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行走的课堂篇一
研学旅行行走中的课堂盼了一天又一天,终于盼来了我们期待已久的研学旅游。在上个周末,我们就已经把时间定好了,是在这周的周一。
周一早晨,因为心里太激动、太期待了,所以,急得我手忙脚乱,收拾东西时,不是忘了这就是忘了那,不过,幸好有妈妈的帮助,才使我心里的小兔子渐渐的安静下来。早饭我几乎没动,都怪我嘴馋,昨天晚上吃了块西瓜,这一吃,不要紧,大清早的,我跑了好几趟厕所,迫不得已,最后,我只好摸着空空如也的肚子去了学校。
到了学校后,我们排好队,分好组后,就去了大巴车上的出发了!今天,是我们六年级和二年级,还有四年级一起去的,其他三个年级会明天再去。在大巴车上。我显得异常安静,因为我的心里实在是太激动了,更让我激动的是,语文老师竟然交给了我一个任务:用她的手机把好看的风景和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拍下来,好吧,我只好乖乖的去拍照了!
没过多久,我们就到达了今天研学旅游的第一站——生态潜流湿地!在生态潜流湿地的旁边,还有化工厂和污水处理地,就是把化工厂里的污水靠地下水管运输到污水处理地进行处理,听那位讲解的老师说,经过处理的污水会变得和海水一样,哇塞,这也太神奇了吧!
行走的课堂篇二
浅蓝色的天幕是屋顶,厚实的大地是地板,鸡啼鸟鸣为我们伴奏。我们脱离束缚,走进了这间最大、最美的教室——大自然。
上午,我们来到美园,体验乡村的宁静生活。下到田里,到处是清冷的,及膝的泥水静静地淌在土层里,浑浊的水冰凉透骨。在这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我们跟着陈叔叔学习插秧。在泥水间移行,如同被一双大手拉住腿,一个扑爬,满身泥污。
首先,陈叔叔讲了插秧的步骤以及注意的事项。接着是拔秧,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要区分秧苗与杂草: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杂草叶片较柔软,主脉明显,没有叶耳或叶舌。拔秧时,左手捏住茎部,右手贴近泥土,抓住根部。双手同时发力,向后潇洒一甩,秧苗破土而出。
最后,是我们的重头戏——插秧了。看起来好像挺容易的,其实这里面大有讲究。要注意的是排的间距是30厘米,株距要有20厘米宽。左手拿着秧苗,食指和中指钳住秧苗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顺着根朝下插进泥土中。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移动时要走“剪刀步”,即两条腿交叉走。脚步一定要往后走,不要把秧苗踩歪了。
乡村春日插秧,让我感受到什么是“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遍见水中天”。什么是“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游过兰亭,才真正懂得“曲水流觞”的含义;到过雪乡,才真正懂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意境;到过草原,才真切感受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趣。
行走的课堂能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它可以让人的眼界得以高远,性格得以沉淀。于繁繁尘事中,享一份清欢,多几尽清明。
行走的课堂篇三
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学校迎来了一学期一度的研学活动——二零一九年英西毅行活动。
活动分为几大类:徒步十公里、登山、采茶花和茶果还有最后的旅游洞天仙境。这些活动每个都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好”字,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洞天仙境之旅,说是仙境一点也不过分,那山里简直就是天堂一样。
洞天仙境外面是一座山,山前有一扇大门,门是能工巧匠用木头精心雕刻的。我们班一起走进了大门,到了坐船点,看见了一座山。
山下有一个经过急流多年冲穿的洞,也就有一条河,从中穿过去。山洞上方还有一个小洞,但是看不见什么,只是黑黑的一片。老师带着我们去坐船,轮到我们时却没有了船位。我们只好改用徒步的方式,走路进山。
我们一同走上了沿山而建的木桥。木桥旁是山岩,偶尔会滴下几滴露珠。“嘀嗒———嘀嗒”就像钢琴的高音键。
走进山里,回头往后看。只见刚刚在山外看不见什么的洞上长满了绿色的植物,像是在黑黑的纸上用毛笔洒上绿墨似的,翠绿无比,充满了生命力,我心想:好一个洞天仙境,就是个世外桃源!
感叹完后继续跟上大队部,向前边走边观景,“看,一个问号!”一名同学手指山顶上。我随着他手指的地方看。果然是一个问号,山顶射下万道金光。山顶的大洞呈长方形,边缘长了许多植物。大洞下面是一个圆形的小洞,外面长着一些植物,里面黑乎乎的看不见。小洞和大洞刚好成一个问号。我又想: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欣赏完整座山后。我们坐船回来。山青,水美,又有别样的风景。我们满载而归,载的是青山,载的是绿水,载的是开心,还载着洞天仙境的风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风景。