒真的是在1612年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实验,结果是相同材料但重量不同的物体并不是同一时刻到达地面的。伽利略对此有一个辩护,意思是说,重量1比10的两个物体下落时只差很小的距离,可是亚里士多德却说差10倍,为什么忽视亚里士多德派如此重大的失误,却盯着我小小的误差不放呢?这个辩护也可以说明,伽利略并没有在比萨斜塔上做过那个著名的判决性实验,他要是做了这个实验,那就是自讨苦吃。
但是,伽利略的学生为什么要编造这个谎言呢?看了该书的第18章对近代科学方法论的介绍,我突然有了领悟。真正代表近代科学方法论精神的,是伽利略和牛顿。伽利略最先倡导并实践了“实验加教学”的方法。但是,伽利略的实验并不是培根意义上的观察实验,而是理想化的实验。地球上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可能避免摩擦力的影响,但要认识基本的力学规律,必须首先从观念上排除摩擦力。只有这种理想化的实验才可能与教学处理配套。
原来,这个实验不过是一次头脑中的“理想实验”。就一个理想实验来说,它当然是真实的。这就是所谓的“真实的谎言”吧。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该书作者吴国盛写作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他说,科学故事也许能诱发孩子对神奇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但是,对正规的理科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倒是相反,一些以讹传讹的传奇故事,对于深入理解科学理论是有害的。因此,他要写一部严肃的科学史的普及读物,这有助于理科教学,有助于理解科学的发展,有助于理解科学的社会角色和人文意义。但我觉得,一旦我们真正地了解了科学的历史,意义决非仅此而已。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十四
卡尔宾斯基是苏联地质学家。1847年生于俄国乌拉尔霍图斯克一个矿业工程师家庭。1866年毕业于彼得堡矿业学院。1877—18任该院教授。他在从事地质矿业高等教授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了地质委员会的工作。1885—19任地质委员会主席。1886年任彼得堡俄国科学院研究员,1889年当选为科学院非常任院士,1896年当选为常任院士。18,第7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在俄国举行时,他当选为大会主席。1899—1936年他任俄国和苏联矿物学会会长、主席。1917—1936年他任苏联科学院院长,1936年在莫斯科逝世。
卡尔宾斯基在地质科学各个领域都有重大的建树。他于1870年发表了“论岩石学中的规律性”一文,1884年又发表了“岩石学评论”等等,为俄国岩石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国际地质界关于地槽地台单元的学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时,卡尔宾斯基已有了自已关于构造地质学、古地理学的卓越见解。他的关于俄罗斯欧洲部分构造及地质发展史的若干论著有着独特的意义。根据他的概念,俄罗斯欧洲部分,即后来被称为俄罗斯地台的广大地区,基底是花岗片麻岩,但被断层切割而成为高低相间的地垒和凹地。他指出,在地台的南部有两条北西西走向的构造变动线(后来就被叫做“卡尔宾斯基线”)。他最早注意到了俄罗斯地台范围内的岩层变动,并解释了这些变动产生的原因、机制。他早期的解释偏向于压缩论假说,认为是乌拉尔褶皱带向俄罗斯地台加压的结果,后来他又认为是该地台本身地壳运动引起的。
卡尔宾斯基还通过编制和研究俄罗斯地区的古地理图而得出结论认为,该区通过东西向下降和南北向下沉的交替,发生了有次序的地壳振荡,振荡方向平行于高加索山脉(东西向)和乌拉尔山脉(南北向)。他发现褶皱走向是与古代海盆的海岸线相平行的。
卡尔宾斯基早年研究古生物学,特别为古生态学、埋藏学在俄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论述了古代生物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把生物演化的不同阶段与地层年代结合起来。他也很早就注意到生物遗骸埋藏条件的研究。他在18关于旋齿鲨的著作中,提及对化石骨骼物质成分的分析,指出了其中次生矿物的情况,并论述了关于旋齿鲨埋藏条件的问题。1903年,他研究腕足动物时,指出其贝壳化石在岩石中排列的方向性,并与水动力条件联系起来考虑。他还研究了不具备隔板的贝壳化石的保存特点及其变形。
卡尔宾斯基广泛参与国际地质科学交流活动,有着崇高的声望。1881年第2届国际地质学大会曾采纳了他的建议,在世界一切地质图上,用紫、蓝、绿、黄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这一标准,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十五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明白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十六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么伟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是无数英雄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坚定而明确的理想。他们把理想作为自己人生的航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直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紧弦的发条,拉满弓的锐箭,展示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过让常人望而却步的艰难险阻。终于,他实现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让中国人远离了饥饿。
读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业,必须先学做人。
只有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才能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贪图名利,他可能早已是亿万富翁;如果袁隆平贪图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岁的高龄流连于稻田之间。他是真正想为人民做点实事,为农民增收,为国家分优。
读袁隆平,我知道机遇宠爱有准备的人。
从查得威克发现中子,到中国科学家合成人工胰岛素。他们遇到机遇,获得成功,哪一个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数千次的实验呢?有位名人说得好:“当你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就可以考虑机遇了!”是啊,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
读袁隆平,我知道运动是很重要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试想,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健康长寿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增添多少新的发明创造啊!每次听到有风华正茂的科学家去世,我都会为他们感到惋惜,为国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经常运动,使自己身体健康,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人类多作贡献。袁隆平七十六岁了,仍然能在实地实验,这与他平时经常运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直接的关系。
读袁隆平,使我的精神得到升华;读袁隆平,使我的心灵得到美化;读袁隆平,使我的生命得到增值。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十七
1、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2、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3、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
4、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5、活着就有希望。
6、时间有没有尽头?
7、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经典语录)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前都会左右看。
8、科学家和娼妓都是做他们喜欢的事赚钱。
9、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
10、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11、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但霍金还是以恬静的微笑这样回答)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
文档为doc格式。
2024年科学家的故事(专业18篇)篇十八
这本书是崔钟雷写的。里面主要写了达尔文、爱迪生、牛顿和李时珍。其中爱迪生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爱迪生只读过3个月的书就辍学了。之后他就跟着妈妈自学。8岁时就去卖报赚钱。有一次,爱迪生在火车上做实验,结果燃起了火。司机把爱迪生耳朵打聋了。可爱迪生还是坚持卖报,继续他的科学发明,其中,他发明电灯是用了1600多种材料,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让他找到了适宜的灯丝。
爱迪生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好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